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靖县2008年中小学教师调配公开方案
南靖县2008年中小学教师调配公开方案
为加强中小学教师调配管理,增强教师调配工作的透明度,建立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教育良好形象,创教育行业新风,使中小学教师流动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今年我县教师调配仍继续实行公开方案、公开选拔、公示结果的做法。具体方案如下:
一、教师调配基本原则
1、坚持按编制调配教师,根据今年的编制情况及教师队伍的现状,湖美中学、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拟调进教师16人,其中语文2人,数学2人,英语2人,物理2人,化学1人,历史3人,地理3人,信息技术1人。县城两所实验小学拟调进教师18人,其中普师15人,音乐专业1人,体育专业1人,美术专业1人,体、音、美三个专业如中学教师愿意到小学任教的,可以参与竞争。
2、农村学校任教未满五年的教师不调入县城中小学;教龄未满三年者不在中小学间调动。丰田中学、丰田中心小学原省侨办管理的教职工有关管理事宜还未理顺清楚,原则上暂不流动。
3、凡有与教育局或学校签订服务协议的,服务期限未满不予调动。
4、申请调入县城地区学校的,近三年年度考评须均为称职以上。
5、新提拔的农村中学、中心小学校长(含主持工作的副校长)任职未满五年,原则上不能申请调进县城学校。
6、受县教育局通报批评、政纪处分,或受其他部门党纪、政纪等处分的两年内、受告诫谈话的当年,不能调进县城地区或条件较好的学校。
7、申请从本县调往县外任教的,按我局教师外调若干规定执行。
二、申请调动程序
1、符合申请调动基本条件的教师个人提出工作调动的申请,填写“南靖县中小学教师工作调动申请表”(分“农村校际”和“申调县城”两种),并交至所在的学校。
2、学校根据基本条件,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严格核实,并做出是否同意申请的初步审查。负责任地出具教绩等有关证明材料。
3、教育局人事股对各校上报的申请对象再次进行逐一调查核实,并分类登记造册,提交局务会研究。
4、局务会以县编委核定的学校教师编制、学科教师需求为前提,以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和实际困难情况以及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为依据,按照有关公开原则、条件依据进行严格的分类站队,集体研究确定是否调动,并报县分管领导和县教育工委审定。
三、教师调进县城的选拔条件
A级条件:
1、近十年来,担任高中、初中毕业班教学,高考或中考成绩有三次在全县同学科第一名;近五年来,担任小学毕业班教学,小学毕业会考成绩有两次在全县小学(除县实验小学、县第二实验小学、山城中心小学外)同学科居前两名或三次前四名。
2、近十年来,曾获省级两次或市级三次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师德标兵(之星)等荣誉称号的。3、近五年来,在逐级选拔推荐的中小学教学比武或说课比赛中,曾获省级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下同)二次或市级一等奖二次、三等奖以上三次的。
4、夫妻一方现在县城工作(含服役军人)或居住在县城(指户口在县城并在县城购房有房产证)两年以上,且分居两地时间达十二年以上(如果夫妻在县城的一方没有工作单位,夫妻分居时间从房产证审批的时间起计算)。
5、家住县城,申请人系独生子女,父母一方已故或患重病卧床,生活确实无法自理一年以上及父母双方年龄均在70周岁以上。
6、2001年元月1日后,对教育事业做出特大贡献,即无偿捐款30万元(含捐物折价)以上,可照顾其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一名为符合本级条件,无偿捐款20万元(含捐物折价)以上,可照顾其子女一名为符合本级条件。
7、在我县的非公企业,2007年度在我县纳税150万元以上的法人代表,可照顾其子女或配偶一名为符合本级条件。
8、入师范院校学习前家庭、户口在县城,毕业后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满15周年,或在梅林、书洋任教10周年以上。
9、现任农村中学、中心小学(学区)校长(含主持工作的副校长),任现职7周年以上;或任职5周年以上,任职期间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中考综合比名次年平均提高6个名次及以上。
10、2001年来,服从组织需要,到省外艰苦地区支教期满后回县的人员。
B级条件:
1、近十年来,担任高中、初中毕业班教学,高考或中考成绩二次在全县同学科第一名或四次第三名以上;近五年来,担任小学毕业班教学,小学毕业会考成绩有一次在全县小学(除县实验小学、县第二实验小学、山城中心小学外)同学科居前两名、两次前四名或三次前六名。
2、近十年来,曾获省级一次或市级二次或县级四次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师德标兵(之星)等荣誉称号的。
3、近五年来,在逐级选拔推荐的中小学教学比武或说课比赛中,曾获省级三等奖以上一次或市级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以上二次或县级一等奖二次、三等奖以上三次。
4、近五年来,教师年度考评有四次以上优秀的。
5、夫妻一方现在县城工作(含服役军人)或居住在县城(指户口在县城并在县城购房有房产证)已经两年以上,且分居两地时间有九年以上(如果夫妻在县城的一方没有工作单位,夫妻分居时间从房产证审批的时间起计算);如果夫妻双方在农村不同乡镇工作九年以上(2007年12月31日前户口已在县城)且在县城购房并办理房产证三年以上。
6、家住县城,申请人系独生子女,父母双方均在65周岁以上。
7、2001年元月1日后,对教育事业做出较大贡献,即无偿捐款20万元(含捐物折价)以上,可照顾其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一名为符合本级条件,无偿捐款12万元(含捐物折价)以上,可照顾其子女一名为符合本级条件。
8、在我县的非公企业,2007年度在我县纳税100万元以上的法人代表,可照顾其子女或配偶一名为符合本级条件。
9、入师范院校学习前家庭、户口在县城,毕业后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满12周年,或在梅林、书洋任教8周年以上。
10、现任农村中学、中心小学(学区)校长(含主持工作的副校长),任现职6周年以上;或任职5周年以上,任职期间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中考综合比名次年平均提高4个名次以上。C级条件:
1、近十年来,担任高中、初中毕业班教学,高考或中考成绩曾在全县同学科第一名或二次是第三名以上;近五年来,担任小学毕业班教学,小学毕业会考成绩有一次在全县小学(除县实验小学、县第二实验小学、山城中心小学外)同学科居前四名、两次前六名或三次前八名。
