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学习方法

时间:2019-05-13 02:0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学历史学习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学历史学习方法》。

第一篇:浅谈中学历史学习方法

浅谈中学历史学习方法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很多学生面对众多历史知识,如朝代更迭、历史年代、重要历史事件的特点、异同点的比较,容易混淆,在面对这些试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也有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从而对学习历史提不起兴趣。其实很多学生并没有理解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更没能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掌握学习方法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历史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充满乐趣,提高成绩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概而言之,有如下几种:

一、找准方向,明确目标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先根据课标的要求找准方向,明确“三维目标”,即明确每节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这样在学习中才能有针对性、有方向性,而不是漫无目的乱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归纳知识结构、基本线索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繁荣(指具体表现)、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归纳,哪一种效率高,适合自己就可以选用哪种。

三、掌握基本史实和观点

基本史实的识记、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历史的基础。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要求,明确每个历史史实的诸多因素: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这些要素作为学习的基本知识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另外,对一些基本史实可以使用关键词记忆,如,记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时,可以概括为“一转折、三拨乱反正、一新时期”。这样既可以简化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又可以提高效率,学的轻松自如。

四、加强运用能力训练

运用能力训练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只学不练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历史问题的分析解答上。典型而精确的练习题,既能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

五、学会探究新知识

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要改变被动地接受,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质疑,不能只局限在教科书中的知识,要多读书、多实践,培养自己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我常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效果良好。

第一,分散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习,当时看一遍,一周后再复习一遍,一个

月后再重复一次,记得就会比较牢固。

第二,第二,趣味记忆法。如讲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要求学生记住当时的派

别:大资产阶级、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要求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

第三,引导学生记忆纲要。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的六件大事。

第二篇:中学历史教学计划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深入分析和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新课程实施水平问题,深化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有效教研、构建高效课堂,真正使教师“教好、教会”,让学生“学好、学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一)规范教研组活动及各备课组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每次要有主讲人,共同安排教学进度、探讨教学问题、统一作业考试等。各备课组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和建议,及时地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培优扶差,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和训练,对后进生以抓落实多交流为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整理分析的能力。

2、规范教学常规,配合学校作好教学教研工作和考试质量分析等。本学期主要作好三个年级的调研工作,加强对各学段教学方法的探讨。各级部教师相互学习,共同研究,互相听课评课,做到每周都有公开课,同时资源共享。对期中考和期末考的质量分析重点探讨如何训练学生的规范答题和审题,提高文字题的得分率和思维分析能力。

3、加强教研组课题研究,各级部确定自己的教研课题,并及时与教科所和教研室沟通与联系,力争使教研从教学中来并最终推动教学的有效进行。

4、针对各年级的特点进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工作。

高一年级抓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并进行模块学分认定的研讨,制定适合本校学情的方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课标与教材关系的研究。

高二针对文科班的任务和特点进行综合思维的培养,既要着眼于学业水平测试,又要为高三打好基础。

高三加强高考信息资料的收集及教材的研究分析与综合复习,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与辅导,同时兼顾边沿生成绩的提高。

5、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并作好必要的资料收集和学生成果的收集。高一、高二重点是学生的简报制作和小论文撰写及开展知识竞赛;高三开展专题讲座和优秀学生的历史学习经验交流会。

6、积极参与市级教研活动,并争取在市学科组活动中起中坚带头作用。各年级在市活动中尽量积极地承担相关的教研任务,以锻炼和提高本组老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7、利用“思想着的.苇草”博客群组,加强学习和交流,提升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加快教师成长。

(二)加强业务学习,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1、全组老师抓紧课余时间多读有关书籍,扩大知识面,尤其是随着新教材的出现,更要不断学习和钻研,不断吸收学术界的一些新观点、新理论,多学有关课改的文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2、随着教学形势的变化,教学手段要尽量多样化,掌握熟练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要求老师要重视电脑(课件制作)的掌握与学习。有电脑技术优势的老师多帮助组内其他老师。

