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己准备“米”学会“下锅

时间:2019-05-13 20:0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学生自己准备“米”学会“下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学生自己准备“米”学会“下锅》。

第一篇:让学生自己准备“米”学会“下锅

让学生自己准备“米”学会“下锅”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运用字、词、句的升华。因此作文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怎样才能让学生爱写、会写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养成写的习惯呢?就得让学生自己准备“米”学会“下锅”。

一、多读

每学期提倡每位学生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适合少年儿童的读物)如:《上下五千年》、《资治通鉴》、《史记》等历史故事,读《鲁滨逊漂流记》、《草房子》,中国四大名著、科幻小说等经典读物来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让他们读一些有关写人、记事、活动、场景等各种文体的优秀作文来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多看

随时随地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如:在家里,上学放学的路上,操场上,楼道里,教室里等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引起的,结果怎样。注意事情起因、经过、结果,这样,写的文章就有头有尾。指导学生留心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就这个问题我总是做有意安排,如:星期天逢集,就让学生带一个《集市一角》的习作题目,植树节时带一个《植树》的习作题目,学校运动会也不闲着,让他们注意捕捉精彩镜头„„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场面,观察不同人的动作、语言、表情。还要留心观察动植物的样子、形态„„来积累作文素材,做到生活处处有作文。

三、多说

给学生说的机会。作文课上改变了以前老师读优秀作文,分析、讲评作文的做法,把优秀文章发到各组,让学生读,让学生评,找出优缺点,达到共同进步。作文时先拿出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互相说,说出作文的思路,写作素材,说出本次习作能用到那些词语,即先说再写。这样那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也能从中学到点什么,以达到全面提高。

四、多练

鼓励他们多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无论课外还是课内读的什么文章都要想想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下来;无论参加什么活动,如爬山、体操比赛、运动会、春游等,要随身带着笔、本子,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在家里,上学放学的路上,校园里等遇到印象深的事,也要以片段的形式写下来。这样学生养成了写的习惯,就不愁写不出文章来。

五、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告诉学生作文不能胡编乱造,要有真情实感;语言也不能颠三倒四,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这两点我是这样做的,如记一次活动《爬山比赛》,作文课就在外面上,让学生先爬山,再写。把他们先后经历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这样既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

六、往细处写

引导学生往细处写。即观察要具体,记述要详细,这就要把观察到的事物考虑周到,做的事情不要一笔带过。人物的音容笑貌,事情的错根盘节要交代清楚,做到描写具体。但也要防止托泥带水,把话扯远。

七、多修改

让学生把自己写的文章,像读书那样多读几遍,去发现文章的缺点,加以修改;然后同桌再交换修改,并写出评语,自己再根据同学给的评语再修改。这样学生的文章会不断提高。

就这样,我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多数是从三年级接班,到六年级结束,已经是很多个来回了,这么多年的习作教学我都是在不断的摸索总结,三年级开始习作,农村学生基础差,面对一个作文题目根本不知从何入手,开始我也着急,不知怎么能教会他们,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后来我就按照以上方法,让学生自己找“米”学会“下锅”。开始不行,慢慢地引导,到了高年级,他们已有了观察、积累的习惯,写作素材也有了,写作也就不难了。总之指导学生写好文章,不是件容易的事,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第二篇:让学生学会自己“捕鱼”

第十一条 让学生学会自己“捕鱼”

一个小孩遇到了一位点石成金的老人。小孩不要金山,而要点石成金的指头。因为小孩知道,金山总有用完的 一天,而有了指头,却可以无穷无尽地点石成金。

城然,教师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己“捕鱼’,才能收益一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自己捕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渔”,才能够拥有更多的鱼。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其受益一生。

一、别让你的学生成为新“文盲”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有人早就用过“知识爆炸的时代”来形容这个社会。信息社会的信息急速增长信息量大,更新速度急剧加快。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我们终其短暂的一生也不能穷尽其沧海一栗,唯其如此,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学会学习。

你以知识为载体,让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成为你驰骋空间缰索。但这世界变化得比我们想象要快得多,因为你昨天也许才将WINDOW 98操练熟悉,可恼他人今天使用的却是WINDOW XP。经过一段安稳而平静的教书生活后,我们不仅对新知识会感到欠缺,而且对新知识还有一种习惯性的拒绝。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是一个学习狂。

