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武小燕
一、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用心倾听 积极思考
“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对学生进行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拟定此课题。
一、一年级新生倾听状况分析
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是最难上、最让老师头疼的,刚入学的孩子对新的环境会表现出特别的新鲜和兴奋,由于年龄小,课堂上他们缺乏自控能力,频繁插嘴、告状,回答问题往往没听完没听清就开始抢答,不仅自己没能很好地思考,同时也严重地影响到其他同学地思考。另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就开始各干各的事情……
二、努力创设倾听环境
1、利用儿歌或口令
刚入学的孩子及易兴奋,课间活动后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我采用在课前吟诵一段儿歌,与老师对对口令,或大家一起有节奏地拍拍手的方式,来帮学生调整情绪,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明确上课的常规要求
给学生讲清上课的具体要求:听老师讲课时坐姿要端正,双手放在桌面上,眼睛看着老师,不搞小动作,听清、听懂老师的讲话;在倾听别人发言时,要耐心倾听别人把话说完整,要努力做到不随便插嘴,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发言,别人说得不对,也不讥笑,不起哄。
3、多用语言和动作来暗示学生,树立榜样
当孩子思想开小差时或做小动作时,如果总是以批评的方式进行提醒,效果是不好的,这时我就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正面暗示来提醒不能认真听讲,上课搞小动作的学生!如:“你们看××听讲多认真呀!”“×
×坐得多直呀!”一旦老师表扬了做得好的学生,做得不太好的学生就会立刻向得到表扬的同学学习,这样,既可以鼓励表现好的同学,又能提醒表现差的学生。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孩子,有时我会也会用眼神暗示他,或轻轻走到他旁边,用手把他的小脑袋转过来,把他的小手放好,这样他就会明白老师的意思马上改正的,这样既不打断其他同学听课,又不伤他的自尊。
4、以丰富多彩的评价机制来激励倾听能力
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恰当地进行评价,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是教师语言的评价。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里一直有老师,善于动脑,回答的问题有创意, 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位同学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真棒!”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时,老师及时评价“你勇于向困难挑战,是个勇敢的孩子。” 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其次是教师行为的评价。
三、在使用教材上下功夫
在数学课堂上,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取一了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使用教材上下功夫。
1、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我常通过在课上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引入新知,充分利用制作色彩鲜艳、富有趣味的课件和教具,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将所要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之中。
2、采用童真,童趣的教学语言及卡通人物的运用
新的数学教材图文并茂,其中有许多卡通人物,这些卡通人物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对象,教学中我努力利用这些资源,让他们和这些卡通人物一起学习,跟这些卡通人物进行合作,进行比赛。例如:“小白兔遇到了难题,他想请大家帮帮他”,“小猴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聪明”。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引入一些他们感兴趣卡通人物的卡通人物,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致。
3、故事的运用
在实施新课程时,我们要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故事化的课堂教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巧妙引入一些小故事,把所学知识以小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游戏的运用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是他们乐于倾听的课堂。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容易疲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入游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一个简简单单的游戏,就像一支兴奋剂,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它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倦情绪,而且也可使学生感到游戏中也有数学知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新授的知识也能在游戏活动中得以消化,得以巩固。
