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罗志军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省委书记罗志军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2月9日,沭办发[2012]11号文件通知学习省委书记罗志军同志的文章——《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狠抓落实》。
带领全体机关干部学习的同时,我感触很多。罗志军书记要求省级机关干部在作风建设上做到四点:一是成绩面前不懈怠,奋发有为抓落实。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奋发有为抓落实、扑下身子干事业。二是任务面前不推诿,强化责任抓落实。围绕省党代会确定的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八项工程”,每个部门和单位都要在其中找到责任所在,积极主动作为,细化“任务分解表”,制定“落实路线图”,做到责任分解重在具体、责任承担贵在主动、责任考核务在从严。三是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创新抓落实。面对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作为,倡导“带着问题下去、找到办法上来”的工作方法,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在不断创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成果。四是矛盾面前不回避,敢于担当抓落实。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行为准则,做到讲党性不徇私情、讲原则不谋私利。要在省级机关大力弘扬一种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倡导一种不敷衍不回避不推卸的工作作风,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绝不动摇。
自2010年底任XX镇党委书记以来,我时刻在思考和探索如
何更好地履行一名党委书记的职责,为XX镇撑起一片蓝天。并结合XX实际,确立了“突出重点抓工业,放大亮点抓农业,改善民生抓事业,提升品位抓城建,强化责任抓作风,优化服务抓效率”的工作思路。一年多来,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与结合使得XX镇发生了一些变化,也给我个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结合罗书记的讲话,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自己一年多来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体会之一:敢于负责,做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头人党中央提倡,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把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使自己变得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生活充实,也才能做到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无私无畏、勇往直前。新形势下,发展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处于落后的乡镇,只有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抓手和动力。作为一名基层党委负责人,不能只满足于所取得的成绩,面对困难时却畏首畏尾,停滞不前,而是要以群众发家致富为己任,充分发掘地方自身优势,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将成绩变为新发展的基础和推手,将困难化为发展过程中的突破口和奠基石,确立“要干就需干好,要争就争第一”的工作理念,形成一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事氛围,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在推动地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体会之二:勇于担当,带一个合力聚、风气正、干劲强的领导班子
抓班子、带队伍是党委一把手的主要任务,要注重用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求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工作中注意人岗相宜、各尽其能、才尽所用、优势互补,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发挥团队精神,形成分工不分家,补位不缺位的协作关系。着力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思想障碍,进一步强化营造环境抓项目、促发展的意识和自觉性,号召和发动大家统一到发展这条线上来,集中精力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要真正把精力和才干集中和用在所干的每一件工作上。并结合当前开展的“全市学沭阳。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大力弘扬“五敢”精神,瞄准先进乡镇比学赶超,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新跨越。体会之三:稳定发展,撑一片乡风淳、民生实、干群和的局面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基础,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也将成为一种良好的愿望。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土地问题,特别是征地拆迁补偿问题;二是农村村务公开问题;三是宗族势力问题;四是农村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五是因外出务工带来的家庭、老人赡养、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组织和制度等方方面面。作为面临和实际解决各种问题的基层第一线,乡镇党委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稳定工作,要通畅民意渠道、推进政务公开透明,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并注意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和法制宣传,建立畅民声、体民意、惠民生的便民为民服务平台,以促进基层经济的平稳顺利发展。
体会之四:狠抓落实,创一条抓招商、引项目、快争先的发展路XX镇,历史上曾是乡镇工业发展重镇,但目前很多方面处于落后位置。其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我们要找到解决发展中所遇到困难的方法:用项目来解决发展中的一切困难,只有找门路,才能有出路。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中,没有绝对的优势和绝对的劣势,关键是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打破各种等、靠、要的思想认识误区,打破有条件好发展、没条件不发展的认识错误,要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抓项目,争取在项目建设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通过弯道超越,实现XX镇的快速突破和崛起。
第二篇:学习罗志军讲话小结
吹响共建社科强省的集结号
4月1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在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发表建立社科强省的重要讲话,提出加快建立社科强省的“四新”要求,勉励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振奋精神,合力推动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罗书记的讲话精神似甘霖般滋润了广袤江苏,社会各界纷纷展开活动学习罗书记讲话精神。为贯彻南通市社科联2011年10号文件,xx支行紧跟时代步伐,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率先建立社科强行,吹响了共建社科强省的集结号。
一、历史发展需要
今年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0华诞,90年如白驹过隙,恍然而过。重温党史,重游南京,我们会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江苏在推动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江苏傍江临海,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粮食大省。江苏历史悠久,近代工业例如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最先在江苏繁荣,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大省。江苏人文荟萃,散文家朱自清、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等,还有以徐悲鸿、傅抱石、林散之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大师享誉世界,是文化大省。“十二五”期间,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又对江苏工作进一步提出“六个注重”的新要求,为我省新一轮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坚持“两个率先”,围绕“六 1
个注重”是新形势下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我省与时俱进的奋斗目标。
