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分析与探讨

时间:2019-05-13 02:5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分析与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分析与探讨》。

第一篇:对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分析与探讨

对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分析与探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不仅要反应迅速、及时处理幼儿问题,还要考虑来自家长、园方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变换万千而又循规蹈矩的每一天中,总有一种碌碌无为的感觉。披着晚霞走出吵吵嚷嚷的幼儿园时,已无力进行有效的自我提高了。但是,在教师们的内心深处,仍然存有渴望,渴望有更多的时间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渴望能通过反思找出教学的创新之路,紧紧跟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反思与教师反思

究竟何谓反思?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已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自省性。即自己对自己的觉察、分析和评价,自身既是反思的主体,又是反思的客体,离开了自己,也就无所谓反思;二是反观性。无论是何种反思,它总是指向过去,是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反观和思考;三是研究性。反思是教育研究者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实现“以研促思”。

二、反思与教师成长的关系

(一)反思是改变教师传统角色,提升教师成长地位的关键传统教师形象被定格为“吐丝的春蚕”“燃烧的红烛”,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隐喻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肯定和褒扬,但换一个视角,不难发现,这些隐喻背后实际上曲解和贬低

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教师的职业价值并非无怨无悔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并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能量和精力,为他人作嫁衣,也并非忍辱负重地甘为他人进步的人梯,自己却止步不前。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在于用自己的智慧既点燃他人的思维火花,也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敞亮而有意义;也在于教师与教学一道不断地提升和发展。而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反思在提升和发展中展示自己的职业特性,获得自己的职业尊严。反思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提高了教师专业学术层次。反思本身就具有创造冲动和创造快乐,教师在反思中获得快乐,在反思中成为有个性的自我,体现人的生存价值。因而,反思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化为“研究者”的前提条件,是教师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进而成为增强教师职业专业性、学术性及改善职业形象的重要一环。

(二)反思是教师自身成长、提高专业水平的发展趋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每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对自我和他人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教师通过反思,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越来越生动活泼,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和进步。

三、成长中的幼儿教师如何进行反思

(一)掌握反思的基本途径——“在行动中反思”与“对行

动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行动中反思”,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密切关注幼儿的反应程度,对自己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等随时保持有意义的认识和反省,能够敏锐地意识到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迅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寻求解决方法与策略。例如,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从而减少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错误率,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程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更趋专业化。二是“对行动的反思”,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完成之后,对已发生过的教学行为进行回溯性的思考。”善于反思的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能够正确地认识并评价教育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状况,找出教育活动中的适宜行为,分析自己在教育过程的不适宜行为及存在的问题,力求寻找各种解决方法。在下次活动前,教师能够根据反思的结果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教育计划,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在此一系列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反思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

(二)明确反思内容,增强反思针对性

教育内容纷繁多样,教育过程复杂多变,通过分析概括反思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把教师的反思内容分为教学反思和教育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常规、教学方法、教学习惯、教学理念、教学结果等的反思;教育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结果等的反思。第二类是把教师的反思内容分为教师的理念和行为。教师的教育理念,源于他的经验、习惯、意见或仅仅是印象之中,但它对教师的行为具有直接影响,是教师行为产生的理论基础。第三类是把教师反思的内容分为教育教学本身和影响教育教学的社会环境。对幼儿教师而言,最主要的是反思教育教学活动,即对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效果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1.对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的反思

主要反思四个方面:第一,目标是否以《规程》《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依据,并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等等。第二,内容的选择能否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同时又开阔幼儿的眼界;是否有效促进幼儿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并为其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活动目标相一致的经验等等。第三,活动的准备是否围绕活动目标和教育内容来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投放的活动材料是否安全、卫生,便于幼儿操作、观察、尝试、探索;是否为幼儿做好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准备等等。第四,活动环节的设计。每一活动环节目的是否明确,是否注意教学过程每一步骤的有效性,每一环节所起的教育作用是否达到一致等等。

2.对教育教学活动方案实施过程的反思

主要反思四个方面:第一,组织形式的选择是否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的形式。第二,内容的组织是否考虑幼儿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是否注意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等等。第三,教师的指导是否注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内动力;是否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是否为幼儿提供了

