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图强 真抓实干 努力把**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03:1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奋发图强 真抓实干 努力把**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奋发图强 真抓实干 努力把**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第一篇:奋发图强 真抓实干 努力把**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委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审议市委常委会2004年工作报告;讨论《中共**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总结2004年经济工作,并就200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唱响发展主旋律,打好开放主动仗,推进**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

关于市委常委会2004年的工作,已向这次全会印发了书面报告,请予认真审议;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也已向这次全会印发了讨论稿,请认真修改。这里,我代表市委常委会,着重就**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问题讲些意见。

我就任**市委书记两个多月来,一边着手研究分析**市情,一边到县(区)、农村、社区和企业调研,采取多种方式与四大班子领导同志和部分老同志以及一些干部群众交换意见。在这个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各地各部门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竞相发展的良好精神状态,进一步丰富了对**情况的感性认识,逐步形成了对**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市委常委会于2月18日进行了认真讨论。今天,将这些初步认识和思考讲出来,再与同志一起研究审定。

一、对市情和当前形势的再认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对市情和形势的认识,是正确决策和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总体判断是:目前**正处于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个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尤其需要我们用忧患的意识、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认清主流,找准差距,明确思路,增强信心,促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当前,**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面临不可多得的机遇。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世界经济持续增长,我国经济稳步上升,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加之国际国内市场融合、资本流动和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进程加快,给我市拓展了更大的发展宽间。二是政治机遇千载难逢。总书记视察**带来了最大的发展机遇。对此,中央和省上高度重视,十分关心朱德故里建设,项目倾斜和政策支持相对集中。利用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之机,完全可以乘势加快**阶段性发展的步伐。三是政策走势总体有利。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仍将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同时,中央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继续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之今年全省免征农业税,**作为农业大市、扶贫开发大市和革命老区,在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的基础上,还可以争取到更多更大的投入。四是在我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纺织品等配额制度取消,有利于我市丝纺、服装等有竞争力的产品扩大出口,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尽快复苏。

同时,**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近年来,**城市变化较大,发展较快,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一是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建市以来,**历届班子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努力奋斗,取得了很大成绩,城乡经济增长,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4年全市GDp突破300亿元,增长12.8%,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二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经过多年努力,以嘉陵江梯级开发为重点的能源、水利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以经营城市为重点的大城市框架建设已见成效。三是产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农业方面,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量增加,“五业经济”初具规模。工业方面,炼化总厂等一些优势企业快速成长。三产发展亮点突出,五星黄金商圈日益兴量。四是有人心思发展的思想基础。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精神振奋,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人心富思。同时,我们**有自强不息的革命老区精神,艰苦奋斗、革命到底的朱德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这是推动**发展新跨越的不竭动力。五是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近年来,通过“争做人民好儿女”等活动的开展,涌现出了雍宗满、范琼花等一批基层爱民书记、爱民干部的典型,促进了各级干部素质的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

另外,**的比较优势突出,加快发展的潜力较大。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川东北的中心,是成渝南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辐射周边、传递左右的功能较强,有利于加强区域经济协作。二是劳动力和市场优势明显。**是全省第二人口大市,不仅人力资源丰富,而且拥有较大的消费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三是科教优势明显。驻市高校密集度、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省内仅次于成都,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都比较完善,医疗卫生事业也较发达,文化底蕴较深厚。

但是,客观冷静地分析,实现**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课题,落实总书记重要嘱托和省委新的要求给我们提出了现实的考验,区域经济一体化引起区位相近市州与我们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是产业培育滞后。**虽已初步形成大城市框架,但产业支撑力弱,知名品牌少,更缺少大企业、大集团,全市纳税上亿元的企业只有1户,纳税上千万元的企业寥寥无几,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强,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还不多。城市整体经济实力弱,其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和竞争力。可谓有大城市的骨架,而无大城市的实力。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2004年全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为32.5:31.1:36.4,是“三一二”结构,这种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在全省21个市州中只有4个。同时,我市第一产业的比重高出全省11.2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低9.9个和1.3个百分点,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明显处于“短腿”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全省低13.1个百分点。这种结构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含金量”不高,既不能创造更多的税收来增强政府的实力,也不能较快地带动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可以肯定地讲,这种结构不改变,**是富不起来的。三是经济发展差距拉大。近些年来,我市工业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与省内较发达市州的差距不断扩大。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仅有66.6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1.7%,比全省低11.3个百分点;全市GDp总量307亿元,居全省第6位,但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仅为4258元,占全国人均的39%、全省人均的55%,列全省倒数第3位。这与**在全省所处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称的。四是政府财政十分拮据。地方财力与人口总量极不匹配,也与事权责任不相称。200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8.38亿元,增速3.5%,增速列全省倒数第一,而一般预算支出却高达40.69亿元,主要靠上级补贴和转移支付维持基本运转和收支平衡。且政府债务负担沉重,个别县(区)保稳定、保运转的压力大,相当一部分乡镇运转困难。这已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五是困难群体比重较大。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5元,分别比全省低502元、235元。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特别是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失地农民和部分城市低收入居民生活艰难。六是干部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少数干部思想保守僵化,墨守陈规,不能有效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惯性思维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较好地树立市场化配置资源和依法按制度办事的理念,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精神不够,服务质量还不够高,影响了我市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形象。极个别干部以权谋私、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一些地方、行业、部门安全生产的隐患尚未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在聚集且已经显露,社会治安状况仍需进一步改善,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非常艰巨。

