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源配置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实现盘城新镇新发展新跨越

时间:2019-05-13 03:1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化资源配置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实现盘城新镇新发展新跨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化资源配置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实现盘城新镇新发展新跨越》。

第一篇:优化资源配置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实现盘城新镇新发展新跨越

新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提出:富民强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并立足于有利于全局发展的高度,于2002年11月份对全区部分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其中将原来的盘城镇、永丰乡整建制地合并为新的盘城镇。一年来,新盘城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区划调整带来的机遇,整合资源,乘势而上;同时,在结合实际,选准发展思路,围绕中心抓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切实做到了合镇、合心、合力,不仅打造了新镇发展新平台,而且实现了新镇跨越式发展。

一、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实现新镇新跨越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原两个乡镇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化程度不高,财政收入偏低;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存在着稳而有余,突破不够,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两乡镇合并后,干群的头脑里又有了一种穷穷合并,难以翻身的疑虑。为了帮助广大干群突破思想瓶颈,坚定发展信心,我们不失时机的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宣传新镇合并所带来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一是新区的功能定位。区委在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把盘城镇至珠江镇、老山至长江沿线作为江北新市区的中心带,做强、做优、做美、做大的目标,使盘城镇置身于全区大规划中进行建设与发展;二是新区的政策优势。新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迅速整合了适应地方发展的简便、高效的政策,这无疑将大大推进我镇的发展速度。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两个乡镇的合并有效地实现了资源配置,优化组合,为加快盘城发展提供了空间;如南京气象学院的扩容,在推进盘城的城镇化、聚集人气、拉动三产方面,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沿江化学工业园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与壮大,为盘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起到直接的辐射作用;宁启铁路、宁淮高速等一批国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有效地改善盘城镇的外部交通条件;三是确定了一条符合本镇自身发展的思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一方面在广大干群中开展破除农村发展观,树立城市发展观;破除农~识,树立市~识;破除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的教育;另一方面,紧紧围绕郊区城市化,经济效益化的战略取向,旗帜鲜明地提出工业兴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和构筑新镇发展的三大平台的目标,力争两年新镇在全区位次排列上实现前移,三到五年城镇功能及形象有质的改变,努力把盘城镇建设成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功能配套、经济繁荣的现代化新城区。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和不懈奋进,我镇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9月份,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5亿元,财政收入1793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和79.84%。这一年来,全镇上下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尺,做到称民心,解民忧,保民安。我们坚持把资金投入为提升城市化建设水平和提高人居水平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先后投资1220万元,新建27公里的村级灰色化道路,对2座危桥进行改造,建成了南京市百人床位敬老院、镇垃圾中转站和团结河闸;投入50万元,实现农村危房改造三年任务一年完成,为120户困难家庭进行危房改造;积极为家庭收入低于保障标准的306户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投入10万元,大力宣传、发动和鼓励 7303个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发挥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的职能作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有效信息1700余条,输出了1512名农村劳动力。四是以制度强管理,工作规范化。班子建设上以努力打造一支作风正、观念新、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为目标。从坚持班子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自学制度入手,在班子中大兴学习之风;遵照《党委书记办公会会议议事规则》和《党委会议议事规则》,认真开好~和项目推进会、税收分析会等,实现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签定党风廉正建设责任书,规范班子的行为;以开展向郑培民、李元龙同志学习为抓手,提~部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配强、配好村级班子,在提高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程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使全镇在防非、防汛两大战役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二、稳定、发展、风气是实现新镇跨越式发展的三大主题稳定、发展、风气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遵循的工作方针。区划调整不仅给新镇带来了发展空间、发展机遇,而且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这一年来,我们始终把稳定、发展、风气作为新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三大主题抓紧、抓好、抓实,因而较为成功的实现了新镇的跨越式发展。

1、稳定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新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证。新镇成立后,我们充分的认识到,资源需要整合,建设需要加快,机构需要精简,人心需要聚合,这些都要求有一个稳定、良好的环境才能实现,我们利用各种形式,把握正确的~导向,向广大干群讲清区划调整的目的、意义以及给新镇带来的发展机遇;讲清人和才能政通的道理,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以事业为重,一切从大局出发,求大同,存小异,强化一家人的意识,把精力花在干事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尽快熟悉情况,努力缩短过渡期,使新镇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了合镇、合心、合力。区划调整期间,正是盘城大发展、大拆迁的阶段,各类矛盾和纠纷直接影响着整个地区的稳定。为了保持一个良好的稳定局面,我们建立健全了保持新镇社会稳定的组织机构,并在实践中高效运转,如今年1月份在宁启铁路建设中,因征地费用,当地群众与施工队发生了冲突,我们得到信息后,连夜做群众工作,并积极与施工队协调,最终在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再如我们采取依法治镇与真情操作相结合,化解矛盾。在南京滨江学院、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征地拆迁工作中,我们不仅严格依法办事,而且能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陆楼组的陈忠家,夫妻两年龄都已60多岁,上有80余岁的老母,下有一残疾痴呆儿,滨江学院征地,拆除了他家生活的唯一来源-两间门面房,想想今后的生活,一家四口死活不肯搬家,得知情况后,为了帮助陈忠家解决今后的生活问题,政府为三位老人申请了低保,把残疾痴呆儿送进了镇敬老院,一家人在规定的时间愉快地搬迁了;盘城村章西组因地未全征

第二篇:优化资源配置 抢抓发展机遇 努力实现盘城新镇新发展 新跨越

新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提出:富民强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并立足于有利于全局发展的高度,于2002年11月份对全区部分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其中将原来的盘城镇、永丰乡整建制地合并为新的盘城镇。一年来,新盘城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区划调整带来的机遇,整合资源,乘势而上;同时,在结合实际,选准发展思路,围绕中心抓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切实做到了合镇、合心、合力,不仅打造了新镇发展新平台,而且实现了新镇跨越式发展。

