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惩罚》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02:0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然的惩罚》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然的惩罚》读后感》。

第一篇:《自然的惩罚》读后感

《毁灭启示录——自然的惩罚》读后感

《毁灭启示录——自然的惩罚》选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深远的十大重大自然灾难案例,客观记录了灾难的过程,分析了灾难产生的前因后果。

在这十大重大自然灾害案例中,厄尔尼诺现象、孟加拉洪灾、吉恩萨贡泥石流以及非洲特大干旱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这几个案例都与人类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有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污染排放等方法降低损失甚至杜绝灾害的可能。

在众多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也许无法将每个灾害的根源都消除,但只要尽我们所能去改善可以改善的方面,相信人类定能在与自然的博弈中寻找到和谐的平衡点。

一、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通过改变传统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使得全球性气候反常、极端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它的成因受多个自然因素影响,但它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间隔时间变短、滞留时间增加、影响力增强,这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频繁有直接的关系。(另有07年研究表明:一种新型的厄尔尼诺正在形成。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它的出现将可能比厄尔尼诺更加频繁,并加剧大西洋的灾害性气候。)在《毁灭启示录——文明的灾难》一书中有关于温室效应章节,提到了一些用于应对温室效应的大胆设想,例如对太阳遮罩、海水造云、搬运海水等,这些设想可能实际操作性不高,但提供了一些区别于老套方式的思路。不过这些近乎幻想的计划也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温室效应的恐慌和无可奈何,说不定这些略微荒诞的设想比被《京都议定书》取代的《哥本哈根议定书》还稍微靠谱些呢。(笑)

二、孟加拉洪灾

从七月中旬延续到九月初,这场洪灾造成了2000多人死亡,2000万人受灾,大量道路房屋被摧毁,疾病肆虐……除孟加拉国本身的气候特点是非涝即旱,这样的气候条件加上人口过多、耕地密集、不注意水土保持,很容易引发洪水等自然灾害。了堤坝的建设、排水工程的修筑、人口的迁移这些用于应对紧急灾情的措施之外,全流域内的生态平衡、水资源调配以及水土保持是更该关心的长期问题。

三、吉恩萨贡泥石流

一般的泥石流形成是在暴雨过后,雨水渗入山体形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吉恩萨贡泥石流从形成到爆发仅仅几秒钟时间。当地土质过于疏松,虽然山上有茂密的椰林,但椰子

树扎根浅,不能很好保持水土,水土流失现象便日益严重。据村民称,早年山上有很多吸附性好的落叶乔木,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改为了椰子园。500间房屋,近3000人在3秒内被掩埋,这种原不必发生的灾难,为何不通过对生态的调节,对环境的关注来避免呢?

四、非洲特大干旱

非洲特大干旱只是全球土地退化及荒漠化的一个缩影。畸形的经济发展、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严重破坏了非洲的生态环境,非洲森林和草原面积迅速下降,沙漠化进程加剧。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方式由于人口过多而无法给土地足够长的休耕期,土地肥力迅速下降,而过度放牧及乱砍滥伐也使得森林、草原植被覆盖率迅速下降,荒漠化愈发严重。好在该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加入。

对于自然灾害的思考还有很多,人与自然的博弈也不会停止。天灾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类亲手引发了灾害。去探索灾害的原理,设法与之抗争,这大概就是这本书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吧。

第二篇:自然惩罚法则

自然惩罚法则: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而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给孩子以心理惩罚,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心情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从而让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进而自觉改正错误。

自然惩罚法则:

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育法则——“自然惩罚”。所谓“自然惩罚”,按照卢梭的说法就是:“应该使他们(孩子)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具体来说,就是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父母不给予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自然惩罚法”的关键是要让孩子感到受惩罚是自作自受,是应该受惩罚的。简单地说,自然惩罚法就是让孩子在自作自受中体验到痛苦的责罚,强化痛苦体验,从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如何运用自然惩罚法,专家有以下建议:

⑴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父母要减少对孩子行为的干涉,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会在实践中尝到自己选择的后果。如果父母总是不停地唠叨、埋怨,孩子们就会转移注意力,他们觉得保护自己不受谴责和维护自尊心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时候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⑵父母可以提醒孩子,但不要教训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懂得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当孩子出现某种不良行为的时候,父母可以提醒他,但不要教训他,因为过失所造成的后果将会给孩子适当的教训。

⑶父母要态度坚决,同时又要充满爱心。有的父母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只记得要惩罚孩子,因此常常放弃了父母应该具备的爱心。当孩子没有按照事先说好的去做时,父母不是让自然后果去惩罚孩子,而是过于严厉,对孩子大声斥骂。这样的教育,不再是自然惩罚法,而变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惩罚行为。