5、联系生活实际,吸引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数学课教材的引入应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源于他们身边活周围的事物、事情。这样的素材容易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和兴趣。而兴趣是儿童思维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也能把体验感悟这种心智活动成为可能。例如我在教数射线以我把原教材中单纯的青蛙在数射线上跳来跳去的情节,搬到了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中去。让看青蛙跳,变成自己去跳。在看青蛙跳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变成自己在活动中去发现,去探索数学问题。从这次教学内容的重组上看,它不仅迎合了小学生好动的特性,也符合了我一开始的设计思路,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学习数学,培养能力,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总之,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要靠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多想办法,大胆实践,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更加生动、精彩。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数学小课题研究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课题研究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岚山区虎山镇中心小学 李业臻)
一、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4课时
2、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2)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3)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
(4)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点
2、知识点4
4、常规教学不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点
1、知识点3
5、知识基础: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解决问题有所了解,并且学会了计算两步式题。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1、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
2、运用加减法、乘加或乘减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采用常规教学的方式。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是需要两步计算来解决的问题。
2、第一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一天将子课题布置下去。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及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展示交流子课题,并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问题及相关练习。
3、第二组研究课题
(1)如何把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
(2)综合算式有几种方法,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4、第二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在第一节课结束时布置第二组研究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1)展示交流研究课题,2)教学课本内容。
四、总体课时安排
1、第一组研究课题展示汇报与常规教学相结合1课时;
2、第二组研究课题汇报及相关练习1课时;
3、本单元练习课1课时;
4、检测1课时。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制定者:五莲县实验小学 徐华)
一、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4课时
2、知识点:
(1)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3)学会多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点
1、知识点2、4、常规不易达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点
3、知识点4
5、知识基础:
(1)在学生学会两步计算式题的基础上来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具有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能力。(2)学生已经学会了解答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具有解决一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解决一个问题需要知道两个条件,两个条件能解决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1、有关一题多解、提出多个问题的内容采用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2、有关运算的顺序、计算的格式采用常规教学的模式。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
一题多解,多角度、多方法研究问题。
2、第一组研究课题的具体安排
(1)提前一天将题目布置下去,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比一比谁的方法多,思路清晰。
(2)安排一节汇报及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让学生明确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思路不同,算式就不一样,同种思路可以用分步和综合两种不同的表达方法。
3、第二组研究课题:生活数学,联系生活场景,提出数学问题。课间活动问题、乘车问题、买东西问题、写作业问题、参加比赛问题,从这些生活场景中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
4、第二组研究课题的具体安排
(1)提前一天将任务安排到小组中去,让学生根据本组分到的生活场景,提出数学问题,记录在本子上,提得越多越好。
(2)安排一节汇报及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让学生展示提出的数学问题,并讨论解答,学会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分析方法。
四、总体课时安排
第一组研究课题汇报及相应练习1课时 第二组研究课题汇报及相应练习2课时 单元检测 1课时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制定者:日照市实验小学