一、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实现新镇新跨越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原两个乡镇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化程度不高,财政收入偏低;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存在着稳而有余,突破不够,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两乡镇合并后,干群的头脑里又有了一种穷穷合并,难以翻身的疑虑。为了帮助广大干群突破思想瓶颈,坚定发展信心,我们不失时机的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宣传新镇合并所带来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一是新区的功能定位。区委在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把盘城镇至珠江镇、老山至长江沿线作为江北新市区的中心带,做强、做优、做美、做大的目标,使盘城镇置身于全区大规划中进行建设与发展;二是新区的政策优势。新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迅速整合了适应地方发展的简便、高效的政策,这无疑将大大推进我镇的发展速度。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两个乡镇的合并有效地实现了资源配置,优化组合,为加快盘城发展提供了空间;如南京气象学院的扩容,在推进盘城的城镇化、聚集人气、拉动三产方面,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沿江化学工业园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与壮大,为盘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起到直接的辐射作用;宁启铁路、宁淮高速等一批国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有效地改善盘城镇的外部交通条件;三是确定了一条符合本镇自身发展的思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一方面在广大干群中开展破除农村发展观,树立城市发展观;破除农民意识,树立市民意识;破除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的教育;另一方面,紧紧围绕郊区城市化,经济效益化的战略取向,旗帜鲜明地提出工业兴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和构筑新镇发展的三大平台的目标,力争两年新镇在全区位次排列上实现前移,三到五年城镇功能及形象有质的改变,努力把盘城镇建设成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功能配套、经济繁荣的现代化新城区。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和不懈奋进,我镇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9月份,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5亿元,财政收入1793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和79.84%。这一年来,全镇上下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尺,做到称民心,解民忧,保民安。我们坚持把资金投入为提升城市化建设水平和提高人居水平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先后投资1220万元,新建27公里的村级灰色化道路,对2座危桥进行改造,建成了南京市百人床位敬老院、镇垃圾中转站和团结河闸;投入50万元,实现农村危房改造三年任务一年完成,为120户困难家庭进行危房改造;积极为家庭收入低于保障标准的306户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投入10万元,大力宣传、发动和鼓励 7303个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发挥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的职能作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有效信息1700余条,输出了1512名农村劳动力。四是以制度强管理,工作规范化。班子建设上以努力打造一支作风正、观念新、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为目标。从坚持班子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自学制度入手,在班子中大兴学习之风;遵照《党委书记办公会会议议事规则》和《党委会议议事规则》,认真开好两会和项目推进会、税收分析会等,实现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签定党风廉正建设责任书,规范班子的行为;以开展向郑培民、李元龙同志学习为抓手,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配强、配好村级班子,在提高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程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使全镇在防非、防汛两大战役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二、稳定、发展、风气是实现新镇跨越式发展的三大主题稳定、发展、风气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遵循的工作方针。区划调整不仅给新镇带来了发展空间、发展机遇,而且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这一年来,我们始终把稳定、发展、风气作为新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三大主题抓紧、抓好、抓实,因而较为成功的实现了新镇的跨越式发展。

1、稳定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新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证。新镇成立后,我们充分的认识到,资源需要整合,建设需要加快,机构需要精简,人心需要聚合,这些都要求有一个稳定、良好的环境才能实现,我们利用各种形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向广大干群讲清区划调整的目的、意义以及给新镇带来的发展机遇;讲清人和才能政通的道理,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以事业为重,一切从大局出发,求大同,存小异,强化一家人的意识,把精力花在干事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尽快熟悉情况,努力缩短过渡期,使新镇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了合镇、合心、合力。区划调整期间,正是盘城大发展、大拆迁的阶段,各类矛盾和纠纷直接影响着整个地区的稳定。为了保持一个良好的稳定局面,我们建立健全了保持新镇社会稳定的组织机构,并在实践中高效运转,如今年1月份在宁启铁路建设中,因征地费用,当地群众与施工队发生了冲突,我们得到信息后,连夜做群众工作,并积极与施工队协调,最终在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再如我们采取依法治镇与真情操作相结合,化解矛盾。在南京滨江学院、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征地拆迁工作中,我们不仅严格依法办事,而且能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陆楼

。今后,我们将在总结新镇一年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首先,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本镇实际和区委、区政府对盘城新镇的要求上,进一步找准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努力打造新镇新形象,实现两个率先;其次,提升标杆自加压力,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位次前移,真正成为江北新市区的北大门;再次,努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组织程度,为保证实现预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优化资源配置 抢抓发展机遇 努力实现盘城新镇新发展 新跨越

新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提出:富民强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并立足于有利于全局发展的高度,于2002年11月份对全区部分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其中将原来的盘城镇、永丰乡整建制地合并为新的盘城镇,优化资源配置 抢抓发展机遇 努力实现盘城新镇新发展 新跨越。一年来,新盘城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区划调整带来的机遇,整合资源,乘势而上;同时,在结合实际,选准发展思路,围绕中心抓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切实做到了合镇、合心、合力,不仅打造了新镇发展新平台,而且实现了新镇跨越式发展。