家教故事一: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这个男孩在学习之余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活,他送过报纸,替人擦皮鞋。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美元,还给了父亲。

这个孩子就是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第40任总统。他在*中这样写到:“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让孩子感受错误:

有时候,父母的强迫、命令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反感,从而无法达到自然惩罚的目的。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错误。例如,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今天又把椅子弄坏了。爸爸毫不留情地让他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

一个孩子打破了他所用的东西,莫要急于添补,让他自己感受到需要它。例如,当他打破了自己房间的玻璃窗,便让风日夜吹向他,让他体验打破玻璃的后果。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强迫孩子做事。这种单纯的命令,是在利用父母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无非是身份、年龄或体力的差别,孩子当然无法在这些方面去与大人抗争。强迫孩子做事会导致他们用其他的方法来抗争。在一个充满权力之争的环境里,很难想象会有好的教育效果。运用“权力”教育孩子是一种很武断的教育方法,孩子不听你的话,并不是挑战你的权力地位,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自主权。

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千万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例如,有些父母在看到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不是打就是骂,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出口气,才算是对孩子进行了教育;还有些父母则对孩子的惩罚没完没了,罚站动辄就是一上午,打孩子会把孩子的屁股打成青一块紫一块;还有一些父母则常会把自己犯下的错误推卸到孩子的身上。这种从身体和心理上无度地折磨孩子,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容易达到教育的目的。

所以,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家长可以施加不是太过分的惩罚,而且这种惩罚也不是感情用事。只有在孩子必须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时,惩罚才有意义。例如,当孩子打伤了别人的孩子,他就要为打伤孩子赔礼道歉;如果孩子故意毁坏了东西,就得从他的零花钱中扣除损失,或者罚他额外干活,以抵偿损失。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泄父母心中的恶气,而是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要努力去改正这些错误,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家教故事二:

7岁的埃迪坐在靠近门边的书桌前写作业,外面风很大,作业本被风吹得“啪啪”直响。埃迪不得不一次次跑去关门,每次关上没多久,一阵猛烈的风就又把门吹开了。

这时,邻居山姆叔叔来找埃迪爸爸,他没有进门,和埃迪爸爸俩人就站在大门外闲聊起来。

没多久,风又把门吹开了,埃迪又跑去关门。他猛地把门合上,然而大门却因为碰到障碍物反弹了回来,与此同时,埃迪爸爸压抑的叫喊声响起。

埃迪惊恐地看到,门外的爸爸五官痛苦地扭曲在一起,头发一根一根地竖着。而他的五根手指则怪异地缠来拧去……看到埃迪出来,爸爸暴怒地冲他扬起了手。原来,刚才爸爸的手放在门框上,埃迪突如其来的关门,差点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埃迪吓坏了,以为这次一定免不了一顿暴打。但是爸爸的巴掌一直没有落下来,埃迪的脸颊,感受到的也仅仅是一阵掌风而已。

事后,爸爸对埃迪说:“当时我实在痛得厉害,原想狠狠地打你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门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你。”

父亲的这句极为普通的话,却给了埃迪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示: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于他人,不可推卸责任,无论你是一个父亲、老板,还是领袖,即使你受到了伤害。

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自然惩罚法”的另一层含义是:给机会去试试,例如孩子在天冷时一定要穿那好看但太单薄的衣裙,或在上体育课时一定要穿适合宴会穿的硬底皮鞋时,就让他穿,结果必然是“太冷了”、“鞋太滑太硬不能在操场上跑,追不上同学”。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冬天要穿多一些衣服才不会冷,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鞋。

很多年轻妈妈都有过这种经历,妈妈想要制止小孩的某些行为,可小孩却偏偏不听,反而是“越制止越要去做”,让妈妈很是苦恼。例如,有一杯开水放在桌子上,父母担心它烫伤宝宝,会跟宝宝说:“别碰它,会烫伤的。”家里有火炉、暖壶、尖利的东西,父母也是格外小心,反复跟宝宝讲:“别摸这个,会碰伤。”宝宝置之不理,仍依然故我。这时,可以试试自然惩罚的方法。如果宝宝执意要拿盛开水的杯子,他根本不理解“烫伤”的含义,所以也不会理会父母的警告。那么,索性就让宝宝拿一下,他感觉到疼痛,会很快缩回手去,这时再跟他说:“烫着了吧?烫伤是很疼的,下一次要小心。”这样,宝宝会把“烫”和疼的感觉联系起来,类似的盛着开水的杯子不会再去拿。当你再一次向他发出“会烫着”的警告时,他会想到“是很疼的”感觉。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当宝宝真正感受到某些东西对他的害处时,他会自行回避。

