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感悟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感悟
学号:2012602023140动科6姓名: 罗泽贵进入大学,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第一次深刻的懂得了学习习近平现代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学习习近平现代史。不仅让我更加细致的了解到中国在近现代所发生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这些历史所表达的历史意义,以及通过这些历史事实对今天的我们将有怎样的启示。常言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要想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日将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就必须以史为鉴,从历史的成功与失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
历史老师是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讲课简明生动,这让我更加喜欢历史这一门学科。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知识上我有不少新的收获,在思想上也有很多新的认识。
细细看了本书所写,慢慢听了老师所讲。知道了近代以来人民是怎样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更是深深的记着外国列强对我国所做的种种事情。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日本的侵华,尤其是那南京大屠杀。
回首中国的近代史,有愤怒,有悲痛,有感慨,有自豪。愤怒帝国主义的无耻侵略,悲痛中国人民的受苦受难,感慨仁义志士的为国捐躯,自豪中国人民的伟大与坚强。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将中国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在历次的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量的中国人民。有压迫就会有反抗,随着帝国主义的压迫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人民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各地的起义不断,使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直到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发动了新骇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国的社会出现了一片光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首次登上历史的舞台,显示了他们的伟大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展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带领着中国人民一步步地向自由与解放迈进。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国民,“落后就要挨打”,敬告青年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一部人民坚决的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更是一部艰辛勇敢的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
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斗争、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历史终究是历史”,辉煌和耻辱都已流逝而去,但历史的精神和宝贵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并铭记于心的。虽然中国近现代史在初中、高中阶段我们也曾学习过,但每次学完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毕竟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就我们自身对历史的把握和理解而言是有差别的。通过大学的进一步学习,我也形成了新的思想。
历史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的稳。一个巍巍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民族,谁要想再欺侮我们,它首先得摸摸自己的爪子有多硬!
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才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可以说没有中华民族广泛的统一战线,没有人民的力量,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坚持“读史,学史,明史,用史”。作为大学生,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能力,运用马列主义思想于学习生活中。
当代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以后,深入群众,投身实践,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各自所承担的工作中和岗位上刻苦锤炼、顽强拼搏,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学习并践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学习感悟(模版)
中国近代史学习感悟
2014级会计一班
140410147
邬宗宏
历史,记载了过往发生的种种。每一页,都记载着一个故事;每一段文字,都在述说着一段经历。而学习历史,则是为了让后人了解前人的经历,学习他们的好,摒弃他们的错,参考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策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旅途。然而,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近现代史,就值得人们去深刻体会,细细地品味。
作为一个文科生,学习了六七年的历史,在我的印象中,历史是非常无聊的一门课,讲的不都过是一些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事情经过是怎样的.........非常繁琐而且无聊,记了也没什么用,但深入学习思考后,你会觉得其实它是非常有趣的。
前段时间,我们班上合作拍摄了一个历史短剧,讲的是西安事变,我在里面饰演了张学良,比起之前学习只是大概看一看事情经过,在表演时,将自己带入这个角色,思考在那种情况下,是怎样一种心情,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在一系列思考后,才真的了解了这一事件。
正是从这一经历,我对历史重新提起了兴趣。学习历史,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局观念,我们不能单纯的只看这一事件,而是应该纵观全局,在整体中观察他的始末。有的时候,仅从单一事件去看待它的成败、影响,因为这是不全面的。就像黄花岗起义,就它本身来说,不过是一次失败的起义活动,但从整个辛亥革命来看,黄花岗起义就是极具深意的前期试探。
而且,在看待历史事件时,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被常识性认识束缚住,而要考略背后的影藏信息。就如甲午中日战争中,我们都看到这样一条记载:战斗失利后,将军觉定殉国,自沉海中时,他的宠物狗咬住了她,最后人和狗一起沉没......在开始看到这一信息,我只觉狗的忠义,将军的悲壮。但仔细一想,在这么严肃的战争中,船上有大量不能碰水的炸药的情况下,最高指挥官还将宠物带上船,还没人组织,可见军纪之松懈,制度之腐朽。
学习了近代史,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中的精神。通过学习了近代史,听老师生动的讲解和观看老师播放的影像资料,我对中国近代的屈辱和艰辛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从屈辱和艰辛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而感到自豪。中国近代史,是段很黑暗的历史。它反面的教育了我们,让我们后人要记住这个道理:现实的世界很残酷的。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世界里,落后就是要挨打的。要在这个世界里活下来,我们只能不断的提升自己,强化自己。对于我来说,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学习好中国近代史,把这一段历史铭记于心,把它作为今后我们工作、生活,乃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财富与精神动力。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的思考挺有哲理的。这个学期我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也有了不菲的收获,让我懂得了昨天,珍惜今天,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明天。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资料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1.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B)
A.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工业革命的发生
C机器大生产的实:观
D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D)A。政治控制
C.文化渗透
B∶ 经济掠夺
D.军事侵略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侵中国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江宁条约》
B∶ 《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虎门条约》
4.1894年11月,日军在中国制造了(A)
A.旅顺大屠杀惨案
B,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C。济南惨案
D.南京惨案
5.圆明园被烧毁于(B)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以下条约中,中国赔款最多的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下列选项中,第一个规定列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是(B)
A。《虎门条约》
B。《五口通商章程》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8.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C)
A。广州、厦闸1福川l、南京、上海
B。广州、汉0、福州“南京、上海
C.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D。广州、汉口、福州、宁波、上海
9.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方式固定下来的条约是(B)
A。《虎门条约》
B。《五口通商章程》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10.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开始发生逆转,由出超转为入超的年份是(C)
A。1842年
B.1864年
C.1876年
⒍1895年
11.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C)
A。《南京条约》签订以后
B。《北京条约》筌订衤后
C。《马关条约》签订|以后
D.《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12.列强在华设立的第一家银行是(A)
A荚国冻方银行
B,英国汇丰银:行
q法国东方汇理银行
D。俄国俄华银行
1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D)
A。掠夺资源
B.开辟市场
C.开拓疆土
D逼迫中国成为其附庸国
1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B)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6.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王人产生在(B)
A。洋务运动中
B.外国资本经营的近代工商业中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
D.私人小作坊中
17.近代中国社会最革命的阶级是(A)
A.工人阶级
B∶ 农氏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8.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C)
A.无产阶终和资产阶终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19.近代以来,中华戾族始终面临春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是(D)
A,相辅相成B。相互区别
C.相互联系
D∷既相互区别,叉相互联系
20.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义和团运动
21.1889年在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B)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22.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其根本原因是(C)
A.中国氏族∷意识:的逐步觉醒
B。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C.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属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23.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
A。社会制度的腐败
B.经济技术的落后
C。思想的落后
D。∷中外力量悬殊
24.最早提出阝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是(C)
A。《地理大全》
B。《四洲志》
C∶ 《悔国图志》
D∶ 《天演论》
25.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ABCD)
A.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在敢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专制制度
C∫在文化上讠以儒家忠想为核i心
D。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26.近代,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有(ABCD)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27.1858年,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国家是(ABCD)
A。英国
B:法国
C。羡国
D。俄国
28.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的中国领土有(ACD)
A.辽东半岛
B。九龙半岛
C。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D。澎湖列岛
29.火烧圆明园的外国列强是(AB)
A∶ 英国
B∶ 法国
C。关国
D。俄国
3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列强达成的条约有(ABD)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31.《马关条约》签订后,逼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的国家是(BCD)
A。英国
B∶ 俄国
C。法国
D。德国
32.西方列强在华的经济掠夺手段包括(ABCD)
A。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C。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33.西方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手段是(ABCD)
A。垄断中国的近代工业
B。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
C。在中国设立银行
D,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破坏农业
34.西方列强不断加强对华的文化渗透,其手段包括(ABD)
A.宗教渗透和侵略
B.鼓吹侵略有功论
C。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古迹
D,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35.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华倾销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包扩(ABC)
A。促使中国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业经济日益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
B,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C,促进中国转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促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6.中国的资产阶级包括(CD)
A封建资产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37.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ABC)
A,革命性最强
B。相对集中
C,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
D同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
38.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BD)
A.发展生产力
B。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改进生产关系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9.中日甲午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ABCD)
A.左宝贵
C.林永升
B.邓世昌
D。丁汝昌
40.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BC)
A,清政府不完全听命亍列强
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C。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ˉ些有识之士的抗争
41.1843年,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其主要内容是(ABCD)
A。综述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
B.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近代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
D.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42.简谁中国封肄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答:(1)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经济上,封建±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②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杈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j、④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ρ
