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构建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沁水,全县上下出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崭新局面。我们已经具备了争创省级文明和谐县城的基本条件,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山西的东南部一个半干旱的土石山区,建设一个四面依山、三面傍水、山水交相辉映、地方文化浓郁、民风民俗淳朴、社会秩序井然的文明和谐县城。
因此,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创建省级和谐县城的奋斗目标,并把2007年确定为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的攻坚年。3月份召开了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动员大会,在全县掀起了以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创建高潮。目前各项创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许多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是创建机制逐步健全。
为了适应创建工作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创建工作的领导机制、投入机制和监督机制。调整充实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县里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四大班子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局局长任委员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各乡镇、各部门、社区都建立有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本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全县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特别是今年,又专门成立了创建文明和谐县城工作领导组,县委书记常国荣和县长常广智同志担任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领导组组长,9个工作组的领导全部由四班子领导担任,其中8个常委担任督查组组长。建立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层层量化工作职责,做到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财政部门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日常经费和专项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县文明办出台了《沁水县文明办关于加强对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日常管理的通知》、《沁水县和谐创建活动百分考核实施细则》,加强对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精神文明建设绩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把创建活动同争先创优结合起来,同干部考核、选拔使用结合起来。创建工作的领导体制、投入机制、监督机制逐步形成,为奋力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创建氛围已经形成。
为了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我们出台了《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宣传方案》,县广播电视、报刊、政府网站等主要新闻媒体均设有精神文明创建专题或专栏,宣传先进,鞭策后进。电视台开设了“做文明沁水人,建和谐沁水城”专题栏目,对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进行跟踪报道;开设“公德镜”和《道德观察》栏目,搭建了褒荣贬耻的平台。县报社开展了创建文明和谐县城有奖征文活动;县文明办开展了面向全社会的创建工作主题口号征集活动,确定了“创建文明和谐县城,爱我沁水美好家园”为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的主题口号,并广泛宣传。县城主要公共场所开设精神文明建设公益性广告;社区居委会的宣传栏定期刊登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及时更新。使创建文明和谐县城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县委、政府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的重大战略决策,得到了全县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已经形成。
三是县城建设成效凸显。
近年来,我县投资8个亿,大力实施县城改造、梅杏两河治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工程,生活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县城道路硬化率达到了98%以上;安装现代双向标准灯510盏,在县城南、北、西街等处架起了造型别致街灯110盏,路灯控制已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投资40
0万元新建了县城中心水厂,日供水量达到5000立方米,供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排水管道普及率达到89%以上。县城已建成各类绿地8处,计7.8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5%,绿地率为2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1平方米。加上碧峰公园的3000亩绿地,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4平方米。县城更换各类景观树木5600余株,新建街头绿地草坪3.77万平方米,县城街道绿地普及率达到95%以上。整个县城基本实现了乔、灌、草、花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特色复层绿化格局。四是综合治理成效初显。
为了给县城居民营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我们开展了以清理违法摊点、乱
五是创建工作辐射农村。
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看病难、行路难、上学难、吃水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安排专项资金,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全县人民享受到文明和谐县城创建的成果。今年县委、县政府着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以下
六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七是文明和谐创建活动异彩纷呈。
我们大力推进文明和谐单位、文明和谐村、文明和谐小城镇、文明和谐风景旅游区、文明和谐社区的创建。全县涌现出了一批省、市、县级文明和谐创建先进典型。
我们以“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并推动文明和谐单位创建向风景旅游区等多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延伸。针对我县社区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们出台了《沁水县文明和谐社区创建管理办法》、《关于机关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文明和谐社区的意见》,建立起长效的共建机制,实现了机关单位与社区共驻共建共享的创建局面,促进了社区公共环境整治、文体活动设施建设和物业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了科教、文体、卫生、法律“四进社区”等活动,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水平不断提高。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按照“立足乡镇实际,保留乡风民俗,体现文化品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狠抓村镇建设规划,建设特色新农村,涌现了20多个风格别致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按照“培养健康生活情趣,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思路,狠抓“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建立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健身休闲中心,农民业余文艺表演队等各种文化组织,有效抵制了许多不良社会风气,无酗酒、无赌博、无吸毒的“三无”村不断增多,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不断涌现,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同时我们充分借助县城在人才、资金、观念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科技之春”宣传月、城乡“结对帮扶”、“精神文明长廊”建设等多种方式,推动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实现城乡互动,整体推进。
