对历史学考博的看法

时间:2019-05-13 02:0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历史学考博的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历史学考博的看法》。

第一篇:对历史学考博的看法

对历史学考博的看法

谷训涛 2011年8月2日晚于淄博张店区草稿

(一).为何考博?

a.历史学博士学位是应届生进入大学任教必须的资格证。30年前本科生可以在大学留校任教。10多年前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在大学任教。现在只有历史学博士才可以进大学任教,现在想进入大学任教或者进入社科院等系统搞研究的人必须要获得博士学位。这应该是应届生中部分人选择读博的主要原因。b.就业所逼。历史学硕士和其他很多学科的研究生一样,在就业中上不上下不下,高不成低不就。有些人觉得进中学教书委屈自己,就继续读博。实际上,如果硕士研究生或者本科生就很好就业,真没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全日制学习以获得更高学位。

c.在职读博的人是想通过博士学位获得更高的职称或者跳到更好的单位去,名利双收。现在在读博士生中一半多的都是在职读博的,其中有大学老师、社科院系统的研究人员、官员等。官员读博,实际破坏了博士教育的声誉。他们本来不太可能安心听课,阅读,写作前沿与创新的论文,他们能在自己的工作之外抽出那么多时间在校吗?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很多全日制应届生写作毕业论文都搞的头大、蜕几层皮,难道这些官员博士都是天才?所以就会产生让秘书等人代替上课,花钱令人代笔写作学位论文等令人恶心的现象。这种学位中的权力、金钱交易是对中国博士教育的大破坏。

d.学术本身的追求,创新性成果的吸引力。为了获得更多知识,进行严格的思维训练,掌握本学科领域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创性研究。

(二)要报考什么学校?对应届生来说,肯定是要报考国内重点大学,特别是985高校,211学校次之。我对留学的事项不了解,就不说了。重点大学的博士学位是能在较好大学工作的敲门砖和资格证。应届生科研成果方面没有在职人员多,学术关系网上没有那么广,需要这个资格证来行路。

现在重点大学在招录教师的时候注重应届生的“学统”:应届生的学士、硕士和博士毕业学校都要是重点大学。这种现象已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博士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可以挑人。用人单位在短时间内无法判断一个人学术研究水平的情况下,就根据应聘者毕业的学校来判断。尽管这种注重“学统”的现象在省属和市属高校中尚不普遍,但是未来会有更多学校这样做。这种重视“学统”的现象有

利有弊,对很多毕业于非重点学校但是立志于继续深造并具有真正研究潜力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已经就读或者将来就读211学校或者非重点大学的博士生门,只有加强自己的训练和实力,才可以在未来的学术竞争中立足。

单就博士生的学术训练来说,985高校在国内还是具有很大优势的,985高校的垄断优势来自于国内公办大学发展的政策性支持特点,中央支持哪个学校哪个学校就能得到最多的资金支持,这对于得到支持的高校开展各项活动都有利。以高校现状来看,985高校的图书藏量在国内是一流的。图书馆藏书量达到200万以上的学校应该达到了学术研究的入门级别,藏书量达到400万以上的就比较不错了。重点高校的学术交流很频繁,广泛接触不同领域的新思维对革新僵化的学术程式具有刺激作用。

对在职人员来说,重不重点意义不大,他们很多人是靠博士学位获取更高职称用的。当然,不排除一些依然具有学术雄心的在职人员想获得更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

(三)历史学博士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

现在历史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就比较严峻。历史学毕业生若要所用即所学,能就业的领域主要是各大中小学、培训学校等教育机构、出版社或报社。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考古所等机构需要他们各自相对应的专业,比如博物馆学、情报学、图书馆学、考古学等,不仅能开这种专业的学校很少,而且这些机构能吸纳的人本来就少。

历史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往上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很多。以我2011年考博期间报考的学校为例,川大历史文化学院招录50多博士,报名的人550个,已经创下了近几年川大历史文化学院的报名数额记录。南大中国近代史老师今年大都录取了2人。我报名的李老师有21个报名的,超出了李老师自己的想象,他本身是期望三五人报考的。山大历史系共招考16个博士,但2011年报名的人超过200。当然我这里说的是985高校,其他学校报名人数没有那么多。