总的来看,**的发展还相对滞后,问题困难比较多,但也具备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基础。面对东部大发展、中部大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全省各市州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必须作出新的抉择。不发展要落后,发展慢了也必定落后,长期落后必将失去人民群众的认同,丧失执政的群众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旗帜鲜明地把加快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主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增强不进则退、慢进落后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奋起直追、奋勇争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奋力推进**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

二、200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

基于**市情和面临的新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推进“三个转变”,奋发图强,真抓实干,努力把**建设成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实现**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奋斗目标的确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支持,是对**历届班子好思路、好做法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四大班子领导同志的集体智慧和共同意见。当然,这个目标还仅仅是一个初步意见,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还需要全市干部群众共同来丰富和完善,共同来付诸实践。

理解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这个目标,一是要把握前瞻性。在某一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某一发展最快的点。这一点,与其关联产业、行业实现链接互动,就会成为带动区域内其它部分发展的增长极,这个增长极就是区域中心城市的主要承载体。在区域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如果**不抢占先机,不仅传统中心地位将被取代,而且在未来发展大格局中也将处于被动。二是要把握艰巨性。**与相邻几个市相比,经济总量不及达州,发展速度不如广安,区域中心不能自封,要靠综合实力,必须付出“人一之、我十之”的艰苦努力。三是要把握可行性。**占有总书记关怀的天时,享有率先迈入大城市行列和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利,更得726万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奋进的人和,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美好蓝图就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一)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推进**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必须力求实现“三大突破”

1、城市经济要在产业支撑上求突破。

要把**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决定因素是能否在经济发展上取得大的突破。尤其是城市经济必须要在产业支撑上求得突破,才能避免城市产业“空心化”趋势,实现产业充实与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使城市发展具有产业支撑和可持续性。要按照“培育产业,调整结构,增强实力,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的思路,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培育产业,就是要培育若干个有支撑能力的主导产业,使产业的规模、质量与城市人口、面积相适应。调整结构,就是要加快发展工业,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实现经济结构升级。增强实力,就是要以产业壮大来实现产业增规模、上档次、创品牌、出效益,以增强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完善功能,就是要通过科学规划、优化布局、配套设施、规范管理,增强城市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宜于人居方面的整体功能。提升形象,就是要把**建设成为创业的热土、人才的摇篮、开放的窗口,扩大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一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好、利用好传统产业,是我市加快工业发展的一大捷径。要用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要认真研究,科学分析,找准传统产业潜力所在和市场需求的供需平衡点,尽快将其推移至生产可能性边界。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股权多元化,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机制创新。特别要发挥后发优势,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丝纺、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快贤成嘉纺、六合、保宁醋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使传统产业尽快焕发新春,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真正的丝绸纺织之乡、服装之城。

二要切实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要把工业“短腿”做大做强,就必须发挥比较优势,抓好龙头企业的规模扩张。要大力支持炼化总厂实现1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形成3万台重型车生产规模、嘉陵江九级航电开发尽快投产。要抓好重点企业提速增效,着力支持和培育一批纳税超千万元的骨干企业。在此基础上,抓好优势产业的整合配套和产业链条的配套延伸,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和产业集群。要通过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壮大,使石油化工、汽车汽配、水电能源、建筑材料和食品医药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

三要努力实现产业创新。注重发挥驻市高校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着力构建转化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强化政府激励措施,积极支持驻市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发如油田化学处理剂等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将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等科研优势转化成**的现实生产力和产业品牌。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发展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新兴产业。针对我市人口总量大、待业人员多的实际,既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四是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在农产品加工、产业协作配套、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破解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引导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在政策措施和支持力度上都要有所突破,做到“非禁即入”,加快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

五是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结合**城市规划和功能完善,迅速启动工业集中区的规划论证,在科学规划论证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工业集中区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范、有序和市场化经营的原则,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尽快为外来企业入驻、为现有企业扩张搭建平台、提供载体。要着力在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吸引力。

2、农村经济要在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产业化,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努力打造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实载体。