郭桂兰)
一、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13课时
2、知识点: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在本册教材中分二、四两单元进行教学。本单元学习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内容包括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等。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表示的意义等。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便于操作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成两段:被除数不超过
12、被除数不超过36。(3)解决问题是孕伏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的。在学生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3、教学目标:
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
除法的感性认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常规教学不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
除法的理性认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理解、用2-6口诀求商的准确性及速度。理解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等。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个层次,建立“平均分”概念,可让学生通过分小棒、卡片等,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并让学生初步探究任意一个数平均分几份的情况下可以正好分完,完全放开采用小课题研究方式。
2、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二个层次而引导学生再次课下研究12块糖,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几个人?每人3块、4块等可以给几个人,初步理解一个大数里面包含几个小数?适合与常规教学结合学习除法的运算、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各部分的表示方法及名称、表示的意义等。
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4、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5、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采用常规教学法,拓展生活中的先加后除、先减后除等类型习题。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及具体安排:
(1)研究课题:研究一个数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子课题1:让学生从简单的把一个整体的数字(如6块糖、8支铅笔等)分成2份、3份等去体验在多种分法中总会有一种分法结果完全相同,逐步提升出“平均分”。
子课题2:再接着研究一个整体的数字到底可以平均分成几份?不可以平均分成几份?从而让学生深刻体验平均分是与乘法口诀密切相关的,进一步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2)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a、提前两天将子课题1的任务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研究子课题2;
b、安排一节展示汇报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及相关练习。
2、第二组研究课题及具体安排:
(1)研究课题:研究被除数不大于36的除法,如何快速求商? 子课题1:让学生研究12以内的自然数,哪些可以平均分?可以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试着总结商和除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子课题2:自己找13——36之间的10个连续自然数写出所有能够平均分的除法算式,熟练应用2——6的口诀求商方法。
(2)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a、提前三天将子课题1的任务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研究子课题2;
b、安排一节展示汇报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及相关练习。
3、第三组研究课题及具体安排:
(1)研究课题:根据所学平均分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写出来,并解答。
(2)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a、提前一天将研究课题的任务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予以指导。
b、安排一节展示汇报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及相关练习。
四、总体课时安排
1、第一组研究课题汇报交流及相关练习。
1课时
2、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二个层次采用与常规教学结合学习除法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名称、表示的意义等,处理练习
三、练习四中的内容。
3课时
3、第二组研究课题汇报及相关练习、练习五中的习题
2课时。
4、第三组研究课题汇报及相关练习、练习六的习题
1课时
5、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采用常规教学法。让学生课下搜集生活中的用乘除、加除、减除两步解决的实际问题,编成习题集。
2课时
6、整理和复习、处理练习八习题
1课时
7、单元教学测试,发现个体问题,成立课外互补小组
1课时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二)(制定者:日照港第一小学 王丽 刘祥菊)
一、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9课时
2、知识点: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综合应用乘、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4、常规教学不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 口诀易混淆出错
