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妇联县妇联
省妇联县妇联:
您们好!
在这阳春三月,我第一次收到了您们寄给我的资助款,我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提笔向您们写信,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还牵挂我们西北农村孩子的成长,给我寄来了资助款,解决了我在学习中的后顾之忧。
以前我总认为自己是不幸的,父母为了家庭的正常运转经常在城里务工,爷爷、奶奶又年老多病。所以,我经常有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今天,收到叔叔阿姨们的资助款,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像春天一样阳光。同时,心情又无比沉重,我一个农村娃,拿什么回报叔叔阿姨,拿什么回报社会。于是,我想起了父母期待的眼神,我看到了爷爷奶奶忙碌的身影,叔叔阿姨远方的寄托。我下定了决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人。
我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坚信那时的我一定会接好叔叔阿姨们的“爱心”接力棒,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和关心我的每一个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叔叔阿姨。祝您们身体健康、幸福永随、欢乐长在!好人一生平安!
南海希望学校杨宏宇
2012-3-2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二篇:省妇联慰问信
全省各族各界妇女姐妹们:
金鸡报晓,春潮涌动。在第9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省妇联向全省各族各界妇女姐妹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经济建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迈出了新步伐,社会事业取得了新成就。我省各族各界妇女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撑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半边天”。
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衷心希望全省妇女姐妹们坚定理想信念,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推动全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展现巾帼风采,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姐妹们,党和政府为妇女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时代为妇女的进步与发展创造了最好的机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勇于创新,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因为有了女性,生活才如此精彩;因为有了女性的参与,社会将更加和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真诚祝福所有的姐妹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节日快乐!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2005年3月7日
第三篇:省妇联倡议书
倡 议 书
全省广大妇女姐妹们:
新年的焰火,照亮了我们的时代征程;巾帼的豪情,映红了我们的灿烂事业;省十三次党代会,绘就了江西发展蓝图;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属于历史,奋斗成就未来。在省妇联十届六次执委暨妇女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建功立业推进会召开之际,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踏上新征程的时刻,我们向全省广大妇女姐妹发出倡议:
广大妇女要在建设富裕江西中立新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我省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全省广大妇女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富民兴赣目标,立足本职岗位和职业特点,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努力在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有所作为,在实施重点带动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争作贡献,在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上取得实效,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施展才华。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争当自主创新的巾帼标兵,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业绩,在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中施展才干。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平凡岗位上竭诚奉献,在艰苦环境中执著追求,在激烈竞争中奋力拼搏,为促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
广大妇女要在建设和谐江西中展风采。妇女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全省广大妇女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发展。要踊跃参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传播社会文明新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促进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新贡献。要发挥女性在家庭和社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做勤俭持家、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模范,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自觉承担公民责任,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广大妇女要在建设秀美江西中作贡献。良好的生态是秀美江西最好的印证。全省广大妇女要切实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自觉意识,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融合共赢。要树立文明、健康的低碳生活新理念,倡导简约、和谐的社会新风尚,形成节约、环保的消费新模式,积极参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在家庭净化中当主力,在庭院美化中做先锋,在小区(村庄)绿化中作表率,努力使赣鄱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更美。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力量。乘着科学发展的东风,迈着加快跨越的步伐,江西必将后来居上。实现跨越,我们有志气、有信心!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妇女姐妹们,神圣的使命召唤着我们,光荣的事业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坚定干事的决心,鼓足克难的勇气,点燃拼搏的激情,积极投身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建设,为把广袤的赣鄱大地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殷实、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幸福家园而再立新功、再筑辉煌!