人际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往的机会;是否灵活地处理偶发事件,具有应变能力;是否在观察和评估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施调整计划;是否重视幼儿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等等。第四,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否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是否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是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锐地观察幼儿的需要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是否能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等等。

3.对教育教学方案实施效果的反思

主要反思幼儿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幼儿发展状况与活动目标的符合程度;活动产生了哪些非预期的结果;教师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有哪些提高等等。

(三)掌握反思技巧,提高反思效能

教师应该怎样反思,这是关系反思效率和质量的大问题。以下几点仅供参考:第一,优点发掘法。即找出事件或经验中好东西的方法,一般用于成功事件和经验的反思。如教学比赛获了奖,就可以尽量找出这堂课好的地方并加以归纳,保存下来就是经验,以后就可以随时应用。第二,教训例举法。即找出事件或经验中的缺点和不足的方法。一般用于失败的事件或经验。如一堂课上砸了,可以尽量总结它的缺点和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进行分析推理,以此作为教训,以后可以避免。第三,过程归纳法。即对成功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方法。如一位教师在处理挂在大黑板上的小黑板时,小黑板掉下来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并打乱了教学秩序。其过程可归纳为两个步骤:先是处理原发事件——即捡起小黑板,后是回到课题——即把学生分散了的心收回到

刚才所讲的课题上来。第四,对比评价法。即就若干相关活动的过程或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优缺点的方法。第五,文件夹法。文件夹又称档案袋,它以专题的形式存档,每个专题之下,由教师本人通过回顾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并进行反思,从而记下自己过去的状况、现在的状况、自己的进步、自己尚需努力的方向等。文件夹的建立过程,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是对自己成长的积累过程,故教师填写文件夹的过程就是教师反思的过程。

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对教学实践基本看法的理解过程。希望我们的教师在此学习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挖掘出有价值的资源,真正成为一名善于反思的研究型教师。

第二篇:浅析幼儿教师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浅析幼儿教师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宋艳萍,510730)

摘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来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为幼儿园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反思氛围、加强理论学习、自我反思、集体研讨、学习观摩等策略来提升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

关键字:幼儿教师 教师反思 自我反思能力 策略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师从事的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反思是有道理的,但是有些教师对于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为了什么,教学反思的内容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教学反思都是有价值的等问题认识不明确。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必然导致实践中幼儿教师反思的盲目性。有的幼儿教师自觉反思的意识不强,反思能力还较低。虽然大部分幼儿教师能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其反思还停留在被动反思阶段,大多是为了完成幼儿园制度的要求,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的反思,相当数量的幼儿教师还未达到自觉思考并调控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程度,还有的幼儿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行为的检讨,总是带着一种失败者、检讨者的心情进行教学反思。这对教学反思的种种错误认识必然会造成教学中的不良影响。此外,幼儿教师还缺少教学反思的机会。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们工作较锁碎,工作量大,一天忙着应付备课、制作教玩具、环境布臵、各种比赛等等,耗费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出参观学习的覆盖面较小,老师能舒心地坐下来进行教育研讨的机会很少,反思实践的机会自然也很少,造成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1]。每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对自我和他人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教师通过反思,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越来越生动活泼,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和进步。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教师反思

教师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已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校能和素质的过程[2]。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自省性。即自己对自己的觉察、分析和评价,自身既是反思的主体,又是反思的客体,离开了自己,也就无所谓反思;二是反观性。无论是何种反思,它总是指向过去,是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反观和思考;三是研究性。反思是教育研究者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实现“以研促思”。

那么,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幼儿教师,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呢?