5、知识基础: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用研究的方法,整理复习用小课题研究和常规教学结合的方法。
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用常规教学方法。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第一组研究课题:7、8、9的除法算式 具体安排:
1、用小旗研究7、8、9的求商
2、写出除法算式
第二组研究课题:用口诀写出7、8、9的除法算式 具体安排:
每句口诀能写两个除法算式
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四、总体课时安排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1课时
2、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第三篇:二年级课题研究计划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课题研究试验以来,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阅读教学贴近生活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努力使学生在生活背景下进行情景化学习。通过“边玩边学”“边查边看”“边演边悟”“边学边用”等方式,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边玩边学”。如学习《秋游》这篇课文之前,就带孩子们去秋游,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观察秋天的特点,去草地上打滚;去捡落叶,贴树叶画……感受秋天的美,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感悟。
2、“边查边看”。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调查访问,对课文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如学习《2008,北京》一文前,我们就让孩子查一查刚结束的奥运会,搜集有关的资料,课前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学起课文来就容易理解多了。再如学《美丽的丹顶鹤》,我们这的孩子对丹顶鹤不大了解,就让他们课前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增进了解。
3、“边演边悟”。学习《小动物过冬》,就让孩子们分别扮演燕子、青蛙、蜜蜂,通过角色对话了解动物过冬的方法,增长知识。
4、“边学边用”。学习了《水乡歌》后,让学生模仿诗的格式,写一写武夷山,在了解武夷山风光、特产的基础上,写《武夷山歌》,不仅写话能力得到提高,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编写课外阅读小册子《小水滴》 充实课堂资源
我们做这个课题是从一年级开始的,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不认识字,怎样才能让孩子阅读?儿歌朗朗上口,益于学生阅读。为此,我们年段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编写了《小水滴》这本阅读辅助册。《小水滴》以活泼有趣、语言简洁、语音押韵、朗朗上口的儿歌为主。寓意有三:其一,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似聚沙成山;其二,让学生通过阅读形成习惯,如滴水穿石;其三,让学生通过阅读,激发兴趣,内化素质,涵养个性。这本阅读小册在全年段发行,学生一下课就读,有的学生还达到熟读成诵。
(三)、教给学生读书、积累的方法
学生爱看课外书,我们就利用阅读课教会学生读通读懂文章。还适时地告诉他们哪些是好词、好句,怎样进行圈画、摘抄、背诵、引用……他们每人都有自备的练笔本,取名为《采蜜集》。至于摘抄,每天我都要抽出十分钟让孩子们记忆一下他自己摘抄的优美词语和句子,挑一两句写得好的句子先读一两遍,看谁记得快,这样做,一是练习速记,二是内化积累。现在有的孩子写作文时,就能有目的的用到一些优美句子和词语。我们对学生积累的保底线是每天积累两个好词,一个好句。这样,学生把书中的语言转化为了内部的口头语言,积累的词汇多了,语言表达能力强了,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也发展了。有的学生还写出了不少有趣的文章。
(四)、结合语文课教学,进行扩展阅读。
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都是选自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孤立地学习,难免会使学生掌握不够全面。为此根据语文学习和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扩展学生的阅读,让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故事,知道更多的内容。如学习了《小动物过冬》一课,就让学生去读读《十万个为什么》,学了《鲁班和橹板》,就让学生去读读《发明家的故事》,学了《他得的红圈圈最多》《陈毅探母》,就让学生去读读《中国伟人的故事》,使学生阅读面随之扩大,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有的班级还结合语文课的学习,进行“古典名著故事会”、“经典诗文诵读会”,使活动进一步深入。在上学期少先队举办的“书香班级”评选活动中,二(3)和二(4)班荣获“书香班级”的称号。这跟我们开展这个课题有一定的关系。
(五)、利用家长会的形式,争取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
以前的教学,只是以课本为主,学好课本就行了,而今后的小学生,除了课本知识以外,还必须更多阅读更广泛的课外书。如果不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今后的学习都将成为一个瓶颈。我们对实验班进行了“亲子阅读活动情况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喜欢读的类型、平时阅读的习惯、家长的配合以及家长平时是否有读书习惯,结果可想而知,情况不太理想。特别是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较差,很少有天天阅读的习惯,更不用说课外阅读时动笔,摘录和写读书笔记的事了,而且学生普遍对文学类书籍不感兴趣,再加上有些家长的习惯、素质本身就差,根本做不到家长的榜样作用,所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更加强了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紧迫感。我们把这一道理广泛向家长宣传,取得他们的支持,结果非常明显,家长们也纷纷表示,空闲时间陪孩子读读书,舍得这给孩子买书了。从每班订阅课外书的情况开看,订阅人数明显增加了。学生手中的课外书也多了。
(六)、利用班中优秀学生,榜样示范。