1、面对信息社会的思考

很早以前就听过这样一句话:21世纪什么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听起来像绕口令,但其实简单几句话却也道出了事实。那么,如何使自己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呢?我想答案也只有一个:就是不断的学习,不只是学生,教师亦然。

2、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面对现在这个信息量巨大的社会,如何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是知识就至关重要,一如书上所写“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到底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 我想面对这样一个非A即B的问题,100%的人会选择后者,但这个后者落实起来却又不那么容易,特别是在学校里面,向分数看齐的状况下。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学生做些什么呢,那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我们从学校所学的大部分知识走向社会后可能不会再用,却会用到许多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知识,这就需要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很显然,一个人今后事业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力。不会学习的人,离开学校后将无法继续学习,而过去所学的一点知识也会随社会的发展而变的陈旧,最终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不会学习新知识的人。因此,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诡计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习如果不能以恰当的方式学习,即使是那些经过选择的知识,也将无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谓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会自动实现的。

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诉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历史的机会,也铺设了平台。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性,是课程实施中必须着重探索的一个问题。

教育家历来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我国古代教育论述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诱”、“喻”、“长善救失”等,学生学习的形式主要是自己读书和活动。据《论语》记载,孔门的教学很多是在师生从事各种活动中互相讨论进行的,并无系统讲授。孟子极力提倡“自得”。《学记》的整个出发点就是“学”。荀子的“闻”、“见”、“知”、“行”,《中庸》的“学”、“问”、“思”、“辨”、“行”,以及“朱子读书法”等,都是对“学”的概括。学会学习,就会觉得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二、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捕“鱼”

现在,国家明确把“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提出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真正学会学习。学会自己捕鱼。

1、我们要的是“渔”

语文课是上的最轻松的一门课,因为我们可以不用脑袋去听课——其实只用耳朵就足够了;也不用担心笔记的问题,我们的手大部分时间是闲着的。因此,大可以选择一个最舒服的姿态听课,只要这个样子没让教师觉得很失礼貌就行。我想,这是语文课之所以不受冷落的原因。

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听语文课,这可得归功于教师,教师把课堂分配得即有条又有理,不仅开了路还清了道,根本用不着我们去担心,这真让人受宠若惊,我们是在美美地享受着鱼,但青春的我们并不安分,我们希望自己去抓鱼

我们因为享受不到“渔”的快乐而悲哀,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可以授之已渔,不再流逝的时间中苍白。

2、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自己捕“鱼”

在学校读书阶段,学生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在知识的学习上不可能一劳永逸,惟有让学生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们知道,学校里学生的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学生按照一定的社会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自身能力的一种活动,从根本上说,学习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瞬息万变,知识日新月异,倘若不学习,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它必将为社会所淘汰。可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学习是第一需要。因此,学校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原则上,并要教会学生学习。正如《学会生存》一书所言:“未来的学校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三、授之以“渔”

1、“渔”——成功者的钥匙

为什么有的学生轻轻松松学得好,有的学生辛辛苦苦、勤勤奋奋,反而学得不好?显然,问题出在他们的学习方法上。学习方法没有好坏之别,但有适合与否之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学起来如风行水上;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只能事倍功半,学起来就像挑担上山。

笛卡尔说:“没有正确地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地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爱因斯坦对成功做过一个绝妙的表述:A=X+Y+Z。其中A代表成功,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这个公式形象的表明,辰化工是三个变量的综合效应,而科学的方法是高效率达到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样,对学生来说,花同样多的时间学习,有的学生效果显著,而有的学生一无所获或获得很少,道理就在于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高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现在的小学生如果只掌握有限的知识,而不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小鸟,永远不可能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其学习范围是非常狭小的这样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剧增,最终会成为“现代文盲”

2、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只要是在教学第一线,就会感受到很多的学生只知道听课,而对怎么学表示模模糊糊,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法指导的教师定位

1.对学生个体特殊性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而学生是依据其已有知识何经验所进行的主动构建,由于各个学生其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的不同必然有不同的知识何经验,因此,教师应特别注视学生认知活动的个体特殊性。

