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文廷诉刘道、刘聚伟相邻关系纠纷一案
南文廷诉刘道、刘聚伟相邻关系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汝民初字第749号
民事裁定书
原告南文廷,男。
被告刘 道,男。
被告刘聚伟,男。
本院受理原告南文廷诉被告刘道、刘聚伟相邻关系一案,原告于二OO九年七月六日向本院递交了撤诉申请书,要求撤回对被告的起诉。
本院认为,原告自愿撤回起诉,符合有关法律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五)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准许原告南文廷撤回对被告刘道、刘聚伟的起诉。
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南文廷负担。
审 判 长 张 延 斌
代理审判员 张 武 强
代理审判员 牛 利 娜
二OO九年七月六日
书 记 员 岳 源 超
第二篇:再审申请人刘振国与被申请人徐伟相邻关系纠纷一案
再审申请人刘振国与被申请人徐伟相邻关系纠纷一案
当事人: 法官: 文号:(2009)驻民再终字第0006号
申请再审人(一审原告、一审再审申请人、二审上诉人、)刘振国,男。
委托代理人乔春梅,驻马店市高新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一审被申请人、二审被上诉人)徐伟,男。
委托代理人周晓华,河南周晓华律师事务所律师。
再审申请人刘振国与被申请人徐伟相邻关系纠纷一案,不服本院(2008)驻民三终字第00134号民事判决,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08)豫法民申字第3048号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再审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再审申请人刘振国的委托代理人乔春梅,被申请人徐伟及其委托代理人周晓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06年1月12日,一审原告刘振国起诉称,其与徐伟签订土地使用及建房协议,该协议存在瑕疵,请求予以撤销。
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查明,刘振国在位于驻马店市天中山大道东侧建房时,因用地、采光事宜与相邻的徐伟签订土地使用及建房协议一份。约定刘振国建房时可使用徐伟等部分土地,建房高度为9.8M(三层半,含楼下储藏室1.1M)等条款。后刘振国以规划部门批准的六层楼高度建房,徐伟不同意,而酿成纠纷。本案在审理中,经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一、刘振国在天中山大道中段东建住宅楼一幢,建设高度为五层半(半层为地下储藏室),徐伟同意,同时在第五层的东部应留出宽三米,长十二米的空间,该空间不得建房,不得建女儿墙,可建镂空栅栏,栅栏高度不得超过1.8米;
二、刘振国以后在该楼北部建楼房,仍应以起脊建房为准,高度以规划部门审批为准,徐伟同意;
三、刘振国放弃撤销协议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70元,其它诉讼费用800元,共计870元,刘振国自愿负担370元,徐伟自愿负担500元。
刘振国向一审法院申请再审的主要理由,2006年7月3日在向驻马店市规划局、驻马店市消防支队申请验收时因其未按批准建房,驻马店市规划局、驻马店市消防支队不予验收。为此请求撤销(2006)驿民初字第151号民事调解书;撤销双方签订的土地使用及建房协议;依法判决其按驻马店市规划局“驻规个建字(2005)第109号”规划批准书施工建房。徐伟辩称,(2006)驿民初字第15l号民事调解书是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且该调解书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由于刘振国隐瞒事实真相,未提出变更规划申请,即要求验收,才导致不予验收。另外,消防部门验收不合格,与楼层的高低没关系。因此刘振国申请再审的理由不足,应予以驳回。一审法院再审期间,刘振国提交一份建设项目竣工规划验收申请表及驻马店市公安消防支队出具的驻公消验(2007)第8号建设工程消防验收不合格的意见书。主要证明驻马店市规划局以“未按批准规划建设不予验收”,消防验收不合格的主要理由有:
1、新建住宅楼与西侧住宅楼间距不足(只有2米);
2、未设置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3、未配置灭火器材。两份证明的真实性予以认定。再审查明其它事实与一审相同。
一审法院再审认为,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本案的双方当事人因土地使用及建房发生纠纷起诉到法院,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从该调解协议的内容上看,并无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没有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建设工程规划楼层的高低,是由当事人向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申请后,城市规划部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地理位置,审查后才作出建设工程规划批准书。再审期间刘振国提交的两份书证并不能证明原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故此,刘振国的再审申请理由不足,不予支持。