一要以农产品加工和机制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发展以畜牧业、果业、薯业、蚕业、竹业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带动4个百万头生猪大县、“百里绿色种草养畜长廊”、100个优质蚕茧、水果、粮油基地的迅速扩张,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知名绿色品牌。创新机制,引进企业和业主,在我市现有产业化经营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农民入股等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实现公司、农户(协会、合作组织等)、基地利益的实质性链接,调动利益主体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二要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然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民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提高,也同时促进龙头企业产生、发展和壮大。其结果就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发展。当前,加快农村工业化的重点是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企业,培育、壮大一批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三要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要科学规划并加快城镇建设,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及其它中小企业向城镇集聚,带动城镇工业和服务业的繁荣,为城镇化奠定产业基础。通过产业的集中带动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的聚集,促进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同时,还要依托产业搞好农民新村建设。

四要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助农增收。发展以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股份合作经营为主要模式的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济人才队伍,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主要形式。近年来,我市在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创新了“四种模式”,应认真总结完善并积极推广。要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经营新模式,倡导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龙头企业入股、参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以劳务开发为抓手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继续把劳务开发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变“民工”为“技工”,变“务工”为“创业”,确保劳务开发数量、质量、效益再上新台阶。要创造良好环境,切实保护务工者的合法权益。

3、第三产业要在扩规模上水平增辐射上求突破。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结构得以优化且产业间实现良性互动后,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第三产业的竞争。要将**由传统的物资集散中心打造成川东北商贸、物流、金融和文化中心,就要依托人气旺、商机多、市场大的优势,促进第三产业上档升级,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增强辐射力。

一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以交通体系为依托,打造连接成渝、辐射周边的大物流通道,构建成—南—渝物流准三角区。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扶持壮大流通骨干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激活消费需求。打造“黄金商圈”,建设和完善专业市场,加快发展以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增强辐射力和竞争力。

二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整合资源,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通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的教育文化产业集团。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生产要素,产生“洼地”效应。

三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的人文、自然资源丰富。加快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潜力巨大的现实增长点之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合作与促销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着力打造阆中古城、将帅故里、三国文化和嘉陵风光四条特色旅游线。依托“川陕渝红色旅游区”,抓住四川被国家确定为红色旅游合作开发唯一试点省份的契机,力争将朱德故里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胜地。

(二)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推进**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必须把握“三大关系”

1、必须正确处理好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着力打造开放**。**的发展任何时候都要依靠自身的艰苦奋斗,但是,处于起跑阶段的**经济,要加快发展,实现 跨越,仅靠自身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大量的外来要素投入,不可能实现**的大发展,必须善用上级之力、政策之力、开放之力、外来之力,加速资本积聚和集中,借力发展。开放、再开放,是**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开放**。一要有主动开放的意识。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推进对外开放,更加主动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内外兼顾,先人一着,变内陆弱势为新的开放强势。强化富有时代性的开放理念,既在思想认识上解放思想,更在工作实践中解放思想;既注重引进,又注重服务;既讲承诺,更讲诚信。以开明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二要有正确的开放策略。要强化项目是载体、产业是支撑的认识,加强载体建设和项目库建设。要立足**,融入成渝,加强与成都、重庆和周边市州在资源、产业和市场的互动融合,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要招引江浙和沿海,充分利用对口帮扶的契机,加大对浙江、江苏等重点地区的招商力度,深入研究其经济特点和资本流向,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经济区的交流合作,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特别是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真诚务实的态度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三要有务实的开放举措。把打造开放**落脚到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实效和水平上,切实优化投资环境,对重点招商引资企业,要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给予足够的支持,营造人人、事事、处处都是**形象的良好氛围;切实创新招商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招商活动,全力抓好项目的跟踪落实,强化招商引资的激励约束,提高履约水平,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力。

2、必须正确处理好市与县(区)的关系,着力壮大县域经济。“郡县治,天下安”。县(区)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才能为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证。兴市之基在于强县。实现**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的主战场在县(区),主力军也在县(区)。我们要高度重视县(区)经济,充分认识县(区)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既要调动一个积极性,更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九个积极性,要工作重心下移抓县(区),市、县(区)联动促发展。市级各部门必须以服务县(区)为己任,面向基层,强化服务,绝不允许因部门利益而影响县(区)经济发展。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努力建设以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县域经济,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敢于在全市乃至全省争位次、比高低,走出一条强县富区、兴市裕民的新路子。要强化激励约束,建立完善相关的绩效考核办法,促使各县(区)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责权利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划分权力、明确责任、规范利益。高度重视乡镇工作,关心乡镇干部。乡镇工作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振奋精神,发展经济,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服务群众,固本强基。

3、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既要注重速度和效益的同步提高,城乡、工农的良性互动;也要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一要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逐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贯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大培训,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就业和创业的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逐步缓解就业压力。继续搞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着力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二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强大文化建设,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特别要重视农村公共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基层卫生工作,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启动和逐步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三要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保持一方青山、一江绿水,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好**。

(三)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推进**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必须以实现**县两年内面貌有大变化来推动**大发展