第四篇:省妇联工作总结和工作意见 [定稿]
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全省各级妇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七届五次、六次、七次全委会精神,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主线,以提高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能力为核心,在强化妇联职能、转变机关作风、服务妇女群众、建立完善制度、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整体工作等方面着力,进一步提升了妇联组织的“三服务”能力和水平,省妇联工作总结和工作意见。通过加强能力建设,围绕中心,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大胆实践,积极发挥宣传、教育、引导妇女群众的作用,切实履行促进男女平等、维护妇女权益的基本职能,四大主体活动亮点频出,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大力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为妇女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以纪念“北京+10”为契机,精心策划组织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专场报告会。配合省委、省政府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到我省作《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报告。省委副书记丹增在报告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报告会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开到全省各州市、县市区,各级领导干部1.59万余人聆听了报告,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深刻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教育。报告会规格高、规模大,影响深远。省及州市各媒体加大了宣传报道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了一定的宣传声势,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热潮。各地妇联反应迅速,行动快,组织召开了领导干部座谈会,有的县市还积极推进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党校,为深入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同时,加强了对基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状况的宣传,省妇联、省妇儿工委办公室与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首次联合组织了省市主要新闻媒体,深入部分州市和省级妇儿工委成员单位采访报道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情况,宣传实施“两法”、“两个规划”取得的成绩,宣传优秀妇女典型以及妇女事业发展情况,较好地展示了各民族妇女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了全社会共同维护妇女权益、关注妇女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强对妇女问题的理论研究。各级妇联越来越重视妇女理论研究工作,围绕妇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了调查研究。省妇联、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召开了“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发展中的云南妇女”研讨会。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晏友琼,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王义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研讨会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参与面广、撰写论文人数多,涌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文章,受到了省委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凝聚了我省社会各界妇女研究的力量,拓展了妇女研究的领域,对于深化妇女理论的研究,指导和促进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彭珮云同志到云南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我省妇女理论研究工作,并为我省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认真筹备组织“中国妇女十年发展成就展”云南展区工作。抓住在北京举办的“促进性别平等,实现共同发展--再聚北京”——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会议暨“中国妇女十年发展成就展”的有利时机,省妇联和相关州市妇联密切配合,围绕“云南、民族、文化、女性”的特点,精心组织了以反映云南妇女参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展览。展览特色突出,设计新颖,赢得了全国妇联及海内外嘉宾的高度赞誉。云南展团荣获“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设计制作奖”。通过展览和以展览为契机的大量宣传报道,充分展示了云南各民族妇女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了云南妇女的良好形象。各地妇联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纪念“北京+10”系列活动。
二、提高了团结动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的能力,深入开展扶贫帮困工作
各级妇联紧紧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和促进妇女创业再就业工作为重点,以提高妇女素质为着力点,深化“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活动,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和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深入开展扶贫帮困工作。
继续加大小额信贷实施力度,精心打造妇联小额信贷传统特色品牌。各地想方设法拓展筹资渠道,扩大小额信贷规模,规范和完善小额信贷管理、运行措施,在已运作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8000多万元的基础上,又与省扶贫办、省农行合作,在10个州市的42个县争取以妇联为主实施小额信贷计划资金4518万元,年末贷出3600余万元,帮助城市和农村贫困妇女发展种、养殖和加工业等,运用小额信贷工作模式,使更多的妇女受益,实现发展。
积极推广巾帼社区文化项目试点经验。紧紧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项目试点工作,并将项目实施县扩大到11个州市的14个县,帮助民族地区妇女开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既丰富了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帮助妇女找到了增收致富门路。项目实施以来,已带动8000余名妇女实现增收910万元。试点所取得的经验已在全省推开。
努力打造妇联家政服务品牌,以此为龙头,拓展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女性创业再就业。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和服务。全年各级妇联共组织输出女劳动力6.44万余名,部分州市积极开辟就业岗位,帮助下岗求职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以实施妇女发展循环金、香港扶贫基金、母亲水窖、母亲沼气、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等各种扶贫项目为着力点,加大对农村妇女实用技术的培训,全年各级妇联共举办培训班16694期,培训妇女202.47万余名。积极创建巾帼科技示范村和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扶持了一批以妇女为主的农村科技示范户和下岗创业领头人,辐射和带动更多的贫困妇女和家庭增收致富。在女职工较为集中的行业,大力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先争优活动,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春蕾计划”不断拓展。全省多渠道筹集资金919.2万余元,新建春蕾学校10所,搭建春蕾桥4431对,受助女生1.15万余名。省妇联、省儿基会创新工作思路,将“春蕾计划”延伸到5所高校,今年有50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女大学生获得“优秀贫困女大学生奖学金”共计55万元;普遍开展了“三八连心桥”挂钩扶贫结对送温暖活动,投入资金158.11万余元,帮助贫困妇女、儿童和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深受群众欢迎。
