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考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复习题
填空题
文献分析是指对文献中的某些特定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来了解其中所反映的外在内容及其本质、规律,以及文献作者和有关人们的思想、感到、态度和行为,并进而达到说明调查研究课题的目的。
依据调查的性质,社会调查研究可分为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程度,也就是一个测量的准确测量的程度。
文献分析及其本质、规律,以及文献作者和有关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并进而达到说明调查研究课题的目的。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目的的调查研究被称为 解释性调查研究。
问卷法的实施步骤包括 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
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是 _自变量____,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是 _因变量_,介于两者之间的是 _中间变量_______。
命题在调查研究中的重要性,表现在(它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它规定了搜集资料的范围.它表述了主要观点或概念)。社会调查研究中,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相关关系为(曲线相关)。名词解释 1.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是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目的之一(探索、描述、解释)。描述性研究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可以说,对任何因果关系的确定,无不始于描述性研究。
2.概率抽样 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客观性。虽然随机样本一般不会与总体完全一致,但它所依据的是大数定律,而且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因此可以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概率抽样主要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类型。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抽样调查都采用概率抽样方法来抽取样本。
3.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的类型。其调查目的不是描述大量样本的总体特征,而是针对具体调查对象的独特情况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全貌。个案调查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多样化,适用于对事件、人物和个别问题的深入研究。
简答题
1、社会调查研究具有哪些方面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专门性。首先在研究的方法层次上,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专门的科学,有其特有的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方法。其次在研究的技术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术。第二,系统性。从开始的选择课题到最后做出调查报告,几个步骤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性过程。第三,客观性。社会调查研究是从事实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主,能够直接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第一手资料,即使文献资料也要求真实可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更为客观、科学。第四,实证性。社会调查研究是建立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基础之上的,资料来源于社会实践,所归纳出的结论和理论与资料所显示的结果相一致,也经得起实践检验。第五,针对性。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它所关注的也不是认识对象的所有属性,而主要是其社会属性。
2.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
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它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3.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这些基本理论贯穿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全过程之中。
构建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
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国外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曾先后出现了以人本主义、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两种类型。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即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
具体科学原理是指逻辑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科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常用的大量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都来自这些学科,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突出地表现在方法和技术层面。
4.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
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类似事物或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对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
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以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
论述题
1.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以及它们各有何功能、特点? 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描述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情况及事件,即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一般没有或较少议论。解释型研究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为目的,一般是从理论假设出发,对原因与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做一假设,再通过观察、调查来检验假设;同时努力通过表象发现其本质及规律。社会调查研究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两种类型。横剖研究也称横向研究、截面研究,是指收集某一时点的有关资料,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横截面上的状况,或者分析在这一时点上不同变量间的关系的调查研究。横剖研究方式的优点是调查面广、数据格式较统一,便于反映在某一横截面上的总体情况,分析某一社会事实中不同部分的特点。但仅仅基于某个时点的社会调查难以反映深层次问题。纵贯研究也称纵向研究、历时研究,是指对不同时点或某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社会事实历史演化的研究,用以描述现象的变化和前后间的逻辑关系,以期了解其发展变化及规律性。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即对某一社会事实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研究,即对某一社会特殊群体在不同时点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其规律的研究;三是追踪研究,又叫同组研究,即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研究。纵贯研究的优点是可以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找出蕴于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及其规律,研究的内容和结论比较深入。但纵贯研究较横向研究在时间与物资的花费要多一些,因此调查范围一般不宜过大。依据调查的性质,社会调查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对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经验材料为依据,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对某种事务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定性研究类型主要运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或者定量困难的对象研究,或者研究某些处于初级阶段的问题。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钟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定量研究类型是为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性质提供量的说明,通过量的研究来了解事物的性质,或者通过量的分析了解某一社会现象各要素之间量的关系。定量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它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普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所作的无一遗漏的逐个调查。全面调查是一种一次性的调查,其目的是把握某时点上或某一时期的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现象的基本情况。全面调查的优点在于它能比较全面地把握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为了搞清国情、国力、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现象的总量而进行的全面调查,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所谓抽样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地抽选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进行调查,以调查的结果作出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类型。
个案调查是在全部研究对象的的范围内选取个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一种类型。个案调查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访问、座谈、观察等方式。由于个案调查的对象较少,因而调查者与被调查者进行深入的接触,对于被调查对象的历史、现状、社会文化背景、内部关系等可以进行综合的、分层次的了解。个案调查对于认识总体来讲是一种定性研究。这种定性研究由于对象较少,典型性程度的大小不一,所以,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得不到保证。
2.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
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类似事物或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对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
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以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
第二篇: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导论--第3章)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 资料收集 和 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自然环境、人口和 文化。
3、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 全面调查 和 非全面调查 两大类。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 因果关系 和 相关关系。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 和 互斥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D)A、英国 B、前苏联 C、德国 D、美国
2、描述性研究是指(B)。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3、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A)。A、离散变量 B、自变量 C、连续变量 D、因变量
4、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D)。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5、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C)A、建构效度 B、表面效度 C、外在效度 D、实证效度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ACE)A、家庭 B、社会组织 C、村落 D、阶层 E、非正式组织 F、企事业单位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F、互诉性原则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AE)A、描述型研究 B、定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横剖研 E、解释型研究 F、纵贯研究
4、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EF)A、再测法 B、表面效度 C、准则效度 D、结构效度 E、复本法 F、对分法
5、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ABC)
A、查阅文献 B、咨询活动 C、实地考察 D、确定课题 E、概念操作化 F、理论建构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包括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的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
2、探索性研究的任务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
答:探索性研究的任务主要有: 第一,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 第二,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 第三,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
第四,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第五,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
第六,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探索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实地考察。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例题进行操作化?任选一概念完成操作化。(25)
要求:操作化结果须有三个以上层次,15个以上指标。
答:操作化是指明确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的这一过程。
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
操作化的作用之二: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定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避免了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推断。
操作化的作用之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
实践部分:无固定答案,按自己的选题完成。
2、根据本人的兴趣或条件的便利,选择和确定一个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并设计出调查总体方案。(30分)要求:内容完整,条目清晰。答:具体内容自定,无固定答案。(附:方案内容和要求:
①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
在课题方面,要说明调查研究课题的名称、生产过程以及这一课题的性质。在目的方面,要具体说明调查研究要解决哪些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意义如何。在基本观点方面,要说明调查研究的主要命题和假设是什么,所涉及的概念如何定义,变量及其关系
②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
要说明调查对象有哪几类,有哪些调查的基本单位;需要通过这些单位来调查哪些项目和指标,收集哪些资料,对资料的系统性和精确性有何要求;调查在什么地区进行、在多大范围内进行;调查对象的时间跨度有多大。③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调查方式包括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和普查等;调查方法即收集资料的方法,如访谈、实验、文献、问卷、观察等;要说明资料整理、分析方法,包括采用的资料整理、分析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操作方法。④调查研究的时间与步骤安排。
首先要确定调查研究的总的期限。其次要排出具体的进度表,标明调查研究中每一个具体步骤的所需时间,以控制调查研究计划的进程。⑤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
要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组织形式,一般根据调查的内容和范围,可选用调查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等不同组织形式。必要时还可以在其下细分具体部门和小组。
要明确调查研究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凡是涉及到多学科或部门的,应该有有关学科的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以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顺利进行。⑥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在经费预算中,须详列各项用途并计算出具体数目。经费使用要有一定的制度,大型调查研究的现金出纳,应指派专人负责。在社会调查的物质保证方面主要是对调查工具、技术设备以及资料整理与分析设备做出安排。)
第4章--第6章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 总体 本身所具的有的 异质性。
2、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 随机数表法。
3、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 人工文献检索 和 计算机文献检索。
4、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 定性分析 和文献 定量分析。
5、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 直接发送法 和 间接发送法。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分类抽样主要解决的是(A)A、总体异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B、总体同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C、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过大问题 D、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不足问题
2、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指(D)。A、分类抽样 B、多阶段抽样 C、整群抽样 D、系统抽样
3、综述、评论、述评、进展、动态、年鉴、专著、指南等属于(D)。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4、文献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为它是(A)。A、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B、它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 C、它是一种直接的调查方法 D、它是一种间接的调查方法
5、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是(C)。A、访谈问卷 B、自填式问卷 C、量表 D、开放式问卷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的一般步聚有(ABCDEF)
A、界定总体 B、决定抽样方法 C、设计抽样方案 D、制定抽样框
E、样本评估 F、实际抽取样本
2、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ABEF)A、总体的规模 B、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C、抽样单位的规模 D、抽样过程的控制 E、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因素 F、样本精确度要求
3、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ABCD)A、浏览 B、筛选 C、精读 D、记录星 E、编制纲要 F、撰写札记
4、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ABCE)A、封面信 B、编码 C、问题及答案 D、问卷名称 E、指导语 F、问卷统计
5、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EF)A、前景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 D、检验性问题 E、开放性问题 F、封闭性问题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式。
抽样调查是人们由部分认识整体的重要途径,而抽样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手段,因此,抽样和抽样调查不是一回事。
第一,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节过程中的选取调查对象这一问题,抽样调查的其他所有问题都和另外的方法我解决。
第二,二,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资料收集方法,再进一步的说,即使抽样调查,也不能定义为一种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
2、怎样才能检索到所需要的文献? 答:首先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方法有:
①人工文献检索: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一是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二是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的目录。
②计算机文献检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的网站进行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
③参考文献查找法: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
其次进行文献搜集。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属于个人收藏品的,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进行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可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式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可采用到图书情报机构搜集、互联网上下载或直接购买的方法进行搜集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和分类抽样?分别举例说明它们适用于什么样的调查总体?
答: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为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是一种等概率抽样和元素抽样方法,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它对总体中所有个体完全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抽样时是不对所有个体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的,抽取样本的数量是事先设定的,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从而使总体中任期目标制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
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令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仅适用于总体所包括的单位较少,又比较集中的情况,例如检验超市中某商品质量时的抽样,检查某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时的抽样等。
分类抽样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例如调查某企业员工的生活待遇问题。
2、在上次作业所完成的概念操作化的基础上,设计一分调查问卷。(30分)要求:结构完整,问题不得少于20个,以封闭式问答为主。答: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无固定答案。(附:问卷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问题的种类:
① 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是对问卷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② 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
③ 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情感、态度、愿望等一切主管是将状况方面的问题。④ 检验性问题:是特为检验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准确性的问题。问卷设计原则: ① 客观性原则:调查者要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出发,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和尽可能详细地提出问题。
② 目的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③ 必需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④ 对象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所设计的问卷要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精力等因素。
⑤ 自愿性原则: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⑥ 具体性原则: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⑦ 单一性原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问题的安排:设计问题可采取下列几种排列方式: ① 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 ② 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排列; ③ 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
作业三
(第7章--第9章)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分为 结构式 访谈和 非结构式 访谈。
2、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以 头脑风暴法 为代表;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 反头脑风暴法。
3、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当场记录,一种是 事后记录。
4、为了搜集到真实可信的资料,采用观察法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全方位 原则、求真务本原则和 法律和道德伦理 原则
5、实验法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二是 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三是 实验活动。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D)。
A、深度访谈 B、自由访谈
C、重点访谈 D、个别访谈
2、一般的访谈时间最好为1~2小时(C)。
A、4~5小时 B、3~4小时
C、1~2小时 D、半~1小时
3、观察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B)。
A、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
B、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
C、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
D、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
4、既有实验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的实验方法是(A)。
A、平等实验 B、连续实验
C、单盲实验 D、双盲实验
5、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C)
A、因子设计 B、重复测量设计
C、拉丁方格设计 D、多因素实验设计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ABCF)
A、性别 B、年龄
C、籍贯 D、品质
E、形象气质 F、知识结构
2、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CDE)
A、观察手段 B、观察内容
C、被观察者的反应 D、人为的假象
E、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3、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ABCDF)
A、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C、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D、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E、难以进行定性分析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4、经典实验设计也叫(C)
A、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B、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C、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D、四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E、实验组、对照组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F、多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5、排除与实验无关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过程和干扰的主要方法有(ABDE)
A、排除法 B、纳入法
C、比较法 D、平衡法
E、统计分析法 F、分类法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如何顺利进入实地观察现场?