3、充分利用校际和组内活动的机会,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提倡跨年级听课学习,做到人人参与课改。高一高二老师多听高三老师的课,研究新课程下应对高考的课堂模式。高三老师多听高一、高二老师的课,明确课改新形势,探讨素质教育的课堂新模式。多与兄弟学校优秀教师联系,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尽量争取资源共享。

4、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落实“师徒结对子”工作。通过听课评课,传帮带,提高历史组的整体教学水平。

5、开展一次全组教师的读书交流活动,形成组内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九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历史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世界近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单元,世界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人教版的世界历史,其中包括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部份,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第一单元是世界古代史部份,又分上古和中古史,第二至第四单元是世界近代史部份。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看图学史、历史比较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二年的历史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的导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工作计划《历史教学计划》。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本期我任教九年级2个班历史课。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由于以前部分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应大大加快,以便世界历史下册授完后有充裕时间复习。

三、教材分析

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余下内容。

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通过各种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制作历史课件,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活动。

5、认真搞好中考历史复习,确保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6.加强课外辅导和晚自习指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历史专业教学计划的修改、调整和执行是一项系统工作,这个系统中所有因素的变动都将带来全局的变化。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采用非线性的设计和开发思维,不断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性评估,以“整体-局部-个体-局部-整体”的综成方法开展修改和执行工作,螺旋式前进,促成历史学科建设和专业办学在物质、人力和事理上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把学科建设好,把专业办好,为社会培养更高标准的人才,为学科体系建构贡献学科的力量,创造出历史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教育技术学科和一个结合社会需求与个性化学生需求的教育技术学专业。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4

新学期又一年来到,在本学期里,我将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做出如下计划: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适当运用《教师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研究教学方法,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历史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历史的价值,增强理解历史和运用历史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历史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历史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阅历,做到活学活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努力探索和尝试,使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可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感性的历史小故事或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等,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深入学习。每一次历史教研活动都认真参与,吸取别人的宝贵经验,将这些有用的知识融入课堂,提高教学能力。

三、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将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历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另外,本学期我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分享前辈的经验,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完善自己。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将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必须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地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5

一、开学第一课

1、介绍八年级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孩子们刚升入八年级,由于七年级的认识,认为历史和生物、地理都是小副科,只要是上课好好听讲就可以应付过去,学的好坏无关紧要。更有甚者,搞个“临阵磨枪”战术,最后也能勉强及格。其实,八年级的历史很重要!培根曾经说“历史使人明智”,历史上的好多伟人都酷爱历史,熟读历史,精通历史。其次,历史是中考学科之一,也是最容易得分和失分的学科,如果你理解了,掌握了就可以轻松得分,如果不好好学,等到考试时胡乱的翻课本,知识点答得颠三倒四,混乱不清,没有条理性,得分就很难了。再者就是为将来的深造学习和未来生活打基础。

2、介绍学习方法。学习历史不能死抠课本,应该广泛的.阅读与历史相关的课外书籍,观看相关的影片,有必要时可进行实地考察等,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得知识,知识也是多层面的。

3、学习历史的课上要求。精读教材,由厚到薄,不留死角;动脑记忆、认真思考;做好预习,然后上课有针对性地听;做好课堂笔记;上课探讨交流,大胆发表意见和想法;课后认真复习,多做练习。

二、教育教学

1、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与实施。在单元学习前,就把本单元的前置性作业布置下去,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整理资料,翻阅书籍,并形成书面资料。有的作业布置给学习小组,课余互相交流,有的课上交流,有的整理好上交书面材料,收集成册。

2、课上教学。a、先检查所学内容,形式为全班抽查,同桌互查,全班默写等,让孩子边学边复习,b、新授内容按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设问解疑→全班探讨→教师小结→口诀强化→巩固练习步骤进行。c、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课时较紧张,自编口诀有难度,前期直接呈现,后期再尝试自创知识点口诀。

3、课下复习,每周一节晚自习的时间,进行分层复习,a层知识点扩充,难度练习尽量链接中考试题;b层梳理知识点,巩固知识点练习以提高;c层强化知识点,知识点过关检查等。另外自由背诵时间,争取每天背诵一大知识点,在班上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督促与监督。c对于走读学生提高对他们的作业要求,课上多关注,都提问。

