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全力打造新城区,实现三年大变样”的宏伟目标,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就**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230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390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3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两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万元,县域经济实力连续4年位居全省三强、中部十强、全国百强。
二、主要工作
1、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按照“舞龙头、办企业、建基地、带农户”的思路,重点做优做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形成具有**特色的优质稻、食品、乳制品、饲料、蔬菜加工等五大产业,实现了农产品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54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2家,原料基地5万亩,带动农户9.68万家。大众垸现代农业示范区突出高档优质稻、名特水产、休闲农业、无公害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百里水产走廊项目生产条件、渔业设施显着改善,以乔口渔场为核心的3000亩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效益明显。投入1385万元,建设省级生态养殖小区1个,市级4个,标准化规模生态养殖小区169个,成立生猪行业协会,率先提出的生猪“五化”发展模式在全市推广。全县共流转土地18万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3家,参合农户达2万家。鹿饮泉、都遨、斌辉等休闲农业企业异军突起,全县共有休闲企业160家,实现综合收入20亿元。
2、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从2006年至2009年,全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分别为2.8、3.5、3.7、4.08亿元,今年预计投入5.2亿元。完成14个乡镇整体规划,111个村庄规划,率先全省实现村镇规划全覆盖。采取项目运作、以奖代补方式,全年预计完成通组入户公路410公里,水利工程4000处,农村电气化工程达70%,国土整理4.3万亩,土地治理1.2万亩,新增农机具3125台套,农村安居工程420户,改厕3000户,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万人。建设合格学校24所,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农家书屋25个,村卫生室138个,新农合参合率100%,县财政补助比例达40%。投入创业富民专项资金5000万元,培训农民2.8万人次,稳定转移农民就业4.7万人。大力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办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脏、乱、差现象基本解决。广泛开展“广植树、多种花、不露黄”活动,新增绿化面积4500亩,**、茶亭、乔口荣获全市乡村环境“十佳”乡镇,丁字、茶亭、**、靖港、新康等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所有乡镇成功创建“全市环境示范乡镇”。
3、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局良好
做好城乡一体化建设,首先就要实施规划先行。目前,城乡一体化规划已覆盖全县,实现了基础测绘全覆盖,突出了重要地段和节点的规划设计。组织编制重点发展区域的控制性详规以及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中小学校、商业网点、生活小区等专项规划,实现了城市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与周边乡村基础设施规划相对接。滨水新城区基础设施与**市区全面融合,产业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铜官古镇、乔口古镇、靖港古镇改造提质基本成形,景观打造逐步完善。丁字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园区配套建设,形成了现代物流、传统石材、高档房产、先进制造、文教旅游五大产业体系,为2万农民进镇创业提供了发展平台。光明村“五谷八景”建设基本完成,11家企业竣工投产,民居改造及庭院建设全面推开。彩陶源仿唐改造紧锣密鼓,大唐盛世风彩尽染。金峙村完成国土整理1700亩,70户农户进行了集中安置。新峰村庭院建设片连成型,完成500亩标准良田建设,流转土地2000亩,三个规模生态农庄建成投产。
三、主要作法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党在农村的三大战略决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1、精心谋划,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新途径。一是成立机构。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县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农办,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机构。二是考察学习培训。组织相关单位、乡镇、村(社区)负责人到省内外学习考察,选派全县优秀青年干部和村干部进行专门培训,培养工作骨干,更新发展观念。三是调查研究。主要领导到乡镇亲自召开调研座谈会议,研究乡镇发展方向。县级领导到联系村上户走访,听取意见。四是出台发展规划。制订了《**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确立了“一江两岸,西主东副,一核多点,南融北通”的发展构架。形成以**江为轴心,河西区域为主、**区域为辅的城乡发展格局。
2、分类指导,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坚持把壮大乡镇经济作为推动**发展的基础支撑,开创乡镇错位发展、聚合发展、创新发展的新局面。鼓励和支持各乡镇依托自身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科学确立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避免盲目发展和同质竞争,努力实现“一镇一特”。分别立足高星、**、大众垸等各区域不同乡镇之间的共性特点,在基础设施、城镇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完善同质性集聚配套政策,促进规模发展、集约经营,实现连片开发、互补共赢。进一步理顺县乡管理体制,拓展放权让利空间,提升乡镇自主发展的积极性。鼓励各乡镇立足自身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攻坚克难,破解各种瓶颈制约,促进各乡镇创优争先、竞相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局面。