(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43.简述清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
答: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强盛转伺:衰落
(1)政治上,中央集杈∷进=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力。
(2)经济上,人卩大增长t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勉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流民不断增加。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肓只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ˉ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各废弛,八旗兵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也是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44.外国列强是如何对近代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 答:(1)控制中国内政。
(2)操纵中国外交。
(3)享有领事裁判权。
(4)把持中国海关。
(5)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6)扶植、收买代理人。
45.外国列强是如何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
答:(1)在中国开办工厂,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使中华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
(2)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
(3)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
(4)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
(5)给中国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46.为什么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1)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雨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之后,美、法又分别与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搏条约》。
(2)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荚国等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外国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中国逐渐沦入了国家政权形式上仍然存在,而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
(j)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一方面,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农业经济也日益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并成为其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仵,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而是一个半封建社会了。
(4)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由原来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才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7.简述申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j点
答: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生的阶级,具有鲜明的特点。
(1)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分为上层和中下层两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大都拥有规模较大的企业,经济力量比较雄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系比较密切;中下层所办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较少,经营状况远不如上层所办的企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联系较少,且矛盾较大。
(2)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
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这就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格,这就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48.简述中国的工人阶级是怎样产生的,具有哪些特点。
答:(1)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比中国资产阶级的年龄和资格更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一些。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
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洋务企业申,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70年代以后,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又一次得以扩充。
(2)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第一,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其革命性最强。第二,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第三,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49.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答:(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2)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条战线上。
50.简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2)相互关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同中国筌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的和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1.19世纪70-9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
答: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1)俄国一直把中国东北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引起俄国强烈不满,它便联合法、德,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俄国以此为借口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中俄密约》、《旅大租地条约》、《续订旅大租地条约》等,东北全境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2)1898年3月,德国强租胶州湾,将山东划人自己的势力范围。
(3)1899年11月,法国强租广州湾,并要求清政府不得把云南、两广割让给他国,滇、桂、粤三
省便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4)1898年2月英国要求清政府不得将长江沿岸各省租与他国,长江流域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6月,强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 99年;7月1日又强租威海卫。
(5)1898年4月,日本要求清政府不得把福建省让予他国,福建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6)美国由于来得较迟,便于1889年9月至11月间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
52.论述鸦片战争前,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答:(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统治走向衰落,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此时的世界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欧美许多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迅速。
(2)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清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尽头。
(3)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等主要国家先后确立,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需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寻求新的殖民地。开辟新的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促使西方列强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他们把目标瞄向中国。
53.论述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是如何侵略中国的
答: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以军事侵略为前奏,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文化上麻醉中国民众。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中国进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军事侵略。资本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赔款。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内政,《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这些公使并非普通的外交官;操纵中国外交,列强侵略中国,总是军事侵略伴着外交讹诈并行,然后取得利益后再“一体均沾”;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长期把持中国海关大杈;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宗教渗透和侵略,一些外国传教士一直充当列强侵略中国的先锋,他们以传教为掩护,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数月的间谍侦查活动,刺探收集军事情报,并鼓吹对中国进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西方教会中一部分人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19世纪末叶,帝国主义者叉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变成了=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⒛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部分地区甚至成了自本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54.论述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及其特`点
答:(1)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另一方面,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第一,资本一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外国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在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55.论述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答: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也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动。
(1)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但自身也有了很大变化。晚清时代,因镇压太平天国由军功擢升的官僚地主,在兼并土地和剥削农民方面与过去地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民国时代,大大小小军阀利用武力,占有土地。一部分地主开始投资于新式工商业,成为资本家。但是,大部分地主仍依靠地租剥削为生,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2)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由于土地兼并严重,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破产或失去土地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各军。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3)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人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1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的。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它的力量较小,又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两面性,即革命性和要协性。
(4)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比中国资产阶级的年龄和资格更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一些。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56.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是如何反抗外来侵略的?
答:18⑽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有两个层面。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者;1884年,中法战争时期,香港的中国造船工人和码头工人举行罢工,拒修法国舰艇,拒送法货,商人也举行罢市;台湾人民也曾多次反抗侵略者,如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人民与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等;19♀0年,义和团和部分清军与八国联军进行了殊死搏斗。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1841年2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59年6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守军沉着应战,击沉、击伤军舰多艘,战争期间,提督史荣椿(乐善(蒙古族)战死。中法战争期
间,1884年8月,刘铭传的守军多次击退法军,1885年初,法舰炮轰浙江镇海炮台,也被击退,3月,冯子材率领清军和当地民众取得镇南关大捷。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卫战斗中为国捐躯。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永不灭亡
57.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他们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瓜分中国,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外国列强的共同图谋,但是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纠葛、矛盾,甚至可能爆发战争。因此,列强各国经过协商,暂缓瓜分中国,保全清政府,以使其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实行“以华制华”。
(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期间,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打击了侵略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58.论述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答:自1840年至191ρ 年,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都失败了,究其原因有两方面:(D社会制度的腐败。清中叶以后,封建统治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相反却更加腐败。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扬“防民甚于防寇”,常常压制1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失败。甚至在反侵略斗争取得一定胜利的时候,腐败的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力主避战求和,为此不惜割地、赔款。很明显,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中华民族要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2)经济技术的落后。进人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亩没肴改变,经济总量较小-工业技术落后,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必然导致被动挨打。经济技术的落后,又使中国在武器装各、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这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失败的重要原因。
(3)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5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是怎样一步步觉醒的?
