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品《文化苦旅》
浅品《文化苦旅》
这几日,正在阅读余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认为,这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白发苏州》、《江南小镇》中是以柔婉清新的江南为景,把那儿如水的柔顺却又错综复杂的世态人情写得淋漓尽致。又如《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都是以特定的人情风物为骨,以特定时期的文人的人格与处世心态为血肉,描写出了一段关于人格与时代的千古绝唱,还有与江南截然不同的《莫高窟》中的热烈奔放,《这里真安静》中沉静冷冽地对战争的反思……
本书是作者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
《文化苦旅》凭借作者对山水的诗化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故事化叙事,来寻求一种对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礼,从而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
高二(2)班宋芷倩
第二篇: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在《文化苦旅》中讲述了许许多多在中国部位人们所重视的地方。
道士塔—建于莫高窟。它的所属者王圆簏即使道士也是历史中莫高石窟的罪人,是他从外国“冒险家”手中接过极少的钱物,然后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也是因为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专家们之得一次次确如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后走到放大机前······
敦煌莫高窟的悲剧,只是因为一个道士流浪至此并驻足引起的,因为他的私欲,从而导致外国“冒险者”以少数的银元换走我们住过大量的文化遗产,我好恨,恨当时政府官员的腐败与王圆簏的无知与私欲,从而导致如今我们的遗憾。
这几日,正在阅读余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并不是说如何认真地研究,只是睡前一篇,信手翻阅。
这本书,粗看只是描写神州大地上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但当你细细品味,却会发现一段不一般的历史,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当然,这些精神并不见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凛然,如何的使人崇敬,但它们很真实,很贴近生活。如《上海人》中,上海人近乎吝啬的精明;《道士塔》中那愚昧无知、胆怯漠然,却带着一种农民式的憨厚的王圆篆道士的行为------从外国冒险家手中接过极少的、微薄可怜的钱财,却让他们搬走一箱箱记载着中国历史的典籍;《夜航船》中懵懂无知,却又横冲直撞,行使着“权力”的“小将”,他们是文化大革命中一种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大地无言,但他却能带给我们太多。《白发苏州》、《江南小镇》中是以柔婉清新的江南为景,把那儿如水的柔顺却又错综复杂的世态人情写得淋漓尽致。又如《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都是以特定的人情风物为骨,以特定时期的文人的人格与处世心态为血肉,描写出了一段关于人格与时代的千古绝唱,还有与江南截然不同的《莫高窟》中的热烈奔放,《这里真安静》中沉静冷冽地对战争的反思„„
如果你没有精力远行,却想踏足四方;如果你欠缺敏锐的洞察力,却想洞察人情,那么——请读读《文化苦旅》,他会让你获得许多感悟。
昔日的辉煌早就我们如今的成就,但假若昔日的辉煌被窃取了,那后果将怎么样·····
因老一代创造的奇迹,才造就我们这一辈的骄傲,才是我们摆脱令人屈辱发指的历史。
但如今的我们仍以过去的光辉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里。历史会倒转轮回至当时,我们会不会再次面临屈辱。
这个问题不要问别人,而要问你自己,你是否要为自己的出现创造一份价值或是为他人的路上做点点星光······假如你仍为自己的私欲而奋斗,我要问你,这些东西你有什么用你死后能带走吗?有一句形容人的价值及意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第三篇: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
——11级电子2班李海英
很早以前就曾听说过《文化苦旅》这本书很值得一看,一直未曾读过。在大学里,偶然间想起友人不止一次推荐我看这本书,于是就仔细的去读了这本书,确实引人思考。
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不见证着他那沧桑而深邃的足迹。就是这种阅历和修养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种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对于读者来说,欣赏余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给读者本身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间;就其作品本身来讲,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更给这部美文以强烈的美感。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礼的社会功用是其主要的艺术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内容可谓古往今来,不仅有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在描述的字里行间,作者的那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历史观点,甚至接受了这种观点,从而引发了读者对文化的某种反思,在此同时读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礼。比如,《道士塔》这篇文章,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批评那个“王道士”,而是将“敦煌失窃”的过错归咎于那些官僚们的身上,读者从这一点可以联想到当今社会,从而读者的精神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洗礼。
其次,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余秋雨《文化苦旅》语言的诗化现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现的更为突出,比如《江南小镇》这篇文章中的语言就显得那么的富有诗意,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联,例如“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等;还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诗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种诗韵味儿。另外在《庙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胖和尚”与“瘦和尚”一些对话;在《风雨天一阁》中也描述了天一阁遭浩劫的一段细节等,这些故事化了的叙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看了余秋雨的这些散文我感触颇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很是震撼,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他的《废墟》这篇文章,它里面的话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在极大数的人都认为完整才是美的时代。他却提出了一个可以说是另类的想法——废墟也是一种美,也许嫩绿的叶子象征着希望,可是谁又能否定飘落的秋叶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吗,就不是另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落叶是人们心中“废墟”的代表,可是它却赋予着别样的精彩,难道不是吗?