答:正式实施观察首先要保证能够顺利进入观察现场。观察现场的确定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其中第三个条件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问题,因为如果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认为外来观察者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因此,确定观察现场应设法争取到当地部门或头面人物的支持,使他们意识到调查研究与他们的利益一致,至少他们的利益没有伤害。当然,并不是反有的观察都要获得有关部门和观察对象的同意。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在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等,这种方式较为适用,确保上述方法的实施,可以顺利进实地观察现场。
2、什么是个别访谈?保证个别访谈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进行单独访谈,是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
访谈的过程就是访谈者提问与被访者回答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能否做到有效控制是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1)提问方法
在提问时,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
第二,提问有序。如果是结构式访谈,就应该严格按照访谈之前拟订的提问提纲,由简至繁地按顺序进行访谈。对于非结构式访谈,要注意根据所谈问题的内在逻辑结构提问。
第三,适时追问。
第四,题目转换自然。
第五,注意引导。引导性提问切忌使用生硬的、刺激性的语言。还可以采用动作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话题。或者用复述的方法进行引导。
第六,保持客观中立。提问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能对被访者的答案进行诱导。
第七,特殊问题特殊处理。
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
(2)行为方式
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
礼貌、谦虚、诚恳、耐心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访谈者的表情一定要生动,能够根据被访者所谈情境而变化。要注意一些动作细节对被访者的影响。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什么是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举例说明为什么要设置对照组?
答: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现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的一种实验法,实验组既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做前测和后测并比较结果的检验理论假设。
单一组实验也叫做连续实验方法,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实践平行的对照组,同一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前相等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没量结果,而是同一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
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做前测量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例如,要检验“管理是提高生产率的要素”这一假设,以某工厂某车间为实验组,实行新的管理方法,以另一个与此相似的车间为对照组,维持旧的管理方法,在一段时间的首尾,同时对两个车间做前测与后测,再比较其结果,得出结论。
2、如果让你对某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进行调查,你将怎么搜集资料?(不可照抄)
答:无固定答案,按自己的实际调查要求做。
提示:做这道题目时首先要定义好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的概念,尤其是文化生活,这一点可以参考第三章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中概念的界定的内容。这就需要运用文献法进行调查,你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居民小区文化生活的概念。
然后就是选择和编制测量指标,这一点在书上P66页可以找到,小区文化生活的测量指标包括电影院呀,公园,健身场地,文化站,图书馆,报纸期刊橱窗,宣传栏,居民文化俱乐部什么的(唱歌,书法,写作等等),也可以结合你所在小区具体的情况加入测量指标,测量指标最好在6个以上。
第三步就是选择搜集资料时的方法,比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等,问卷法是最常用的,但是对于居民小区可能老龄人多的实际情况,不能单纯使用问卷法,还要结合访谈法和观察法,具体可以这么做:
(1)设计一个简单的问卷,内容包括你的测量指标,比如居民对小区公园使用情况,居民的小区文化站活动情况,小区报刊板报宣传情况,小区图书馆设置情况等等,问卷的具体设计可以参考书上附录二的一个问卷调查的示例。
(2)设计访谈提纲和观察提纲,这些参考书上第7-8章相应内容,用访谈法,那么访谈对象是谁,访谈问题如何,是个别访谈还是集体访谈,是开面对面的调查会还是综合性访谈;用观察法,那么观察对象是谁,观察内容如何,采取哪种观察类型,对于居民小区文化生活的调查,我们尅采用实地观察和参与观察,就是深入小区中,亲身体验居民的文化生活,作为局内人进行调查,同时也可以在旁仔细观察该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现状。当然我们调查的内容都要跟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观察居民对小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向居民进行访谈,探寻他们对于小区现在文化生活感受和建议等等。
(3)在用每种方法的时候要说出使用方法搜集资料的原因,使用过程,大概的结果等等。
作业四
(第10章--第12章)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 实地源,一是 文献源。
2、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 前分类 和 后分类。
3、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软件是 SPSS软件 和与其功能类似的 office中的excel。
4、相关分析 和 回归分析 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两个阶段。
5、依据调进查对象的范围和方式,调查报告可分为全面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 和 典型调查报告。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文字资料的真实主要是指(A)
A、信度审查 B、效度审查
C、资料校正 D、资料分类
2、数字资料检验主要是指(A)
A、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进行检验
B、对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进行检验
C、对数据之间是否合乎逻辑进行检验
D、对分类标准是否选择得当和科学进行检验
3、离中量数是反映(B)
A、数据的集中趋势 B、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性
C、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D、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4、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的最有名的一种软件是(C)
A、AMOS4.0 B、LISREL
C、Excel D、AIDA
5、调查报告的“纲”是指(B)
A、标题 B、前言
C、主体 D、结尾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ABCF)
A、按照调查要求分类 B、不重不漏
C、必须对变量进行完整的定义,语言必须准确
D、对分类后的资料汇总
E、资料整理的结果的显示
F、对分类划分的详细程度要把握得当
2、资料分析中属于推论性分析的有(ABCDE)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抽样推断分析 D、预测分析
E、综合评价分析 F、相对指标分析
3、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辩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有(ABCD)此题有问题
A、因果分析法 B、辩证分析法
C、比较法 D、逻辑证明法
E、要素分析法 F、内容分析法
4、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有(ABCDEF)
A、真实性 B、客观性
C、针对性 D、典型性
E、指导性 F、时效性。
5、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ACDEF)
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精选素材,拟订提纲,起草报告和候改定稿
B、审核资料 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
F、修改定稿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简述资料整理。
答: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的整理。其中文字整理也称作定性资料整理,在通常情况下,文字整理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而数据资料整理也叫定量资料整理,其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
2、调查报告在语言运用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以下原则:
(1)朴实。(用自己的话再加以阐述)
(2)准确。(同上)
(3)简明。(同上)
(4)庄重。(同上)
(5)修辞。(同上)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调查资料分析综述。(25)
答: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他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电脑统计分析软件应运而生,成为普通大众也可以熟练应用的、简便易形的资料统计分析工具。
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中统计分析之外的两种主要分析方法。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
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它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作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
2、在前面作业的基础上,拟定一份较详的调查报告提纲,并另外写一个完整的导语。(30分)
要求:格式、内容完整,而且符合教材所述要求。
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无固定答案。
第三篇:2016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考试专用
试卷号2196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考试专用
一、填空题
(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事物。
(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两个阶段。
(证实)和(证伪)统称证明,是社会调查中相互联系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和逻辑证明则是证明的两种基本类型。
(证实)和(证伪)统称证明,是社会调查中相互联系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和逻辑证明则是证明的两种基本类型。
(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而(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和(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
A.
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以(头脑风暴法)为代表;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头脑风暴法)。
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称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称作间接文献、第二手文献或次级文献。
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类抽样两种。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访谈),一类是(间接访谈)。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社会组织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和(官方文献)。B.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C.
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
常见的离中量数有极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与(四分位差)。
常见的线性回归分析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有(矛盾)分析法、具体和抽象分析法、(现象和本质)分析法。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的有的(异质性)。
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
抽样推断主要由(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部分内容组成。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传统的记录信息方法主要是印刷文献的记录方法,主要有:标记、(批注)、编制纲要和(撰写札记)等。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图表)和(数字)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D.
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与其功能类似的(office中的excel)。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数理化)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向(定量化)进步。定量分析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调查报告双行标题必须避免内容文字(重复),而且不能将正副标题(颠倒)。调查报告提纲的内容通常包括标题、(观点句)和(内容纲要)。
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第1页,共28页
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对于(非参与式)观察来说,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在(参与式)观察中,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设置(两)个实验组、(两)个对照组,通过对各组检测结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F.
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G.
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结束访谈)四个环节。
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调查方法和(间接)调查方法。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
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
观察的内容及其结论究竟如何,除了取决于观察对象的(客观状况)和观察者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外,也取决于观察者的(认识能力)。
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观察法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观察法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观察计划)和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场记录),一种是(事后记录)。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J.
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控制)和访谈的(效率)要求更高。这是访谈会成功与否的关键。
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实际上是(个别访谈)的一种扩展形式。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
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和(计算机文献检索)。
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和(预测性)结尾三种。
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后者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
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欧),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L.
理论分析中的比较法首先需要(指标),另外还需要(比较对象)。M.
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构和(互联网)三种。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中的(Excel)等。
P.
普查一般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经常性))普查两类。S.
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变量)、命题和(假设)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
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第2页,共28页
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三种。
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
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两种。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
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社会调查研究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但许多社会调查研究并不专门进行前两项工作,而是与撰写调查报告合并进行,调查报告的完成,就是社会调查研究结束的主要标志。
实地观察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
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实验法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二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三是(实验活动)。
实验法在验证(假设)时,必须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引起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对(因果关系)判断的准确性。
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数字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T.
提高实验的效度,要从实验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着手。
提高实验的信度,除了要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应注意测量工具的(标准化)和(精确度)问题。
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个单位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100)个单位。
W.
为了搜集到真实可信的资料,采用观察法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全方位)原则、求真务本原则和(法律和道德伦理)原则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内容。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
文献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计词法、(概念组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语义强度分析法几种。文献法具有(间接性)和(无反应性)的特点,所以不会因调查对象不配合而对收集资料产生影响。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应当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追溯查找法))文字资料汇编首要的目标就是(系统)和(完整),其次,要求汇编后的资料集中、简明。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具体方法有二:一是(客观检验法),二是(主观评价法)。问卷指导语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个案)说明(总体性质)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
第3页,共28页
X.
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它一是指(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修改调查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常用检查法有诵读法、(冷却法)和(请教法)。Y.
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1~2)小时为宜。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告别)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
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
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依据调进查对象的范围和方式,调查报告可分为全面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和(典型调查报告)。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验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的社会政治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德国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各个阶级、各个派别的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系统化、学科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语义差异量表是设计一系列(形容词)和它们的(反义词),作为极端对立的两端,在每一两端之间又设计若干等级(一般约7-11个),分别赋予一定分值,让被调查者选择,以此了解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看法。
Z.
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匹配问题
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其中主要指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只重现象)或(只重理论)这两种倾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保证问卷的回复率。在问卷调查中,人们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量表,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抽样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主要类型,即抽样调查。
直到奴隶社会的科学中心转移到(古希腊)之后,才逐渐产生了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经验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观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经验判断抽样)两种。
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资料编码)和(资料录入)。
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较多,其中较(聚类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应用范围较广。总的来说,各种抽样都可以归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人口特征组研究)),三是(追踪研究(同组研究))。
二、选择题
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A.美国)。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A.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主要有(A.普查B.抽样调查E.个案调查)。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指(D.系统抽样)。
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A.情况(概况)调查报告B.事件调查报告C.经验调查报告D.问题调查报告E.对策(理论)调查报告)。
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A.个人文献B.社会组织文献E.大众传播媒介文献F.官方文献)。B.
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B.针对性)。
第4页,共28页
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C.古希腊人)。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D.结构式访谈)。
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A.性别B.年龄C.籍贯F.知识结构)C.
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主要采用(B.检索工具查找法)。
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等。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对它们的统计分析属于(D.动态分析)。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A.直接抽样法C.随机数表法E.抽签法)。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D.异质性)。
抽样的一般步骤有(A.确定总体B.制定抽样框C.决定样本容量D.决定抽样组织形式E.抽取样本F.评估样本)。
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是指(A.家庭D.村落E.非正式组织)。
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D.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C.Excel)。D.
当今社会的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的特性是(B.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C.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E.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
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A.定量分析)。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C.直线相关)。
调查报告的“纲”是指(B.前言)
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有(A.真实性B.客观性C.针对性D.典型性E.指导性F.时效性)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C.精选素材D.拟订提纲E.起草报告F.修改定稿)。
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A.朴实C.准确D.简明E.庄重F.修辞)。
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D.定距测量)。
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A.回归分析)。
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C.实验环境)。
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分组界限E.编制变量数列)。F.
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A.个别访谈)。
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A.重点访谈B.深度访谈F.客观陈述式访谈)。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有(B.主观抽样D.定额抽样E.偶遇抽样F.滚雪球抽样)。分类抽样主要解决的是(A.总体异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G.
个案调查是一种(A.定性研究方法)。
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A.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D.灵活性大,适用性强F.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
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之中,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A.访谈法B.观察法C.实验法)。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A.统计值)。
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C.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D.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E.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主要用于(A.定性研究)。
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C.人们的感觉器官)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B.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H.
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J.
集体访谈的缺点主要是(A.收集意见有时不够充分D.了解事实往往不够细致。F.不宜了解个人问题或特殊问题。)。
第5页,共28页
既有实验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的实验方法是(A.平等实验)。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A.再测法C.分半法E.复本法)。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D.拉丁方格设计)。
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再测法E.复本法F.对分法)
简单实验设计包括(A.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B.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D.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B.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L.
离中量数是反映(B.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性)。
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C.李景汉)。M.