三、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一)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反思氛围

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离不开适宜的客观环境。幼儿园作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主阵地,对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幼儿园要在教会幼儿教师反思、促进教师见的反思、评价教师反思上搭建平台,形成制度。如:科学合理的分配教学任务,定期组织教研与培训活动,完善听课、评课制度等;同事幼儿园为教师教学反思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温馨、团结、向上的“家”的氛围的幼儿园环境,以及民主、信任、协作的同事、师生关系,这是教师主动发现、勇于承认教学中的问题并虚心向他人学习的重要外在环境保障和支持。只有在这种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出现教师人人都反思、人人都交流、人人都改进的新局面。

(二)加强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的理论学习

理论知识不等于教学活动本身,但它却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幼儿教师在长期一贯的实践中往往难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困惑的状态,这反映了幼儿教师理论素养的缺乏或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实践方面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找出根本的、深层的原因。因此,对理论的学习和思考也有助于幼儿教师将外部理论转化为现实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对幼儿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较高,只有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加强和自身知识储备的丰富,具备丰富的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本质知识等,才能更有效的实施教学反思。

(三)加强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我反思能力

对幼儿教师而言,最主要的是反思教育教学活动,即对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效果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1.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

在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上,主要可以反思四个方面:第一,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是否以《规程》、《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等等。第二,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与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又促进幼儿发展;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同时又有助于拓展和提升幼儿的经验;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并为幼儿终身发展打基础;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活动目标相一致的经验等等。第三,教育教学活动的准备是否围绕活动目标和教育内容来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投放的活动材料是否安全、卫生,便于幼儿操作、观察、尝试、探索;是否为幼儿做好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准备等等。第四,教育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是否注意教学过程每一步骤的有效性,每一环节目的是否明确,所起的教育作用是否达到一致等等。

2.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

关于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可重点反思四个方面:第一,教育活动组织形式的选用是否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的形式。第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是否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是否注意各领域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是否注意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等等。第三,教师的指导是否注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否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往的机会;是否重视幼儿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是否灵活地处理偶发事件,具有应变能力;是否在观察和评估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时调整计划等等。第四,教师是否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是否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是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并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是否能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等等。

3.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效果

关于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效果,可重点反思以下几个方面:幼儿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幼儿发展状况与活动目标的符合程度;活动产生了哪些非预期的结果;教师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获得哪些提高等等。

4.在集体研讨中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集体研讨,注重教师之间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经验分享和合作学习。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晰的认识,并获取对问题解决的广泛路径。如我园每周二都会集中全体教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大家针对近一段时间来出现的困惑或疑问集中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提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机会。通过集体研讨,教师们体会到:获得“心理支持”,能有人与我们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总是一件好事;获得“新想法”,我们的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获得“力量”,作为一个集体我们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获得“动机”,与同事合作可以鼓励我们尝试多种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学习[3]。为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其他同事、管理人员等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合作的学习共同体。而管理人员也要积极深入到教师的教育过程和研究中,就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热忱支持教师的自我学习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进行集体研讨,首先,要求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要求教师详细记录他们所看到的情景,也可用照相机、摄像机将教师的活动拍下来、录下来,组织教师观看;其次,要求每一位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活动反思”。每个教师以自己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去分析问题,促使大家各自思考,扩展自己的经验和重构理论;第三,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研讨。重在引导教师关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或教师专业发展中普遍欠缺的能力进行团队研讨,每个教师都应积极参与,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提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思路。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专业学者或教研人员介入,采用教学研讨会、案例研究、教学录相讨论等方式。但要注意,教科研人员与教师们的合作,不是“接管”教师的具体问题,为其提出解决的策略,而是借助于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表现”、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和研讨中的“表达”来判断教师的原有经验和水平,梳理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性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例如,我园与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师生建立了良好的教育研究结对关系,针对“幼儿园主题活动”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园主题教育的发展。

5.为幼儿教师多提供外出观摩学习机会

幼儿教师对于外出观摩一向抱有很高的热情。俗话说: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许多园长、老师正是通过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借鉴其他幼儿园的好经验,促进了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技能的提高。教学观摩,不但要关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更要关注它的精神环境;不但要关注教师,更要关注幼儿;不但要关注教师精心准备的那节教育活动,更要关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不但要关注当天的活动情况,更要关注活动的生成过程及它所体现的教育思想[4]。在观摩记录过程中,我们提倡先思考,再分类记录,环境创设和一日生活中富有创意的材料或活动记一类;教师或幼儿有意思的语言或行为记一类;自己透过现象看到的对问题深层次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或提出的新问题记一类。这样就避免了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以致于没有时间进行及时思考的盲目性。