圆明园曾代表着皇家高贵的身份和无尽的财富,可是现在当我们再回首过去时,看见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残缺破烂不堪的景象,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它曾经拥有过的那些光辉岁月。当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的时候,有些人却站出来否定了,因为即使修复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么样呢?那些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历史就能消失在历史的记录里吗?答案是当然不会了,残缺的圆明园,一个废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种美,另类的一种美,因为这个残缺般的废墟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牢记了历史惨痛的教训和惨象,废墟是一种美,残酷而真实存在的美。它是不会因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遗弃,相反的,人们只会更加记得它,它将会永远的被人们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个角落。
在《文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华丽最优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却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他的文章教会了我许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真切想法,看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纯朴简单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动,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灵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书中作者以踏过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古土为主线,表达了作者的喜与忧,用笔细腻,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有人曾说: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读《文化苦旅》不仅在于欣赏作者身后的文化功底,更应该从字里行间中对过往悲惨的历史进行沉思。这也是读《文化苦旅》给我最大的感悟。
第四篇: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感
初识余秋雨,缘于高中课本中的苏东坡《浪淘沙 赤壁怀古》一词。当时,在讲授东坡词前,语文老师花两节课时间为我们朗读《东坡突围》一文,其后,老师又多次在课堂上提及《文化苦旅》一书。自此,《文化苦旅》一书便留在脑海之中。
喜欢《东坡突围》给我的厚重感,感叹历史无情的荡涤,当时的是是非非又如何,任权倾一世,名显一时又如何,历史总会把沙子淘掉,留下璞玉浑金。而小人,则永远是配角,留下千古骂名。东坡走了,但谁认不识东坡,而李定、舒亶之流,谁认识的。识得的也只是对之嗤之怒骂,或为世人一笑谈。
《东坡突围》是《山居笔记》内一大手笔,这是我接触余秋雨先生作品的初始。而《文化苦旅》则是阅读的第一本著作。记得当时每周日下午休息半天,便养成了逛书店的习惯。一次,在新华书店闲逛一圈后,一本黄色牛皮纸包装的书出现在我眼前,细看竟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由东方出版集团出版。书页有点青草的淡绿色,捧之有股淡淡的清香,墨香耶?纸香耶?哦,是书香。当时未曾犹豫,即取22块大洋纳之。心中似有一丝窃喜,寻得如此良书。好书如益友,自此,《文化苦旅》常伴我手。
喜欢《道士塔》,喜欢《莫高窟》,喜欢《都江堰》……喜欢书中的每一篇文字。曾因《道士塔》扼腕,悔不生那个时代,执戟以卫国宝,致使国人只能通过胶片来获得珍贵的典籍;亦曾因《都江堰》,感叹古人的鬼斧神力,造就千年传奇。书中的每一个字常引我畅怀古今,每一段历史不让我慨叹中国文化的源长。余秋雨先生早先研究戏曲,成为戏曲权威。他以学者的严谨姿态书写文化散文,理性中透露着他对中国文化的深思,他在寻求一种新的生命形态,所以,他出走了,所以才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他的出走是反抗,作为一名学者,他更愿意中国文化走向民众,而不是停留在学者的书斋内。他反抗当前的文化现状,他不满现今学者作家独守书斋耳不闻窗外事,或许,他不曾以天下事为己任,但他定深以传播文化为己任。他辞去了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当时他只是四十多岁,官运亨通,正是一个男人事业的黄金期,他义无反顾。他成了文化界的异类,没有人理解他,他不需要理解,一个人走过黄沙漫天的敦煌古道,走过黄河故滩……当他回来的时候,一册《文化苦旅》顿引洛阳纸贵,一切都被理解了,他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他,依旧出走,寻找新的生命形态。
读过《文化苦旅》,便一发不可收拾,《山居笔记》《借我一生》《寻觅中华》《霜冷长河》……凡是可以找到的,都取而读之,甚至他的戏曲著作也不放过。余秋雨的书总是百读不厌,常读常新,而《文化苦旅》更是常置床头,时常捧读。此刻的我彷佛又看见秋雨先生在宁波天一阁前,深一脚浅一脚趟着雨水走进天一阁。
第五篇:文化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
涡阳三中王芳
一本书,写尽文化之苦旅,描述历史之盛衰。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但很多国人仍在那沾沾自喜,以五千年灿烂文化自居,这是天生的乐观还是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呢?其实,中国的历史真的走了太远了,中华的文化也沉积了太久了,面对一个新的世纪,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也该抖抖身上的尘土,盘点一下自己的包裹了,余秋雨先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开始了他的“文化苦旅”。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于事,思于心。