一、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实现新镇新跨越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原两个乡镇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化程度不高,财政收入偏低;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存在着稳而有余,突破不够,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两乡镇合并后,干群的头脑里又有了一种穷穷合并,难以翻身的疑虑。为了帮助广大干群突破思想瓶颈,坚定发展信心,我们不失时机的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宣传新镇合并所带来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一是新区的功能定位。区委在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把盘城镇至珠江镇、老山至长江沿线作为江北新市区的中心带,做强、做优、做美、做大的目标,使盘城镇置身于全区大规划中进行建设与发展;二是新区的政策优势。新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迅速整合了适应地方发展的简便、高效的政策,这无疑将大大推进我镇的发展速度。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两个乡镇的合并有效地实现了资源配置,优化组合,为加快盘城发展提供了空间;如南京气象学院的扩容,在推进盘城的城镇化、聚集人气、拉动三产方面,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沿江化学工业园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与壮大,为盘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起到直接的辐射作用;宁启铁路、宁淮高速等一批国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有效地改善盘城镇的外部交通条件;三是确定了一条符合本镇自身发展的思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一方面在广大干群中开展破除农村发展观,树立城市发展观;破除农民意识,树立市民意识;破除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的教育;另一方面,紧紧围绕郊区城市化,经济效益化的战略取向,旗帜鲜明地提出工业兴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和构筑新镇发展的三大平台的目标,力争两年新镇在全区位次排列上实现前移,三到五年城镇功能及形象有质的改变,努力把盘城镇建设成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功能配套、经济繁荣的现代化新城区。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和不懈奋进,我镇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9月份,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5亿元,财政收入1793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和79.84%。这一年来,全镇上下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尺,做到称民心,解民忧,保民安。我们坚持把资金投入为提升城市化建设水平和提高人居水平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先后投资1220万元,新建27公里的村级灰色化道路,对2座危桥进行改造,建成了南京市百人床位敬老院、镇垃圾中转站和团结河闸;投入50万元,实现农村危房改造三年任务一年完成,为120户困难家庭进行危房改造;积极为家庭收入低于保障标准的306户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投入10万元,大力宣传、发动和鼓励 7303个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发挥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的职能作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有效信息1700余条,输出了1512名农村劳动力。四是以制度强管理,工作规范化。班子建设上以努力打造一支作风正、观念新、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为目标。从坚持班子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自学制度入手,在班子中大兴学习之风;遵照《党委书记办公会会议议事规则》和《党委会议议事规则》,认真开好两会和项目推进会、税收分析会等,实现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签定党风廉正建设责任书,规范班子的行为;以开展向郑培民、李元龙同志学习为抓手,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配强、配好村级班子,在提高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程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使全镇在防非、防汛两大战役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二、稳定、发展、风气是实现新镇跨越式发展的三大主题稳定、发展、风气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遵循的工作方针。区划调整不仅给新镇带来了发展空间、发展机遇,而且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这一年来,我们始终把稳定、发展、风气作为新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三大主题抓紧、抓好、抓实,因而较为成功的实现了新镇的跨越式发展。

1、稳定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新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证。新镇成立后,我们充分的认识到,资源需要整合,建设需要加快,机构需要精简,人心需要聚合,这些都要求有一个稳定、良好的环境才能实现,我们利用各种形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向广大干群讲清区划调整的目的、意义以及给新镇带来的发展机遇;讲清人和才能政通的道理,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以事业为重,一切从大局出发,求大同,存小异,强化一家人的意识,把精力花在干事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尽快熟悉情况,努力缩短过渡期,使新镇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了合镇、合心、合力,工作汇报《优化资源配置 抢抓发展机遇 努力实现盘城新镇新发展 新跨越》。区划调整期间,正是盘城大发展、大拆迁的阶段,各类矛盾和纠纷直接影响着整个地区的稳定。为了保持一个良好的稳定局面,我们建立健全了保持新镇社会稳定的组织机构,并在实践中高效运转,如今年1月份在宁启铁路建设中,因征地费用,当地群众与施工队发生了冲突,我们得到信息后,连夜做群众工作,并积极与施工队协调,最终在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再如我们采取依法治镇与真情操作相结合,化解矛盾。在南京滨江学院、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征地拆迁工作中,我们不仅严格依法办事,而且能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陆楼组的陈忠家,夫妻两年龄都已60多岁,上有80余岁的老母,下有一残疾痴呆儿,滨江学院征地,拆除了他家生活的唯一来源-两间门面房,想想今后的生活,一家四口死活不肯搬家,得知情况后,为了帮助陈忠家解决今后的生活问题,政府为三位老人申请了低保,把残疾痴呆儿送进了镇敬老院,一家人在规定的时间愉快地搬迁了;盘城村章西组因地未全征,余下的田地的农田水系和道路被滨江学院施工给损坏了,村民在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群体到政府上访,为了妥善解决矛盾,我们一面深入实地了解情况,一面拿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在学院和群众中进行协调,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老百姓的路和水得到了解决,学院的建设也恢复正常。从这些事例中我们认为,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稳定工作是保证,否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发展。

2、发展是做好稳定工作的最好办法,是新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要务。新镇成立后,区委、区政府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全镇人民也对我们寄予了热切的期盼,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巨大的动力,又是巨大的压力。我们认为: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不辜负区委、区政府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只有加快发展,新镇才能取得全镇人民的支持和认可;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新镇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一年中,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实。一是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变无序建设为规范化建设。为了新镇建设的有序性、合理性、高档次、大手笔,我们按照新区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科学地制定了镇域总体规划、城市片区规划、镇工业园区规划。二是研究新镇的新优势、新特点,构筑发展的三个新平台。在认真分析研究新镇的新优势、新特点后,我们认为:只有使潜在的优势转变为既定的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优势,才能实现新镇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结合周边发展形势,从盘城的实际出发,把镇工业园区、镇房地产开发区、镇行政中心区建设作为实现新镇跨越式发展的新平台拉开建设的框架。作为拉动全镇的经济发展,增强新镇的发展后劲和提升新镇工业化水平的镇工业园区,总体规划6350亩,目前,一期开发已结束,有5家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企业将入驻园区;镇房地产开发区、镇行政中心区正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朝着市场化方向的运作。这三大平台的建设不仅为新镇发展积蓄动力和后劲,而且为实现农民向市民化方向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在扩大开发中寻求发展的新突破。我们认为,要谋取新镇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外部力量。目前全区大开发的态势已经形成,机遇难得,而我们的新镇正处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见事早、行动快,而抢抓机遇的先决条件是要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为此,在硬环境方面,我们倾力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先后建成12条27公里的灰色化道路,美化、亮化了万家坝路、盘城新街;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挂牌出让,吸引5家民营企业来投资开发房地产和行政中心;在软环境方面,我们树立开发区就是盘城,盘城就是开发区和人人都是招商引资的软环境的意识,努力在工作效率、服务意识上寻求突破。至10月份,已有36家个私企业主前来洽谈,签定了意向性投资协议,有24家企业领取营业执照,投资总额1.4亿元。