每一个班中,总有一部分同学他们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家庭教育是比较好的,这部分同学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强,方法得当,阅读习惯好,学习成绩优秀,把这部分同学的经验向同学们进行宣传,也是不可多得的下面教材。我们利用各班的先进事迹,让这部分同学在班中进行介绍经验,让他们在班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使全体同学获得同伴的学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二(4)班徐馨怡同学,她每天都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甚至到了不看课外,晚上睡不好觉的程度,她读过许多的名著,知识面较广,她的语文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很强,在班中介绍后,很多同学向她学习,逐渐养成喜爱看课外书的习惯。
四、教师的成长
我们教研组无论从年龄还是从职称来说,都是最合理的。从年龄上说,有40多岁的,有30多岁的,也有20多岁的。从职称上讲,有小中高,有高级,也有小一的。因此,课题组在兰韵平副校长的引领下,课题研究工作扎实稳步的进行中。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兰老师执教《鲜花和星星》一课,作为全国骨干教师培训的观摩课,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在04年学校的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执教汉语拼音课《ai ei ui 》和程红英执教汉语拼音课《un ün》被评为优质课。王小平执教汉语拼音课《ao ou iu》作为省级观摩课受到好评。裴玉琪老师论文《赏读古诗词 积锭文化底蕴》和《放飞想象 凸现美》分别在cn刊《教学与管理》和《小学教学参考》上发表。汤良菊老师的论文《架设于文娱生活的桥梁》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上发表。课题组实验教师的论文在各级论文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五、课题的成果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阅读量明显增加
当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便如饥似渴地找书读。每个孩子在自备图书箱里,放着许多心爱的图书,只要一有空,大家就相互借阅。通过大量阅读,不仅巩固、扩大了识字量,而且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不少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谈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及信息,课后,思维的闸门仍关不了,还不住地问老师:“为什么冬眠的动物不吃不喝也不会死呢?” “小松鼠从树上跌下来为什么摔不死呢?”,“为什么南极没有人居住呢?”“为什么要在三峡建大坝呢?”……一串串的问号,开启了思维的闸门。反之又促进孩子从头去寻书来读。
2、识字量明显增多
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后,也促进学生大量识字。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主动去查字典,请教不说话的“老师”。这样日积月累,识字量自然就增多了。
3、写话能力明显提高
识字、阅读能力的增强明显带动了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写话本上的文与画,把他们的所思、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细细读来,颇有童真、童趣……取得可喜的效果。在cn刊发表有二(1)班彭舒婷《赏月》、二(3)班刘靖雯《星星太阳月亮》、二(5)班张家伟《快乐的春游》在《快乐语文》上发表。二(i)班汪毅鸿《萝卜爷爷》、二(4)班林先哲《我不再害怕》在《小学生天地》发表。二(2)班刘旭《勤劳的蜜蜂》在《看图作文》发表。二(4)班林先哲《会走路的小树叶》在《小火炬》上发表。在各级作文比赛中,本年段的学生屡屡获奖。在校《浪花》报发表的习作达16篇
六、反思与今后的打算。
(一)两年的实践,确实尝到了这一课题实验的甜果。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开发了孩子的潜能,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激发了孩子对汉字、对语文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二)我们的实验还存在不足之处,今后还需刻苦地学习教科研理论,还需坚持不懈地进行课题研究,并加强规范化的管理以取得更大的成果。下学期我们打算出一本有关对子的阅读小册让学生背诵。因为在五月份时,在兰老师的推荐下,我们认识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对课》,全组成员都买了一本,读后我们都认为有必要挑一些让学生背诵。并让学生收集银联、胜联及摩崖石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下阶段,全组成员更有信心,坚定不移地把课题研究深入下去,使本课题研究更上一个台阶。
(一)进行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由之路。
每位教师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当你取得一定业绩和成果以后,要想再向前走往往会有“欲进不能”的感觉,这也就是一种“高原现象”。怎么办?有效的措施是边反思,边学习(所谓“充电”),边实践。当你在工作实践中遇到困惑的时候,一定会联系个人实际反复思考: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该从何处入手,采取什么策略加以突破?为了寻找理论支撑,你总得翻翻有关的理论报刊和书籍,这就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然后你再找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商量,如何做一个专题研究,首先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尔后制定具体的实施步骤,为了达成预定目标必将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一旦形成实施方案,接着行动起来,这就实质上进入课题研究的运作轨道了。为了取得必要的业务支持和帮助,得到公开的认可,一般要向具有某种权威的科研单位提出课题申请,如果获得批复,这项课题就算正式立项了。以后的活动一方面有课题审批单位的管理、监控和指导,另一方面则由课题组全体成员在主持人的具体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创造性的实际操作。