儿童有时不一定能听明白大人讲的道理,当犯了错误后,家长首先的教育方法应是“自然惩罚”,当然,这种惩罚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必须保证孩子不会受到大的伤害。

“自然惩罚”让孩子在真实的感受中学习如何保护自己。这种方法可能比父母反复的警告更有效。在孩子自主的探索中,虽然也会有磕碰撞伤,但他谷会学到很多保护自己的经验。因此,父母不要过度保护、限制他的活动,否则,只会剥夺了他发挥本能的机会,或压抑了自我保护的欲望,时间长了,宝宝就更加不能分辨危险情况,完全依赖大人的保护。

孩子有时会受伤,父母不必大惊小怪,提醒、警告、指导、帮助孩子处理伤口是必要的。只要不是十分严重,千万不要因此限制孩子的活动,也不要给孩子一种受伤很可怕的印象。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孩子就长大了,这就叫成长,这就叫教育。自然后果惩罚法就是让孩子去体验,自己在体验中进步。家教故事三:

有个一个马虎的小男孩,经常丢三落四。有一天,他回到家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明天要去夏令营!”

妈妈说:“哦,是吗?那你要把东西带好呀!”

男孩说:“放心吧,我自己来准备,一定能准备好的。”

妈妈看到儿子开始把衣服、鞋子、水壶等东西收拾起来,当他收拾好了,他让妈妈来看,以表示自己很能干。妈妈过来一看,发现儿子没有准备手电,而且衣服带的也不够。但是妈妈很有智慧,她只是提醒了孩子:“儿子,夏令营可是有晚上的活动,而且可能出去会凉一点。你自己再考虑考虑带的东西够不够。”儿子信心满满地说:“你放心吧,我全都准备好啦!”妈妈不说话了。

儿子走了,过了几天从夏令营回来了。妈妈问儿子:“玩得怎么样?夏令营过的开心吗?”

儿子说:“挺开心的,可就是衣服带得不够,冻得够呛。真没想到山里面这么冷!我还忘了带手电,想跟别人借可是别人都得用,我就只好跌跌撞撞的差一点出麻烦。”

妈妈说:“是吗?这可以说是个教训呀,以后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你应该知道怎么办了吧?”

儿子说:“以后我再出去活动就要像爸爸一样先列一个清单,好好想想,再问问别人,到底需要什么东西,要准备充分一些才对。” 超限效应:唠叨容易使孩子腻烦

一个人的话无论如何动听和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满似的,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认识“超限效应”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你要将你的屋子收拾干净”,可孩子将妈妈的话当做耳旁风,屋子杂乱依旧;一个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该戒烟了”,可丈夫依然“恶习”不改,照样“吞云吐雾”;一个销售人员一遍又一遍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强迫式的导购,会让顾客感到不愉快和反感,最后反而不会购买产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人的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的时候,会出现自然的逃避倾向。这是人类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由于人的这个特征,在受到外界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的情况下,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就会引起人们心理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情绪。心理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作“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例如,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健康过分担心,如天气冷了怕感冒,天气热了怕出汗。孩子要上学,外面刮风了,父母就反复劝诫孩子要多穿衣服,早起时说,吃早饭时又说,孩子出门时还说。这让孩子觉得很口罗唆。实际上父母过分的叮咛,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因为过于“唠叨”而容易使孩子产生“超限效应”,感到腻烦而听不进去,或者听得太多感到麻木。

还有一些父母,喜欢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大而空的说教。孩子即使认为父母的话在理,也由于在短时间内遭遇“集中轰炸”,而感到难以承受。这也是许多青少年爱“顶牛”的原因。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在,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应注意“度”。如果“过度”,会产生“越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的目的。掌握好“火候”、“分寸”,做到“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小故事四:

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出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批评应该适度:

父母批评孩子一定要注意度。一旦受到批评,孩子总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如果父母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转变为不耐烦,最后反感至极,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做”的反抗心理。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觉得同样的错误被“穷追不舍”,也才不会感到厌烦。

对于孩子来说,更需要的是父母指点迷津的人生忠告,而不是重复的批评的口罗唆。尤其在当孩子遇到考验、困难,或心情沮丧、情绪很坏时,如果父母唠唠叨叨、翻来覆去的用同样的话来批评教育,只会让孩子听得不耐烦,父母也因此生一肚子气。

重复批评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有时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有这样一个心理学上的游戏:

让一个人快速重复“老鼠”这个词十遍。在他刚刚说完第十遍“老鼠”后,如果有人马上提问:“猫怕什么?”要求他立即回答,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会回答“老鼠”!