继续做好滇沪对口帮扶工作,省妇联与上海市妇联签定了新一轮对口合作项目协议。同时重视定点挂钩扶贫工作,加大了工作力度,省妇联多方协调项目资金76万元,通过下派干部为挂钩扶贫点建学校、母亲水窖、母亲沼气,组织村干部到昆明学习考察等,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三、提高了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加大源头维权、社会化维权、实事化维权的力度
不断深化“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在深入开展“拒绝毒品,不让艾滋病进我家”宣传教育关爱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加强了领导,制定了“拒绝毒品,不让艾滋病进我家”(2005—2008年)宣传教育活动规划,围绕“禁毒防艾”这一主题,通过抓阵地、抓队伍、抓宣传、抓关爱、抓帮教,开展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预防知识讲座,实施艾滋病致孤儿童社区寄养关怀和妇女参与禁毒、预防艾滋病项目等一系列活动,使926万余人受到教育,组建妇女禁毒防艾组织4248个,创建“无毒家庭”443.6万个,110万名妇女参与活动,28万人得到关爱和帮助,进一步发动了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投入“禁毒防艾”的人民战争。妇女禁毒小组、禁毒联防队、妇女“攻心队”已成为活跃在“禁毒防艾”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联合卫生等部门,广泛开展了以防治艾滋病为主要内容的“尊重生命尊重爱——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努力增强群众婚检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利用卫生服务资源的能力。
努力探索预防和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长效机制。省妇联与省公安厅等4家单位联合,推动7个州市的38个县“预防和遏制拐卖妇女儿童宣传教育示范村”工作深入开展。加强调研,与英救会、国际移民组织探索跨国拐卖解救回归等工作,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继续与国际劳工、英救会等国际组织合作实施湄公河次区域预防拐卖妇女儿童项目,项目覆盖8个州市,探索出妇女及女童参与、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解决拐卖问题的有效途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在昆明市视察时,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注重参与法律、法规的修改,积极反映妇女儿童权益诉求,力争把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纳入法律、法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维权机制,努力构建社会化维权工作格局,有的地方建立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联席会议制度、陪审制度、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有的地方完善了信访制度、开展了法律援助工作,开通了维权热线等,逐步形成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维权工作平台,拓展妇联代表妇女参与政策、法规制定、贯彻、实施及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通道,工作总结《省妇联工作总结和工作意见》。
发挥妇联信访窗口作用,法律援助力度加大。全年各级妇联共接待来信来访21189件、1.74万人次,基本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回复。全省各级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为困难弱势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3397件,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基础工作。有的地方开展了副处级、正科级女干部情况的调查摸底,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了妇女干部人才信息库,并向组织部门推荐了一批处级后备干部;有的地方通过专题调研、女性专题讲座、女干部联谊会等形式,积极推进女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有的地方加大了对女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妇女参政议政能力。
四、提高了教育引领妇女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能力,促进以家庭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突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8号和省委23号文件精神,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指导,注重创新,努力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省妇联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加强家庭教育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工作意见;突出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在全省组织开展了理论研究;省和各级妇联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大力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和骨干培训,组织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深入县、乡村,为5万余名家长、学生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教材,填补了我省家长没有系统、专门的家庭教育教材的空白,组织了31余万个家庭参加“双合格”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开展了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和“双合格”为主题的大型演讲、报告会,表彰了一批“双合格”家庭教育先进典型,进一步营造重视家庭教育、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成功举办的云南省首届女童论坛,其规模、组织形式和探讨贫困大龄女童的生存、发展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关注。
进一步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办、环保部门密切合作,上下联动,以家庭美德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美在家庭”活动。同时与创建平安家庭、无毒家庭等相结合,通过抓组织、抓宣传、抓环节、抓载体、抓示范,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内容丰富的活动方式,教育引导城乡广大家庭成员提高素质,共同营建美好家园,涌现出一大批“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文明楼栋(道)等。
各地还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了以“四有”、“四自”精神为主题,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妇女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创造新生活、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平安和谐云南作出了贡献。
五、提高了自身创新发展的能力,不断夯实妇联组织基础