几年以前我看到材料中说中国历史学博导有800多,现在新一轮一级博士点已经公布了,又将增加一批博导。现在博导一般带1~2个博士生,也有带3个甚至更多的。那么中国每一级在读的历史学博士就有1000人,三个年级就有3000人左右。数目太庞大了,水平难免参差,差别巨大。而国内开设历史学本科的学

校除了各省市、各大区的师范学校外,另外就是重点综合性大学,应该不超过300所。

如果历史学本科和研究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历史学专业在一些学校就要减招或者取消,估计未来国内有200所开设历史学专业。这些学校是吸纳不了那么多每年毕业的历史学博士的,5~10年内,历史学博士找不到正式工作、进入不了大学的会变多,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博士将来要进入中学教书。历史学博士缩招就是必然的了,毕竟,本科生教中学才是适合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市场会做出证明。让我们拭目以待。

即使博士进大学教书了,还有三五年很清苦的日子,为凭职称拼搏。只有能耐住清贫的人才能坚持的住啊。

(四)冷眼看历史学读博。我在南大考博期间和来自华中师大的考生谈及了历史学的学术之路需要的条件。我和华师的学生观点相同,历史学学术之路满足下面两条中的一条即可:脑子特别聪明;有闲人(生活无忧)。

家境一般或者贫寒但是脑子特别聪明的人可以继续读历史学博士。未来学术圈子必然是能产生一流成果的人生存,创造不了一流成果要么勉强维持生存要么被淘汰,因为国家养不了那么多拿钱不干事的人。纯文学科要在市场化的今天活的好只有造就一流学术,以文为生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件艰难的事情。

我同意研究生同学张宇飞的看法:读历史学研究生和历史学博士是件很奢侈的事情。看看读硕士研究生的人都在干什么,忙啥的都有,就是没多少人下功夫去阅读大量学术书刊,掌握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这样获得的硕士学位必然是大打折扣的,水分很大。硕士研究生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人比例不是多大。没有深厚根基并不愿意勤奋钻研的人能么能在读博甚至更长远的研究生涯中立足呢?我们再来看看不再读书的二十五六岁、二十七八岁同龄人在干什么,他们大都在社会上打拼,或者加班加点,或者对上级低头哈腰学会了隐忍,或者像工人那样三班倒的工作,颠倒生物钟,等等,不一而足,当其他人都拼命的奔走营生之时,研究生与之相比,能不惭愧吗?!

读研读博是件奢侈的事情,而我们竟然选择了读研、读博,就应该抓住这难得的自由阅读、思考与写作的时间。人一生中能自由阅读时间真的很短暂,如果从本科开学到博士毕业计算,不过10年时间。在还愿意读书的年龄,我们还是安心、踏实、勤奋的在书海中遨游吧。等到毕业了,工作了,还有几个人能抽出完整的时间安心、自由阅读呢?

我觉得历史学如果作为爱好是可行的,但如果要把他作为职业就难以安身。一是因为历史学研究要求的条件很高,既需要勤奋、耐得住寂寞,还需要很聪明的脑子。历史学要研究的东西太多太广,而且已经逝去,对现实中的人来说是很难的的,毕竟历史研究不仅仅是说清历史故事。只有能做出一流学术的人才可以在将来激烈的学术市场生存、生活。二是因为历史学专业与现实社会、市场经济脱节,现在凡是与市场和社会脱节的专业基本上是要被淘汰的,或者说只能勉强维持,如果没有比较好的家底,进行历史学研究就是件很清苦的事情,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很难坚持住。学术界前辈都说要坐得住冷板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大学毕业生或者研究生就业不愁,工龄长了房子问题也会解决,国家包养知识分子。现在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严重的问题,太多的人所用非所学。当一个人无法在社会中立足、无法养活自己的时候还能耐得住寂寞去搞学术研究吗?当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所有的专业都被抛向市场了,大学生、研究生也是这样。文史哲这样的基础学科要么被国家包养起来,要么被富豪(基金会)包养起来,否则不能立刻产生经济效益的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就要废掉。但现在中国的富豪还没有从包养二奶、情妇的迷恋中走出来。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政治场、经济场、文化场三足鼎立的,相互制约的,但历史和现实是文化场从没组成社会结构的一级,文化场中的知识分子从没有独立过,知识分子总是依附于政治或者经济。