三、课外知识扩充。

向孩子介绍一些和课本有关的影视作品,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6

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将全面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深入学习领会我校的课改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个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贯彻一个标准(课程标准),提高两种能力(自主能力及教师挖掘教材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注重实效,为我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我们的努力。

一、抓好常规工作:

1、加强备课。强化本组的集备功能,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

2、认真上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注意方法的指导,及时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考前训练和讲评,研究中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灵活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每个单元之后要进行单元测试或单元练习;并且及时召开备课组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4、坚持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严格执行组内公开课制度,组内多讨论,多交流。通过听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示范性。保持本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新教师不光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更要多钻研。老教师也能从新教师身上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取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6、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群策群力,汇集全组智慧,推进校本研究,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组织本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一方面了解最新的教改动态和信息,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灵活运用“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学习!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出台的背景下,根据学校教导处和教研组工作的要求,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注重实效、务求有效、追求高效,重在执行,加强对常规工作的检查,尝试在备课组内进行目标管理项目,做好学科德育的实践工作,确保历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二、工作重点:

1、课堂教学反思力争常态化,并做实中考、期末考冲刺复习工作。

2、抓住教学公开周的机会,不断探索思考历史教学的有效课堂模式。

3、研究特殊班级、特殊学生的教学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必须确保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

4.做好备课组活动记录,注意备课组的档案收集工作,做好制度化建设。

5、从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目的出发,积极参与教研组内的组本培训活动。

三、具体工作:

1、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五环节”,加大教学工作自查、互查力度。

(1)注重备课质量,按学校的要求撰写教案,配合好定期抽检。

(2)规范作业要求,重视作业各个环节,强化作业布置、批改的规范性。

作业要求:

1)布置:课堂教学中布置,针对有难度的作业要进行解释;2)收缴作业:教师应尽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及时交纳作业。

3)批改:等第为优、良,并有订正、批改日期;4)讲评:有普遍性错误的题目在课上统一讲解;5)订正:教师应对订正后的'作业进行再次批改;6)作业的有关要求要在教案中反映出来。

2、发挥备课组集体作用。

(1)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加强备课组活动,帮助张海庆老师尽快适应二期课改的历史教学。

(2)组内共享资源库。

(3)组织历史学科(或政史地学科组)竞赛活动。

3、准备好学科德育教学公开展示活动的课程,课后做好书面反思。

4、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第三篇:中学历史说课稿

《中学历史说课稿》简介:

场白:各位评委,您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历史必修第一册第一个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课秦朝中央集

《中学历史说课稿》正文开始>> 场白: 各位评委,您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历史必修第一册第一个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她在这个单元中是很重要的,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开端,统一六国创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所以这节课的历史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

一、说教材

(一)整体感知:本课内容丰富而课时较为紧张,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只要围绕中古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形成和它的形成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理解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秦朝统一皇帝制度的确立;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郡县两级制和秦朝疆域巩固统一的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历史思维看待秦朝的统一虽然时间短暂但它在历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平定天下,海内一统,培养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难点是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二、说教学、教法主要以讲解法、史思维能力。

三、说学生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上的讲授法、示法,即:同初中阶段相比,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视历史课的教学,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投影制作几则关于秦始皇的史记从中提出问题,独裁的制度。

(二)讲授新课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以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及影响为中心讲述秦朝政治制度史,分一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核心问题是讲君主专制,内容讲了三点:

1、概述秦朝的统一以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我就对这节课的教学构思做一概括的阐述。

(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http:///941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2、郡县两级地起了重要且不断加对世界的贡献细出处参那么发展现代中详

第四篇:中学历史园地

中学历史园地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是历史学科门户网站,资料丰富、原创性强,日点击数超过一万。网站主要有高一新课标、历史flash、历史视频、历史课件、教师论文、历史教案、试题交流、高考中考、学生园地、历史百科、活动探究课等栏目。

