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区促进小贷公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在重点企业发展金融推进会暨XXX区
促进小贷公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各位企业代表,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重点企业金融推进会暨XXX区促进小贷公司发展会议,主要目的是与到会的各位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集中智慧,凝聚共识,合力推动全区小贷公司加快发展,以进一步促进区域金融市场活跃繁荣,为XXX转型创新发展提供更为充裕的资金支持。今天到会的20家企业,既有已经开始小贷公司实质运作的企业,也有表现出强烈投资意向的企业;既有区内企业,也有来自南京主城区和上海等地的企业,且主营业务涵盖多个行业,这一方面表明,经营业务向金融业延伸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转变思路实现二次创业的共同选择,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对XXX小贷事业发展前景的信心。刚才,区发改局张文敬局长就我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情况、设立程序和相关政策做了介绍,不少企业就投资小贷公司做了深入交流,谈了很好的想法。这里,我也简要讲三点。
一、发展小贷公司是推动地区和企业发展的双赢举措
近年来,XXX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发展,成立区金融办,配备专门力量全力组织引导地区金融工作的开展,在全市较早成立区科技创业投资平台,区担保公司担保额度不断提高,第一证券等金融组织纷纷落户,特别是地区小贷事业发展迅速,筹建及正式运营的各类小贷公司达8家。但客观看,与同类区县相比,很多地方小贷机构的数量已经达到两位
1数,相比之下,我区小贷公司的发展规模还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基层经济组织的需求,还不能很好地支持科技人才和企业创新创业的需要。
从金融政策总体趋势看,发展小贷公司是用好政策机遇的有效抓手。近两年的金融导向总体趋紧,今年以来,国家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基准利率,预示今后一个时期宏观金融形势不容乐观,但国家在农村小贷、科技小贷等微型金融服务上的政策却在不断放宽。江苏在这方面抢占先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并最早设立了科技小贷公司。根据国家银监会的统计,目前,全国已获审批的村镇银行共发放贷款余额880亿元,这其中,仅江苏一省的贷款余额就达到660亿元,逼近全国村镇银行贷款余额的总量,支持客户数超过10万户。市里也高度重视发展小贷公司,科技创新创业“1+8”政策体系中,在关于投融资体系建设上拿出了极具含金量的政策,用于支持科技小贷等在内的金融机构发展。可以预见,在从紧的大背景下小贷事业仍将处于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宝贵的政策资源会陆续向其汇聚,在传统融资渠道收紧的情况下,发展小贷公司是破除资金制约,加快产业转型、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
从XXX现实战略布局看,发展小贷公司是地区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问题上,仅仅有钱不行,但没有钱万万不行。客观实践证明,及时有力的资金支持,是打通技术转化关节,实现创新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区第九次党代会对XXX“十二五”发展做了全面部署,围绕科技创新创业,提出全力聚焦四个第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历史性转型。随着这一发展
思路的全面铺开,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将涌入XXX,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将加速成长,技术创新对金融的需求将越发迫切。因此,必须全力支持和发展包括小贷公司在内的各类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地区金融环境的优化再造,切实畅通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渠道,唯有如此,才可能抓住用好第三次机遇,真正使XXX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
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看,投资小贷公司是实现自身再突破的强劲动力。从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当主营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适应形势变化,适时调整经营思路,逐步转向“一业为主,多元发展”轨道,这是企业降低经营风险,营造新的增长基础的明智之举。例如我区银茂铅锌矿业、XXX建设等企业,已经涉足金融业并取得了不错收益。银茂铅锌矿业成立了全区第1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创办了1家创业投资公司,参与投资企业3家,目前得到的利润分红基本收回投资,同时还申请了1家典当行,发展势头良好。某公司2008年以2100万元认购棕榈园林870万股,到2010年棕榈园林上市后,投资收益增长了50倍;此外,公司还入股了河北银行,持有该行19356万股,最初买进时每股价格在1.2元—1.5元,现在每股市场价已超过3.5元,利润实现翻番式增长。特别是当前,节能减排、楼市新政密集出台,省政府最近连续下发两个意见,全力确保实现节能降耗指标,南京提出三年关停470多家化工企业,房地产行业也一直处于紧缩环境,能源、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复杂多变,更需要企业尽快转移经营重点,培育发展服务型经济,实现企业发展的多点支撑。
二、全力促进XXX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快速发展
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创新驱动战略,区里也制定了“1+8”系列政策,并把构建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与之直接相关的就有《XXX区科技创业特投融资体系建设计划》、《XXX区科技创业企业上市辅导计划》,我们提出,到2015年,在区注册的金融机构要超百家,创投资金规模在50亿元以上,辅导上市企业10家以上,这其中,在发展小贷公司方面,确立了5年争取建立农村小贷、科技小贷等各类小贷公司20家,总注册资本35亿元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要努力在几个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锁定方向。农村小贷、科技小贷的主要服务群体是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和众多初创期的科技中小企业,这既是政策规定,也是公司获取利润的重要领域。从我国的金融市场看,各大银行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小贷公司服务的多是刚成立的小型企业,这批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为小贷公司发展带来了广阔利润空间。特别是当前,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小贷作用不可或缺。具体到XXX,正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双轮驱动,今后,围绕光电显示、物联网、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产业,我们将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位于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设计销售类企业以及旨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系列生产性服务机构。各小贷公司要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导向,主动将自身发展置于全区发展大格局中来谋划,将资金更多投向这类企业,切实帮助解决资金困境,在推动经济转型中实现自身盈利和进一步的发展。
二是要规范运作。金融行业的社会风险性很高,一直是监管机构的重要监督对象。这次省里要求对小贷公司停批整改,主要源于近年江苏小贷发展速度很快,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以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检查。从目前了解情况看,苏州、常州审计出一些问题,包括账外账、关联企业贷款、私放高利贷等,按照规定,对出问题的区县,省里对相关市将停批3个月;南京市出问题的区县,除省里给南京停批3个月外,市里对相关区县还要继续停批3个月,这也意味着,一旦出现问题,半年内将无法获批一家。因此,各小贷公司一定要坚持守法经营,规范运作,做到“守好底线,不碰高压线,走阳光路线”,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实现合法发展。