(五)读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a.具有学术追求,立志做出独创性研究,在人类知识之路中开辟新领域。b.不仅喜欢读书,而且要会读书。读到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很多人再也不想继续读书了,撇开就业等原因不谈,他们不想读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真正读过多少具有价值的书(各种教辅类、考证类的书籍不算真正的书籍),没有发现求知的乐趣。求知欲最强的年龄阶段是整个中学阶段,其中高中阶段尽管学业压力大,很多人还是抽空看些杂书的,只是很多中学给高中生提供不了大量图书资源。能把中学阶段的强烈求知欲延续到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人是很少的,不到10%。求知欲也是人生的动力之一。

上面只是说到喜欢读书,其实更难的是会读书。孙琇师姐前段时间写了《阅读质量》的文章:

“ 一本好书会给人启迪,一本平庸的书只能让人killing time。

而一本好书的关键在于作者的智识,而读者的选择也决定了他/她自身的收获。

阅读质量很重要,因为在阅读中只有读者的心智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充分理解作者文笔的精妙之处。而只有带有共鸣和思考的阅读才能真正具有启迪性。学科高度分化,只有你进入了某个语境,熟悉相关的术语以及足够的backgroud才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意。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书,多年前读,我觉得很累,很艰涩,但是后来重读却把它看得很轻了。因为你的视角变大了,你能恰切的将这本书放进一个理路中,放进一个领域中,你找准了这本书的位置,你识破了它的小伎俩,更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它,甚至是推翻它。这种反思性的审视就是知识增长的结果。而这需要时间,需要积极思考来磨练。

最重要的反思就是对阅读质量的警醒。”

在阅读中,我们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成长,就像一颗种子,逐渐发芽,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重要的是掌握了枝干,把新阅读的信息和思考融入原有的结构中,并使之继续扩展壮大,如果融入不了,就更新、调整他。以我本人来说,我觉得尚未学会读书,尚未真正打开自己的思路,自己读过的材料一直在冬眠中,这也许与自己的思维懒惰有关,也许与缺少深入的学术讨论有关。

C.要具有求通的抱负。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是他的历时性,一大特点是他的综合性。历史学真可谓是包罗万象的学科。举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环境、科技、教育等人类所涉及的所有方面都是他研究的对象。社会科学是研究当代社会横断面的学科,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纵向面的学科,此外历史学还研究各个学科自身的学科史,如文学史、哲学史、法学史、经济学史、社会学史、史学史等。现在学科已经分化,各个学科的学科史已经被各自学科瓜分,但不能否认学科史的历史学特征。

历史学已经严重分化:搞中国史的不懂、不关心世界史研究,搞世界史的不懂、不关心中国史研究,搞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研究的人不关心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这造成各自划地为牢,以研究的狭小领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历史学要想不被社会和市场抛弃,需要加强学术成果的社会化推广,大力发展公共史学、大众史学,在学院派和民间社会之间建立桥梁,让象牙塔中的新发现、新成果影响社会,不然,浪费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搞出的成果仅仅在圈子里消费真是好大的浪费。此外,历史学需要加强求通的意识和能力。历史学界之外的人没时间、没精力去了解历史学每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打通各个分支学科的新作品、新成果来影响社会将是一个解决办法。

d.涉猎人文社科相关学科知识和思维。历史学科班出身的人严重缺乏其他学科的训练。传统的历史学训练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今时代的要求。如果教师在这方面没什么改变的话,就要靠我们自己努力了。尽管现在各学科高度分化,但人类社会从没有因为学科的分化而分化。社会一直是复杂的巨型系统,要深入了解、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任何单一学科都应付不来。没有其他学科知识和思维训练的历史学科班生,在真正做研究的时候会很吃力,感觉找不到门路。无论做政治史、经济史、法律史还是环境史、社会史、科技史都是如此。多学科的训练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处很大。法国年鉴学派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也要学习。时不我待,大家加油吧。

e.技术性训练。论文写作中的注释、参考文献等内容平日多注意。另外,勤读书,勤做读书札记,把一时的思考记录下来。短文写多了才不惧长篇写作。我发现一个现象,美国的一些大学教授在一生中能写作并出版二三十本专著,而在国内只有北大等少数几个一流学校的教授才能出版十部以上的专著,大部分大学教授一生中能出版三五本就不错了。人怎么差距那么大呢?难道是中国人的智力不行?应该不是。估计与我们的思维能力有关。我们没有训练出发达、自由的思维能力,不光大学生、研究生欠缺,大学教授也欠缺。另外应该与学术著作的出版环境恶化有关,作者出版学术书籍需要自己或者作者所在的单位缴纳出版费,这是不小的经济压力。

f...