一审法院再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第八十三条、作出判决:维持驿城区人民法院(2006)驿民初字第151号民事调解书。再审的诉讼费用870元,由刘振国负担。
宣判后,刘振国不服上诉称:驿城区人民法院(2006)驿民初字第15l号民事调解书违反法律规定,应予撤销。
徐伟答辩称,原判认定事实清楚,处理适当。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院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相同。
本院二审认为,驿城区人民法院根据刘振国与徐伟所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的(2006)驿民初字第151号民事调解书,其内容并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并未侵害案外人的利益;不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也不违反法律规定,不具备撤销的条件,原审法院处理适当。上诉人上诉称驿城区人民法院(2006)驿民初字第151号民事调解书违反法律规定应予撤销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本院二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作出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70元,由刘振国承担。
刘振国向省高院申请再审的理由,民事调解书内容变更了驻马店市城市规划局建设工程批准规划,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强制性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标准。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维持调解书是不正确的,要求撤销驿城区人民法院(2006)驿民初字第151号民事调解书和(2007)驿民再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驻民三终字第00134号民事判决书,并依法裁判按照建设工程规划批准书建房。徐伟答辩称:调解书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违反调解自愿原则,原判决维持调解书正确,再审申请不能成立,应当驳回。
本院再审查明,(一)、2005年11月29日刘振国与徐伟达成土地使用及建房协议一份,其内容:甲方:驻马店市11户联建商住宿舍楼(以下简称甲方)。乙方:驻马店源远实业有限公司刘振国(以下简称乙方)。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友好协商达成一致协议如下:
一、土地使用情况:
1、甲方商住宿舍楼(即门面1#楼)西南角面临乙方占乙方约宽60CM,长3M。甲方愿将楼体北头约70CM、长8.7M的面积归乙方使用。
2、甲方宿舍楼(即2#楼)面临乙方。沿2#楼西墙垂直延长线向南至城市信用社家属院北围墙甲方围墙西约l.2M归乙方使用。
二、建房情况:
1、双方齐脊建房。商住楼(门面楼)按市政有关规定建设标准和高度;双方院内相邻建筑(围墙、楼房、附属房必须协商建设,报政府规划部门批准后实施。
2、现在乙方在甲方宿舍楼(2#楼)西南方建宿舍楼,双方同意在城市信用社家属院北围墙甲方西墙使用甲方土地约宽1.2 M、长12M齐脊建三层半宿舍楼,总高度9.8M(含楼下储藏室1.1M),同时该宿舍楼东墙不留窗户、排气孔和房檐。以后双方再搞相邻建筑仍坚持齐脊建房的大原则,但高度必须双方协商确定。
三、本协议双方共同遵守,若一方违约,违约方赔偿守约方20万元人民币。
四、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五、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及市政规划部门各执一份,双方签字后生效。该协议分别由徐伟和刘振国签字。
(二)、刘振国提供的居民建房申请书中显示:
1、申请建房层数为6层。
2、东邻为空场,西邻喻彬,南邻居民组,北邻为空白。
3、办事处签字时间为2005年6月29日。
(三)、刘振国提供的建设工程规划批准书显示:
1、地上层数为6层,高度18.5米。
2、批准时间为2005年12月20日。
(四)、2006年3月23日徐伟与刘振国签订协议一份,内容:徐伟、刘振国因建房事宜,在驿城区法院调解结束,因刘振国住宅楼规划局审批高度为地上六层,双方达成协议为五层,东边空叁米,减少部分,由徐伟和刘振国共同去规划局汇报,如果规划局不批准,西边壹户部分应按规划局批准的建设。
(五)、本院再审中刘振国的代理人提供驻马店市城乡规划局关于对刘振国喻彬变更规划请示意见的答复函一份,内容为:“刘振国、喻彬: 你们的请示收悉,请示中要求变更我局原行政许可的规划内容,经审查变更的规划内容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我局不予许可。你们在建设时应严格按我局原行政许可的规划内容进行建设,即2005年1 2月20日我局为你们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包括附件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单和规划图)驻规个建字(2005)第109号行政许可的内容进行建设。特此函告。二00九年五月四日。经质证,徐伟认为该函告内容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5条、第49条规定内容。其它事实与原审认定事实相同。