观摩后的研讨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好机会。它有利于我们把新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并物化成自己适宜的教育行为。及时到工作中去实践,又能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使观念与行为之间不断转换,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工作的前进。因此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学习观摩的机会,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反复推敲,寻其奥妙,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时代对我们幼儿教师的新要求,也是我们的新目标,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反思行为变为自主的,习惯性的行为,在反思的层面上再学习,再提高,真正成为一名研究型的现代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 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1年01期

[2] 朱煜;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8期 [3]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版

第三篇:提高幼儿教师能力方案措施

枫香镇纸房小学附设幼儿园 提高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方案措施

一、把好幼师招聘上岗关,切实保证教师队伍素质

我园地处农村,公办教师只有几名。在聘用教师时,除了查看学历情况和是否有教师资格证外,还要让她们谈谈自己对待这份工作的认识和对孩子是否有爱心,通过多方考察和面试,然后再决定录用的人员。通过这一筛查过程,我园聘用的教师基本都能正确对待幼儿教育这一岗位,对孩子有爱心,有细心,有耐心。

另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园会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开展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讨论,除了开展各种相关的思想教育、法规教育和学习外,还及时将我园教师中的优秀、典型事迹在每周的例会上进行表扬,从而弘扬幼儿园的正气。在每年的教师节,幼儿园和每位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每位教师将自己的师德承诺用宣誓的方式进行表达。每学期向家长发放“师德建设评议家长问卷调查表”,让家长参与评价每位教师的师德表现,幼儿园每年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还采用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校总评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通过以上途径,全园教师的思想素质有了整体的提高,“质量兴园”的思想也在每位教师的心中牢牢扎根。

二、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修养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说的是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学出成效。可见,学习的重要性对每个人来说都不言而喻。对此,我园建立了有效的教师学习机制。教师们不仅要学习理论书籍,还要看各种其他的书刊;不仅要做到在工作中学习,还要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悟学习;既要向书本学,还要向他人学;既要参加学历进修,还要不断进行自我提高的自学等等。

首先,我园建立了教师定期业务学习、政治学习、年级组学习、课题教研学习、专题讲座等各类学习活动。做到每周一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业务、政治学习,通过学习使教师们了解幼教新形势,并将先进理念融入到实践工作中去;每周一次年级组教学研讨活动,将课堂教学的研究、备课的规范、说课的能力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等都参与其中,真正切实地提高每位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总之,通过各类形式进行有组织的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每位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其次,我园建立教师自学机制,要求每位教师平时多读书。俗话说得好:“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妙方;读书了才能心灵丰富。”我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来激励全体教师养成平时多读书的习惯,教师们也通过学习增强了目标意识,每个人都制定了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做好了个人成长档案,在其内容中可以看出教师们有着强烈学习意识;她们平时能看有关的幼教专业书籍和各类教育书刊,并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写好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好书推荐等,目前有多名教师在市、区组织的好书推荐、教学心得活动中获奖,还有教师的心得体会文章在幼教专刊上发表。

三、抓实各项常规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做好一日常规工作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幼儿园中,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就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古人云“养习于童蒙”“三岁看大,7岁看老”,意思都是好习惯要从孩提时代开始培养。对此,我园重视抓好保教工作的日常管理,做到管理常规化、过程化。为保证日常管理的规范化,我园做好一日三巡工作的检查和记录,(“一日三巡”是指行政值日教师在时间上做到“早巡、课间巡、离园巡”,内容上做到“巡教学常规、巡安全服务、巡活动开展”)并及时指导,每周进行一次汇总。每周利用周一开大会的时间将上一周巡视的情况与各位教师交流,使教师们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共同促进、共同成长。总之,将一日三巡的效果落实到每个教师和每个孩子身上是我园巡视的目的。

其次,抓好备课环节的管理。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也是教师自我学习的过程。每位教师备课要做到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清晰,既要有主要过程的提炼表述,又要有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设计,真正做到用心思考,认真备课,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撑。组织本组教师共同研究教材、教法,挖掘教材的价值。幼儿园定期和不定期对每位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和指导,对出现的问题组织讨论,确保备课的质量。