第二篇:历史学考博简论述汇总

1、论 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社会变化(南开2007年)

2、论国粹主义思潮(南开2007年)

3、论晚清新军(南开2007年)

4、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南开2007年)5、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党的政治制度的变化(南开2007年)

6、抗战前后中国经济崩溃的原因(南开2007年)

7、论梁启超与近代新学

8、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9、论科举制的废除过程与意义

10、康有为变法理论与今文经学的关系

11、试论近代社会转型

12、试论国民党党政体制

13、清初官制改革

14、清初教育改革

15、论民国初年的经济

16、试论孔子在近代中国地位的变化

17、论近现代三次留学热潮

18、论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政治制度的变迁

19、墨海宿管,花华圣经书房(主要是出版史方面)20、晚清军事留学

21、中体西用论

22、论解放时期的土地改革

23、各列举5本关于社会经济史方面国内、国外著作,并分别就一本进行评价

24、试论近代农村经济的变革

25、论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经济近代化的关系

26、论科举制废除的影响

27、论述国民党军政、训政和宪政的过程

28、论近代中国关税自主的过程及影响

29、论近代工商业和农业发展的关系 30、论历史档案的史料价值

31、论张之洞与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

32、评述近二十年抗日战争研究的新进展

33、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变动的基本特征

34、评述南京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

35、试述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6、评道光皇帝

37、太平天国经济政策

38、举例说明重大考古成果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推动作用

39、举例说明变法运动打破旧制、社会进步的历史贡献 40、试论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

41、论道光皇帝

42、评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经营模式

43、试评析清末立宪运动

44、试论战国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45、试论唐朝的历史地位

46、试评乾隆皇帝

47、秦朝的历史地位

48、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49、清朝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50、圣库制度

51、评盛宣怀

52、清末兵制改革

53、西汉与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特点

54、论中国社会经济在明中后期变化

55、秦以来君主专制政治至清朝的变化

56、论近代外人在华投资

57、评戊戌政变

58、近代中华民族主义的兴起考

59、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特征 60、西方议会制度在中国 61、评张謇

62、中国古代史研究三个最前沿的话题(08年人大)63、汉、唐、明宦官专权与当时政治制度体制的关系以及与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 6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响

65、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请以社会生活方式变迁为例说明 66、简述孙中山的民族思想 67、第三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68、评述抗日战争第二战场

69、建国后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演变

70、评述孙中山《建国方略》的撰述语境,主要内容,意义,以及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71、简要评述马士、蒋廷黻、范文澜、费正清等人的研究方法,治史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并应用革命史与现代化史范式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说明。

72、结合近几年来的学术动态,对戊戌变法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一述评

73、论述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中国化道路及其影响

74、中国近代外资银行在晚清民国的发展、影响以及与钱庄的互动关系

75、中国现代化的启动背景及其内涵

76、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间党派的民主政治思想评析 77、试用历史长时段理论分析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78、评析至少五本有关二十世纪中国史的书(包括论文)79、试析党史研究的范式转换问题 80、当代户籍制度述评 81、近代中国专题研究述评 82、浅析近代中国城乡关系

83、近代中国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84、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带来了什么重要影响

85、论述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86、论述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演变及其历史作用 87、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涵义,它有什么特征?你对此有何看法

88、论述1904年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89、论述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措施及其成效 90、论述晚清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动及其原因

91、论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复兴运动并对其评价www.92、结合史实论述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历程及其所呈现的特点 93、评价洋务运动中李、左、曾的政治行为 94、论述北洋军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化* u" W

95、述评洋务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要举措和历史作用 96、试论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成因、内容、历史作用及彼此关系

97、你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哪个问题最感兴趣?为什么?有何研究设想?