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C.互斥性)。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A.总体的规模B.总体的异质性程度E.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因素F.样本精确度要求)。
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C.盖洛普)。
描述性研究是指(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命题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A.公理B.定理D.假设F.经验概括)。
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分为以下阶段(A.概念的形成C.概念的界定E.选择测量指标F.编制综合指标)。
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B.实证主义)。
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A.标题B.署名C.前言D.主体F.结尾)。P.
排除与实验无关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过程和干扰的主要方法有(A.排除法B.纳入法D.平衡法E.统计分析法)
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数量。用频数表示结果的分析方法属于(D.动态分析)。Q.
确定观察现场必须要考虑一些条件,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条件是(C.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
S.
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A.实用性B.系统性C.时效性D.经济性F.弹性)。
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社会测量的要件有(A.测量对象B.测量工具D.测量规则F.测量数值)。社会的基本要素是(B.自然环境C.人口F.文化)。
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A.描述型研究E.解释型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A.客观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F.伦理道德原则。)。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A.专门性B.系统性C.客观性D.针对性E.实证性)。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B.客观性原则C.伦理与道德原则D.科学性原则E.系统性原则)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按目的可划分为(A.描述性研究C.解释性研究)。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A.家庭C.村落E.非正式组织)实践证明,报刊问卷和网上传达问卷的最终回复率一般为(A.10%~20%)。
实验法的优点主要有(A.控制性强D.可重复运用F.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
实验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B.实验主体的实践性C.实验对象的动态性D.实验目的的因果性E.实验过程的可控性F.实验方法的综合性)。
数字资料检验主要是指(A.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进行检验)
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C.检验D.分组E.汇总F.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T.
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A.查阅文献B.咨询活动C.实地考察)W.
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的最有名的一种软件是(C.Excel)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A.文献搜集D.摘录信息F.文献分析)。
文献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为它是(A.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第6页,共28页
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外观审查B.内涵审查C.逻辑审查F.来源判断)。
文字资料的真实主要是指(A.信度审查)
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C.分类D.汇编E.审查)。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A.封面信B.编码C.问题及答案E.指导语)。
问卷法的实施步骤包括(B.设计问卷C.选择调查对象D.分发问卷E.回收问卷)。问卷法适用于(D.成分单一的社会群体)。
问卷封面信的内容主要包括(A.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B.调查的内容和范围C.调查的目的D.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A.背景性问题B.客观性问题C.主观性问题E.检验性问题)。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E.开放性问题F.封闭性问题)X.
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D.美国)
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C.问卷法)。
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B.观点D.格式E.资料F.字句)。Y.
一般的访谈时间最好为(C.1~2小时)。
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B.准备阶段D.调查阶段E.分析阶段F.总结阶段)。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C.抽样单位)。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B.外在效度)。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是(C.量表)。
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C.抽样分析)。
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D.离中量数)。
运用系统分析法应该着重注意(A.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B.分析系统的内在结构C.分析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E.分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Z.
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A.定类变量)。
在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A.按照调查要求分类B.不重不漏C.必须对变量进行完整的定义,语言必须准确F.对分类划分的详细程度要把握得当)
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D.实验法)。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C.被观察者的反应D.人为的假象E.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A.选取可靠的资料B.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C.选取有力的资料D.选取新鲜的资料F.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D.后面)。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A.因果分析法C.比较法)
在文献之中,属于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是信息的基础,也叫信息源的是(B.一次文献)。
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B.主观抽样)。摘取信息一般的步骤是(A.浏览B.精读C.筛选E.记录)。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A.标题C.栏目D.数字F.表注)。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B.离散变量)。
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精选素材,拟订提纲,起草报告和候改定稿C.精选素材D.拟订提纲E.起草报告F.修改定稿)
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描述性分析有(A.相关和回归分析C.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D.因素分析E.动态分析)。
资料分析中属于推论性分析的有(A.相关分析B.回归分析C.抽样推断分析D.预测分析E.综合评价分析)
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A.真实性原则)。
综述、评论、述评、进展、动态、年鉴、专著、指南等属于(D.三次文献)。纵贯调查研究的主要形式有(B.趋势研究C.同期群研究D.追踪研究)。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D.机器记录)。
最为简单、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是(A.总加量表)。
第7页,共28页
三、名词解释
B.
变量: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所涉及的大多数概念都是变量。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现,表现变量的数值即变量值。变量说明了社会现象在规模、质量、重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状况和程度差异,具有明确性和可观测性。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连续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等。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社会调查研究需要精确描述社会现象和事物的状况,了解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关系,因此必须使用变量语言,了解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C.
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它常用于对现代社会某些特殊群体和社区的调查研究,目的是全面地、深入地描述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
抽样: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抽样成为一种通过部分个体的集合反映总体的性质和特征的有效方法。它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当今社会最主要和最常用的调查类型,即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的一种,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通过所选样本的情况来推论总体状况。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抽样调查分为概率和非概率两大类,前者是随机抽样,后者是主观抽样。
D.
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与实验组平行的对照组(控制组)。同一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前相当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验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测量结果,而是同一个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
定量研究: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如果不能进行普查,则应当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时,定量研究必须有一定结构,能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对调查结果能够进行量化。定量研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
定量资料整理:定量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主要是指所收集到的数字及其组成的图文、图表资料。另外,很多文字资料,在经过了审核、分类并赋予一定数值之后,也转化成了数据资料。定量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
定性研究: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定性研究在调查方式上多通过大量个案调查获得资料,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只能向人们展示被调查事物的基本性质,若想了解具体事物的状况还需进行更为细化的调查。此外定性研究由于缺乏精确数据的支持,势必造成可比性较差。它一般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问题的研究、探索性研究或者是对难以定量的问题的研究。
定性资料整理:定性资料是指文字资料,主要包括包括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和以文字形式叙述的文献资料。定性资料的整理方法在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这两类调查报告依据不同标准又可划分为多种类型。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调查研究非常普遍和频繁,所以调查报告成为一种特别常用的文体,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
F.
访谈法: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本来是特指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增加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访谈方式。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
第8页,共28页
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非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来说,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但不够深入,看到的多是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所获得的也多是感性知识。它比较适用于对某些公共场所或某些公众活动中人们行为和表现的观察。
非概率抽样: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所以失去了大数定律的存在基础,也就无法确定抽样误差,无法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虽然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非概率抽样主要有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类型。
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对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也没有统一要求,可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各种安排。其类型有重点访谈、深度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等。同结构式访谈相比,非结构式访谈的最主要特点是弹性和自由度大,能充分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但访谈调查的结果不宜用于定量分析。
非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也称无结构观察、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是没有先期具体设计要求的观察类型。它一般只要求观察者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但是并没有很明确的研究假设和具体的观察内容与要求;也不是仅专注于某些特定的行为与现象,而是到观察现场去根据当时环境和条件变化随时进行观察内容和观察角度的调整。无结构观察比较灵活,适应性较强,而且简便易行,因此最为常用。但非结构式观察所得的材料分散在许多方面,也没有制定适于量化的观察结构,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和严格的对比研究。它主要用于对观察对象的定性分析。
G.
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客观性。虽然随机样本一般不会与总体完全一致,但它所依据的是大数定律,而且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因此可以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概率抽样主要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类型。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抽样调查都采用概率抽样方法来抽取样本。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的类型。其调查目的不是描述大量样本的总体特征,而是针对具体调查对象的独特情况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全貌。个案调查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多样化,适用于对事件、人物和个别问题的深入研究。
观察法: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它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
J.
集体访谈: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它既可以是有结构访谈,也可以是非结构访谈;既可以是访谈者与被访者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也可以是书面咨询或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的间接调查。目前最常用的还是面对面口头的集体访谈,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会采用书面咨询式的集体访谈。集体访谈按照调查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以了解事实为主的访谈和以研究问题为主的访谈;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可分为综合性访谈和专题性访谈;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和讨论式的访谈。
假设: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客观性、科学性、可检验性是社会调查研究假设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即函数式、条件式和差异式。假设是整个调查研究方案的理论框架的主要内容之一,指引资料的收集,通往客观真理,因此十分重要。
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访谈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方法选取,访谈中所提的问题及其顺序、提问的方式、对疑问的解释以及调查结果的答案纪录都严格遵守问卷的要求或访谈任务书的要求,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要求同访谈任务书保持基本一致。它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
第9页,共28页
分析。
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也称有结构观察、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观察的类型。它要求事先对要观察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加以标准化,明确研究假设,规定要观察的内容和记录方法,并统一制定观察表格或卡片,卡片上明确列出各种观察范畴和分类,观察者只须在相应的格内标记,而不做出自己的评价。在实际观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并作详细的观察记录。结构式观察有些类似于问卷调查,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也近似于对问卷资料的处理分析,即可进行定量分析和相关分析。但它缺乏弹性,而且比较费时。
经典实验设计:也叫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实验对象处于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却听其自然;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实验设计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具体对象完全匹配,并要求实验环境基本相同,所以操作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但它能够将实验效应与外来非实验效应区分开来,从而使实验结论更为客观和准确,这一点明显优于单一实验组设计,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L.
量表: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量表通常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测量的是变量的综合指标。量表通过对变量的不同变异赋予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能够反映变量变异的强弱,这是量表和问卷等其它测量工具之间的最大的区别。量表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类型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态度量表,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绩量表、社会地位量表等多种类型。从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总加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和累积量表。
M.
命题: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它通过这种表述,使各种社会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公理、定理、经验概括、假设等都属于命题。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单变量命题是对一个概念的表述,直接指出社会现象和事物的性质或直接说明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着什么社会现象或结果。双变量命题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多变量命题是对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P.
普查:普查是普遍调查或全面调查的简称,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其目的是把握某一时期的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现象的总体情况。普查一般适用于宏观调查。普查又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经常性普查)。它是最全面、最准确的调查类型,能够较精确地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一般特征和性质。但普查往往是对调查对象最一般、最基本的描述,调查内容较缺乏深度。此外,普查规模大、人力、物力、资金消耗巨大。
S.
社会测量: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具体说,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互斥性。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测量是使社会调查研究定量化的重要手段,可以说,社会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项调查研究指标测量的过程。
社会调查研究: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它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它不需专门对观察场所和观察对象进行控制,而是直接地深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它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社会现象的绝大多数观察都是实地观察。
实验法: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直接调查方法,也是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调查方法。实验法是有一定结构的,即不仅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而且有较严格的实验方案设计和控制。其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实验结果既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也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实验法按照不同标准,可有多种分类。
它是在自然场所里进行的直接观察,而且多采取无结构的形式,预先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理论假设,因此需要根据调查研究主题,进行长期观察,从大量现象中逐步概括出调查对象的主要特征。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第10页,共28页
T.
探索性研究: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
W.
文献: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三个特性:第一,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第二,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第三,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根据不同标准文献有许多分类方法。
文献定量分析: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所谓“明显内容”是指各种文献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它们的内在含义。“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是说文献定量分析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步骤对文献内容进行如实的描述。而“定量的”描述是说明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是定量,它的作用通常在于明确文献内容中某一问题出现的频率,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另外,还要对这些定量的结果进行一定分析。文献定量分析方法的程序和基本方法大致是:抽样;确定记录单位;编录。
文献定性分析: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其特点是侧重对文献的个案研究,不太考虑所用文献资料的样本大小与完整程度;注重对文献内容的含义和深层解释,不太强调文献的外在形式、表面内容和量化构建;关注文献作者的动机与影响效果,不太在意内容的表达方式。目前存在的文献大多数都是通过定性分析而形成的,因此,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文献分析方法。文献定性分析的步骤是:整理资料;分析和确定文献资料与调查研究主题的关系;初步确定调查研究课题的基本框架。
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的问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其次,文献法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文献搜集、摘录信息、文献分析三个环节。在文献法独立或主要担纲的调查研究中,这些环节缺一不可;而在其他调查方法为主的调查研究中,文献法一般特指前两个环节,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是和其他调查后资料的整理、分析一并进行的。
文献搜集:所谓文献搜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搜集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狭义的文献搜集则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所使用的是狭义的文献搜集概念。文献法的实施是从文献搜集开始的。文献搜集的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和文献搜集两个环节。文献检索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三种。文献搜集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其中,问卷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人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以及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有关情况。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另外,社会调查研究中常见的“量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问卷。问卷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问卷法。
X.
效度: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指标与所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结果与变量值的相关程度。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特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对测量效度的检验很重要的是对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检验。检验效度的方法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
信度: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所谓可靠,是指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其结果应该始终一致。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再测法、复本法和分半法。
Y.
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工作往往是通过样本来完成的。样本的调查结果可以推论和说明总体。
Z.