再次,做好课堂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的常规工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努力在“研”字上下功夫,以务实、创新为重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的全面发展。

另外,为保证各项常规工作的有效性,我园加大工作的检查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教研活动等常规管理力度,检查结果与教师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幼儿园制定《幼儿园课程管理实施方案》、《幼儿园教师考核细则》等,每学期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业绩进行考核,以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第四篇:依法行政与提高政府能力分析

依法行政与提高政府能力分析

【摘要】前不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着实让我们广大的民众看到了我们党进行改革的决心和勇气,这次伟大的会议必将掀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政治体制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切实提高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能力。依法行政,就是要求政府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要求,在合法的职权和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并接受监督,承担法律责任,其中对政府权力的约束是依法行政的核心。依法行政对提高政府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行政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行政执法制度,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而提高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依法行政 政府能力 行政执法制度 行政权力的监督

【引言】

前不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着实让我们广大的民众看到了我们党进行改革的决心和勇气,这次伟大的会议必将掀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政治体制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切实提高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能力。

一、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本质

(一)、依法行政的含义

所谓依法行政,就是依法设立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要求,在合法的职权和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并接受监督,承担法律责任。其包括以下几种内涵:第一,行使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必须是依法设立,依法获得权力。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享有、行使行政权力。第二,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在实体上和程序上都必须有合法的依据。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的幅度、范围、原则,不得任意行使。①第三,行政权必须接受监督和制约,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侵犯行政相对人的权利,那么就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二)、依法行政的本质

依法规范、约束行政权力是依法行政的本质。②行政组织法规定了政府的职责和职权,政府一旦违反行政组织法就会越位、错位、缺位。行政程序法规定了政府行为的方式、过程、步骤,要求政府在程序上真正的依法行政,防止出现程序的不公,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行政管理法规定了政府行使权力的范围、条件、标准,防止行政机关权力的专断和滥用„„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对行政权力的约束和规范,体现着依法行政的本质。为了进一步准确把握依法行政的含义,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深刻认识依法行政的本质:

1、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的认识上,必须从公民义务本位和政府权力本位向公民权利本位和政府责任本位转变。依法行政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就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权力来自于人民,受人民监督。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力之源;政府职责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政府属性的本质。对于政府而言“法未授权不可为”;而对公民而言,“法未禁止即可为”。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我们应当转变以前的官本位思想: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人民政府应该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着和维护者,要依法行政,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在法治理念上,必须从依法治民、治事向依法治官、治权转变。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点是依法治官而不是治民,依法治权而不是治事,依法规范和制约行政权而不是扩大和强化行政权。在此前提下通过地方和部门的依法治理,让法律真正贴近每个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使法律真正贴近每个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使法律真正成为他们信赖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3、在责任意识上,必须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同时强化政府责任转变。我国现行立法比较重视设定公民责任,不太重视设定政府责任,一些规范政府行为的综合性重要法律法规难以及时出台,一些单行法律中对政府责任的规定或者处于空白状态,或者力度过软不具威慑力,或者又过于原则无法追究。先行行政执法过于重视行使行政权力,不太重视承担行政责任。一些执法者习惯于抖威风、耍特权,谋取部门利益,甚至在少数地方和部门形成了以案件为资源,以执法为手段,执法护违法,违法养执法,执法违法相互依存、恶性循环的黑色“执法产业”。现行的监督制度往往重视虚置的监督形式,不太重视落实行政责任。内部监督由于部门“利益关联”往往出现“互相礼让”;外部监督尽管主体众多,但难以形成监督网络;专门监督虽然制度不少,但实施起来阻力很大;监督者的监督责任同样缺失,很多监督都成了“软监督”。③