这个游戏表明,当一个人在无度地重复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概念的时候,他的智力就在重复的过程中不断下降,判断力也在下降,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没有必要有错必究。孩子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等比较差,犯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也有情可原。如果对其要求过于苛刻,以为不管多大的孩子干了错事都是非常糟糕的,是品行或道德问题,凡事上纲上线,搞“阶级斗争”,甚至不惜用谩骂体罚来纠错,势必造成负面影响,使孩子受到重大的心理创伤。

要提醒家长们的是,批评的目的是指出错在哪里,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而不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也不是为发泄父母的愤怒。因此,父母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在批评的同时照顾到孩子的自尊,使孩子真正提高认识,主动改正错误。在教育犯错的孩子时,如果父母能放弃简单粗暴的批评,换成用温和的方式表达,或者让孩子在平和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能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父母可以试着用下面的方法批评孩子,可能会起到比直接批评更好的效果:

⑴用赞扬代替批评。“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孩子大多爱听表扬话,不爱听批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逆反。父母在批评其不足之前,可以真诚地赞扬他的进步或者巧妙地用赞扬进步代替批评不足。例如,在批评孩子的淘气时,妈妈可以先表扬他聪明、点子多、有能力等长处后,然后告诫孩子,如果能把聪明才智用在学习和团结同学上,一定会成为全班最受欢迎的学生。

⑵巧妙地指出“美中不足”。有些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也先用了赞扬的原则,但在赞扬后,却使用“但是”来了一个明显的转折。这让孩子产生反感,认为父母的表扬不真诚。对此,父母可以换“但是”为“如果”。比如:“你的学习成绩很不错,如果你能多团结同学,多关心别人,相信你会更受同学欢迎的。”这样的间接提醒,比“但是”后面的直接批评,效果更好,孩子也更乐于接受。

当然,采用温和的批评方式,不是说要父母放纵自己的孩子,而是要求父母在提出批评时,一定要讲究策略,当孩子犯错时,既要指出其错误,又不致挫伤其自尊心。当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并且屡教不改时,父母就有必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惩罚性措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唠唠叨叨,更不能马马虎虎。

总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需要严格,又必须对孩子表示关心,做到恰到好处。

小故事五:

梁启超自幼聪颖,4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9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在他10岁时,有一次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见院里的一棵杏树花开得太漂亮了,就偷偷地折下了一枝,藏在宽大的袖筒内。这一举动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很生气,可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骂他,那样不仅搅乱了做客的气氛,也让小启超的脸面不好看。

到了吃饭的时候,客人们都安排坐下了,梁启超最小,最后一个被安排。这时,父亲忽然心生一计,当众对儿子说:“你自小爱卖弄文才,各位先生也想看看你的墨水有多深。我先出一上联,你若对得好,得到在座的先生认可了,才可以坐下吃饭;如果不尽如人意,就站着吃。”各位客人也齐声附和。梁启超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满口答应下来。父亲略加思考,说道:“上联是: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小启超一听,脸刷地红了,方知父亲已发现了自己偷折杏花的行为,不好当众揭穿,而是用上联来批评他,让他知错改错。于是,他答道:“我的下联是: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出,众人齐声喝彩。

父亲见儿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知道自己错了,又对出这么好的下联,赢得大家的赞赏,就原谅了他的这种不体面的行为。小启超既得到了教诲,又留住了面子,从此更加自律了。

用心理制裁代替直接的批评:

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父母可以使用心理制裁代替直接的批评,比如对孩子不予注意、态度冷淡,或让他们自己承担错误的后果,等等。这样会比严厉的批评取得更好的效果。

孩子在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或闯了祸,常会产生一种内疚感或恐慌感。这两种心态纠合在一起,会形成孩子做错事后强大的心理压力,促使他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父母加以严厉责备甚至痛打一顿,这会让孩子原有的内疚感消失,孩子可能会想:“我犯了错误,但他们打了我一顿,互相抵消了,事情也就过去了。”

有人对小学生做过一个关于“犯错后最怕什么”的调查。调查发现,小学生最怕的并不是“父母的责备和惩罚”,而是“犯错后父母竟然不责备我一句。”这个结果令人深思。

与体罚、物质刺激等不良教育手段相比较,心理制裁的教育方式更加有效。因为体罚是以高压手段强制孩子服从,这种封建主义的棍棒教育是以孩子长期心理创伤换得暂时的教育效果,却会在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上造成缺陷;而物质刺激会误导孩子,是以价值观念为代价取得的短期行为,会在孩子的思想意识上投下可怕的阴影。