二、落实“四新”要求
(一)理论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哲学社会科学的集中体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由理论变为实践。毛泽东思想是结合中国实情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华民族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邓小平理论奏响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凯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证明哲学社会科学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理论保证,对于强国强省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基层央行,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为了迅速在理论研究上出成绩,支行抓住建党90周年的机会,在全行展开“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学习活动。通过党史的再学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加深了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在支行展开的中心组学习和夜校培训中,始终将政策理论学习摆在首位,认真组织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支行实际,积极讨论,制定出适合基层贯彻实施的方案,切实把握理论指导。
(二)服务决策
科学发展不仅要问需于民,更要问计于民。党政机关广泛接触民情、了解民意、反映民需,能够凝聚社会各阶层的智慧,将其融入我们的决策立法中,成为官民理性互动的渠道,补充完善政府决策的重要保障,促进党政机关科学民主决策,推动科学发展。通过了解群众需求,总行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做文明有礼央行人”的重大指示,要求各基层央行全面落实,树立人民银行新形象。通州支行立即分发了文明礼仪手册,展开文明礼仪学习活动,要求以股室为单位,组织职工自主学习,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夜校学习,补充深化文明礼仪学习;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不定期检查职工执行情况。柜面是银行直接接触群众的平台,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支行尤其重视柜面管理,要求柜面服务要规范认真,热情主动,耐心周到,做好工作的同时要了解群众需求,适时改进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决策。
(三)科研创新
中国有句古话:“不谋全局者,不足某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随着时代变迁,生活瞬息万变,科技日新月异。要想立足于群众,领跑金融产业,基层央行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支行改变了原来坐等群众反映情况的做法,积极举行多种形式的社会调研,深入群众,掌握一手资料,调查政策实施情况,了解企业发展趋势,及时制定调节方案。在贯彻落实上级央行政策上,支行发挥主观能动性,革新宣传方式,效果显著。例如在“反假币”活动中,支行不再呆板的作报
告,举例子、讲指示,我们货币金银股的同志们深入庙会现场,面对面的向群众讲解要点。根据群众反映,这种做法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效。当然,支行科研创新的内容还不够丰富,要扩大改革创新的范围,打破教条主义的桎梏,更好的履行支行执行货币政策,管理金融市场的职能。同时,支行职工年龄老化,要重视人才引进,营造团结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进一步完善优秀人才和成果的评价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的宏观管理体制和科研运行机制。
(四)加强领导
首先,领导是一种影响力,领导的实质就是影响别人。加强领导是为了将广大群众团结在共建社科强省的事业中,提高责任意识。基层央行领导要树立榜样,率先融入到地方发展大局、宣传思想工作大局中。其次,领导是一种凝聚力,加强领导是为了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群众共同奋斗。支行领导始终密切联系职工,加强同职工的交流沟通,提高支行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全行能够团结一致办好事。近日,支行工会组织了民主管理交流会,通过交流会,了解职工工作情况和生活需求,客观评价工会工作,以促进支行民主工作进一步展开。领导还是一种监督力,在以身作则的同时,领导要加强监督,鼓励全行职工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监督也是双向的,在实行监督的同时要自觉接受监督。支行定期会组织相关领导述职,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三、未来发展要求
共建社科强省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在高亢的号声中,基层央行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履职,同心同德努力奋斗,合力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以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行职工要保持荣誉,为三创总行级文明单位继续奋斗。
第三篇:罗志军就职讲话
罗志军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2011年2月14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这次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开得很成功,是一次民主团结的大会、务实创新的大会、催人奋进的大会。
会议审查批准了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通过了相关的报告和决议,明确了“十二五”和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必将进一步鼓舞全省人民满怀豪情地投身“两个率先”的伟大实践,创造江苏更加美好的明天。
会议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了选举任务。大家选举我担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这是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一定与常委会组成人员一道,把保持工作连续性与增强工作创新性统一起来,把历届省人大常委会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坚持好、传承好、发扬好,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省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自身建设,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各位代表、同志们,当前,江苏的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实现“十二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如期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今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两个率先”的承启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至 1
关重要的意义。最近,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江苏“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江苏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朝着“两个率先”的目标迈进,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开创新局面、铸造新辉煌。
我们一定要更加主动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动摇,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走上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切实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我们一定要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全省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安定、更加美满的幸福生活。把增强广大城乡居民收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普惠民生的重要基础,在巩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城乡低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四个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一定要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高水平“引进来”,更大步伐“走出去”,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和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激发改革创新的活力。