二、依法行政对提高政府能力的意义

(一)、依法行政有利于提高政府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无不重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新时期我们应该继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市场对经济的驱动作用,不断的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但我们同时还应看到,除了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经济类型体制以外,还要建立一套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经济法制体系,严格规范政府行为,我们可以说,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越发展,对法治化要求就越高,它要求作为市场管理和调控者的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科学合理的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调控经济发展结构。另外,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掌舵者,须时时的拿法这一标尺测量各市场主体的行为,严格规范各市场主体,严格的依法办事,对不法分子绝不姑息,切实提高政府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依法行政有利于提高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法治社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治化,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依法办事的落实,就不可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责任重大,能否依法行政关系着社会主义和社会能否顺利建立。实践证明,政府依法行政,则政令畅通、社会和谐。④行政机关违法行政,滥用权力,则不仅仅容易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还会扩大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和谐问题。如果国家权力比例过小,公民的权力比重过大,往往会导致各种形式的无政府主义,社会秩序会陷入一片混乱。反之,如果 公民权利比重过小,国家权力比重过大,则又形成本末倒置,公民权利无法有效约束国家权力,反而被国家权力扼制的局面。这两种情况都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政府严格的依法行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系,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对提高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按依法行政的要求提高政府的能力

(一)增强政府的法制、平等、效能、服务的观念。

要提高政府的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转变政府的观念,法制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而政府在社会法制进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就立法方面而言,政府是法律法规的制定主体;在行政执法方面,政府永远是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主体;在对外关系上,政府代表国家对外进行交往,有对外交往职能,所以只有不断的强化政府的法制理念,才能更好的带动整个社会进行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运行基础的,市场经济需要的是政府给予其充分的发挥自我调节能力的空间,以及提供各项完备的服务的服务型政府,而不是以监督指导为主的管制型政府,所谓“服务”,就是要为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土壤,树立群众观点,一切从群众出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摒弃一切“官本位”思想,抵制一切官僚主义,真正从思想上转变,接受“服务”的内涵,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

(二)、完善行政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举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的法制进程相对西方的法制进程来说还很短,行政管理的众多领域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另外,我们应该看到由于行政立法没有很好地融入民主、平等、公正、理性等功法的精神,所以也造成并加剧了我国本已存在的法律冲突,同时对部门或地方利益不适当的考虑更使行政立法的整体质量不高。

第一,要端正行政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指导思想,真正融入民主、平等、公正的立法精神,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着眼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行政立法要与时俱进的眼光,立法跟上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减少法律的漏洞,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应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确保行政立法的合法化。依法行政对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的要求是法律优先与法律保留。所谓的法律的优先要求行政立法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法律的保留意味着某些立法事项与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染指,或非经授权不得进行立法。

第三,完善立法技术工作,吸收与借鉴科学的立法手段,是所立得法具有可行性。

第四,要扩大公众对立法的参与,是行政立法能够体现民意,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归根到底,行政立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服务于人民。

最后要完善立法监督制约机制,将不合时宜或不合法的行政立法或行政法规及时清理。

(三)、完善行政执法制度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最直接相关的、最大量的、经常性的管理活动,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关节,是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直接交锋,其公正、有效与否,不仅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效力,更关系到公民权益的保障以及法治国家的建设。如果有良法但是没有良好的执行,法治的理想就如“镜中花”、“水中月”,不过是诱人的幻影。因此要全面、深入地推动依法行政,必须加强和改革行政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一,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行政机关是我国最主要的行政执法主体,除此之外还有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特别后两种执法主体,由于一些原因有时并不被人们所了解,所以也经常发生不依法行使权力的情况。所以我建议应实行行政执法主体公告制度,行政执法主体公告制度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将本政府的所有行政执法部门及职能等向社会公告,使公众知悉。一方面,可以使公众了解有权进行行政执法的部门,自觉抵制非执法主体执法。另一方面,实行公告制也可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水平。至于公告方式,除了可以在当地政府公报上予以公告外,各级政府还应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告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以便公正查询。

第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政府依法行政,就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故应针对行政管理和行政法制的实践的现实需要,结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具体规定,明确并严格地实施一些最基本的、实施条件最成熟的行政程序制度,包括:除了法律规定的紧急情况之外,行政机关作出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已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并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和申辩权;对重大的事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该组织听证;作出行政决定之后应该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并告知具体的救济途径和期限;行政机关的决定应该采取书面的形式,并依法送达当事人;书面决定应当说明据以作出决定的事实、证据、理由和法律依据,如果是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还必须在行政决定中说明理由。