2.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说,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3.切实体现学生为主体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如何进行学法指导 1.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2.教会学生要系统化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和学中,要把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系统化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学习基础知识内部和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从宏观到微观揭示其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在平时就要十分重视和做好从已知到未知,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使所学知识先成为小系统、大结构,达到系统化的要求。3.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就是针对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原则。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针对学生的类型差异进行指导.学生的类型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

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4.学法要实用 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用较少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改正不良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应以常规方法为重点,指导时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可读性,便于学生接受。注意穿插某些重要的单项学习法,如怎样记笔记,怎样积累资料,怎样使用工具书,怎样阅读等等。5.要保持学生自主性 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贯彻学生自主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余地进行自学,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6.要求学生要及时巩固 及时巩固原是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例如,符号、概念、定理、公式等是理科特有的表现形式,教学实践表明,符号、概念、定理、公式没有学会和记住,是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学习发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及时巩固,才能迁移应用。7.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非智力因素是学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还可以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锻炼学习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第三篇: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学生

七里汤中学曲文梅

托尔斯泰说:“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的、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作文是学生思维外现和思想表达的一种书面形式。任何一篇作文,它的初稿无论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分文章七分改”。这就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写作训练不仅仅要注重写,而且要注重改。以往小学生作文修改大多是教师越俎代庖,学生隔岸观火,结果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呢?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自改。

一、训练学生自改能力可分四步走

第一步,示例范改。即教师批教师改。教师先浏览学生作文,发现并归纳出几个与这次训练目标和作文基本要求不相符的共性问题,然后选择一两篇较典型的文章为“病例”,边总结边修改。修改时,讲清每一个问题“怎样改”、“为什么改”,修改后将“病文”与“范文”进行对照,让学生领悟修改程序及方法,即“三读三改”。一读改内容,看看文章是否离题,中心是否明确,详略安排是否妥当,哪些内容需要增删。二读改词句,放声逐字逐句地读,以有声的语言支持思考活动,指出错漏的字词或标点,改正拗口的词句,删除重复的词语,补充合理的内容。三读促提高,如朗读课文般复读,能朗朗上口了,才算完成了任务。读时可以自己读自己听,自己读别人听,请别人读自己听。第二步,点拨修改。即教师批学生改。首先,教师在通读学生作文时,紧扣训练重点,把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符号画出来,并以商量、提醒、指点、希望的口吻把出现的问题归纳成几点,作为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参照修改意见,逐条逐项地检查自己的作文,有针对性地删,添,调,换,断。第三步,互批互改。即同学批同学改。小学阶段,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一般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他们往往能正确地分析别人的行为,却不善于全面确切地分析自己的举止。因此,学生互批互改时,把基础好、基础差的学生搭配编组,鼓励基础差的学生敢于挑出别人作文中的毛病,还要鼓励学生对看法不统一的问题进行争论。

第四步,独立修改。即自己批自己改“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习作文的最终目的,是在走上社会以后,能够随时根据社会需要独立写作。独立写作和独立修改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学生缺乏这种独立性,而仍然保留初学时的那种依赖性,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此,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的能力。学生独立修改前,重温训练目标、修改程序及方法;修改时,按照作文训练目标检查不足,进行针对性修改;修改后,教师分享学生的修改,进行总结。

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要注意“四性”

1.针对性。作和改的要求统一。自改作文能力最终目标是要求把自己作文中的所有毛病修改好,但在培养过程中,应分项进行,不要把所有要求都在一次中进行,可根据每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提出不同侧重的修改目标。当然,在重点之外,应全面考虑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考虑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既有重点,兼顾全篇,但在批阅评分时,只依据该次训练的修改要求,其他的问题允许存在,可以指出,但不作为自改评分标准。

2.层次性。小学生能力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注意三个过渡:从教师的示范改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修改,从教师指导下的修改过渡到互批互改,从修改别人的文章过渡到修改自己的文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根据不同年级段的目标要求因材施教。如指导低年级学生修改自己写的话时,重点宜放在“语言通顺”、“前后连贯”方面;指导中年级修改,重点宜放在“条理清楚”方面;指导高年级修改,宜以“中心明确”为重点。

3.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运用风趣的语言讲述古今中外名人名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当语病医生”,做“攻堡垒”游戏,看物改稿。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描写一种实物(动物,植物,景物)的作文很多,可是有的学生观察不到这种实物(如桃,草莓,蜡烛等),因而可以把学生带到具体场所,让学生用手摸,用鼻闻,用眼看,用嘴尝,然后再指导学生作文。这样,学生的兴趣会倍增,认识会加深,改文也会得心应手。