围绕“能力建设年”的要求,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妇联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了妇联干部队伍素质和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能力。重点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是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进一步推进妇女代表联系制度的实施。各级妇联努力探索多层面的妇女代表联系制度,建立和完善妇联常、执委和妇女代表联系制度,加强妇女代表间、妇女代表与妇女群众间的联系与沟通,扩大了工作的覆盖面,推动了妇联工作重心下移;不断巩固和扩大基层组织,积极推进“妇女之家(妇女学校)”向社区、机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延伸,为广大基层妇女提供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场所,不断增强基层妇联组织的发展活力。全省表彰了一批优秀“妇女之家(妇女学校)”,不断夯实了妇联组织的发展基础;加强对团体会员工作的指导以及对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妇委会的联系,并较好地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二是加大干部培训的力度,不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各级妇联把干部教育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参加党校学习、外出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干部的知识水平。省妇联首次与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合作组织昆明、大理、楚雄、红河、怒江等5个州市的基层妇女干部及女能手赴京学习考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六、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任务,推动妇联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省委、省委组织部的指导、支持下,成功召开了云南省妇联八届五次执委会议,会议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和全国妇联有关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出了以发挥妇联优势,深化禁毒防艾为重点的主要工作目标、任务,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为推动妇联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的基矗按照省妇联八届五次执委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10—11月,省妇联组织了5个专题调研组,由会领导带队分赴全省8个州市,对经济发达、边疆民族、禁毒防艾前沿和旅游开放地区分类进行调研,总结妇联在禁毒防艾中的经验、模式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禁毒重点地区和艾滋病的高度、中度和低度流行区情况,提出了新的工作意见,明确了各级妇联要以家庭为总抓手,紧紧围绕“拒绝毒品、抗击艾滋、保护家园、共创平安”的十六字主题开展工作,通过扎实、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力求使工作取得实效,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七、积极推动将我省妇女儿童发展相关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下半年,省妇联党组把促进我省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我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及相关指标纳入正在编制的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通过省妇联党组积极争取,省委高度重视,在省委七届七次全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全面实施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今后我省妇女儿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国妇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各级妇联组织和各位执委共同努力,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不足:如妇联工作的机制、方法和妇女干部素质与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有差距;社会化工作的格局有待进一步推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2006年工作意见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创妇联工作新局面,满怀激情迎接云南省妇女第九次代表大会的一年。妇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全委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妇联九届三次执委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促进男女平等、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工作优势和协调优势,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建设平安和谐云南,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紧紧围绕实施“十一五”规划,促落实谋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妇联组织进一步做好党的妇女群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七届七次全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全面实施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省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各级妇联要以促进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落实为目标,把握各地制定实施“十一五”规划具体方案的重要契机,推动将“两法”、“两个规划”纳入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体系,促进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配合妇儿工委做好“两个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要着力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在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将要换届的重要时期,积极推荐优秀女干部,配合组织部门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要扩大联谊,加强对外交往,同时,抓住社会协同这个突破点,在政府的支持下,协调各方力量,加强与其它群团组织及社会各界的互动合作,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妇委会,各种妇女联谊会及团体会员的作用,优势互补、合力谋事、联手成事,吸纳更多的资源服务于妇女儿童事业。
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妇女素质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才开发规律的妇女教育培训体系。要以市场和妇女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层次、分类别、宽领域的培训,进一步加大对广大城乡妇女的教育培训力度。对农村妇女重点进行实用技术和转移就业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加强对城镇妇女的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引导妇女增强创业本领,提高就业层次;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力资源;鼓励女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在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科学研究中施展才华。
要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化“城市农村统筹、外输内转结合、创业就业并举、培训维权齐抓”的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的思路,继续把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的重中之重,拓展为农村妇女增收服务的网络体系,强化科技培训、实施致富项目、创新扶贫模式、培树先进典型,进一步促进农村妇女尤其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妇女依靠知识、依靠科技寻找致富门路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农村妇女树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生态意识,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城市,要联合工会、共青团共同拓展活动的空间和领域,继续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把促进妇女创业再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为妇女创业再就业提供项目开发、小额信贷、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的服务体系,使更多的妇女得到实惠。