八是创建工作指导力
度加强。为了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指导力度,县文明委将文明和谐县城创建纳入“十一五”规划,制定了创建文明和谐县城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出台了《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实施方案》、《沁水县2007年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编印了《沁水县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工作手册》,起草了工作流程,制定了文明和谐创建的规范性管理办法,让操作更方便,让指导更有力。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多次对文明和谐县城创建进行认真研究和部署。县文明委领导把创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县委书记常国荣、县长常广智亲自深入一线,定期不定期对创建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召开汇报会、协调会,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担任九个工作组组长的四班子领导全力抓创建,经常深入相关单位、社区指导督查,组织现场办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文明办加强同各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创建动态,编发文明和谐创建活动工作简报,在全县交流。
九是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我县加大对科教文卫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先后投资100
存在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我县创建文明和谐县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山西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创建活动发展不平衡,城乡文明程度差距较大;县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县城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县城综合治理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居民素质亟待进一步提升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努力改进。
1、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思想认识,为创建工作注入内在动力。创建文明和谐县城是沁水县委、政府根据沁水实际,立足当前,规划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的创建不仅仅是为了挂个牌子,争个荣誉,我们创建文明和谐县城的真正目的是体验创建过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县城品位,陶冶道德情操,规范居民行为,拓展发展空间,享受发展的成果。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县委的安排部署上来,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把文明行为内化为一种方式,一种责任,一种文化,为我县的创建工作注入强大的内在动力。
2、本着“先易后难,完善提高,拾遗补缺”的工作原则,抓重点,攻难点,保证得分点。目前,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工作已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将对照《山西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任务要求,一个难点一个难点攻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确保创建活动不留死角,能得分的地方绝不失分。
3、进一步加快县城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县城功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坚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大投入,精心实施好县委政府确定的一批重点工程,尽快完善杏河治理改造工程,实施好绿化、硬化、净化、美化、亮化五化工程。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青山、通道、便民工程。
4、建立综合执法队伍,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彻底解决影响县城整体形象的“脏乱差”现象。
5、创新管理体制,依法管理县城,为创建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按照依法治县的总体安排,建立完善县城卫生管理制度,县城绿化、硬化、美化、亮化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县城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制度,使创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6、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不断提高居民素质
。以提高居民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标语口号、演讲赛、报告会、知识竞赛、有奖征文、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创建文明和谐县城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在学习教育中提升素质,在参与活动中推动创建,在文明创建中真正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委员、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完善,努力争取在今年建成省级文明和谐县城,为晋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
应有的力量。谢谢大家!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二篇:“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汇报
中共XX县委XX县政府督查室2011年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汇报
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以来,我室始终紧扣“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长武”这个主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争取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XX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综合组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室年初的安排,现将上半年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作以简要汇报: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建立健全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开展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的宣传活动,为创建大造声势,做到人人知晓,全员参与,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
(三)在我室内部组织了多项学习活动。以“三为”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动员全室干部强化学习意识,提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在“千百千”及“我做一周村官”活动中,扎实开展包村工作,全力帮助包扶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拓展致富门路。积极参与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志愿者献血活动,(五)配合县创建办对各部门单位、各镇发展服务中心
第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
