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期末考试形势政策分析
十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辉煌成就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2006-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9.9%。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超过8万亿,达到830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3%。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847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3%。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自2006年超过日本,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年。
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扩大内需政策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15.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加快,比重提高。2006-2010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比“十五”时期加快1.4个百分点。201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2005年的47.4%下降到2010年的46.8%,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2.1%下降到10.2%。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快速推进。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2010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3.0%,比2005年下降2.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7%、18.7%,分别比2005年提高0.9和1.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基本持平。
三)对外经济与对外贸易水平提升,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 “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与国际市场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15.9%。其中,出口总额1577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07倍,年均增长15.7%;进口总额1394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11倍,年均增长16.1%。进出口贸易总额近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货物出口额在2009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城乡就业人数从2005年末的75825万人增加到2009年末的7799
5万人,增加了2170万人,年均增加543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
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
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471元,比2005年增长了69.6%,年均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82元,比2005年增长71.5%,年均增长11.4%。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城乡养老、医
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我国全面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国民平均
受教育年限从8.5年增加到9年以上。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取得
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9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85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5%,比2005年提高0.43个百分点。2010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122.2万件,受理境内外发明专利申请39.1万件,授予专利权81.5万件,授予发明专利权13.5万件,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74.6、21.8、60.1和8.2万件。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
超级计算机系统、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等重大科技工程成果丰硕。公共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底,全国共有卫生机构93.9万个,比2005年底增加5.7万个。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84万人,比2005年底增加了127.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7万人,注册护士205万人,分别增加32.8万人和70.0万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稳定的发展期,文
化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共生产电视剧436部14685集,动画电视221456分钟;生产故事影片526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95部;出版各类报纸448亿份,各类期刊32亿册,图书74亿册(张)。
“十一五”期间,我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升了中国的国
际影响力。
六)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9.6%,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2.7%,比2005年提高22.4个百分点。2010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62万立方米,比2005年末增长79.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6.9%,提高24.9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2006-20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06%,基本
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
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
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双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减排任务。淘汰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淘汰炼铁落后产能约11172万吨,炼钢落后产能约6683万吨,焦炭落后产能约10538万吨,铁合金落后产能约663万吨。
二、主要经验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
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五年的实践波澜壮阔,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必须坚持和用好这些宝贵经验,让其转化为推动“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第一,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
第二,必须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年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决心越来越坚定,措施越来越有力;从调整经济结构到节能减排、从提高创新能力到着力扩大内需,我们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手段越来越丰富,成效也越来越显著。
第三,必须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走和谐发展之路。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划发展、促进发展、检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必须坚持完善体制机制,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改革开放是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五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通过改革开放促创新、促和谐、促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特别是在金融、教育、医疗等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体制机制基础;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确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扩大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进出口总额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出口额上升到第一位。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第二章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
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深刻理解《建议》主题主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李克强