三、大力推进和谐家庭建设,深入开展“拒绝毒品、抗击艾滋、保护家园、共创平安”主题活动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矗各级妇联要把和谐家庭建设作为新时期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在家庭领域中的工作优势,进一步将工作重心下移,把着力点放到家庭,根据城乡、区域和不同层次家庭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推进以家庭为对象的各种特色创建活动,大力建设和谐家庭,以家庭和谐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引导广大家庭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作用。要广泛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为建设平安和谐云南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贡献。
各级妇联要认真总结参与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经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分类别(分为富裕、贫困、有社会裂痕、吸毒和艾滋病五类家庭)摸清底数,立足家庭,面向妇女,把“拒绝毒品、抗击艾滋、保护家园、共创平安”主题活动引向深入。以提高广大家庭成员对毒品、艾滋病危害的认知水平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关爱及帮教行动,充分发挥妇女和妇联组织在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为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要广泛开展“六个一”的活动:即掀起一场禁毒防艾及普法宣传教育热潮,巩固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的妇女之家,培养壮大一支妇女禁毒防艾骨干队伍,发展组建一批家庭联谊会,培育树立一批禁毒防艾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典型,帮教转化一批有劣迹的人员。通过扎实有效的活动,大力推进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进社区、妇女维权工作进社区、家庭美德建设进社区、扶贫帮困进社区、文化体育生活进社区。要积极探索符合省情特点的工作方法,切实加强“妇女之家(学校)”建设,推广“家庭联谊会”等工作模式和试点经验,实施各种项目带动家庭增收致富,在点上探索,在面上推广,以点带面,把妇联参与禁毒防艾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上下联动、多方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做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务求实效,努力创造妇联参与禁毒防艾工作的良好局面。6月份,省妇联将在部分试点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
四、认真做好妇联系统“法治宣传年”的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各级妇联要加大法制宣传、源头维权和社会监督力度,切实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要把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与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纳入各级政府的“五五”普法规划。要认真组织和实施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工作,以“三八”妇女维权周等活动为依托抓主题宣传,以学校为阵地抓课堂宣传,以舆论为导向抓社会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妇女自觉依靠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责任。要完善妇女民意反馈机制、妇女利益表达机制、妇女权益维护与监督机制;加强基层维权网络建设,抓好信访和法律援助工作,推动查处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典型案件。要进一步创新维权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维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五、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妇女理论研究
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妇女群众中深入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四自”精神,全面宣传妇女先进典型,筑牢妇女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矗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为推进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氛围;要把妇联在禁毒防艾主题活动中创造的鲜活经验和特色亮点采集起来、提炼出来、宣传开来;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妇女群众在思想观念、利益需求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认真做好妇女思想动态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扩展妇女舆情信息直报点覆盖面;要切实加强妇联网站、下属学会等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妇联主流报刊的业务指导作用;要在家庭教育工作中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继续深化“双合格”活动和小公民道德建设“四进”行动,使之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要进一步丰富宣传思想工作内涵,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载体,把开展思想工作同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使宣传思想工作体现时代特点、富于生活气息、可亲可信。
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并广泛凝聚妇女研究力量,加强妇女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转化应用好成果,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的建设,积极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制定法律政策、指导妇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六、不断推进妇联组织自身建设
各级妇联要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原则,以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妇女发展与维权需求为目标,把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影响力作为重要课题,把加强村居、乡镇、社区等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覆盖面。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面向基层开展工作,努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组织健全、覆盖广泛、充满活力、服务高效的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组织。要针对妇联干部实际,积极举办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培训讲座,着力提升妇联干部的理性思维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和服务基层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注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要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要继续做好老干部工作。要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的能力建设,努力做好新时期党的妇女群众工作,为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作贡献。
七、认真做好云南省妇女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