相比之下,心理制裁的教育方式是父母暂时取消对犯错误的孩子的注意、关爱、赞扬、鼓励,使孩子处于暂时被孤立的境地,失去心理上的满足并且产生不安感,激发他们反思自己的错误,主动认识并改正错误。这种教育方式没有体罚、物质刺激等方法的弊端,而且不容易引起逆反,是一种比较理智的教育手段。

“心理制裁”的方式很多,以下两种是比较常见的:

⑴不予注意。对孩子的某些错误行为采取“不予注意”的态度,视若不见,听而不闻,取消对其赞扬、鼓励,使其情感上“被疏远”,行为上“被轻视”。这会使孩子心理上由焦虑发展为对自己的动机、态度和行为的反省,进而醒悟自己的过错。当然,“不予注意”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等孩子开始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后,再顺势加以教育疏导。

⑵“冷冻”处理。当孩子犯了错误却任性娇气时,父母有意识地“冷冻”气氛:表现出冷淡的神情,冷眼盯视,甚至连冷淡的话也不说。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的哭闹变得无效,发脾气受到冷遇,促使其心理紧张并开始“收敛”,为父母下一步施教创造条件。例如,当有孩子哭闹不停时,如果妈妈回身去爱怜他,他只会越闹越凶。如果父母对他不予理睬,孩子见哭闹无效,反而会停止哭闹。

小故事六:

惩罚可能会有一定的短期效果,一些家长也可能因此而迷信惩罚,认为旧习重演是因为惩罚的不够,还要加重惩罚才好。尤其是在实施惩罚的过程中,由于遭到孩子的反抗,容易不自觉地与孩子进行“权力抗争”:连自己的儿子(女儿)也管不了,这成何体统!”于是小矛盾升级,最后家长一心想帮助孩子的愿望变质了,成为一心要让孩子“屈服”。

溺爱则容易让孩子养成做什么事情都不负责任、任性胡闹的不良生活态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上学总爱忘记带午饭。照常提醒他,或者在繁忙中抽空去学校送午饭?然后,吃晚饭的时候再对孩子抱怨一通:“看看,都提醒过你多少次了,就是不听,差点又饿着肚子!下不为例啊!”

其实这些都是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心理学家甚至可以对孩子忘记带午饭的行为做出许多种解释:孩子平时受到的关注不够,所以借助让父母送午饭满足自己希望被关心的愿望;孩子已经形成一种不合理的想法,亦即妈妈给自己送饭就是应该的;孩子忘记带午饭是因为他小的时候吃饭曾经受到了刺激„„等等。用自然结果法就简单多了。

孩子不听话,就会因此产生一个“自然结果”:饿肚子。如果孩子领受到不带午饭的自然结果,他就能够改正“健忘”的毛病。这是一种“试误法”,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也可能需要反复地进行。

首先要跟孩子好好谈一谈。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他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对带午饭这件事情负全部责任了。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从他自己的行为的“自然结果”中吸取经验教训,明白自己的责任的真正含义。

很可能,孩子因为吃不到午饭,跟老师借钱;或是老师看到他没有午饭吃会主动借钱给他,那么自然结果法就会受到干扰。因此,妈妈还要跟老师商量,让老师也不要借钱给孩子。老师说,“很抱歉,我们已经讲好了,老师不能借给你钱,你必须自己解决午饭问题。”;跟妈妈打电话,妈妈也很和蔼地拒绝了他的要求。最后,孩子的朋友也许会分给他一些食物,但是终究还是要受到饥饿的折磨。成功地运用结果法,需要家长有相当的耐心。

小故事七:

有个小男孩从小充满好奇心,凡事总好寻根究底,不找到答案决不肯罢休。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便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将其宰杀后,把内脏一个一个割离,仔细观察。没想到,这只狗不是别人家的狗,而是校长家的爱犬。校长十分恼火,感到太不像话,如不严加惩罚,以后还不知会干出一些什么出格的事。但是,到底该如何处罚,经过反复考虑,权衡利弊得失,校长采取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方法:罚这个小男孩画出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

小男孩知道自己惹下大祸,决心改正错误。于是他按照校长的要求,认真仔细地画好两幅图。校长看后很满意,认为图画得好,杀狗之事就这样了结了。

这个小男孩名叫麦克劳德,英国著名解剖学家,曾与班廷医生一道研究发现了医治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两人于1923年荣获诺贝尔奖。