现在网站注册量、访问量、文章总数用户排行等指标均排在全国历史教师个人网站的前2位。教育部主办的《信息技术教育》、全国教育核心期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期刊对网站做过专题介绍。网站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主题网站网站展评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

第五篇:中学历史课外活动[范文]

中学历史课外活动

一 历史课外活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这是因为,学生在学校期间,除课堂上的45分钟外,还有大量课外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指导他们学习一些历史知识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除课堂教学外,课外活动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历史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之外,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广泛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大、充实他们的历史知识,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能力、方法,以及熏陶他们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广泛、持久地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是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之一。

作为一项教学活动,历史课外活动具有不同于课堂教学的一些特点。它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配合和补充,同时,又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扩大。历史课外活动能够以大量生动的新材料巩固和充实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使他们对其所学内容,感知得更为具体形象,理解得更加深刻,记忆得也更加牢固。同时,还能以更新的方式和生动丰富的内容,扩展学生眼界,把他们带进广阔的历史知识领域,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使他们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以极大的积极性和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自己多动脑动手,进一步去加深和扩大所学的历史知识,更大限度地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的各项能力。

历史课外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和形式,深深地被学生所喜爱,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历史教师的重视。要充分发挥它对于中学生的历史教育作用,就要加强对它的研究和总结,不但要研究其本身的一些特点,还要深入探讨历史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历史课外活动与开辟第二课堂的关系等等。在深入研究、探讨和总结的基础上,更广泛地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必将对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二 历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组织方法

历史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多采,方式生动活泼、多种多样,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参观

历史课外活动的参观对象主要有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或专门的考古发掘等。博物馆又包括综合性的博物馆,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专门性的博物馆,如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如北京鲁迅纪念馆、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等等。这些博物馆在全国各地一般都有。历史文化遗址和专门的考古发掘,在全国各地也有许多,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西安半坡氏族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等等。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时,要善于利用本地区的有利条件,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参观。

组织一次学生的历史参观活动,是一个很有趣味但又是比较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参观的准备,参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应当尽量与教学结合起来,作到参观活动配合课堂教学。由于条件所限,不少地区的参观内容地方性强,往往不能较多地为教科书提供典型材料,但是,如果教师计划周密,引导得法,通过参观还是可以帮助学生把获得的材料与教材结合起来,达到与教学相互配合的目的。如,教师在讲完中国历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教材后,组织学生参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部分,通过展出的实物、图画,加上解说员有针对性的讲解,就能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其社会组织、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直接地加强对于这部分教材内容的了解,配合了这一阶段的教学。

明确了参观目的、要求,教师就可以选择参观地方,并制定具体的参观计划。参观前,教师应该熟悉、掌握参观现场及预定参观内容:必要时,还要自己先去参观一次,和讲解员进行联系,提出希望和要求;对学生也应该先行说明参观的目的、重点及注意事项,避免将参观变成一般性的游览,失去历史课外活动的意义。这一点对组织低年级学生参观尤为重要。

2.参观。进行参观时,教师要对参观内容给以必要的讲解和说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有时,还要临场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对学生的组织、指导工作,不可以放任自流,避免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和贪玩,而打乱参观计划。

3.总结。参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作出总结,有时也可以组织学主进行总结座谈,引导他们把参观内容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巩固、扩大参观成果;有的教师还组织、鼓励学生把参观时所简录的资料和心得体会加以整理,举行展览、陈列,互相交流,其收效往往更大。

(二)访问

历史课的访问,主要指走访革命前辈、著名历史事件的参加者或目睹者。如,走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的老红军、八路军战士,请他们讲述当年先辈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历尽千辛万苦,英雄斗争的事迹,访问参加过著名的“二·七”大罢工的二七机车车辆厂的老工人,请他们回忆当年领导工人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进行英勇斗争的历程,等等。这种和历史当事人或见证人面对面的谈话,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而主动的历史知识,而且更可以使他们从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访问之前,教师一方面要失走访和了解被访问人,熟悉其经历和特点,告诉被访者这次访问的目的和要求,必要时还可以帮助被访者确定、整理谈话内容;另一方面,要向学生介绍被访问的人,讲明本次访问的内容和意义,提出注意事项及要求。和组织参观一样,在访问中,教师要随时进行组织工作,访问后,还要及时地进行总结。