存在问题的单位,及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责任单位要明确责任人,拿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到位。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我们将继续按照《创建综合组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详细规划、分步实施,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进一步强化督查工作。对照《XX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目标任务分解表》,对各单位阶段性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实行全方位、不间断跟踪巡回督查,及时向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督查督办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齐抓共建,协同作战,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创建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任务艰巨。我们在创建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严密组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齐抓共建,使创建工作扎实深入的开展。
中共XX县委XX县政府督查室2010年8月18日
第三篇: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工作汇报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专家,现在,我向各位专家作创建省级文明学校的工作汇报。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2000年9月,由鲁加升等15位海内外热心教育的中青年企业家、学者联合发起创办了厦门南洋专修学院。
2007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厦门南洋专修学院更名为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民办职业院校。
学校位于厦门市翔安文教区,规划占地面积586.79亩,设计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竣工使用面积14.25万平方米。2010年7月,岛内金尚、仙岳、吕岭三个校区全部搬入翔安校区。从此,学校实现了从分散办学到集中统一管理、从租房办学到建有自主产权新校园办学的历史性转变。
学校以理工、商贸类专业为主,现有8个二级学院50个专业,其中有首批闽台合作专业5个。在校学生4044人,教职工390人。
十年来,学校奉鹰为校园精神具象,秉承鹰之精神,以“勤奋、求实,拚搏、向上”为校训,以“以人为本,特色办学,全面育人”为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向社会输送
了一万多名合格人才。学校先后获得 “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中国十佳诚信民办高校”和2009、2010“厦门市平安校园”、“2010年厦门市绿色校园”等荣誉称号。
我校董事长、校长鲁加升倾心兴教办学,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赞扬,先后获得了“厦门市十大杰出创业青年”、“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2010年10月,鲁加升校长又荣获全国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前几天又传来喜讯,我校党委又被评为厦门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这是我市民办高校唯一一所学校党委被评为先进的党组织。
第二部分 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五个到位
我校高度重视文明学校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党建引领带动文明学校的创建,努力确保五个到位。
一是思想发动到位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全校教职员工大会,进行思想动员,要求人人参与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去年9月17日,学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讨校庆与文明创建的契合点,要求全校师生在文明创建中搞校庆,在校庆中创建文明,做好文明庆典活动。11月15日、24日两次召开创建文明学校专题会,讨论文明创建自查总结,明确迎检任务。12月1日,学校召开了迎检动员大会,部署了工作,表彰了
一批文明宿舍和宿管人员。2011年4月份以来,多次在校长办公会、中层干部会上通报和安排创建任务。5月12日,又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的创建再动员大会,洪敬副书记和鲁加升董事长分别作了动员讲话,要求大家全力以赴,做好充分的迎检准备。5月15日创建文明领导小组召开迎评动员会,为迎评做具体安排。各二级学院、各处室在全校动员之后,又分别召开动员会。
二是领导到位
我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此体制下,2009年5月成立了以鲁加升董事长、校长为组长,洪敬副书记、副校长为副组长和其他校领导及中层负责人组成的创建文明学校领导小组。2010年,我们又及时补充了执行校长贺健强为副组长。
三是人员到位
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同时在办公室下设校园文化、教学实践、文明处室、校园治安、文明班级与宿舍、绿化美化等六个专项创建组,明确了各组组长及责任人。配备了文明学校创建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努力做到“人人都是创建的主体,处处都有创建的阵地”。
四是措施保障到位
对于创建文明学校,学院领导认识到:经费保障是基础。因此,我们高度重视,设立文明学校创建工作经费,2009年以来,学校基本建设投入1.5亿元,其中用于文化体育设施、生活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和奖励支出达1300多万元以上。文明学校创建经费呈逐年递增势头,其中2009年支出85万余元,2010年支出206万元。
五是氛围烘托到位
利用会议、校报、校园网、黑板报、广播站、宣传专栏、宣传标语等多种载体进行氛围烘托,又创新了成果图片展览等载体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注意评比表彰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着力党建,抓基层、打基础、强根本
(一)注重基层党建工作
党委重视党建的覆盖面,从党委成立一开始,就着力抓紧组建基层党总支和党支部。目前,已有4个总支部(下设11个党支部),8个直属党支部,形成了党委、总支、支部三级组织结构体系。同时,还与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签订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双责任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各基层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使党建工作更加扎实。
(二)坚持标准,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党委党校自2009年以来,累计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5期1087人次;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2期82人次。
两年来,我们共发展了29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每年平均100多名。这在民办高校,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注重一个“严”字。制定了《发展党员七项工作制度》,从民主推荐、政治审查、培训考试、预审考察、发展公示、讨论票决、责任追究等方面对发展工作予以明确规定,在
各个环节把好入口关,有效地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
二是突出一个“高”字。提出了以“专业带头人优先,青年骨干教师优先,先进工作者优先,优秀共青团员和学生干部优先”的四优先原则,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身残志坚的林婕同学,福建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沈苑同志,“厦门市旅游形象大使”的吴捷同学等,都是经过学校培养发展的党员优秀代表。
三是把握一个“广”字。即:发展范围的广泛性;宣传教育的广泛性;征求意见的广泛性等。
四是坚持一个“恒”字。“恒”即持之以恒,表现在:党委领导坚持向党员报告发展工作,坚持给预备党员上党课,坚持每学期给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坚持党校每学期办一期培训班,这样就为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三)三条措施探索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