3、开拓思路,构建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机制。提出“六个一点”,创新投入机制;采取“一线工作法”,创新工作机制;出台一系列政策,创新激励机制;开展一系列活动,创新参与机制;示范村实行动态管理,创新竞争机制。各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激发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活力,浓厚了“能人兴产业,农民建家园,干部搞服务”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长效机制。使我县示范村基本实现了交通网络化、农村电气化、水利景观化、农田标准化、农业机械化、庭园花园化,环境生态化。
4、突出特色,打造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亮点。丁字镇利用“麻石之乡”品牌优势,引进福建东升集团投资60亿元,提升石材工艺,开发石材产品,打造石文化。靖港镇利用历史文化名镇品牌优势,以古镇改造提质为突破口,注重文化创意,恢复历史人文,打造古文化。乔口镇利用水资源和杜甫等名人效应,全面推进乔口渔都建设,形成养鱼、观鱼、钓鱼、烹鱼、品鱼,打造渔文化。铜官镇利用陶瓷历史底蕴,提升彩陶工艺,开发陶瓷特色产品,通过制陶、观陶、买陶,打造陶文化。彩陶源利用铜官窑遗址品牌优势,通过仿水、护山、保田、雅舍,伴古迹、迷乡情、纵山水、染唐风,形成彩陶源十里画廊。格塘村利用千**国家湿地公园品牌优势,借助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连续举办4届中国长株潭生态休闲旅游节,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文化。
第二篇:乡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推荐]
乡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工业重镇,发展旅游名城”。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积极调动各方积
极性,协调推进我镇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十一五”期间全面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现将简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镇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50公里的**河畔。全镇幅员面积153.8平方公里,林地2140公顷,耕地1260公顷,下辖4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29个自然屯,家户2780户,农村劳动力4201人)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万人,其中镇区人口3.7万人。全镇通村、通屯和农村巷路全部达到砂石化,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35,住房砖瓦化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30,程控电话入户率40。到2005年末,全镇经营总收入达到14.4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40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达到56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4914元。**是一座古老的城镇,原名二层甸子,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31年因其境内发现洁如晶、透而明、爽口微甜的泉水而易名**。1956年2月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首批建制镇。**处于哈尔滨市最佳旅游半径内,境内群山环抱,山奇水美,人文、自然景观颇多,有“旅游名城”之美誉。位于镇东北5公里处的中国哈尔滨**狩猎场是亚洲最大的封闭式狩猎场,她以独具魅力的休闲游乐方式和北方园林风情闻名遐迩;素有“花果山”之称的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为青少年夏(冬)令营的活动提供了理想场所;东兴水库避暑山庄,造型别致,库水清澈,是一座具有三星级标准的度假村;气势恢宏的威虎山森林公园,松涛浩翰,山峰险峻,有绵延于山脊的塞外长城。有15家滑雪场,攀岩探险,滑雪射箭等旅游项目,为游人所乐道。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上京国际的建成,更给我镇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工业基础雄厚,工业经济占全镇经济总额的95%,形成了以酿酒、建材、精细化工、塑料产品为主的四大产业,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酒业集团和哈尔滨香泉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酒、“泉雪”牌啤酒均荣获国家优质奖。水泥、白灰、建筑石大量销往哈尔滨、大庆等城市,是黑龙江省主要建材基地。镇内还有黑龙江省通信电缆厂、哈尔滨铁路局采石场等6家省、哈尔滨市直属企事业单位在此创业发展。**地处张广才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具有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丰富,仅建筑石和石灰石的储量就达2亿立方米以上,还有大量的大理石矿产资源。地下水清澈透明,含有硒、氟、氡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酿制酒类和生产矿泉水的最佳水质。山野产品品种多、产量大。主要有蕨菜、刺五加、葡萄、秋果、猴头、榛蘑等多种山野果菜和山鸡、飞龙、梅花鹿、马鹿等野生动物。旅游资源十分诱人,除已建成的旅游景点外,还有石虎岭、杏树坡、磨盘山等三大旅游规划区待进一步开发利用。**交通便利,信息快捷。滨绥铁路纵贯镇区,镇区内有铁路专用线5条。301国道、哈绥公路穿境而过。程控电话装机突破8000门,移动通讯、无线寻呼实现了全国漫游。电话、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生机勃勃,全面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城镇建设,一座初具规模、功能比较齐全、设施比较完备的小城镇已经形成,被国家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50强示范镇。**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黑龙江省体育先进乡(镇)、黑龙江省农业先进乡(镇)、哈尔滨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在黑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评比中**镇位居第九名,有“龙江重镇”之称号。