98、你认为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社会与1840年以前的传统社会相比,其最深刻的变化表现在那些方面,并论述之 99、你认为最近几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哪些方面有较大的创新,并举例说明之

100、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主要特征和历史影响?

101、近代中国的革命是如何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102、清末新政有哪些主要举措?你有何评价?

10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考博, 104、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

105、评述1927—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106、论述主要北洋军阀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 107、试论汉唐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108、试述明代中后期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重大转变 109、简述自秦至清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

110、中国古代城市、城市经济发展及变化 111、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 112、从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和货币等几个方面分析南宋经济发展状况

113、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114、分析雅典民主政体和罗马共和政体的异同 115、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答题要点

(1)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为巩固汉王朝的统治,分封诸侯王,在西汉初期,诸侯国有利于于西汉王朝的巩固,有利于地方的稳定和中央的集权。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诸侯王权力日益扩张,逐渐与中央抗衡,不再听中央的号令,对汉朝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成了西汉王朝的不稳定因素。

(2)景帝时期,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开始削夺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吴楚等七国在公元前154年举兵叛乱,爆发了“七国之乱”,这一叛乱最终被镇压,在评定七国之乱以后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诸侯王势力逐渐衰落。

(3)汉武帝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左官律》、《附议法》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诸侯王再也无力抗衡中央了。诸侯王国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116、论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答题要点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始于三十年代初,中心议题是:中国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半封建社会、本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是其他性质的社会。

(1)潘东周、王学文等新思潮派”在分析了中国存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三股力量的相互关系后指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刺激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生长,但封建主义仍在中国农村经济甚至整个中国经济中占据优势地位。而且,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着,用一切力量阻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2)任曙、严灵峰等“动力派”认为,自帝国主义入侵以来,封建经济也即自然经济已经崩溃,商品经济已经深入全国城乡各地,资本主义关系在中国占了领导地位。因此,中国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社会史资本主义社会。”动力派“的理论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张闻天指出,在阶级社会中,离开了剥削关系与阶级关系,就无法了解这一社会的经济性质,商品经济本身并不能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性质。帝国主义在中国虽然造成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关系,也扩展了商品经济的领域。

经过讨论,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论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117、概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答题要点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时期,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中国、古印度、希腊时期思想文化都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局面。

中国在当时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

118、论述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背景、性质及影响。答题要点

(1)历史背景:兴起于19世纪中期,是随着日本的国门洞开和改革运动兴起的。日本国内成立了各类民权组织,爱国社主张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对自由 民权运动起到很大影响。爱国公党提倡“天赋人权,人民尽皆平等。针对上述自由民权运动骤然兴起的局面,明治政府一方面进行部分政治改革,在天皇发布逐渐建 立立宪政体诏书的同时,废除左右两院,设臵元老院和大审院;另一方面,劝诱自由民权派的中心人物板垣退助再度入阁,以达到瓦解运动的目的。尽管板垣重新担 任政府参议,爱国社也因此在1875年4月解散,但在社会各阶层的推动下,自由民权运动却持续发展。

(2)性质:自由民权运动是将日本建设成自由和人权国家的运动。但在有一段时间内,日本国内的改革运动逐渐停滞,并陷入困境,因此,他们将目光转向国外,主张日本向国外扩张势力。(3)影响:

自由民权运动导致民权运动者和政府和人民之间产生矛盾。日本国内的改革运动逐渐停滞,并陷入困境。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国外,主张日本向国外扩张势力。1894发甲申政变,民权运动的报刊强烈指责中国,提出必须同中国决一死战的强硬论。

119、汉代历史文献学

120、古代目录分类,及对当代古籍分类的看法

121、汉代今古文经之争的缘起及其对中国学术史的影响 122、古代相权与君权之争及其影响 123、评清末保路运动

124.从天津教案看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 125、试述“改组派”的主要活动

126、试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127、何谓文化?何谓近代文化?何谓中国近代文化史?请予以分别说明并评析

128、以“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为视角,分析中国近代学科体系的建立

129、论述中国历史条件的特点和民族关系变化 130、以一部中国通史著作为例,谈谈通史体例和通史精神 131、阐释史书体裁、形式、产生和特点 132、论述中国史学近代化因素