2、近十年来,曾获市级一次或县级三次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师德标兵(之星)等荣誉称号的。
3、近五年来,在逐级选拔推荐的中小学教学比武或说课比赛中,曾获市三等奖以上一次或县一等奖一次或三等奖以上二次。
4、近五年来,教师年度考评有三次是优秀的。
5、夫妻一方现在县城工作(含服役军人)或居住在县城(指户口在县城并在县城购房有房产证)两年以上,且分居两地时间有六年以上(如果夫妻在县城的一方没有工作单位,夫妻分居时间从房产证审批的时间起计算);如果夫妻双方在农村不同乡镇工作六年以上(2007年12月31日前户口已在县城)且在县城购房并办理房产证三年以上。
6、家住县城,申请人系独生子女,父母双方均在60周岁以上。
7、2001年元月1日后,对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即无偿捐款10万元(含捐物折价)以上,可照顾其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一名为符合本级条件,无偿捐款5 万元(含捐物折价)以上,可照顾其子女一名为符合本级条件。
8、在我县的非公企业,2007年度在我县纳税50万元以上的法人代表,可照顾其子女或配偶一名为符合本级条件。
9、入师范院校学习前家庭、户口在县城,毕业后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满8周年,或在梅林、书洋任教5周年以上。
10、现任农村中学、中心小学(学区)校长(含主持工作的副校长),任现职5周年以上。
11、中学教师第一学历本科毕业的;本专业第二学历师范类本科毕业,且与所任教学科一致的,小学教师获得师范类大专及以上学历的。
研究确定的办法:以申请人是否符合上述A、B、C三级条件为依据,按学科的需求分类站队,符合条件的级别越高越多越优先
确定。站队时符合A级条件为先,B级为次,C级次之,A、B、C三级条件之间换算为:符合4 条的C级条件相当于符合2条的B级条件,符合2条的B级条件相当于符合1条的A级条件,即4C=2B=A。同类别的条件A、B、C间不重复考虑(同类不同级不相加),只享受最高档条件,即同类别的条件只能取完整的A或B或C,不能含有分数。
四、其他要求事项
1、坚持调配的公正、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2、鼓励城区的中小学教师向农村校及薄弱校流动。
3、若调入单位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职数已用满,调入的教师应暂时高职低聘,调入县城学校 教师住宿由自己解决。4、教师调入县城的结果和条件依据在县政府公开栏和本局政务公开栏上公布。
5、申请对象要负责任地如实填写“申请表”并出示有关的证件、证明材料,提交申请时当场核对符合条件款项。如发现弄虚作假,取消其申请流动资格,两年内不予考虑调动,并追究相应纪律责任。
6、各单位要严肃纪律,实事求是,严格把关,如有徇私舞弊的现象,将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7、本《公开方案》通过南靖电视台向社会公开,并通过学校传达到全县教师。
8、申请调进县城学校的申请表及有关条件材料于2008年8月24日前提交完毕,逾期不予受理。
南 靖 县 教 育 局
二○○八年八月十四日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
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
问题与对策
○张永玉
南
际
石文兵
2006年3月21日至25日,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事厅、省编办和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一行5人组成调研组,就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江西省“以县为主”管理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体制基本确立;通过核编定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进一步精简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调配交流等的管理职能尚待进一步到位;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偏紧,学校班额过大,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调研样本县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我们选择了星子县、铜鼓县、于都县分别作为我省边远山区、湖区和经济贫困老区的代表,以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三种形式开展调研。我们在这三县分别召开了有县政府、市、县两级教育局、人事局、编制办和财政局有关人员,以及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中小学教师编制及中小学教师管理和教师调配工作的汇报。实地考察了2所农村中学、3所农村小学和2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对三县发放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测算表”,对12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情况”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对三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相关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三县基本情况
星子县地处江西北部庐山脚下、鄱阳湖之滨,境内多山区、湖区,总面积为894平方公里,人口24万。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17所,农村中小学校10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8608名,其中县镇小学5186人,农村小学生28656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990人,实有教职工人数2327人,超编337人;小学23人以下的教学点4个,占用教师编制数5人。
铜鼓县是江西西北部与湖南交界的山区小县,全县人口13.6万。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68所,农村中小学63所;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596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2775人,农村小学生59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163人,现有在职教师1198人,超编35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25个,教师51人。