今年将要召开云南省妇女第九次代表大会,这是我省妇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筹备好这次大会是各级妇联的共同任务,一定要高度重视。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全委会精神,认真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成就,提出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要运用大众传媒的力量,采取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为大会的召开营造一个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为大会做好思想上、舆论上的准备。
第五篇:省妇联执委会报告(范文)
关德伟同志在省妇联十一届二次执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来
源:
字体显示:大 中
发布时间: 2010-12-31 12:54
小
(2010年12月30日)
同志们:
我受常委会委托,向执委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关于2010年的工作回顾
2010年,我省各级妇联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全国妇联的工作要求,紧贴全省妇女的实际,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工作宗旨,坚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做大亮点的工作原则,坚持社会化、项目化、品牌化的工作方式,坚持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项目运作,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依靠政策支持、部门联动和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培训、资金扶持、就业援助和信息服务四大工程14个项目,使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可行,监测评估手段更加科学。全年培训创业女老板、家政服务员、“春蕾”中专生等28473人;发放农村妇女小额信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巾帼创业小额借款15.15亿元;“万名妇联干部牵手万名妇女创业就业”、“‘吉林大姐’劳务输出”、“公益岗位惠妇女”、“‘吉林巧姐’手工艺品制作”、“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牵手家政”、“建一百所早教园,促三千女创就业”等就业援助项目共帮扶妇女创业就业11.2万人;妇女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79个,建立巾帼信息服务站1060个,完成了目标任务的303%。
(二)加强网络建设,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取得新突破
注重借势借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到人、服务到位的社会化妇女儿童维权网络,延伸了维权工作手臂,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县(市区)以上全部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协调组,乡(镇街)、村(社区)依托综治中心全部建立妇女儿童维权站,省、市、县三级联创优秀“妇女儿童维权岗”,在全国交流了经验。信访窗口、12338妇女维权热线全年接待来信来电来访5023件次,办结率100%。参与全国人大、省人大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实施办法的执法检查,针对妇女参政议政、妇女劳动、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议。完成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入户调查。启动新一周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定了未来十年妇女儿童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量化指标,并将其纳入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计划。省妇联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谐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立足社区和家庭,面向社会,扎实开展创建“零下岗失业妇女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零未成年人犯罪社区”和“平安家庭”、“学习家庭”、“廉洁家庭”、“低碳家庭”等活动,寓宣传教育于和谐创建之中。全省538个社区达到“三零社区”创建标准,200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三零示范社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对“三零社区”创建给予充分肯定,全国妇联副主席宋秀岩亲自批示,中国妇女报头版头条报道。全省500个社区开展了“低碳家庭·时尚生活”知识培训,4万名巾帼志愿者参与了“捐一本好书,寄一份关爱”活动,420个单位、100户家庭、30名妇女被评为省级“平安家庭”示范单位、“和谐家庭”、“三八”红旗手标兵。“三八”妇女节100周年纪念大会、“女性让世界更美丽”等系列活动营造了促进男女平等的浓厚氛围,省妇联被全国妇联评为妇女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先进单位。
(四)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妇女儿童民生工作取得新突破
紧紧围绕事关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的民生问题,积极争取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妇女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关注妇女健康,“两癌”检查工作实现拓面和延伸。抓住我省实施富民工程的契机,将“每三年免费对35-59岁农村贫困妇女进行一次‘两癌’检查”纳入富民工程实施意见,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农村贫困妇女全覆盖。全国“两癌”检查项目完成宫颈癌检查102654人,乳腺癌检查10677人。关注未成年人教育,特殊儿童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完成了省家庭教育学会的换届,举办了家庭教育高层论谈、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报告会、“双合格”家庭教育推进会,实施了“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12.1’艾滋病防治”等项目,开展了“儿童关爱行动”和“净化文化环境家庭护卫行动”。关注灾区妇女儿童生活,在抗洪救灾中发挥积极作用。各级妇联、团体会员及各界妇女捐赠救灾款物769.5万元,6000余名妇联干部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省妇女就业指导中心被省委省政府评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
(五)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坚持党建带妇建,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有效解决制约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将“确保村委会中至少有1名女性成员”等要求纳入省委省政府第八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文件,换届后,有女委员的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比例分别为61%和92.5 %,比上届提高3.83和0.72个百分点。全省超过三分之一的县(市区)解决了村妇代会主任报酬问题。对县以上妇联工作经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推动省、市、县三级工作经费按女性人口人均1元钱的标准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乡(镇街)级参照执行,村(社区)级在党建经费中拨付,目前全省有18个县的工作经费按1元钱标准纳入了财政预算,梅河口市和通化县还按党建工作经费10%的标准解决了村(社区)级妇联工作经费。利用公益岗位配备社区妇联专干比例达到92%,并延伸到部分乡(镇街)、村和家政服务机构。全省100%的村和社区建立了“妇女之家”。创先争优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国妇联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工作座谈会上介绍了经验。