对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安排其自己组织访问,这样,可以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但是,教师一定要在活动中,给予必要的协助和指导。

(三)报告会、故事会

历史报告会或故事会的内容很多,如,结合教材某一部分内容或历史上的某一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及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都可以举行专题报告会或故事会。报合或故事的中心可以历吏事件为主,穿插人物活动,如举行“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太平天国”专题报告会,报告的内容是以近代中国历史上两次革命高潮为主题,并于其中穿插孙中山、黄兴、洪秀全、杨秀清等一大批历史人物的事迹,这样既交待了这两次历史事件的基本过程,又能使事件与人物生动具体,有血有肉。报告或故事也可以历史人物为主,带出历史事件的过程或当时时代的概貌。如以“抗金爱国名将岳飞”为主题的故事会,便以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生平事迹为主题,带出了南来社会的政治形势以及宋金的和战关系;再如,在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刘少奇同志、朱德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诞辰纪念日,组织介绍他们革命活动和事迹的报告会、故事会,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刻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业绩,还可以进一步掌握中国革命发展进程中的某些重要内容,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其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目前,北京不少学校都开展了历史课外活动,如有的学校举办了“北京的历史”、“北京人的故乡——周口店”、“北京的长城和十三陵”、“中国历史上几个有争论的问题”、“是谁最先到美洲”、“几个地名的来源”(日本、阿拉伯)等等讲座。这些讲座,内容丰富多采,引人入胜,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历史报告会、故事会或讲座的主讲人可以是本校历史教师,也可以是史学工作者,或者是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目睹者。历史报告会、故事会和讲座也应有明确的目的,或是配合课堂教学,或是结合纪念日、节日和重大的国内外形势需要。假如邀请外人报告或讲故事,教师则要先向主讲人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与主讲人共同磋商要讲的内容,务使报告或故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够生动具体、通俗易懂;报告和讲故事的时间不宜过长,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四)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读物也是学生历史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供学生课外阅读的历史读物主要有历史通俗读物和历史文学作品等。历史通俗读物,如吴晗同志主编的《历史小丛书》,林汉达同志编著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常识》、《中国近代史常识》、《中国现代史常识》等等。历史文学,如中国古典历史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中国现代历史文学作品《李自成》、《戊戍喋血记》,世界历史文学作品《双城记》、《战争与和平》、《九三年》,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选辑一些有关的历史资料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既有助于理解教材内容,又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高年级,这样做,更有必要。在历史通俗读物和历史文学作品中,历史通俗读物的主要情节都是严格按照历史史实编写的,是比较理想的历史课外学习读物。历史文学作品虽然也能够给学生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却往往容易“真假掺半”、“以假乱真”,把艺术想象和历史真实混淆在一起,影响学生对科学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推荐历史课外读物时,要先经过自己的一番精心选择。

一般说,选择历史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项标准:

1.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能够正确反映历史真实,并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倾向。

2.内容应该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一定的关系。

3,写作上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叙述生动,语言优美。

在选择合适的历史课外读物向学生推荐后,教师要做具体的阅读指导。指导时,要介绍读物的内容及写作特点,对有些历史文学作品还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并指出其中的历史真实和文学虚构。无论指导学生阅读哪类读物,教师都要注意尽量选择其最真实、鲜明,而又具体生动的那些内容,努力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做到课上课下相互配合。在指导阅读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教他们以正确的阅读方法。有的教师更为认真负责,还指导学生写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同时,告诉学生要爱护书籍,在合适的时间,以合乎卫生要求的方法去读书等等。