努力把**县的政治机遇转化为发展机遇。总书记视察**时作出了“要把朱德故居保护好、把朱德故里建设好”的重要指示,省委将**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总格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并明确了“解决好仪陇人民生活困难,实现**面貌巨大变化,创造老区全面发展的典型经验”三项重要任务。这既是对我们的工作要求,也是难得的政治机遇,更是我们的行动纲领。我们一定要努力把人们对朱德同志的崇敬爱戴之情转化为推进仪陇发展的强大力量,把总书记的特殊关怀转化为加快**县发展的实际行动,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推动仪陇大变化、促进**大发展。

要抓紧干好七件事。一要抓好朱德故居保护与建设。按照“打造精品,朴实大方”的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好核心景区,使**故居纪念园成为红色旅游景区的精品。二要抓好人饮解困工程。这项工程事关老百姓的疾苦,要按照“规划科学、建管统筹、机制健全、长期受用”的要求,扎扎实实干好,确保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26万人饮解困工程、骨干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和**县城水厂改扩建工程。要善于总结经验,形成可持久的好机制,使仪陇人民彻底摆脱祖祖辈辈饮水难的困境。三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两路一桥”,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于2006年10月底前完工。同时,抓好新政电航工程、乡村路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为**县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四要抓好县城搬迁。要用新观念、新机制、新作风搞好县城搬迁,力争2006年10月底前建成4平方公里的主城区,确保新县城如期接纳参加纪念活动的四方嘉宾。五要抓好扶贫开发。抓住我市被定为“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扶贫试验区”的契机,引进业主和企业,培育助农增收的长效产业。同时,进一步抓好农民工培训,开展定向、订单输出培训,推动劳务输出。六要加快推进仪陇对外开放的步伐。紧紧抓住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契机,以开放的胸襟、开明的态度、优良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培育,促进经济发展。七要抓好基层党建,推进基层党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党支部和党员的战斗力。

要以**县的大变化推动**大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近两年**县的发展就是**市发展的重要兴奋点之一,就是**市向外界展示形象的窗口。要按照省委**书记的最新指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强化举措,全力把仪陇建设成产业突出、群众富裕、社会安定、机制新颖的新县城。要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为动力,促进**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围绕“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在巩固、完善、提高上下功夫,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加快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在充实产业的基础上,培育城市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机制;加快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增强城市对外美誉度。力争用两年时间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文明卫生城市五大城市品牌,提升城市价值,推动经济发展。

三、关于保障措施

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新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全市上下必须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机制大转换、对外大开放,以更加真求真务实的作风,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奋力推进**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

(一)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深厚的力量源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加快**发展的先决条件。实现新跨越,思想必须先跨越,理念必须先创新。要坚持与时俱进,着眼于“干”。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坚决克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懒惰思想,不等待,不依靠,干中争,争中干。要坚持科学发展,着眼于“创”。**要从西部的“西部”凸现出来,必须破除增长等同于发展和追求眼前政绩等落后思想,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敢于挑战现状,改变现状,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打破常规,勇争一流。要坚持市场导向,着眼于“转”。要从过去主要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市场,从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转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上来。只要我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力量,在凝聚力量中形成合力,就能增强全市人民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始终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亲近群众,不要疏远群众。视人民为父母,甘当人民的公仆,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做到与群众心心相印、心心相连,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从人民群众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关心群众,不要漠视群众。凡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我们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要从群众最现实、最具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使他们获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惠的切身利益。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出政策、定措施,代表群众,不要悖离群众。我们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凡是不能使绝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情坚决不做,凡是得不到绝大多数群众理解支持的政策决不出台。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尤其要以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和纠纷,使各项政策措施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更好地引导、保护和发挥最大多数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这些工作做好了,就有了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新一轮区域发展的竞争,已体现在各级政府营造发展环境上。我们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着力打造优质高效、宽松和谐 的政务环境。一是努力营造风正心齐的领导环境。领导环境是最大的环境。领导环境好,团结和谐,步调一致,地方的小环境不好也会逐渐好起来。要坚持和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及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理顺工作关系。四大班子要和衷共济,精诚团结,共谋发展,共创新业。各级党委要给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的同志,营造一个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能够专心去谋事而不必分心去谋人的良好氛围,让大家发展有空间,创业有机会,把人们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工作上来,把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和发展上来。二是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服务环境。没有效能的政府是没有竞争力的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善于运用市场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活动。改进服务方式,着力强化“发展第一、效率和服务也是第一”的思想,大力倡导高效、文明、求实的工作作风,以更高更快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效率,为企业、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三要努力营造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努力营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和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对那些不依法按制度办事、破坏发展环境的人,要坚决查处。四是努力营造亲商敬商的人文环境。大力倡导崇尚创造、追求创新的精神,努力营造一个支持创业、敢于创业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个在**发展的人真正感到创业顺心、生活舒心。

(四)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造就一支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干部队伍。要按照省委“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结合当前开展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