三是要多方争取。小贷审批环节从严从紧,并不是不要发展小贷,而是要实现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建立小贷公司的政策导向绝不会改变。因此,关键看自身努力,对上跑动勤、联系多,政策资源向你倾斜的就多。这次金翔石化在停批期间,通过多方争取,申请到1个小贷公司名额,充分说明“事在人为、人在精神”。区金融办等有关部门要主动出击,向上级部门常汇报、多交流,尽可能多地邀请省市金融办来区里检查指导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增进感情、捕捉信息,赢得来自上级的关注与支持。企业也要全面梳理自己的人脉关系,寻求一切可能争取政策支持,推动业务的开展。
三、进一步优化小贷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
发展小贷公司是构建XXX金融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建立有效的组织领导和落实保障体系。区金融办要切实担起责任,主动指导、研究、帮助解决公司建立发展中的问题,做好各项对上申报工作。关于涉及小贷公司发展的,坚持一事一议,随时上报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其中,有需要区领导出面协调的,我们也会第一时间跟省、市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尽快予以解决。围绕促进小贷事业发展,省市区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认真兑现落实省市区关于科技金融领域各项扶持政策,确保各项配套措施及时落到到位。同时,强化监管,避免小贷公司异化为地下钱庄、高利贷公司。
二是加快高素质人才和相关机构的集聚。金融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专业化程度很高。要结合全区“134”人才战略的实施,大力引进一批懂科技、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在XXX形成人才竞争优势,为小贷发展提供智力保障。要持续大力度吸引创投风投、证券、保险、担保、典当等金融组织落户XXX,形成多种形式的、多层次的金融支撑体系,与小贷公司实现错位互补发展,不断优化提升全区金融发展的整体环境,促进科技金融要素市场更趋活跃。
三是建立健全银政企三方紧密互动机制。由于不能吸收存款,所以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在于投资方的增资扩股以及从银行的融资。区里将进一步创造条件推动银政企三方密切对接,每年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金融工作会,为银行和小贷公司牵线搭桥,为小贷公司的增资扩股创造条件。
第二篇:在区生态环境分局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在区生态环境分局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在区生态环境分局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今天,我和xx区长一起到生态环境分局,一方面是来看望大家,另一方面就是过来调研工作,现场办公。下面,先请xx局长汇报下总体工作情况。
……(询问其他班子成员补充,相关部门针对问题发言,朝明区长讲话)
总的来说,生态环境分局这几年的工作是非常值得充分肯定的。09年左右我还在丽岙工作时,那时候虽然对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开始重视了,但实际上我们的干部认识、企业意识都还很跟不上,特别是“低散乱”的企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整个生态环境质量还是很低下的。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当时全区的河道,几乎没有干净的,都是发着黑臭,污染严重。那会儿全市这个问题都很严重,甚至在网上出现有人出20万元请环保局长来游泳的帖子。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几年整个生态环境是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其实就是我们整个抓生态环境的抓手、力度上来了,表现在:
一是水、气、土的治理力度都非常大。刚才xx在汇报中就提到,去年我们6个市控站位已全部消劣,总成绩全市第一,并有望四夺大禹鼎;大气的改善幅度也是大的,两项主要指标均为全市第一,实际上我们自己也能感受到,这几年xx的雾霾天气也在减少,蓝天白云见到的也更多了。尤其是中央环保督查反馈的任务落实很到位,去年xxxx工作还受到中央督察组、xx市长充分肯定。
二是执法监管体系更加健全了。实际上这几年企业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就是执法力度和执法措施加强的结果。现在企业都知道了:废水中一类重金属超标3倍以上,二类污染物超标10倍以上直接入刑。这种高强度、高压的态势,扭转了企业随意破坏环境的情况,不得不考虑高额的违法成本。从我们去年实施的几项专项行动来看,也是非常有力度的,特别是汇报材料中提到的环保司法联动机制、信访调处机制、应急管理机制,给全区生态环境架上了一套完善的刚性保护机制。
三是改革创新的做法走在前列。我们在电镀园区推出的积分制的管理机制,在实际应用中效果非常明显,就像驾驶证扣分机制一样,时刻在提醒企业注意环保工作。“环保管家”模式,更是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认可,让企业专业化管理的机制更加健全。同时,去年我们还顺利完成了整个机构改革工作,应该说,现在全区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护工作机制更加顺了,措施也更强了。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奋斗在环保一线,与违法行为作坚决斗争的环保卫士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于生态环境,目前已经是国家最高意志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央是把它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的。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去年中央在面上就抓三件大事: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二是精准脱贫;还有就是环境污染防治。同时,成立了和这项工作配套的中央环保督察组。从目前督察情况看,力度非常(注: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包括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上百人被问责,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问责风暴,中央通报中就明确指出,该事件的发生虽然有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原因,但根子上还是甘肃省及有关市县思想认识有偏差,不作为、不担当、不碰硬,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没有真正抓好落实)。而且这种督察正对下不断强化,会一杆插到底,比如中央环保督察组在xx期间就专门指出相关地市破坏海洋生态、海域被违法圈围问题。在目前环境整治推进上,我们要关注到一个现象,比如,前期由秦岭别墅引发了全国性占用林地违法行为大整治(比如牡丹江“曹园”违建问题,邯郸市曲周县袁府违建问题);近期又有围绕农田保护的“大棚房”整治,也就是说,当前环境整治的专项行动一波又一波,处置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大,在整改要求上、问责力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当前的生态环境工作,已经形成了“以点到面、全面高压”的态势,因此,对于区生态环境分局来说,你们的政治定力、工作标准、工作作风都要有一个更高的定位。在此,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再提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把机构改革的优势发挥出来。
实际上,这一轮生态环境机构改革,主要指向环保职能条块分割、环境监管形成不了强有力的合力(比如之前地下水归国土部门管理,工业污水是环保局负责的,而排污口设置又是由水利局牵头的),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环境工作要求,到头来谁也管不好,所以这次大力的环保机构改革,就是要通过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环境职权集中起来,把原先的直属管理变为垂直管理,解决“要保一种珍稀青蛙,但跳到湖泊、湿地、农田、山林,归不同部门管理,都管不好”的问题。所以,对我们来说,目前顶层设计已经到位,关键是通过具体的职能梳理,形成一个全面有力的环境管理服务格局。一是要学习整合提升。目前全市统一的“三定方案”即将下发,对于你们来说,就是要围绕当前环境工作重点,对人员进行交叉任职、整合优化,以求形成最大合力。同时要加强业务学习,迅速转入工作状态。二是全面打通职能落地“最后一公里”。主要是优化“两张流程图”:①统一的执法流程图,以前水利局怎么管,环保局怎么执法,大家都有一套执法流程,现在你们要抓紧统一起来;②规范的业务服务流程图,要对原有内部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特别是行政审批上,要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对审批流程进行全面优化。三是要全面消除“监管盲区”。目前环保领域监管盲区还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农家乐、小散污染源、实验室废弃化学品、土壤和固废监管等领域的管理问题,之前各相关职能部门涉足还是比较少,导致一些薄弱环节的环保违法行为还是长期存在的(就比如实验室废弃化学品,原先只有几所高校配有实验室,废弃化学品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现在随着企业对研发越来越重视,各大研究所在xx落户,相应的问题已逐步凸现出来;再比如,土壤和固废监管方面,就是由于土地部门和环保部门的沟通交流还不够,造成部分地块环评还未到位就进行开发等问题)。对此,区生态分局要以本次改革为契机,全面抓紧梳理当前环保执法管理过程中的盲区和薄弱环节,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该管的”都要管起来。