本院再审认为,本案争执的焦点是(2006)驿民初字第151号民事调解书是否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从本案的现有证据看,刘振国向有关部门申请建房时间2005年6月份,建设工程规划审批时间是2005年12月16日,而在有关单位审批之前,双方已于2005年11月29日就土地使用及建房达成议,对于该协议在2005年12月16日之前刘振国并未向有关部门提交。另外本案的双方当事人因土地使用及建房发生纠纷起诉到法院后,当时工程尚未完工,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建设工程规划楼层的高低,是由当事人向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申请后,城市规划部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地理位置,审查后才作出建设工程规划批准书。对于调解书双方亦未告知有关部门及没有申请变更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49条规定:被许可人要求变更行政许可事项的,应当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本院再审期间再审申请人刘振国提供驻马店市城乡规划局出具的书证是在房屋建成后才申请变更的,属于先建房,后申请变更,规划局不予变更该证据,并不能证明原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故驿城区人民法院根据刘振国与徐伟所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的(2006)驿民初字第151号民事调解书,并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未侵害案外人的利益;不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也不违反法律规定,不具备撤销的条件,对此本院二审所作出的判决是适当的。至于刘振国所建楼房未能验收是因其施工前没严格按相关规定程序办理手续所致。综上,再审申请人的理由不足,其请求本院再审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维持本院(2008)驻民三终字第00134号民事判决。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刘
冬 审
判
员
韩
永
海 审
判
员
肖
萌
菊 二○○ 九 年 九 月 九
日
书
记
员
胡
溟
第三篇: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刘廷江、王艳因继承纠纷一案
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刘廷江、王艳因继承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松民再终字第43号
民事判决书
原审上诉人(一审被告)刘廷江,男,1946年7月19日生,汉族,乾安县人,住乾安镇,工人,身份证号码***012。
原审上诉人(一审被告)王艳,女,1972年12月12日生,汉族,乾安县人,住址同上,无职业,身份证号码***029。
一审被告刘海丰,男,1969年6月17日生,汉族,乾安县人,住乾安镇丹青街,司机,身份证号码***018。
委托代理人滕振明,吉林良伟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上诉人(一审原告)刘廷海,男,1938年8月21日生,汉族,乾安县人,住乾安镇,退休工人,身份证号码***。
委托代理人贾景国,吉林迅捷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刘廷江、王艳因继承纠纷一案,不服乾安县人民法院(2006)乾民初字第845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于2007年4月29日作出(2007)松民一终字第69号民事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刘廷江、刘海丰、王艳于2009年5月3日提出再审申请,本原依院长监督程序,于2009年5月24日作出(2009)松民申字第37号民事裁定,决定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本案。现已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审上诉人刘廷江、王艳及一审被告刘海丰和委托代理人滕振明,原审被上诉人刘廷海及其委托代理人贾景国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本案经一审认定,被继承人王立君与刘廷海、刘廷江兄弟系继母子关系,刘廷江与刘
海丰系父子关系,刘海丰与王艳系夫妻关系。被继承人王立君与刘庆堂(刘廷海、刘廷江之父)结婚55年,刘庆堂于2000年因病去世。被继承人王立君没有亲生子女,王立君于三十四年前便认邻人之女崔丽华为干女儿,但与其并未形成抚养关系。被继承人在生前病重期间2005年10月22日直至2006年1月26日病逝一直寄居在崔丽华家。由崔丽华照料其生活起居,期间的医药费、生活费及死后的丧葬费用均由崔丽华支付。王立君生前将其两处房产及屋内的物品以公证遗嘱的形式遗赠给崔丽华,并指定死后的抚恤金由崔立华领取,作为偿还崔出资的医疗、生活费用。王立君曾先后两次将其在乾安镇丹青街10委01组的房产分别于1998年7月23日(98乾证字第2050号),2005年12月26日(2005乾证字第343号)公证给其长子刘廷海。