4.赏识性。教师在浏览学生作文自改情况后,对于那些在自改中改得好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或经老师宣读,或让学生传阅,或请本人上台讲述修改感受,或编辑出版,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兴趣大增。另外,随着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看前一时期修改的作文,学生一定会发现当初的修改存在有没发现的问题,会想出新的修改意见,于是学生在不断发现与反省中提高了作文自改能力,养成了自改习惯。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学生自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得失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只有通过自己反复修改,才能把作文中的语句、段落、情节、思想、感情改好改美,才能使自己的作文生动感人。让我们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学生吧,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写作文,而且会改作文。

第四篇: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初级中学高恩波 2012年8月2日 15:33

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第五篇:如何让孩子学会鼓励自己

如何让孩子学会鼓励自己

一:让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孩子如果学会了积极的自我暗示,就会调动全身心的各种潜能,朝着既定方向前进。当孩子在奋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暗示:“我可以做到。”当孩子参加长跑时,可以让孩子暗暗对自己说:“坚持,胜利就在前面。”

积极暗示会增强孩

子的自信心,孩子的心态也会随之平稳,也就更容易成功了。

周新还有两个月就要参加中考了,可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她的成绩很不理想,老师也说她升入重点高中的希望很渺茫。她回家后闷闷不乐,将自己的成绩和老师的话都告诉了妈妈。

妈妈尽管很担心,可是还是面带笑容地说:“没事,你的成绩上普通高中是没问题的。再说现在离中考还有2个月,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妈妈让周新每天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能行,我相信自己。”周新将妈妈的话记下了。

慢慢地,妈妈发现周新有了新的变化,她脸上又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她的学习成绩也不断地提高。

当孩子参加有挑战性的活动时,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在心里暗暗地鼓励自己:我可以战胜困难。在这样的积极暗示下,孩子会变得坚强和勇敢,也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了。

父母还要教给孩子如何自我暗示,比如要用积极的正面话语:“我一定要成功。”“我没问题的。”不要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 “我做不到”的潜意识。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忽略潜意识的作用。孩子学会积极、正确的暗示,就会自觉抵制那些消极的坏的影响,最终达到目标和理想。

二:父母要给孩子选择一个好榜样

孩子在生活中和学习上有了自己的榜样之后,会模仿他们的言行,朝着他们的榜样努力,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激励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

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身边比较熟悉的人作为学习的榜样,也可以选择在孩子比较感兴趣的领域里有突出贡献的人作为他们的榜样。在为孩子选择榜样时,父母要注意说话的口气和态度,不要对孩子有任何的嘲讽和挖苦。

三:父母要做到经常激励孩子

孩子的不断进步有很多原因,但是家庭教育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快速地成长。聪明的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会变得更加聪明,愚笨的孩子会在父母的鼓励下,变得不再愚笨。

激励孩子并不是单纯地靠物质奖励,更应该重视精神层面的激励。当孩子取得优异成绩时,父母的“孩子,你真棒,妈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远比给孩子买多少新衣服,给孩子多少钱更加让孩子受益。

秦辉患有先天性腿部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因为这个问题,伙伴们经常嘲笑他,他也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但是坚强的妈妈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对孩子有丝毫的失望,相反,她用尽很多办法想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每天早上醒来,妈妈都会到秦辉的房间,对孩子说:“孩子,新的一天开始了,要有新的收获哦。”最初秦辉对自己很没信心,可是妈妈说这句话的次数多了,他就觉得自己如果不努力,就对不起妈妈的良苦用心,于是,每天他都对自己说加油,用好成绩去证明自己。

在妈妈的鼓励下,秦辉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再也没有同学对他投去鄙夷的目光了。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这却可以唤起孩子的良好情感体验。孩子会将父母的鼓励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不断督促自己进步。

父母要学会悦纳自己的孩子,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这样孩子才会在父母的赏识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四:引导孩子学会鼓励自己

父母要告诉孩子,求人不如求己,没有人有义务和责任一直给予你鼓励和支持,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激励,这样孩子在没有外人鼓励的前提下,也可以获得大的进步。

在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一书里面,首次揭示出六个自我激励的“黄金“步骤:

