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康社会与环境保护
发展能否避免环境污染?能否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民主建设和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继续执行并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与人类能和谐统一。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
近几年来,环境保护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环保工作力度得以进一步加大。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的说“没有温饱,那有环保”,有的甚至把环保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环保不利于引资,不利于发展,这显然是对环境保护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加快发展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就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走科学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科学发展。保护环境,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但是,人类并没有真正认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共存和谐关系,逐步被异化为满足人所需要的利用与被利用的主客关系乃至主奴关系,违背了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生态有机规律。为了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索取,已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增殖能力以及人们补偿资源消耗的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不过20多年,经济建设获得飞速发展,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目前的环境状况是: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沙化土地面积接近国土总面积的1/5,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应当说,党中央提出加强环境保护,正是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都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此同时,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却消耗了世界54%的水泥,30%的钢铁,15%的能源,速度与效益、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及不相称。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如果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超负荷的向环境资源进行索取,虽然能获得暂时的发展,但会带来丧失生
态环境优势,动摇永续发展基础的后果。更不能走别人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保护环境,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特有而珍贵的自然禀赋,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优势资源,也是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才能确保良好的自然资源得到科学保护和永续利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是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打造品牌,高品质的人类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品牌,把我国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环境”,不仅要通过经济发展,在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优越的条件,还要通过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实施绿色品牌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好家园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美好家园是小康家园、和谐家园、文明家园、绿色家园的统一。建设美好家园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加强环境保护,才能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现在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污染严重,九大湖泊和一些河流水质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流经城市的河流普遍受到污染,一些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大气环境污染负荷明显加重,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排放呈增长趋势,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全面达标排放任务艰巨,污染控制和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所以,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环境保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衡量发展质量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在政策的影响下,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新面貌。
保护环境是时代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社会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趋势,严重制约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对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双重压力。在迈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就成为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多年来,我国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把发展经济同控制人口、节约资源、防治污染一起抓。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力度。以澜沧江为主的流域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主要工业污染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退耕还林、荒山绿化造林等生态工程的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区环境状况趋于稳定,部分城镇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这是全区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体环保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区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水环境污染仍较突出;污染物排放面广、量大、治理任务艰巨、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过度垦殖、天然植被破坏、草地退化等生态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环境保护与建设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发展循环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基本途径。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它与传统经济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经济是通过把自然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样最终会导致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道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未来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污染物排放量必然大幅度增加,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沿用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无疑是“自断其路”。解决环境问题,建设生态省,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篇: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干部和群众存在着对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理解不深、把握不准的现象:如在认识上有的把二者等同起来,只看到二者的同一性,忽视其差异性;有的把二者对立起来,只看到二者的差异性,忽视其同一性。在实践中有人是先“小康”后“和谐”,而有人是重“和谐”轻“小康”,凡此种种。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澄清理论是非,纠正实践偏差,正确认识和处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此推动我们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那么,“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究竟有何不同呢?
首先,二者提出的背景不尽相同。“小康”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小平同志为我们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我们知道,“小康社会”有“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分,“三步走”战略也有“旧三步”和“新三步”之别。“新三步”是对“旧三步”中第三步的细化,而“全面小康”是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然而,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全面发展,由此确立了小康社会的理论。新世纪初,我国人均GDP达到一千美元,各国的经验表明,此时社会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期、矛盾突显期和问题多发期,和谐社会的 理论主要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和谐”概念最早也是出自十六大报告,并且是作为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提出的。随后,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针对经济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接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从五个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被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到议事日程,并强调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两次讲话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和谐社会的特征又作了深刻的论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如果说,“小康社会”的提出具有承上性质的话,那么“和谐社会”的提出无疑是有着启下的意义。
其次,二者的内涵和特征不同。就人民生活水平而言,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可以说是温饱有余、富裕不足。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一些基本特征,小康水平也有其相对固定的评价体系,如国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文化娱乐和闲暇时间、人均绿地面积和住房面积以及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等。和谐社会则标志着特定社会的稳定、有序、优质、效能,表现为社会成员的和睦相处,社会风气的公正祥和,社会秩序的井然有条,社会系统的运转自如等。它涵盖了人自和谐、人人和谐、身心和谐等基本方面,既指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科技、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又指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等几种生产的协调发展,也指社会系统诸因素———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内部的和外部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等的协调发展。