于都县是位于江西南部的国家级贫困县,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区为主,人口94.1万人。各级各类学校355所,农村中小学校337所,小学教学点104个;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8842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13234人,农村小学生112015人,县镇中学生19503人,农村中学生436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6852人,实有教职工人数9190人,(其中公办教职工7451人),代课教师1739人,超编2338人;全县教学点104个,教职工247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42个,教职工244人。
(二)教师编制管理核定的情况
2002年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赣府厅46号文件,要求按照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师生比为:小学1∶23.5,初中1∶18,高中1∶16。按照省定编制标准,星子县、铜鼓县、于都县教职工核定编制数分别为1990人、1163人、6852人。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各县采取了以下做法:1.调整学校布局。星子县农村中小学由原来的141所撤并成107所,其中撤消中小学校4所,村小10所,教学点20个。铜鼓县将原来的183所中小学,调整为68所;2.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由县编办牵头,组织教育、人事、财政等部门组成核编小组,根据学生数核定教育编制。3.清理各类不合格教师。星子、铜鼓两县共清退代课老师1168人,“在编不在岗”教师154人。(从1999年至2002年铜鼓县共清退代课教师413人,目前已无代课教师。于都县教师紧缺,尚有代课教师1739人。)4.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做好教师分流工作。铜鼓县采取了六条措施做好分流工作:(1)顺向流动安排到缺编中小学任教;(2)鼓励富余落聘人员到在大中专院校脱产进修;(3)经学校同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允许部分富余落聘人员停薪留职;(4)允许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教师按政策办理病退;(5)允许男满58周岁,女满53周岁的体弱教师实行提前退岗休息;(6)在校待岗,参加学校安排学习、劳动和其他活动。
(三)教师的调配情况
1.对于教师的调配,三县做法不一,但基本能体现教育主管,规范管理 铜鼓县的做法是,教师的交流和调配,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的编制余缺和需求情况,以及教师的个人申请,经集体研究,由教育人事部门下调令,对农村调往县城学校的教师,采取经过考试公开选拔的方式。星子县的做法是,县属教育系统编制内的人事调配,由县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编制内乡镇之间、县城学校之间的教师调动,由县教育局自主决定,县编办和人事、财政部门按县教育局的调动函,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于都县的做法是,小学教职工在本镇内的调动,由中心小学负责;小学教职工跨乡镇调动及初中、县直学校教职工调动,由县编办核编,教育局办理调动手续。乡镇学校教师调往县城学校通过公开竞争、公开考试,择优选调,由县编办核编,调动手续经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理。跨系统调动,经县教育局同意后,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规定程序办理调动手续。
2.对教师队伍新进人员采取“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理管理”的原则。这几年来星子县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00名师范类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铜鼓县向社会招聘录用了333人,充实教师队伍,缓解农村师资不足的压力。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在教师编制、教师调配以及教师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编制标准不合理,农村教师总量不足,城乡倒挂现象严重
目前,江西省执行的是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2001年制定的编制标准,该标准未考虑农村教育实际,尤其是边远山区、湖区、库区地广人稀的实际,将城乡标准倒置。根据该编制标准核定的师资数量不能保证农村教育的基本要求。
2003年全省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上级下达到星子县、铜鼓县、于都县的编制总数分别是:1990人,1163人,6852人。这几年,一方面辞退了一大批代课教师、一批年老教师退休以及自然减员,新进教师来不及足额补充,而另一方面是生源数增加,编制总量没有相应变动,各地教职工编制偏紧,教师缺额较大。星子县现在职人数2327,相差337人;铜鼓县现在职人数1198,相差35人;于都县现在职人数9027人,相差2175人。2006年秋季开学,各地小学学制“五改六”,更加剧了小学教师编制不足的矛盾。
这三个县大部分是山区或湖区,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成班率低,农村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城乡教师编制倒挂现象突出。如铜鼓县农村小学平均班额是23.9人,县镇的班额是54.4人。23人以下教学点25个,占用教师编制数51人。于都县教学点104个,教职工247人,23人以下教学点42个,教职工数44人。在僻远山区、湖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甚至还有一位教师包一个年级的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学校教学网点调整,寄宿制学生增多,教师的授课工作量和学生管理工作量加大,现有学校定编数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
