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打造金强川核心经济强镇

时间:2019-05-13 03:1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明确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打造金强川核心经济强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明确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打造金强川核心经济强镇》。

第一篇:明确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打造金强川核心经济强镇

**镇党委党课教案

题目:明确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打造金强川核心经济强镇。

主讲人:**镇党委书记***

教学对象: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各村书记、主任、文书,社区全体干部,部分村(居)民代表。

教学时间:2011年6月27日早上8:30

教学地点:**镇四楼会议室

教学目的:通过讲解,使镇村干部进一步明晰省、市、县、镇的发展思路,增强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围绕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开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教学要求:1.让教学对象全面理解全镇“1346”的发展思路和“134511”的农牧业结构调整思路;2.使教学对象深刻领会跨越式发展的主旨,增强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凝聚促进跨越发展的力量。

明确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 着力打造金强川核心经济强镇

同志们,根据县创先争优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今天由我为大家讲党课。我就省、市、县、镇的发展思路展开,重

点就跨越式发展作讲解,并就**镇“十二五”时期结构调整做详细说明。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我在去年领导班子、中层领导干部、村干部参加的研讨会上已经讲过,今天再做详细讲解。请各位同志

一、明晰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我镇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总体要求,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中心带动,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两翼齐飞,就是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新基地;组团发展,就是支持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整体推进,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大战略”(生态安全和工业强市战略)、培育“五大产业”(能源化工、食品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劳务经济)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三大战略、打造四大基地、构筑两大屏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

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大战略”、发展“五大产业”的战略部署,积极融入兰白经济圈和金武一体化,围绕争创全省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示范县的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特色产业富民和生态安全三大战略,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兴(碳)材料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矿业及新能源化工基地、全省重要的高原绿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全省最具吸引力的民俗宗教生态避暑旅游基地,全力构筑石羊河和兰州西北部生态安全屏障,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建设。)发展战略,按照“一川先行,四片联动,融入两圈,东承西接,跨越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镇党委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村组,充分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掌握镇情、村情,广泛征求农牧民群众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的前提下,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提出了 “一三四六”的发展思路,即以打造“特色种养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为一体、城乡融合跨越式发展的大型中心镇”为目标,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现代服务业、劳务经济”三大经济,全面构筑“大田蔬菜种植区、设施农业建设区、草畜产业示范区、旱作农业发展区”四大特色农业发展区域,实施好“项目建设工程、生态安全工程、扶贫开发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城乡一体化工程、和谐发展工程”六项重点工程。

二、理解跨越发展

经济社会形势综合分析:从区位上看,**镇是承接兰白经济圈、金武一体化辐射的集结点,是县政府驻地,城乡结合,交通便捷,信息、技术要素相对集中,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普遍优于其它乡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新农村建设起步较快,农产品销售市场化程度较高,特别是县城站北区的开发启动,将加速全镇城乡一体建设进程;从产业上看,高原绿色蔬菜、设施农业初具规模,工业经济、现代服务业、劳务经济基础较好,辖区金强工业聚集区的启动和发展,成为拉动非公有制经济、劳务经济、现代服务经济新的增长点;从政策上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及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大战略,壮大五大特色产业”和县委、县政府“1342” 的发展思路”和“一川先行、四片联动、融入两圈、东扩西接、跨越发展”战略布局的提出,为全镇的先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强化产业结构调整

**镇要依托金强工业聚集区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依托县城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依托金强川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要紧紧围绕全镇“一三四六”的发展思路,按照“大田蔬菜种植区、设施农业建设区、草畜产业示范区、旱作农业发展区”四大特色农业发展区域,在水电路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区,继续鼓励搭建日光温室,逐步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形成设施农业建设区;在水川区稳定发展大田无公害蔬菜,全力打造高原夏菜独有品牌;在牧区重点发展草畜产业,以草促畜,以畜增收;在半干旱山区推广旱作农业,重点发展全膜垄侧洋芋栽培。强力宣传“134511”农业结构调整工程,即全镇设施农业建设区户均建设1座日光温室或1座暖棚、大田蔬菜种植区户均种植3亩蔬菜、旱作农业发展区户均种植4亩洋芋、草畜产业示范区户均种植5亩优质饲草、户均输出劳动力1人、全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全力打造“天祝高原绿色果蔬第一镇”。