2006年1月10日王立君又将公证给刘廷海的同一房产公证给其次子刘廷江(2006乾证字第011号)。又于2006年1月16日将其存款10万余元公证给其孙子刘海丰、孙媳妇王艳(2006乾证字第031号)。
一审原告刘廷海认为2006乾证字第011号、第031号遗嘱是无效的,要求判决王立君遗留的房产归自己所有,并要求继承王立君10万余元存款中的6万元。主要理由是王立君生前已将位于乾安镇丹青街10委的房产公证遗嘱给刘廷海,(即2005年12月26日的公证遗嘱)而王立君后作出的公证遗嘱内容不实,程序违法,是刘廷江使用了胁迫、欺骗的手段使王立君重新立了遗嘱,后立的遗嘱不是王立君的真实意思表示。
一审认为,从形式上看(2006)乾证字第011号公证书及(2006)乾证字第031号公证书两份遗嘱档案均没有制作录音、录像;从内容上看2006年1月10日制作的(2006)乾证字第011号公证书中所写“房产凭证丢失多年”与事实不符,因在2005年12月26日(2005)乾证字第343号公证书中遗嘱上已写明房产执照字号及土地使用证字号。且在庭审中房产凭证已由刘廷海提交出示,2006年1月16日制作的(2006)乾证字第031号
公证书中遗嘱上写明“因年岁大,不慎将存单丢失”、“户口本和身份证交给我孙子和孙媳妇”,而事实是身份证并未交给其“孙子和孙媳妇”,公证的当天其“孙子和孙媳妇”也未提交身份证,身份证、存单也并未丢失,一直在崔丽华手。崔丽华又提供身份证及存单原件。虽然原审被告刘廷江主张存单在崔丽华手未必就是未丢失,但因被继承人病重期间是由其干女儿崔丽华一人照料生活起居,被继承人将存单、身份证交由其干女儿保管符合常理。且在该公证书档案中公证处作为制作公证书依据的财产继承书,其性质为遗嘱性质,该继承书代笔人系刘廷江,见证人为刘廷江夫妇,而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受遗赠人及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作为见证人。综上所述,公证内容上的诸多疑点、诸多瑕疵及崔丽华的证言足以证明2006年1月10日制作的(2006)乾证字第011号公证书及2006年1月16日制作的(2006)乾证字第031号公证书两份公证遗嘱,不是被继承人王丽君的真实意思表示,该两份公证遗嘱无效。(2006)乾证字第031号公证书公证遗嘱项下的已由刘海丰、王艳占有的现金遗产人民币108500元按法定继承办理,由继承人刘廷海、刘廷江继承。刘廷海为残疾人,生活困难,缺乏劳动能力,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崔丽华作为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其适当的遗产,但鉴于被继承人已将两处房产公证给崔丽华,且已实际取得该两处房产,故崔丽华不宜再参与本案遗产的分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十三条、第十八条第一项第二款、第三款、第十四条、第二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继承人王立君座落于丹青街10委01组的房产由原告刘廷海继承;
二、被继承人王立君的遗产现金人民币108500元由原告刘廷海继承58500元,由被告刘廷江继承50000元;
三、被告刘海丰、王艳于本判决生效后三日内将其占有被继承人王立君的遗产人民币108500元给付原告刘廷海58500元,给付被告刘廷江50000元。
刘廷江、王艳上诉称,原审认定(2006)乾证字第011号公证书和(2006)乾证字第031号公证书无效是错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3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9条的规定,撤销公证书应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原公证书所载明内容,而原审原告刘廷海并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011号、031号两份公证书所载内容不真实。原审采信证人崔丽华的证言是错误的,因为崔丽华也是继承人之一,与本案涉及的财产及其他继承人有利害关系。原审认定事实错误,要求撤销原判,驳回原审原告刘廷海的诉讼请求。刘廷海对原审判决没有异议。
经本院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查明的事实一致。
本院二审认为,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成立。经本院审判委员会2007年第14次会议讨论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一款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上诉费7420元,由上诉人刘廷江负担3710元,由上诉人王艳负担3710元。