第三篇:惩罚读后感

惩罚读后感

什么力量对学生影响最大?毋庸置疑——老师的人格魅力!我们为人师,也曾为学生。我们心知肚明,幽默风趣的老师让学生爱,有绝活的老师更让学生服!读了张之路的儿童文学《惩罚》,这个观点更加在我心中植根。

在《惩罚》一书中,张之路塑造了一系列独具个性的师表形象。

一化学的王水老师,在做实验点燃火柴时,划火柴根本不用盒上的磷片,而是头也不回,挺直腰板,十分潇洒地在背后黑板上轻轻一蹭,火柴便点燃着了。这是王水老师的绝活。不要小看这一绝活,当王水老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略施这个小技的时候,学生们全都惊呆了。以至于下课后学校门前的小店里火柴脱销。这点绝活镇住了几届学生。特别是王水老师总能用一些“杂门功夫”,举一些“标新立异”的例子,“旁逸斜出”地让有板有眼的化学知识变得充满趣味。比如在讲“催化剂”章节时,王水老师竟抓了把白糖撒在铁网上,然后潇洒地划着根火柴,又悠闲地点着一支香烟。正当同学们大吃一惊时——不明白上着课老师何以抽烟,王水老师却把烟灰轻轻弹在白糖上,然后用火柴点燃,白糖燃起来了。这些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就更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班里最尖刻、处处充满敌意的“冷冻虾”都被其折服。以至于当王水老师生病无法上课时,学生很难接受新任老师夏雨的教学风格,总是处处拿她与王水老师比。直到有一天一群小流氓到学校恣意闹事时,夏雨老师用利落的拳脚制服了小流氓,学生对她开始了重新的评

价——夏雨老师有真正的绝招,才不外露。她顿时成了学生心目中的传奇人物。大家开始回忆夏雨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认为夏雨老师不知道“香烟灰的秘密”是大智若愚,是为了鼓励学生们的积极性。

第二位是教初中物理的顾尔言老师,他的讲话极有文采且富有“煽动性”,一件很平常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变成了笑话,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经他一说边通俗易懂。他的脑袋里的词儿都是一套一套的,比如说到啰嗦,他就说,“糖多了不甜,胶多了不黏,话多了不值钱……”再比如说到全国名胜的特点,他心口就来:“到北京看墙头(长城),到桂林看山头(桂林山水甲天下),到西安看坟头(秦皇陵、兵马俑),到上海看人头(上海人多),到广州看舌头(广州人会吃)……既通俗有押韵,讲过一次学生便记住了。在学生心里,听顾老师“训话”简直是一种享受,听顾老师“训话”长学问!甚至佩服顾老师,认为给顾老师的嘴里放一把珠子一根线,顾老师舌头一搅,马上就能吐出一根项链来……就凭这,顾老师博得了学生的喜欢和敬佩!

第三位是号称“题王”的物理老师许威武。他虽然严厉,但在学生心目中,他的令人尊敬和钦佩的地方远远超过了他那些不通人情的可恨之处——高考前夕的学生心中火急火燎,急得猴跳,不知从什么犄角旮旯找来一些偏题怪题,就去找他。此时,他总是头也不抬,闭着眼像要昏昏欲睡的样子,说:“念!”可没等你念完,他就会一挥手:“又是块破布头!去查查某某年高考复习资料某某页……”学生半信半疑地到图书馆

一查,果然不错。在学生看来,许威武老师干瘪的脑袋里,少说也要贮存着几千道各种类型的习题和百本古今中外习题集……

作者塑造的这一个个典型的教师形象,都深受学生的爱戴甚至崇拜。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学生都喜欢有绝活的老师。有的老师练就一手漂亮洒脱的粉笔字,一出手,就让学生敬畏三分;有的老师朗诵嘤嘤有韵,一出口,就让学生崇拜有加;有的老师擅长简笔画,简单几笔就能让复杂的问题一目了然,学生心生爱慕……作为新时期的老师,学生的期望值更高。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老师有丰富的学识,有清晰地教学思路;也希望自己的老师风趣幽默,触类旁通;更希望自己的老师有绝活,常常有出人意料的惊喜……

在教育的道路,我们应不断前行,广闻博见,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

第四篇:《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作为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在近代的社会、政治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规训与惩罚》的核心问题是讨论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福柯在书中以监狱的诞生过程为依托,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作为权力表现形式的刑罚是如何从一种“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弥散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方式。”按照福柯的理论,惩罚方式的这种从公开到隐蔽,从直接毁灭肉体到间接控制灵魂的转变,事实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权力微观化的直接表现,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型的产生。在福柯的理论体系中,权力和知识是一体的,权力制造知识,“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产生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一种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因此,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权力从一种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向一种以渗透、间接的掌控模式过渡,同时社会对人的控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就是“规训”。