答: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除主张严禁鸦片,组织渔民等以抵御外国侵略以外,还注意了解西方,赞成正常的对外贸易,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3年,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建忠、王韬、郑观应、薛福成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某些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一般都反对列强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对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
(?)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此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1898年4月,康有为疾呼,要求中国人要发愤自救。
(3)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近代
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之下,历尽千辛万苦,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A.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B.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C.自然灾害频发
D.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太平天国封王建制的地方是(C)
A。全田
B.东乡
C.水安
D.天京
3.1851— 1853年,仅仅经过两年的战斗,太平军就席卷6省,取得伟大的胜利。这是因为(D)
A。清政府腐败无能,不堪一击
B。起义得到了百姓的欢迎和拥护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的乒义战争
4.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鼎盛时期是在(C)
A.1853年
B.!855年
C,1856年
D。1864年
5.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场农民战争特点的是(B)
A.《十款天条》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原道醒世训》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和建设方案是(B)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变法通议》
7.《资政新篇》的性质是(B)
A。洪仁矸向泱秀全提出的统筹全局的建议
B。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C。一个苡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D。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8.《资政新篇》的致命弱点是(D)
A.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B。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C.资本主义色彩太浓
D。通篇未涉反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9.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D)
A.全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D.天京事变
10.天京事变中,率部出走后败亡的将领是(C)
A。杨秀清
B。韦昌辉
C。石达开
D。陈玉成
1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A)
A。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B.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脱离广大的人民群众
D.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不够
12.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是(C)
A,曾国藩
B,|左宗.棠
C„ 奕沂
0李鸿章
13.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蕞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D)
A.奕沂
B.张之洞
C.刘坤一
D.冯桂芬
14.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符开始举办洋务∫其着手点是(A)
A。近代军用工业
B.近代民用企业
C.新式海陆军
D.文化教育事业
15.洋务派举办遮代军事工业的首要目的是(B)
A。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
B∶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C.维护清朝统治
D.为民用企业的创办打下基础
16.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ABC)
A。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B。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C。全国自然灾害频发
D.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出现
17.洪秀全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了思想基础的著作有(BCD)
A.《劝世良言》
B。《原道救世歌》
D。《原道觉世训》
C.《原道醒世训》
1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ABD)
A。北伐
B.西征
C.封王建制
D。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19.《天朝田亩制度》是(AC)
A。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B.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妁改革与建设方案
C。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D。洪仁矸向洪秀全提出的统筹全局的建议
20.以下属于《资政新篇》的内容的是(ABCD)
A。在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来集权
B。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全融等事业
C。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f暗柜”,革除缠足等社会陋习
0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
2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ABC)
A.缺乏先进阶级的颌导
B。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警惕性不够
D。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多方阻挠
22.太平天国具有的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是(ABC)
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B。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
C.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D.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23.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AC)
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
B.农民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
C。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D.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胜利的保证
24.洋务运动的目标是(BC)
A。民主
B.自强
C,求富
D.独立
25.洋务运动的目的是(ABD)
A。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B.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
26.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CD)
A.为政府筹集资全
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解决办军事工业煤铢等原料的需求,交通运输的需要。
D。企图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
27.洋务派举办民用工业所采取的形式包括(ABD)
A。官督商办
B。官办
C。商办
D。官商合办
28.以下属于洋务派举办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是(ABCD)
A。轮船招商局
B.开平矿务局
C。天津电报局
D.上海机器织布局
29.到19世纪⒐0刊弋,洋务派建成的新式海军有(ABCD)
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
30.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答:(1)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普遍激化。
(3)太平天国发生前十年,包括广西在内全国自然灾害频发,大量灾民流离失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31.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历程
答: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1851年开始至1864年结束,历时10余年。
(D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9月攻克永安,进行封王建制和整顿军纪等。随后,起义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2)达到全盛时期。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战场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3)由胜转衰,再到失败。1856年,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32.简述天京事变的原因及其后果
答:(1)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造成这一事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农民起义队伍中固有的许多矛盾与弱点越来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
二是太平天国制定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各级官员之间,上下尊卑的等级界限十分严格。
(2)天京事变的严重后果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严重挫伤了革命的士气,造成了严重的危机,清军重新对天京形成了包围之势。为了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一批年轻的将领,封洪仁牙为干王总理朝政。但是,这已经无法挽回败局。1864年春夏,天京被湘军围困。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33.简述什么是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答: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自救”运动,称为洋务运动。
(1)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逐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也极大地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从19世纪60年代,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首领是恭亲王奕诉。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随之设立南洋、北洋通商大臣,南洋大臣由两江总督兼领,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上海和天津成为南北举办洋务的重要基地。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举办洋务,是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的。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除了继续办军事工业以外,还开始举办民用企业。洋务派还建立了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自身的缺陷限制了它的发展,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34.简述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形式
答: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除了继续办军事工业以外,还开始举办民用企业。经营轮船、电报、采矿冶炼(当时称为轮、电、矿)与纺织工业四个部门。
(1)目的。洋务派是打着“求富”的招牌办民用企业的,即“稍分洋商之利”。他们办民用企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办军事王业煤铁等原料的需求,交通运输的需要,以及企图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
(2)形式。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资金全部或大部分由政府筹集,也吸收一部分商股,主要由政府派官员管理,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几种形式。其中,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35.简述维新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答:甲午战争后,在中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思想启蒙和爱国救亡运动,史称维新运动,其兴起的原因有多个。
(1)它是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急剧激化的产物。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
(3)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宣传。
(4)中日甲午战争后,人们普遍对洋务派所标榜的“求富”、“自强”的口号发生怀疑,逐渐形成了△种共识,即要救国,只有维新。维新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迅速形成颇有声势的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并于1898年发展成为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36.简述什么是维新派及维新运动的发展历程
答:(1)维新派。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中华民族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此时,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站在了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的前列,积极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其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他们被称为资产阶级维新派。
(2)维新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培养骨干力量,制造社会舆论,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1898年6月
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里,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百日维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重新“训政”,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同时下令搜捕维新派人士。除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新政措施均被废弃。二切旧制随之恢复,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37.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是如何宣传维新主张的?
答: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通过以下行动宣传变法维新主张:(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介绍外国的变法。
(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38.简述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答:(1)维新运动的高涨,引起了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问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是要不要变法。二是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三是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2)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各。
39.“ 百日维新”期间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认识维新新政?