第三,加大对行政强制行为的程序约束。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都是行政执法主体为实现行政目的,对行政相对人的财产、身体及自由等予以强制而采取的措施。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行政强制行为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造成损害的风险性也特别大,故须加以严格的约束,要求行政机关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所以我建议应该尽早出台统一的行政强制法,切实提高我国行政强制程序的法治化水平。

第四,完善行政执法案卷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应该客观、全面、详细地记录行政执法的事实、证据材料和决定,对行政相对人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应当立卷归档,要重点做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的归档和整理工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案卷制度,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认真坚持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夯实行政执法的工作基础,促使行政机关的自我纠错能力,推动行政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提高政府的责任能力。

第五,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责任难以落实,是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鉴于此,在多年来的行政改革过程中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就是重要的制度创新。但还需从一下几个方面给加以完善:(1)坚持依法决策。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各级行政机关认真实施各项法律法规,在行政决策中把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减少决策中的人为因素。(2)加强了行政法律制度的建设。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促使各级行政机关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着力规范行政权的设置,加大对涉及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机关管理手段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力度,使行政法律制度不断得到完善。(3)促进各级行政机关的树立法制观念。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坚持职责法定化、程序规范化、责任明确化,并通过对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广泛开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效能评估机制。(4)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即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随意执法的情况大大减少;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有所提高,通过权责挂钩的制约,行政执法人员的权力本位意识逐步向责任本位意识转变,开始形成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风尚。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应当全面推行行政机关责任制,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明确个行政执法机构对外承担的法定职责,将职责层层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人员,做到权责分明、责任的到人,并统一进行监督和考核,以真正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为此,必须对执法机关的职权与职责进行科学的分解,建立起完整的岗位责任体系,并积极采用电子信息化手段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从而将执法责任制由传统的单纯事后监督并追究责任,转型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动态监督并追究责任,以减少行政损害和社会成本;还必须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举报、控告、申诉受理制度,逐步完善和推行引咎辞职制度。

(四)、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我国目前在行政监督方面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而行之有效的行政法制监督制度,从而保障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

第一 建立人大监察专员制度。鉴于我国目前的权力机关的监督缺乏具体的操作手段,而且权力机关监督的力量还不是十分明显,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设立人大监察专员制度。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在现实中也存在这像听取报告、质询、行政执法评议等监督,但是切实有效的监督并未形成。如今国务院向数家大型国有企业派出的督察专员,可以作为专员制度的一个雏形。但按照法治的要求应尝试在人大中设立监察专员,这样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

第二,完善司法监督制度。目前司法机关对行政的监督,主要是通过行政诉讼的途径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具体行为进行合法性的审查,判断和评定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否有效。通过这种法定的方式来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日常和法制化的监督。此外,我们的法院可以通过司法建议的形式监督行政机关改进行政管理工作,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提高行政能力。

第三,加强对行政管理的层级监督,强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于所属各部门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机关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建立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制度。层级监督的主要内容是监督检查下级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包括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否有悖于法律,依法改变或者撤销下级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不适当的行政决定、命令或者指示,考核和奖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层级监督,规范下级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行为。

第三,赋予行政监察和审计监察监督以独立的地位。我国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察在立法上已经向法制化、制度化发展,但其监督地位还有待提高。行政监察和审计监察在实践中需要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监督。把这两个部门至于政府内部,其人、财、物归同级政府控制,很难有效地对地区和本部门作出强有力的监督,对于所属地区的首长等是无法实施监察,无法真正处于监督的地位。鉴于我国的情况,可以真正做到监察独立和审计独立,充分发挥监察和审计在防止公务员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和依法行政走向完善,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制度也会随之向前发展,走向完善,这也必将推动政府行政能力的提升。

(五)、整合政府解决纠纷机制。

我国政府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最初强调政府解决纠纷到强调防范化解并重,这种转化意味着由纠纷的事后解决到矛盾的事前预防和纠纷的事后解决并重,由被动走向主动,有消极等待走向积极预防,进一步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民利益为本位的服务意识。实践中我国的矛盾防范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有的领域内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矛盾防范机制。目前治安领域已经建立了矛盾防范机制即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其他领域也可以建立与行政职能相适应的矛盾防范机制,从而可以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在这方面的能力。