133、梁启超、白寿彝关于中国史学史基本理论的观点并作评价

第三篇:对村官考录公务员的看法

以角弓镇为例谈几点关于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考录为乡镇公务员的看法

角弓镇位于武都城区以西35公里处,东接石门乡,南临坪牙藏族乡,西连宕昌县沙湾镇,北靠蒲池乡,是武都的“西大门”。东西全长22公里,国道212线贯穿全境,全镇幅圆101.83平方公里。全镇辖18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4874户,总人口为21280人。劳动力总数为12590人,耕地总面积1.5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72亩(其中:山旱地3200亩,水浇地7700亩,水地4400亩)。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洋芋、高粱、蔬菜,经济作物有花椒、油橄榄、油菜籽等。

2008年以来共分配大学生村官9名。经过6年来的努力我镇“大学生村官”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尤其是近3年在省、市、区组织部门的关心下,我镇“大学生村官”提拔为副科级领导1名,考录为乡镇公务员1名,市直单位选调1名,目前在岗工作6名;村干部直接考录为乡镇公务员1名。

习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大学生村官”这一方针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举措。这一举措突出的优势如下:

1、实施“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高素质人才,丰富了干部队伍;

2、体现了我党用人选人基层化的新导向;

3、促进了村干部 的转型升级,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创造活力。

我省实施的乡镇公务员大门向村官敞开,体现了我党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新观念和选人用人基层化的新导向。专门从村干部中招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是新形势下一种新的探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为乡镇干部队伍甚至对乡镇领导班子充实一线人才,丰富了干部队伍。我镇柳城村支部书记赵勇同志参加了2012年“从优秀村干部中录用乡镇公务员的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这次考试在全镇引起来强烈反响,刺激了那些优秀的农村青年积极团结在村支部周围,这些优秀的村干部,他们在基层长大,在基层生活,在基层服务,对基层十分了解,处理问题十分有利,对我们乡镇年轻的干部尤其是那些才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干部起到了一个积极模范作用。

二是拓宽了乡镇机关选人用人的渠道。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一直以来进口较窄,渠道不畅,人员复杂,以往分配的乡镇干部大多是招聘干部,复转军人,为数不多的大中专毕业生、选调生,近几年来除了有限的几名大学毕业生分配到乡镇机关外,几乎没有其他补充的渠道。大学生刚走出校门,干工作非常幼稚,对地方情况不熟悉一时之间较难开展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培养和锻炼,在基层经验方面欠缺。把大学生直接放到村一级担任支部书记助理,副主任等职务,不仅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乡镇干部,更能优化干部结构,夯实

了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链,为基层组织输入新鲜血液;而村官考录公务员这一政策,不仅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而且进一步补充了基层经验丰富的一线人才。

三是有利于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村官”是团结和带领基层群众做好基础工作的主心骨,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好、骨干带头作用发挥好,才能为推进基层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是村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是健全激励机制,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措施。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衰退,经济上无保障、政治上无奔头的情绪在村干部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所以,专门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对村干部是一种极大的激励,这不但对当前在职的村干部是一种激励,同时,也增加了村级组织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农村能人去从事村级管理工作。

以上是我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对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第四篇:谈谈你对微博实名制的看法

谈谈你对微博实名制的看法

微博是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所以微博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工具大家可以在上面随意交流畅所欲言。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通过对方的言论关注自己想关注的对象,也可以接受他人的关注,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使用的是虚拟身份,这样在发表言论时候可以随心所欲不用担心自己的秘密被熟人知晓,所以微博上的信息量非常庞大,信息更新速度也非常迅速,于是更多的用户被吸引加入微博。但是量的变化也导致了质的变化,微博上的假消息及谣言也越来越多了;基于这样的情况,为了便于微博的管理,各地政府开始大力推行微博实名制,如北京市政府就于2011年出台《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该文件规定用户在后台注册微博的时候需要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及相关的信息,真实材料只是留在后台,前台发言可以继续用虚拟身份,也就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若不用真实姓名注册则不允许发言,转发,只能浏览。