答:(1)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清政府进行了“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詹事府、通政司、鸿胪寺等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农会,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西法垦殖;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等。军事方面: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筹设武备学堂等。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设译书局,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等。
(2)这些维新新政的内容,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先进文化科学的传播都是十分有利的。它给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这些诏令中,只字未提维新派梦寐以求的“君主立宪”。可见,百日维新没有触动清朝统治基础,改革是很不彻底的。
40.论述《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答:(1)《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一,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为9等,好坏搭配,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第二,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一两。分得土地的农民都要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每“两”生产的农副业产品,除满足自家外,余则归国库。支出也由国库统一分配。第三,《天朝田亩制度》涵盖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多方面问题,通过这个方案,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第一,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萆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比历代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吏深刻一步。
第二,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的理想天国,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41.论述《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出评价
答:1859年,洪仁开向洪秀全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
(1)《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杈;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2)《资政新篇》戛有两面性。它是工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是,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作为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所提出的治理朝政纲领而忽略了这一点,这与洪仁牙长期没有参加农民革命斗争的实践有关。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42.论述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地位
答:1851年到1864年,近代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它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起义坚持了14年,革命的势力先后扩展到18个省,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以往历次农民起义都比不上的。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南方和东南沿海各省的天地会起义,北方的捻军起义,西南、西北的各族起义等。天京陷落后,太平军余部仍坚持战斗4年之久。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贝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太平军所到之处,毁掉孔庙,砸碎孔子牌位,洪秀全还设立“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1861年,清政府公然宣布“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将士们与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43.论述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1851年到1864年,近代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但最后失败了,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有以下几个方面。
(D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既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的滋生。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农民起义固有的矛盾与弱点,就充分地暴露了出来。他们大搞封建等级制,安于享乐,追求奢华的生活,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酿成内讧悲剧。
(2)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太平天国是以拜上帝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也无法维持内部长久的团结,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
(3)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44.论述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答: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产生了多方面的历史作用。
(1)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以“求强”、“求富”为目标,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新式学堂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人才。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大都成为重要的专业人才。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传统的“重农抑商”1“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的观念都受到很大冲击,商人、商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在对世界和中国自身的认识方面,传统的“夷夏”观念也有所改变,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再被视为“奇技淫巧”,“西学”成为中国求强求富的学问。
45.论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答: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结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D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是要维持行将毁灭的清朝封建统治。然而新的生产力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是不能相容的,洋务派只注重西法练兵和办企业,而不去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只是在封建制度的母体上,嫁接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的枝芽,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洋务派官员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的同时,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面对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压力,洋务派多是在“以夷制夷”的幌子下妥协退让。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武器大部分质量低劣。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的管理,也是清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没有发言杈。企业内部官僚化、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
(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多方阻挠,百般破坏,也是其失败的原因之
一。
46.论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地位
答: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维新运动失败,但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杈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7.论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
力的反对。当时,中国民琢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虽然广泛地进行了变法维新的舆论动员,但所争取到的有力支持者甚少。维新派既无严密的组织,又不掌握军队,也没有发动群众,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杈的皇帝身上,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2)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
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让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政权。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疾呼救亡图存,却一直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而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变法中曾允诺帮助中国的英国与日本没能给予维新派实质性的具体援助。
三是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维新派不仅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人民群众。
第三章 辛亥革命
1.清末新政开始的时间是(A)
A.1901年
B。1894年
C.1883年
D.1911年
2.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骨干力量是(C)
A。广大的农民
B.先进的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D。有觉悟的地主
3.邹容的《革命军》(B)
A。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
B。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C.抨击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
D.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
4.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其中,由黄兴为会长的是(A)
A。华兴会
B.光复会
C,岳王会
D.小刀会
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B)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中国国民党
6.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B)
A。《新青年》
B。《民报》
C.《湘江评论》
D.《新民丛报》
7.下列关于“民族主义”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B。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C.变“次殖民池”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D。民族主义就是要排斥所有的满洲人
8.民权主义的内容是(B)
A,要给民众民主自由之权利
B。“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C。明确了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D。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权利
9.“ 民生主义”的内容是(A)
A.“平均地权” B.改善民生
C。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10.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提出了工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
B.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C.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积极影响
D。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11.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B)
A.要不要实现“耕者有其田”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
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12.19⒒ 年4月27日,在黄兴的亲自带领下,120多名革命志士在广州举行起义,史称(D)
A∶ 辛亥革命
B。萍浏醴起义
C,秋收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3.清末保路运动是(A)
A.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运动
B.保护道路不受破坏的运动
C.各省立宪派自始至终倡导武装保路
D。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覆亡
14.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是(B)
A。1910年10月10日
B∶ 1911年10月10日
C.1912年10月10日
D。1919年5月4日
15.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时间(C)
A。1911年10月10日
B。1911年4月27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1月1日
16.下列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是(D)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
C。设法院,行使司法权
D,设立考试院,行使对官员的考核录用
17.辛亥革命的性质是(B)
A∶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C。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18.辛亥革命后,窃夺革命果实的是(C)
A,黎元洪
B。李鸿章
C。袁世凯
D。段祺瑞
19.袁世凯建立的北洋军阀政权代表的是(A)
A.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B。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民族资本家和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D。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20.“二次革命”的战场主要在(D)
A。北京、天津一带
B.上海、南京一带
C.安庆(九江一带
D.九江、南京一带
21.关于中华革命党说法不正确的是(D)
A.1914年7月,由孙中山在东京创立
B.坚持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的正确方向
C.要求党员个人绝对服从领袖
D.社会影响大大超过了同盟会
22.在第工次护法运动中,西南军阀与孙中山“合作”的真实意图是(B)
A.对孙中山很信任
BJ借助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
C.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符合历史进步趋势的D,看不惯段祺瑞倒行逆施的做法
23.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体现在(ABCD)
A,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
B。竭力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C.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
D。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
24.清末新政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ABCD)
A。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B,改革兵制,训练新军
C,改革学制,提倡新学
D,奖励工商,兴办实业
2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的革命纲领是(ABD)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
C。平均地权
D。创立合众政府
26.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是(ABCD)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包括(ABC)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8.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论战所围绕的主要问题是(ABC)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D。要不要向西方学习
29.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ABCD)
A.划清孓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
B。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C。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D。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30.关于武昌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中华民国
C.改变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D。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31.辛亥革命潜伏的危机,主要表现在(ABCD)
A。革命党^主动把权力让给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
B。政权被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篡夺
C.在一些省份,旧官僚和立宪派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
D。有的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这些人狼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
3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主要体现(AB)
A,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B.在寒行的脊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宁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C。同盟会会员虽不在临时参议院中占多数,但占据各个重要职位
D,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33.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ABCD)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B.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D。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34.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ABC)
A。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ˉ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B。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D∶ 没有明确提出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ABC)
A.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B。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
C.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6.简述清末民族危机加深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表现
答:清末,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进ˉ步激化。
(1)外国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辛丑条约》签订后,歹刂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竭力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后,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ˉ切权益“转让”日本。英国侵入西藏地区,德国则企图将势力延伸到原属英国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
(2)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清政府为支付对外赔款和对内搞“新政”,1901年至1911年10年间财政开支激增4倍,人民负担加重,激起了民众的普遍反抗。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农民1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抗租和抢米斗争,工人罢工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层出不穷。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社会急剧动荡,=场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37.何谓清末“新政”?
答:清政府于1901年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1)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年7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 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部门。
(2)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建武各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
(3)改革学制,提倡新学,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
(4)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
38.预备立宪为什么会失败?
答:(1)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各立宪期限,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
(2)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而不是真正要寻求革新。他的做法不仅引起立宪派不满,而且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汉族官僚同满族官僚的矛盾。
39.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答:(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40。什么是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
答:(1)保路运动是一场关系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为了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四川省尤其强烈。一开始各省立宪派倡导文明保路,但遭清政府镇压。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甚至下令向请愿群众开枪,当场打死30多人,造成成都血案ρ广大群众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即保路运动。
(2)随着革命形势的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决定在武昌举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ˉ枪,当夜占领武昌,三日之内,革命党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引来了全国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从武昌起义到11月9日,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江苏、贵州、安徽、广西、福建、广东等13省和上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在其他省份,也爆发了各种各样的武装起义和群众自发斗争,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41.简述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及其局限性
答:(1)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第二,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2)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第一,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工切不平等条约和工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第二,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42.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及其基本内容
答:(1)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2)《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设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便立法权,参议院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肓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3)《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43.袁世凯是如何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和复辟帝制的?
答:从1912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到1916年复辟帝制,最后走向失败,过程是这样的:(1)利用帝国主义列强、立宪派和旧官僚制造“非袁莫属”的舆论。
(2)逼清帝退位。
(s)任大总统后,毁弃孙中山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公然复辟帝制。
44.什么是“二次革命”?
答:(1)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同时,为了对付革命党人,他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用盐税作抵押,引起了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对。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举行“二次革命”。
(2)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通电讨袁,不久黄兴在南京宣布讨袁,其他地方如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也先后响应。战争主要在九江、南京一带进行,史称“赣宁之役”,又称“二次革命”。这场斗争只坚持两个月就失败了。
45.论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答: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竭力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社会急剧动荡,一场大的风暴即将 '来临。
(2)清未“新政”的破产。清置朝于1ρ 01年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各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各立宪期限。预各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随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随着19世纪末⒛ 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而逐渐形成的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他们接触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义化,深感到民族危难深重。在群众斗争的推动下?他们走向清政府的对立面,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46.资产阶革命派是如何宣传与组织反清斗争的?