(六)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行政活动直接实施者和具体行为人,他们依法代表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直接行使行政权力、具体履行行政职责。依法行政归根结底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直接影响依法行政的推进。因此只有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才能相应提高政府的能力。依法行政观念和公务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除了需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断自学外,还要从培训、考核等制度上保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的提高:

1、建立学法制度,加强依法行政知识的培训。我国可以专门制定关于公务员的《培训法》,尤其是一些发达的省、市、自治区,把培训高素质的公务员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建立完备的公务员培训制度,这样可以更好的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时,提高政府的能力。

2、把依法行政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因为许多官员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急功近利,决策失误、劳民伤财、弄虚作假,而不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长远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也把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抛在了脑后。因此,应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把依法行政的情况列入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考核内容,把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作为考核行政机关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的重要标准,这样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大的意义。【结语】

依法行政对提高政府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行政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行政执法制度,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而提高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韩建、王俊良:《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与实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②韩建、王俊良:《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与实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③延永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新西部 》2010年第10期,第8页。

④崔若闻:浅析依法行政价值,《决策探究》2010年6月下,第60页。

第五篇:2010提高幼儿教师保育能力总结

2010提高幼儿教师保育能力总结

保育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在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学年,我园进一步将保育教育渗透于幼儿教育领域之中,各项保育工作紧紧围绕幼儿园中心工作,务实创新,不断提高教师保育工作的水平及思想业务素质。回顾一年来我园提高教师保育能力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学习培训,提高了保育工作的质量。

1、根据计划和工作重点,组织教师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促进了保育工作的规范操作。给教师创造机会外出学习。

2、开展了教师业务知识学习,使教师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保育员规范操作的标准和要求,在思想上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不断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保育质量,使小朋友能更健康的成长。

3、开展保育知识讲座,对保育员、食堂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使保育员、食堂人员能规范操作。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保教能力。

1、组织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了讨论,对于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查找相关的经验文章或理论,通过集体学习、研讨,实践,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方法、实实在在的内容确保教研工作的实际性,实用性。真正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题与困难,使教研活动真正发挥促进教师成长的桥梁作用。如:教师普遍对幼儿的生理健康较为重视,而对幼儿心理健康有所疏忽等等。教师们真对这些问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2、四月份,全园观摩了张玉梅老师保育知识实践操作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作为保育老师、1

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具有满腔的工作热情,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会影响幼儿的一生。从而创设安全、清洁、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使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

3、十月份开展了全园教师保育知识说课竞赛。这次的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教职工对保育工作的重视,也将更好地激发老师学习保育知识、提高保育能力的热情,在保教并重的原则下使我园的保教工作质量更上一层楼。

本学年,我园保育工作有了一定的改进,教师的保育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全体教职工能密切配合,在保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成绩已经过去,以后将继续加大保育工作力度,加强保育工作的指导,规范操作。我们将满怀信心,努力工作,创设一流的育人环境,赢得社会和家长的信任,为幼儿园辉煌的明天继续努力!

下载对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分析与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分析与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7浅谈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的反思能力反思,其实我们许多老师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如教师之间的碰头会、活动小结、与家长的交流反馈等等。此反思与彼反思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

    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在教学中我们不仅是要给学生充实的知识储备,更重要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能看到成功的希望,能明确努力的......

    对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调研分析

    为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推进科技工作,明显改善企业服务,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们选择我市金鑫电器等10家为代表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

    幼儿教师能力

    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她们主要以女性教育者为主,负责教育学龄前儿童也就是幼儿。幼儿教师主要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

    对提高乡镇党委执政能力

    对提高乡镇党委执政能力的一些思考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依靠各级党组......

    如何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反思,我的理解就是:回过头来分析自己言行的对错以及做事的成败得失。通俗地说,反思就是在思想上照镜子,检点自己的言行与做事,即古人所说的“鉴”。众所......

    坚持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能力

    坚持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能力 校本教研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日志、专家评课、同事交流、自我评估、行动改进等步骤,不断深化对教学实践的理性思......

    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一)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主要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能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