四、大力发展三大经济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使企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其次城区的华藏寺、南山两村,充分利用县城周边地域优势,引导广大群众兴办二、三产业,发展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农产品营销服务、文化娱乐、旅游、社区、中介服务等领域的现代服务业。对于中庄、阳山等干旱山区,提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两人,致富一家”的思路,鼓励群众外出务工,引导村组干部把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大项目来抓。

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要深入理解“发展靠项目、致富靠项目”的道理,支持项目,参与项目,储备项目。对全面启动实施的黄草川生态移民暨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园、周家窑日光温室示范园、金强

川3万亩大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惠民大厅建设、金强工业园区扩建、330变电所续建、达隆路市场开发、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等 20个重点项目要有全新的认识,项目的建设,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可能产生影响,但更能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比如说红大新农村的建设,

第二篇:突出发展主线打造经济强镇

突出发展主线 打造经济强镇

xxx镇党委书记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在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当前,在我市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时刻,市委作出了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此,我镇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制约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我们一定要把着眼点放在改革与发展上,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前进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提出发展的新思路,不断制定发展的新举措,从而不断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一、突出一号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

走农村工业化之路,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实现农村工业化就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家庭个私经济。一要千辛万苦去招商。以企业招商、委托招商与蹲点招商为突破口,扩大招商引资战果。通过组织企业赴外地考察、参加对口投资贸易洽淡会等形式,使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活跃主体;通过发挥分布于北京、上海、东莞、昆山、宁波等地xxx籍招商顾问的社交网络为xxx代理招商;通过在昆山、东莞的长驻点,拓展招商领域,辐射带动苏州、上海、广东等地的招商工作。二要千方百计抓园区。加快完成园区二期美化、硬化、亮化、绿化工程,争取61家入园企业于年底前全部投产;加快完成三期园区3000亩土地的规划、设计、征用等工作,实施“拉开框架、跨江发展”战略。三要千家万户办企业。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宅基地综合整治,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精心盘活存量土地,以殿前个私小区为样板,带动8个个私经济集聚点的建设,力争新发展个私企业200家,让家庭个私企业扎根xxx,致富百姓。

二、发展特色农业,致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如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课题。为此,我们要建基地、扶龙头、扬品牌。建基地就是要建设横山坂鲜切花、白泥墩蔬菜、求家坎黄花梨等八大特色农业基地,推动发展“花、菜、果”三大特色产业;扶龙头就是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扶持求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嵊州市绿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加工农业、休闲农业;扬品牌就是要打响农业品牌,通过授权、合作等途径,打响“xxx”、“殿前榨面”等农副产品品牌知名度,提高农副产品市场占有率。

三、接轨市区开发,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以统筹的理念、整合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要加强规划修编。以建设嵊州“西城”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的原则,重新修编集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制订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二要加快建设进度。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筹集建设资金,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桃源路二期改造工程,配合交通部门做好蛟澄线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启动博石公路xxx段建设。三要实施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结合农村宅基地综合整治,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力争把殿前、上路西、建安等村建设成为经济建设、村庄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及民主法制建设五项指标全面达标的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力争把下倪、建安、田东等村建设成为村庄建设单项先进村。

四、建设政治文明,全力推进农村民主化

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这是在实践基础上作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现阶段,就农村而言应突出抓好扩大基层民主的工作,健全村级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一是依法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两委会”工作规范,建立起村党支部领导下富有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重大村务报告、表决制度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实施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健全村级财务监督小组,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对村级财务实行轮审。二是加大对后进村的帮扶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通过下派干部挂职、依托开发项目扶贫、结对扶贫、政策倾斜等手段,帮助后进村尽早脱贫致富,实现村强民富。三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镇党校和成校为阵地,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职业技能、学习实用技术等服务。通过企业出订单、成校出菜单、政府来买单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主导作用。