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建设重点从现在起到“十一五”期末,努力把我镇建成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镇,主要指标:
1、经济发展指标。镇域经济经营总收入每年以20以上速度递增,2010年实现4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亿元,本级财政收入实现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2、生产发展指标。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种植业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畜牧业以发展规模养殖为主,种植业标准化生产率畜牧业规模养殖分别达到100、75;镇形成以食品工业、建材工业和旅游、商贸为主立镇企业,各村分别建设有立村支柱产业,各屯发展特色经济典型;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乡村集体要有较大积累。
3、基础设施。镇区内道路全部实现硬化铺装,给排水设施完善;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镇区楼房化率达到60;自来水入户率100;通村屯道路实现硬化,村部所在屯的巷路实现水泥或柏油硬化,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入
户率达到85以上,通讯网络覆盖各村;村民普及卫生厕所,磨盘新村建设初具规模。对东兴水库进行消险加固,扩大灌溉面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镇内有大型休闲广场及绿地、**河带状公园,镇区达到亮化、美化、香化、绿化;各村屯实行垃圾集中堆放,柴草、粪便全部出村,80的屯达到生态村建设标准;农民住房整齐化率达到80以上,砖瓦化率达到100。
4、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青壮年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率达到100,每名农民都能掌握一项农业或非农业专业技术;镇建设有中心卫生院,医疗设备齐全;村建设有卫生室,实现小病不出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100。镇内设有大型文化娱乐场所,各村都有文体活动场所;镇建设一所成人高职教育学校;镇建设有一所国家级标准敬老院。
5、民主政治建设。有完善的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等制度,农民对镇村“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满意率达到90以上,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达到80以上,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镇村无集体上访、无群体事件、无重大犯罪案件,群众对治安满意率达到90以上,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自强、诚信守法、有社会公德、远离迷信、抵制邪教的新风尚,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建设重点
1、围绕生产发展,突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提高镇域经济规模和实力。一是深化改革,提高现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白酒、泉雪啤酒等企业的扩产改造步伐,建设好白酒出口生产线和以肽啤为核心的啤酒项目,开发新产品,提质增效,使酒产业成为**的主要支柱产业和主要财源。按照合理布局和环境保护原则,全面推进建材企业提档升级和优化重组,使现有80余家建材企业重组为50家左右,并成立建材集团,避免无序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积极推进省、哈市驻镇企业改革,帮助省地勘四院、国脉通讯电缆厂等企业迅速走出低谷,实现新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以服务和商贸业为主的个体私营经济,保证每年20以上增长速度;建设物流中心,加速商品流通。三是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和快发展,促进现有16家旅游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和竞争力。2006年引进万福隆“雪域天堂”等大型旅游公司或旅游开发企业集团,引进资金或企业使**国际狩猎场提挡升级,打造**旅游航母,形成全市旅游经济龙头。四是继续优化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浙江桐庐、上海普陀等友好镇区的互相关系,全民动员,全方位发动,2006年抓好上京国际凡奇生态园二期工程、爱尔兰水泥熟料生产、矿泉水厂等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再引进3-5个工业和旅游方面的大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证镇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计划到2010年,镇域工业总产值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亿元,工业税收突破8000万元。实现旅游业收入45000万元。