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妇联、团体会员、各界执委的不懈努力下,我省妇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呈现出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特点鲜明、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在此,我谨代表常委会,向大家一年来的辛苦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源头参与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整合资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局的思路还有待进一步拓宽,特别是对新时期妇女群众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加强和改进妇女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关于2011年的工作思路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颁布实施2011?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实现新跨越的起步之年。全省妇联工作总的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的根本要求,紧紧抓住“十二五”发展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妇女“发展”与“民生”这个主题,深入开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引领全省妇女投身“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生动实践,着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着力推动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强化妇联自身建设、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本领,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巾帼“十二五”建功活动
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巾帼创新业、建功‘十二五’”为主题,进一步深化 “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活动,组织动员全省妇女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召开 “巾帼建功”活动20周年纪念大会,开展技术创新、技能比武、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掀起争创“巾帼文明岗”、争当“巾帼建功”标兵新热潮。实施“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计划”,搭建组织、培训等四个平台,提供政策、资金等四项支持,实现小额担保贷款、信息服务等四个百分百覆盖。加快“五到农家”巾帼示范村、“三八”绿色工程基地建设,开展农村妇女科技培训,提高“阳光工程”、“春风行动”、冬春科技培训中妇女的参与率。
(二)全力实施妇女创业就业工程
以四大工程14个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健全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岗位援助、信息服务等长效机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多渠道拉动城乡妇女创业就业。要
重点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将“小额信贷促增收”活动中符合担保贷款条件的农村妇女创业贷款纳入财政贴息范畴,将放宽妇女贷款条件、完善妇女担保贷款模式、明确贴息资金拨付时限等政策落到实处。要着力打造“吉林大姐”、“吉林巧姐”、“牵手家政”三大品牌,实行统一命名、统一标识、统一标准和连锁经营的运作模式,省、市、县三级合力推进,力争年内拿到“吉林大姐”和 “牵手家政”两个吉林省著名商标。要确保完成“万名妇联干部牵手万名妇女创业就业”、“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吉林大姐’劳务输出”、“创业女老板培训”、“家政服务员培训”等项目任务,并着手谋划下一周期的运作方案。要继续发展“春蕾”职业教育,为更多的贫困大龄女孩提供教育和就业援助。要加大“公益岗位惠妇女”项目的实施力度,抓住全省扩大公益岗位规模的契机,提高大龄就业困难妇女的安置率。要加强巾帼信息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要保持农村妇女小额信贷款10亿元的发放规模,提高巾帼创业小额借款的使用效率。
(三)创新发展城乡社区和家庭工作
顺应加强社会建设的新趋势,坚持重心下移,切实发挥妇联组织在推进城乡社区和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要加强社区妇女工作调研,明确妇联在社区的工作定位,完善社区妇女工作的机制,不断创新和改进社区妇女工作的方式方法。实践证明,创建“三零社区”是符合当前我省社区发展实际和妇女群众现实需求的有效载体,要推动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并适时向农村延伸。要把握新形势下城乡家庭的结构变化和需求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低碳型家庭”、“学习型家庭”、“廉洁型家庭”等各类“和谐家庭”创建,探索创建活动与创业贷款、就业援助、信息服务、困难帮扶等有机结合的激励模式。要切实承担起家庭教育工作的牵头责任,大力推动家教知识讲座、“亲子读书”活动、“四点半小课堂”和儿童早期教育项目进社区等家庭教育进社区活动,继续抓好“标准化家长学校”、“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探索创建儿童思想道德实践基地和家长学校网站,努力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要把巾帼志愿者作为妇联开展城乡社区和家庭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组织,壮大队伍,规范行为,广泛开展便民利民服务。要加强宣传引导,推广城乡社区和家庭工作先进经验,选树巾帼志愿者和妇女优秀典型,扩大社会影响力。
(四)进一步加大维权与维稳工作力度
树立维权与维稳并重的工作理念,把妇女维权工作融入社会维稳大局,紧紧围绕影响妇女权益和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发挥维权与维稳作用。深入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丰富创建内容,扩大创建成果。全面总结推广妇女儿童维权站建设经验,加强对妇女儿童维权站站长的培训。大力创建优秀妇女儿童维权岗,并在省级优秀维权岗中开展“优秀妇女儿童维权岗在行动”活动。切实加强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积极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问题家庭大排查,及时发现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矛盾最大限度地化解在基层。
(五)积极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
认真履行妇儿工委办公室和妇联组织的双重职责,做好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终期评估,以2010?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制定和颁布为契机,全面谋划未来十年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推动妇女儿童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总体规划,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推动制约妇女儿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要加大妇女参政权益的保护力度,力争明后两年省、市、县、乡四级领导班子换届时,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的比例有所提高。要加大妇女健康权益的保护力度,认真落实富民工程实施意见,有计划分步骤地完成全省农村贫困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并逐步扩大覆盖面。要关注高层次女性人才成长,加强调研与政策研究,实施高层次女性人才培养计划。要关注城乡困难妇女的生存状况,实施“贫困母亲援助行动”,探索在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等方面的长效帮扶机制。
(六)依靠党建带妇建不断加强妇联组织自身建设