在全市上下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中,我们镇党委一定要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好、贯彻好、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学习,促发展,求跨越,努力打造经济强镇,为实现经济社会的新一轮发展作出贡献。

2005年7月18日

第三篇:整体推进打造文化事业发展强镇

整体推进均衡发展打造文化事业强镇

伏山镇地处大汶河南岸,84平方公里,辖59个行政村,6.6万人。近年来,我镇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将其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之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做强文化产业,开展群体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多方筹措资金35万元,建设了占地6600平方米的镇综合文化站。站内设施齐全,内容丰富,功能完善,拥有电脑26台,图书室拥有图书5020册、报刊300多种,集图书报刊阅览、文艺演出、艺术培训、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注重加强群众娱乐活动场所建设,为群众提供高品质文化休闲空间。目前,全镇有25个村建起农家书屋,有5个村建起文化大院,有6个村建起农民娱乐广场,辐射全镇近4万名群众,形成了“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广场、村文化大院”三级共建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快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步伐,投入了200多万元对光纤线路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提高了有线电视传输质量,加大有线电视布网覆盖面,为我镇开展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做强文化产业,培植增收亮点。做强文化产业,培植增

1收亮点,我们立足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启动了总投资

1.2亿元的禹王古镇景区项目,按照立足实际、着眼使用、近远期结合、核心建设先行的原则,倾力打造集祈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禹王古镇。目前,景区开元寺项目、入口处景观桥建设顺利,成为今年全县文化产业发展中一大亮点。围绕禹王古镇景区开发,做好“无形”文章,编写出版了《宁阳大禹》一书,成为国内第一本关于大禹及其治水研究的著作。在网络上以“禹满九州”为网名开通了博客,定期上传大汶河、禹王庙、堽城坝等文化资源图片,刊发大禹及治水最新研究文章,打响我县大禹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围绕十字绣这一非遗产业,由镇七名女大学生村官牵头,成立了 “锦绣前程”十字绣创业富民合作社,下设“绣坊室、装裱室、绣品展厅、研发中心”等科室。按照“分散制作、统一经营、保质保量、定时完成”的原则,定期对绣工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研发十字绣新产品,进行订单销售,为广大绣工增收致富、创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目前,合作社现已吸纳当地农村妇女1500余人,绣经营店铺达到35家,各村加工点48处,人均年增收6000元。

开展群众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我们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在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文艺的基础上,成立了伏山镇振兴艺术团、金伏山艺术团两个专业演出团体,鼓励和帮助民间文艺人才自编自演,积极参

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去,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我镇文化艺术中的一大品牌。同时,充分发挥文体设施的作用,我们组建了书画、音舞、棋牌、足球、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桌球、文艺等业余文体协会,定期组织开展开展高尚健康、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更多的人群投入到体育健身的活动中来,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民的健康水平。近年来,我镇在“海力杯”民间才艺大赛等比赛中,报送的才艺节目屡获县市级大奖。

第四篇:打造铁山西部强镇管镇2010年工作总结及来年思路

打造铁山西部强镇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X县XX镇2010年工作总结及新工作思路

2010年,XX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四、五中全会精神,以“实践科学发展、创先争优、加快富民强镇”为目标,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使全镇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步入了全县协调发展的快车道,如期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现将一年的工作回顾及新工作思路简要汇报如下: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扎实推进“135”发展工作思路,奋力工作,开拓创新,通过干群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201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4100万元,农业总产值65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10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0万元,劳务开发收入9540.1万元,“回引工程”投资15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壮大,物价稳定,社会消费日趋提高。

(二)“三农”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小春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其中小麦总产83.2万公斤,油菜总产108万公斤,玉米总产163.2万公斤,镇新建蓄水池20余口,挖井200口。

四是加快民主治村进程:各村委会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进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高寨村迎接省市的验收,受到上级的高度赞扬。

五是全面完成村道硬化:我们在2009年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采取各种途径筹措资金,硬化村道1.5公里,社道2.3公里,生产路4.5公里,重点加强村道养护和管理。目前各村村道基本硬化结束,为方便农民出行和生产创造了便利条件。