二、牢牢把握“十二五”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主题和主线是发展的指南,也是规划的灵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符合党心民心,符合时代潮流,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意义。把握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建议》精神的关键。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必须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的重要出发点。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成为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征。我们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年、几十年,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基础和“总钥匙”,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地实现现代化的既定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趋势,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完善发展机制,破解发展难题,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按经济、社会、自然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与发展的成效和结果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我国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一,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使发展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其二,这是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经验的总结。早在“九五”时期,中央就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
七大又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其三,这是适应发展新阶段、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要求。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化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现在只有10年时间了。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面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关键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早转早主动,能够实现更好更大的发展;晚转则被动,付出的代价大,影响发展全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与改革开放的要求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变也是改革。《建议》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是规划主线的具体体现。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转变,发展就会重量轻质、不可持续。发展是转变的基本前提,不谋发展,转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转方式与谋发展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促转变,要坚持好字当头、快在其中,为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支撑。谋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以科学的方式推动发展。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增长、持续发展中的转变,也是调整结构、有促有控、调优调强的发展。我们要切实在加快转变上下更多功夫、见更大实效,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
自强方能自立,自立凝结自信,自信转而推动自强。“自助者天助”,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积极变化得益于30年来锲而不舍的改革开放进程,其要义在于排除一切干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自觉。历经难以数计、形形色色的遏制、指责、臆断及误读,中国没有停下自强不息的前进步伐,也因而变得更为自信。
30年来,中国在适应世界对自己的心态变化的同时,也在学会如何与世界打交道。在涉及国家主权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敢于斗争、善于应对,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种种制裁,遏制了反华浪潮,赢得了尊重。摩擦与碰撞历练了中国人,中国不断加深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在一个接一个的“威胁论”、“崩溃论”相继破产后,世界也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了中国发展的不同。从四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世界看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凝聚力;从北京奥运会,世界体会到了13亿中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从中国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世界感受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责任感和这种责任感给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带来的信心。不止一个西方学者说过,我们无法再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发展,必须重新认识中国的发展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各国关注中国的变化,也是在关注世界的未来。历史表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会对现有格局带来重大影响,极少有西方大国不靠殖民掠夺,不靠战争而崛起。西方对中国的担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不确定感。
以往的历史表明,中国更多的是被动地承受着来自外部世界的撞击,并在撞击中觉醒,在撞击中探索强国之路。21世纪的到来是个伟大的转折点,中国的发展表明,她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是在积极借鉴、学习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的同时,也为世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宝库不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财富。
走过30年开放路程的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和认同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摩擦甚至新冲突。这将是21世纪几代中国人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同和谐,共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在历史新阶段的一面旗帜。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和平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赢得更多的理解与信任,为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形势与政策(2016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中国的大国外交原则不包括()。1.0 分 A、不结盟 B、不使用核武器 C、不对抗 D、不针对第三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只有国家能够直面历史,和解才有可能达成。”这句话是()访问日本时说出的。1.0 分 A、施罗德 B、卡梅伦 C、默克尔 D、奥朗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1.0 分 A、五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两个一百年 D、三步走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现任(2015年)联合国的秘书长是()。1.0 分 A、安南 B、朴槿惠 C、潘文基 D、潘基文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0 分 A、民法 B、刑法 C、立法法 D、宪法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与中国接壤却没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1.0 分 A、朝鲜 B、土库曼斯坦 C、不丹 D、柬埔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2008年,中国人()出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1.0 分 A、张维迎 B、樊纲 C、朱民 D、林毅夫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2015年10月26-29日,中共十八届()在北京召开。1.0 分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D、六中全会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以下那次战役不是国民党政府组织的?()1.0 分 A、南京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太平洋战争爆发于()。1.0 分 A、1931年 B、1937年 C、1939年 D、1941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改革。1.0 分 A、政治体制 B、法律体制 C、市场经济 D、生态文明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2“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体现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1.0 分 A、一中一台原则 B、一个中国原则 C、互利共赢原则 D、维持现状原则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3修昔底德是()著名的历史学家。1.0 分 A、古罗马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4乌克兰危机最大的输家是()。