福柯提出了规训的三种重要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及检查。

(一)层级监视

规训与惩罚

在福柯看来“纪律的实施必须有一种借助监视而实行强制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监视的技术能够诱发出权力的效应,反之,强制手段能使对象历历在目。”与当下的教育现实对照来看,层级监视的规训手段在班级中是十分典型和常用的,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在一个班级的架构中,教师和学生并非处于同样的主体地位,尤其在我国,教师在传统观念中一直以“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自居,成为了教育过程中绝对的权威,因而在讨论一个班级的“层级监视”时,是不应该包括教师的,因为教师事实上是居于这个层级之外,对整个层级拥有绝对控制权与建设权的。而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的“监视”的权力与资格,实际上在他走进教室这个特殊空间时就已经被赋予了,因为讲台是比学生座位要高的,这样的设计非常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进行监视,它本身就是规训权力在建筑上的一种体现,把它归为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的一种特殊情况我觉得也未尝不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是知识/权力的化身,他所代表的,就是教科书中被挑选出的知识,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权力,而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表现的监视,正是试图把学生规训成符合社会权力要求的“驯顺的肉体”的“微观权力控制”。

事实上,一个班级中的“微观权力”绝不仅仅是到这个程度就结束了,真正的层级监视是在学生群体中存在并时刻运转的。一般来说,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高等院校,一个班

级中的学生监督群体往往分为三级:班长、其他班委、各类小组长。这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模式,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被从上至下层层落实;而班级中广大同学的各项情况又是通过该模式自下向上地传达给教师和学校更高层的管理者。福柯认为这样的金字塔形能够满足两个要求,“一是能够完整地形成一个不间断的网络,从而能够增加层次,并把各层次散布在需要监视的整个平面上。二是结构合理,不会将一种惰性力量压在需要规训的活动上,不会成为这种活动的制动器或障碍……使监视具体化并切实可行”

(二)规范化裁决

福柯所谓的“规范化裁决”实际上就是依据已有的规章制度,对违规或不达标者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就牵扯出一个关键问题:在学校中,在班级里,到处都有纪律和规定,有明确成文的,也有约定俗成的,但无一例外都十分符合社会权力的约束和规训目的,并且具有与其紧密相连的配套惩罚措施。从惩罚形式的性质来看,学校的纪律有两类,一是明确成文的约束性规定,例如“严禁打架斗殴;严禁考试作弊”等,学生一旦触犯了这样的规定,必将受到非常严厉的处罚,例如“记过、开除等”,这样的惩罚是公开的、直接的,它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确立并维护学校的权威,彰显社会权力的绝对性和不可侵犯的特点。另一种则是模棱两可的达标性规定,比如在一个班级中总有“优等生”、“差生”的群体分类,而这个

划分的整体界限却并不十分明晰,尽管如此,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合格的标准还是十分明确的,对于此类不能达标的“违规行为”,主要采取的就是操练性惩罚措施,例如一个学生的某个字写错了,教师可能会罚他抄写一百遍以加深印象,这样的惩罚主要目的在于矫正,并具有“缩小差距的功能”。在针对规范化裁决这一方面,福柯也提到“在纪律中,惩罚仅仅是奖——罚二元体制的一个因素……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惩罚,相反,他应该多奖励少惩罚。”这里提到的“多奖励”,其实质目的还是为了赢得学生的心,进而实施其他方面的规训和教育,其目的仍是施加对人的精神的控制。除此之外,福柯还指出,简单的“奖——罚二元体制”使得在学校中“关于行为和表现的定义是基于善于恶这两个对立的价值”,这就使得学校对一个学生行为的判定必然是在是与非两个极端中选择,绝不会存在“还可以、差不多”这样模糊的中间状态。

(三)规训教育的弊端

在福柯看来,这种规训教育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高举着社会权力的罗网,每天都在教你如何在这张网里陷的更深,但却让受教者毫无知觉。此种“润物无声”的渗透式的操控,在福柯看来是极其恐怖的事情。所以,倘若要批判规训教育的弊端,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对精神层面的渗透和教育,使你的肉体走向驯顺,使你成为这个社会里恭顺的一名

良民,而代价就是丧失作为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丧失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的权力,成为整个“现代化”社会大铁笼上的一个螺丝钉。

第五篇:《自然辨证法》读后感

自然辩证法读后感

最近通过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仔细阅读,让我受益非浅。从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以及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与哲学中的作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一部发展的、系统的、科学的著作。通过这次阅读,使我深刻的体会到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着的。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远远超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