(1)你要在心里确定你希望拥有的财富数字——泛泛地说“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是没有用的,你必须确定你要求的财富具体数额;

(2)确确实实地决定,你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多少代价去换取你所需要的钱——世界上是没有不劳而获这回事的;

(3)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日期之前把你要求的钱赚到手——没有时间表,你的船永远不会“泊岸”;

(4)拟定一个实现你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你要习惯“行动”,不能够再耽于“空想”;

(5)将以上四点清楚地定下——不可以单靠记忆,一定要白纸黑字;

(6)不妨每天两次,大声朗诵你写下的计划的内容。一次在晚上就寝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后--当你朗诵的时候,你必看到、感觉到和深信,你已经拥

有这些钱!

爱迪生曾写信给拿破仑·希尔:“我感谢您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去完成‘成功学’,这是一个很健全的哲学,追随您学习的人,将会获得很大的效益。”

这是一个经济学中的步骤,但是在家庭教育中也有重要的意义,父母可以将其作为参考,利用到对孩子的教育当中,让孩子读懂这个黄金步骤,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学习步骤,从而

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指导孩子确定自己的目标

目标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会决定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劲头。善于自我激励的孩子,一定是有明确目标的孩子。只有在目标的引导下,孩子才会为之进行自我激励,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

查理·派迪小时候在一次赛车比赛中得了第二名,他非常兴奋地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他对妈妈说他得到了第二名,总共有5个人参加了比赛。

妈妈看了他一眼,说道:“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吗?在我看来,其实你输了,你输给了第一名。别人能跑第一名,为什么你就跑不了啊?你用不着跑在别人后面。”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查理·派迪的脑海里,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称霸赛车界,成为运动史上赢得奖牌最多的赛车选手。

正是在自我激励下,查理·派迪才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取得卓越的成就。

孩子通常自己会设定一个目标,但由于年龄的限制,目标会存在不符合实际的情况。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即使孩子的目标很幼稚,也不要对其进行挖苦讽刺,而是鼓励孩子说出来,然后帮助孩子分析,引导孩子朝着目标前进。

刘俊很喜欢打乒乓球,可是他的技术很一般,为此他对自己很失望,妈妈经常见他在打球的时候摇头,然后就会收起球拍,妈妈从他的动作中发现他的情绪变化,想到为他制定目标的方法,来帮助他学会自我激励。

妈妈首先让他确立同学中几个打球打得比较好的同学,将他们作为孩子的学习和竞争的对象,刘俊观看了几次他们的打球,还向他们取经。

刘俊可以看得出他们有些看不起自己,正是这样,刘俊暗自鼓励自己一定要争气,苦练乒乓球,后来终于可以超越他们了。

这时候,妈妈又向他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让他学习市里打乒乓球比较优秀的孩子,刘俊在妈妈的指导下,确立了向这些孩子学习的目标,不断地鼓励自己,最终在市里的乒乓球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确定目标时,应该以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为基础,让孩子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激励,最后达到目标。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帮助孩子确立奋斗的目标,时时鼓励孩子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确立了理想,还要帮助孩子树立恰当的小目标,循序渐进,促其实现大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孩子掌握自我激励能力的过程。

下载让学生自己准备“米”学会“下锅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学生自己准备“米”学会“下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自己学会破译母爱

    破 译 母 爱 ——读《品悟》有感母亲的爱犹如一纸布满无数密码的电文,具有一颗成熟而感恩的心才能破译它。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为《品悟》的书,这本书里有千万个小故事。虽......

    让学生学会总结

    让学生学会总结 六街中心小学田 敏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教育教学论文:让学生在小学第三阶段学习中学会总结。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生总结 教......

    让学生学会总结

    让学生学会总结有一句名言说:“人类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可见总结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

    让学生学会倾听

    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 课堂上,我们总以”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作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其实正如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在《静悄悄的......

    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

    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 一提到“感恩”,人们总是想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亲友”等,这无疑是对的、是应该的、是必要的。但是,在当今的学校,“感恩”应该上升到更高......

    让学生学会感恩

    让学生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中小学生守则》中规定了学生要“孝敬父母”,学生不会无缘无故产生对父母的爱心,它产生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感恩”。当他们懂得了今天的幸......

    让学生学会感恩

    教学生学会感恩[内容提要]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才能以平等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