(五)编辑历史墙报

编辑历史墙报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历史课外活动。通过出刊历史墙报,不但可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而且能够锻炼、发展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历史墙报的内容有历史专题论述、历史常识介绍、历史资料简辑、历史小故事,等等。除去文字部分,还可以配以历史照片、图画、地图、剪报和图表,取得图文并茂之功。就其形式看,也是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如有“历史园地”、“历史之窗”、“历史家俱乐部”等等。历史墙报可以配合重要纪念日出专刊,也可以经常结合教学进度、而不断更换其刊出内容。教师还可以把历史墙报作为日常刊登学生历史作业、学习心得及优秀试卷等交流学生学匀体会、成绩的园地。

历史墙报的编辑、出刊工作,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历史课外小组或历史学习骨干负责,要广泛发动学生参加写稿、绘画,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六)观看历史电影、历史电视节目和历史戏剧

观看历史电影、历史电视节目和历史戏剧是学生喜爱的一项课外活动。由于电影、电视节目和戏剧的直观性很强,学生看后,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起到打破时间限制,直接回到过去历史时代的效果。它不但有益于李生直观地认识历史,而且往往能够对其思想感情起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目前,我国拍摄和上演的历史题材电影、电视节目(电视片、电视剧等)和戏剧很多,电影中如《成吉思汗》、《甲午风云》、《林则徐》、《火烧圆明园》、《垂帝听政》、《非常大总统》、《孙中山》、《风雨下钟山》、《中国革命之歌》等,电影节目中如电视片《中州大观》、《古城西安》、《丝绸之路》等;电视剧《努尔哈赤》、《黄兴》、《少帅传奇》等,戏剧中如话剧《蔡文姬》、《王昭君》、《大风歌》以及一些历史题材的京戏、地方戏等等。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观看历史电影、电视节目和戏剧,也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电影、电视节目和戏剧的内容,在观看之前,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影视片或戏剧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基本史实,还可以根据其内容,给学生提出几个思考问题。观看后,教师也要注意总结,帮助学生把从历史影片和历史戏剧中获得的形象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其中心思想,把影视和戏剧内容与学习过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在总结时,教师还应该指出影视片或戏剧中,属于艺术夸张、虚构与不将合历史史实的地方。教师这方面的指导,往往很重要,它可以避免学生把历史影视片和戏剧中的艺术虚构与历史真相相混淆,产生错误的认识,以提高观看效果。

(七)历史文艺活动

历史文艺活动包括属于历史题材的朗诵、歌咏、小话剧等文艺演出和猜谜语等游艺活动。它能够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宣传历史人物,介绍历史事件,使学生在演出和游艺中获取历史知识,受到思想教育,得到各方面的锻炼,是一种寓学习于娱乐中的很好的课外活动,这种课外活动可以单项举行,如历史朗诵会、历史歌咏比赛、历史话剧等;也可以综合举行大型的历史晚会,北京有的学校举办的综合历曳晚会,包括有合唱历史歌曲、演出历史话剧片断、讲历史故事、乐器演奏历史题材的古曲等十余项节目。一般说,这种课外活动可以在重要纪念日举行,也可以在某一单元教材学习以后,专门组织。搞这种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些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去做,但大量的组织工作还是需要教师来做,特别是大型的综合历史文艺演出活动,往往是几个年级、几个班或十几个班参加,内容、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组织工作是大量的,往往需要几个教师或全教研组乃至别的课程教师,共同参加工作。历史文艺活动不宜搞得过大,占用时间过多,特别是搞大型历史文艺活动,一定要慎重,不要过分追求形式,注意讲求实效。

(八)历史课外活动小组

建立历史课外活动小组,也是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青少年学生在中学阶段,往往表现出极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开始形成对各门学科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开始较多地独立思考问题。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学科内容,渴望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丰富自己的知识。对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如果把喜欢历史课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历史课外活动小组,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就不仅可以培养历史学习骨干,加强师生之间联系,推动群众性历史课外活动的开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将来造就和培养各级历史学科专门人才,打下了一定基础。坚持持久地开展历史课外小组的活动,是学校整个历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课外小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形式亦多种多样,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历史古迹;绘制历史地图、历史图表;举办小型历史专题讲座;编辑出刊历史墙报;收集、编写各种历史资料,制作历史直观教具以及帮助教师做好各种历史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等等。