第二,要围绕“四大战役”建立高效有力的管控机制。
对四大战役的安排。xx刚才已经谋划的比较深,各项目标任务都非常明确,措施也比较有力。但是总书记说过,“不狠抓落实,蓝图再好也是镜花水月”。对于环保工作,更是如此,所以,下步关键是形成强有力的运行体系:一方面要把压力传到下去。抓牢三个关键:①抓牢责任龙头,要像安监那样压责任,在环保领域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部门的“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职责,这项工作要成为我们抓环保的龙头制度设计,下步,你们要研究制定配套制度。②抓牢具体责任人,要以河长制为示范,建立各类环境问题责任机制,哪个责任人都要非常明确;同时责任要快速压实,比如谁的责任就给他钉钉发过去,钉钉一响,谁的责任就压到位,就要让哪些落实不到位的人听到钉钉响,就会紧张,就会想方设法去处理这个事情;③抓牢具体方案,要围绕环保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出台具体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不是要虚的,是要实的,方案要有目标、有数字、有举措、有机制,要有时间表、要有路线图。另一方面是要强化严打举措。主要是建立完善两套机制。一是投诉处置机制:今后对环境领域的投诉处置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于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投诉件,要像中央环保督查件那样去一查到底,主要是突出三个环节。①重要投诉主要负责人要领办。也就是接到举报件镇街主要领导要去弄,两次不弄就问责,你们要研究这样的机制出来;②处置要形成闭环。你们要研究形成“投诉受理、整改销号、倒查问责”的闭环机制。③处置要高效。每个投诉件,你们都要明确整治要求和期限,分门别类进行处置,确保案件高效办理。二是执法机制:在执法方式上,要通过
航拍执法、突击检查、夜查等方式,提高执法精准度;在处罚上,要从严处理、顶格处罚,形成面上震慑效应,要让企业真正感受到“痛”。
第三,要突出抓牢工作重点。就目前工作情况看,这四项重点要抓牢。一是抓牢中央环保督查。目前我们还剩余两个项目,一个是“一岗双责”问题,这项工作要做到长期坚持;另外一个就是行业企业的整治,关键是打好五类行业整治攻坚战。对于这项工作来说,要作为xx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抓手,但是推进难度很大。下步,一方面要精准评估分析,真正把好企业提升起来;另一方面要研究区域环评审批路径问题,朝明区长要跟进协调。三是要抓牢黑臭河整治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今年住建部和环保部还要下来督查,但目前14条重点河道有时还是会存在反弹,同时今年我们“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仍然很重(目标是xxx)。对此,生态环境分局一方面要强化督查,确保黑臭水体全面“清零”;另一方面要与市政管网中心加强协调,确保管网高标准运维。四是抓牢减排任务。这是一项刚性指标,下步你们要强化调度和分析,确保全面完成。
第四,要服务宣传两手抓。
主要是做好两篇文章,一方面是坚持服务先行。对企业的环境行为,你们要提前介入,把好事前关,全力引导企业转型、规范生产,确保环保审批符合规范要求,解决因企业自身环境意识不到位,导致后续处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是坚持宣传先行。特别是要形成强大震慑,就像我上次在区“五水共治”微信群里看到,执法局推送了一起私设暗管向河道排放建筑泥浆的案件,当事人被拘留10日。这个就有很强的震慑效应,你们也要借鉴,要对违法行为形成震慑。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公司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在公司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根据公司安排,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我公司2011年四会精神,提高我队的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完成今年井巷开拓任务,通过“明目标、理思路、抓落实、保安全、促发展”等方面的探讨,研究和交流,我们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一、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紧紧围绕2011年公司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主题,努力完成今年公司分配给我队的井巷接续任务进尺,在生产作业中,以安全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队干领导现场跟班制度,工长现场监督管理,工人严格遵守三大规程,那个环节出问题,将逐级落实责任进行追究处理。
二、抓落实、保安全
在安全工作方面,从细化、炮工打眼、放炮员领取火工品到现场装药爆破、工人出渣、地面装料等一系列生产工序开始,重点强调安全生产,克服安全不能生产的错误观点,要求生产必须安全,落实好工长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注重井下现场安全管理,消除不安全事故隐患,防止发生事故。
三、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针对我队职工队伍的实际情况,狠抓日常职工的安全教育不放松,克服绝大多数职工出门为挣钱而不顾安全的错误思想,用典型事
例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好班前、班中、班后安全工作三个提醒,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的日常安全行为不断得到规范,减少三违,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不断提高队干部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队领导除正常指挥领导日常生产以外,还应不断学习有关企业管理和煤矿生产的有关业务知识,经常对自己进行充电,各工长也要严格学习、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对因工作不负责任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及失职、渎职等行为造成损失和事故责任人,将由各自承担责任。
五、对公司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中的建议
今年是我公司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努力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否将我队职工在福利待遇方面有所提高。
开拓一队
2011年2月14日
第四篇:小贷公司发展
小贷公司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行业的定位、经营模式等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尽管目前全国已有5629家小贷公司(9月末全国同期数,江苏省465家,宿迁市35家),但银监会、人民银行对小贷公司的指导意见仍是2008年印发的文件,并且在2011年底收紧了银行对小贷公司的融资支持。在江苏,农联社(农商行系统)率先关闭融资窗口,紧接着各大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也停止这项业务。目前只有国开行还可以融资,但成本上升。小贷公司今后如何发展,除了认真研读和执行现行的指导意见和省金融办的相关文件外,对于小贷公司的性质、发展方向及过程还必须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一、小贷公司的性质及发展趋势
无论从监管部门还是股东层、经营层,对于小贷公司的性质定位目前存在较大分歧。从监管部门来说,小贷公司仍不是金融机构,尽管有的地方政府在推动(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日发文明确小贷公司为非公众金融机构),但从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定义来看,小贷公司只是贷款公司,只能作为一般的工商业公司来对待。是否是金融机构,对于小贷公司的经营有很大影响,尤其在风险控制上。从股东层来说,对小贷公司的认识不全面、不到位,认为小贷公司就是小高利贷公司的人不在少数。从经营层来说,很多小贷公司的经理都是从银行转业而来,他们认为小贷公司就是银行的小企业中心加个人消费贷款。现在有不少小贷公司确实扮演了银行小企业中心的角色,跟在银行的后面走,这也是宿迁市许多公司的现状。
尽管对小贷公司的性质定位不明确,但从2008年的《指导意见》及各地金融办的文件规定来看,小贷公司是被定位为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的。比如江苏的大部分小贷公司直接冠名农贷,在业务上坚持小额分散。又如在深圳、广东等一些大城市,小贷公司的单笔贷款不超过50万元。“小额、分散”是小贷公司的本质。然而,还有不少小贷公司现在还没有完全做到位,仍在经营一些“大客户”,以多户联保方式拆分贷款,这在短期内是可以接受的。但这种经营一旦固化,若金融环境趋紧,这些“大客户”风险会增大,若金融环境宽松,他们将会走向银行,给小贷公司造成大量的客户空白,造成资源浪费。