一是改进学习方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意将传统形式和现代形式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等等。比如,不仅仅组织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讨论,也注意利用校园网和QQ,组织大家学习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材料;不仅仅请厦门大学和厦门市有关专家来校做辅导报告,也组织4批次党务干部和党员代表,到闽西职业学院、漳州职业学院、永安水利电力学院、龙岩电大和永安八一村等单位学习党建工作经验,到龙岩、古田、长汀和瑞金革命老区实地学习党史,重温入党誓词,大家深受教育。
组织骨干到古田会址、到兄弟院校学习,等等。这样做,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党员普遍反映学习方式好。
二是分层次组织学习。学校党委和各基层党总支(党支部)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探索组织政治学习的途径。学校党委主要负责组织骨干学习,而后再通过各党总支、党支部组织教职员工学习。要求各党总支、党支部要认真参加中心组学习;要求党员要自觉看新闻,学习要注意做好学习笔记等。
三是拓宽学习内容。不仅组织大家学习时事政治、也组织大家学习业务知识;不仅进行一般的学习活动,也结合教职员工的民生热点进行讨论;不仅组织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也组织学习当地的历史英雄人物和名人等等。
三、努力加强思想教育,全面提升师生素养
(一)思政教育课时有保证
学校建立了思政研究中心二级机构。思政研究中心现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助教1人。所有教师均为中共党员,都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岗前培训及课程培训,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学校每年都安排他们开展社会实践和考察学习,还从制度和经费上支持他们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
思政研究中心承担全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政治经济学》《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和
科研任务。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3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72学时4学分;《政治经济学》72学时6学分;《形势与政策》10学时1学分。学校领导坚持听课制度,每学期听课2次以上;经常现场考察思政课教学情况,听取教学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按规定拨付专项经费。思政课教师工资的计算方法,与其他教师一致,其实际工资收入略高于其他教师水平。
(二)努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按照要求配备辅导员。现有专职辅导员41 人,师生比1:100,是国家规定的2倍。学校实行辅导员兼班主任、兼学生生活指导员管理模式,要求他们要有爱心、信心、恒心和责任心,下班级、进宿舍,走近学生,并与学生同学习、同生活、同劳动、同娱乐。必须记录工作日志,促使工作精细化、深度化。两年来组织10余次辅导员专题培训和交流研讨会;多次组织辅导员到兄弟院校学习,强化辅导员队伍的政治敏锐性和职业责任感。同时学校定期发给辅导员电话卡,要求他们每学期必须与每个学生家长联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三)心理预警及时 1.按规定设置心理咨询中心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有办公室、咨询室,购买测试软件、分析仪器等专用设备,配备了2名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开设心理咨询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实行心理咨询中心、院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知识宣传员和学生心理协会等四级心理工作机构,由心理咨询老师、专职辅导员和学生分层共同负责,努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建档立案,重点咨询
学校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购买软件进行测试、咨询,排查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填写“问题学生情况登记表”建立档案。学校对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困难、身体和心理困惑等特殊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利用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困惑,使他们能够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四)学风学纪端正
1.制订守则,严肃纪律。学工处多次修订学生守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制订了监考工作守则、考试违纪处理办法。制订考勤制度,提高学生出勤率。每年都开展多次树立优良学风和诚信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学生严守信用,勤奋学习,诚实应考,遵守纪律,较好地减少或杜绝作弊现象。
2.实习实训,培养能力。学校坚持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编写《顶岗实习手册》,校内建有三个实验实训基地。还与台湾亲民技术学院、建国学院等签订“校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在香山国际游艇俱乐部、友达光电、福建微软技术中心等建立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课程、场地和技术支持。
3.勤工助学,资助贫困。学校完善了以“奖、助、贷、补、减
(免)、缓”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资助体系,制订实施了《勤工助学手册》、《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条例》等制度。做好每年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推评工作。两年共评选国家奖学金4人,国家励志奖142人,助学513人,落实资金 170万余元。学校勤工助学中心与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每年为1500余名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确保每位贫困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4.创先争优,实践文明。学校文明创建活动广泛深入,活动方式多样。2009年和2010年共评比表彰三好学生 383名;优秀学生干部 373名;学习积极分子 372名;文明大学生363名;优秀宿舍长206名;先进班级 34个;文明处室7个,落实奖励经费25万多元。评选表彰了6 个先进党支部、27 名优秀共产党员、1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广大学生遵纪守法,仪容仪表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交往文明。
四、坚持核心价值引领,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一)文化场所物尽其用
1.固定场所,定时开放。学校建有8000平方米的师生活动中心,购置了齐全的文体设施,制订了管理办法,中心每天定时向师生开放。学校建设了标准田径运动场、球类场和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图书馆、阅览室,藏书30余万册。各种场馆管理规范,定时开放,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和文体活动场所。
2.校内媒体,数量充足。学校建有广播站,每月出版一期校报,每年出版2期学报,每日更新校园网页的新闻,建有阅报栏10个,墙报专栏15个。各管理部门分别制订了校园网管理办法、校刊管理办法、阅报栏管理办法、广播站管理办法。阅报栏分布于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布局合理,数量充足,使用正常。每间学生宿舍发一份校报,布有宽带网络,保证学生及时获取信息。
(二)文体活动有声有色
1.内容丰富,主题鲜明。2010年4月,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田径运动会,学生体育达标率90%以上,通过了省教育厅对我校的体育教学检查评估,受到通报表扬;12月举行了全校26个班级参加的大型广播体操比赛,评选了13个优胜班级;举办了多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摇滚音乐节,校园美食节、宿舍文化艺术节、动漫节、演讲比赛、专题音乐会、科技大赛和“心相聚、爱无限”快乐心灵晚会等。
2.培育精神,提升形象。“天天向上”的南洋精神就是“鹰”的拚搏精神。每年在开学典礼上,学校就要开展以南洋办学理念和南洋精神为题的文体活动,举办迎新教育周,集中向新生解读、宣传南洋校训和南洋精神,向新生教唱《爱拚才会赢》、《国际歌》,培养新生鹰的精神。南洋特色文化氛围因为鹰的存在而更具特色,南洋品牌形象因特色的文化进一步提升,“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内涵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