3、良好的风气是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是实现新镇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区委、区政府对合并盘城新镇的重大决策,我们认为其目的是要整合原盘城、永丰的发展要素,改变相对落后的现状,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感到,这既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们这一地区的发展,又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更是我们加快发展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只有把握和用好机遇,才能实现新镇跨越式发展,而要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关键在人,只有风气正,人心才能顺,只有风气正,人的工作效率才能高。因此,我们一是以竞争的机制选用人。在机关,我们采用推选、竞争上岗的方式,对干部进行了优化调配;在基层,我们采用民主的两推一选的方法,选举出能人和强人,因而形成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干部管理机制。这样,不仅能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程度和战斗力。如老幼岗村一直是一个经济薄弱村,今年,新的支部班子在书记的带领下,紧紧抓住新镇成立后带来的机遇,走兴工强农之路,积极流转土地,兴建村级工业区,成功引进5家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江北村根据新镇的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在以三产为主的基础上,兴办了个私经济园,已有2家投资在500万元的企业进园,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了后劲。二是以有效的活动激励人。先后在领导班子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等活动,在机关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在基层和部门、事业单位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窗口的创建活动,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岗位一扇窗口的良好形象,提高了新镇的文明程度。三是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我们先后建立了机关干部周三学习制度、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党风廉正建设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等等,使基层工作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特别是工作考核制度,不仅改变了有些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而且在基层形成了一个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四是以有效的教育引导人。我们先后开展了向郑培民、李元龙同志学习的活动,同时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宣传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全镇三个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三、树立信心,乘势而上,谱写盘城发展新篇章一年的探索和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和收获是多方面的,新镇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应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但与区委、区政府对盘城新镇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党员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有待提高;经济发展的规模还不够大,档次不够高,与兄弟镇街相比,发展空间还要进一步拓展;提升城市化水平的速度还要加快。对此,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续写盘城发展新篇章。今后,我们将在总结新镇一年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首先,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本镇实际和区委、区政府对盘城新镇的要求上,进一步找准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努力打造新镇新形象,实现两个率先;其次,提升标杆自加压力,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位次前移,真正成为江北新市区的北大门;再次,努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组织程度,为保证实现预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抢抓机遇创新转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抢抓机遇

创新转型 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在中国共产党**市**区第七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报告

(征求意见稿)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市**区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次会议是在全区上下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胜利跨入“十二五”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顾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明确今年任务,并审议通过《中共**市**区委关于制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动员和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创新转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一、2010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们克难奋进、成绩喜人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四大战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沿海产业带建设为载体,以创新突破为动力,经济稳步回升向好,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亿元,同比增长 %;财政总收入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和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元和 元,同比分别增长 %和 %。最近,市委组织部和市统计局对2007-2009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进行实绩分析评价,我区党政领导实绩分析评价综合指数为81.69,居全市九个县、市、区第一位,其中发展水平指数为84.38,也居全市第一位。

(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回升态势良好。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坚持以“两年”工作为抓手,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升,去年是**历史上经济运行最好的时期之一。沿海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新开发面积59.6公顷,基础设施投入7.44亿元,滨海工业区块、沿海工业功能区块和葭沚**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出台四大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缝制设备等传统支柱产业回暖迅速,新世纪集团成为**唯一的中国企业500强,星星集团进入2010年全国制造业200强行列。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十字马路核心商务区集聚效应明显,银泰百货城筹建工作进展顺利,新明国际〃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建成开业,洪家市场群建设初具规模,**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被列入首批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电子通讯等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30.6%,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我区获全省县(市、区)党政科技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称号。全面落实节能降耗责任,节能减排目标基本完成。

(二)重点工程全面推进,要素制约有效缓解。重点工程建设在克难攻坚中全面推进,全年完成重点建设投资 亿元,其中16项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实现投资 亿元,投资总量居全市第一。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快速推进,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二桥等工程顺利推进,**市汽车客运总站即将建成投运,**大道二期建成通车,75省道南延**段、82省道复线**段、开发大道东延及西延段、**大道三期、东二路等道路建设进展顺利;市府大道东延、甬台温高速复线**段、76省道复线北延**段等道路前期工作有序开展;74省道南延**段和机场路改扩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十一塘围垦、梓林西大河疏浚等水利工程如期推进。加大电网设施建设力度,220kV外沙变二期、110kV章安变二期建成投运,220kV栅浦变主体工程顺利完成,220kV椒北变、110kV前所变进展顺利。一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白云阁工程已经完工,污水处理二期和中水回用工程建成投运。

(三)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施城市建设“310工程”,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形象不断丰满。旧城改造实现重点突破,解放南路回建全面完成,云西路水晶厂区块完成拆迁并成功出让,海正老厂区回建及江滨公园西进区块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城市建设管理力度加大,数字城管延伸至农村,在全市率先启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建成公共自行车网点20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0000辆。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业产业化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城乡三级供水网络提前建成,农村电气化改造基本完成,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房改造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明显。在全市率先启动“清洁家园、和谐乡村”行动,全市村庄整治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副主席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复信精神和省委赵洪祝书记视察大陈岛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谋划大陈岛新一轮开发建设,出台了大陈岛开发建设的政策意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大陈镇被确定为省级中心镇。积极实施“跨江发展、椒北开发”战略,重视椒北的开发建设,确定了椒北开发建设的目标定位、工作重点和启动区块,建立了椒北开发建设的领导机构。