2、围绕生活宽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强村富民。“十一五”期间,我们将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通过开发2个产业化项目,建立4个基地,抓好5个大产业,建设1个新村来促进农民增收。开发2个产业化项目。一是投资100万元,进一步扶持**大发青贮饲料公司,带动农民种植青贮玉米2000亩以上,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发展养殖业,实现粮食就地转化。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启动芬芳园食品公司建设,恢复山野菜加工和粘玉米、酸菜等保鲜食品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四个基地。一是以老营、镇北为重点建立奶牛养殖基地,在现有1个小区和4个养殖专业屯的基础上,规划建立5个养殖小区,把农户的奶牛都集中到小区饲养。到2010年,全镇奶牛饲养量力争达到1万头。二是以磨盘村为重点,建立蔬菜基地,建设百栋温室、千栋大棚,带动全镇发展蔬菜达2000亩,生产绿色有机蔬菜,成为辐射阿城市区和发展旅游产业的蔬菜供应基地。三是以镇北村为重点,建立果树和苗木基地,发挥苗木协会作用,建立百户千亩苗木生产基地;以磨盘村为重点,发挥现有果树大户和葡萄大户的示范带头作用,建成百亩以上果园5个,全镇林果、苗木面积达3000亩。四是以老营村为重点,建立蛋鸡生产基地,发展10户万只规模以上鸡场,蛋鸡存栏达20万只,日产鲜蛋10吨,成为全镇和旅游产业鲜蛋供应基地之一。抓好五大产业。一是优质粮食产业。以水稻、特色玉米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全部实行优质、绿色、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85通过A级绿色食品认证,逐步发展有机食品。二特色养殖产业。以鹿、黑熊、乳鸽为主的特色养殖业,鹿、黑熊、乳鸽饲养量分别达到1000头、500只和10万只,并实现就地加工。三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以米面、豆制品等为主的加工业,全镇年收入超5万元的加工大户达到200户以上。四是运输产业。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主的运输产业,全镇大中型运输车达到500台以上。五是劳务输出产业。通过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向镇内和中心村集中,把全镇80以上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建设1个新村。就是在301国道旁、原磨盘村1—4组,采取政府引导和对外招商引资等办法,通过土地置换、给予优惠政策等措施,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发展区域,规划设计磨盘新村;引资建设高档住宅区、餐饮服务区、旅游娱乐区、观光农业区等建设特色旅游服务型村屯,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开发2个产业化项目,建立4个基地,抓好5个大产业,建设1个新村,在2010年,全镇农村经营总收入达到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
3、围绕乡村文明,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投入资金300万元,对镇卫生院进行扩建或异地改建;投资250万元强化村卫生所和计划生育辅导站建设,增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建立健全三级预防保健网络,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投入资金800万元,新建一座敬老院,扩大规模,改善办院条件,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设立扶贫济困专项基金,解决农村扶贫、济困、救孤、养老和大病求助等问题。三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文化设施建设。投资3000万元在镇区内建设占地3万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投资1200万元建设占地2万平方米的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投资400万元每个村都要建设一个集娱乐、休闲、读书为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室外运动场,建设5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室,投资200万元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水平,购置学生通勤车8台,为850户农户安装有线电视。加强群众文体队伍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新风、破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到2010年,要有20农民达到高中教育水平,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幼儿入托、学生入学、老人入(敬老)院率分别达到100,各村文化娱乐设施健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4、围绕村容整洁,坚持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提高农村小城镇建设水平和档次。“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多渠道筹资,加速小城镇建设。一是完善城镇建设规划,扩大镇区规模。规划建设以旅游、观光、休闲、渡假、娱乐为主的磨盘新村。迅速启动村级规划,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规划各村发展蓝图。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镇村两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镇区环境建设上,完成13项建设内容,共投资15840万元。投资1650万元建设地下排水管线20967延长米,投资1140万元建设镇内高等级路面17067延长米,投资4000万元对河南大街进行综合改造,投资750万元改造镇内自来水建设,投资1280万元完成**河二期改造工程,投资6000万元建设住宅小区3处,投资200万元建设公交客运站1处,投资380万元改造安装路灯800盏,投资200万元建立1处年处理垃圾2万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投资520万元建设一处占地10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投资700万元对镇内192户土房、危房进行改造,投资200万元建设**高速公路出口景观带,投资470万元对镇内的道路及小区进行绿化,使镇区内整体环境有一个明显改善。在村屯环境建设上,完成24项建设内容,共投资14828.5万元。投资1621万元建设31.5公里的通村公路,投资750万元建设15公里通屯公路,投资560万元对4个村的中心屯的巷路进行高等级改造,投资230万元安装路灯702盏,投资680万元对155户农民土危房进行改造,投资500万元打农村人畜饮水井24眼,铺设供水管线8.4万延长米,投资500万元建设红光村农民住宅楼2栋、6000平方米,投资450万元修建石砌排水沟80760延长米,投资1200万元建设地水排水管线15000延长米,投资260万元新建农村公共厕所64处,投资170万元对11座桥涵进行改造,投资100万元对通往利民屯的石虎岭进行改造,投资460万元在老营村建设秸杆汽化工程,栽植绿化树5.5万株,设垃圾箱105个,设垃圾堆放点18处,购置垃圾运输车7台,建设花卉池及种植花卉基地16处,建设绿篱栅栏5万延长米。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搬迁、治理石场19处,恢复植被保护;对镇内三处水泥厂和一处白灰厂进行综合治理,解决镇区内空气污染的问题。三是加强维护和管理,探索建设镇级环境综合管理执法队伍和村卫生队,保护建设成果,让广大农民长期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