一要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各级党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抓紧抓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扎实推进,要紧密联系实际,找准突出问题,注重实际效果,使之真正成为人民满意工程,有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要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人人有触动、人人受教育、人人有提高、人人有变化”的目的。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做到工作扎实,作风深入。各级干部思想作风要求真,工作作风要务实,生活作风要从严。倡导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讲得好不如干得好;做事实干不浮夸,做人低调不张扬。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发无实际意义的文件,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议;坚决克服浮躁心理、飘浮作风,一定要深入群众,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注重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培养选拔干部。用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表明一种态度。我们应该做到,让开拓者无悔,让实干者无怨,让公正者无畏。一句话,就是要用那些愿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有能力为人民群众服务,并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的干部。要严格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科学的“一把手”选配考评体系,真正把党性最好、能力最强、作风最正、对人民群众最有感情的干部,选拔到县(市)区和市级部门“一把手”的岗位上来。要把党政主干线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主渠道,把经济建设第一线作为锻炼干部的主战场。要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公道正派的优秀干部,推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在加快发展、造福人民的主战场上经受考验,创造业绩,锻炼成长。

三要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刹住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收钱送钱、跑官要官和参与赌博等歪风。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顶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既要干事、又要干净,既能干成事、又要个人不出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五)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要更加重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加以解决,特别是要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上访等突出问题。要更加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对当前稳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切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将(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活动深入到乡村、社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各种矛盾化解在基层。要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去年,我市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且隐患仍然存在,说明我们在安全生产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重基层、抓基础,将源头管理、过程监控、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的职责落到实处,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机遇促人奋进,目标催人攀登。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发图强,真抓实干,推进**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道德高地

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道德高地

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市文明委举行第三届重庆市道德模范颁奖暨事迹报告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向受表彰的道德模范和美德少年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向长期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道德,是国家发展的强大支撑,是社会文明的鲜明体现,是时代进步的衡量尺度。古人讲,德为国家之基、百行德为首。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始终将道德作为治国安邦、安身立命、为人处世之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毛泽东同志号召,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同志讲,要“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江泽民同志强调,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的思想道德建设目标。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自觉肩负起光荣使命,以扎实有力的工作不断开创公民道德建设新局面。

加快推进“五个重庆”建设,不能没有思想道德的支撑。既要建设开放高地,又要建设道德高地,是重庆人的共同追求。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始终将其作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培育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7年以来,市文明委始终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抓手,组织有关部门连续开展了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共评选表彰了151名道德模范,其中李明素、徐茂、杨德碧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光荣称号,27名同志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在第三届重庆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全市推荐五类道德模范共307名候选人,有360多万群众通过网络、报纸参与投票,相当多的市民通过网络留言、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表达了对道德模范的支持和关注。活动的覆盖面和群众的参与度前所未有,真正做到了群众评、评群众。在最终选出的53名道德模范中,有16位是来自农村的农民或社区居民,8位来自一线的工人,12位来自基层的人民公仆,8位教师、5位企业家、2名个体户、2名学生。同时,今年9月,又启动了首届“五心四好”美德少年评选表彰工作,经过层层推荐、民主评议,决定表彰重庆市首届“五心四好”美德少年10名、提名奖33名。这些道德模范和美德少年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受到人民群众广泛赞扬,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我们在看到整个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这个主流的同时,更要清醒看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民道德建设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通过思想道德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在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同时抵御西方有害思想文化的渗透?如何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气,更加有效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如何通过加强自律和他律,用先进思想文化和高尚道德情操引领网络文化?如何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改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和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问题?都迫切需要及时研究回答和有效解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让真善美蔚然成风,努力把重庆建成道德高地。一、一定要全面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筹划、来展开。特别是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个价值标准,探索新形式新载体,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八荣八耻”的认知认同。在开展道德教育实践中,既要充分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律己信条,“人无信则不立”的信誉品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传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助人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直气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意识,等等;又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从中吸取营养,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但是,不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在吸收外来,都要采取扬弃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总之,要不断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制度建设,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于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体现在各行各业实际工作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为人们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着力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着力推动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二、一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凝聚民心的有效途径。要引领市民当好参与者。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最终取决于市民的参与程度。要让市民在参与中受教育,在参与中得实惠。要吸引市民当好设计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市民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奉献聪明才智。要鼓励市民当好监督者。群众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监督的主体。要鼓励和发动市民对各部门、各单位承担的各项公民道德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督促,对与公民道德建设背道而驰的言行给予指出纠正。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突破。三、一定要科学运用“抓重点带一般”这个基本方法。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突出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做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要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以“官风”带“政风”。各级领导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表率,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要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党性实践锻炼活动,确保思想道德建设经常化、制度化,促进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突出抓好青少年的道德建设,以“教风”带“学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爱国、敬业、奉献、诚信、友善、互助的道德风尚。在未成年人中继续深入开展“五心四好”主题教育,在大学生中继续深入开展“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突出抓好窗口单位的道德建设,以“行风”带“民风”。窗口行业直接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一些行政执法单位和服务行业形象有很大改善。当前,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以良好的行风带动整个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四、一定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引领这个重要作用。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把道德模范的“典型效应”发展为“群体效应”、“社会效应”。一方面,要加大道德模范宣传力度。道德模范的事迹相当感人,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平凡之中体现伟大。我们要广泛开展向道德模范和美德少年学习的活动。以典型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为素材,开展深度新闻报道,创作生产文艺作品,增强影响力和教育面,让广大群众受到教育、受到感染。同时,还要重视运用民间舆论、网络等方式捧红“道德明星”。另一方面,要切实关心和支持道德模范。只有让“好人”不只受到荣誉上的褒奖,而且要得到实质的关爱和帮助,才能激发更多的人愿意做“好人”,敢于做“好人”。我们一定要从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道德模范,特别要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早日走出困境,使他们在温暖别人的同时,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关爱,形成好人有好报、做好人光荣的社会风尚。五、一定要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个动力机制。改革创新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我们要积极推进内容创新,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革命道德的时代内涵,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时代特征,深入回答改革开放实践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时代课题,深入提炼概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要积极推进方法创新,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扎实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社会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文化助残等活动,多用寓教于乐、春风化雨、循循善诱的方式,把道德建设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积极推进载体创新,善于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先进传播技术打造道德建设的新平台,运用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等新载体传播和弘扬道德文化,加强文化产品的创作引导,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要积极推动机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当前,重庆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公民道德建设任重道远、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市民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为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加快推进“五个重庆”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道德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第四篇:努力把大理建成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上的滇西中心城市