(四)改善民生成效明显,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打造**教育中心的目标稳步推进,教育发展逐步均衡,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海门老街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多城同创”工作扎实开展,省考核组对我区“省级示范文明城区”创建工作进行了验收,全市创建省级文明街道现场会在我区召开。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进一步深化,外沙、岩头医化行业整治工作扎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基础养老金制度,初步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网络。困难群众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我区被评为“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区”。人口普查工作顺利进行。人口计生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计生率同比提高 %,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初见成效,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四川青川对口援建工作圆满完成。档案、党史、地方志、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气象等事业继续发展。

(五)法治建设深入实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支持区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得到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老干部等工作稳步发展,人民武装和双拥工作继续推进。深化“平安**”建设,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年”和“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年”活动,圆满完成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全区社会政治保持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综治“三网四合”基层基础工程,积极开展“民情调处日”和“枫桥经验”实践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一批涉法涉诉积案和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维稳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区未发生影响恶劣的重大刑事案件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信访工作总体良好,实现全国“两会”期间去京信访“零登记”的目标。质量强区工作全面推进。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创新监管方法,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我区连续三年获“省创建法治县(市、区)工作先进单位”、“省平安县(市、区)”称号,并成为省委表彰的全省5个“创建法治县(市、区)工作示范单位”之一。

(六)创先争优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得到加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创新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全民读书月活动蓬勃开展,“心灵关怀计划”全面实施,“四心”行动显现成效。重视网络舆情和媒体监督,“百姓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的批示肯定。继续深化党代会常任制工作,“365天天党代表”活动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的两次批示肯定,并在全市推广。我区总结推广的非公企业党建“十八法”,习近平副主席作出批示予以肯定,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效在全省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涌现了阮林根、洪仙瑜和陈敏法等一批先进典型,我区作为全省唯一的县市区代表,在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主持的非公企业创先争优调研座谈会上作了汇报。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万人评组工干部”在全省的排名继续向前移位。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人才工作成效显著,建立了全市首家院士工作站,2人入选省海外引才“千人计划”。工青妇等群团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慈善事业、关心下一代、老龄等工作不断加强。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防体系构建工作不断完善。“双服务”活动扎实开展,全面深化“满意科长工程”,开展“千局万站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组建了“十大组团式服务专线”,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富有成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成功举办反腐倡廉大型文艺晚会,组织区管干部到萧山南郊监狱进行警示教育。查办案件力度不断加大,全区共立案101件,其中有影响的大要案5件。

同志们,奋斗的历程充满激情,发展的成果令人鼓舞,我们在经受严峻考验中赢得了重大收获。回顾一年来的奋斗历程,分享一年来的丰收喜悦,我们倍感欣慰,也倍感自豪。在此,我代表中共**区委,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十二五”时期我区面临的形势和发展中需要把握的原则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宏观环境来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作为全球经济、贸易和外汇储备大国的地位逐步巩固,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省委“八八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四大战略”的深入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些都为我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自身来看,3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经过“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要素配置更加完备、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全面建设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如产业结构还需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城乡、南北和陆岛差距依然存在;民营经济先发优势逐步弱化,体制机制创新亟需突破;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社会矛盾依然突出,民主法治建设有待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力度不够,一些党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开拓意识,进一步抢抓机遇,理清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以赴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再创**新辉煌。综合考虑我区发展趋势和自身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率先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按照市委提出的**要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转型升级的先行区”的要求,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开明开放,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坚持转型发展。积极推进转型升级,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以发展大产业、构筑大平台、培育大品牌为抓手,促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海洋经济大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以统筹的思路来谋划区域发展,着力推动城乡、南北、陆岛融合互动,联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格局。

——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企业产权制度和资源要素配置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坚持和谐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2011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建市(区)30周年,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承前启后、开局奠基的重大意义。

今年我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市三届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转型升级的先行区”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推进“五区”建设,着力打造经济繁荣、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特色鲜明的中心城市主城区,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 %和 %。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做好今年工作要围绕“生态城区、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和谐民生”的目标,具体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围绕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也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富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搭建经济发展平台。加快平台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深入实施市委“四大战略”,坚持“主攻沿海,跨江发展”,把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注重规划导向作用,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加快推进**滨海工业区块、沿海工业功能区块建设,抓好十一塘开发前期工作和医化企业产业布局调整,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有力、综合实力强大、发展后劲充足的产业发展新平台。加大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开发大道东延段,加快推进**二桥、75省道南延**段、74省道南延**段、76省道复线北延**段、东二路、枫南东路东延等工程建设,做好沿海高速、市府大道东延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220kV椒北变、110kV前所变、110kV东辉变等电网建设。以打造**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契机,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加大沿海产业带招商引资力度。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要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联动发展,着力提升我区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要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强对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规划引导,做强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缝制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产业,努力打造海正集团、星星集团等国内行业龙头。着力推动真空设备、汽摩配件、喷雾器、工艺品、眼镜等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全力支持装备制造、电子科技、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使新兴产业成为我区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扩总量、优结构、筑平台、创品牌为重点,加快实施“632”工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和洪家市场群建设,发展各类大型专业市场,将**大道与中心大道相关区块建成**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定不移地把增加有效投入、推进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以项目促增长,以项目增后劲,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千方百计引项目,坚持内外并举,坚持外企、央企、民企联动,不断提高招商选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光电薄膜公司与美国苹果公司合作项目,建设天天物流公司与江苏沙钢集团合作的“**国际金属物流中心”。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加快义乌商会项目建设。要全力以赴抓重点,继续做好利源重工、海正杜邦、海正聚乳酸、水晶光电、青啤迁建、百达电器等工业项目建设,抓好**现代物流园区、**湾循环产业物流中心、银泰百货城、瓯华医化物流配送中心、第六空间家居艺术广场等服务业项目建设,增强我区经济发展后劲。要健全机制强保障,继续深化“两年”和“双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强化项目督查、协调和考核,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活力。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力。要积极打造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浙大**研究院缝纫机创新平台、浙大光电研究所、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发挥武汉理工大学船舶研究院等落户**科研机构的作用。要优化创新环境,加强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力推进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央企、高校、军工和科研院所对接,积极借助外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区建设,优化引才育才环境,积极引进培育创新人才。要积极推动企业上市,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力促九洲药业、信质电机、星星瑞金科技等企业成功上市,以上市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动风险投资工作,充分发挥每年3000万元项目引导资金的作用。