1.0 分 A、俄罗斯 B、美国 C、乌克兰 D、欧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出自()。1.0 分 A、李白 B、苏轼 C、毛泽东 D、鲁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6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后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1.0 分 A、大国崛起 B、强国之梦 C、复兴之路 D、中国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7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全面”包括()。1.0 分 A、内容的全覆盖 B、主体的全动员 C、时间的长期性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8“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此话出自()。1.0 分 A、孟德斯鸠 B、拿破仑 C、柏拉图 D、卢梭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9与中国共产党签订《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的将领不包括()。1.0 分 A、李济深 B、蔡廷锴 C、冯玉祥 D、蒋光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建立了以“()”为核心的国际秩序。1.0 分 A、威斯特伐利亚秩序 B、维也纳秩序 C、凡尔赛─华盛顿秩序 D、雅尔塔体系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1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不包括()。1.0 分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董存瑞 D、刘胡兰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2乌克兰危机反映了后冷战时代()两国博弈的继续。1.0 分 A、中俄 B、美德 C、俄乌 D、美俄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3“三严三实”的“三严”不包括()。1.0 分 A、严以修身 B、严以用权 C、严以做人 D、严以律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4习近平关于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观点包括()。1.0 分 A、不冲突、不对抗 B、相互尊重 C、合作共赢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5习近平认为一些领导干部在读书时存在的问题不包括()。1.0 分 A、不好读书 B、不勤读书 C、不善读书 D、学用结合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不包括()。1.0 分 A、坚定理想信念
B、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改革创新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7经过艰难协商,两岸两会于()达成了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1.0 分
A、1979年 B、1989年 C、1992年 D、1998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8在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面,我国坚持“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其中关键是()。0.0 分 A、周边外交 B、多边外交 C、大国外交 D、公共外交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29习近平用著名学者王国维关于治学的三种境界来论述理论学习,更体现了他的哪种语言风格?()1.0 分 A、平易近人,娓娓道来 B、深入浅出,解惑释疑 C、广征博引、纵横捭阖 D、从容淡定,灵动善融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0 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宝莱坞位于()。1.0 分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印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1()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1.0 分 A、工业 B、农业 C、服务业 D、制造业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2“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这就是著名的()。1.0 分 A、修昔底德陷阱 B、刘易斯拐点 C、恩格尔系数 D、刘易斯陷阱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3最早宣布关于和平统一祖国大政方针的文献是()。1.0 分 A、“叶九条” B、“邓六条” C、“江八条” D、《告台湾同胞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1.0 分 A、爱好和平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爱国主义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5()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0 分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德国闪击波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6习近平提出干部五好标准的首要标准是()。0.0 分 A、为民服务 B、敢于担当 C、信念坚定 D、清正廉洁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37中国人的时代精神不包括()。1.0 分 A、解放思想 B、勇于探索 C、依靠群众 D、求真务实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8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的时间是()。1.0 分 A、2014年5月 B、2014年12月 C、2015年2月 D、2015年5月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9“九二共识”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在中共()被写进了报告。A、十一大 B、十三大 C、十五大 D、十八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0美国的现任(2015年)国务卿是()。1.0 分 A、麦凯恩 B、希拉里
分 1.0 C、约翰·克里 D、奥巴马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1()后,国民党把“九二共识”纳入党纲。1.0 分 A、2005年 B、2008年 C、2013年 D、2015年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2日本否认侵略中国历史的表现包括()。1.0 分 A、篡改教科书 B、参拜晋国神社 C、扩大自卫权限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3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成立。1.0 分 A、首尔 B、芝加哥 C、伦敦 D、新加坡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4“三通”不包括()。1.0 分 A、通商 B、通话 C、通航 D、通邮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5以下人物中支持“台独”的有()。1.0 分 A、李登辉 B、陈水扁 C、蔡英文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6在忻口会战中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是()。1.0 分 A、左权 B、许国璋 C、郝梦龄 D、张自忠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7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1.0 分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8()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的政治保证。1.0 分 A、综合国力的提升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党的正确领导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9 2011年,中国人()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副总裁。1.0 分 A、张维迎 B、樊纲 C、朱民 D、林毅夫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0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副总理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时,解释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0 分 A、田中角荣 B、福田赳夫 C、大平正芳 D、村山富市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大国理念,即大国对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五四精神包括爱国精神和民主科学精神。()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6中国根本无法跨越“修昔底德陷阱”。()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7《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在瓦窑堡会议上的演讲稿。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8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9《抗战建国纲领》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基本精神是背道而驰的。()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02012年开始美国经济恢复增长,其GDP规模依旧低于次贷危机前的水平。()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1我们可以短期内与周边各国建立高水平的政治互信。()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2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浦东隆重举行。