3.人文教育,雅俗共赏。学校开设了艺术、科技、礼仪等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和经典诵读;开展高雅、乡土艺术进校园活动。2011年3月,我校邀请艺术专业院校来校演出经典话剧《茶花女》,4月28日,又邀请TH群星来校
举办劲歌演唱会,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社团组织类型多样
学校现有社团组织形式多样,有文学社、书画社、动漫社、篮球社、信息社、志愿者协会等数十个。学校投入足够经费,鼓励社团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3月开展“文明礼貌月”教育,开展持续半年的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三爱”主题教育,组织学生“三下乡”和开展“职业技能节”等主题实践,开展“青年成才先锋”、“光荣啊!我是共青团员”等系列主题教育。
(四)新闻宣传重点突出
我校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主要由党政办负责,有专人从事采写、摄影、摄像工作,注意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校报等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党政办制订并实施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由党政办副主任和宣传科长负责对外宣传,把握对外舆论导向,应对新闻突发事件。
我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带来了校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网、腾讯网、《福建日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峡都市报》和《海峡导报》等对我校均有报道。2009年5月,福建日报以《两岸交流步伐加快》为题,报道了我校闽台合作特色项目、专业和两岸学生交流的情况;2009年11月,厦门各家媒体纷纷以《也门40名外交官考察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为题,报道了也门外交官来我校访问的情况;2010年8月,人民网、腾讯网和福建各家媒体转载我校校园网新闻,以《南洋职业学院最美礼仪惊艳上海世博》,报道了我校志愿者出色的表现;2011年1月,福建省和厦门各家媒体都以《厦
门南洋职业学院16名学生赴台访台归来》为题,报道了我校赴台交流学生在台的学习和生活。
五、加大校园建设投入,办学条件不断完善
(一)校园绿化美化
1.校园绿化,赢得好评。做到四季常青、花香怡人。经市绿化委考评授予“2010绿色校园”称号。
2.景观独特,布局科学。注重教学区、宿舍区、活动区科学分布。人文雕塑、人工湖泊、绿山名树、校园小径、山中石案、廊下沙发等配置协调,格调高雅,具有文化品位。师生可在山中石案旁小读,可在廊下沙发上小憩,可在湖旁散步,可在雕塑前伫立。以祖国山河命名的校内道路,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学生、教师文明规范等,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文明创建特色,形成我校特色的文明品牌。
(二)基本建设较完善
学校已投入4.5亿元,完成了三期工程并投入使用。其中,图书馆1.8万平方米、学生活动中心0.8万平方米、第一食堂0.8万平方米、运动场1.5万平方米、球类场1.7万平方米,学生公寓7.1万平方米。除实验实训基地正在添置设备建设外,校内水通、灯亮、路平,各种教学、生活、安全设施完善。新校园由瑞士著名的雷蒙设计院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特色办学,全面育人的科学发展思想。
(三)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1.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我校的口号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
是自己的孩子。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设立了专用电话和校长信箱、邮箱。鲁加升校长率先垂范,手机号码对所有学生、家长公开,昼夜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来自各方的信息。校长的民主作风带动了学校的办事作风,所有校领导、学工、后勤、保卫和学工干部及辅导员的电话均对外开放,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信息反馈快捷,处理问题及时高效,受到学生、家长、教职工的拥护。
2.校务公开,实行人性化管理。民办高校的校务决策权应该属于投资人,但南洋校务却实行民主管理,鼓励教职工参政议政。建校之初,即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务公开制度,开辟了校园网上和校内校务公开专栏。干部任免、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均按基层推荐、民主评议、专家评审、公开公示等程序开展工作。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工会制度。2010年4月,学校召开了二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校长工作报告和有关制度。对基建、采购、后勤、招生等重要环节严格管理;学校的各项收费执行公示制度,使用财政税务部门提供的票据;关心教职工的健康,每年组织一次免费体检;建设“教职工之家”;经常开展健身文体活动,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运动会项目比赛;每年都组织“重阳节”、“教师节”、“三八妇女节”和“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注意组织女教职工专项体检,优先照顾孕期、哺乳期女职工,让她们享受法定的产假和薪资。学校较好地满足了教职工的各种需求,激发了工作热情,增加了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六、努力创建平安校园,育人环境不断优化
(一)维护稳定工作落实
学校建立了“维稳领导小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案,建立健全了安全检查、校园巡逻、保密和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
(二)教育演练成效明显
学校发给学生《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科普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每年“5〃10”和“11〃9”举行两次应急避险演练,提高学生防灾抗灾能力;经常利用校园媒体、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法制和讲座;学校连续三年被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公安局、厦门市综治办联合授予“平安校园”称号;2010年4月学校接受厦门市综合安全考评,获得925分的好成绩。
七、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一)建立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发[2006]16号)和《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改革与建设工程》(闽政办[2008]59号)的要求,我校加快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加强了以双师素质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增加了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加大了校内培养、校外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保证每个专业有1-2名高职称、“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利用闽台“校校企”深度合作办学平台,引进台湾高校优秀师资。
截止到2011年4月,我校教师总数252人。其中,专任教师202
人,校外兼职、兼课教师折算50人,折合在校生总数4044人,生师比17.5:1。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21.8%;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4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21.3%;双师素质教师73人,约占专任教师37.7%。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占专业课教师的60%以上。