(二)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宜居家园,实现持续发展新跨越。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区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清洁生产企业和绿色企业。要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机制,引导企业发展环保产业,加快推进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促进生态经济化、产业新兴化、经济低碳化。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严格执行产业准入、环保准入制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强力推进印染、医药、化工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生态产业体系。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并举,深入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切实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门槛,加强监管,大力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污染整治,着重抓好外沙、岩头医化行业的整治,启动推进外沙区块医化企业转型升级和整体搬迁工作。加大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治理力度,减少医化企业对环境和大气的影响。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健全河道日常管理机制。大力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广泛开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生态保护成为广大市民的价值取向,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绿满**”计划,推进生态公益林、生态防护林和沿江景观林建设,抓好林相改造,增加城市绿量,美化城市景观。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认真抓好低碳文明生活方式的引导工作,大力建设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

(三)围绕城乡统筹,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协调发展新跨越。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着力推动城市快速发展、城乡协调发展、陆岛融合发展。

注重建管并举,完善城市功能。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科学、适度超前的城市基础设施综合体系。继续实施城市建设“310工程”,大力推进水、电、燃气、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内通外联的交通网络,加快推进82省道复线、**大道三期、开发大道西延、体育场路西延、机场路改扩建二期等工程建设。着力抓好云西路南侧等区块改造,加快推进江滨公园西进工程,积极实施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和东山湖工程,抓好特色街区建设。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深化“多城同创”工作,大力开展河道整治、环境卫生、拆违治乱、交通秩序等“四大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条块结合的城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区绿色交通体系。

注重整体推进,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等现代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都市型农业。重视农民素质提升,推进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加快区粮食储备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十百”工程,加大农房改造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住宅“立改套”项目建设,推动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深入实施“清洁家园、和谐乡村”行动,认真落实“三有”机制,强化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村庄绿化工作,努力打造“清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居住环境。

注重城乡融合,统筹区域发展。继续坚持城乡一体、南北一体、陆岛一体联动发展,不断优化城乡布局,着力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要以“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为目标,按照“四岛四基地”的发展定位,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加快推进大陈岛新一轮的开发建设。要按照“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发展特色鲜明”的要求,配强椒北开发管委会力量,完善椒北区域发展规划,出台椒北开发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椒北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快推进椒北开发步伐,重点启动椒北大街和“前所花园”等项目的建设。

(四)围绕改善民生,促进普惠共享,实现均衡发展新跨越。坚持在发展中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均衡普惠、共建共享。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和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加大对困难人群、家庭的就业帮扶力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保障方式多样化、保障制度法制化、管理服务社会化。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供应体系,加快廉租房建设,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健全城乡低保对象和低保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进一步完善救灾救济制度,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以教育质量促发展,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校网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力打造**教育中心。重视加强科普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市立医院新院区建设,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普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加强人口计生服务与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市民卡工程,提供便民服务。重视做好史志、档案、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要围绕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目标,丰富文化活动,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挖掘和培育港城文化和海岛文化,大力弘扬“大陈垦荒精神”,形成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与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深化“邻居节”和“新开门七件事”等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种文化”工程,推进街道综合文体设施和村、社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创新,鼓励创作更多反映**特色的精品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力争建成1-2家特色示范文化产业园区。

(五)围绕平安稳定,推进法治建设,实现和谐发展新跨越。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加强政法维稳工作,强化基层基础,注重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巩固“全省法治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化“法治**”建设,争创“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区”。扎实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强审判工作,强化法律监督,规范司法行为,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不断创新普法载体,扎实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传播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弘扬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权威,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坚持“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探索流动人口属地化服务管理,增强“新**人”的归属感,努力实现由治安控制式管理向以政府主导的综合服务管理转变。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坚持培育扶助和引导管理相结合,完善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新社会组织管理的新举措。加强对新型媒体的服务管理,构建手机、互联网安全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挤压不良信息的传播空间。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管理,调整优化城市社区布局,创新管理机制,完善整合各类社会管理资源,加快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努力实现服务更到位、管理更有序、社会更和谐。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化综治“三网四合”工程,充分发挥各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的作用,深入推进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突出维稳机制建设,坚持和完善“大接访”、“大平安”、“大调解”三大机制,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年”和“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年”活动,组建“和谐促进会”,健全“民情调处日”制度,深化“平安大巡防”等有效做法,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构建“大防控”体系,提高对社会面的掌控能力。强化校园安全防控,完善校园周边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

党的领导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发挥理论中心组和党校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思想理论武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着力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枷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强化实干兴区、创新强区的理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体性精神文明创建,突出抓好各类主题宣传活动,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建市(区)30周年等系列重大活动。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健康的大众心态,深入实施“心灵关怀计划”,全面推广非公企业车间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制度。构建层层联动的立体式媒体沟通体系,健全“百姓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今年是我区村级组织、镇街道以及区级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之年。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把那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全面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完善干部选拔推荐提名等制度,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和满意度。重视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锻炼,加大女干部、党外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严格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党员干部把精力集中到抓发展、抓改革、抓稳定上来,形成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坚持党管人才,认真编制全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力度,使各类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三)强化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党代会常任制理论研究和制度体系建设,深化“365天天党代表”活动,建立健全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健全代表团、党代表工作室活动制度,推进党代表履职常态化。坚持以党内民主建设带动社会民主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不断完善“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提升党组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能力。坚持党管武装,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创新党群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加快形成党群工作一体化格局,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党群工作品牌。继续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