第11页,共28页
资料定量分析: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它是当前最流行、最受重视也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
资料定性分析:它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其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资料分析阶段的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资料分析:它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
资料理论分析:它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承担着透过调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或者证伪理论假设的任务,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还承担着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的任务。它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必要前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逻辑思维方法种类繁多,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有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
资料整理: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的集合。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最常见的总体是一些社会群体,而个人便是构成这类总体的元素。
四、问答题
C.
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例题进行操作化?任选一概念完成操作化。答:操作化是指明确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的这一过程。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操作化的作用之二: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定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避免了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推断。操作化的作用之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实践部分:无固定答案,按自己的选题完成。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什么关系?答: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是说,一个测量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前提条件,不可信就不可能正确。信度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是说,有了信度,却不一定有效度。可信的测量未必有效,而有效的测量必定可信,效度是信度的目标和归宿。任何科学的测量,都是效度和信度的辨证统一。具体地说,社会测量中信度和效度关系的表现形式有三种:第一种,可信且有效;第二种,可信但无效;第三种,不可信且无效。
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式。抽样调查是人们由部分认识整体的重要途径,而抽样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手段,因此,抽样和抽样调查不是一回事。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节过程中的选取调查对象这一问题,抽样调查的其他所有问题都和另外的方法我解决。二,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资料收集方法,再进一步的说,即使抽样调查,也不能定义为一种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
抽样应当怎样进行?提示:任选一种社会实际,从教材所述的概率抽样各种类型中,根据某种社会实际选择适宜的抽样类型对其加以说明,按照抽样的步骤加以叙述。
D.
答案设计有哪些原则?答:①简捷性原则。答案必须简捷明晰,避免使用冗长和夹缠不清的语句。②相关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与问题具有相关关系,不能所答非所问。③同层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属于相同层次(类别)。④穷举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穷尽所有的可能。⑤互斥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是互相排斥的。⑥可行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是被调查者能够回答、也愿意回答的。
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答:研究的广泛化:从社会调查的主体来看已经不再局限在小范围内;从涉及的领域来看,社会调查广泛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调查范围来看,往往在整个地区、整个部门的范围内进行,有时还会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进行调查。方法的科学化:现代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日趋程序化、规范化,借助了其他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手段,逐渐形成一门方法性科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现代科
第12页,共28页
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调查的工具和手段也日趋先进和多样化。此外,社会调查的程序、组织方式、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以及问卷设计、调查方式、统计分析等等,也都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的专业化:人员专业化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营业性调研机构也日益涌现并不断壮大。
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答:调查报告主体结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①按照事物各组成部分或事物的不同性质、特点分类来安排结构的方式为横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横向展开成并列的若干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事物自身的多种性质和特点,从中体现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②按照事物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次序来安排主体结构的方式属于纵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纵向展开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按照顺序自然衔接。有利于使读者了解调查对象的来龙去脉,从而清楚地把握其内容。③交叉(混合)结构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即总体为一种,局部为另一种。特点:这种方式容量大,更利于深入问题和形成全面的结论等,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答: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往往是根据其主题,选用恰当的格式。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
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答:第一,真实性。调查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结果。第二,针对性。必须是针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所作的有实际意义的描述、分析和建议;必须针对具体的调查报告的阅读对象。第三,典型性。无论是观点还是事实,都应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第四,指导性。调查报告应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理论研究的参考,即使是描述式调查报告,也要做到给人以启示。第五,时效性。调查报告必须及时地服务于当前的社会需要。
调查报告在语言运用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答: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以下原则:(1)朴实。(2)准确。(3)简明。(4)庄重。(5)修辞。
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答: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但实际上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第二,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的主题。第三,调查主题涉及面广。第四,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调查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方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答:
1、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2、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实用性;系统性;时效性;经济性;弹性等。
调查资料分析综述。答: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它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作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
对文字资料分类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一般来说,在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按照调查要求分类。对于同样的资料,根据不同的标准会有差异很大的多种分类。具体在研究中采用哪一种的分类方式,完全取决于调查者的需要。第二,不重不漏,即每两个分类之间必须是穷尽且相互排斥的。所有分类既需要穷尽所有的可能,又不能使任何两个分类之间存在交叉。第三,必须对变量进行完整的定义,语言必须准确。对于所使用的语言,应尽量规范化,符合一般人的理解,不应当出现歧义。第四,对分类划分的详细程度要把握得当,就是在分类的粗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F.
访谈法及其类型。答:
1、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
第13页,共28页
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2、类型:①结构式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②非结构式访谈,又称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③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逐一进行单独访谈,是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④集体访谈,也称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非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答:1)偶遇抽样:又叫自然抽样、方便抽样或便利抽样,是调查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到或接触到的人作为样本的方法。具体说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任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或者选择那些离自己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样本。偶遇抽样的优点是方便省力,缺点是没有保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机会,那些最先被碰到的、最容易见到的、最方便找的对象具有比其他对象大得多的被抽中概率,所以样本有很大的偶然性,代表性差,一般不能依赖偶遇抽样得到的样本来推论总体。偶遇抽样常用于探索性研究中的试调查。2)主观抽样又叫目标抽样、判断抽样或立意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经验判断抽样两种。印象判断抽样,就是纯粹凭调查者的主观印象抽取样本;经验判断抽样,就是根据调查者以往的经验和对调查对象的了解来选择样本。主观抽样省略了编制抽样框等前期程序,直接抽取样本,可以节约人、财、物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能否采用主观抽样,主要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条件和调查的总体规模。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如果调查者对总体的情况比较熟悉,分析判断能力较强,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十分熟练,经验比较丰富,主观抽样就能够达到既节约又效果好的目的。但如果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主观抽样所抽出的样本就会产生极大的误差,没有代表性。所以,在调查的总体规模较大或调查者的主观条件不够时,一般不会采用主观抽样。有时即使调查的总体规模较大,却因调查者的时间和设备有限而无法进行概率抽样时,也用这种方法,但无法保证质量,根据其样本所调查的结果只能说明某些具体问题,却不能用来推论总体。3)定额抽样:又叫配额抽样,是先根据总体各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抽样单位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用主观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定额抽样注重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目的在于抽出一个总体的“形似物”,各类间的异质性与同类中的同质性不一定高。定额抽样方法的缺点很明显。由于它注重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而且是从方便出发进行主观的抽样,所以往往照顾不到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异性。对于那些单位众多、错综复杂、情况不断更新的调查总体而言,定额抽样的样本很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根据定额抽样样本调查的结果是不能推论较大总体的,即使在较小的调查研究中,要用定额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总体,也应谨慎从事。4)滚雪球抽样:它是指先找少量的、甚至个别的调查对象进行访问,然后通过他们再去寻找新的调查对象,依次类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至达到调查目的为止。滚雪球抽样适用于总体的个体信息不充分或难以获得,不能使用其它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的调查研究。对于诸如球迷、歌迷、戏迷、收藏家、同性恋者、乞丐、吸毒者等特殊群体的调查尤为适用。滚雪球抽样用于某一特殊群体的调查往往可以收到奇效。但是,当总体规模较大时,有许多个体就无法找到;有时调查对象会出于某种考虑故意漏掉一些重要个体,这都可能导致抽样样本产生误差,无法正确反映总体状况。
非结构式访谈有哪些类型?其特点如何?答: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类。(1)重点访谈:重点访谈又称为集中访谈,是集中于某一特定问题的访谈。所谓重点不是指对访谈对象的重点挑选,而是指访谈所侧重的内容。它通常针对的是访谈对象在一定情境中因为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特殊反应,调查研究者从这些反应中获取信息,再进行分析、解释。调查研究者需事先对情境本身有所研究,即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情境的主要因素、模式及条件等,得出有关的若干假设,并根据这些假设提出若干侧重点,然后根据这些侧重点进行访谈,搜集有关个人的经历或特殊感受的资料。重点访谈实际上是一种半结构式访谈,并不是完全无结构的,即虽然没有事先确定问卷或访谈提纲,但主题和侧重点是预定的。在实际访谈中,访谈者也往往预设一些问题,既有封闭式的,又有开放式的,由访谈对象根据这些问题自由陈述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访谈员可以根据情况随时提出新问题,调整预设问题,以获得事先未曾预料的大量新资料。重点访谈适于调查人们由于某种特殊经验而引起的态度变化。但是,此方法的使用需要高度技巧和想象力,对访谈者的素质要求很高,而且所收集的资料多是不可比较的,分析解释的难度较大,因此不适用于定量分析。(2)深度访谈:深度访谈又称为临床式访谈,它是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的过程、动机及其情感资料所做的访谈。目前广泛用于对普通个人的生活史及有关个人行为、动机、态度等的深入调查。深度访谈与重点访谈相似,都是一种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是灵活机动的、无一定之规的,但事先也选取了问题的某些方面作为访谈重点。在深度访谈中,也经常会出现意外的信息。访谈员可以像重点访谈那样,就这些意外的信息进行充分交流和探讨,使调查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3)客观陈述式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又称非引导式访谈,是让访谈对象客观地陈述对自己和周围社会的认识,即访谈者鼓励访谈对象把自己的信仰、价值观、行为以及生活环境客观地加以描述。这一类型常用于了解有关个人、组织、群体的客观事实及访谈对象的主观态度。在这一类型访谈中,访谈者基本上只是一个听众。访谈一般从中性的简单提问开始,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的所有提问几乎完全依赖于尽可能中立的简单插问,以避免访谈员的主观因素对访谈对象的影响,使回答者能自由地谈出其最深层的主观思想,自然流露出甚至连访谈对象自己都不意识或不愿承认的感情。访谈员从访谈对象那里获得客观资料后,再进行加工,形成对这些资料的某种解释。
第14页,共28页
G.