我们一定要更加积极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和谐稳定、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依法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制定与国家法律相配套、与“两个率先”实践相适应、具有鲜明江苏特色、比较完备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催人奋进,我们要完成的任务艰巨繁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落实本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新起点上奋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简历
现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1968.02—1978.09 海军北海舰队战士、文书、技师; 1978.09—1980.12 北京医用射线机厂团委书记; 1980.12—1983.02 中国青年报社干部;
1983.02—1985.01 中国青年报社发行处副处长;
1985.01—1988.09 中国青年报社副秘书长(正处级); 1988.09—1990.07 中国青年报社秘书长;
1990.07—1993.02 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管委会委员、副总经理;
1993.02—1994.01 共青团中央常委、实业发展部部长(1993.03 高级经济师);
1994.01—1995.09 共青团中央常委、实业发展部部长、中国青年实业发展总公司董事长(其间:1994.01—1995.09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政治学专业委托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5.09—1996.11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996.11—2001.09 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1.09—2001.10 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2001.10—2002.01 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2.01—2003.04 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3.04—2007.12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2007.12—2008.01 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 2008.01—2008.02 中共 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南京市委书记;
2008.02— 2010.12 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 2010.12—2011.02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2011.02—至今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1年2月14日下午,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选举罗志军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的十七大代表,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十一届江苏省委委员、常委,江苏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第四篇:学习罗志军同志《领导干部要带头主动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罗书记心得体会
省委书记罗志军同志在《领导干部要带头自觉学习》中通过阐述学习意义、学习方法、学习目的以及检验学习成敁的标尺等四个方面,强调了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带头自觉学习的重要性,对指导我们当今和今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自觉学习是响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建设马兊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号召,也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县委、县政府“苏北全面争第一,全省年年有迚位”的目标任务的需要。要一件一件把刘集镇发展战略的任务抓实落地,就必然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要带头自觉学习,把精力用在县委县政府发展战略的领悟上,全面理解“苏北全面争第一,全省年年有迚位”发展战略的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战略部署上来;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的迚取精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推迚刘集镇科学发展、飞越发展的过程中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理性思考,科学规划,运筹帷幄,不辜负县委、县政府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
二、党员干部的学习重在平时。很多党员干部以没时间为由而放松学习。这种想法不可取。鲁讯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同样,党员干部的工作乊余的时间应该是有的。关键是你用这些时间做什么,把什么放在第一位、什么放在第二位。只有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第一位,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就会自觉地坚持学习、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开会、听报告、迚课堂,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方面,但由于工作需要,我们党员干部更多的学习时间只能在平时。
三、党员干部的学习贵在坚持。一日学习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毛主席曾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的含意一是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二是说明学习贵在坚持。毛泽东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和平年代,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直到病逝的前一天,还在重读“容斋随笔”。学习在于坚持,知识在于积累。三国时东吴名将吕蒙因家境贫穷没受过教育,后来在孙权的鼓励下坚持利用打仗的间隙自学,幵在一次与士族出身的鲁肃商谈天下大事时让其理屈词穷,后来流传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敀。我们现在的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带头人,学习基础好、文化水平高,但工作中如果不及时加强对党的新政策、路线、方针的熟悉理解,不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深刻理解,我们的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
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各级领导班子要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成为执行上级决策的表率。这就必然要求,每一位科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自觉学习,把工作当事业来追求,把工作当学问来研究,扑下身子抓学习,不坚持学习,文风就难以短、实、新。人非生而知乊者,只有通过学习来掌握新政策、开拓视野,这是增加知识的必由乊路。不学习,就必然目光短浅、知识短缺,讱话写文章自然难以切中要害。不坚持学习,就难以有敁地解决实际问题。当今时代,各种知识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没有及时掌握这些新知识、认识这些新事物、了解这些新现象,遇到新问题就会手足无措。
实践表明,只有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学习,是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突出问题、推动工作的最好办法。学习就像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我们可以知兴衰、明得失、正衣冠。但这面镜子必须天天擦,不擦就要蒙灰;擦得越亮,我们就能更清楚的照亮自己。
第五篇:罗志军强拆
江苏省城乡建设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罗志军讲话 9月13日至14日,省委、省政府在常州召开全省城乡建设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城乡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部署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全省城乡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对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作出全面部署,并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着重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进行了部署。省领导张连珍、石泰峰、弘强、李云峰、杨卫泽、黄莉新、蒋宏坤、李小敏、朱龙生、张卫国、何权、徐鸣、史和平、曹卫星、张九汉、罗一民,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出席会议。