(二)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文明建设的种子一旦在师生中播种,就必然会盛开文明之花,结出文明之果。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在文明创建中脱颖而出。有被省红十字会授予“爱心大使”称号的张良建同学,身残志坚、感动厦门十大人物之一的林婕同学,获得“亚洲小姐”冠军的王磊同学,被厦门市旅游局聘为厦门旅游形象大使的吴捷同学,获全省大学生电子商务软件设计竞赛冠军的钟小坚同学,获“万利达”杯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专业技能邀请赛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一等奖的余凯、卢孔锦、赵建志同学,获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专业组第一名的刘强、田翠同学,获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导游项目一等奖的秦雪丽同学;还有获得学校创业基金支持并创业成功的郑智勇。今年4月,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在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了两个二等奖。数家企业慕名预约我校学生。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理念办学,职业规划早开始,入学想着就业时,学校成立了由鲁加升董事长、校长为组长的就业领导小组,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制定实施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
规定》,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同时每年举办3次大型校内招聘会和30余次专场招聘会,帮助毕业生就好业,就业率均达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很高。
八、积极服务海西建设,努力打造南洋品牌
(一)志愿服务,创立品牌
学校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制订了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制度,规范志愿者服务的行为和方式,形成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每年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率达95%以上;组织学生参加厦门9.8”贸洽会志愿者服务;参加省、市举办的其他重大活动和赛事的志愿者工作;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如义务献血、一对一帮扶助教、“三下乡”、为灾区捐款等活动。
2010年5月我校红十字博爱超市揭牌成立,12月获厦门市“红十字博爱超市优秀奖”;还荣获厦门市“高校无偿献血先进组织”、“高校无偿献血优秀组织者”等荣誉称号;2010年8月,选派8名学生参加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其中,邵楠楠同学获评“世博最美小姐”荣誉,受到福建馆领导的赞扬,也为南洋赢得荣誉。通过各种志愿者活动,提升了广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了他们的奉献精神。
(二)共享共建,奉献资源
学校积极参加厦门市和翔安区的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和城市文明建设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每年派出数百名师生参加厦门市“马
拉松”长跑、翔安区“万人健步行”等大型体育、文艺活动,“协办厦门(翔安)国际百公里竞走挑战赛”发挥大学文化的辐射作用;参加厦门市“文明城市”、“平安校园”和“绿色校园”等创建活动,参加翔安区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支持社区教育工作。2010年3月以来先后与洪前、后亭小学,共建“手拉手”和弘扬雷锋精神活动;与翔安区联合开展综合治理宣传月,共建平安城活动;与厦门市敬老院联合举办关爱老年人、服务老年人为主题的活动;我校还先后与厦门陈嘉庚纪念馆、胡里山炮台管理处、厦门警备区部队和海警部队等单位,开展共建共育活动。三年来,我校组织翔安区86名村居干部函授成人教育,七月份大专毕业;为厦门贸发局的家政工程培训了9批次1000余名家政服务人员;为部队官兵培训计算机专业技能,数百人取得等级证书。
九、特色理念付诸行动,创建文明凸显亮点
理念创建交错叠加。以鹰明志的南洋精神,“勤奋,求实,拚搏,向上”的校训,“以人为本,特色办学,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质量意识,“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的办学口号,“天天向上”的南洋精神,这些在10年办学实践中沉淀、凝聚下来的南洋理念,自觉渗透到师生创建文明的过程和细节中:2010年10月,为了迎接校庆而快速建设,被外界点评为“南洋速度”;2011年以来,迎评关键时刻全体师生积极配合,加班加点,全力拼博,为争得荣誉,不辞辛劳与奉献。这些是鹰的拚搏向上的精神写照。南洋理念渗透在创建的过程和细节中。
第三部分 创建工作的努力方向
文明学校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作为一所民办高校,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校经过十年的努力,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还处于艰苦创业的起步阶段;创建文明学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想水平、与广大师生的期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们一定会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关怀、帮助下,努力推进文明学校创建的新思路、新举措,提升文明学校创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谱写文明学校创建工作的新篇章。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第四篇:创建省级文明和谐村申报材料
创建省级文明和谐村申报材料
位于市东郊的村,是工业园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市6个村民小组,户,2人,其中名党员入党,1名预备党员。2008年,全市耕地2804亩,粮田2142亩,人均纯收入6元以上。我们的“两委”班子,在市委、市政府、潞华办、潞华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以“树村容整洁形象,创建文明和谐小康”为发展思路和目标,从千家万户着手,认真开展文明创建“细胞工程”,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增强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在全面推进创建文明和谐新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村庄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和谐新社会先进村庄”,我们的村庄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和谐村庄”,我们的村庄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庄”,我们的村庄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庄”,我们的村庄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庄”,我们的村庄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庄”,我们的村庄被评为“省级文明和谐村庄”,我们的村庄被评为“绿色社区”,市“十村”,我们的村庄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庄”,我们的村庄被评为“平安村庄”,等等。整个村庄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安定和谐。
以人为本,凝聚民心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十届中全会的突出亮点,也是我们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这一主题,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双向承诺活动,切实转变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多办顺民心、合情合理的好事,使党组织成为领导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以求大同存小异、团结一致、不断进取为原则,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不断加强先进性意识,行动上全面贯彻先进性要求,做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表率,做家乡美好家园的建设者。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团队成员精诚团结,思想交流频繁,在各项工作中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多为群众谋福利。要积极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头脑风暴和决策咨询活动,真正成为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理实事。村内的廉政建设,主要是召开村内会议,作出重要决定,并以村务公开栏的形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在新农村建设中,全村树立“八荣八耻”观念,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明和谐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心系群众,多办实事