三再审申请人具状反映,王立君在2006年1月10日及16日作出的公证遗嘱合法有效,原判却认定无效,原判属认定事实错误,应予纠正。尤其是诉争之房在起诉前就已灭失不复存在,原判不能执行,请求撤销原判,改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再审查明,原一、二审认定事实基本属实。被继承人王立君于2006年1月26日因患子宫癌病故。在王立君病重期间,刘廷江、王艳把乾安县公证处的公证员找到王立君的病榻前,在违背《遗嘱公证细则》第五条、第七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的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办理了2006年1月10日制作的(2006)乾证字第011号公证书及2006年1月16日制作的(2006)乾证字第031号公证书。崔丽华证实,“王立君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均由我给保管,王立君病重期间,户口本被王艳偷去了。”王艳与其夫刘海丰在王立君病危期间,持该户口本代办了加急身份证(旧证仍在崔处)。新身份证的签发日期为2006年1月17日,但新身份证的号码却出现在2006年1月16日《公证申请表里》。虽王艳辩称是受王
立君委托办理,但其不能举证加以证明,尤其问及王立君何故在病危期间要办加急身份证时,王艳无言以对。王立君于一月病故。刘廷江于当年三月开始在诉争之房宅基地上翻建房屋,并于同年七月凭公证遗嘱办理该宅基地的土地使用证书。同年九月刘廷海起诉时,原遗产房屋已不存在。一审中,原告的请求事项明确要求确认其对遗产房的继承权。再审庭审中,原告刘廷海表示,刘廷江的侵权之债如在本案中不能一并处理,可以另案请求处理。本院虽下达了依职权决定再审的裁定,但双方当事人要求按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程序审理本再审案件,即只在具体的再审请求范围内审理再审案件。
经本院再审认为,司法部规定的,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遗嘱公证细则》属部门规章,具有法律效力,应当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该细则第五条规定遗嘱人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第七条规定,遗嘱人应当填写公证申请表,提供产权证明,并在申请表上签名。该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遗嘱人年老体弱或危重病的,公证人员在与遗嘱人谈话时应当录音录像。第十八条规定,以按手印代替签名的,公证员应当提取全部的指纹存档。乾安县公证处于2006年1月10日、16日,在王立君的病榻前,既不录音录像也不提取全部指纹,仅凭一本户口簿和一个指纹给王立君办理的公证遗嘱,不符合法定要求。原判认定2006年1月10日及16日两份公证遗嘱无效并无不当。原判确定刘廷海对诉争房屋享有继承权,该房在起诉前已被刘廷江拆除,情况属实,但不能因房屋已被拆除,刘廷海就丧失了继承权,其有权对刘廷江的侵权责任予以追究,原审对侵权问题未予处理,可以另行处理。综上认为,三个一审被告提出的两点申请再审的理由不应得到支持。经本院审判委员会2009年第21次会议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维持本院(2007)松民一终字第69号民事判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孙世臣 审判员牟凤桐 审判员于涛
二○○九年六月二十三日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段贵斌
第四篇:关于刘红伟与内黄县卜城乡机械厂清算组侵权纠纷一案
关于刘红伟与内黄县卜城乡机械厂清算组侵权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安民二终字第123号
民事判决书
上诉人(原审被告)刘红伟,男。
委托代理人刘保江,河南金太阳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内黄县卜城乡机械厂清算组。
负责人李运甫,该清算组组长。
委托代理人管文太,河南高陵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刘红利,男。
上诉人刘红伟因侵权纠纷一案,不服河南省内黄县人民法院(2006)内民初字第728号民事判决书,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刘红伟及其委托代理人刘保江,被上诉人内黄县卜城乡机械厂清算组委托代理人管文太,到庭参加诉讼。原审被告刘红利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原内黄县卜城乡机械厂因未按规定参加年检,于1999年11月20日被内黄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2005年12月10日,卜城乡人民政府成立了卜城乡机械厂清算小组(以下简称机械厂清算组),由李运普任组长,并在安阳日报刊登了清算公告。在原卜城机械厂的土地使用范围内有刘红伟所建的房屋共计12间。庭审中,刘红伟称原厂长让其建的房屋,但并未提供相应证据。另查,原卜城乡机械厂的国有土地的使用证。证号为内土国用(1995)字第019号。
原审法院认为,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
犯。刘红伟在原卜城乡机械厂合法的土地使用范围内建设房屋,侵犯了其土地使用权,故机械厂清算组请求判令刘红伟拆除所建房屋之诉请,应予以支持。刘红伟在庭审中称系原厂长让其建的房屋,因其未能提供相应的证据,不予采信。刘红伟所辩称的原告的主体不适格及其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信。机械厂清算组起诉刘红利,因案涉房屋并非是刘红利所建,故机械厂清算组请求刘红利拆除房屋之诉请,于法无据,不予支持。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早日解决双方之纠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之规定,判决:
一、限本判决生效后60日内刘红伟拆除建在原卜城机械厂厂址范围内的房屋12间。
二、驳回内黄县卜城乡机械厂清算组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刘红伟负担。
刘红伟不服一审法院判决上诉称,1、一审程序违法,卜城机械厂清算组主体不适格,应当以卜城机械厂为原告;
2、一审判令刘红伟拆除房屋不当,刘红伟占用房屋是经原机械厂厂长杜希成同意在原厂房的基础上翻建,因此本案争议房屋所有权是刘红伟与卜城机械厂共同共有。
3、机械厂清算组的起诉已超过法定诉讼时效。请二审人民法院依法撤销原审判决,予以改判。
机械厂清算组答辩称,1、机械厂清算组是本案适格主体,程序并不违法;
2、原审法院认定刘红伟侵权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二审法院依法予以维持。
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法院查明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内黄县卜城乡机械厂虽于1999年11月20日被吊销其营业执照。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条例》第33条的规定,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清算组为诉讼主体,故内黄县卜城乡机械厂营业执照被吊销后,机械厂清算组作为本案诉讼主体向刘红伟主张权利符合法律规定。刘红伟主张本案争议房屋系经原机械厂厂长同意所建,该房屋所有权系刘红伟与机械厂共同所有。对此刘红伟只有当庭陈述,未提供相应证据加以
印证,故本院不予支持。关于诉讼时效问题,因机械厂清算组成立以来,便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处理该纠纷及主张该权利,故本案不超法定诉讼时效,刘红伟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00元由上诉人刘红伟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安法网1016号
审判长魏文杰 审判员郭鲁训 审判员武丽霞 二○○九年五月十二日 书记员杨家宁
第五篇:刘双有诉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刘双有诉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提交日期: 2010-12-14 09:24:44
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9)湛民初字第597号
原告刘双有,男,1957年2月19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刘树林,男,1963年11月1日出生。
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平顶山市南环路22号。
法定代表人魏光林,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王蓓,女,1977年8月25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刘坤明,河南大乘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刘双有与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刘双有及其委托代理人刘树林,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高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蓓、刘昆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刘双有诉称,原告原系市阀门厂职工,后市阀门厂由被告兼并,原告工作关系转入被告处。1994年原告申请调出,被告同意,并开出市内工人调动工作联系单。因身体情况,原告未能联系到接收单位。后原告多次找被告要求回被告处上班,被告以各种理由不予安排。2006年被告告诉原告说档案丢了,原告要求补办档案,被告也迟迟不给补办。从1998年开始,被告停交原告“三金”。原告为解决问题,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到被告处找人,催促解决原告工作、三金及档案问题,但被告一直拖着不予解决。原告无奈申请劳动仲裁,平顶山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09年5月14日作出裁判(原告5月22日收到),但该裁决未能完全保护原告的合法利益。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为原告安排工作,从1994年起给原告补发基本工资,补缴1998年至今的“三金”,赔偿交通费等损失。
被告平高公司辩称,原告诉称其是阀门厂职工,市阀门厂由被告兼并,原告工作关系转入被告处,1994年原告申请调出,被告同意并开出市内工人调动工作联系单的内容属实。经到被告劳资部门了解,原告自调动工作关系开出后,至今未到单位上班。被告自1998年停止给原告缴纳社保金及医疗金等(三金)。根据以上事实,被告认为原告诉请不能成立,请求法院依法判决。