5、围绕管理民主,突出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密切干群关系。“十一五”期间,一是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原则,选拔“双强”干部,配齐配强村干部。以“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一创三当”、“双带”等活动,加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同时定期对“两委”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的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素质,适应形势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深入开展民主管理示范村建设活动,积极实行村务、政务和财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定期对村级财务逐一审核。设立村务公开栏,向广大村民及时通报村“两委”的工作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推进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村(屯)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民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化解矛盾,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村屯联防队伍,建立治安中心户,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减少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努力构建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农村社会新秩序。
三、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完成上述建设总投资123215万元,需要上级支持40793万元,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金73000万元,镇村自筹9422万元。靠我镇自身根本无法完成以上建设项目,为了能够使我镇早日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望上级部门给予我镇资金扶持。二是以往规划现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所以我镇急需上级规划部门对我镇进行全面规划,做出适应时代要求和符合我镇实际的总体规划,从而使我镇能够按照规划设计加快实施建设。三是镇级财力不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壮大乡镇自有财力,我镇现在税收3400万,镇级可用财力仅202万,是否针对我镇的试点工作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在税收留成上享受哈市级政策。四是按照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镇建议关闭一些对环境资源破坏较严重的建材企业,把一些处于公路、铁路沿线和旅游区的采石场坚决关闭,对不具备开采条件的采石企业予以取缔。故请上级职能部门统筹考虑,为我镇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最大的帮助。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项目的建设,我们在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土地的基础上还需要一定的建设用地,所以望上级有关部门在土地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并把土地出让金及其建设配套费全部返还给我镇。六是由于乡镇政府所处的位置和权限所限,在人才、技术、培训、信息、政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恳请上级政府在以上各个方面加以考虑给予相应的政策。
第三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有目前这样的好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这次宏观调控的一大成果,就是把农业农村稳住了,从而稳定了市场,稳住了人心。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只有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正在寻找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会议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强调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三)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和严格控制建设占地,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
(五)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
(六)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目前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对全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农村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的愿望和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和切实落实促进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要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要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1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正在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创新的精神,缜密细致的工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汇报