()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3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4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5马英九在台湾只赢得了一个领导任期。()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6美国至今没有恢复其驻古巴大使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7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8印度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邻国。()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9第二次“张王会”是王郁琦作为大陆负责两岸事务负责人以官方身份第一次踏上祖国宝岛。()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0“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体现了全面小康社会覆盖的领域是全面的。()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1中美建交于1959年。()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2全面从严治党,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3所谓多边外交,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为了阻止日军占领徐州,蒋介石下令炸开了黄河花园口。()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5中国梦不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6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12月13日。()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7中国不仅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也是亚太地区和平秩序的维护者。()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8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9中共十六大在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1北斗导航,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2“经济新常态”是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3大国形象与国家形象没有关系。()0.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42014年11月国民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遭遇了惨败。()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5截止2014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95万亿。()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6人民币已是世界最主要的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7全面、准确把握协调发展理念的举措不包括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8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9免除外债是中国在“穷大方”。()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0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1魏源、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2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3中国的外交原则与《联合国宪章》精神是一脉相承的。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4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两个全面”扩展为“三个全面”。()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5到1990年,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6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79年1月1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7福建的“海丝”先行区设立在泉州。()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9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2360亿,占中国外贸进出口额的四分之一以上。()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0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
浅谈国际形势
目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各个国家不同程度的发展使得其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各种力量的较量和互动更加突出;而快速崛起的中国也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并与世界的关系出现空前密切的融合与互动。但是在这些发展是在世界和平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了实现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当前的国际局势总体是保持相对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的,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
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因素之一仍然是霸权主义。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世界,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实力基础,亦难以使布什政府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吸取教训。世界上还有一些地区冲突热点不断,发生在中东、伊拉克、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冲突,随时随地的可以加剧。外国人还把中国台海也看成冲突问题。中东地区的情况依旧令人担忧,阿以谈判再一次因犹太人定居问题而告破裂,中东和平问题再度搁浅,而且很难在近期内再度开启。从2011年7月起,美军就开始从伊拉克撤军。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或许将得意延续。朝鲜和韩国之间再度出现军事摩擦和冲突的可能性相当大。对于军事摩擦和冲突将更多取决于美国和中国等周边大国的克制与约束。除此之外,安全威胁更趋多样复杂。能源、粮食、水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事故、恐怖主义、传染病、信息网络等方
面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有增无减。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产生越来越大的扩散效应。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日本地震引发海啸后造成的核辐射等事件表明,全球化背景下的重大天灾人祸往往跨越国界,影响到国家间关系。
另外,恐怖主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恐慌也逐步加大。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今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其次,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和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反倒使伊拉克成为又一个恐怖主义的滋生中心,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反恐战争”使世界出现“越打越恐,越恐越打”的怪圈。
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形势则出现好转迹象,下行风险有所减少,但全球经济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有待时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总体看,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呈现出新的走势。
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延续“双速”复苏态势。发达经济体总体上依然低迷。美国经济持续恢复,但经济金融刺激措施何时以及如何退出目前并不明朗;欧洲经济未见起色,失业问题加剧;日本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虽然
短期内有效果,但解决不了日本经济的深层次问题。新兴经济体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但由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增速开始放缓。
另一方面是贸易增速放缓,低于过去20年平均水平。各国贸易政策愈加以自我为中心,贸易投资壁垒明显增多。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呈现常态化、复杂化趋势。另外,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启动,但受双边政治关系等因素影响,三边合作势头明显减弱。美国企图通过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抢先制定下一代贸易规则,继续控制世界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欧美贸易标准也力图促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不得不进行新一轮改革。再者,全球需求存在不足。以黄金和石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降低了我国进口的成本,有利于改革发展。