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云南的一个重大发展定位和发展机遇,必将推动云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大理作为云南省正在建设中的滇西中心城市,是云南西部的枢纽和中心,在桥头堡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只要把握得好,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多更大的发展先机,迎来大理跨越式发展的春天。

一、桥头堡建设是大理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对加快大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理是滇西以及云南面向东南亚的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及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从大理在云南、在西南地区所处的位置来说,建设桥头堡,对大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对推动大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将有效改善大理的通达条件,使大理的区位和地缘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中国向西南的海上贸易通道主要从东南沿海进入太平洋绕道马六甲海峡(经新加坡港)或巽他海峡(经雅加达港),再进入印度洋及沿岸各国。从中国东南沿海到上述沿岸各港口,比从云南经缅甸进入印度洋到达上述港口平均要多4000多公里。因此,中央提出实施桥头堡战略就是要新开辟一条从陆上通往印度洋沿岸的贸易大通道。结合西部大开发,国家和省将建设南亚、东南亚“四出境”国际通道,规划建设一批公路、铁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必将进一步改善大理的对外通达条件,从而使大理的区位和地缘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将有效促进大理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展大理的对外贸易和旅游发展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方向是东向开放,主要是面向太平洋市场的沿海开放。向西南开放,主要面向的是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欧洲东部等国家的全方位开放,面向的是印度洋市场。处于西南枢纽位置的大理,必将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要道,从而使大理从开放的末梢成为开放的前沿,使大理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进一步拓展,也将促进大理旅游业的进一步升温。

第三,将有效打牢发展的基础,推动大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在桥头堡建设中,结合西部大开发,中央必将加大对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扶持,通过善抓机遇,抢抓机遇,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以争取到一大批项目启动实施。特别是通过桥头堡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为大理州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发展的后劲,推动大理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大理在桥头堡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面向西南的重要贸易通道。2000多年前,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大理成为中国和云南连结东南亚、南亚的纽带;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大理是当时世界上的14个大城市之一;60多年前修通的滇缅公路彰显了大理在滇西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大理虽无接壤国家,但在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大理具有便利的交通通达条件。境内楚雄至大理、大理至丽江铁路和楚雄至大理、大理至保山、大理至临沧高速公路以及大理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进一步巩固了大理在滇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楚雄至大理铁路扩能改造、大理至瑞丽铁路、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全州已形成了铁路、高等级公路、航空结合,城乡连通的交通网络。在桥头堡大通道建设中,无论公路还是铁路走向,大理都是其中重要的节点和枢纽。

――大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有着广泛的贸易交流基础。近几年来,大理州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发展迅速,双边贸易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大理州最大的贸易伙伴。2009年,大理州与东盟国家的一般贸易额达492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0%。大理的纺织品、奶粉、啤酒、农用拖拉机、低速载货车在周边国家很受欢迎。同时,州内的祥云飞龙公司、鹤庆科鑫矿业、永平云森木业等企业又从缅甸、越南等国进口矿石、木材等生产原料,大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交流非常活跃。