构建和谐和谐新农村的综合系统目标体系,其中三个文明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建设的新农村,既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基础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和贯穿创建工作的“三个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实施合作医疗两免一补,解决了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实施大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三,抓住机遇,共谋发展
2009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六村联创”活动,全村都立足于六村联创的工作重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第一,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清理农村“三大堆”和治理村庄“脏乱差”为重点,设立垃圾场,修建排水管网,拆除违章建筑,成立清洁队,整治村庄环境。建立卫生保洁队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近几年来,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全村主街巷全部硬化,彻底清理,基本实现了户户通工程。村庄建立了卫生清扫队,对垃圾实行定点处理。每年投资20多万元用于治理环境卫生,改善了人们的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如今街道治理,环境净化,村民的卫生意识也提高了。
第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乡村基础设施薄弱是造成城乡差距和农民生活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加大投入,把通水、通硬化路、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通煤气、通宽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现在,我的村庄已经完全实行了。为了解决村民的住房问题,我们村在原有住宅小区及集资楼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两栋住宅楼。我们在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的同时,特别重视精神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农民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的需要下,建成健身广场、农民公园、篮球场、文化中心,建成阅报栏、宣传栏,建成文化大院,为农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和文明教育提供场所。
第三,实施环境优化计划。以“园林村”建设为目标,我村在原有10000平方米绿化的基础上,科学绿化、美化街道,建设绿化带,形成了一个“村庄绿化圈”,改善了村庄生态环境。并聘请园林处专业人员对该街道进行规划,投资万元进行高标准绿化,在街路两侧栽植树木13000余株。
第四,开展村民文化生活创建活动。要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有漂亮的房子,宽阔的道路,现代化的设施,而且要有观念的转变,要有与新农村相适应的思想文化观念,要有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观念。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的文化和科技,需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和谐,一旦这一理想成为现实,它就能在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方面产生广泛、稳定、持久的影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村大力发展了农村文化事业。我们一方面加大投入,建好老年活动中心,做好“三项工程”,丰富村民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浓厚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把我村建设成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第六,招商引资,抓好经济发展项目。要重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吸引外资,扩大集体经济,兴办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我们村在原有村办企业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股份制企业——晟达选煤厂,利润可观。根据市场情况,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长治地区最大的区域性物流基地。与此同时,要依靠企业发展工商业,解决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务输出,帮助农民就业。我们将继续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并在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其壮大。
2009年,支村两委制定了新的发展蓝图,以“六村联创”为目标,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村容村貌良好现象……
十大精神,是激励千千万万人的神奇动力。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村的新农村建设一马平川,精神文明建设一马平川,处处有人和景的喜人局面,至今仍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她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深入实施“双五”战略,加快“六村”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阔步前进,勇往直前。
第五篇:创建文明和谐单位工作汇报
创建文明和谐单位工作汇报
泽州县人口计生局位于晋城市市区泽州北路2918号,内设办公室、宣教科、统计科、科技科、征收科、流动人口管理科、计生协会等10个科室,下辖一个县级服务站、17个乡镇服务所,共有专职工作人员近200名,承担着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执法检查、以及全县52万人口的计生宣传、11万育龄群众的计生服务等工作。去年以来,本局在连续荣获五届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五项措施为争创第六届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创造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创建基础。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局支部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始终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担任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书记和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局各职能科室、工青妇主要领导担任成员,下设办公室着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制定工作计划。每年年初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把新时期条件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及时制定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年终认真总结,确保局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三是加强科室配合。为了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局机关充分发挥工青妇和各职能科室能动作用,各科室都能按照计划结合科室职责主动参与、互相配合、创新工作,局机关随时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典型,使本局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始终走在健康向上的轨道上。