田六村位于莘县王奉镇驻地西南5公里处,全村共385户,1471人,其中党员41名,现有耕地2164亩,人均耕地达1.7亩。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田六村党支部一班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自己动手,真抓实干,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截至目前,全村瓜菜菌常年种植面积达
800亩,林果面积550亩,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260元,位居全镇前列,一个经济发展、民主管理、精神文明、村容整洁、环境生态的新农村正在形成。
一、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党支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支部书记商银祥任现职已近二十年,拥有扎实的党员基础和群众基础。近年来,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村党支部时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着力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
该村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农民文化大院、图书室,配套了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远程教育设备。依托村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对党员干部加强学习,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能力,强化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团结支部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带领群众致富。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全村经济大发展。连年来,田六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县级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全村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镇前列,同时支部书记商银祥同志当选为莘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二、抓调整,引项目,经济发展创新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生产发展在农村首要指的是农业发展。
田六村土质沙化,漏水漏肥严重,耕地产出率低,以往种植的小麦、玉米,产值低,收入少。近几年,村干部与群众“远学寿光,近学位庄”,正视分析自身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通过外出参观取经,从1990年全村发展第一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开始,到现在全村共建有冬暖式大棚650棚,并筹建了一处蔬菜交易市场,日交易量平均为8万斤,最高时达20万斤。
近年来,田六村立足本村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广有机肥料、生物肥料,严禁各种高残留剧毒农药、花费等生产投入品的使用,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积极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单一的种植结构。自1994年以来,该村连年被评为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村。
田六村有一处300亩废弃多年的集体梨园,由于品种老化,缺乏管理技术等原因,产量低,市场销路窄,别说外卖,自己吃都不觉得甜,几乎没有效益。党支部书记商银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千方设百计多方联系,最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郁金香生物技术公司达成了联合开发田六村梨树高接换头改造成韩国黄金梨基地项目,外方投入接穗种条和人员改接,并负责常年技术指导及20年产品包销工作,利润对半分成。梨园改接当年即形成花芽,第二年即结果达1000斤,2004年即达2000斤,2005年亩产3000斤以上,亩收入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年年递增,相当可观。同时还发展250多亩的新梨园,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本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倡文明,树新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的有机统一体。为此,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生活宽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田六村近年来认真开展“文明户、文明街、文明村”创建活动,提倡文明新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田六村兴建文化大院,着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2003年,该村筹资5万元为村里安上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2004年,该村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组织村民修筑村内坑洼不平的道路。9月份,筹资15万元硬化了5公里的道路。同时投资13万元在村内3条主干道上铺设了给排水管道,并安装了高标准路灯48盏,达到净化、亮化,彻底改变了村里落后的生活环境。田六村还实施了“五改”即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灶住户五大工程,推广沼气、太阳能等实用技术,实现人畜分离、改厕入户、疏通沟渠、清洁引水、村路硬化、整洁美化,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生活居住环境质量。
下一步,田六村大力提倡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会