――大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有着良好的投资合作基础。1996年以来,大理州先后引进了嘉仕伯、新加坡三德集团、缅甸福星、泰国国王食品等一批知名企业到大理投资,累计利用外资1.2亿美元,其中来自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就达9000多万美元。同时,大理州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力帆骏马集团在越南合资建立了车辆装配厂,建立了营销网络。路桥一公司与缅甸签署了投资5200万元的公路承建合同。近年来,大理州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投资合作还在不断扩大。

――大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有着密切的人文交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州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间的友好往来不断加深,先后有老挝、泰国、越南、缅甸、新加坡、印度等国家的1100多批次的友好团队到大理考察访问。大理还成功举办了gsm第十二届部长会议等多项会议交流活动。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断扩大,每年在大理学院留学、进修的东南亚、南亚学生、教师、官员达600多人。大理新世纪中学还与泰国一所中学签订了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建立长期互派师生交流学习机制。大理州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间的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大理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和特色产业优势。大理有丰富的旅游、矿产、能源、生物资源。全州风景名胜旅游点区达130多处,已发现的金属矿、非金属矿种类多、储量大。境内可供开发水电装机容量达1000多万千瓦,全国海拔最高、装机容量西南第一的风力电场就在大理。生物多样性使大理成为著名的核桃之乡、梅果之乡、乳牛之乡。全州以烤烟、蔬菜、经济林果、乳畜业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机械、轻纺、建材、食品、制药等产业得到重点扶持发展。目前,在凤仪创新工业园区已建成了云南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主要面向东南亚市场。全州烟草、旅游、能源、矿冶、建筑建材、优势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六大支柱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桥头堡建设中有产业加工基地的优势。2009年,大理州接待海外旅游者35.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466万美元,入境游客中东南亚游客占海外游客的27%以上,占大理入境游客市场的第一位,因此,大理也是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三、抢抓机遇,努力把大理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上的滇西中心城市

桥头堡建设是大理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大理州将用世界视野、全球思维来审视大理的发展,抢抓机遇,紧紧围绕“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旅游二次创业生力军、滇西城镇化进程领跑者”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文化立州、旅游兴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努力将大理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上的滇西中心城市,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重点将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扎实推进桥头堡建设,打造滇西中心城市。

(一)着力推进内外通道建设,构建立体式的互联互通四大网络。参与桥头堡建设,关键要构筑连接内地、通达境外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十二五”期间,大理州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着力改善重大基础设施条件。一是着力打造交通网络。配合支持和全力抓好在建的泛亚铁路西线大理至保山段、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开工建设泛亚铁路中线大理至临沧段和大理至攀枝花、大理至普洱高速公路,加强州内“1+6” 城市群快速通道、大理市轨道交通等项目规划和申报,大力实施乡村通畅通达工程。同时加强航空通道建设,认真做好滇西国际机场选址、规划、申报等前期工作,积极申报大理机场为口岸机场,进一步构筑起州内通畅、通达境内外的交通航空互联互通网络。二是着力打造物流枢纽网络。合理布局物流网络,在大理市构建商贸集散地和物流信息结算中心,在祥云、弥渡交界一带重点布局一批大型物流仓储区,在上关、永平规划2个物流次集散地,形成完善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重点实施好凤仪物流中心、滇西物流商贸城和昆钢物流商贸城建设,抓好滇西建材物流配送中心、大理物流园区货运枢纽站、滇西成品油储备库等项目的实施。三是着力打造能源网络。重点是加快骨干电源点、新能源、骨干电网建设和城市、农村电网改造步伐,加快建设滇西输配电基地,实现一张网全覆盖、输出应用安全可靠。积极配合做好中缅油气管道、大理至保山和大理至丽江成品油管道建设,努力把大理打造成云南省重要的区域性能源输送基地。四是着力打造信息网络。重点是加快推动信息化在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实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信息传媒、电子商务等发展,努力打造“数字大理”。

(二)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集中力量抓好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桥头堡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加快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是大理在桥头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集中力量、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重点是抓好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物流、教育、医疗、旅游5个专项规划的实施,构建以大理市为核心,洱源、漾濞、巍山、弥渡、祥云、宾川六县为补充的“1+6”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格局。同时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集镇和旅游、商贸、现代农业、手工业、生态园林特色小镇,初步形成分工合理、功能完善、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现代城镇体系。集中力量加快州府所在地下关城区的改造提升,重点在城中村改造、交通改善、绿化、亮化、美化和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功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加快洱海以东山地新城区和凤仪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抓实项目落地,改善城镇基础设施。