每个课题组都联系着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每位成员都会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随时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记下各种数据、个案及一切有价值的素材,这期间有时会产生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这正好是课题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契机。在个人刻苦钻研(带着问题到理论著作和相关课题中找答案)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课题组可以通过专题研讨和“科研沙龙”进行集体攻关。攻克了一个难题,解决了一个矛盾,课题研究就上了一个台阶。我们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把感性的东西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力求使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率自然就会不断提高。正是在这种“学习——实践——总结——提升”的反复循环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境界就获得一步步的发展和升华。这就是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课题研究应该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学生,所以,我们要牢牢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观念。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主要由教师操作,但最终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今天我们不是搞闭门研究,而是开放式的实验,那么首先就要向学生开放。事实上许多课题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有学生的参与,很多时候是师生互动,共同开发。例如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或者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些都少不了学生的直接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与学生打成一片,很自然地将学生引进课题,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某些环节的任务,长此以往师生必将一起成长。教师有了发展,学生有了发展,学校和教育事业也就必然会得到发展。所谓科研兴教,科研兴校,道理也就在于此。
第四篇:二年级课题研究计划
《绘本阅读怎样有效促进二年级写话能力》
课题研究计划
写话,是作文的启蒙阶段。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要求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但是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不浓,写话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尤其是如何巧用绘本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成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绘本教学不仅能促进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训练还能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的主动发展。通过对学生绘本阅读的指导,鼓励学生多看书、爱看书,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既学到新的汉字,新的知识,又复习巩固了已学的汉字,积累了知识。
一、激发兴趣,欲写先读
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能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有趣的故事书。当孩子们看到书的封面时,都被母鸡萝丝自由自在的神情所吸引。有不少眼尖的小朋友在书的一角发现了狐狸。“老师,还有一只狐狸呢?”我为孩子们惊奇发现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在逐渐掌握观察的能力。这时静静问道:“为什么是半只狐狸呢?”“它躲起来了,不让母鸡发现”童童说。通过封面的观察,孩子们的自我解答,大家对于这本书的兴趣被高高吊起。
在教学绘本《我是霸王龙》时,我在讲述开头以后,突然停住不再讲下去,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根据故事的题目和封面插图质疑:在爸爸妈妈离开小翼龙之后,他自己怎么生存?如果遇到了困难和危险,小翼龙一个人能应付得了吗?小翼龙还有可能再和爸爸妈妈见面吗?学生们自己所提的这些问题激起了他们自己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索。
二、丰富写话形式
绘本以其鲜艳的色彩、鲜明的主题、简单的情节、赋予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绘本作文作为绘本阅读的延伸,已经成为写作教学富有趣味的补充。绘本作文在视觉上更具有吸引力,图文互补的形式给原本枯燥的写作过程注入无限情趣。而且,绘本作文与原来的“看图作文”相比,拓展出更广阔的画面空间、想象空间,这些多向的、活动的画面,有利于引领学生走进故事情境,在鲜活的情境之中感受,进而进行表达。
(1)仿写。许多绘本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画面紧密搭配,重复的结构、简单有趣的语言,是孩子们仿写的好媒介。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自己的巧手和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故意读到一半,让学生们自己猜测:“爷爷把背心又变成了什么?”有的孩子说围巾,有的孩子说手套,有的孩子说手帕,孩子们自然的以故事中的句式“这块料子还够做……”猜测着各种各样的答案,于是我要求孩子们模仿着文中的句式写一写:这块料子还够做________。于是,爷爷拿起剪刀喀嚓喀嚓地剪,又用针飞快地缝,终于做出了_______。
《逃家小兔》是本儿童绘本图书。故事讲述了小兔子想各种办法要离开家里,而兔妈妈却永远有方法找到小兔,并一直陪伴小兔,照顾小兔。最后小兔决定要跑回家,兔妈妈说自己会在家门前迎接它。读完后我问孩子们小兔和妈妈还会变成什么呢?请你模仿着书中的样式用手中的笔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画下来,写下来。
于是孩子们写到
如果你变成荷叶,妈妈就变成水里的蝌蚪。
如果你变成蝌蚪,妈妈就变成青蛙跳进水里去找你。
如果变成青蛙,妈妈就变成小船去找你。
如果变成小船,妈妈就变成船长驾驶着你回家。
……