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改进方法为重点,继续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扎实抓好组织体系、干部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活动阵地建设,努力使党开展妇女群众工作的阵地更加坚强,妇女群众的“娘家”更加温暖。一要深入推进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全省各级妇联组织要按照吉创先发﹝2010﹞17号文件要求,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加强党建带妇建的重要载体,切实全面推进。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相结合,与推动妇联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改善妇女民生相结合,与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推动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着力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省妇联将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召开全省妇联系统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表彰一批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二要重点实施“三个一”工程。继续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配齐配强基层妇联干部,利用公益岗位配备社区妇联专干的比例要达到100%,探索在乡(镇街)配备妇女劳务输出协理员、家政服务中心配备工作人员,并向村延伸。进一步建好、用好、管好“妇女之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宣传教育、维权服务、帮扶救助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将市(州)和县(市区)级工作经费按女性人口人均1元钱标准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乡(镇街)级参照执行,村(社区)按照党建工作经费10%的比例提取。三要继续推动解决村(社区)妇代会主任进“两委”和报酬的问题。抓住全省第八届社区“两委”换届的契机,加强与组织、民政部门沟通,将促进女性进社区“两委”、提高“两委”女委员和女性正职比例的政策纳入换届选举文件,换届后,社区“两委”女委员配备率要达到100%、女性正职比例要达到80%以上。对于个别没有女委员的村,要推动当地增补,并协调组织部门选派女大学生任村主任助理,组织农村优秀女青年参加各种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为村“两委”储备女性人才。没有解决村妇代会主任报酬问题的地区,要参照已有作法,结合本地实际推动出台相关政策,争取明年年底前全部解决。
三、关于改进妇女工作的方式方法
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把群众工作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对进一步增强群众意识,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期,省委还将召开群众工作会议,出台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意见。各级妇联要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新时期妇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适应党的新要求、满足妇女群众新期待的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全省妇女工作迈上新台阶。要强化机遇意识。经济工作需要机遇意识,妇女工作也同样需要机遇意识,抓住有利的条件,借助大的环境、大的背景来推动妇女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做的几件大事、解决的几个大问题,都是较好地抓住了机遇。比如抓住陈至立副委员长来我省视察的契机,推动省里按女性人口人均1元钱的比例设立了城乡困难妇女帮扶专项资金;抓住省政府出资购买公益岗位的契机,配备了社区妇联专干;抓住省综治中心在基层建立综治维稳工作站的契机,实现了乡(镇街)、村(社区)妇女儿童维权站全覆盖等等。当前,妇女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难得的发展机遇,比如正在开展的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就是推进党建带妇建的一次重大机遇。能否认识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是对各级妇联组织的政治智慧和群众工作能力的考验。
要注重源头参与。所谓源头参与,一方面是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制定修改和出台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政策规划,比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等;另一方面是要在党委政府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时,将事关妇女发展与民生的问题纳入进去,让更多的政策措施向妇女倾斜。比如,省里制定富民工程实施意见时,我们及时地将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纳入其中,使农村妇女免费“两癌”检查由试点向全覆盖推进了一大步;在村“两委”换届时,我们积极争取,将“确保村委会中至少有1名女性成员”等要求写入了换届选举文件,农村妇女进“两委”的比例因而有了较大提升。当前,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政策研究和出台比较集中的关键节点上,首先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随后省里及各地还将出台一系列落实规划的配套政策措施,各级妇联一定要增强敏感性,研究政策,盯住政策,力求从源头上为基层妇女争取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要善于整合资源。妇女工作涵盖领域多,涉及内容广,妇联作为群团组织,占有资源有限,依靠自身力量很多工作是无法开展的,必须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争取党政资源、协调社会资源、整合自身资源,借机借势借力借智,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计划的提出,就是对妇联农村工作的一次有效整合。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发展经济、带动农民致富,最好的载体就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又不是孤立的,需要政策、资金、项目、信息等方方面面的支撑。我们对外联动了农信社、农委、人社等部门,对内整合了妇联多项工作,借助“妇女小额担保贷款” 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依托“巾帼信息桥”工程提供信息支持,利用“阳光工程”培训提供技术支持等,合力做大农村妇女专业化合作组织,这种方法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广泛运用。
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抓典型,是做好妇女工作的有效方法,但仅有一两个典型是不够的,典型要有覆盖面才有意义。正如陈至立副委员长所讲,“群众工作典型可以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覆盖面,如果没有普及率,那么就不是真正的让群众得到实惠”。近年来,我省各级妇联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培养出了许多鲜活的典型,我们正是对这些典型经验进行了及时地总结和推广,才使典型效应变为群体效应、社会效应,从而形成了“一花引来万花开”的生动局面。比如,我们推广了长春市“三零社区”创建经验,使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社区达到了“三零社区”创建标准;总结了辽源市、吉林市开办“春蕾”幼师班经验,在全省实施了“春蕾计划”后续工程,目前已开办“春蕾”中专班24个,为800名贫困大龄女童提供了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推动通化、延边地区在解决村妇代会主任工资报酬问题上率先突破,使全省三分之一的县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以白城市“妇女之家”建设为试点,举办了“妇女之家”挂牌启动仪式,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全省“妇女之家”全覆盖等等。下一步,还要对白山市的“贫困母亲援助行动”、白城市的“一村一名中专生”项目以及一些地区的创新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全面总结,对于符合全省实际,具有推广价值的,将适时、逐步推开。各级妇联也要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握规律,发现典型,并善于运用典型引导、推动全局工作,从而提升妇女工作的整体水平。
各位执委、同志们,崭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我们站在了“十二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高度上,迎来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又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团结一心、奋发进取,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执著的干劲,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丰硕的成果,开创我省妇女儿童事业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