(三)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外向型优势特色产业是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大理州将立足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巩固壮大传统产业,培植发展新兴产业。一是烟草产业。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努力把大理建成全国知名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支持卷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份额。二是建材产业。积极引导水泥行业开展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产业,开发各种轻质、高强、多功能新型建材。加快非金属矿及其制品开发,积极发展新型墙材。三是矿冶产业。在严格环保准入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新兴矿冶业,抓好锌、铝、铁金和铂钯等金属矿的深度开发。并借助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有利时机,在祥云布局打造中国西南矿产品交易中心。四是机械制造产业。以力帆骏马公司为龙头,在大理创新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大理汽车城,做大做强汽车、拖拉机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重装设备、低压电器、电线电缆等其他机械制造业。五是旅游产业。加大旅游二次创业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大理旅游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康体等多元化转变,把大理建成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六是林产业。加快发展核桃、红豆杉、速生丰产林等重点林产业,加快林下资源、林药、林纸、木材、木雕、家俱等林产品深度开发。七是商贸物流产业。加快物流园区基础建设步伐,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仓储、配送企业和商贸批发市场等项目,把大理建成滇西商品集散贸易中心和重要物流枢纽之一。八是轻纺产业。重点发展纺织和服装、包装印刷、民族旅游产品加工等产业。积极促成“浙江轻纺产业园”项目落地,加快发展棉纺产业。九是重化工产业。发挥“矿电结合”优势和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机遇,发展天然气化工、硫酸、盐和乙烯、氮肥、甲醇等化工产业。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培育发展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生产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十大产业的培植壮大,把大理建成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外向型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之一。

(四)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大理的优势在于区位,出路在于开放。必须充分利用桥头堡建设这个平台,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合作和扩大对外贸易,推动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大理州将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周边国家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落户大理,使大理成为投资的乐土。同时将加快“走出去”步伐,巩固传统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继续深化同东南亚、南亚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和孟印缅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昆交会、广交会等平台广交客商,拓展市场,努力扩大大理州的液奶、农副产品、民族工艺品、中成药、机械产品在东南亚、南亚、西亚市场的份额。

(五)着力推进交流平台建设,深化和拓展交流合作领域。完善的合作平台和良好的合作机制,是推进桥头堡建设的重要保障。大理州将充分发挥大理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高度重视教育、文化、会展等交流平台和窗口建设。一是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在对外交往中有意识地推介大理州的投资环境,有重点地在周边国家选择有特色的城市与之建立友好城市,积极为拓展外向型经济服务。充分利用东南亚、南亚国家在大理学院留学生较多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二是提高教育交流水平。按照“巩固东南亚,拓展南亚,延伸西亚”的思路,以大理学院、大理滇西技师学院、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为平台,吸引更多境外学生到大理留学、进修。积极支持大理学院等学校以校际合作等方式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三是加强文化交流。充分发挥鸡足山佛教文化、民间文化、茶马古道、三月街民族节等文化品牌的影响力,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四是开展会展交流。充分发挥大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优势,积极争取东南亚、南亚有影响的常设性论坛、展洽会落户大理,努力把大理打造成为桥头堡上的重要会展基地。

(六)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桥头堡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大理州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推进洱海的保护治理,加快推进洱海流域低碳经济试验区建设。积极发展森林生态产业,全面推进“森林大理”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5%以上。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实施好“七彩云南保护”大理行动计划和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管理,重视生态恢复,推进土地和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倡导低碳文明生活方式,建设绿色生态低碳宜居大理,使大理成为西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建设桥头堡,大理在行动。大理各族人民正在抢抓新的历史机遇,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举措参与桥头堡建设,努力建设滇西中心城市,通过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大理必将从滇西腹地开放的“后方”快步走向开放的“前沿”,迎来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

何金平

何金平,男,白族,1964年1月出生,云南省玉龙县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1月入党,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州长。

1984年7月至1985年12月,任丽江县农技推广中心农科员;

1985年12月至1988年9月,任丽江县政府办公室秘书;

1988年9月至1990年7月,在云南大学政治系行政管理学专业学习;

1990年7月至1993年2月,任丽江县拉市乡党委副书记、书记;

1993年2月至1994年2月,任丽江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1994年2月至1995年3月,任中共丽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1995年3月至1996年12月,任中共丽江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任丽江地区行署副秘书长;

1997年1月至1999年10月,任丽江地区行署秘书长;

1999年10月至2002年12月,任中共丽江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其间,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任支部书记);

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任中共丽江地委副书记;

2003年月至2006年8月,任中共丽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其间,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被考核为优秀公务员);

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任中共丽江市委专职副书记;

2007年6月至2007年11月,任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代理州长;

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任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十一届人民政府州长;

2008年2月至今,任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十二届人民政府州长(其间2008年3月19日至4月18日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参加全国地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城市科学发展”专题研究班学习;2008年11月1日至5日在北京参加由国家民委举办的全国民族自治州州长经济管理专题研究班学习)。

第五篇:习近平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习近平: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李克强刘云山出席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李克强刘云山出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4年重点工作》,并研究了近期工作。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习近平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习近平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习近平强调,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习近平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习近平强调,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习近平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习近平强调,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下载奋发图强 真抓实干 努力把**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奋发图强 真抓实干 努力把**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