罗志军在讲话中指出,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既是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与时俱进推进城乡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十年。2000年,我省召开城市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推动全省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2005年,召开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重点强调城乡规划全覆盖,经过几年努力,全省以规划为引领,城乡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次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就是要突出统筹城乡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庄面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建设差距。全省上下要咬定目标不动摇,加快建设不松劲,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城乡建设之路,使我省城乡的空间布局、功能形态、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一个大的提升。
罗志军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江苏“十二五”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统筹城乡建设作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重大任务,已历史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无论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新型城市化,还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进民生幸福,都必须统筹城乡建设。可以说,统筹城乡建设的成效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八项工程”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两个率先”的发展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城乡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带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新进展。今后五年,我省城乡建设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以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为抓手,加快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支撑、中小城市为依托、小城镇为纽带、新型村庄为基础的城乡空间格局,形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均衡配置、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和谐相融的现代城乡形态,形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舒适便利的城乡人居环境。
罗志军指出,要按照统筹建设的要求,加快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一要着力完善城乡空间布局。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城乡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乡镇协调发展,带动村庄建设水平加快提升。引导人口、产业及各类要素合理集聚,推动沿江城市带、沿海和沿东陇海城镇轴以及南京、苏锡常和徐州都市圈加快发展,形成“一带两轴三圈”的城镇发展主体形态。二要着力构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公共财力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更多地向农村延伸,公共管理更多地向农村覆盖,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三要着力优化现代城乡形态。坚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加强城乡建筑设计,注重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深度挖掘自然山水、地域文化、建筑传统等元素,打造具有个性特色的城乡风貌。协调城乡用地关系和空间比例,促进城镇、集中居住区、自然村落合理布局,使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都市景观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四要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从群众关注、受益面广的民生实事入手,积极推进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绿化建设,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城乡面貌的新变化。
罗志军强调,规划的效力在于执行。当前,十分重要的是加大规划实施力度,把规划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规划编制“一张图”、“一盘棋”,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促进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各类专项规划、上下位规划相互对接。要明确规划实施“时间表”、“路线图”,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实施步骤,把握建设时序,力求干一项成一项,做一件像一件,建设更多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精品。要确保规划目标“管到底”、“建到位”,注意保持规划的连续性,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推动城乡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城乡建设发展的脉搏,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使规划既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也为长远发展留下足够的余地。规划更新必须履行法定程序,坚决防止规划随意变动、调整过频过快。
罗志军指出,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内涵之一,也是我省统筹城乡建设的重点任务。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从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大力整治村庄环境,突出抓好“六整治”、“六提升”,争取3至5年内全省村庄面貌有一个根本性改观。落实这一行动计划,首先,思想认识要到位。把村庄环境整治作为当前城乡建设的一个中心任务,作为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作为执政为民的务实举措,切实摆到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扎扎实实加以推进,尽快取得明显成效。其次,保障措施要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省市县三级财政都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第三,检查考核要到位。把村庄环境整治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加强督促检查,做到有目标、有评比、有考核。加强村庄环境整治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不刮风,不急于求成,努力使这项工作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群众拥护。