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答:概率抽样依照具体抽样方法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其它概率抽样都以它为基础,可以说是由它派生而来的。简单随机抽样对总体中所有个体完全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抽样时是不对所有个体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的,抽取样本的数量是事先设定的,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从而使总体中任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类。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简单随机抽样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简单易行,是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这种抽样方法,在总体同质性较高时,用来比较准确有效,但在总体异质性较高时,则不一定效果好。当总体所含个体数目太多时,采用这种抽样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而且很难操作。(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其做法是先编制抽样框,将总体的所有单位都按一定标志排列编号;再用总体的单位数除以样本的单位数,求得抽样间距;然后,在第一个抽样间距内随机抽出第一个样本单位,作为抽样的起点;接着,按照抽样间距依次抽取样本单位,直到抽足样本的单位数为止。同简单随机抽样相比,系统抽样有明显的优点:易于实施,工作量较少;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更均匀,精确度更高,代表性更强。其局限性与简单随机抽样一样,也是仅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总体。当总体内不同类别个体的数量相差过于悬殊时,采用此法所抽出的样本代表性可能较差。(3)分类抽样: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分类抽样建立在两个假定之上:(1)只要类型划分较细,那么同一个类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同质的,所以样本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的质。(2)只要类型划分合理,且分配给各类的名额符合总体中各类人员的分布,那么,样本就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的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分类抽样两种。分类抽样有着突出的优点:能够克服简单随机抽样的缺点,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精确度较高;便于对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探索;便于分工。分类抽样的缺点是,如何分类通常由人们主观判定,因此要求调查者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能力,并且必须事先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而它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完全实现,这就会影响分层的科学性和精确性。(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或集体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群体,每一个群体为一个抽样单位,再用随机的方法从这些群体中抽取若干群体,并将所抽出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集合为总体的样本。整群抽样分为等规模整群抽样和不等规模整群抽样。人们往往采用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方法,规模大则抽取样本比例相对小,规模小则抽取样本比例相对大,从而保证每个群体中的最终抽样单位都具有被抽中的同等机会。整群抽样对于个体单位之间界限不清的总体,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却并不适用于总体单位界限分明的情况。另外,整群抽样对于所含子群总数较少的总体也不大适用。整群抽样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通过转化抽样单位扩大抽样的应用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整群抽样的最大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匀,样本的代表性较差,因此与其它抽样方法相比,在样本数相同时,其抽样误差较大。另外,对整群样本的资料分析,如统计推断、假设检验等,也比前面几种抽样方法复杂。(5)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它是在总体内个体单位数量较大,而彼此间的差异不太大时,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分成若干群体,作为抽样的第1阶段单位,并依照随机原则,从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第1阶段样本;然后将第1阶段样本又分成若干小群体,作为抽样的第2阶段单位,从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第2阶段样本,依此类推,直到满足需要为止。最末阶段抽出的样本单位的集合,就是最终形成的总体样本。一般在抽取前阶段样本时采用分类抽样或等距抽样,抽取后阶段样本时用整群抽样或简单随机抽样。多阶段抽样的意义在于缩小总体范围,提高抽样效率,降低抽样成本。其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达到以最小的人财物消耗和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调查效果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调查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此外,多阶段抽样由于在各阶段抽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能够综合各种抽样方法的优点,有利于提高样本质量。多阶段抽样的不足之处是抽样误差较大。由于每次抽样都必然产生误差,所以抽样阶段越多抽样误差就越大。
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答:
1、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在社会实践中,从事物或现象中概括共同的本质属性,对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
2、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
3、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①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②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③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④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⑤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⑥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⑦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⑧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⑨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以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
个别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做到它?答:访谈的过程就是访谈者提问与被访者回答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能否做到有效控制是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
第15页,共28页
素。(1)提问方法:在提问时,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第二,提问有序。如果是结构式访谈,就应该严格按照访谈之前拟订的提问提纲,由简至繁地按顺序进行访谈。对于非结构式访谈,要注意根据所谈问题的内在逻辑结构提问。第三,适时追问。第四,题目转换自然。第五,注意引导。引导性提问切忌使用生硬的、刺激性的语言。还可以采用动作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话题。或者用复述的方法进行引导。第六,保持客观中立。提问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能对被访者的答案进行诱导。第七,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2)行为方式: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礼貌、谦虚、诚恳、耐心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访谈者的表情一定要生动,能够根据被访者所谈情境而变化。要注意一些动作细节对被访者的影响。
根据本人的兴趣或条件的便利,选择和确定一个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并设计出调查总体方案。答:具体内容自定,无固定答案。(附:方案内容和要求:①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在课题方面,要说明调查研究课题的名称、生产过程以及这一课题的性质。在目的方面,要具体说明调查研究要解决哪些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意义如何。在基本观点方面,要说明调查研究的主要命题和假设是什么,所涉及的概念如何定义,变量及其关系②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要说明调查对象有哪几类,有哪些调查的基本单位;需要通过这些单位来调查哪些项目和指标,收集哪些资料,对资料的系统性和精确性有何要求;调查在什么地区进行、在多大范围内进行;调查对象的时间跨度有多大。③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调查方式包括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和普查等;调查方法即收集资料的方法,如访谈、实验、文献、问卷、观察等;要说明资料整理、分析方法,包括采用的资料整理、分析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操作方法。④调查研究的时间与步骤安排。首先要确定调查研究的总的期限。其次要排出具体的进度表,标明调查研究中每一个具体步骤的所需时间,以控制调查研究计划的进程。⑤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要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组织形式,一般根据调查的内容和范围,可选用调查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等不同组织形式。必要时还可以在其下细分具体部门和小组。要明确调查研究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凡是涉及到多学科或部门的,应该有有关学科的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以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顺利进行。⑥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在经费预算中,须详列各项用途并计算出具体数目。经费使用要有一定的制度,大型调查研究的现金出纳,应指派专人负责。在社会调查的物质保证方面主要是对调查工具、技术设备以及资料整理与分析设备做出安排。)
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并另外写一个完整的导语。
(一)提纲如下:新入园幼儿家庭饮食习惯的调查与分析;前言;
一、调查的目的;
二、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主体;
三、调查结果;1.幼儿的饮食习惯;2.影响幼儿饮食习惯的因素;
四、调查结果分析;1.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饮食习惯的影响;2.幼儿饮食习惯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五、改进措施;1.适量的身体活动;2.家庭和幼儿园要安排好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结束语;
(二)导语如下:3一6岁正是儿童身体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正常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儿童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下,不少孩子不能正常地饮食,使年轻的父母束手无策,爷爷奶奶无可奈何。孩子拒食、偏食、气食、喂食、游食等现象较为严重,而且新人园幼儿怕上幼儿园,其中吃饭往往是个主要问题,也是家长担心,教师心痛的问题。如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正常饮食,促进生长发育,已是广大家长、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调查旨在通过对新人园幼儿在家饮食习惯的了解,根据所获资料对幼儿饮食习惯差的原因作出分析,为教师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帮助家长科学安排膳食、科学育儿,提供依据和对策实施。
观察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看待观察误差?答: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任何观察都会有一定的误差,而观察误差的大小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很大影响。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在观察者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观察者的社会价值取向。第二,观察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第三,观察者的能力、知识与经验。第四,观察者的心理素质。第五,观察手段。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被观察者的反应。第二,人为的假象。第三,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针对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选择合格的观察者,然后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统一思想,掌握有关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要按照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行事。通过这种努力,尽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观察误差,但是却可以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结果也可以做到基本准确。
J.
结合实际叙述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答:(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观点构成调查报告的论点,分为不同的层次:中心论点;分论点之下,视需要设若干并立的基本论点。(2)精选素材。素材是支撑调查报告主题和观点的基础。要做到:选取可靠资料;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选取有力的资料;选取新鲜的资料;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3)拟订提纲。拟订提纲就是要以书面形式对作者的初步构思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定型化。其内容包括:(1)标题。(2)观点句,(3)内容纲要。(4)起草报告。从表达方式的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非纯文字表达形式,即图表、数字等。(5)修改定稿。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诵读法;冷却法;请教法。在反复检查的基础上应集中修改,最后定稿。
举例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
第16页,共28页
要有两种类型。(1)因果关系:是指在两个有关系的变量中,因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应注意三点:第一,在两个变量中,只能一个是因,另一个是果,而不能互为因果。第二,原因变量一定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第三,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必然的,否则就不是因果关系。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十分复杂,有一因一果、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调查者应注意区别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类型,对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复杂的因果关系要仔细分析,逐一明确,这样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现象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2)相关关系:是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社会调查研究运用相关这一概念,其目的是了解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从中探寻其规律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也叫逆相关。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掌握变量关系的正相关与负相关的概念,有利于了解社会现象和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
举例说明普通调查报告的类型?答: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其类型主要有:(1)按照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描述式调查报告、论说式调查报告、合一式调查报告等。描述式调查报告在撰写时偏重于对调查过程和调查得来的情况的客观叙述,较少议论,它注重于使受众对调查对象产生深刻的印象,从中形成鲜明的、正确的看法。(举例)论说式调查报告在撰写时偏重于对调查得来的材料的分析论证,以及由论证形成的作者的见解,并且以此来引导读者,使读者了解该调查对象的性质及意义。这类调查报告理论色彩较浓。(举例)合一式调查报告是描述式和论说式两种类型的结合,其特点是既有描述,又有议论,以全面、深入地反映实际情况。在撰写时一般是先摆明情况,然后分析、归纳,得出总结式的结论和提出建议。绝大多数调查报告都属此类。(举例)(2)按照调查报告的调查范围、调查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全面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等。全面调查报告特指依据普遍调查的结果所写的调查报告。它涉及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所用调查资料广泛,因此结论有普遍性,适用面宽,指导作用相应较大。(举例)专题调查报告是为了一定的目的,选取特定角度,以某一个或某一组样本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专门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所写的调查报告。它主题鲜明,针对性强,涉及的资料专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比较全面、细致、深入,数据比较准确,所以结论较为深刻,说明力强。(举例)典型调查报告是为了一定的目的,选用一个或数个典型单位或事例为样本作为调查对象,经过调查分析以后所写的调查报告。它是通过个别说明一般;通过特殊,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从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举例)(3)按照调查报告的目的、作用、内容,大致分为情况(概况)调查报告、事件调查报告、经验调查报告、问题调查报告、对策(理论)调查报告等。情况(概况)调查报告也称基础性调查报告,是全面、系统地反映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其特点是对调查对象的概况和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作比较完整的表述,使人对调查对象有全面的了解,进而理解调查报告的中心思想。这种调查报告在撰写时要以叙述情况,描述事实为主,较少分析、议论,主观色彩、理论色彩都不浓。它的主要功能是给有关部门、有关人员提供客观的、新鲜的资料,作为研究、处理问题,制定政策、法规,决定方针、路线的现实依据。(举例)事件调查报告是昭示事件的调查报告。它的特点是针对现实生活中能发人深省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突出的社会意义的事件,清晰而完整地陈述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背景材料以及有关情况。行文以叙述为主,较少议论,一般只对主题略加提示,不把话说尽,事件本身所包含的意义留给读者去思索,去追寻。(举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对典型事例进行调查分析后写成的调查报告。它的功能在于为贯彻执行某一方针、政策提供成功的典型经验以及具体的做法。其特点是在交代清楚具体事迹及其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成功经验和具体措施,以期为人们提供一个样板和借鉴,推进“面”上工作的开展。这类调查报告政策性、理论性较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举例)问题调查报告是揭露问题、剖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见的调查报告。其特点是首先说明该问题的危害程度、范围和紧迫性,再进一步探寻它产生的根源,并尽可能提出解决它的办法。(举例)对策(理论)调查报告是通过对某个地区或某类情况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取得的资料和数据,就某个理论问题、政策性问题或措施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主张。其特点是论证较多,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文章主要是为了充分说明作者的观点和意见,注重的是说服,而不仅仅是对客观事实的表述和客观现象的披露。(举例)
举例说明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举例)
L.
联系某一社会实际,任选一种实验设计,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提示:首先,必须掌握各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具体操作模式。其次,结合某一社会实际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例如选择单一实验组设计,首先应明确:它也叫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只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而不设对照组,通过实验活动
第17页,共28页
前后实验对象的变化来得出实验结论。它的操作模式是:一是选择实验对象组成实验组;二是对实验对象进行前测;三是引入自变量进行改变实验对象因变量的实验激发;四是实验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后测;五是得出实验结论,其公式为:实验效应=后测-前测。其次结合某一社会实际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以实验税制改革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例,并以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第一步,选择实验对象,假定选择甲、乙、丙三个条件基本相同的企业组成实验组。第二步,前测,即测算实行新税制前一年的利润率,假定是2003年,3个企业平均为8%。第三步,实验激发,即从2003年底或2004年初起实行新税制。第四步,后测,即测算实行新税制后一年的利润率,假定是2004年,3个企业平均为12%。第五步,得出实验结果为:后检测12%-前检测8%=4%。
M.
命题和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类型?答: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单变量命题是对一个概念的表述,双变量命题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多变量命题是对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函数式,即y是x的函数,若x发生变化,则y也随之发生变化,反之亦然。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这种形式。第二种是条件式,即“如果A,则B”,说明A和B是相关关系或者是因果关系。第三种是差异式,即“A和B有(无)差异”。社会调查研究中多使用后面两种陈述方式
Q.
请说出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内容。答: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①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②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③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④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R.
任选内容设计一份简单(调查)问卷。问卷如下: 关于灵武市农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思想认识的调查方案调查问卷
您好,本次调查调查为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反映农村广大群众的心声,了解和整理农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要求和建议,为各级人民政府就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请您认真填写,表达观点,谢谢您!