答:同盟会成立前。资产阶革命派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与组织反清斗争。
(l)著书立说,传播革命思想。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刍阝容的《革命军》,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抨击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人民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
(2)成立革命团体,进行反清斗争。1894年,孙中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而后,以黄兴为会长的华兴会、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以及科学补习所、岳王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成立:革命团体的建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也为成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奠定了组织基础。
(3)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中国同巽会。1905年8月⒛ 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人了一个新阶段。
47.如何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
答:10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9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i)民族主义的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并明确将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区分开来。民族主义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但它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孙中山指出,革命者打倒满清政府,从驱除满人这一方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打倒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方面来说,是政治革命。民权主义的提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一套建国方案,在理论上解决了当时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革命目的问题。但它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即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孙中山鉴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走向富强,又可避免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
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
(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各的民主主义的革俞纲领。它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48.论述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
答:1905年至19凹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舆论阵地展开论战。
(1)论战的主要内容
一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二是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三是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2)论战具有重大意义 :
第一,论战划清了覃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3)论战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一是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二是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人认识,某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jE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些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木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49.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答d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工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绠民主革命,是申垦人呙救亡图存丁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D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ρ辛亥革命后,帝囟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f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3)是一场思想解熬运动。它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
(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50.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其失败说明了什么?
答:(1)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嵛派本身存在许多弱点和局限性: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第二,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
第三,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2)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51.如何评价扎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答: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权,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期。
(D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一方面,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制定《暂行新刑律》、《戒严法》等一系列反动法令,剥夺《临时约法》规定给予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民众。另一方面,袁世凯毁弃辛亥革命过程中孙中山苦心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军阀、官僚本身就是大地主,他们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还通过“清丈地亩”、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等手段,对农民进行压榨。军阀和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有些军阀拥有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财产。与此同时,广大人民却生活于极端困苦之中。
(3)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不久,又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恢复跪拜礼节,中、小学恢复尊孔读经。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童新落人了黑暗的深渊。
52.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捍卫革命果实的?
答:辛亥革命失败后,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1)发动“二次革命”。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通电讨袁,不久黄兴在南京宣布讨袁,其他地方如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也先后响应。战争主要在九江、南京一带进行,史称“赣宁之役”,又称“二次革命”。坚持了两个月之久。
(2)组织中华革命党。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坚持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的正确方向,但其要求党员个人绝对服从领袖,并采用打指模的封建人会方式,遭到黄兴等的公开反对。
(3)发动护国战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了帝制。6月6日,袁世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
(4)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年7月中旬,孙中山为反对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率领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发动了第一次护法运动。8月,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开幕。9月1日,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但由于西南军阀的排挤,他被迫离粤赴沪。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5)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⒛ 年8月,孙中山传令粤军陈炯明部回师广东,讨伐桂系军阀岑春煊、陆荣廷。11月,孙中山重返广东,恢复军政府,领导第二次护法战争。1921年9月,孙中山平定广西,统一两广。随后发布北伐令,以捍卫约法,恢复民国,但遭到陈炯明的反对。19”年6月,陈炯明炮轰孙中山的驻地。8月9日,孙中山离开广州再赴上海。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B)
A。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狂人日记》的发表
D.《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2.新文化运动中的第ˉ篇白话文小说是(C)
A。《阿Q正传》
B.《祝福》
C∶ 《狂人日记》
D.《故乡》
3.五西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
A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B.新民主:圭|廴性质:畸思:想虐蒙运动
C.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D.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4.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婪为共产主义耆的是(A)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董必武
5.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C)
A.德国强占胶州湾
B.巴黎和会的召开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九国公约》的签订
6.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在(C)
A.广州
B.北京
C.上海
D.天津
7.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是(A)
A.工人
B.学生
C.先进的知识分子
D.民族资产阶级
8.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地方组织的领导者是(B)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董必武
9.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B)
A.上海印刷工会
B.上海机器工会
C.上海纺织工会
D.北京工人俱乐部
10.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A)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武汉
11.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最高纲领是(A)
八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三
C。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二共和国
12.中共二大提出新的革命方法是(C)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走群众路线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3.中共第∵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五大
14.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D)
A。全国工人总工会
B。京汉铁路总工会
C.省港罢工委员会
D.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5.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B)
A。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B。讨论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C。制定开展工农运动计划
D。批评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16.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D)
A。《中国国民党宣言》
B。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C.《孙文越飞宣言》
D。新三民主义
17.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D)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提出
B。《中国国民党宣言》的发表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8.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AD)
A。北京大学
B.《民报》编辑部
C。南京大学
D。《新青年》编辑部
19.李大钊讴歌十月革命的文章有(ABC)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Bolshe•。ism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0.五四运动的口号有(ABD)
A.“取消二十工条” B。“还我青岛”
C。“抗议日本占领中国东北” D。“拒绝和约签字”
21.五四运动后期参加的群众很广泛,其中有(ABCD)
A,工人
B.农民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2.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有(ABD)
A。是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
B.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中国共产党在运动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23.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有(ABD)
A。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
C。部分接受了俄国民主思想的进步的知识分子
D.一部分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24.早期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有(ABCD)
A。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B,新民学会
C。互助社
D。觉悟社
25.早期宣传马克息主义的刊物有(ACD)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 《湘江评论》
pj《每周评论》
26.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城市有(ABD)
A。北京
B∶ 上海
C。|南|京
p∶ 长沙
27.早期共产党组织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的论战有(BCD)
A.同自曲主义的论战L∶
⒊ 同张东荪ˇ梁启超关亍社会义的论战
C。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D。同胡适围绕f∶问题与主义莳沦战
28.简述早期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答:(1)辛亥革命失败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利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甚嚣尘上。
(2)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人们反对各种复古逆流活动和假共和行为。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认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囟在于缺乏一个彻底的思想文化革命。在这种背景下,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29.简述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答:(1)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2)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倡导造就法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还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造就自主〈自由的人。
(3)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
(4)新文化运动还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30.为什么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忠列宁主义”?
答-(D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2)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3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1)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得以成长。
(s)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各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32.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哪几类人? 答: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三类人。
(1)第一类是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
(2)第二类是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1
(3)第三类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为代表。
33.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扔主要活动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答:(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主要有: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建立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创办大量的进步刊物。
(2)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以下几个特点:t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二是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三是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34.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何意义?
答:(1)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着重进行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至刂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35.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1)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等;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
(2)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组成的中央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3)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6.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展了哪些工农运动?有何意义?
答: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组织和领导土农运动。
(D工人运动方面: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87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
(2)农民运动方面:积极成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反抗地主压迫与剥削的斗争。彭湃在广东省海丰县成立海丰县总农会,会员达10万人。毛泽东在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参加农会的会员达lO万余人。
(3)通过领导罢工运动和开展农民运动,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必须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革命阶级,组成最广泛的草命统∵战线,才能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
37.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
(D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强调民杈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3)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4)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38.北伐战争取得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答:(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39.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ˉ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有什么局限性? 答:(l)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第二,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三,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准各,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圭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2)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也有局限性:
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错误地认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文化方面。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并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二是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三是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Ⅱ 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40.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前的民主革命运动相比有哪些不同的新特点和历史意义?