2000年以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但条件艰苦的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山区、湖区,教师力量严重匮乏,又出现了大量的代课老师,他们成为农村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代课老师会重新成为历史遗留问题,阻碍农村教育体制整体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二)农村教师调配交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对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上,各地都出台了教师人事调配新举措,使中小学教师在调配交流上,通过公平竞争得到公正待遇。但是,这也造成许多优秀农村教师由村里流向镇,镇里流向县城。条件艰苦的僻远农村留不住人,补充的也基本属于城镇学校落聘的教师,使城乡师资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师调配管理上还存在着周期过长、手续烦杂,具体办理的过程没有考虑到学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用人等情况,有关管理部门只为了方便管理,没有较好地体现服务意识,有的地方甚至调动了一二年都未能兑现工资。
(三)农村教师待遇低,师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待遇低体现在几个方面:1.工作条件艰苦。许多农村中小学,特别是教学点设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区、湖区,学校办学条件差,生活设施简陋,给教师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2.教师收入低。虽然教师能按时足额地领到工资,但相对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教师收入还低一档次。而那些代课教师一个月只能领取300左右的工资;3.教师工作量大。如铜鼓县鹤吼希望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在校生130人,6个年级(学前班),6个班,教师10人。平均每位教师每星期25节课(不包括早晚自习和值夜班),每位教师兼任2-3门课程。
农村教师待遇低,造成农村教师岗位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星子县近三年来共有116名农村教师外流,而计划招聘340名教师,实际招到262人。一些农村教学点长期没有正规教师去那教书,只好由代课教师顶替。我们考察了于都县葛坳乡沙坝教学点,该教学点设在村里的祠堂内,没有电灯,24名学生挤在一起上课,有学前、一年级、二年级三个年级,由一名年龄48岁的未能转编的民办教师代课任教。
农村教师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农村教师岗位缺少吸引力。合格教师招不进来,年轻骨干教师外流,造成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老化。我们调查的12所农村中小学及教学点,共有教师578人,其中55岁以上的有115人,占19.90%,36~50岁的有241人,占41.70%,35岁以下的有222人,占38.41%。
教师年龄的老化带来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我们所到的这些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主要是年龄偏大、教龄较长的中师或高中毕业生、民办转正、代课老师组成。于都县目前尚有代课老师1739名,其中有二分之一学历不达标,大部分只有初中学历,极个别只有小学学历,教学质量令人堪忧。
在对三县的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平衡现象严重,音、体、美、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奇缺,如星子县有107所农村中小学,按一校仅配一名专业教师,分别应配107名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外语教师,但目前该县农村中小学仅有4名音乐教师、2名美术教师、32名英语教师,音乐、美术、体育、历史、地理课程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者不开这门课。由此造成学校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手段不能应用,影响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
(四)教师职务评聘的问题
从2003年开始,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开,这项政策实施之初,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但由于连续实施了三年,职称职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评上的多,聘上的少,由于职数的限制,许多教师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后不能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相当部分教师甚至到退休都无法受聘,影响了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积极性,导致一些中青年教师流失。
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培训费用过高培训名目繁多的现象。教师反映在职称晋升过程中,要交各种各样的培训费等总共近1千元左右,还要参加几个部门主办的诸如计算机、继续教育等各种培训班。
三、改进思路与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是关系到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项工作中,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教育,促进均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注意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调整城乡师生比例标准,以保证农村教育的基本需要。