但是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状况,高油价、对战略性资源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仍有上升趋势。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尽管世界经济经过结构性改革,对石油危机的吸收能力比20多年前的大为提高,但国际原油价格的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的抑制作用和通胀压力仍不容忽视。由于新兴工业国家当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与日俱增,高油价的冲击如转变为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将是沉重打击。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需求上升是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直接拉动因素,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来对石油、原材料的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是当前世界经济中的又一不健康因素。近来
世界反倾销浪潮高涨。中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并继续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承受压力。贸易保护主义在西班牙还酿成针对中国的焚鞋事件和排华运动。日益增多的国际经济摩擦折射出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政治和社会问题。
在过去的2013年,国际社会上发生的事层出不穷,美国与伊朗关系缓和,两国总统实现历史性通话,中东动荡加剧,叙利亚冲突不断,埃及总统被罢黜,安培晋三执政使中日关系跌宕„„过去的种种使得在接下来2014年下半年的国际形势更加变幻莫测。但是尽管如此,仍然期望世界能够保持和平和稳定。只有这样,各个国家才能积极发展,互利共赢。
第四篇:大一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
大大一一下下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形式与政策
一、党的十八大(12.11.8-11)精神解读
1、十八大主要 议程 成果:听取和审查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十八大报告主要内容解读:
《报告》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2个部分,4个板块:
板块
1、工作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板块
2、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板块
3、新目标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板块
4、具体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
3、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四个鲜明特点:⑴涵量厚实、大气磅礴;⑵方向明确、信心坚定;
⑶布局清晰、任务明确;⑷开拓进取、新意迭出。
4、十八大报告的总体评价
在党的十八大开幕会上,胡锦涛主席代表党中央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重要报告。
报告主要将发展与改革定位成未来十年中国的目标,并在阐述上将改革定位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在发展方面,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改革方面,提出了“五个加快”、“五位一体”: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极大地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两个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
小小沭沭制制作作
大大一一下下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结合,将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
五个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全面深化五大体制改革也在目标要求中全面呈现,明确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
“三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报告中,人民是个关键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贯穿报告始终,为人民服务也贯穿报告始终。
报告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指引了未来五年或更长的中央发展战略,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节能减排,提倡绿色发展
1、为什么提出?⑴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工业文明迈向新文明的转折期;
⑵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和代价; 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发展,理念上的一场革命。
2、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⑴思想建设途径;⑵政治层面的生态建设和决策途径;
3、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⑵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⑶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幻境保护力度;⑷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4、思考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有哪些。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方式,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1]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节能降耗,推进水循环利用;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
小小沭沭制制作作
大大一一下下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南海争议与我国的外交政策
1、南海概况:⑴南海区域的界定(四大群岛)
⑵南海争议的由来 20世纪70年代;⑶南海诸岛的的现状
2、我国拥有主权的依据:⑴历史:最早发现、命名,最早开发经营,最早行使管辖;⑵法律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⑶国际社会的承认。
3、南海争议产生的原因:⑴丰富资源;⑵重要战略地位;⑶争权长期无法落实⑷海防力量不够;
⑸大国暗中干涉
4、中国立场:⑴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⑵主张各方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⑶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⑷南海问题是中国与国家间的问题
5、解决方法:⑴落实南海行政建设;⑵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执法力量;
⑶通过立法⑷建立强大的海军;⑸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
6、思考题:南海主权的依据及对策
南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性所有权:中国在公元前二世纪,即汉武帝时代,就发现了南海诸岛,从宋朝起,就已宣布对其行使管辖权。南沙群岛是由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和开发的,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地区纷争迭起,损害中国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中国周边国家先后单方面宣布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肆意分割中国管辖的海域,开采南海的油气资源,偷捕和掠捕南海的渔业资源,甚至对部分南沙海域实行军事控制,撞沉中国渔船,多次发生抓捕、打死和打伤中国渔民的事件。
小小沭沭制制作作
大大一一下下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南沙的鸟粪、海产丰富,海底蕴藏大量的富钴结核、铁锰结核等矿产资源,石油储量约40至50亿吨,天然气100余亿立方米,被喻为第二个“北海油田”。南沙群岛在战略上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扼守两洋海运的要冲,是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海峡的关键所在,是中国南方海防前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可以说,谁控制了南海,谁就可以控制东南亚,从而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太平洋、东亚和东部澳洲。此外,南海是发展中国海洋战略的关键,中国若能有效地控制南沙群岛,行使主权,那么中国的海上防御可向南推进500至600海里。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调整其亚太地区安全战略和南中国海政策,主要矛头对准中国,这一调整有着深刻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考虑。
目前,南沙群岛的大部分被别国侵占、其中的资源被大肆掠夺性开发,中国的合法权益不断受到侵犯。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周边国家的海域划界之争,更是一种国际政治与军事力量的较量;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具有经济意义和地区安全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主权之争,更因美国的介入而显得愈加复杂。
面对当前复杂的南海局势,为了避免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中国政府应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防止多边化与国际化,反对外部势力的介入和干预。对于东盟国家,仍应开展友好、稳定的外交,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在减少危机中所起的作用,愿意与中国搞好双边关系,在南沙问题上倾向于调停而不是对抗。与此同时,应继续宣传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主权的历史与法理依据,说明中国在解决南沙问题上的立场与主张。为防止其他争议国在联合国或国际法庭采取行动,应提前组织力量做好充分的法理准备。
四、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及应对战略
1、中国周边安全特点:⑴设计范围不限海陆邻国;⑵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复杂;⑶影响因素多元化;