答: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各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卜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工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申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各。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4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木事变”,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D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坷其中的工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总之,正如毛泽东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4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和内容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答:(1)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性质。二大通过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中共二大通过的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其主要内容是: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3.试论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1)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尽管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它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第二,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2)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客观上,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主观上,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
(3)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这场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的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各了必要的条件。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的标志是(A)
A.东北易帜
B.宁汉合流
C,七一五政变
D.南京国民政府改组
2.国民党代表(C)
A,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B。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
D。民族资本家和实业家的利益
3.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D)
A。资本主义经济
C。市场经济
B。小农经济 ˇ D.封建经济
4.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是(A)
A。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
B,大规模妁资本主义经济
C。实质上的小农经济
D.与官僚勾结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5.在中间派别中,由邓演达领导的是(A)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乡村建设派
C.中国青年党
D.中国国家社会党
6.下列曾是中国国家社会党领导人的是(C)
A。黄炎培
B。曾琦、李璜
C,张君劢、张东荪、罗隆基
D.邓演达
7.关于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正式成立于1930年8月
B。成员是一部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和一些国民革命失败后因为各种原因脱离共产党组织的人士
C。不甘心向国民党反动统治妥协,不满国民党当局的内外政策
D.赞成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主张
8.1927年7月中旬,中共申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其中不包括(D)
A。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B。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⒍ 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D。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9.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确定的方针是(A)
A。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B。独立领导中国革命
C.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0.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在(C)
A。中共六大
C.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1.南昌起义的指挥者是(A)
A。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B.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C。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叶挺、张太雷
D.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叶剑英
12.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是(D)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13.毛泽东科学回答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著作是(A)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幺能够存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4.关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毛泽东1928年在井冈山时发表
B。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C。批评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坚持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D。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5.对1927年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是(C)
A.以城市为中心然后向农村发展
B.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坚持党的建设
16.带领红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前三次“围剿”的是(D)
A.王明、博古
B。周恩来、刘伯承
C.周恩来1朱德
⒐ 毛泽东、朱德
17.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1928年12月,曲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
B。彻底消灭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C。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利
D。存在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错误规定
1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备级农兵代表本会制麋
C。代议制
D。“三三制”
19.国民党政府实行***的军事独裁统治表现在(ABCD)
A。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B。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C.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D。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20.关于国民党官僚资本,正确的说法是(ABD)
A。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
B。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成为国家垄断资本
C.垄断资本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D。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结合,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
21.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主要体现在(BCD)
A.利用垄断所掌握的大量资源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B。垄断全融业
C。从事大规模的商业投机活动
D.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
2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是(ABC)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封建主义
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
23.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ABCD)
A在国民经济中所占,L童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B。在民蔟资本中,耳业资本所占的重小,商业资本和全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C。民椽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掎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p。民族资本: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4.关于⒛-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政治舞台上峋中间党派的说法,正确钓(ABCD)
A.他们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B.他们中的领导人及其成员的政治立场与政治主张比较复杂
C,他们不满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要求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
D.不赞成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不赞成红军战争和土地革命斗争
25.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ABD)
A.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各级平民政权
B.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者有其田
C.并不主张大力策动军事反蒋活动,实行武装起义
D.企图在反革命的国民党和革命的共产党之间另立一个新党,走另一条复兴中国革命的道路
26.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ABC)
A.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C.选出了一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D.将共产党所掌和影响的军队向南昌集中
27.八七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是(BCD)
A.是建设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B。绛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
C。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D.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28.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ABCD)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冶的第一枪
B.体现了中国苄产党人为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C。减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D。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29.同南昌起义相比,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在于(ABC)
A。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
B。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具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D。攻占了中心城市
30.“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ABD)
A。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B• 存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
C∶ 完善了军队编制
⒐ 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卖行民主管理
31.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意义(ABCD)
A。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B。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
C。开拜了一条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D。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32.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ABCD)
A.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国民革命的影响
C∶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和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D。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33.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要错误在于(ABCD)
A.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B.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
C。在反“围剿”的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消极防御的方针
D。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方针
34.在⒛ 世纪⒛ 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是(ABD)
A.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
B.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C。“左”倾错误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不过是太过急切
D。共产国际的千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35.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ABCD)
A。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B。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
C。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6.简呤国民党存全国苎围建立统治的历程
答(1)宁汉合流。
(2)国民党政府盯军队继续北伐,于6月进驻扎京1∷禾津一带。奉系首领张作霖在退回关外途中:被日本八预埋的炸药炸舛。
(3》东北易帜
37.简述国民党政府实行的***的军事独裁统治
答: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1)建立庞大的军队。
(2)建立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3)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
(4)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38.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妻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各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
39.简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主要代表
答:(1)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不满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要求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大多要求实行全国抗日;不赞成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不赞成红军战争和土地革命斗争;它们发动了一个改良主义运动,期望另找一条有利于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影响比较大的中间派别有: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梁漱溟
为首的乡村建设派;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曾琦、李璜、左舜生为负责人的中国青年党(又称醒狮派、国家主义派);张君劢、张东荪、罗隆基为代表的中国国家社会党(又称再造派)等。
40.简述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答:(1)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保证中国革命的继续向前发展。第二,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三,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2)八七会议的历史地位。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41.简述南昌起义的经过和历史意义
答:(1)起义的基本经过。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2日,宣布成立革命委员会,并颁布革命政纲。8月3日到6日,起义部队离开南昌挥师南进,在到达广东潮州、汕头地区时,起义军主力遭到强大敌人围攻,主力遭到严重损失。余部的一部分退到广东的海丰、陆丰与当地起义的农民武装会合,坚持斗争;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QO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0)起义的历史意义:第∵,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第二,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第三,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42.简述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答:(1)起义基本经过。1927年9月9日,起义爆发ρ秋收起义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公开打出了阝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起义军在攻打长沙遭遇挫折后,转向罗霄山中段的井冈山。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起义军进行了改编,建立了部队中的备级党组织,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实行民主管理,成为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10月7日,毛泽东率领部队抵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2)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的意义:第一,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第二,它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43.简述申国妁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答:192β 年10月和n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民草命的影响。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44.为什么说大革命失败后,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
答:(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代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因此,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
(2)国民党反动统治代表帝国主义的利益。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国民党统治的建立,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反而为外国侵略势力深人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大门。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外国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轻工业。国民党全国统治建立以后的一个时期,中国主要是美、英、日等国互相争夺的对象。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美国资本迅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3)国民党反动统治代表封建主义的利益。国民党统治时期,封建经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大部分的土地为地主及旧式富农所占有,只有少部分的土地属于农民。农民受到地租、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在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下,中国农村的经济日益陷人绝境。
(4)国民党反动统治代表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建立统治以后,官僚资本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官僚资本已经占到整个工业资本的2/
3、工业运输业固定资本的80%。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大革命失败后,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