(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骨干产业巩固提高:全镇优质柑橘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新发展优质柑橘400亩,实施嫁接换种及品改230余亩,充分利用X县XX镇高寨村柑橘专业合作社的示范作用下,提升了全镇柑橘推广、换代、升级,确保了果农增产增收。仅柑橘一项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80元。

二是农村基础建设日趋完善:把村社道养护和管理纳入了议事日程,对全镇硬化的30公里村道公路进行了排沟维修,安排专人清扫保洁,保证了沟畅路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加强了生产路、便民路、沟渠、塘、库、堰的整治,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

三是三村建设升级:全镇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XX”的三村建设为抓手,助推新农村建设,以高寨村为龙头的新村建设及风貌打造别具一格,彰显出XX新农村建设的

三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施了镇村合一的卫生体制改革,规范了行医环境,强化了医疗卫生单位软、硬件建设,医德、医风进一步改进,解决了农民看病难,吃药贵等问题,全年为1285名参合农民解决医疗费43万元。

四是困难群体得到保障:2010年全镇落实解困经费52.9万元,435户特困户、重点对象进行定向救助,发放救济金45.3万元,为48户解决医疗救助资金达5.6万元,社会保障工程共投放资金171.16万元。

(六)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

今年加强了信访稳定工作,建立镇村社三级信访网络,实行定人包案,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全年共调处民间纠纷36件,办事率达100%,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赴蓉进京上访人员。

(七)城乡环境得到了全面治理

自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党政高度重视,纳入日事议程,加大人、财、物投入,全年共清理卫生死角垃圾158吨,拆除户外广告挂牌48个,施划交通标线3000米,购置垃圾箱50个,新建市场摊位358个,新建公厕2处,改造特色农户68间。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直保持在全县前5名,被县环境治理办通报表彰3次。

(八)信访维稳扎实有效

我们始终把安全、维稳、信访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一是实行干部包人包案确保两会期间安全

组织建设”,抓好“一村一品”开发和农民创业扶持和农民工培训;三是抓场镇改拆建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金土地整理工程力争3月份结束;四是加强场镇规划建设管理;五是切实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新农村景观塑造工程建设;六是抓好民生工程建设;七是加强党建工作切实抓好村(居)两委班子的培训教育工作;八是继续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九是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十是抓好财政和税源的培植和征管。

2010年12月13日

第五篇:实施“工贸强区”发展思路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XXXX区辖区面积465平方公里,辖8镇1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04个村(社区),人口56万。近年来,我区毫不动摇地坚持“工贸强区”发展思路,立足城市中心区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实施“三大策略”,推进“六个共识”,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全区共实现生产总值28.38亿元,增长15.4%;完成财政收入30247万元,比上年净增4789万元,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利润实现1615万元;全年新开工项目231个,比上年多82个,其中工业项目157个,比上年多 73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7亿元,比上年多8.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2亿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2460元,增长14.5%;外贸进出口总额5589万美元,增长30.6%,其中出口总额4669万美元,增长40.4%。各项经济指标创建区以来最高水平。

一、确立思路,找准经济发展定位

近年来,我区认真分析了XXXX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缘条件和人文环境,认识到XXXX区作为XXXX市的中心区,有“岭南都会”的美称,XXXX城是传统的商业重镇,历史沉淀下来的商品意识非常浓厚,自古以来XXXX人的商品意识强烈,而且有吃苦耐劳,反应敏锐,敢为人先的精神。我们意识到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XXXX要加快发展源泉在人民、发展靠人民。因此,我们把发挥XXXX人浓厚的商品意识和重商营商优势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把工业和商贸服务业摆到突出位置,确立了“工贸强区”发展思路。同时,XXXX区又是XXXX市的核心组成部份,XXXX区56万人口,有40万生活在城区,所以XXXX的优势在城市,潜力在城市,活也在城,兴也在城,XXXX区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主线,构建“城市中心区”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实施三大策略,激活城市经济发展因素