2、美军军事政治威胁,我国面临压力:⑴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
⑵美国战略下的中国国家安全环境。
3、周边安全形势复杂:⑴形势严峻的懂不热点纷呈;⑵地位重要的西部隐患尚存;⑶邻国众多的南部潜流暗涌;⑷相对缓和的北部以稳为主。
4、对我国周边安全的思考:⑴正确认识周边形势;⑵构建周边安全的总体思路;
小小沭沭制制作作
大大一一下下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挑战。①以和为贵与战略威慑并重的海洋发展战略;②采取俩手方针对待美国因素,③积极应对东北亚安全问题④加强合作反恐,打击分裂势力。⑷关键是把自己的事办好
5、思考题:如何看待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对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新的世纪即将到来,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态。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美国在亚洲地区继续推行军事同盟政策,亚洲国家出现了军备竞赛的苗头;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一些国家正在构成严重挑战等等。在意识到这些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周边国际力量关系的分布情况。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之一是,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取得优势。这一多极结构的稳定性还在于即使是超级大国的美国也不能改变它,而国际多边体制将成为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的重要途径。多极结构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周边环境会平安无事。亚洲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共有的利益是推动它们在下一世纪进行合作的基本动力。亚洲各国还有着反对外来干涉、维护独立自主的历史传统,它们珍视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这种文化上的多元主义倾向是它们相互谅解和相互妥协的基础。
在安全方面,一些国际多边体制已经在加强相互信任措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活动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后,只要各国都能将和平共处作为合作的基本原则,放弃冷战思维,国际多边体制就能够在解决领土争端、控制军备竞赛、建立区域性集体安全机制、防止武器扩散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如今在中国周边存在着一些地区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好就可能酿成重大冲突,对中国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可以预计,通过国际体制进行国际合作将是下一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表现方式,但是还存在如何主导国际体制的问题。中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大国,中国可以,而且也应当在国际体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以坚持尊重主权、国家平等、互利互惠、不干涉内政等国际体制为基本原则,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体制活动不仅会受到多数周边国家的积极评价,而且还会产生良性的互动作用。这将成为中国主动影响周边国际环境的重要手段。
国际体制的意义是重要的,但是它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其有效性也不会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确保周边地区的多极结构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将是维护我国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基本手段。不断加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体制,中国在下一世纪的全面复兴与强盛是大有希望的。
小小沭沭制制作作
大大一一下下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五、战火纷飞的中东与中东问题透析
1、中东问题的概述: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
2、欧美的战略意图⑴人权为幌,遏制中东崛起;⑵按制能源,保持秩序;
⑶欧美各怀鬼胎,图谋私欲
3、美国插手中东的四大图谋:⑴扶植政权,控制中东;⑵明为民主,实为石油;⑶使中东美国
化;⑷核武器的担忧
4、欧洲:⑴经济干预,与美国逐利;⑵政治参与,与美国争权;
⑶基于对欧洲安全的担忧;
6、思考题
⑴述评阿拉伯国家社会动荡原因(⑵欧美国家为何要插手中东问题与阿拉伯事务)
中东地区是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自从该地区发现石油之后,石油工业的兴起,使这些产油国地区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因此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二战后,英国先是镇压中东犹太复国主义,改变殖民地政策后,又挑动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领土与宗教冲突,之后表面上抽身而退,将问题交给当时西方控制的联合国,暗中关注局面。而美国继英国之后开始支持以色列,总统杜鲁门向英国施加压力,率先收留犹太移民,大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同周边的阿拉伯人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冲突,美国便在以色列建立后长期支持其同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作战,使以色列占据了明显上风,引起了周边阿拉伯国家的严重不满;数次中东战争中,美国与一些西方国家(如英、法)更是提供给以色列大批军械武器和装备。
美国之所以能够如此支持以色列,其中有最重要因素——石油。人间利益的争夺,于各个历史时期都表现为一种“速率”优势的竞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内燃机的发明使“速率”与石油紧密地连在了一起,石油这种基本原料促使资本主义与现代工业的真正发达,成为支撑西方经济的命脉。但是,除了美国的石油蕴藏相对丰富外,其他西方国家都非常缺乏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飞速的经济增长,大多考虑给予原殖民地人民以独立的国家地位,换取在经济上继续剥削和掠夺,加之本区域国家自古以来的经济发展多数都是依赖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工商业落后。所以中东对于西方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卖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将他们的土地交给犹太人建立国家。而后以色列依靠美国的力量逐步侵占了大片的阿拉伯领土。
近代以来,列强为了谋求各自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确立自己的霸权,在该地区疯狂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同时利用各民族之间历史遗留的各种矛盾,人为地树立起一道道屏障。因此,中东成了一个宗教冲突、民族冲突非常激烈的地区。
总体来说,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政策要点是:改造伊斯兰社会(镇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用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和“民主”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阿拉伯国家);扶植亲美政权;控制石油资源;调节巴以冲突等。
简单地说,中东战争主要由三个原因:石油、水、文化。
小小沭沭制制作作
大大一一下下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六、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挑战
1、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⑴经济增长趋缓;⑵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
⑶对外贸易增速出现明显下滑;⑷对外直接投资稳步增长。
2、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挑战:⑴全球外需增长减速导致出口下行;⑵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⑶制造业转移东南亚;⑷全球通胀风险增加。
3、对策:⑴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⑵注意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⑶以制造到智造,促进企业创新;⑷拓展新型出口市场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⑸以法律手段解决贸易中的不公平待遇。
4、思考题:①如何看待我国制造业的贸易困境?
②简述全球性通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合并)
当今时代,制造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一个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因素。但总体规模还远远没有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加工中心,距离“世界工厂”还有很大的差距。
随着国内制造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制造型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和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国外贸易壁垒日渐增多等四大困境,因此使得很多制造型企业经营状况急剧下降,处于艰难维持的境地。
成本压力大,由于原材料、电力、人工成本不断上扬,制造业的成本也在快速上升;政策调整与贸易壁垒,出口退税下调以及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使很多企业面临生存威胁。享受出口退税的大部分企业都从事服装、小电器、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等行业,这类企业产品利润微薄,很大程度上是靠出口退税获得的那部分利润。新政策要求企业在进口原材料时要缴付全数的关税和增值税作保证金,实行台账。加之近期“中国制造”在国际上遭遇的质量门和安全门事件,以及有些国家不断利用技术壁垒与绿色标准等贸易壁垒抬高市场准入门槛,这些都进一步压缩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利润空间。欧盟REACH法规等政策不断抬高准入门槛,使得我国制造业生产成本不断攀高,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浮,很多企业面临难以应对的状况。人民币升值。2005年我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有了较大幅度的升值,使得有出口业务的企业面临了较大的汇兑损失。由于汇兑损失期为开列信用证到收款这段期间,一般周期为3个月,损失比例基本上为每100万美元产品损失20-30万元人民币。因此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得出口企业利润不断下降,竞争力萎缩,很多企业深受困扰。