学生参加历史课外活动小组,应该本着自愿原则,参加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10—20人为宜。如果一个小组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还可以根据情况,在各年级各班中,组成几个小组开展活动。小组活动的时间也要安排适当,不要太多,以免加重学生负担,影响其他课程学习。

(九)历史知识竞赛

这是新兴起来的一种历史课外活动形式。历史教师拟定历史知识竞赛题后,可以让学生笔答或口头抢答,可以组织一个班的学生进行竞赛,也可以由各班选出代表在全年级范围内进行竞赛。历史知识竞赛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其它学科混合在一起进行,如“史地知识竞赛”、“文史知识竞赛”等。进行竞赛的题,应该包括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和历史教科书以外的历史知识。难易程度要适中,避免太偏太难的题,应该在一个班或一个年级中,经过学生努力,大多数题目可以回答出来。历史知识竞赛如果组织得好,可以巩固、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 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注意事项

(一)开展任何历史课外活动,教师都要认真备课

历史课外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之一,它同样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一样,都需要教师认真备课。

历史课外活动的备课,可以分戌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学期或学年开始时制定学期或学年的课外活动计划。这个计划要写上根据教学要求,本学期、本学年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并把它纳入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计划。历史课外活动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为了配合国内外的一些重大的、有意义的事件,临时组织一些活动,如,报告会、墙报专刊,或临时组织学生去看一部历史电影,等等,都是可以的。因此,学期或学年计划,要留有余地,准备随时有所变通。第二步,就是每次活动之前的备课了。历史课外活动前的备课和课堂教学备课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活动方式,进行饶有特色的准备。具体方法,本章前面都已提到,此处不再赘述。

(二)历史课外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历史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一样,也是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它的目的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加深和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二是为了配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扩大学生历史知识领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单纯追求热闹,没有目的地开展课外活动,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三)开展历史课外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历史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一样,不但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如,让学生帮助教师收集举办报告会、故事会的一些材料;让历史小组的成员主持小型专题报告会,做历史故事会的主讲人,发动大家为历史墙报撰稿,参加各项活动等等。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项历史课外活动才能真正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对历史课外活动,要做周密、细致的组织工作

开展历史课外活动,一定要有严格、周密的组织工作。组织历史课外活动并不比组织课堂教学容易。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地方往往是野外或展览馆、博物馆。这些地方容易增加学小的好奇和好玩心理,如果组织工作做得不好,就会使活动事情功半,甚至流于形式。因此,在每次活动之前,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讲明活动的目的,提出各项具体要求,而且要强调组织纪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始终注意组织学生的工作,保证活动顺利而有秩序地进行。

(五)开展历史课外活动,还要因地制宜,注意实事求是

各地学校都有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有利条件,但是,也都有某些具体情况和不利因素,因此,教师组织历史课外活动,一定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实事求是地将其活动开展起来。

思考题和论文题目示例

1.试论历史课外活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2.如何正确处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下载浅谈中学历史学习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学历史学习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第1~12期目录 第1、2期 2007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优化设计 主编:朱世光朱可戴加平专题一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朱世光//01-02—04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制......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是国内中学历史教学圈内公认的四大学术刊物之一(陕西师大的中史参和天津的《历史教学》排头两名,华南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和苏大的《中学历史......

    中学历史教学法

    中学历史教学法 一、名词解释 角色扮演模式 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教学问题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通过各自的表演和体验,从而产生移情、明理的效果。并在些基础上......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1 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将全面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深入学习领会我校的课改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个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

    中学历史教学法

    1、中学历史教学法:一门研究中学历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即运用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历史教学特点、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智能和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它......

    中学历史教学法

    中学历史教学法 一、名词解释 1、历史课标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的纲领性和规范性文件,规定了历史教学的目标、过程、范围及教学要求等重要内容,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教......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全年目录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1~2期目录 ◆笔随心舞◆ 不觉春风换柳条 新年我们新设想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1) ●环境与课程 ◆专家视......

    中学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历史教学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教材及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与广大同学的接触交流,了解到许多学生,甚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