第一,开发内源和借助外力策略。内源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外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力量,一个地方经济的充分发展应该很好调动这两方面因素,不能只重内源忽略外力,也不能只依靠外力而偏废内源。XXXX区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发内源和借助外力同等并重,很好调动这两方面因素。在开发内源方面,着力挖掘本地人才、资金潜力,发挥优势,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一是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商贸流通业和农业企业,迅速扩大经济总量;二是创造条件,吸引外出务工经商赚了钱的能人,携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办企业;三是开发XXXX人文资源,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服务。特别是要发扬XXXX人重商营商的传统,开发XXXX商贸能量之源,重振“岭南都会”的雄风。在借助外力方面,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技术交流,使国内外的经济资源为XXXX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一是通过灵活多种的招商方法,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到XXXX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办厂、经商、创业。特别是要通过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创业成本,为发达地区的民间富余资金开出一条“导流明渠”,引导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浙、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间富余资金到XXXX投资;二是着力引进、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既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模式,又学习后发地区的赶超经验。特别是学习温州发展经验,借鉴“温州模式”以及学习我们周边的高州、信宜等后发地区赶超经验。

第二,大商贸策略。XXXX人的重商传统和创业精神,XXXX在历史上商品集散地的地位和现实基础,区位优势、地缘因素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都是我们加速商贸业发展的巨大能量,使XXXX实施大商贸策略成为可能和必然。一是科学定位,把XXXX区建设成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把XXXX商贸辐射面定位在广西、雷州半岛以及西南和海南岛辐射范围。商品定位在高、中、低档商品齐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俱备。服务定位在产品以外销为主,兼顾国内外市场。市场的销售方式以批发为主,兼顾代购代销和旅游休闲购物。经营主体以个体工商户和厂家直销为主。二是加快培育市场体系,营造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效应。建设完善商贸基础设施和配套完善服务系统,改善营商环境,增强XXXX商贸竞争优势,树立商贸物流中心的城市品牌。三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发展新型商贸形态。四是创新投融资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资金集聚效应,引导各方资本投资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商贸流通业。五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构筑商贸物流中心中的积极作用。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实现商贸流通业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协调发展,理顺商贸流通管理体制,加强对全社会商贸流通的宏观管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上来。营造商贸人文环境,提高城市知名度。六是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把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和开展各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任务纳入到政府每年兴办的实事当中。

第三,项目拉动策略。加快发展,项目是关键,只有项目建起来,经济总量才能跃上去。我区深刻认识项目拉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实施项目拉动策略,实行经济发展项目化,项目落实目标化,目标落实责任化;坚持工业项目、农业项目一起上,生产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一起上。积极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对国有集体企业进行嫁接、技术改造,实现体制创新和恢复性生产;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兴办“玉贵走廊”工业集中区发展一批加工业;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来拉动农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特色商业街建设;用好用活政策,争取上级支持,推进小城镇建设、文化生态家园建设、旧村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村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

三、落实六个共识,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

第一,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工业经济总量新突破。建区初期,XXXX区工业总量小,仅为,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只有%左右,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工业化滞后一直是XXXX区经济发展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工业是XXXX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长远之计,治本之策,是振兴XXXX经济的关键。为此,近年来XXXX区积极开展工业大会战,全力加快工业发展。一是扶持做大重点企业,引导发展四大产业集群。坚持服务玉柴、配套玉柴的方针,依托玉柴等大中型机械企业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大力扶持康澳、正菱、康裕等配件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以南江镇平志村机械配件加工企业群为代表的玉柴配套企业加强与玉柴合作,引导发展机械产业集群。目前我区已有42家机械配套企业,2004年机械配套业产值超2亿元。依托全国最大中药材市场之一的XXXX中药材批发市场和驰名国内外的XXXX制药厂,做大以中药饮片、中药批发为主的健康产业,大力扶持汇兴、百莹、长盛、日田等中药饮片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发展健康产业集群。目前我区中药饮片企业已有9家,并建立了玉药生产基地。扶持广西最大的皮革制造企业——富英制革有限公司以及纬兴针织等一批服装企业,使其做大做强,引导发展服装皮革产业集群。2004年富英制革有限公司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46亿元,出口创汇1885万美元,利润1652万元,上交税金1078万元。服装产业年产值5亿元以上,创税1300万多元。千方百计推进水泥行业的改制和技术改造,大力扶持中顺水泥有限公司、XXXX水泥二厂等企业,引导发展陶瓷水泥产业集群。2004年中顺水泥有限公司工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上交税金1146万元。二是构建工业集中区,发展园区经济。XXXX区着力构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工业集中区,把分散的中小企业吸纳到集中区来,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三是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职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盘活企业资产为目标,通过产权转让置换企业的国有性质,一次性补偿置换职工的全民身份,努力实现国有集体工业民营化。全区已有多家企业进入改制程序,家改制完毕。盘活闲置资产万元,闲置厂房亩。2004年,我区工业总产值达亿元,占生产总值%,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30%以上。