要摆脱我国制造业发展困境,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部门要加大合作力度,增强技术转化效率和速度。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依然集中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领域,其出口所占比重达到 93.5%,进口达到 79.2%。从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技术领域分布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主要依靠少数技术领域的产品贸易。我国作为制造业生产大国,要实现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发展我国优势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同时,迅速扩大其他技术领域的产品市场,提升其他技术产业的生产水平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和产品贸易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小沭沭制制作作
大大一一下下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阶梯状分布,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不仅对于中部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制造业发展步伐有利,而且对于利用各区域相应的优势,发展合适的制造业,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七、欧债危机及其应对策略
1、欧债危机演变过程:⑴缘起希腊债务危机;⑵演变;
⑶救助行动①方式各样②方式灵活③促增长成为主要手段④欧盟决策体现民主化倾向⑤深化一体化形成共识。
2、原因:⑴高福利——直接原因;⑵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使危机不断蔓延;
⑶产业政策的普遍失误——深层次原因⑷政策的不协调让危机难以解决; ⑸美国因素。
3、策略:⑴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⑵启发意义①进出口行业的结构调整②作为反面教材,促进我国对主权债务和财政赤字问题正确认识③实施正确产业政策
⑶中国策略、态度:中国政府积极帮助欧洲解决问题读过难关。
4、原因:中国帮欧,为了防止中国经济遭受损失,是中国获得欧洲市场和资源的最佳时期,更加提升在美、欧、中三角关系的地位。
5、思考题:欧债危机对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欧洲在欧盟内部国家,都是使用欧元作为流通货币的,也叫做欧元区,他们是一个整体。希腊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由于希腊本身的经济水平并不强,为了维持欧元区普遍的薪资和福利水平,采取了国家借贷的做法,以此维持。但由于国际经济形势,欧元区经济增量没有达到预期,希腊的经济更是一塌糊涂,希腊的债务评级不断下降,无法借到新的贷款,而原有的贷款即将陆续到期,所以无法偿还债务的希腊陷入危机。之后类似情况又蔓延至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形成连锁反应,由此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带来的挑战主要的影响有以下两个方面。(1)对出口的冲击。
危机会导致欧元区今年下半年增长下降。欧盟又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所以如果来自欧盟外需下降,中国出口会受到负面影响。欧盟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假如希腊退出欧元区,欧洲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将大大提高,全球贸易融资可能受到很大冲击。中国经济虽然处于转型阶段,但是出口始终是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欧洲经济在债务危机的打击下一旦崩溃或者进一步衰退,其结果势必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造成消极影响。(2)汇率方面的冲击。
欧债危机在汇率方面也会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较大的冲击。债务危机导致欧元持续疲弱,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这将对中国的对欧出口造成压力,汇率升值会吃掉本来就不多的出口利润。(3)外汇损失
欧元资产大幅缩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持有总价值超过6600亿美元的欧元资产,若希腊退出欧元区,对欧元的贬值预期将大大提高,占中国外汇储备20%-25%的欧元外汇资产将面临着缩水风险,造成外汇损失。欧
小小沭沭制制作作
大大一一下下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债危机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加重,资金纷纷回流美元。中国面临的不是短期资本由流入变为流出,相反有可能中国会面临更加汹涌的短期资本流入。挑战中的机遇。(1)扩大对欧直接投资
欧债危机是中国全面获得欧洲资源和市场的最佳时期,中国只有积极帮助欧洲,才有更好的机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在迅猛发展,但是,中国对欧盟的投资额度还不大,中国对欧盟的非金融直接投资仅占欧盟接受外资的0.2%。中国向欧洲投资的潜力很大。这次欧债危机后,欧洲资金短缺,扩大对欧洲直接投资正是其时。(2)获取资源和市场
在欧债危机后,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出售港口、机场、道路等资源,一些企业也将自己的品牌、技术标准、专利等以较低的价格转让,中国可以通过竞标、企业兼并或购买股份的方式,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这些优质资源。同时,欧债危机后,大量的欧洲企业倒闭,这些企业所空出来的欧洲市场,中国正好可以去填补。中国向欧洲投资,一方面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给欧洲注入了活力,同时中国也获得了欧洲的资源和市场,这是“双赢”的结果。(3)提升中国在美、欧、中三角关系中的地位。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美国采取了“围堵”的政策,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挑战美国的霸权,如果欧洲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好,将成为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在制衡美国这一唯一的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将更多分担中国身上的压力。所以,一个走向一体的强大欧洲是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的。
欧盟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急需要外界的援手。对此美国的态度并不积极,这就给中国提供了机会,中国一旦出手相助,不仅可以稳住欧元,帮助欧洲,恢复元气,而且中国也可以借机拉近和欧洲的关系,这显然可以提升中国在欧洲及全球的影响力。
八、奥巴马连任与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需要正能量
1、发展中美关系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挑战:
⑴台湾问题是考研中美关系发展的难题;⑵中美关系受到美国内政治影响; ⑶中美经济贸易摩擦问题;⑷人权民主,军事安全;⑸战略互信问题。
2、安全发展中美关系:⑴全局长远的战略观——关键;⑵继续扩大共同利益是基础; ⑶尊重和照顾彼此是核心利益和首要原则;⑷创新对话合作机制是重要平台; ⑸民间友好交往是不竭动力。
3、思考题:①说说你对中美关系重要性的看法。②发展中美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全面发展中美关系。(合并)
中美关系或美中关系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国家关系。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的最新的定位和表述。
两国关系的复杂之处主要在于两国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对彼此的不同看法。总体讲,是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远大于彼此分歧。
小小沭沭制制作作
大大一一下下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统一的国家,以造福于本国及世界人民,同时维护世界和平。美国的目标则致力于将自由与民主的理想散播到全世界,同时保持国家安全。因此,中国大陆的政治系统、意识形态直接与美国的设想和利益冲突。中美关系事关中国发展大局,对美国也十分重要。加之当下中国经济总量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国际体系变革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和投票权增加,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气候变化谈判和全球治理改革等,在许多区域性组织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过去10年可以说是中美关系迅速发展的10年。中美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富活力
的双边关系之一。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美两国的利益联系日益紧密。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建交之初,中美之间人员往来每年约1万人。而现在每天有近1万人、每26分钟有一架航班往来于两国之间。中国在美留学生超过16万人,美国在华留学生已达2.4万人。