小贷公司的发展方向,根据各自不同的市场及不同的客户群体,可能是社区银行(有的银行专门分出部门来做小微贷,这个部门独立后就成为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目前多为银行主动设立,小贷公司转制的很少)、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公司或投资管理公司。国家对小贷公司转为银行(无论社区银行还是村镇银行)是控制的。因为银行涉及到吸收公众存款问题,如果都转成银行,那么当初就开办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不必开办小贷公司。小贷公司作为一种新型准金融机构,是对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正规金融的补充,应有自己独特的定位。
因为小贷公司一直处于试点阶段,尽管发展迅猛,过程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各方对诸如定位、性质、经营模式都存在不同认识,所以小贷公司的景象可以说千姿百态(或叫千奇百怪)。吸收公众存款、暴力收贷这两条高压线能去碰的不多,但高利放贷、大额放贷,股东抽逃资本金、套取银行资金及国家补助还是比较普遍。在可预见的未来,小贷行业将会重新洗牌,在一些地区可能会受到相关部门的打压甚至关停。
二、小贷公司的应对
小贷公司无论股东背景如何,无论目前经营如何,如果想在这个行业持续发展,就必须清醒认识目前的形势,学习研判相关政策,回归“小额、分散”的本质。
(一)明确定位
在进入这个行业前,不少小贷公司投资人未能深入地开展市场调研,只是凭主观、直观地认为有利可图。很多人认为小贷就是国家允许的高利贷,只要有资金,再从银行找几个人就够了。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也为小贷的发展埋下了祸根(现在宿迁市有的小贷公司就经营不下去了)。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市场定位,有行业门槛,有发展规律。我们缺少市场调研这一步,比如在宿迁市,适用小贷政策的客户有多少,市场容量有多大,有多少家公司在做,有多少相似的产品(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小贷公司提供的产品是“小、急、灵”,对应的群体应该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种养加农户,这些群体的经营性资金需求就是小贷公司的产品供给对象。小贷公司可在自己的经营区域内,确定与自身经营能力相适应的市场份额及客户群体。自身的经营能力包括资金及人力资源,有多大的市场潜力就配置多少资金规模及人力规模。
(二)健全团队建设
因在成立之初对小贷公司性质认识不足、对业务模式不甚了解,不少小贷公司由一名或几名有银行从业经历的人(多为退休或二线人员)带几个新人就开张了。业务开展也是在短期内放完贷款就无所事事了。笔者以为,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小贷公司的经营队伍还要进一步强化。首先是更新理念。小贷公司不是银行,小贷业务不同于银行业务,小贷公司业务人员要更新自己的理念。其次要补充信贷人员。小贷的经营是要主动营销,是人力成本较高的行业。一个信贷员要管理几十户客户(现在有人定义,小贷的信贷员是蓝领而非白领,做得成熟的小贷公司信贷员,一个月营销20多户客户,并且这些客户都是用款30万元以下的小额客户)。没有一支有行业知识,吃苦耐劳的信贷员队伍是无法完全达到小贷经营模式要求的(宿迁市国际机遇小贷公司是严格的小贷模式)。小贷从业人员无论是否有银行从业经验,都应进行小贷业务的专业培训,才能适应小贷的业务要求。
(三)重构业务模式及产品结构
在营业初期,小贷公司大都基于熟人、部分熟人原则,将款贷给自己了解的客户。这些都是股东或经理人的客户,也算小贷公司是银行中小企业中心的补充。但是这些客户是不稳定的,也是有风险的。他们之所以来小贷公司贷款,是因为一些条件不满足银行的要求,而这就可能隐藏一些风险点。如果金融环境宽松,银行规模充足,他们就会转向银行。小贷公司要发展,必须重构业务模式和产品结构,自主营销一定要做到位。小贷公司的产品定位、营销、风控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和技术。小贷公司必须尽快转型,从粗放转向粗细,从熟人转向规范,从高利转向快速,从单一转向多元,才能顺应发展趋势。
三、环境及政策支持
小贷公司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行业,今后的发展仍需政策的进一步扶持和良好环境的支撑。
(一)政策引导和规范
首先应给小贷公司金融机构的身份,一个专事货币信贷的公司不是金融机构,从道理讲上就不清楚。在实践中也影响到小贷公司的业务发展,特别涉及到风险控制。其次,保持对小贷公司的资金支持,要执行2008年的《指导意见》,满足小贷公司的融资要求,对规范经营的小贷公司可考虑给予进一步支持,扩大小贷公司杠杆,在降低利率的同时增加股东回报率。
(二)征信体系建设
要将小贷公司的客户纳入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地方政府也可牵头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小贷公司的客户是一群特殊的主体,征信体系的完善,不仅有利于小贷公司的风险控制,也有利于地区金融环境的建设。
(三)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小贷行业协会要定期研讨,对小贷公司的发展方向、产品定位设计、经营模式重构等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加强行业自律,严格执行各级金融办的规定,互通信息,联合开展业务(如江苏省推出的“应付款保函”业务,多家小贷公司联合小贷的“类银团”业务等),共同推进区域内小贷公司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小贷公司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行业的定位、经营模式等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尽管目前全国已有5629家小贷公司(9月末全国同期数,江苏省465家,宿迁市35家),但银监会、人民银行对小贷公司的指导意见仍是2008年印发的文件,并且在2011年底收紧了银行对小贷公司的融资支持。在江苏,农联社(农商行系统)率先关闭融资窗口,紧接着各大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也停止这项业务。目前只有国开行还可以融资,但成本上升。小贷公司今后如何发展,除了认真研读和执行现行的指导意见和省金融办的相关文件外,对于小贷公司的性质、发展方向及过程还必须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第五篇: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讲话
同志们:
最近一个阶段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快构建常州现代农业新体系,增创常州农业发展新优势,为加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我们农业战线应有的贡献。我想,这一问题是在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工作同志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座谈会,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方向,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握重点,加快推进常州现代农业发展。
上午,各辖市、区以及市委农工办,市计划、质监、科技、农林等部门,围绕如何建设常州现代农业这一主题,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都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许多观点很有深度、很有见解。听了以后,我感到很受启发,也很受鼓舞。下面,我根据最近的调研、学习和思考,也作一个发言,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加快推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特点是:
(一)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放大。一是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继续扩大。去冬以来,全市新增花卉苗木3.36万亩,总面积达到18.36万亩。全市85%以上的花木种植面积集中在省道219沿线,夏溪、嘉泽、尧塘等5个“省级花木之乡”花木面积已达13万亩,占该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5%。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从花木生产、经营逐步向园林工程建设、园艺观光休闲等方面扩展,“花木板块”优势进一步显现。二是经济林果发展势头较猛。以武进东部地区、金坛和溧阳丘陵山区和新北区沿江地带为主的三条经济林果带初步形成,全市经济林果总面积已近47万亩。特别是武进东部优质时令果品基地,呈现出品种新、机制活、速度快、水平高等显著特点。三是特种水产养殖规模继续扩大。全市以洮湖、滆湖区为主的特种水产面积已经达到48.5万亩,特种水产养殖覆盖面已扩大到92%。全市共有千亩以上养殖场36个,面积13万亩;初步形成了一批生态、科技、规模、高效养殖基地。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推进。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步发展。上半年省、市两级20家重点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4.2亿元,增长15.1%;实现利税2.1亿元,同比增长16%,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机制不断创新,龙头企业与基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户的联结更加紧密,不少企业普遍采用订单方式、保护价收购、二次分配等形式与农户结成了经济共同体。三是市场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上半年凌家塘农产品市场、夏溪花木市场、苏浙皖边界市场、滆湖水产品市场等完成销售45亿元,优势农产品交易活跃,市场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辐射面进一步扩大。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一是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产品申报认定工作扎实推进,到目前为止,全市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42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9个,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19只。今年以来又组织了53家单位申报省无公害农产品,面积达30万亩,其中28家单位已经通过了省环境检测。二是农产品及投入品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了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市场专项整治,强化了对蔬菜农药残留安全检测。三是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实施。各类专业培训广泛开展,检测设施和手段明显改进,建成了全省首家具有省级资质的农畜水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农产品重点批发市场和大部分零售农贸市场基本配备了农产品安全检测设备,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品质安全。
(四)市场竞争主体进一步壮大。一是农产品生产专业大户、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等市场主体全面发展。全市已建成粮油、蔬菜、水产、花卉苗木等各类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40多家,形成各类农业特色乡镇16个、特色农业专业村300多个、特色种养大户5000多户,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二是“三资”投资开发农业势头强劲,成为推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亮点。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引进“三资”项目60多个,投资总额近6亿元,投资强度、投资规模和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日趋活跃。试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考核评比,加大了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政策扶持。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0家,总数达到了342个;各级各类合作组织兴建无公害生产基地31个,总面积39万亩,拥有农产品注册商标85个,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总之,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织力度和推动力度,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新的业绩,积累了新的经验,为今后常州农业和农村工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常州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定位和重点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四大任务”,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其中后三条实际上就是我们过去所讲的“三农”问题,而第一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六大总结几十年来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新思路、一个大战略。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统筹城乡投入,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镇与农村保障,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真正实现城乡一体、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最终目标就是要构筑新型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从农业产业内部来讲,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课题,不仅为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广大农业农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应该看到,近几年来,常州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的区域化、标准化、外向化、产业化、服务社会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对照“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对照建设常州现代农业的总任务,对照市委、市政府“实现常州农业农村更快提升”的总要求,农业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应当看到,当前农业产业基础还比较脆弱,农业比较效益仍然偏低,农业自我发展能力仍然很弱,这是我们面临的基本现实。如何立足现有的农业产业基础,牢固确立现代农业新概念,加快构建我市现代农业新平台,取得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动权,为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做出农业产业自身的努力和贡献,这是农业和农村工作十分重要的、紧迫的和首要的任务。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现代农业,以及怎样建设现代农业。
所谓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来说的。与传统农业相比,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特征。第一,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满足温饱的封闭型农业,而现代农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商品利润的效益型农业;第二,传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资源、靠劳动和经验为主要手段,而现代农业则是依靠科技、装备、资本和改革创新来推动发展;第三,传统农业采用的是“条块分割、区域自求平衡”的管理方法,而现代农业必须采用适应市场和贸易自由化的现代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第四,传统农业商品率低、农业运作空间狭窄、交易方式简单,现代农业则是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条件下的高商品率农业,要求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中介组织充分发育;第五,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强项是劳动能力和经验积累,而从事现代农业的农民则必须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信息接受能力和市场经营水平;第六,传统农业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小,而现代农业与其它相关产业则必须结成“共生共赢”的产业体系。
因此,建设常州现代农业,在总体思路和工作定位上,就是要突破“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坚持“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经济思想指导农业、用现代市场经济组织来管理农业”,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市场的意识、科技的支撑、产业的思路”,来推进和加快常州现代农业发展。按照这样的理念和思路,建设常州现代农业,我初步考虑应该大力组织实施“四大战略”,着力提升“五大能力”。所谓“四大战略”:
一是优势农产品主导战略。通过组织开展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和建设,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立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产业基础强、区位优势明显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放大优势农产品的辐射带动能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益。
二是农业产业化带动战略。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通过产加销一体化,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建设常州现代农业,必须紧紧依靠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是科教兴农推动战略。传统农业为什么弱?弱就弱在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弱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建设常州现代农业,最终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撑,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和竞争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贡献。
四是绿色农产品行动战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大宗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加快开发绿色农产品,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而且对于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四大战略”当中,绿色农产品行动战略主要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和长远发展方向,优势农产品主导战略着重是解决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带动战略主要是解决现代农业的实现形式和基本途径,科教兴农推动战略关键是解决现代农业的支撑和保障,它们都是影响常州现代农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所谓“提升五大能力”:一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三是提升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四是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五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地说:
第一,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升常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总体上讲,就是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健全种子种苗引繁体系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藏等设施装备,完善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预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从农业产业内部来讲,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是要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大力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这既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抓住了农业产业要素的跨区域整合,就是抓住了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生产力优化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突出抓好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才能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因此,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农业资源,优化区域布局,培植农业产业增长极,这是推进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抓手,是农业现代化的必须要求,也是当前建设常州现代农业的一项首要任务。搞好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在总体思路上,我想要重点把握这么几点:
一是要着眼于发挥比较优势。这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本出发点。要着眼于发挥比较优势,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综合运用传统工艺和先进技术,优先选择优势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规划建设资源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市场区位优、产业基础强、环境质量佳、集中连片的优势区域,明确主攻方向、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
二是实施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竞争策略。这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本原则,也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本落脚点。建设常州现代农业,决不能“四面出击”、“全面开花”,必须突出优势农产品,着眼于比较优势的发挥,致力于培育优势主导产业,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主动接轨上海,实行差别化的市场竞争策略。根据不同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和主体定位,找准竞争的切入点,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
三是要集中力量把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做出名。这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关键所在。要加快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资源整合、资本运作”等办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加快对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主导产业进行综合开发。要根据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实行“规划引路、产业经营、基础配套、集中建设”的办法,一年一年排项目,一项一项搞配套,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生产基地集中,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品牌响、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影响和带动全市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
第二,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经营能力
传统农业条件下指导农业生产,主要是考虑“怎么种、什么时候种”等“生产性问题”,而现代农业则要更多地考虑“种什么、种多少、能不能卖得出、市场如何进入”等“经营性问题”。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生产存在着“两个脱节”,一个是千家万户的家庭生产经营与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和市场相脱节;另一个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加、销等环节相互脱节。过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除了传统种养殖方式和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以外,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两个脱节”所造成的“农业产业链短”,农业的效益难以在农业内部得到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的发展,很突出的一条,就是通过产业的概念,把生产、加工、销售、科技等各类组织联结成为一体,通过产业链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化带动把现代科学技术、先进营销理念吸纳进来,通过产业整合把农民组织起来,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强在生产、弱在加工、难在流通、低在效益”的状况,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提升了农业产业竞争力。