经审理查明,原告原系平顶山市阀门厂职工,后因平顶山市阀门厂被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兼并,原告的工作关系随之转入平顶山高压开关厂。1994年原告申请调入平顶山市建联企业公司,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同意并于1994年5月13日在“市内工人调动工作联系单”上加盖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劳资处的印章。平顶山市建联企业公司加盖印章同意调入。因调出调入双方的主管部门和市劳动部门均未加盖印章,原告未办理调动手续。此后原告未在平顶山高压开关厂上班。平顶山高压开关厂于1995年1月给原告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个人账户,缴纳33个月的养老保险金,此后未再交纳。被告在此期间未给原告安排工作岗位也未对原告作出任何处理,未为原告注册医疗保险。
另查明,平顶山高压开关厂于1996年变更名称为平顶山天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变更名称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以上事实,由原告提供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单、个人滞后补缴单、平劳仲案字(2008)第140号仲裁裁决书;被告提供的市内工人调动工作联系单及庭审笔录在卷证实,上述证据已经庭审质证、认证,足以认定以上事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原告所在的单位被原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兼并后,原平顶山高压开关厂接收了原告,为原告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缴纳养老保险金33个月,以后再未交纳,也未给原告申请注册医疗保险和缴纳失业保险。原告曾于1994年申请调出,但从被告提供的“市内工人调动联系单”中不能看出原告已调离原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原告多年来未在被告处工作,但被告亦未对原告作出过处理,原告仍应是被告单位的职工,与被告存在劳动关系。故被告应给原告安排工作岗位,为原告补缴欠缴的养老保险及为原告注册并补缴医疗保险及失业保险。原告因自1994年5月申请调动之后未再到原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工作,未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工资报酬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其交通费,但未提供相关证据证实,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给原告刘双有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
二、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给原告刘双有补缴自停保之日起的养老保险,具体数额以社保经办机构核算为准,其中个人应缴部分由原告刘双有自行承担。
三、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为原告刘双有注册并补缴自1995年元月1日起的医疗保险,具体数额以社保经办机构核算为准,其中个人应缴纳部分由原告刘双有自行承担。
四、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为原告刘双有补缴自1995年元月1日起的失业保险,具体数额以社保经办机构核算为准,其中个人应缴纳部分由原告刘双有自行承担。
五、驳回原告刘双有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0元,由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自行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程昆松
审 判 员 王 磊
审 判 员 王丽香
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书 记 员 闻营科
公 告
一、本裁判文书库公布的裁判文书由相关法院录入和审核,并依据法律与审判公开的原则予以公开。若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的,可向公布法院书面申请更正或者下镜。
二、本裁判文书库提供的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内容以正式文本为准。非法使用裁判文书库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非法使用人承担法律责任。
三、本裁判文书库信息查询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本裁判文书库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四、未经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裁判文书库及其内容的链接,不得建立本裁判文书库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不得拷贝或传播本裁判文书库信息。
中国法院网 二○○九年一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