(二)实行管理重心下移,权限下放,将编制管理权限交给县里。省级管理部门根据中央有关定编原则,制定出定编指导性意见和最低编制保障线。把核编权限下放到县。各县可依据省里定出的编制标准,结合本县财政状况,根据本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以及生源变化情况核定本县教职工编制,并报省、市编制、教育、财政部门备案。同时,省级编制、教育、财政部门履行制定标准、检查监督职能。建立省级编制专项检查制度,由省编制、教育、财政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随机对各设区市、县进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专项检查,对违反编制管理制度,加重财政负担坐吃空饷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处理,追究当事人责任,并通报全省。编制管理权限下放,符合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管理重心下移,有利于提高各地工作责任心,防止基层矛盾上交,也体现了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
(三)改革现行师范生招生办法,制定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政策。每年在省属师范大学和其它高校中拿出一些招生计划,尤其对基层需要的特殊专业招收定向生,由财政投入,为定向生提供基本的生活学习费用。接受资助的学生毕业后有到农村中小学工作一定时间(5年)的义务,期满后优先享受保送硕士、录取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以改变师范生生源较差,合格教师进不来的问题。此外,加大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的工作力度,多管齐下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问题。
(四)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留不住人的问题,建立边远山区、湖区、库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补助制度。对在以上岗位工作的中小学教师,除继续享受高晋一级,教师工资标准增加10%等优惠外,再发给农村教师每月50元的岗位津贴,省财政出40%,市、县配套各出30%,离开以上地区不再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针对农村中小学高级职称职数偏低的情况,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职称聘任职数指标,使教师安心农村任教。同时,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以上的教师聘任不占职数。此外,建议降低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收费标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支出由财政支付。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江西教育电视台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肖第郁
第三篇:2014年三元区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方案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08〕344号)和<<关于2014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闽教人〔2014〕12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区教育教学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新任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18名(其中解决我区代课教师9名)具体如下:
一、招聘学科、人数、条件
㈠招聘学科和人数
招聘中学教师2名,语文、政治各1名。
招聘小学教师5名,音乐、体育各1名、面向三元区范围小学代课教师3名。招聘幼儿园教师8名,其中面向三元区范围幼儿园代课教师3名。
招聘小学生管人员3名,面向三元区范围小学、幼儿园代课教师。
㈡招聘条件
1.中学教师:招聘对象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对口,身体健康且年龄在30岁(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持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三明市生源地未就业的应往届毕业生。
2.小学教师:招聘对象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对口,身体健康且年龄在30岁(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持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三明市生源地未就业的应往届毕业生;其中面向三元区范围小学代课教师3名,应在我区乡镇小学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满5年以上,师范类中专及以上学历,年龄45岁(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身体健康,具有小学教师资格,录用的应聘者如果无毕业生报到证则编入工人系列编制。
3.幼儿园教师:招聘对象为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对口,年龄在30岁(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三明市生源地未就业的应往届毕业生。其中面向三元区范围幼儿园代课教师3名,应在我区乡镇公办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满5年以上,师范类中专及以上学历,年龄45岁(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身体健康,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录用的应聘者如果无毕业生报到证则编入工人系列编制。
4.招聘中小学生管人员3名:招聘对象应在三元区乡镇小学、幼儿园从事教育工作满5年以上,身体健康,学历为师范类中专及以上学历,录用的应聘者如果无毕业生报到证则编入工人系列编制。
二、加分规定
㈠根据省人事厅《关于转发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通知》(闽人发〔2006〕10号)和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有关就业政策的通知》(闽人发〔2009〕221号)等文件规定,对志愿服务西部、服务欠发达地区及 “三支一扶”计划等符合有关政策加分条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笔试成绩加3分。