一是要突破加工。进一步确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加快发展“产业延伸、专业分工、培植基地、带动农户”的龙头企业,培育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立足主导产业,明确发展重点,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原则,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速度,重点扶持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和科技型、外向型龙头企业,扩张规模,增强实力,提升档次,做大做强。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引导和扶持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千方百计把资金和技术带进农业,把初级农产品转化为商品带进市场。
二是要培育主体。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加快建设一批市场定位准、生产水平高、投入密度大、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优势特色明显的园区农业。坚持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规模生产基地和种养大户为载体,以农业项目建设为着力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三资”开发农业,用工业的方法来培育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主体。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物流业态,通过建设专业特色市场、搭建物流平台、强化与上海市场对接等各种手段,促进产销紧密衔接,不断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
三是要不断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按照“民有、民营、民享”的原则,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农技组织、基层供销社、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联合种养销大户,兴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把相关的加工营销企业、专业大户组织起来,努力发挥行业代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等方面的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要善于发现能人,敢于引进能人,重点扶持能人,鼓励和支持他们带领更多农民闯市场、办基地、谋实业,增强千家万户农民的产业经营能力。
第三,着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农业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宗农产品已经形成了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农业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是市场能否销售、竞争能否有优势和经济效益是否明显的问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除了价格因素以外,主要在于农产品本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于农产品是不是符合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随着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强调农产品质量、品质和安全。因此,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品质、维护农产品消费安全,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提高农产品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也是常州农业主动接轨上海农产品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必备条件。
一是要加快建立常州现代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立足于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坚持规范管理、扶优扶强、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等原则,建立以质监部门为主体的监督管理体系,以农林部门为主体的行业管理体系。横向突出专业优势,纵向衔接相互配套,加快构建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督管理、行业管理、检验测试分工明确,监督检测、受托检测和自我检测相结合的常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新体系。要围绕大宗农产品、名特优新产品、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重点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采标、贯标以及企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
二是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应对“入世”挑战,农产品的安全性及品质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要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争取省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重点抓好大宗农产品和区域特色农产品的无害化生产。要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现代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的绿色环保意识和水平。
三是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检测和监督体系,集中统一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要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制定强制性措施,切实加强对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的控制。要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对于一些有害物严重超标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要坚决禁止其流入市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切实加强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质量监管,保证上市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安全。
第四,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在现代农业竞争中,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已经并将越来越成为确立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核心因素。生产成本要靠科技来降低,农产品品质要靠科技来提高,质量安全要靠科技来保证,市场品牌要靠科技来打造。因此,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发展常州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