第五篇:如何结合实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如何结合实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雉城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壮大茄子、葡萄、种鸭等效益农业,闯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之路的事实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茄子 让“万元田”美梦成真
彭城蔬菜合作社近年来着眼于农民科技致富,在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品牌培育、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菜农的欢迎,连续两年被评为市、县先进合作经济组织。据了解,鼓城蔬菜专业合作社已服务农户近千家,年种植大棚茄子1560亩,亩产值最高达1.35万元,人均收入已达8300元。“新塘一尺红”牌茄子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去年,又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并连续3年被浙江省农博会评为金奖产品。
合作社高度重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选址和规划,并想方设法优化蔬菜生长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强监督,对基地严格控制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确保了无公害标准的顺利实施。专门筹资150多万元,对蔬菜基地内机耕路进行拓宽、铺石,新建标准“三面光”渠道,添置喷灌设施等,建成了全县惟一的蔬菜科技示范园区。
在基地采取“菜稻轮作”、“水旱轮作”模式的同时,合作社还及时制定了“长兴地方茄子生产标准”和“浙江省茄子地方生产标准”,极大地提高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规范化程度。合作社十分注重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聘请了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何圣米为基地技术总顾问,请县农业局技术员常年挂钩基地,开展经常性的田头技术指导,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千方百计在沪、浙、苏、皖等地建立市场网络,扩大蔬菜的市场覆盖率。目前40%产品已进入上海市场,彭城村成了“上海市菜篮子基地”之一。
“新塘一尺红”名声大增,基地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在周边大中城市十分畅销。今年5月中、下旬,彭城村最长的茄子达60厘米,比往年增长20厘米,深受消费者青睐,而每公斤茄子价格也飚升到3.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据介绍,今年彭城每亩茄子销售收入达到1.0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真正让农民期待已久的“万元田”美梦变成了现实。
葡萄 农民增收的钱串子
长兴县兴藤葡萄研究所以浙江大学园艺系为技术依托,加强葡萄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通过引试研究、示范推广,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全县的葡萄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该所先后申报通过了“美人指葡萄适应性栽培与推广”项目,“千亩三新葡萄园区建设”及“葡萄高新科技园区建设”等项目。
为增强葡萄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广大葡萄种植户的栽培管理水平,兴藤葡萄研究所不断强化服务功能,为广大葡萄种植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如多次邀请浙江大学园艺系陈履荣等专家来长兴实地指导葡萄生产;为广大葡萄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等。随着葡萄生产每年以500亩左右的发展速度递增,兴藤葡萄研究所大力着手开展优良葡萄品种的研发,分别从苏、沪、浙等地引进了20余个欧美欧亚葡萄新品种试种,筛选出5个优良的早、中熟葡萄品种,向长兴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良葡萄种苗50余万株,发展葡萄生产达2000余亩,去年又筛选出适宜浙北地区推广栽培的优良葡萄品种。2005年长兴县科技局授予长兴县兴藤葡萄研究所为葡萄种子种苗基地,目前研究所已制定了葡萄种子种苗研发实施方案,准备申报湖州市葡萄种子种苗科技研发中心。
发展效益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纪实
“兴藤”牌葡萄商标的注册和《长兴县无公害葡萄生产地方标准》制定为提升产品的档次奠定了基础。产品已被认定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湖州市名牌产品”、“湖州市著名商标”。今年又正式申报ISO14001环保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争创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以进一步提高“兴藤”葡萄知名度。
今年又是好光景。沉渎港村陈淦泉承包种植葡萄27.3亩,8亩大棚葡萄每亩销售收入达
1.65万元。葡萄成了“农民增收的钱串子”。“后洋”牌美人指葡萄还在2006年浙江省精品水果展上荣获金奖。
种蛋 养殖户捧上了“金蛋”
涧塘村农户以往常年靠种粮、搞轻纺来维持生活。自从该村启动新农村建设后,种鸭养殖经济效益已超过粮油收入。到今年9月中旬,全村有70家农户饲养种鸭5万余只,带动周边乡镇47家农户饲养种鸭5万余只,共有11万多只,形成了湖州市最大的种鸭养殖基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种鸭产业层次,使其真正成为涧塘村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涧塘种鸭养殖合作社开展“樱桃谷种鸭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目前,该项目已被市科技部门正式列入“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同时,还顺利实施“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湖州执行部资助项目”。除此之外,又向有关部门申报了“湖州市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项目。
现在种鸭养殖合作社正在创建“浙江省„十佳‟畜禽专业合作社”。
作为全市种鸭养殖业的“样板”,涧塘种鸭业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不断注入科技增加活力,鸭农连年增收。仅今年9月上旬,种蛋价格均价每公斤上涨到了15元。科技“引擎”使涧塘种鸭业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