其人,其文,始终是心头情感的沉积;其思,其忧,更是我们精神所皈依的殿堂,字里行间皆体现了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笔端饱含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现在我就本人的阅读情况作如下的赏析: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是文学创造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在《文化苦旅》中对比手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波助澜、烘托渲染的作用。这里以《都江堰》的第一部分为例。在这一部分里,作家把长城和都江堰进行了美轮美奂地对比。对比之前,余秋雨匠心独运,不仅没有贬低长城,反而把长城歌颂到了一个至高至上的境地。“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长城,已不能从地域上来界定了,它不只属于中国,它是世界文明的象征。说长城“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古老的长城,还是历史的见证。中华民族所有的屈辱与苦难、成就与辉煌,它都历历在目。没有了长城,到哪里去找这样公正刚直的巍巍证人。先抑后扬,难度增加了,但惟有这样跌宕回环的文势,才越能显示作家机敏的才华,独特的感悟和非凡的技巧。你看他不慌不忙地来一个“但是”,引出下文气势非凡地对比。首先从时间上对比。“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这跟后文的“一查履历,长城还是它的后辈”遥相呼应。形象地印证了都江堰领先于长城。其次从规模上对比。“长城宏大”,都江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两者比较,不相上下。第三从社会功用上对比。长城因“早已废弛”应该自叹弗如,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使“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又“沉着地”为“有了重大灾难”的中华民族提供庇护和涵养”。惟其这样,“才有刘备、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都江堰,实实在在地是“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工程啊!功勋卓著、流芳千古的都江堰,岂是长城比得了的?最后从意义价值上对比。都江堰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是“灵动的生活”的文明,它“卑处一隅”“绝不炫耀、毫无所求”,有乡间母亲般的胸襟。都江堰,一个鲜活的流动的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的精灵,长城,能比得了吗?
长城和都江堰都是我国两个著名的工程,本来毫无人气、灵气可言,但作家卓尔不群的文化感悟加上反复地对比,使得都江堰尽显了古老而又年轻的飒爽英姿、风流本色。
总之,在《文化苦旅》这本书中,作家广泛而娴熟地运用着对比这一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且作家将其挥洒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其变化之多,运用之妙,往往令人拍案叫绝。通过对比,作家的感悟、见识、睿智、情思全都融化在字里行间。
二.忧郁、感伤的“苦旅”氛围的营造:
余秋雨在创造文化苦旅时,他一直重视文学的历史情境,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在《文化苦旅》第一篇《道士塔》中有这样一段开头: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到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列,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朔风凛冽下的莫高窟,孤独、悲凉,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不是一般的景物描写,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散记,而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思考都倾注其中,在这无言的莫高窟中寄寓了他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这种历史沧桑与悲剧效果,使得全文有了一股诗的意韵,也更能引起读者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三.典雅、抒情的文字描写
余秋雨的文字,总是充满灵性和智慧,给人一种精神的美感。《文化苦旅》中,他的文字是那样的古朴典雅,充满古诗的韵味,而且字里行间包含深情,极大地抒发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对它的衰落表现了极大的痛心,这也正是打动读者的地方。
他在《狼山脚下》一文中,如此写道:
狼山蹲在长江边上。长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到这里快走完了,即将入海。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画一个小小的句号。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己的名字喊得粗鲁非凡。
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段神来之笔,写得优雅、俊逸,写得轻快、迷人。那一个“蹲”字,又该是如何的形象、传神!而那一个“句号”,又该是多么得贴切、自然!
在《五城记》中,他如此描写广州:
广州历来远离京城,面对大海。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与中国千年封建传统构成了逆反。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倦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船正时时准备拔锚出发。
对于远处南疆的广州市来说,用“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倦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般正时时准备拔锚出发”来形容,真是既准确又极富想象力。如果没有阔大的胸襟,如果没有游历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名城重镇,又如何能写的出这样的佳句呢?
读《文化苦旅》,读它独特的艺术特色,更要体味其中沉重的历史沧桑感,然后静下心来想想我们中华文明该走向何处?何处才是她真正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