(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巩固扩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成果,积极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培育和表彰一批创先争优活动的先进组织和先进个人。重点抓好镇、街道党(工)委建设,发挥镇街道党(工)委的龙头作用。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按照省委提出的“五升一降”目标,坚持“稳字当头、不出乱子,好字当头、选好班子”的要求,全面推行资格联审,健全选举方式,确保有序换届、平稳过渡。进一步加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提高村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建品牌效应,不断深化农村、新社会组织等领域的示范创建活动,统筹推进机关、社区、学校等领域党的建设,着力激发各类基层组织的创先意识。

(五)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凝聚党心民心。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贯彻《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进一步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大力实施廉政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推进和深化党务公开工作,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加快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深化作风效能建设,继续深化“满意科长工程”,全面实施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重任在肩、豪情满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团结奋斗、服务奉献的工作激情,克难攻坚、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为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抢抓机遇谋求发展努力实现我市水利事业新跨越

抢抓机遇 谋求发展努力实现我县水利事业新跨越

近年来,崇阳县水利局在崇阳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保障供水、安全防洪、改善生态的目标,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规范程序、科学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平安水利、民生水利、和谐水利建设,全面构建富有崇阳特色的现代水利,启动实施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供水、防洪、生态三大水网体系。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实施后,全县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思想到位,行动迅速,措施得力,顺利完成了中央扩大内需第一批投资计划中涉及我县的水利项目,正在积极实施第二批、第三批项目,全县水利建设进入投入增大、发展提速、改革深化的新阶段,水利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民生水利大发展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解决好直接关系民生的水利问题,是党的重托,群众的期盼,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始终把民生水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实施完成一大批重点水利项目,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力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及河道整治工程,进一步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先后实施完成了长清崮头和章丘杜张、大站3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卧虎山水库、章丘垛庄水库和长清钓鱼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近期将全面开工建设。按照三年基本完成小病险水库加固任务的总体目标,已经对87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全面除险加固,正在实施3座,剩余36座将于明年全部完成;腊山分洪工程完成了玉符河左堤加固、腊山河至宋庄桥段河道应急疏浚,今年启动上游段2.1公里河道开挖,建设沿线配套建筑物,明年汛前实现腊山分洪道200秒立米流量贯通;实施完成了绣江河拦河闸枢纽改建、徒骇河营子闸改建、绣江河入清闸改建、徒骇河危桥改造等30多座河道控制建筑物改造建设工程,有效提高了大中型骨干河道防洪调控能力。此外,还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和国家南水北调济南段工程。近几年来,面对数次极端天气形成的暴雨洪水,我们科学调度、快速反应、精心组织、全力抢险,各类水库无一垮坝,重点河道无一决堤,既保证了工程安全度汛,又做到最大限度蓄水,取得了防汛抗洪与兴利蓄水双赢成果。

(二)大力实施水源工程和供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完成卧虎山水库扩库增容、商河县清源湖水库、沙河故道平原水库等5项水源工程建设,增加蓄水能力4840万立方米。积极建设“多源互补”的城市原水供应体系,采取市场化方式融资1.96亿元实施完成东联供水工程(鹊山水库至济钢段),为缓解我县东部地区用水紧张局面,减少地下水开采,保持济南泉群持续喷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大力实施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灌区管理水平。实施邢家渡、田山、陈孟圈、胡家岸等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垛庄水库山区水库灌区高效节水工程;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发挥节水灌溉精品园项目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先后完成节水灌溉项目14项,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多措并举搞好基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融资办水利的路子,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全县每年新打机井1000多眼、配套机井1000多眼、疏浚河道300多公里,建设塘坝、水池、水窖、小拦河坝等各类小型水源工程2000多处,为解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极大方便。

(四)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成效。在全面解决了我县历史在册的888个村、65.32万缺水人口吃水问题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的农村自来水建设模式。自2005年10月全面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以来,全县共完成投资8.5亿元,新建农村自来水工程600余处,使全县4571个村用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入村率达到了94.8%,入户率75%,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村村通自来水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

(五)大力推进生态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对泉群持续喷涌的保障能力。结合新一轮城市规划“南控”战略的实施,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按照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南部山区1500平方公里泉域补给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和监督管理工作。先后实施完成了历城区仲宫、市中区十六里河、平阴县李沟、长清区大峰山等63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玉符河生态补源、锦阳川综合治理等10余条生态河道治理任务,总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多平方公里。通过大力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地表水置换地下水、水库回灌补源、封井保泉联合执法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构建起“封井限采、水源置换、综合节水、水源涵养、科学监控”的全方位综合保泉体系,为保障泉群自2003年以来的连续喷涌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增强依法治水管水能力,实现水利社会管理水平大提升

近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切实转变职能,规范水事行为,使我局的水行政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一)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坚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了城市供水水源地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强了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管理,严格了取用水许可制度,初步建成了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启动实施了《济南市地表水水功能区划》。坚持水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构筑全方位城乡节水体系,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农业方面,积极推广农业节水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大力实施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工业方面,认真抓好企业水平衡测试,积极促进企业节水工艺创新和技术改造。管理方面,完成部分行业用水定额编制工作,初步建立起全县节水管理网络,积极开展了“节水型社区”、“节水型校园”、“节水型家庭”创建活动。

(二)率先实施水利综合执法,依法治水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坚持把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作为水利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先后修订出台了《济南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济南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济南市小清河管理办法》和《济南市邢家渡引黄灌区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律、法规;积极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重点水利建设和工程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立法调研活动,切实把各项水事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本着“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成立水政监察大队,整合水利执法资源,完善执法程序,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水利综合执法,并基本形成市、县(市)区、乡三级执法网络;建立水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水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积极开展河道管理、水保监督、封井保泉等专项执法行动,有力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