您个人基本情况:性别___、年龄___、文化程度___(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大专/本科)
(一)政策宣传与群众支持
1、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这一举措,您是()A、已知道,非常关心B、听说过,不太清楚C、还不知道
2、如果村组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动员大会,您将()A、积极参加,提出建议B、只参加,不发言C、不参加
3、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哪?()
A、培育新型产业B、农民素质的提高C、优化居住环境
4、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出一份力时怎么办?()A、乐意参加B、不愿参加C、给一定补贴才参加
5、您理想中的农村是什么样子? 答:
(二)经济发展(含市场参与等)
6、您对今后农村经济的前景持什么态度?()A、乐观B、悲观C、不清楚
7.您认为在今天要致富,最重要的因素什么()
A、勤劳和节俭B、机遇C、好的社会关系D、知识和能力
8、假如您是村长、您的经济工作重点会是()
A、基础设施建设B、招商引资办企业C、组织发展种养大户 9.您有没有设想过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或努力方向?()A、以后的事多想也没有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B、想是想过,能不能实现很难说 C、认真地想过,正在积极争取实现
第18页,共28页
10.您在生产中遇到难题时怎样解决?()
A、请教有经验的人B、找科技人员C、自己找资料学习摸索D、听天由命
11、您家的田地现在是()
A、自己耕种B、承包给别人耕种C、自己种了一部分,租给别人一部分
12、如果以村为单位,村民以土地等入股组建股份制开发公司,您的想法是()A、愿意参加B、需要考虑加C、不愿意参加
13、您认为以村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和家用大件商品集体团购招标()A、可行B、很难说可行与否C、不可行
14、您认为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扶持重点应该放在哪方面()
A、扶持企业和种养大户,解决大众就业B、补贴慰问贫困户C、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15、如果企业能提供来料供妇女在家加工()
A、非常乐意承接B、看工价再考虑接不接C、不会承接
16、您是否加入当地合作组织()A是B否
如果是,您参加合作组织的类型为___
17、开展种养加工您最担心的是()
A、技术不过关B、市场价格不稳C、打不开销路
18、如果有外商前来投资办厂()
A、牺牲一定个人利益也大力支持B、必须先满足我的要求C、主要看大家的意见
19、您希望的工作方式是()
A、进企业上班B、务农与上班相结合C、专职从事种养加工 20、您是如何了解农产品的价格与销售信息的?()[不定项] A、报刊B、电视C、网络D、干部宣传E、贩销人员F、朋友亲戚或邻居 如果让你对某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进行调查,你将怎么搜集资料?答:(1)设计一个简单的问卷,内容包括测量指标,比如居民对小区公园使用情况,居民的小区文化站活动情况,小区报刊板报宣传情况,小区图书馆设置情况等等。(2)设计访谈提纲和观察提纲,对于居民小区文化生活的调查,我们就采用实地观察和参与观察,就是深入小区中,亲身体验居民的文化生活,作为局内人进行调查,同时也可以在旁仔细观察该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现状。当然我们调查的内容都要跟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观察居民对小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向居民进行访谈,探寻他们对于小区现在文化生活感受和建议等等。(3)在用每种方法的时候要说出使用方法搜集资料的原因,使用过程,大概的结果等等。
如何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提示:任选内容,参考教材阐述的有关要求和示例的模式拟定提纲,可详可略。第三种,列举式,即在问题后面设计若干条填写答案的横线,由被调查者自己列举答案的问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有几种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类问题。第四种,选择式,即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的问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有几种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类问题。
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答: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三种:第一种,逻辑分析,即用理论的逻辑方法检验研究设计的可行性,主要适用于对命题和假设、变量和指标进行检验,对其他方面作用则有限。第二种,经验判断,即用以往人们的实践经验来判断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适用于所有方面。但是由于社会生活不断变化,而人们往往只能通过以往的经验判断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每个人的阅历又总是有限的,所以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第三种,试调查,即通过小规模的实地调查来检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并根据试调查的结果修正和完善原方案。这是对方案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尤其在大型的调查实施之前,试调查必不可少。
如何就了解的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简要地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方案?提示:应按照教材所述调查研究方案框架,填加具体内容。定量、定性研究皆可。要求不能有漏项。
如何举例说明某些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哪些适用于参与观察,哪些适用于非参与观察?提示:找出几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联系这两种观察的特点和优缺点说明归类理由。
如何理解抽样的作用?答:抽样调查是人们“由部分认识整体”的重要途径,而抽样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手段。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的代表的问题。关于抽样的作用,有两个相关的问题需要特别明确:第一,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查过程中的选取调查对象这一个问题,抽样调查的其它所有问题都是靠另外的方法来解决的。第二,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说资料收集方法。抽样调查和普查、个案调查一样,只能说是调查的类型或者方式,它们所使用的具体调查方法或者说资料收集方法就是各种类型的调查研究所通用的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
第19页,共28页
如何设想若干种不同的调查总体状况,分别选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并说明理由?提示:不同的抽样类型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多假设一些不同的调查总体(社会现实),分别寻找与之适应的抽样类型即可。
如何顺利进入实地观察现场?答:正式实施观察首先要保证能够顺利进入观察现场。观察现场的确定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其中第三个条件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问题,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在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等,这种方式较为适用,确保上述方法的实施,可以顺利进实地观察现场。
如何选择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答: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多、个体之间同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少的情况。第二种,主观挑选,即由实验者根据实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了解,有意识地挑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实验。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少、个体之间异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多的情况。多数实验调查采用前一种方法,以使各实验组成员的构成及其状况尽可能均等。
S.
设计一个小型问卷。答案在左边第一列,题目为:3.任选内容设计一份简单(调查)问卷。
设想一个个别访谈案例,就访谈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提示:教材中已说明个别访谈中应注意的问题。可归纳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办法在教材中也已说明。
社会测量各层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答:
1、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①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分类测量或定名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方法。②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③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的测量。④定比测量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
2、在上述四种测量层次中,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特征和功能,即它不仅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而且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能够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直接作为低层次测量使用,可以说,高层次测量也必然是低层次测量。
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就是现实社会,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1)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①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物质条件,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矿产植被等。②人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状况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社会调查研究重点研究的内容。人口状况,一般分为人口构成和人口过程两个方面。③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2)社会调查研究具体的、最基本的对象即调查研究单位。它们大致可分为八类: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内容。答: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①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②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③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④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答: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它们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内容,但不同的调查类型对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种为主,兼采它样。
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
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这些基本理论贯穿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全过程之中。
2、构建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我国的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具体科学原理是指逻辑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科学原理。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突出地表现在方法和技术层面。
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答:
1、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
第20页,共28页
和对策研究。
2、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准备阶段包括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的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调查研究分为哪几类?各有何功能及特点?答:
1、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①描述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情况及事件,即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②解释型研究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为目的,一般是从理论假设出发,通过观察、调查来检验假设;同时努力通过表象发现其本质及规律。
2、社会调查研究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两种类型。①横剖研究也称横向研究、截面研究,横剖研究方式的优点是调查面广、数据格式较统一,便于反映在某一横截面上的总体情况,分析某一社会事实中不同部分的特点。②纵贯研究也称纵向研究、历时研究。优点是可以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找出蕴于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及其规律,研究的内容和结论比较深入。
3、依据调查的性质,社会调查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①定性研究是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对某种事物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②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定量研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
4、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①普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它能比较全面地正确地把握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②抽样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地抽选出一部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进行调查,以调查的结果作为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类型。③个案调查,是在全部研究对象的范围内选取个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一种类型。
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第一,专门性。首先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专门的科学,其次在研究的技术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术。第二,系统性。从开始到最后做出报告,形成完整的系统性过程。第三,客观性。从事实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主。第四,实证性。是建立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基础上的。第五,针对性。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原则?答: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1.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社会调查中,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都应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干扰。2.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3.系统性原则,是指把调查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4.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实践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抽象过程。5.伦理道德规则,是指使被调查者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使调查更加人性化,达到更好的调查效果。
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法”?答: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
1、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即与会者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不允许对别人的意见品头论足。其代表是“头脑风暴法”。其主要做法是:第一,主持人简要说明会议主题,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第二,要求与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但不得附和或反驳别人的意见。第三,鼓励与会者汲取别人的观点,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意见。第四,主持人不发表意见和表明倾向,以免妨碍会议的自由气氛。
2、另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向头脑风暴法”(亦称质疑头脑风暴法)。它是常用于对初步形成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一种会议形式。其主要做法是:禁止会议的参加者对已提出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确认论证等。要归纳各种质疑和批评意见,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评估,形成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统一结论。
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怎样检验它们?答:
1、①测量的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②测量的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再测法,指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同一调查对象,前后两次施测。②复本法,是指对同一组被调查者同时或连续使用量表的正本和复本进行测量,复本的项目陈述与正本不同,但测量的是同一内容,即在概念、题量、形式和难度方面都一致。③分半法,是按正常的程度实施测量,然后将全部项目分成相等的两半,分别统计。
3、检验测量的效度方法有:①内容效度,也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指测量目标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②效标效度,又称准则效度、实证效度、统计效度、预测效度或标准关联效度,是指用不同的几种测量方式或不同的指标对同一变量进行测量,并将其中的一种方式作为准则(效标),用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这个准则作比较。③构想效度,也称结构效度、建构效度或理论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反映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的程度。
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答:
1、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的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
2、抽样的常用基本术语有:①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单位的集合。②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③抽样元素。它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最基本单位,也称“抽样分子”或“个体”。④抽样单位。它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抽样元素有时是同一的,有时又是不同的。⑤抽样框。它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
第21页,共28页
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⑥参数值。它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在统计中最常见的参数值是某一变量的平均值。⑦统计值。它也称为样本值,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⑧抽样误差。它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因为抽样本身的特点而引起的。
什么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二者关系如何?答:(1)定性研究: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社会调查研究。定性研究在调查方式上多通过大量个案调查获得资料,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此外定性研究由于缺乏精确数据的支持,势必造成可比性较差。它一般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问题的研究、探索性研究或者是对难以定量的问题的研究。(2)定量研究: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应当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时,定量研究必须有一定结构,能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对调查结果能够进行量化。定量研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
什么是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举例说明为什么要设置对照组?答:
1、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现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的一种实验法,实验组既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做前测和后测并比较结果的检验理论假设。
2、单一组实验也叫做连续实验方法,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没量结果,而是同一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
3、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做前测量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例如,要检验“管理是提高生产率的要素”这一假设,以某工厂某车间为实验组,实行新的管理方法,以另一个与此相似的车间为对照组,维持旧的管理方法,在一段时间的首尾,同时对两个车间做前测与后测,再比较其结果,得出结论。
什么是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应该怎样进行这项工作?答:
1、明确所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程就叫做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2、之所以要进行这项工作,是因为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不同。由于它们都是人们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到的,所以往往是模糊的或含义不清的,并且概念一般都具有综合性。如果不对它们确切定义和具体化、操作化,就无法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
3、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界定——选择测量指标——编制综合指标。①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性认识和互相交流形成的。概念在形成之初,通常缺乏确切的定义,因此,必须对这种概念进行某种澄清和界定的工作。②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抽象定义是对一个概念的内涵,也就是性质和特征所作的概括说明。所谓操作定义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③概念的操作化的关键就是寻找一定的、能够明显区分的测量指标来说明概念的属性,寻找测量指标可以综合采用经验的办法和理性的办法。④为了明确其中变量的层级和变量间的关系,人们通常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指标。至此,概念的操作化即告完成。
什么是个别访谈?保证个别访谈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答:
1、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进行单独访谈,是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访谈的过程就是访谈者提问与被访者回答的过程。
2、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1)提问方法。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第二,提问有序。第三,适时追问。第四,题目转换自然。第五,注意引导。第六,保持客观中立。第七,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2)行为方式。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礼貌、谦虚、诚恳、耐心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
什么是观察法?它有哪些特点?答:
1、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2、观察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它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第二,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第三,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第四,它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
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和分类抽样?分别举例说明它们适用于什么样的调查总体?答:
1、简单随机抽样又称为纯随机抽样,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是一种等概率抽样和元素抽样方法,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
2、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令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
3、①简单随机抽样仅适用于总体所包括的单位较少,又比较集中的情况,例如检验超市中某商品质量时的抽样,检查某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时的抽样等。②分类抽样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例如调查某企业员工的生活待遇问题。
什么是量表?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量表?答:
1、量表是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
第22页,共28页
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
2、量表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类型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态度量表,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绩量表、社会地位量表等多种类型。从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总加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和累积量表。
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要件?答:
1、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
2、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量表)和卡片等;测量规则,即测量所依据的标准和规定;测量对象,即社会现象的属性与特征;测量数值,即赋予测量结果的数字或符号。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
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答:社会调查研究是指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它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什么是实验法?实验法有哪些基本要素?答:
1、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其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
2、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即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验调查的实验者。二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即实验调查所要认识的客体及其所处的各种社会条件。三是实验活动,即改变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实践活动,它们有一个专门称谓是“实验激发”。四是实验检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作的检查和测定。
什么是探索性研究?如何进行探索性研究?答:
1、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2、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
什么是调查报告?它有哪些特点?答:
1、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普通调查报告和学术调查报告。
2、特点:①真实性。调查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结果。②针对性。必须是针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所作的有实际意义的描述、分析和建议;必须针对具体的调查报告的阅读对象。③典型性。无论是观点还是事实,都应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④指导性。调查报告应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理论研究的参考,即使是描述式调查报告,也要做到给人以启示。⑤时效性。调查报告必须及时地服务于当前的社会需要。
什么是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他们有何区别?答: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的优点是观察者不仅能够通过与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得到大量生动具体的感性资料,而且能够公开地同被观察者深入探讨问题,收集到许多完全参与观察难以得到的理性资料。
什么是文献?当今社会的文献有哪些特点?答:
1、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
2、当今社会的文献的特点:第一,数量急剧增加。第二,类型日益丰富。第三,速度快,失效快,寿命短。第四,内容重复交叉第五,质量良莠不齐。此外,人类全球化的趋势使文献的语种增多;文献的多样化和急剧增加使其分布异常分散;文献大量涌现但发表的渠道不足使文献的公开化严重滞后等等,也是当代文献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
什么是文献定量分析?结合一个实例说明应怎样进行文献定量分析?答:
1、文献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
2、定量分析从样本抽样开始。抽样的对象不仅仅是文献摘录,而是把所有可搜集到的有关文献作为总体。接着要确定记录单位。文献的主题、项目、人物、词组、概念、句子、段落等都可以作为记录单位。其后是进行编录,就是为所确定的各个记录单位制定或赋予数字符号(数值)。最后进入分析环节了。分析的方法有:(1)计词法。(2)概念组分析法。(3)空间分析法。(4)语义强度分析法。
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答:
1、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2、之所以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①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②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的课题,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
什么是问卷法?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答:
1、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第23页,共28页
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2、问卷法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广泛,它适用于:第一,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和定量分析。许多社会调查都是抽样——问卷——定量分析三者的结合体,这也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最为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第二,成分单一的被调查总体。问卷法的适用性通常会受到调查对象总体构成情况的影响。在单一成分的总体中,问卷设计相对容易,因此问卷法在成分单一的总体中更为适用。
什么是资料分析?答: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
什么是资料整理?答: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如何?答:实验法的实施程序与其他方法大致相同,分为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确定实验课题及实验目的;提出理论假设;选取实验对象;选择实验方式和方法;制定实验方案。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有:前测;引入或改变自变量,对实验组进行实验激发;后测。资料处理阶段的工作主要有:整理分析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
实验法实施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1)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实验者除了应具备各类调查研究所共同要求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有一定的权威色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对象,对于复杂的事物来说,还应该具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代表性。(2)实验过程的控制。实验过程的控制主要就是对各类变量的控制。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①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主要是在实验激发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设计方案,有计划地、系统地安排实验激发的环境和程度,使它们有序地作用于因变量。②无关变量也就是非实验因素,就是要从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三个方面着手。总之,通过以上控制手段,实验结论的客观性、准确性能够大大提高,则是可以肯定的。
实验法是怎样组成的?答: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实验中的激发因素,是引起实验对象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激发因素的受体,是要被解释的现象和变化的结果,在实验中处于关键地位。自变量与因变量在不同的实验中,可以互相转化。二是实验组与对照组(也叫控制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激发的一组对象,对照组则是不接受自变量激发的一组或几组对象。它们在实验之前各方面条件和状态都基本一致。之所以做这种区分,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实验激发对实验对象的影响。三是前测与后测。前测是进行实验激发之前对实验对象(包括实验组与控制组)所做的测量,后测则是实施实验激发之后对实验对象所做的测量。从两次测量结果的比较中,就能看出实验对象的因变量是否发生了、怎样发生了变化以及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正是实验法关注的焦点。
实验法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实验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作多种不同的分类。
1、按照实验的组织方式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①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②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
2、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①实验室实验是在人工特别设置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调查。②现场实验是在自然的、现实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调查。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相比,前者实验结果的准确率要远远高于后者。
3、按照实验的目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①研究性实验是以揭示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实验方法。②应用性实验则是以解决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实验方法。研究性实验调查和应用性实验调查的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们只是就实验调查的主要目的而言的。
4、按照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对于实验激发是否知情,实验法可分为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①单盲实验是不让实验对象知道自己正在接受实验,由实验者实施实验激发和实验检测。②双盲实验是不让实验对象和实验者双方知道正在进行实验,而由第三者实施实验激发和实验检测。
5、此外,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实验法还可分为心理实验调查、教育实验调查、经济实验调查、法律实验调查、军事实验调查等等。
实验法有哪些基本要素?答: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即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验调查的实验者。二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即实验调查所要认识的客体及其所处的各种社会条件。三是实验活动,即改变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实践活动,它们有一个专门称谓是“实验激发”。四是实验检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作的检查和测定。
T.