㈡退役士兵按有关文件规定加分。
加分名单将在面试前公示,有关加分的原件材料请于5月10日前送三元区教育局组织人事股。
三、招聘程序
㈠报名
报名时间:3月17—23日,应聘人员按省教育厅要求在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其中面向三元区范围招聘代课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生管人员从委托考试窗口报名,小学和生管考生只报考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一门学科,幼儿园只报考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一门学科,代课教师只能报考小学、幼儿园、生管其中一个岗位,不能兼报)。区教育局对网上报名者进行资格初审,经资格审查后,符合条件者按规定在网上自行打印准考证。
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和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免笔试,于5月19日-5月23日到三元区教育局人事股参加面试报名。报名时应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就业推荐表、教师资格证、学历、学位证书的原件及本人近期免冠正面1寸照片2张。以上材料须提供原件和复印件1份。
㈡有关要求。
报考人员应严格按照应聘职位的资格要求报名,并对提交的信息和材料负责。入围面试的竞聘人员于5月19—23日根据招聘条件携带报名时提供的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到区教育局人事股进行面试确认及资格审核。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资格或聘用资格。同时考生所留的联系方式应准确无误,确保能够及时联系。
㈢笔试:报考人员经资格审查合格后,参加省教育厅4月13日组织的全省统一考试,具体见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考试通知,成绩以省教育厅公布为准,占总分40%(其中面向三元区范围招聘代课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生管人员不参加面试,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以拟聘人数1:1确定招聘人员)。
㈣面试:面试由三元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占总分60%,面试内容包括片断教学、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应聘人员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以拟聘人数与进入面试1:3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实有人数确定面试人选,弃权面试的空额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依次递补。
㈤考试总成绩的计算
1.招聘总成绩,按笔试总成绩的40%和面试成绩的60%加权计算。
2.应聘岗位如有免笔试人员同时竞聘时,考试总成绩按面试成绩计算。
3.考试总成绩相同时,应聘者名次按笔试总成绩排列;若笔试总成绩相同,再按面试成绩排列;若笔试、面试的成绩都相同,则加试一场面试,应聘者名次按加试面试的成绩排列。
4.面向三元区范围招聘代课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生管人员笔试成绩相同,按代课年限长短排列;若按代课年限相同则加试一场面试,应聘者名次按加试面试的成绩排列。
㈥体检:根据笔试、面试和奖励分的总积分从高到低顺序,分学科按拟聘名额1:1确定体检人员名单。面向三元区代课教师招聘的人员按笔试分数从高到低顺序和拟聘名额1:1比例确定体检人员名单。按《福建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规定,由教育局统一组织,费用由体检人自理,不合格者不予聘用,按积分顺序从后一名递补。
㈦考核:考生体检合格后,应聘者要及时提交毕业生个人档案,区有关部门查阅档案、区级有关单位进行协审等方式对体检合格考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能力、计生及综治情况以及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㈧聘用: 体检合格,分学科确定拟聘用名单,按规定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并将结果在区政府网站、市教育局网站和区政府大门进行公示7个工作日。批准聘用者,试用期一年,期满视个人表现续聘,享受本区教师同等待遇。招聘人员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
四、纪律要求
区教育纪检监察部门对招聘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区教育局监察室电话:8339678联系方式:区教育局组织人事股(三元区政府)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8300055邮编:365001
三元区委编办三元区公务员局三元区教育局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三日
第四篇:兰山区教育局2009年教师调配方案
为优化配置教师资源,促进教师合理流动,补充驻城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实现学校均衡发展,经区政府同意,今年继续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从农村学校选招部分教师充实到驻城学校任教。根据“依据需要、合理流动、严格条件、公开透明”的调配原则,特制定2009年教师调配方案。
一、农村学校教师进城、城区学校教师调配办法 为稳定教师队伍,凡农村学校(含兰山办事处工业大道以西、南坊办事处青年路以北)教师申请进城和城区学校(含金雀山、银雀山、兰山街道办事处)之间教师要求调动的,均需通过笔试和对师德表现、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择优调配。
1、报考条件
(1)农村学校教师报考的须在农村学校工作满5年,驻城学校教师报考的须在现单位工作满3年;
(2)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对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称号的人员,参加市级以上讲课比赛获得市级一等、省级二等以上或举行市级以上公开示范课的人员,并且自获奖后在本单位继续工作满2年以上的,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