45.中国革命为什么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答: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大革命的失败使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毛泽东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强调农民是要革命的,肯定开展农民运动的必要性;又特别强调军事运动必须同民众运动结合起来,“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阐明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2)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大起义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治阶级占据着中心城市,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企图通过城, 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是行不通的。而一部分起义部队由于及时转到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处于数省边界的农村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土地革命,坚持了下来。这表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中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也就阐明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46.论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答: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1)八七会议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同时明确提出要找到新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很大进步。
(2)八七会议以后,中共中央在领导各地武装起义的过程中,初步提出了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
(3)在探索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条革命新道路中,毛泽东是杰出代表。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4)19⒛ 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47.论述中国共产党发动和开展的土地革命
答:(1)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革命是红军反“围剿”胜利和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重要条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动和开展土地革命。
(2)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利。但其中也存在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错误规定。
(3)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第二个土地法,将阝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4)1931年2月,毛泽东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所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所有,任凭自由买卖。这就废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毛泽东等人还规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即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土地分配方法,即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搀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土地革命的开展,充分调动了根据地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
48.论述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f左″倾错误的表现、原因及危害
答|(1)土地革命前中期,“左”倾错误先后≡次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第ˉ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人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和夺取武汉等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2)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是:第=,在统ˉ战线问题上,将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暂时退出革命阵营,在“九一八″后要求抗日与民主的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亠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第二,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各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共产党最主妻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第三,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第四,在反“围剿”的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消极防御的方针;第五,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方针。
(3)严重的“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第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第二,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各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第三,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4)严重的“左”倾错误造成的危害: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六届四中全会后,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出现一片混乱,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31年9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立,继续推行“左”倾错误。193
3年初,由于白区党的工作遭到严重破坏,临时中央政治局无法在上海立足,被迫迁到中央根据地。王明等人“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的最大恶果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这次错误使红军和根据地的力量损失了90%,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
49.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1)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并成立了由毛/+×东1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2)历史地位α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遵义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全过程的某一个时期内,党以及党的领导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严重的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
50.论述红军长征的经过及其伟大意义
答:(1)红军长征的基本经过。中央工农红军于1934年10月从赣南、闽西出发开始长征,于1935年6月抵达四川懋功(今小金)地区,与1935年5月初离开川陕根据地实行转移到达那里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由于张国焘反对北上,中共中央决定先行北上,并将北上的中央红军主力改称陕甘支队。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和陕北红军会合,前后经历了整整一年,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二、六军团(后改为红二方面军)也于1935年11月,从湘鄂川黔根据地出发长征,1936年6月在四川甘孜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到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大会师,从而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2)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第一,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第二,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各了条件。第三,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过长征,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第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第五,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为独霸亚洲,它推行的政策是(A)
A。大陆政策
B.海洋政策
C.富国强兵政策
D,南征北伐政策
2.)“九一八”事变发生于(B)
A.1929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5年
3.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是(C)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 卢河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4.标志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B)
A。华北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件
5.瓦窑堡会议提出的新政策是(D)
A。批评了党内的机会主义和错误倾向
B.停止反蒋抗日”,提出“逼蒋抗日” C.集中一切国力抗日救国
D.在抗目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
6.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扭转时局关键的事件(C)
A.一二九运动
B.瓦窑堡会议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卢沟桥事变
7.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事件是(D)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红军接受改编
C.瓦窑堡会议
D.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8.抗战初期,造成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溃败的根本原因是(C)
A.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B.敌强我弱,国力对比悬殊
C.片面的抗战路线
D.战略战术的失误
9.标志着国民政府抗战政策发生转变的事件是(B)
A.日本政治诱降政策的抛出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C.皖南事变的发生
D。山西阎锡山部队进攻八路军
10.中共中央发表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D)
A。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C.国民党正面战场应发挥主导
D.使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1.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B)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桂南会战
D.长沙会战
12.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的作战方针是(D)
A。全面开展游击战,破坏敌人后方
B。运动战为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C。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
D。基本是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13.相持阶段人民军队在华北对敌人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战役是(C)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雁门关战役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 且“顽固势力”是指(D)
A。投日的汉奸、傀儡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亲日派
C.大地主资产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羡派
15.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B)
A.消灭地主阶级,废除封建剥削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
D。废除封肆削薄尽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16.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是在(C)
A.瓦窑堡会议上
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17.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国民政府奉行的要协方针主要指的是(AB)
A。不抵抗主义
B。“攘外必先安内” C。持久消耗战
D。以空间换时间
18.日军占领下列哪些地方后,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调整侵华政策(CD)
A。北平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19.1938年底日本调整了侵华政策,主要表现为(ABCD)
A.以华Hll华、以战养战
B。对国民政府实行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C.扶植傀儡政权,发展汉奸组织
D,主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20.中共中央派到东北领导抗日的领导人有(ABCD)
A。杨靖宇
B.赵尚志
C。周保中
D。赵一曼
21.由红军主力改编后的八路军下辖的师,包括(ABD)
A。第一一五师
B.第一二○师
C。第一二五师
D。第一二九师
22.为了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 战线,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策略总方针是(ABC)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有理、有利、有节
23.毛泽东的《论持久战》(ABCD)
A,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B。阐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
C.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D.科学的预测了抗战的发展进程
24.1938年,日本抛出诱降国民政府的对华三原则是(ACD)
A.善邻友好
B.日中合作
C.共同防共
D.经济提携
25.抗战中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是(ABCD)
A.佟麟阁
B.张自忠
C.赵登禹
D.谢晋元
2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有(ABCD)
A.左权
B.赵尚志
C.彭雪枫
D.杨靖宇
27.抗战时期文化界提出的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是(ABC)
A.抗战
B.团结
C.民主
D.救国
28.抗战时期在昆明共同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的学校有(ABD)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南京大学
D.南开大学
2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BCD)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开明绅士
D.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
30.毛泽东总结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BC)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
31.毛泽东指出,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需要的条件是(ABC)
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B.尊重他们的利益
C。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取得胜利
D。同他们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32.⒛ 世纪30年代日本准各和发动侵华战争的表现有哪些?
答:(1)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迅速成为亚洲唯△的资本主义强国。为独霸亚洲,它推行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2)1ρ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争。1932年,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3)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即“华北事变”,势力进一步向华北渗透。
(4)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9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
33.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深童的民族灾难?
答:日军对中国的大规模武装侵略和在其占领区的殖民统治,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34.全面抗战之前,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进行了哪些合作抗日?
答:(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同以原东北军为主体的抗日义勇军进行了合作抗日。
(2)1932年1月,中共中央号召各界民众组织义勇军,支援驻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抵抗日军。
(3)1933年5月,中国共产党同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进行合作抗日。∶
(4)1933年11月,支持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浒鼐等国民党反蒋爱国人士在福州发动的抗日反蒋事变。同第十九路军代表签署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5)1934年4月,提出并发表有宋庆龄、何香凝等爱国民主人士签名的《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号召中国人民自己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35.中国共产党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什么
答:(1)为了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2)进步势力主荽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3)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 :派。争取中间势力是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熏票的任务。
(4)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共产党必须对他们贯彻又联合界斗争的政策,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斗争求团结的目的。
36.为什么说抗日游击战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答:(1)八路军、新四军采取“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抑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敌后游击战争对阻止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促使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起了重要作用。
(3)在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敌后人民力量的发展,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武装力量的壮大还使得游击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各了条件。
37.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内容∷有哪些?
答:(1)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
(2)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
(3)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占
38.为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了哪些建设? 答:(l)加强政权建设。
(2)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3)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经济困难。
(4)发展抗日文化事业,培养抗日骨干。
(5)开展整风运动,进行思想教育∫统一全党思想。
39.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1)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尽,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2)意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ˉ切从实际Ji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竞思主义思想路线。
40.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答:(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拂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霉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3)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41.试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答:(1)背景: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2)经过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就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1936年5月,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9月制定“逼蒋抗日”方针,同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停止了敌对行动。1936年12月,积极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十年内战的局面,国内和平基本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随后蒋介石发表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由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意义:抗:囟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42.怎样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地位和作用?