北京市政府这样的行为看似保护了微博消息来源的可靠性,但是实际上他们已经侵犯了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我国宪法第二章第三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中都有言论的自由。同样在网络中也应该有言论的自由。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诉冤请愿的权利;根据这条修正案所以美国公民在twitter上发言并不用登记自己真实的姓名,这也使得twitter成为全球最早及最著名的一个微博;两国宪法都有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但是我国的市政府却能出台行政法规从官方层面损害这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许我国也应该学习美国出台宪法修正案了。

政府为了管理微博推出了实名制的手段,但是这个手段并不能有效得管理微博,因为真的传播谣言、制造谣言的人并不会用自己的真实姓名进行注册。证监会曾在追查老鼠仓的时候发现涉案账户的开户人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连需要证件当场操作的机构都有这样的漏洞,何况只是网上审查身份。推行实名制只会遏制中国微博的发展,使得大量微博用户流失。我认为只有自由的言论才能更好的管理微博,一个消息只有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辨别真假,言论的自由允许正面和反面的意见共存,在辩论和驳斥中公众能通过自己的智慧辨别出谁说的是真话谁说的是假话。自有的言论也可以从侧面监督政府的工作,使得政府在公众的监督中不断进步。

言论的自由并不等于言论地随意性和不负责任,应在鼓励自由言论的基础上管理随意性、不负责任的言论,这些工作其实微博的管理人员已经在做了,微博实名制纯属矫枉过正。对于谣言也许微博管理员无能为力,但是谣言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谣言止于智者”这句中国的老话在如今仍然适用。

第五篇:关于对新浪微博新版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分析

关于对新浪微博新版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分析

一.前言

2011年10月17日,新版新浪微博正式面向全体用户开放升级。新版的新浪微博,将页面的布局从传统的两栏版更改成了三栏版。同时,对基础功能进行了全线升级,在人机操作、人际互动方面加强了功能优化,并增加了即时通信,微相册等重磅新应用。相信使用过新版的用户可以感觉得出来,新版的新浪微博,已经在逐渐向着社交网站转变。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转变?下面笔者将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分析。

二.正文

首先从页面布局的改变来看,之所以要将沿用了两年的两栏版改成三栏版,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设计,拓宽了界面视野,使之可以显示更多的内容和应用,更便于用户进行操作;另一方面,个人认为是由于新浪微博的发展转型,使其考虑向成熟的社交产品如QQ空间等进行借鉴,因而采用了这种当前热门SNS社区网站典型特征的三栏布局。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用户都会喜欢这种布局,因此新浪微博保留了传统的两栏版,升级后微博用户可以在两栏和三栏版本间进行切换使用。

接着来看看新浪微博这次升级所带来的一些变化以及新增加的功能和应用。

从导航上看,新版新浪微博将此前的两层导航变成了单层统一导航,将模块和搜索框的位置进行了合理调整和整合,同时也进行了全线升级,例如用户在搜索框内输入信息,能自动联想到含有关键字的微博、用户、微群以及应用;而“消息”模块则聚合了评论、粉丝、私信、@提醒、通知和邀请等各类信息,还有整合相册功能,并和对图片进行在线编辑、美化和圈人;其他模块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的改变,这里就不再一一进行说明。

升级前的版本

升级后的版本

由此可见,新版新浪微博对个人资料、互动消息、功能模块进行了整合管理,位置上进行了合理调整,更加地从用户习惯考虑,注重用户的社交互动体验。

此次升级,还针对老版本的私信进行了改动,在支持原来的文字和表情传输基础上,增加了图片和附件传输功能,能支持50M以内的图片和文件发送,这个功能有点像微博“邮箱”了,用户的一对一互动变得更加便捷。

在笔者看来,微博这个产品,从用户交流来看,其特性是专门用来满足用户一对多需求的,不仅仅是像QQ群那样只针对一小部分人,而是更加开放,更加易互动性的。然而微博在这一方面也并非完美,它也存在缺陷: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你可以关注名人,关注自己想关注的其他用户,看他们的言论,给他们留言,但如果对方粉丝数目庞大,这种留言,往往是石沉大海,不会受到重视,得不到回应;而普通用户即便持之以恒的坚持每天发微博,却未必会获得多少粉丝的关注,这种单向的注意力倾向必定会让普通大众产生挫败感,最后渐行渐