第二,把商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突出任务,实现商贸服务业辐射能力新突破。XXXX区计划在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按照小康目标的要求,其时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0%以上,即达到100亿元以上,那么商贸业经营额则要达400亿元以上。但是我区成立之初,市场档次低、规模小、设施落后、隐患多,出现无序经营的“马路市场”和辐射力下降等问题,不适应发展需要。为此,根据大商贸策略要求,近几年,我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负责”的模式和“建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思路,积极推进市场建设和管理,商贸服务业辐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加快推进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重点抓城东新区、江南新区、二环路内侧市场商贸区建设和城市综合整治,加快东门商业广场、斯壮商业广场、XXXX商业街、XXXX骑楼街、红楼商业广场、商业大厦、美家园商业广场等商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商业基础设施水平和规模。二是深化国有集体流通企业改革,积极引入外地资本参与重组、兼并、租赁国有集体流通企业,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方法,引入了温馨堂、圣安商厦、大大音像图书城、肯德基快餐等专业、大型、连锁商业企业,提升了商业零售业的档次。三是改造提升现有市场。实行划行归市,规范管理,引导马路摊点进入市场经营,使XXXX城区逐步形成了工业品服装市场、中药材市场、粮油市场、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市场、建材市场、花卉市场、果蔬市场、禽鸟市场等专业市场,同时加大对市场建设的扶持力度,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对各大专业市场陆续进行改造提升,提高市场品位、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经过改造提升,工业品市场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品服装专业市场,2004年商品成交额超40亿元,创税2800万元。中药材市场,年成交额超10亿元,2004年创税超1000万元,已成为全国第三大中药材市场。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市场经营户也达800多户,年商品成交额超8亿元,创税1500多万元。

改造提升后,我区的商品服务业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工业品市场的商品销售范围辐射到华中地区一带,在中药材市场的带动下,汇兴、百莹、长盛等一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先后到我区落户,并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目前周边县(市)区1.1万户农户发展种植中药材4.2万亩。2004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2亿元,增长13.3%,增幅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第三,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立足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新突破。制约我区农业经济的突出问题是:农业龙头企业少、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实现我区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一是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业企业。重点抓好香蒜、果蔬、肉类、中药等加工项目。目前,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已达27家。二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重点扩大无公害蔬菜、中草药等种植规模和水产畜牧养殖规模。已建立无公害蔬菜、亚热带名优水果、中草药、特种水产养殖、叁黄鸡等基地30多个。三是切实抓好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发展工商业,解决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004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3万人,其中劳务输出3000人,本地转移就业1万人。

2004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元,比建区初期的元,净增长元,增幅%,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建区初期的元增长元,增幅%,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