答:(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国民党领导的芷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2)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组织过若干重大战役,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正面战场的爱国官兵,不畏牺牲,英勇抗敌,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民族的尊严,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
(3)相持阶段到来以后,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基本上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同时制造了多次的反共“摩擦”事件,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样正面战场抗战地位下降,共产党领导的敌后人民武装力量日益成为抗日的重要力量。
4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抗日战争是一场全面的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全民族战争,中国共产党的申流砥柱主要表现在:
(1)制定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占193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会议上指出,必须实行全民族的抗战路线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ρ38年毛泽东又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必属于中国。这些为抗战∷战争指明了方向。
(2)积极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并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得以建立。面对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始终从民族利益出发,坚持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族统△战线。
(3)开辟敌后战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在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最终建立了19块抗日根据地,使得敌后战场成为抗战后期的主要战场,抗日游击战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4)加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通过建立三三制主权,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使得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最迸步的地方。
(5)开展整风运动,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44.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必属于中国?
答:(1)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论调,毛泽东于1938年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2)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⒛ 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因此,最后胜利将是属于中国的。
(3)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4)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45.中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工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D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46.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占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规律和进程,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抗战的纲领主张、团结御侮的先锋作用、人民战争的组织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同时,国民党的爱国官兵也为反对日本的侵略作出了贡献。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分不开的。苏联、美国、法国、英国等向中国提供了经济和军事援助。许多自家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鲜血和生命。
4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以其精诚团结、坚持抗战、献身民族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代表者,充分发挥出民族先锋队和阶级先锋队的作用-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戴。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的方针是(A)
A。独裁、内战
B。民主、和平
C。与中共坦诚合作
D.建立联合政府
2.关于“双十协定”说法不正确的是(D)
Aj签订于1945年10月10日
B。即为《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C。确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成为国氏党始终恪守的一个原则
3.关于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国民党出席会议
B。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等出席会议
C。中共未派代表参加会议
D.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4.国民党军挑起全国性的内战是在(A)
A.1946年6月
B。1946年1月
C.19钅6年10月
D,1947年2月
5.标志和谈之门被国民党全部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的是(D)
A。校场口惨案
B。下关惨案
C。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D.国民党逐出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
6.中国共产党指出,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是(A)
A,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
B,蒋介石多行不义必自毙
C。羡国看着中共壮大,不会总站在国民党这边
D.中共力量不断壮大
7.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A)
A。1947年2月
B.1946年10月
C.1947年6月
D.1947年10月
8.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B)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C.无产阶级领导的,联合各阶级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第四篇: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
————以五四运动为例
当欧洲,北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时,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衰弱,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鸦片战争的一声枪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击下,中国步入了存亡危机之秋。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列强一次又一次的发动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发动改革,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请来德先生和赛先生,挥动民主、科学的大旗,吹响了启蒙的号角。
我们时常会谈到“爱国精神”,但我们是否深思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爱国精神的真正内涵。1919年5月4日,一群学生用他们的行动表达他们的愤慨,表达他们对于这个国家的爱。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交了“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这已然让每一个中国人难以接受,紧接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商讨处理战败国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实际上,巴黎和会成为英、法、美、日、意五个强国操纵的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屈辱的地位,不料,欧美列强却做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公理战胜强权”,这或许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人的梦想,然而,弱国无外交,欧美列强在会议上出卖中国的权益,机器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于是乎,五四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1919年5月4月,北京各高校学生3000余名汇集在天安门广场上,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勿作五分钟爱国心”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运动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响应,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到了上海,上海的“三罢”斗争也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拒绝了有世界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指定的合约。可以说,这是中国人民难得的胜利。
这次的运动,有着其特殊的历史意义。首先,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样的口号体现出了这场运动的性质与人民群众的诉求,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欲恢复帝制施行专政,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是这次运动的导火索,以此为界,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与欧美列强,与日本帝国的抗争之路。其次,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是没有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那么五四运动就是一场群众性的运动,这场运动,让工人阶级从此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的前期是在北京进行的学生运动,或许学生们的运动初衷是爱国,那么,到了五四运动的后期,工人阶级在上海开始了一系列的罢工运动,这样的罢工运动更具广泛性,其运动的领导者也有学生过渡到了具有初步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共产主义思想者,这次的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这也为日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旧民主主义的结束。这场运动由学生发起,后期为无产阶级所领导。最后,就精神层面而言,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广泛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这样的一场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场爱国主义的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而设立的,我想,设立这样的一个节日必然有它的原因,不是简单的为纪念而纪念,而是将一种爱国的精神延续下去。空口凭说“爱国”二字显得过于抽象,想想当时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学生,为了国家的安危,不顾危险,走上街头,他们可能从来有考虑过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可能像刘和珍君一样暴毙街头,是爱国的信念支持着他们,让他们愿意为国家的安危尽自己的一份力。很多时候,历史给予我们的是一个已发生的过去既定事实的概念,时常很难去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这样的一场运动,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里,我们很难去想象,去感受当时的此情此景。历史常留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人们经历过五四运动,爱国的信念便带带流传,不可否认的是爱国主义精神早已深深扎根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之中,国家有难,人人便渴望尽一己之力以求力挽狂澜,国家昌达,人人便希冀凭个人之能再造锦上添花。先有国再有家,古有诗人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景,慨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文天祥也疾呼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主义流传至今,金晶虽为残疾人火炬手但誓死保护奥运火炬,高原边防战士日经风吹日晒只为了祖国的领土不受侵犯。或许,你觉得我们还小,这个世界早已过了那样战火连天的时代,居安思危,爱国主义时刻警醒着我们对国家未来的关心。看时政,聊军理,从自己的本身出发,尽可能多的去关注国家大事,去关心百姓民生。
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歇,将近一个世纪之前的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门,开始了仁人志士救国存亡的探索与抗争,也开拓了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收获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收获颇多。
首先。我明白了学习历史最大的意义。记得第一节课上,黄世坤老师给我们讲到,学历史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一个人认同哪个国家的历史,他就是哪个国家的人。历史,不仅仅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待本民族历史的态度。我想到日军在占领区实行奴化教育,为小孩灌输日本的历史认同感。这种方式是多么恐怖,在这样的教育下培养的孩子,一定会成为日本的走狗。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并且正确对待中国的历史,担当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人。
其次。我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中国近代为了民族解放的仁人志士有了更深的崇敬之心。最早接触中国近代史是在初中,只记得一场场屈辱的战争,一条条泣血的条约。我总是不愿面对这段屈辱的岁月。后来,在学习了黄世坤老师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后,我感觉中国近代史的关键词不是屈辱,而是抗争。所有的屈辱就是为了那一场抗争,所有的抗争就是为了那一次新生。鸦片战争后,有了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便有洋务运动如火如荼;甲午中日战争后,便有公车上书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后,便有国父孙中山推翻清廷。我们的民族不是麻木不仁的,我们是有血有肉的民族。每一次的鞭打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每一次的屈辱都是为了更强的抗争。纵使抗争的路上,有很多坎坷,我们只能不断摸索,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最终找到了适合我们的社会主义。我认为,现代中国蒸蒸日上的发展,与近代的不断抗争是紧密相连的。中国人的抗争精神,是值得敬佩的!我记得陈天华的浓眉英气显出的不屈傲骨,我记得秋瑾的坚定眼神显出的大义凛然,我记得顾维钧据理力争却显出的力不从心,我记得谭嗣同的有心杀贼却只能喊出的无力回天。他们,纵使失败,都是值得敬仰的英雄。因为没有他们的牺牲小我,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的使命,经世济民,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