远,觉得没意思。每个人关注的对象是有限的,而且应该是不多的,太多了的话每天看别人的微博都看不过来,那么在这有限的资源内大多数用户肯定会去关注名人或者专家或特殊性质的微博(例如大型网站的官方微博),这种由于自身特点所决定的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将成为走名人路线微博的致命缺点。我曾经特意去看了下新浪许多草根的微博,往往都是注册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关注的人太少,开始还发一些微博,但后来渐渐就基本不上了。

许是针对这一现象,此次新浪微博升级,将IM工具加入了进来。用户可以在页面所处屏幕的右下角看到微博的在线沟通工具,该栏将显示用户目前的在线好友数,点击展开该栏,用户可以快速查找好友,还可以设置自己的隐身、忙碌、离开等在线状态,同时可以与任一在线好友聊天或留言。

前段时间,网上曾出现过数起用户将微博当QQ使用暴露隐私的事件,很显然,这次加入IM工具的新浪微博就是在针对用户一对一交流进行改进,从图可以看出,即时通信最基本的这些功能都已经齐全。说不定今后那天就推出个线下版本,不用下载,不用再加一遍好友。IM最大的门槛,微博无声无息的就跨过了。

和IM工具一同亮相的,还有新浪微博的微币业务。微币是由新浪微博平台发行的虚拟货币,可用来进行微博平台的游戏增值和网络应用程序购买,微币和人民币的比例是1: 1。新浪微博用户默认开通微币账户,用户可在微币首页查询到微币余额、充值记录和消费记录。目前,新浪微博为用户提供了网银以及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渠道。

在第三方开发者眼中,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炉,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下一座金矿。官方数据显示,新浪微博开放平台已吸引了数十万第三方开发者,他们已经在该平台上传了3500个应用,同时还有7万至8万个应用处于开发或审核阶段。从这些数据以及发展的前景来看,笔者认为,如果发展顺利,新浪微博将成为类似App Store一样成功的应用商店,其游戏模块将因此成为最大的微游戏平台。

三.总结

新浪微博此次全线升级,总体来看,笔者认为还是算成功的,新版新浪微博修正了老板微博操作上的诸多不便,保留两种界面版本,同时利用门户的资源优势,加入了很多增加黏性、让操作更加方便的功能,让微博更加多元,更加好玩。这是每个新浪微博用户都乐于看到的。这些细节之处的流畅将成就了这款产品的用户体验。

不过,过多的功能,也让微博的“微”更加式微,功能一层层的堆叠,单纯的模仿SNS、电台等产品,未见创新,使用操作的门槛却加高了,这或许会影响到日后普通新用户的体验。

下载对历史学考博的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历史学考博的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考博英语词汇

    考博英语词汇(1) 第一部分 词汇记忆策略 1.全脑活化 人类左右脑分析比较: 左脑:意识、低速、一般阅读、知识、知觉、知性、逻辑 右脑:无意识、超高速、速读、创造力、视觉、听觉、......

    考博自荐信

    我叫谢金,来自江西吉安的一个小县城,父母的艰辛劳动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家乡人的淳朴善良是我的精神支柱,故乡给予我的这些良好的品质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

    考博推荐信[精选]

    考博推荐信范文 该学生诚实,热情,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对工作热情,责任心强,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能根据自身研......

    考博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本人于20xx年xx月进入ABC大学从事XX教学工作,在单位工作的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亲切关怀,让我在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上得到了显著......

    考博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本人入职以来严格服从学校的安排,在我校……..系工作期间担任系部学管科干事、团支部书记、12级1班班主任,另外还曾担任了为期四个月的13级辅导员等工作......

    考博推荐自荐书格式[精选合集]

    对考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的评价:该考生一贯忠实于法学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注社会进步,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团结友善,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学习勤奋,工作认真,吃苦耐......

    考博申请书

    考博申请书 尊敬的校人事处: 我是XX,女,X族,中共党员。XX年X月毕业于XX大学XX专业,获XXX硕士学位, XX年7月参加XX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现为我校XXXX专职教师,职称为XX。 入职以来,我......

    考博申请书

    考博申请书 姓 名:XXX 性 别:X 学 历:XX硕士 出生年月: XXXX年XX月 民 族:汉族 身高:XXXcm 专 业:XXXXX 藉 贯:XXXXX 健康状况: 良好 电子邮件: 通信地址: 手机: 邮编: 计算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