探索性研究的任务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答:探索性研究的任务主要有:第一,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第二,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第三,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第四,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第五,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第六,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查阅文献、第24页,共28页
咨询、实地考察。
W.
文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如何?答:文献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当前非常时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但文献的定性分析也不可能被取代。许多文献本身就适用于定性分析,如果把这类文献硬性做定量分析,就必然引出纰漏。而且人们在进行文献调查时,也经常是两种分析方法兼而用之,也就是说,同一课题既包含有定量的文献分析,也包含有定性的文献分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才是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
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答: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①浏览:就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以对它们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②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③精读:就是对于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调查研究课题有价值的信息。④记录:就是把在精读中确认的有价值信息记录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
问卷法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答:①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②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③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④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问卷法的问答有哪些类型?适用性如何?答:问卷法的问答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1、开放型问答是指只提出问题,不提供任何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它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发表意见,因此用于了解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颇为适宜。
2、封闭型问答是指将问题的几种主要答案、甚至一切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然后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取一种或几种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封闭型问答的常用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填空式,适用于各种答案比较简单的问题。第二种,两项式,适用于互相排斥的二选一式的定类问题。第五种,顺序式,适用于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的定序问题。第六种,等级式,适用于要表示意见、态度、感情的等级或强烈程度的定序问题。第七种,矩阵式,适用于同类问题、同类回答方式的一组定序问题。第八种,表格式,适用于同类问题、同类回答方式的一组定序问题。
3、混合型问答是指封闭型问答与开放型问答的结合,它实质上是半封闭、半开放的问答类型。这种问答方式,综合了开放型问答和封闭型问答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问卷法有哪些优缺点?答:
1、问卷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省时省力省钱。第二,有利于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第三,便于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第四,避免偏见、减少误差。
2、问卷法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调查对象的范围有一定限制。第二,有时回收率难以保证。第三,调查结果有时并不可靠。
问题设计有哪些原则?答①客观性原则。这主要是指作为主体的调查者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人为主观成分和影响。②目的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不能枝蔓横生。③必需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④对象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时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⑤自愿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⑥具体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⑦单一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在一个问题中,不能同时询问两件事情,或者说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提。
X.
写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导语。答案在上一页,题目为: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并另外写一个完整的导语。
形成调查报告的观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观点的形成应当符合如下要求:第一,准确。观点必须由客观实际调查材料提炼而成,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第二,鲜明。观点必须直接、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概念含混。第三,新颖。观点要反映新事物、新事件、新问题、新视角、新主张,有突出的社会意义,不能是老生常谈,或无病呻吟。第四,深刻。观点是反复认识客观实际的产物,必须透过现象指出本质,一针见血,不能就事论事,隔靴搔痒。
选择访谈者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答:具体地讲,对访谈者的选择有一般条件和一些特殊条件。
1、一般条件指所有访谈者都应具备的共同要求,主要是:第一,要有诚实的品质。这是访谈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第二,要有综合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辨别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等。第三,要有活跃开朗和谦逊的形象气质。第四,要有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五,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第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浓厚的兴趣。第七,要有较高的学历背景。而且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越复杂,学历要求就应越高。
2、特殊条件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性别、年龄、籍贯和知识结构等。
Y.
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对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有:①调查者的问题: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工作作风不认真、深入等。②被调查者的问题:被调查者样本选择不当等。③测量的长度:
第25页,共28页
项目数量过少或过多。④测量的难度:测量题目太容易或过难。
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答: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选取可靠资料。一是指资料的来源可靠。二是指资料的内容可靠。第二,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这是从量的角度对调查资料进行选取,要以必须、够用为度。第三,选取有力的资料。是指从质量、主题的需要,通过全面分析和反复比较,选取最适合和最典型的资料。第四,选取新鲜的资料。是指调查中发现的社会新事物、新行为、新思想、新事件和新问题。第五,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素材一定要具体、详实,而且应与多数人的理解能力相适应。
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1、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最好是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考虑:提出新的创造性理论;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性;质疑,否定或部分否定原有理论;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解答,等等。
2、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也是有实用价值的课题。
3、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总之,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
4、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
应该怎样搜集文献?答: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方法有:①人工文献检索: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一是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二是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的目录。②计算机文献检索:主要方式有:一是登录专门的网站进行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③参考文献查找法: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其次进行文献搜集。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属于个人收藏品的,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进行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可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定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可采用到图书情报机构搜集、互联网上下载或直接购买的方法进行搜集。
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具备哪些条件?答:1.准确性,是指所赋予的数字或符号能够真实、可靠、准确地反映测量对象在属性和特征上的差异。2,完整性,是指测量规则能够涵盖测量对象的变量的各种状态。3.互斥性,是指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各个变量的取值之间互相排斥,决不兼容。
Z.
在进行集体访谈时,应采取哪些具体操作方法?答:①引导被访者尽快进入角色。②创造活跃的会议气氛。③客观公正,平等待人。④谦恭、中立。⑤牢牢把握会议的主题。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⑦做好会议记录。⑧及时结束会议。
在上次作业所完成的概念操作化的基础上,设计一分调查问卷。答: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无固定答案。(附:问卷设计的方法和原则:问题的种类: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是对问卷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情感、态度、愿望等一切主管是将状况方面的问题。检验性问题:是特为检验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准确性的问题。问卷设计原则:客观性原则:调查者要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出发,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和尽可能详细地提出问题。目的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必需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对象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所设计的问卷要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精力等因素。自愿性原则: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具体性原则: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单一性原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问题的安排:设计问题可采取下列几种排列方式: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排列;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实例:关于灵武市农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认识的调查方案调查问卷、您好,本次调查调查为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反映农村广大群众的心声,了解和整理农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要求和建议,为各级人民政府就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请您认真填写,表达观点,谢谢您!您个人基本情况:性别___、年龄___、文化程度___(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大专/本科)
在社会调查中,如何确定样本规模?答:(1)总体规模:根据抽样原理,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越接近,样本值与总体值就越一致,抽样误差就越小,样本的代表性也越强。(2)抽样的精确性:对于大多数社会调查研究来说,实际上并不要求太高的精确度。因此,调查者应当根据必要性和可能性,适当地确定样本精确度。(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要达到同样的精确度,在同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抽样时,样本规模可以小一些;在异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样本规模则应该大一些。(4)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尽管从样本的代表性、抽样的精确性考虑,样本规模应尽可能大。单样本规模的大小必须与之相匹配,否则或抽样无力完成,或根据抽样结果所做的调查研究无力进行。
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答: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
第26页,共28页
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但是,并不是凡实验必有对照组,因为在单一组实验中,就不设对照组。
怎样才能检索到所需要的文献?答: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方法有:①人工文献检索: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一是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二是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的目录。②计算机文献检索:主要方式有:一是登录专门的网站进行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③参考文献查找法: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其次进行文献搜集。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属于个人收藏品的,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进行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可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定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可采用到图书情报机构搜集、互联网上下载或直接购买的方法进行搜集。
怎样对社会上常见的某一抽象概念进行简单的操作化?提示:可参考教材中的示例进行框图式的操作。对所操作化的概念的范围可以无限制。
怎样进行数字资料的分组?答: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一般有如下三个步骤:(1)选择分组标志分组标志就是分组的标准或者依据,一般作法是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这四个指标进行分组。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中,我们还可以用以上四种基本标志组合出其它多种复合标志。(2)确定分组界限:分组界限是指划分组与组之间的边际。分组界限包括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等内容。在很多情况下,组中值可以作为该组的代表值。(3)编制变量数列:变量即各个标志的具体数值。编制变量数列实际上就是把各数值归入适当的组内。分组完成后,就可以按照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这四个指标编制变量数列。
怎样进行问卷调查?答: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①设计问卷是在先期完成的选择调查课题、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等几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②调查者要根据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难易程度,针对调查总体的不同情况,对调查对象加以认定,努力选择最适合的、较单一的社会群体。③分发问卷有多种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④回收问卷首先必须作到前面提到的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采取回复率较高的问卷调查方式等工作。此外,还应注意: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支持;尽可能通过宣传,增加调查的吸引力;对问卷的回收进行主动的追踪;认真研究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现象,采取必要的后续措施。还必须认真审查每一份问卷的质量。
怎样进行资料定性分析?答:资料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其主要任务是:第一,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是问卷调查中,会发现对个别概念的不同理解,对这些概念,需要结合调查资料,再做斟酌或修订。第二,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以求得更准确的定性分析。第三,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怎样进行资料整理?答:资料整理分为文字资料整理和数据资料整理。(1)文字资料的整理步骤:①审查,一部分是实地审查,一部分是系统审查,通常以后者为主。②分类,是指根据资料的性质、内容以及研究要求对其进行归类。③汇编,是指对分类完成后的资料进行汇总、编辑。(2)数据资料的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其一般程序包括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几个阶段。(3)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步骤:①选择分组标志。②确定分组界限。③编制变量数列
怎样进入实地观察现场?答: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进入观察现场的方式有隐蔽和公开两大类,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者是否让观察对象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观察者有时需要采取逐步进入和隐蔽进入的方式。①逐步进入是在刚开始时,并不向有关人士介绍观察的全部内容或者观察的最终目的,以免对方因困惑不解或配合难度过大而拒绝观察者进入。②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这种方式较为适用。
怎样设计一个小型问卷?提示:要求用混合型问答形式;起码有十个问题。内容自定。
怎样制作一个数字资料统计表?提示:统计表的要素必须完整。横标目和纵标目不得少于5项。内容自定。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答:(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观点构成调查报告的论点,分为不同的层次:中心论点;分论点之下,视需要设若干并立的基本论点。(2)精选素材。素材是支撑调查报告主题和观点的基础。要做到:选取可靠资料;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选取有力的资料;选取新鲜的资料;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3)拟订提纲。拟订提纲就是要以书面形式对作者的初步构思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定型化。其内容包括:(1)标题。(2)观点句,(3)内容纲要。(4)起草报告。从表达方式的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非纯文字表达形式,即图表、数字等。(5)修改定稿。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诵读法;冷却法;请教法。在反复检查的基础上应集中修改,最后定稿。
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答:
1、资
第27页,共28页
料定量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初步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人们称其为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及相关资料,对总体进行推断,人们称其为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
2、资料分析中常见的,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
资料分析分为几大类?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资料分析有三大类,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各自特点见以上名词解释。三者关系: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直至今天,这两种分析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但就社会调查研究本身而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定性分析的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等工作为定量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定量分析对调查对象精确的测量、描述和推断使调查对象的定性更加科学;理论分析则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必要前提,定性分析区别事物、分析划类和定量分析准确地说明事物变化的程度和趋势,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承担着透过调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或者证伪理论假设的任务,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还承担着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的任务。
资料整理。答: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的整理。其中文字整理也称作定性资料整理,在通常情况下,文字整理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而数据资料整理也叫定量资料整理,其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
资料整理的原则是什么?答:第一,真实性原则。第二,合格性原则。第三,准确性原则。第四,完整性原则。第五,系统性原则,是指整理后的资料应尽可能条理化,系统化。第六,统一性原则。第七,简明性原则。第八,新颖性原则。
最常用的电脑统计软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答: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中的Excel。①SPSS是集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管理咨询等功能于一身的巨型服务系统,其统计功能强大、操作界面漂亮柔和、表格和图形制作方便美观。②SAS是一种流行的与SPSS功能类似的专业统计软件。③Excel的特点在于:本身价格不高非常普及;便于与Office的其他软件配合使用。
第28页,共28页
第四篇: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填空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填空题:
1.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2.社会调查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3.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 和 随机数表法。
4.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
5.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访谈。
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2.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3.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内容。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
4.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
5.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6.直到奴隶社会的科学中心转移到(古希腊)之后,才逐渐产生了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经验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7.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欧),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8.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验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的社会政治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德国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各个阶级、各个派别的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系统化、学科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数理化)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向(定量化)进步。
10.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11.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三是(追踪研究)。
1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13.普查一般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两类。
14.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和(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
15.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个案)说明(总体性质)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
16.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
17.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
18.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调查方法和(间接)调查方法。
19.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只重现象)或(只重理论)这两种倾向。
20.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21.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变量)、命题和(假设)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
22.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两种。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
23.(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而(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2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25.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
26.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
27.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三种。
28.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
29.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后者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
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
30.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31.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它一是指(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
32.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
33.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
34.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35.(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36.在现代社会中,抽样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主要类型,即抽样调查。
37.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
38.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
39.总的来说,各种抽样都可以归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
40.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41.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类抽样两种。
42.主观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
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经验判断抽样)两种。
43.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100)。
44.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作间接文献、第二手文献或次级文献。
45.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社会组织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和(官方文献)
46.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
47.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构和(互联网)三种。
48.传统的记录信息方法主要是印刷文献的记录方法,主要有:标记、(批注)编制纲要和(撰写札记)等。
49.文献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计词法、(概念组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语义强度分析法几种。
50.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应当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
51.文献法具有(间接性)和(无反应性)的特点,所以不会因调查对象不配合而对收集资料产生影响。
52.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
53.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54.问卷指导语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
55.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56.在问卷调查中,人们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量表,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
57.语义差异量表是设计一系列(形容词)和它们的(反义词),作为极端对立的两端,在每一两端之间又设计若干等级(一般约7-11个),分别赋予一定分值,让被调查者选择,以此了解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看法。
58.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
59.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具体方法有二:一是(客观检验法),二是(主观评价法)。
60.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保证问卷的回复率。
6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62.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结束访谈)四个环节。
63.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64.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其中主要指要善于运用(表情)自己的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
65.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1~2)小时为宜。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告别)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
66.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实际上是(个别访谈)的一种扩展形式。
67.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访谈),一类是(间接访谈)。
68.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控制)和访谈的(效率)要求更高。这是访谈会成功与否的关键。
69.观察法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
70.观察的内容及其结论究竟如何,除了取决于观察对象的(客观状况)和观察者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外,也取决于观察者的(认识能力)。
71.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
72.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73.观察法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观察计划)和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
74.(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
75.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
76.对于(非参与式)观察来说,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在(参与式)观察中,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77.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78.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
79.实验法在验证(假设)时,必须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引起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对(因果关系)判断的准确性。
80.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匹配问题,81.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82.提高实验的信度,除了要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应
注意测量工具的(标准化)和(精确度)问题。
83.提高实验的效度,要从实验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着手。
84.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设置(两)个实验组、(两)个对照组,通过对各
组检测结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85.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86.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87.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
88.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89.文字资料汇编首要的目标就是(系统)和(完整),其次,要求汇编后的资料集中、简明。
90.(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
91.数字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
92.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资料编码)和(资料录入)。
93.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
94.定量分析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
95.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96.常见的离中量数有极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与(四分位差)。
97.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等。
98.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
99.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有(矛盾)分析法、具体和抽象分析法、(现象和本质)分析法。
100.(证实)和(证伪)统称证明,是社会调查中相互联系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和逻辑证明则是证明的两种基本类型。
101.理论分析中的比较法首先需要(指标),另外还需要(比较对象)。
102.抽样推断主要由(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部分内容组成。
103.常见的线性回归分析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04.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较多,其中较(聚类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应用范围较广。
105.社会调查研究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但许多社会调查研究并不专门进行前两项工作,而是与撰写调查报告合并进行,调查报告的完成,就是社会调查研究结束的主要标志。
106.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
107.调查报告双行标题必须避免内容文字(重复),而且不能将正副标题(颠倒)。
108.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109.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110.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和(预测性)结尾三种。
111.调查报告提纲的内容通常包括标题、(观点句)和(内容纲要)。
112.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图表)和(数字)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113.修改调查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常用检查法有诵读法、(冷却法)和(请教法)。
第五篇: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综述
目录
一、内容摘要„„„„„„„„„„„„„„„„„第2页
二、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第3页
三、概念的可操作化在实践中的运用„„„„„„„第4页
四、学习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的心得与体会„„第5页
五、参考文献„„„„„„„„„„„„„„„„„第5页
一、内容摘要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是门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课程,本课程内容详细介绍了社会研究的方方面面,内容包括研究方案设计、抽样、问卷设计、调研方法、资料搜集方法,数据处理和调查报告拟定等。本课程详细介绍,不仅使希望了解调查方法的读者能完整地学到这一方法,而且还力求使那些通过社会研究方法入门教材对调查方法有一定了解的受众及大学生有更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本课程也可用作实务操作,作为一门实用性专业课程,操作性是本书的另一特色。通过对社会调查每一步操作程序,技巧的讲解,辅以中国具体环境下的实际处理事例,本课程可以帮助社会调查研究的从业人员完成具体的操作过程能够帮助相关调查研究人员更好地进行社会调查。
在急剧变革和转型的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的问题高度复杂,我们面临的情况千变万化,社会研究方法不仅是我们认识社会的有力工具,而且可以大大增进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
前言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对知识要点的展现和阐述相当的丰富精彩,还有各种思考和活动,使得它的适用面非常宽广。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社会研究方法》教材将对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原理进行综述,并将它应用到实践中去。此外,学习这门课程我还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收获。
第一章介绍了社会研究的的具体概念及其特征。明确了社会研究中重要的四件大事:选题、调查、分析、总结,对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步骤进行阐述和解析,讲述在社会研究中,假设检验是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
第二章主要讲述的是社会调查的选题和准备。它包括四个主要内容,首先是确定研究课题,例如选题的方法、途径和原则,确定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其次准备与制定研究计划,如确定调查的方方面面和研究方法;再次进行概念的操作化,明确其主要内容;最后进行社会现象的测量并确定测量的尺度与标准。
第三章主要讲社会调查及抽样调查。讲述了社会调查及其发展历史,阐述了概率抽样的基本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等,同时明确了抽样调查的程序,即界定总体——确定抽样框——确定抽样方法——决定样本大小——实际抽取样本——评估样本正误,课本中还讲述了非概率抽样及调查误差的控制。
第四章主要讲述了问卷法。讲述了问卷法设计的格式内容,也明确了问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阐述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且结合实际案例让我们设计问卷调查,在实际操作中接触问卷的设计。第五章主要讲述了访谈法,指出了访谈法的使用议题,同时阐述了访谈法的类型,包括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也指出访谈的具体程序和注意事项,在本章中,更好地了解了听证会制度。
第六章主要讲观察法,主要有两种观察方式,一是局外观察,二是参与式观察,如著名的米尔格拉斯电击实验和阿尔佛雷德的魔鬼教徒研究,本章还介绍了观察法的具体内容,如观察时间和对象,观察与对象间的关系,讲述了参与观察和实地研究。第七章讲述的实验法,实验法与观察法有着共同之处,本章讲述了实验法及其特点,实验设计与基本步骤等,同时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实验设计类型。第八章主要内容是文献法,讲述文献及文献法的联系,分析了文献法研究收集的方法和步骤,对文献法研究方法进行阐释,如内容分析法和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第九章主要内容是社会研究的定量分析,讲述了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论统计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动态分析与指数分析等方式。第十章主要讲研究成果的呈现,即主要指研究调查报告的撰写和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调查报告格式和内容的要求,同时阐述了调查报告的理论建构。
概念的可操作化在实践中作用
社会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很多概念,通常都是我们所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或模糊概念,如“城市文明状况”。要使这些概念能够被我们所观察、所测量,必须对它们进行操作化处理,就是要给出概念的操作定义,这种操作化过程,就是沟通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具体的经验事实的一座桥梁,它为我们在实际研究中操纵、观察和测量抽象概念提供了关键的手段。比如,将抽象概念“城市文明状况”转化为“人们素质”、“城市卫生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就是操作化的一个例子。一般来说,概念的操作化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1)使社会调查的资料收集能够紧紧围绕选题确定的问题而展开;(2)使围绕选题确定的问题而展开的社会调查能够很好地收集到所需资料。
概念化是指确定概念的内涵,给出概念的理论陈述,即对概念下定义。例如社会生活中,对于“社区”这个概念社会学家贝尔和纽拜通过对64种不同理论的分析和分类,发现这些定义中绝大多数都包含三项基本元素:(1)地域;(2)共同的纽带;(3)社会互动。所以通过概念化操作,我们可在理论上把“社区”定义为: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概念化的作用是为操作化提供一个指导性框架,使其在现实世界中进行的测量不至于与概念本身无关,或者关系不大。
操作化又称概念的具体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的命题。操作化一般分为两步完成:一是概念分解,即列出概念的维度;二是选择指标,即按维度派生出具体测量。例如,我们可以就“财富”引出“职业”、“权利”、“文化程度”这些指标。
概念和命题的操作化步骤:(1)明确概念的确切涵义;(2)进行探索性研究确定概念操作化的框架;(3)对概念或命题进行分解。所谓分解就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将复杂的事物或命题分解为简单的要素,然后对各个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4)确定命题的评价体系,就是指在设计操作化框架中,确定各部分或各因素在整体框架中所占的地位或权重,也就是把命题分解为若干部分或若干因素之后还须确定每一部分或因素在整体中所占的地位。
操作化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经的一个阶段。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操作化的作用之二,在于使概念或命题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避免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性。操作化的作用之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使定性分析即结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
学习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的心得与体会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习这门课程,让我更加懂得了社会实践的不易和自己实践调查能力的欠缺。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懂得了社会调查的作用,第一、社会调查研究是认识现实社会的重要手段;第二、社会调查研究为正确地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提供客观依据;第三、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行业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
另外,这么课程教会了我很多关于社会调查的方法和理论,如概念的操作化、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案、文献整理、资料收集、问卷、抽样、访谈等调查方法、概率抽样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并能灵活科学合理的运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将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编著 《社会研究方法》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版(2)张鸿雁主编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04月版
(3)曹景清主编 《黄河边的中国》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9月版(4)陈小良主编 《社会调查研究原理与方法》 华文出版社
2009年9月版(5)迪尔凯姆编著
《自杀论》
商务印书局
1996年版(6)巴比编著
《社会研究方法》
华夏出版社
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