(2)扩写。如在教学《母鸡螺丝去散步》绘本写话课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图画背后藏着的故事,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没有提到的狐狸的遭遇,狐狸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这留给孩子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书中母鸡经历了六次“劫难”,但是书中的没有任何语句来表达“劫难”的经过。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指导步骤:
首先在向孩子介绍《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个故事时,只是简单直白的叙述故事中的文字,却又让孩子边听故事边观看绘本画面。这时孩子就发现图中的狐狸、青蛙等许多动物并没有出现在老师的故事中,对此充满了疑惑。
接着我利用这种疑惑引导孩子仔细去观察绘本图画,去寻找图画书中诙谐有趣的情节:狐狸一心一意想吃母鸡,可是,总是事与愿违,每一次扑起,总是洋相百出:被钉耙碰到了,得忍着疼痛不出声;掉进池塘,得悄悄爬起;摔到了手推车中,撞到了蜜蜂房,被许许多多蜜蜂追赶……最后,狐狸狼狈地逃跑了,母鸡安全地回到了家中。于是随着孩子们的不断发现,不断观察,一个个故事就此产生了,由于每一个孩子发现的事物不同,他所编出来的故事也就不同。这天的故事课不再是围绕着一本绘本文本的讲述了,而是由孩子自己“创作”的了。孩子们想象的阀门一旦打开,有趣的文字就会从他们的笔下奔涌而出。
(3)编写。当时拿到《小黑鱼》时发现这是一本原版书,非常担心孩子们会看不懂。可是当我细细阅读后发现虽然孩子们从文字上无法阅读,但是正本书的图片风格独特、简洁,只要教师适当的提几个问题,孩子们就能很好的体会书中的故事,而没有了文字的依赖则非常适合孩子们进行编写。于是在向孩子们介绍《小黑鱼》时我先介绍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住着一群快乐的小鱼,他们都是红色的,只有一条是黑色的,黑得就像淡菜壳,他比他的兄弟姐妹们游得都要快,他叫小黑鱼。借着我向孩子们提供了几条线索:①小黑鱼游啊游!真开心!但是发生了一件事情?②小黑鱼的兄弟姐妹们呢?③小红鱼到底去哪里了?④失去了兄弟姐妹的小黑鱼,逃到了大海深处,他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根据四条线索,孩子们通过仔细阅读绘本串出了一个个故事。
三、绘本打开写作的大门
孩子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写话教学的形式也不该一成不变,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绘本凭借着它绚丽的色彩,可爱的画面,神奇的想象,为低年级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字与图画共同演奏而成的美丽新世界的大门。在绘本乐园里,孩子们聆听故事,积累语言,学习写话,播下创作的种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不难发现绘本是训练低段学生写话的极佳载体,教师应利用绘本为孩子创设选择和尝试的空间,帮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孩子尽情挥洒着只属于他们的童真和童趣,真正体会到了写话的乐趣与轻松。
第五篇: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能力的高低对学好数学知识起为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生的计算却常常出错。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的计算错误都一律认为是心惹的祸”,如果能从知识方面以及心理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这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的计算教学将更有帮助。
二、课题研究目的通过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寻找降低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策略,在实学中进行检验,验证策略的可行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准确率,为学生顺利学学知识,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且,教师通过运用研究所得的策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少走充分发挥出该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课题研究过程
我于2010年12月份立题,课题名称为: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自开来,本数学组根据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按照实验方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该课题研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12月下旬)
1、分别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了解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遇到问题和自己的认识
2、数学组会议,启动课题,部署任务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0年12月中旬~2011年3月)
1、以班为单位,分班收集学生的计算错题
2、以教师个体为单位,记录典型错题
3、以年级为单位,同年级数学教师分析典型计算错误的原因
①教师初步分析错误原因
②以面谈的形式和相关学生进行交流
③总结、分析,撰写原因分析报告
4、以年级为单位,同年级数学教师提出矫正策略
① 前测,统计该类型题目的错误率
② 根据原因分析报告,提出矫正策略,调整教学方式
③ 后测,对前后测试进行比较
④ 总结、分析,撰写矫正策略报告
第三阶段:整理归纳阶段(2011年12月)
5、全组进行交流讨论,总结研究成果
①各年级的研究成果汇报,进行纵向研究
②对全学段中由相同原因而导致的错题进行横向研究
③整理、归档
四、研究成果
通过对各年级的典型错题进行纵向研究,找到了各年级学生计算时出现的典型错误,通过分错误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纠正策略,并通过前后测实验验证了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将全年级的同类型错题进行横向研究,结合心理学的认知分析,我们重点研究了由于强成分
扰导致的计算错误,既提高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认知,又对计算教学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