以前我认为哲学是一门跟自己无关的事情,是高考与考研的工具,但现在才发现哲学与自己的生活可谓息息相关。老师曾说过,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哲学正是一种高级的思想,让人了解自己,了解自然。正是哲学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哲学叫我们以一种价值观去要求自己,以一种正确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认识科学,从而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它教会了我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如何去创新,如何去丰富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正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一样,起初总是怀着一种好奇心,对什么都想了解,有了思想才指挥我们付诸于行动,做科学也正是需要这种好奇心,要有这种执着,持之以恒的态度。

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自然辩证法是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恩格斯认为,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植根于自然科学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建立,标志着思辨地构造体系的旧自然哲学的终结。

自然辩证法还教育我们如何去创新。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导,我们才有正确方向,那我们该如何去创新呢?任何事物都是有所联系的,我们应该怀着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后来对相关的知识做了一个简略的温习总结,才终于找到了切入点。创新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和别人交流。不能像我们的清王朝那样,之所以当时西方发展迅速的时候,中国的科技逐步落后,我感觉原因很多,其中清朝的闭目塞听,狂妄自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老师曾经上课提到过的一个问题。西方国家从开辟新航线开始,都怀着对科学的景仰渴求之情,而我们中国还仍沉浸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结果在科学上与西方国家一落千丈。这就教导我们不管做项目,还是做学术,都要诚实地去和别人交流,这样才能了解到最新的知识,而不是一头闷死在课本里。

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科学,同自然科学的萌芽状态相适应,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16世纪以来西方近代实验自然科学建立和发展起来以后,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然观相应地有了重大的发展。但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得到充分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是力学,而其他自然科学部门直到18世纪尚未发展到足以揭示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广泛联系的阶段,因而那时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往往带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德国自然哲学继承发展了历史上与机械唯物主义相对立的辩证法思想,其中包含许多有见识的和合理的见解,然而却是以神秘的形式阐发的,它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法,也具有思辨的、唯心主义的性质。这种自然哲学就其形式、体系和方法而言,是同自然科学分离并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

通过学习,我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了解到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首先明白一个命题如果不可能被证伪这个命题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这样我们就能够识别一些貌似真理的实际上毫无意义的论断。我们现在所接受的理论只不过是有可能被证伪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证伪的理论。明白了假设证伪是有效的研究的方法,也是最节约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看人或事物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要先看优点后看缺点,在发扬优点的过程中克服缺点。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另外,我们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当中,应时刻联系自然辨证法的理论知识,科学客观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我。目前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当务之急应把其自然辨证法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科学研究当中,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下载《自然的惩罚》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然的惩罚》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然之道》读后感(通用)[本站推荐]

    《自然之道》读后感(通用10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然之道》读后感(通用10篇),欢迎......

    《自然之道》读后感

    第 1 页 共 1 页《自然之道》读后感 最近,我们学习了《自然之道》,文章的 大意是这样的,当嘲鸫要用嘴把幼龟侦察兵从巢中拉到海滩时,作者和同伴让向导救起幼龟,放入大海。这一举......

    自然辨证法读后感

    读《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与国民素质》有感 一.论文基本信息 题目:《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与国民素质》 刊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期数:2005年第12期 作者:徐善衍(中国科学技术协......

    《感恩自然》读后感

    《感恩自然》读后感南江县实验小学五四班:杨 珩这个星期我读了一本让人无法忘怀的书——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感恩自然》,《感恩自然》读后感。这本书讲述了:无法忘怀的59个......

    自然之谜读后感

    自然之谜是一本及天下有关自然的奇闻、趣事,以及各种千古谜团于一身的书,自然之谜读后感-汤兆昱,读后感《自然之谜读后感-汤兆昱》。 如:杀人浪、会飞的土地、石头开花、火山足......

    敬畏自然 读后感

    教学随笔题目:读《敬畏自然》有感姓名:朱传国 工作单位:睢阳区娄店一中身份证号:***618读《敬畏自然》有感读了《敬畏自然》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无比的震撼......

    自然之道读后感

    自然之道读后感1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和旅行同伴们去实地考察,绿龟怎样离巢进入大海。发现了一个大龟巢,绿龟被嘲鹰用尖嘴啄它的头,“我”们紧张的看着,在同伴们的强烈要求下,向......

    《自然之道》读后感

    《自然之道》读后感 《自然之道》读后感1 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它教会了我们许许多多知识,《自然之道》就是这样一篇文章,它教会了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只小海龟从沙面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