二是中美高层往来和对话磋商频繁、深入。2003年至今,中美两国元首共举行26次会晤。双方新建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东事务磋商、省州长论坛等多个重要对话机制。通过这些交往,双方就广泛议题保持着深入、坦诚沟通,对加深了解、增进互信、深化合作、管控分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中美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合作。两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话,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进行建设性合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由于中美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传统不同,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矛盾和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有些是因为政治偏见所致,有些由于相互缺乏了解造成,有些是两国建交以来一直存在的老问题,有些是随着两国关系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双方应坚持通过对话磋商,增进理解,积累共识,避免误解和误判。在全球化时代,在中美两国利益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需要新视角、新思维。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合作是中美关系的主流。只要双方坚定致力于相互尊重、增进互信、拓展合作、妥处分歧,中美两国完全可以打破历史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走向对抗的所谓“定律”,走出一条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③如何认识奥巴马连任前景。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崛起的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人能忽视中国的作用。长期来讲,中美关系是日益改善和加强的,改善和加强中美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像跟其他国家的关系一样,两国的关系总会面临起起落落,但总体的方向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美国新政府上任之后,两国关系肯定有一段磨合期,双方需要一段时间来学习,这一点也是非常自然的。长远来看,中美关系会像我说的逐渐加强的。”——奥巴马
对华政策,首先,美国政府将会以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发展对华关系。无论是奥巴马总统还是克林顿国务卿都表示,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尤为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处理好两国之间的关系对于美国的未来至关重要。美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一贯注重实用、效率的美国政府将会充分展开与中国在诸多领域内的合作,以共同应对挑战。
其次,美国政府将会继承美国政治传统,继续高举“人权”、“民主”大旗,重新树立美国的道德权威。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的自由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美国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继承和发展了自由主义思想而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延续性。奥巴马政府将会继续坚持这一传统,只是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而已。
小小沭沭制制作作
大大一一下下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第三、美国政府将会继续遵行《与台湾关系法》,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核心、最为敏感的问题。自从马英九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海局势出现了很大程度的缓和,两岸交流日益深入、频繁。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政治等诸多因素,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克林顿国务卿在访华前夕曾明确表示,美国不会放弃对台湾的义务,美国将继续对台军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完全继承了前任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核心。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战略虽然没有完全成形,但是其在具体外交活动中透露出较为明确的政策特点,即强调务实合作与坚持传统理念、义务。这两项原则将在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中并行不悖。奥巴马政府所改变的只是其具体的对华策略,而这一对华策略一定是为美国对华总体战略服务的。
舆论认为,高呼“变革”口号上台的奥巴马的对华政策的大框架已经有了,总的来说就是正视中国崛起的事实,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希望中国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小沭沭制制作作
第五篇:形势政策期末考试题目
形势政策期末考试题目
2009-12-23 01:12:25|分类:|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关于《形势政策》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内容(共2题,每题50分,共100分)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关于学习形势政策课的心得体会》 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
通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了解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来了解整个时代的主题。
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史上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德、志、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
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意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2.试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作简要分析。(可以选择政治,经济,文化或社会建设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论述,不少于800字)。
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做简要分析
自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在这改革开放3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也发展的比较快。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明显的转变,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GDP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3.7个百分点,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八五”期间。
我国持续五年通货紧缩,属于“危害型通货紧缩”,中国不仅价格总水平下降,GDP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产出缺口”有所扩大。除少数服务价格外,各类商品市场供大于求,实际产出低于生产能力,这也迫使厂商大幅度减少库存。这时我国实行宏观调控,而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观察一国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晴雨表”的三个最重要经济指标,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的历史被称为“摸索对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历史”。
通常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由奥肯模型来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由菲利普斯曲线来描述;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是由奥肯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推导而得。
通过这一系列的发生,我国“三农”间题日益突出,影响巨大,“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其核心是广大农民农业收入的绝对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无法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在一步步改进过程之中,我们国家的经济也在稳中发展,近两年来经济也发展较快,去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8年是非常不容易、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经历了几次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持续,经历了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增加投资、保持增长的政策。这些政策标本兼治,既克服当前的困难,又为长远的发展打基础;这些政策内外兼顾,既扩大内部需求,又稳住外部需求;这些政策既调整结构,又深化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
在农业方面,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实现连续5年增产。在工业方面,工业生产增长放缓,企业利润增速回落。然而,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在 国内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城乡消费旺盛。在金融危机之时,价格涨幅前高后低,下半年逐步回稳。进出口全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第四季度增速回落较多。
“200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和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既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又保持了国民经济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表示。中国能在稳重发展,自然也能在危机之中稳步发展自己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