第四,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平台,实现城市化水平新突破。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载体,是第一竞争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挡次,扩大城市容量,集聚城市辐射能力,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城市中心区,XXXX区牢固树立市区一体化意识,积极投身城市建设,依托城市发展,把城市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是推进旧城改造,提升城市品位。通过抓好斯壮广场、东门广场、州珮小区、振业广场、东明小区及商业中心街、名山饮食文化街、美家园商住小区以及人民路等旧城改造项目,建设特色商业街、广场,促使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商贸业的发展。二是加快新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积极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全力抓好以行政中心为主的城东新区、以商住开发为主的江南新区、以工业发展为主的玉柴新区建设,进一步扩展城市规模,促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三是大力开展城市综合整治活动,塑造城市新形象。通过抓好21个开发小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抓好城区干道两侧建筑物“填平补齐”、“穿衣戴帽”,落实“门前三包”管理和城区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作,使千年古州又焕发新姿。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促进了我区超市、专卖店等商业发展和房地产、餐饮、旅游、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服务业发展。

第五,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XXXX主体经济来抓,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突破。XXXX区认识到非公经济是XXXX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和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对财政增收意义重大,因此,XXXX区把非公经济作为XXXX的主体经济来抓,全力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步伐。一是认真学习借鉴温州、义乌等地超常规发展非公经济经验和毗邻的高州、信宜等后发地区赶超经验,结合XXXX民营中小企业多、民间资本多的实际,把发展民营经济的重点放在激活民间投资上,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方向,激发本地企业进行二次创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出务工经商能人,携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办企业。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坚持和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落实领导和专职干部跟踪服务制,完善项目工作日誌制,坚持例会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完善招商引资上项目考核奖惩机制。抓好各类签约引资项目的落地工作,提高项目履约率,确保每签约一个落地一个。落实各种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创业成本,吸引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浙、珠江三角洲地区富余资金到XXXX投资。

2004年,我区个体工商户数达19842户,同比增加1160户;注册资金39534万元,同比增长37.6%。私营企业1346家,同比增加289家;注册资金128264万元,同比增长50.9%;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7.45万人,同比增加1.1万人。引进外来投资项目个,投资额亿元,其中接纳东部产业转移项目个,投资亿元。全区非公经济上交税金约2.5亿元,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80%以上,第六,把“玉贵走廊”作为率先实现小康目标的示范工程,实现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新突破。XXXX区紧紧抓住自治区、XXXX市加快玉贵走廊建设的大好机遇,把玉贵走廊建设作为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工程,与县域经济建设相结合,促进经济、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局部崛起。一是抓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等机遇,积极主动接纳外来投资,千方百计借助外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建设开放型的走廊。加快项目规划建设,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沿线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把名山、茂林两镇作为“玉贵走廊”建设的重点,集中力量,加大投入,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二是抓好文化生态建设。重点加强村级道路硬化,搞好水利工程的维护,加快改水改厕改灶、绿化美化、沼气池等方面建设,完善科教文卫体基础设施,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抓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城乡整体文明程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开展玉贵走廊建设以来,全区旧房改造面积达32万平方米,硬化村级道路26条34.03公里,硬化社区道路36条9.1公里;投资790多万元建设一批文化娱乐设施;投资1370多万元进行生态建设,建成沼气池2500多座,垃圾处理点27个,成立农民环卫队44支,改厕4860多户,改水达标5120多户,植树造林近27万株,农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区继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贸强区”发展思路,紧紧依托“四大平台”,开发“两大内源”,加快“两个融入”,努力扩大经济总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进一步加速发展。

一是依托“四大平台”。以玉贵走廊、工业大会战、城市基础设施大会战、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XXXX)为发展平台,努力把我区建成工业发达、商贸繁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和人居环境优美的城市中心区,把玉贵走廊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的走廊、“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走廊、社会稳定及文明和谐的走廊。

二是继续开发“两大内源”。挖掘本地人力资源和民间资金的潜力,使其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继续调动XXXX人思维敏捷、重商营商的传统和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神等因素,为加快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千方百计激活城乡居民110亿元的余额储蓄存款,转化为资本投入到工业、农业产业化、城市建设和发展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迅速扩大经济总量。

三是加快“两个融入”。以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协作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我区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的平台,实行大招商、招大商,积极接纳东部产业转移,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和利用外资,努力发展“外源型”经济。

下载明确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打造金强川核心经济强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明确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打造金强川核心经济强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