(3)中学教师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小学教师需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含专科)学历;
(4)近五年来获得过镇(街道)及以上优秀教学成绩奖。
(5)初中教师报考高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学历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应学科的高中教师资格证书;在初中学校教授初一至初三相应课程满一轮以上;近5年来获得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绩奖。
(6)小学教师报考初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具有相应学科初中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须有小学高年级的任教经历;近5年来获得区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绩奖。
(7)高中、初中教师报考小学,所学学科必须与报考岗位一致或相近(如: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只能对口报考,政治、历史只能报考社会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只能报考科学学科)。报考时递交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由中学系列改为小学系列的申请。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报名考试:
①近三年以来因违纪受过各种处分的人员;②师德考核不合格者;
③2008考核后20%者;
④在怀孕期间或产假期间的女教职工以及其他长期病休人员;
另外,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农村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农村学校教师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区级以上名师和参加市以上讲课比赛获得一等奖的,自获奖之日起在原学校服务不足2年的,不得参加报名考试。
2、组织报名
学校要向全体教师广泛宣传教师合理流动的政策和要求,鼓励广大教师在农村长期任教。要特别注意通知到每一位符合调配条件的教职工,保证其知情权。符合调配条件报考的人员要向所在学校写出报考申请,由所在学校校长严格审核后,统一于8月11日到区教育局人事科办理报名手续。报名时,需持《兰山区驻城教师招考报名登记表》(由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查,签字并加盖公章)、准考证(贴近期正面同底一寸免冠照片2张),报考人员身份证、毕业证、有关获奖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报名时,根据区教育局公布的驻城学校需求计划,每人限报一个学校的一个岗位,农村学校教师可同时填报调剂志愿。
3、报名时间、地点及所需材料:
(1)8月11日以学校为单位集体报名;
(2)上报《报考登记表》一份,《准考证》一份;
(3)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等。
4、考试时间和地点
各学校务于8月15日上午派专人到区教育局人事科领取准考证,并通知相关人员按时参加考试。考试时间和
地点见准考证。
5、组织考试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所报学科的基础知识、教材内容,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
6、业务成绩
⑴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讲课比赛,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记4、3、2分,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记3、2、1分,区级一、二等奖记1分。
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按同级讲课比赛一等奖记分。
⑵教学成绩优秀奖,市级4分、区级2分。
记分方法:以上两项均限最高奖一次记分,两项分值累加为业务成果分。所有记分项目必须是2004年6月30日以后获得的。
7、考察录用
笔试成绩、业务成绩之和为报考人员的总成绩。根据报考岗位,按招考总成绩的高低顺序,确定录调人选。因驻城学校间教师考试交流造成的空缺岗位,在相同学段、相同学科的农村报考教师中,根据个人调剂志愿和成绩择优调配。
8、岗位使用
招考选调教师到新单位后,需根据新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情况,重新进行岗位竞聘,通过竞聘确定其专业技术岗位及其等级。
根据区人事局设岗情况,驻城学校大部分学校高级、中级无空岗,农村学校大部分学校高级、中级仍有少部分空岗现象,因此,鼓励驻城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鼓励农村教师长期留在农村学校任教。
二、农村学校间教师调配办法
(一)调配依据
1、确因工作需要的。
2、确因生活需要的。
3、申请调动工作的教师,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在现工作学校原则上连续工作3年以上,师德与工作态度良好,有较好的工作实绩;(2)夫妻分居(提供爱人单位证明和结婚证);或回居住地照顾父母(房产证和父母年老多病的有效证明)。
4、因南坊中、小学教师已饱和,原则上不再从其它学校调入人员。
(二)调配程序:
1、个人申请,学校审核同意,于8月14日前将农村学校间教师调动申请表上报区教育局人事科。
2、人事科汇总申请表,提出调动方案报局党委会确定调配名单。
3、办理调动手续。
临沂市兰山区教育局
2009年8月6日
第五篇: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2007-12-15 21:43:5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2)○张永玉南际石文兵