罗志军强调,江苏产业密集、城镇密集、人口密集,土地紧缺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也是城乡建设的硬约束,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式提升,坚定地走节约型城乡建设路子。一方面,要把节约用地作为城乡建设的硬杠杠。落实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定禁止建设区域,设立生态涵养区,从严控制开发强度,做到城乡建设不与粮食生产争地、不与生态环境争地。另一方面,要把高效用地作为城乡建设的鲜明导向。在城市建设上,要推行紧凑布局,实施产业、居住、环境等多功能综合开发,促进土地混合利用,注重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水平。在村庄建设上,要明确住房建设标准,新建住房要建到规划点上,防止农村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区域层面上,要积极稳妥推进“三集中”,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促进土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推进“三集中”和“村庄环境整治”,既要明确目标,又要稳妥推进,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保障好群众利益,尤其要确保征地拆迁补偿足额到位、被拆迁群众各类保障及时到位,不搞大拆大建、强拆强建。在加强土地节约利用、高效利用的同时,要落实“四节一环保”要求,大力推广建筑节能,积极创建节水型城市,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力争我省节约型城乡建设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罗志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对江苏来说更为重要而紧迫。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提出的要求,深入实施绿色增长、节能减排、碧水蓝天宜居、绿色江苏建设、生态示范创建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六大行动”,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转变发展方式是根本,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关键,全社会共建共享是基础。要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生态环境进入一个加速改善期,力争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李学勇在讲话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战略举措。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要求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全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总体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污染稳定下降、生态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两个率先”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感受和期待相比,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世界发展大势之所趋,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之所需,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之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之所盼,切实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李学勇指出,要以组织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快向优化环境促进发展转型,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使生态文明成为江苏的重要品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重点是全面实施“六大行动”。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行动计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推进落实,在环境优化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城乡宜居环境、绿色江苏建设、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是在“十一五”大力度采取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国家又新增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种类,节能减排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第一位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倒排进度,综合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全力以赴把这项硬任务抓紧抓实,狠下决心完成今年节能减排任务。二是大力促进绿色增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以产业优化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以节约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要继续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统筹抓好应急防控和长效治理,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加强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设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和通榆河两条“清水廊道”。坚持把绿色生态环境作为沿海开发的高压线,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治理、关停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综合整治主要入海河流,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要把治理机动车和扬尘污染作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任务,大幅减少灰霾污染。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下决心解决好社会关注的水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四是大力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更大力度促进环境基础设施全覆盖,大规模地开展城乡污水、垃圾处理以及配套设施建设。更快步伐建设“绿色江苏”,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更高水平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五是大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先导作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深化生态创建活动,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提升全民
生态文明素质,使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李学勇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贵在坚持,重在落实。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树立生态优先的鲜明导向,切实健全“一把手”抓生态建设的工作机制,切实强化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切实完善有利于生态建设的体制机制,切实推动生态建设纳入法治轨道,确保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委秘书长李云峰宣读了省政府《关于授予齐康等同志江苏省设计大师称号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表彰创建优秀人居环境先进单位的决定》。省政府授予齐康等6位院士、国家级设计大师“江苏省资深设计大师”称号,授予丁沃沃等8位同志“江苏省设计大师”称号,授予南京、无锡、扬州等9个获得省以上人居环境奖的城市人民政府“创建优秀人居环境先进单位”称号。省领导向设计大师和获奖单位代表颁发了证书和奖牌。
副省长何权主持会议并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他指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迅速传达会议精神特别是罗志军书记、李学勇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摆上重要位置,抓紧研究制定具体贯彻实施意见,确保各项任务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要突出统筹城乡建设,突出组织实施城乡规划引导计划、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城镇功能品质提升计划、节约型城乡建设推进计划四项重点工作,突出转变建设发展模式,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城乡建设发展道路。要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绿色增长、碧水蓝天宜居、植树造林、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示范创建“六大行动”,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会议期间,罗志军、李学勇、张连珍等和与会同志观看了“建设美好江苏——江苏城乡建设的新追求”图片展,并在常州市、宜兴市进行了现场参观考察。常州市、扬州市、淮安市、宜兴市、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省纪委负责同志,各市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副市长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委各部委、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蔡 炜 曹旭超 顾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