一是要合理定位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着重加快农业科技工作的“五个转变”:一是从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二是从为农生产服务为主,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服务转变;三是从以资源开发为主,向资源综合利用、集约利用转变;四是从主要面向农业内部,更多地向面向市场、超级市场转变。五是从侧重于单项技术、种子推广应用,向致力于农业综合技术和大面积推广、培育优势主导产业转变。既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更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要坚持“产学研”协同推进。要紧紧围绕常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产学研”联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好农业科技发展长期计划和分工作计划。围绕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坚持走 “产学研”联合的新路子,大力组织和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农技推广机构的合作。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优势农产品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引导科技力量向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集中,使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示范园真正成为农业科技攻关、科技示范、科技推广、科技培训的主战场。
三是要加快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要坚持“农科教”相结合,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农业科技带头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科技企业家、高素质农民和农业科技管理人才;进一步加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参与科技创新、吸纳先进技术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服务,增强科技应用和成果转化能力。通过专业培训、定向辅导、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专业素质,全面提升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五,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治理生态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建设常州现代农业必须具备的资源和环境保证。
一是要确立生态农业理念。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和方向。要牢固确立农业生态理念,加快建立“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生产新体系。既要追求高产高效,更要重视安全和生态。要以高新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为手段,充分利用我市农业生态资源,把优势农产品的生产纳入生态循环,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二是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合理利用、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切实加强和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同时,积极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增加农业生态性投入,努力建设集约化经营和资源节约型农业。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土壤和水资源建设与保护,严格控制并禁止高毒、高残留、高污染生产,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三是要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随着“集市农业”向“超市农业”的转变,市场对农产品质量、保鲜和加工技术以及品牌都提出了越来越明确的要求。要按照绿色品牌的建设标准,加快建立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并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逐步实现以绿色标准“组织生产、评价质量、规范流通、指导消费”的目标,进一步加强绿色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志管理。特别是充分利用上海农产品流通平台、展示平台、科技平台、信息平台,突出绿色主题,加快建设一批“绿色农业生态工程”,使常州成为江苏和“长三角”地区绿色生态农业的新亮点。
三、关于当前重点要抓好的几项工作
今年以来,我市的农业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要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工作还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咬定全年的目标不动摇,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抓紧做好常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今年国家农业部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省里也制订了《江苏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15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我市也已经明确提出了农业产业规划的要求。今天的会议上,农林部门已经就这项工作做了说明。希望各辖市、区和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产业优势和工作职责,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总体布局、重点建设”的基本思路,切实加强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的研究,抓紧制定相关的区域配套规划和专题计划,并协助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共同做好全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是要组织落实好常州农业(上海)推介会暨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今年10月份,我市将在上海举办常州农业投资说明会和农产品展销会。这是我市围绕上海市“四大中心”建设目标、主动宣传常州、集中展示常州优势农业、加快与上海农产品市场接轨的一次重大活动。市委、市政府对这一项活动十分重视,将组织专门工作领导机构和筹划办公室。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抓紧落实好各自承担的任务,超前做好项目联系、市场对接、企业展示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这一次上海投资说明和产品展销会取得圆满成功。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要按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及早安排好明年结构调整重点建设项目。要进一步加强对在建农业重点项目的管理,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和序时进度要求,抓紧组织实施,尽快发挥效益。要建立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加大项目验收和考核力度,规范项目建设管理,保证支农资金的有效投入。通过农业项目的有效组织、实施和推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是进一步落实好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消除“非典”和洪涝灾害等不利影响,抓紧抓好农业生产的各项指导工作,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切实加强防治技术指导和为农技术服务,确保秋熟增产增收。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有序流转。组织实施好市政府即将出台的“土地换社保”政策,切实解(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决失地农民、农村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是要认真组织好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的申报认定。要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为契机,全面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今年要确保金坛、溧阳两辖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成功。同时要积极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定,确保今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同志们,建设常州现代农业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提升我市农业发展水平的根本要求,也是加快推进农村“两个率先”的战略性举措。希望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推进富民强市、创造常州农业发展新业绩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