2006年3月21日至25日,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事厅、省编办和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一行5人组成调研组,就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江西省“以县为主”管理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体制基本确立;通过核编定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进一步精简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调配交流等的管理职
能尚待进一步到位;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偏紧,学校班额过大,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调研样本县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我们选择了星子县、___县、于都县分别作为我省边远山区、湖区和经济贫困老区的代表,以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三种形式开展调研。我们在这三县分别召开了有县政府、市、县两级教育局、人事局、编制办和财政局有关人员,以及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中小学教师编制及中小学教师管理和教师调配工作的汇报。实地考察了2所农村中学、3所农村小学和2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对三县发放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测算表”,对12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情况”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对三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相关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三县基本情况
星子县地处江西北部庐山脚下、鄱阳湖之滨,境内多山区、湖区,总面积为894平方公里,人口24万。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17所,农村中小学校10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8608名,其中县镇小学5186人,农村小学生28656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990人,实有教职工人数2327人,超编337人;小学23人以下的教学点4个,占用教师编制数5人。
___县是江西西北部与湖南交界的山区小县,全县人口万。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68所,农村中小学63所;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596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2775人,农村小学生59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163人,现有在职教师1198人,超编35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25个,教师51人。于都县是位于江西南部的国家级贫困县,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区为主,人口万人。各级各类学校355所,农村中小学校337所,小学教学点104
个;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8842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13234人,农村小学生112015人,县镇中学生19503人,农村中学生436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6852人,实有教职工人数9190人,(其中公办教职工7451人),代课教师17人,超编2338人;全县教学点104个,教职工247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42个,教职工244人。
(二)教师编制管理核定的情况
2002年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赣府厅46号文件,要求按照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师生比为:小学1∶,初中1∶18,高中1∶16。按照省定编制标准,星子县、___县、于都县教职工核定编制数分别为1990人、1163人、6852人。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各县采取了以下做法:1.调整学校布局。星子县农村中小学由原来的141所撤并成107所,其中撤消中小学校4所,村小10所,教学点20个。___县将原来的183
所中小学,调整为68所;2.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由县编办牵头,组织教育、人事、财政等部门组成核编小组,根据学生数核定教育编制。3.清理各类不合格教师。星子、___两县共清退代课老师1168人,“在编不在岗”教师154人。(从1999年至2002年___县共清退代课教师413人,目前已无代课教师。于都县教师紧缺,尚有代课教师17人。)4.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做好教师分流工作。___县采取了六条措施做好分流工作:(1)顺向流动安排到缺编中小学任教;(2)鼓励富余落聘人员到在大中专院校脱产进修;(3)经学校同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允许部分富余落聘人员停薪留职;(4)允许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教师按政策办理病退;(5)允许男满58周岁,女满53周岁的体弱教师实行提前退岗休息;(6)在校待岗,参加学校安排学习、劳动和其他活动。
(三)教师的调配情况
1.对于教师的调配,三县做法不一,但基本能体现教育主管,规范管理
___县的做法是,教师的交流和调配,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的编制余缺和需求情况,以及教师的个人申请,经集体研究,由教育人事部门下调令,对农村调往县城学校的教师,采取经过考试公开选拔的方式。星子县的做法是,县属教育系统编制内的人事调配,由县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编制内乡镇之间、县城学校之间的教师调动,由县教育局自主决定,县编办和人事、财政部门按县教育局的调动函,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