(三)严格落实防汛抗旱制度,防汛抗旱工作扎实有效。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标准内洪水水库不垮坝、河道不决堤、内涝少成灾、城市保安全”的防汛目标,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强化应急管理,依法有序防控,加强预测预报,科学调度决策,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工作,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抗灾减灾作用。一是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做好防汛抗旱责任制的落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二是不断修订完善防汛抗旱预案,把握工作主动权。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水情、雨情、旱情的预测预报工作,增强预报时效,提高预报精度,完善各项岗位责任制度。三是积极做好各类防汛料物储备。做到“备的足、调的出、用得上”,为全县安全度汛提供应急抢险物资保障。四是实施预案演练和培训,提高防汛实战能力。五是积极推进防汛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起信息共享、数据准确、反应灵敏、传输迅捷的防汛信息平台,提高科技支撑和保障能力。同时,积极抓好抗旱工作,针对旱情,加强水资源及时调度,强化节约用水,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做好抗旱物资储备,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提高抗旱能力和减灾效益。

三、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坚持党的建设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重要举措来抓,有利地促进了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强化干部队伍、提高整体素质作为党建及各方面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重点围绕加强民主集中制、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廉洁勤政、提高执政能力等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教育、实践锻炼和规范管理,局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四个一”学习制度,确保时间、材料、人员、效果“四落实”,在全县市直机关率先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承诺制,进一步拓宽了基层党组织、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三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坚持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步”、“迎和谐全运、建美丽崇阳、机关当先锋”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深化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机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不断增强,职工文明素质和单位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营造和谐创业环境,出台了《干部职工学历教育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学专业、精业务,全局先后有26名同志在职取得博、硕士学位,12名同志成为市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余名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通过竞争上岗方式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二)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配套制度,着力构建水利系统惩防体系,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出台实施了《济南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廉洁勤政规定》、《济南市水利局水利执法收费“十条禁令”》;进一步完善财务审批制度、公务接待审批制度、公务车辆管理办法等;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特别是加强对重点工程的监管和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招投标法,加大对水利工程招投标、施工、监理和设备器材采购等环节监督检查力度,全面实行工程合同、采购合同与廉政合同同签制度;积极搞好专项预防,邀请市纪委、监察局和市检察院自始至终参与到对腊山分洪、东联供水、邢家渡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水利工程的全过程监督之中,保证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三)建设和谐水利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水利文化,通过搭建各种文化活动载体,营造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一是以活动凝聚人。坚持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党员科技明星”评选、文明处室流动红旗竞赛,争创省、市级“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党员先锋岗”以及“文明基层单位”、“文明工地”、“文明家庭”评选等群众性系列创建活动;组建水利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投身“捐资助学”、“爱心助残”、“迎全运会、创文明城”志愿服务行动以及“送温暖、献爱心”、“慈心一日捐”等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和社区共建活动,联合进行防汛抢险演习,积极参与奥运圣火传递,不断延伸和拓展创建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弘扬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行业风范。二是以典型激励人。深入开展“我身边的一面旗”学教活动,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学先模、树目标、立足本职创佳绩”,用榜样的力量引领人、带动人。三是以文化升华人。经常性举办以宣传泉水文化、水利先模人物、职工先进事迹为主题的文艺汇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水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弘扬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向社会展现了良好的水利行业形象。

党的建设与“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既给水利事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又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我们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以及“山东省文明机关”、“山东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山东省基层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四、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努力实现水利事业发展新超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济南水利工作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将牢牢抓住水利发展的历史机遇,准确把握水利工作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部署,使我县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提升水利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使全县水利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城乡水资源供给基本得到保障。以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和黄河为依托,加快构筑我县骨干调水网络,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的联合优化配置,使我县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并逐步实现优水优用。二是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完成。2010年底,全部完成全县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三是节水型社会基本建立。到2020年实现节水灌溉率50%,农业用水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万元GDP耗水量下降到40立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城市和工业节水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四是全县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全面解决全县新增资源性和北部高氟水、苦咸水、缺水人口的饮水问题,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证。五是水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加大南部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进度,实施泉域水源涵养工程,严格限制和有效控制泉域地下水开采,实现正常降水年泉水长年喷涌;根据水功能区划分,加大水质保护力度,使水质恶化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新形势下的水利工作,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机遇,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决按照县委、市政府的决策要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着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各项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下载优化资源配置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实现盘城新镇新发展新跨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化资源配置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实现盘城新镇新发展新跨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范文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发展既是难题,又是第一要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紧紧围绕发展新目标努力实现**新跨越

    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确立了“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实现**新一轮的新发展、新跨越”的新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市的一个拥有68万人口的中等县,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

    努力实现衡水市工业发展新跨越

    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 努力实现衡水市工业发展新跨越 摘要:衡水不沿海不靠山,矿产资源匮乏,多年来国家没有在这里投放大的项目。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市,怎么办,怎么干?该市......

    紧紧围绕发展新目标努力实现**新跨越

    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确立了“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实现xx新一轮的新发展、新跨越”的新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xx作为xx市的一个拥有68万人口的中等县,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

    紧紧围绕发展新目标 努力实现新跨越

    紧紧围绕发展新目标 努力实现**新跨越 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确立了“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实现**新一轮的新发展、新跨越”的新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市的一个拥有6......

    抢抓机遇把握重点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认真总结和交流今年来我市招商引资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明......

    抢抓机遇 把握重点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认真总结和交流今年来我市招商引资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明......

    以人为本抢抓机遇努力实现xx经济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六大后,省委省政府结合江苏实际,提出了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战略目标。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和江泽民主席先后到江苏代表团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