二、狠抓思想建设,培树文明新风。一是抓教育。几年来,局机关积极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举办形式多样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如:开展 “同迎奥运、共建文明”主题活动;开展“我为和谐计生献一策”主题调研活动;开展以“生育关怀、生殖健康服务、关爱女孩、计生奖扶”为主要内容的“四上门活动”。丰富了教育内容,巩固了创建成果。二是抓帮扶。每年都要严格按照县扶贫办的部署,积极为帮扶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去年本局投资6万余元为帮扶村(晋庙铺镇沙石堡、化布施两个行政村)引水、修路,年底还为村里百姓送去大米、水果等过节用品。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被省政府授于“扶贫工作先进单位”。三是献爱心。自1998年以来,局机关每年都要捐资4000元,救助一名贫困大学生,特别是去年,全局上下为南方冰冻灾区、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开展“博爱一日捐”,广大党员除捐款捐物外,还积极缴纳特殊党费,仅去年一年局机关累计捐款达8万余元,今年开春,面对冬小麦严重干旱的严峻形势,局机关捐资3000元帮助高都镇南焦庄村抗旱保麦。多年来不间断的献爱心活动,使机关每个同志都具有了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四是争先锋。局机关积极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服务技能竞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评比优秀服务员、设立光荣榜、开展机关文化活动等,有效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计生系统先后有5个集体20名个人荣获全省计生系统表彰和市政府表彰,局机关曾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二等功。
三、注重文体活动,丰富机关生活。一是抓理论学习。通过采取集中与自学、辅导与讲座、研讨与交流等方式,形成了以局党支部为龙头,工青妇和各职能科室为主干的学习型网络,机关上下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2007年在全县开展的“话泽州、议泽州”百日大调研活动中,本局的《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泽州县构建和谐计生的探索与思考》两篇论文均荣获市、县优秀论文奖,2008年本局撰写的《夯实基层基础 推进科学发展》经验做法被10月27日的《中国人口》报刊登,几年来在各级各类报刊刊登的调研论文、工作经验达100余篇。二是抓文体活动。在着力提高机关人员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的同时,按照“小型、业余、多样”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每年局机关都要利用重大节日和人口计生宣传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如:新年春节期间的扶贫慰问暨流动人口计生宣传活动,“三八”期间的“卡拉ok”比赛,“五一”期间的爱我家乡
宣传计生一日游活动、“六一”期间的儿童绘画展和救助贫困儿童走访慰问活动、“七一”期间的“六个一”活动(上一堂党课,看一部影片,组织一次知识测试,开展一次便民服务活动,搞一次调研,组织一次义务劳动)、“九二五”(计生公开信发表纪念日)期间的歌曲大联唱活动国庆期间的计划生育板报、橱窗评展活动等。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实现了既活跃机关气氛又激发工作热情的双丰收。三是抓机关环境。首先致力于办公环境建设。在坚持厉行节约的同时,对办公楼进行了重新装修,建起了人口信息中心,更换了办公桌椅,为各科室配备了微机,实现了用电脑数据管理人口,此外还为宣传科配备了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为办公室配备了激光打印机、复印机、速印机等现代化办公室设备。为了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局机关对过去已经建起的职工活动阵地、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的内部设施进行了进一步充实,广大干部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轻松自如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形成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局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致力于形象工程建设。在机关上下积极倡导讲普通话、说文明话,用微笑服务,无论接待什么人都要用和蔼真诚的态度对待,坚决反对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此外大力开展技能大比武,除要求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特别熟练外,还要了解和掌握一至两门相关业务知识,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全面手,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各种咨询。由于着力打造形象工程,全局上下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工作都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充分展现了老牌文明单位的精神风貌。第三致力于卫生环境建设。局机关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办公楼内要做到“四净一齐”即地面净、桌椅净、墙壁净、门窗净、室内物品摆放整齐;个人卫生做到“四勤一齐”即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穿戴整齐;公共厕所卫生做到“三无二净一通”即无蚊蝇、无异味、无杂物、地面净、墙壁净、空气流通;楼前院内卫生做到“三常一齐”即常打扫、常浇花、常管护、停放车辆整齐。由于环境卫生从根本上实现了净化、香化、美化、绿化,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
四、强化民主管理,营造和谐氛围。一是抓政务公开。制定公布《人口计生局党政务公开目录》,对公开内容、责任处室、公开形式、时限以及程序加以明确,每年都能及时召开局机关大会,通报机关内部事务管理情况,加强机关民主监督,维护干部职工合法权益,激发广大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二是抓制度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认真落实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切实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每年都要对再生育服务证的审批、农村独生子女中考加分对象审核、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审核、评模、评先、入党、提干、晋级、晋职对象的计划生育审核进行重点监督。三是抓作风建设。局机关每年年初都要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机关纪律作风整顿,经过学习动员、对照自查、制定整改等措施,保证机关全体人员在思想作风上能够积极进取,在学习作风上能够勤奋深入,在组织作风上能够民主集中,在工作作风上能够求真务实,在纪律作风上能够遵纪守法,在生活作风上能够严谨正派,不断提高了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构建和谐计生的能力与水平。四是抓依法行政。对再生育服务证的审批程序,一孩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办理手续,农村计生奖扶对象的申报条件,社会抚养费征收对象及标准,计划生育免费项目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标语、传单等形式向广大育龄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推进依法行政进程。
五、突出计生本职,争创一流业绩。一是群众生育观念明显转变。两年来以“幸福健康,倡导婚育新风;和谐富裕,体现自身价值”为主题,对全县10余万名育龄妇女进行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健康知识、致富技能等教育,进一步转变了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全县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人数达一万余人,领证率达10%。为全县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人口计生指标全面完成。截止2008年底,全县总人口50.2万人,已婚育龄妇女10.4万人,已落实长效节育措施91529人,长效节育率为87.5%;其中二孩妇女落实绝育措施58608人,二孩妇女绝育率达93.7%,超目标值18.7个百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90.73%,二孩符合政策生育率较去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育龄群众对计生政策的知晓率达90%以上,奖扶政策兑现率为100%。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全县实现争先发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三是各项工作成绩突出。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中心工作,无论是份内工作还是份外工作都是以“不甘人后,勇争一流”的精神奋力拼搏。几年来多次受到省市表彰,仅去年一年全局就荣获各类集体奖项共12次,其中省级奖2次,市级奖5次、县级奖5次。为本局再创文明佳绩增添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