再次,二者的目标和要求不同。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比较而言,小康社会侧重于量的积累,和谐社会侧重于质的提高;小康社会倾向于既定指标的完成,和谐社会倾向于主体感觉的状态。如果说前者是对特定系统不同层次和构成要素的静态考察的话,那么后者就是对特定系统诸要素、层次间的动态描述,或者借用列宁的话说,前者是所谓“初级的质”,后者是所谓“二级的质”或“高级的质”。
最后,二者的价值追求和实现途径不同。小康社会任务具体、目标明确,时代感鲜明,可操作性强。和谐社会则是一个逐步发展、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其规定相对抽象,主观性突出。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富裕和兴旺,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协调和共享。小康社会虽然本身也是一种价值选择,但它更多地是一种硬指标,和谐社会无疑要有一定的物质依托,但它更多地是一种软实力。
当然,“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也有其共同点。主要表现为:第一,二者都有其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小康”是一个在我国有着广泛文化认同的概念,“和谐”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二者均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根据儒家文化典籍《礼记·礼运》篇的描述,小康社会是与大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孔子把上古时代黄帝、尧、舜所治理的以“天下为公”的社会称为“大同”,是最为理想的社会,把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用礼所治理的以“天下为家”的社会称为“小康”。在孔子眼里,小康社会比不上“大同”,但要比孔子所处的礼乐崩坏的混乱局面要好得多。“谐和”、“和谐”的说法古亦有之,如《周礼·地官·调人》:“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等。和谐是一种平衡、协调融洽,是不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理想结构和最佳状态。“和”内涵丰富,有中和、平和、仁和、协和之意,儒家主张“和而不同”,“求和”、“尚和”、“贵和”乃中华文化的特质之一。“和”不仅是中华民族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同时也是国人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
第二,二者无论在目的和手段上都有交叉和重叠之处,且地位和作用同等重要。应该说,小康社会理论的确立与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三,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全面小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本质规定。一个社会,如果贪污腐败盛行,贫富分化严重,管理秩序混乱,矛盾问题尖锐,那就很难说它是一个合格的小康社会;同样,一个社会如果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质量下降,经济基础脆弱,发展前景黯淡,那就很难说它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第四,如同福利社会、法治社会乃至学习型社会、节约型社会一样,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上的多面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对社会发展目标的共同追求。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二者都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目标的一种理想设计,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二者都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第三篇:休闲体育与小康社会
休闲体育与小康社会
体育运动与休闲结合成为健康生活的“玩具”——休闲体育。休闲体育是一种只求自我满足不计失败的特殊体育。休闲体育并不是特指体育运动项目而是不管什么体育运动项目只要把它作为是一种休闲体育运动从而达到身心愉快、欢乐鼓舞、心情开朗、消除疲劳等休闲体育的目的时可以称为休闲体育。休闲体育具有现代性、教育性、世俗性、娱乐性等等。
“小康”这个概念古已有之但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里“小康”是指人民生活安康之意。大部分词典解释“小康”为“经济比较宽裕”或“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家庭经济状况”。在《辞源》中则把“小康”做了三种解释:一是指“小安”,二是指“儒家宣扬复古谓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之治虽政教修明但仍不能及古帝‘大同’之世故谓“小康”三是指“经济较宽裕可以不愁五保”“俗谓小康之家即此意”。如此可见“小康”一词除了儒家所说的“天下为家”社理想含义外还有一重含义即指国家和人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或者说比较殷实、宽裕。我们党所提出的“小康社会”在经济上、物质文化生活上与这种追求更接近。
现代休闲体育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育形态,它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促进了社会体育生活化的发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功能转变的趋势“从生产到生活、从群体到个体、从工具到玩具”。休闲体育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和经济增长同时休闲体育也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和经济增长作出了有益贡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休闲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诸方面的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社会制度日益完善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的发展各种有关体育的法律制度制定与实施使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有了法律的保护。1995年8月全国人大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家199514号是一项跨世纪的具有宏观战略意义的群众体育发展计划是关系到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和全民素质提高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一阶段20012005实施计划以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工作。这些均为我国大众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前提休闲体育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的自身全面和谐的状态。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安居乐业、互相尊重呈现出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社会各部分协调发展社会良性运行的局面。在这种大的和谐的社会背景下休闲体育会呈现出蓬勃生机。通过休闲体育运动广泛结交朋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休闲体育的参与使人拥有战胜自然超越自我个人成功感和成就感以及拥有重塑自我健全人格的生活自信心休闲体育突破传统体育模式以休闲为主线贯穿“娱乐、游戏、竞技、健康、应用”五论之中体现“以人为本”新理念使中华文明传统养生观念和精神与当代西方休闲娱乐互补休闲体育能让人们从高耸的工作生活节奏之中解脱出来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从事登山、攀岩、垂钓、漂流等各种休闲活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上休闲体育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文明、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小康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巨大成功人们的生活意识、生活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中国竞技运动在世界上的卓越表现和在国内当作重大事件宣传以及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体育运动在现今社会大众的认知中已逐渐超越了身体的活动。利于体育经营者们扩大体育产业扩大内需促进体育经济增长带动整个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小康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今的小康社会大力提倡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我国群众大多数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身体健康休闲体育的确具有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效果有利于提高人的身心健康休闲体育促进人类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作风形成经常从事休闲体育运动能够提高大脑的工作机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诸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休闲体育的兴起和迅速走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城市休闲文化的重要元素将对小康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随着中国社会进入到总体小康社会物质的丰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及体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已经从生产——休息——生产的定势逐渐转向生产——休闲——娱乐新理念、新追求。此外,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以及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增加了劳动者的精神压力,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这也促使人们积极寻找能调节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休闲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愉悦、休息、放松为主要目标,带有积极、自由的态度的休闲体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手段和生活方式。“花钱买运动,花钱买健康”已成为新的社会时尚。而无论在体育观念上,还是在传播方式以及体育受众等方面,休闲体育较之其他体育形态都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休闲体育会带来那些好处呢?
一:休闲体育有利于运动者身心、身体的健康。休闲体育的根本功能就是改善提高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能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乃至细胞的繁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而带来形体上的变化;能促使人体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因此休闲体育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能够加速身体疲劳的消除和功能的恢复,有效实现“积极性休息”且能使人轻松、愉悦,振奋精神,宣泄、疏导。导淤塞和压抑的紧张情绪,排除抑郁、焦虑等不良消极情绪,从而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二:休闲体育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相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偏小,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升级和优化。而休闲体育产业隶属于第三产业,发展休闲体育,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随着休闲体育的发展,休闲体育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已初现端倪。这种倾斜将促进休闲体育产业的极大发展,有助于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效地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休闲体育活动实际上是一个消费的过程,而消费对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休闲体育无疑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身体、身心的健康,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不积极的情绪和极端行为降到最低。真心的祝愿我国的休闲体育走的更远、更好,人们的生活更加美满!
第四篇: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市委一届四次全委会议讨论通过的全面建设xxx小康社会是我们市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我认为,建设xxx小康社会,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
古河东山明水秀、鸟语花香、自然和谐、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即便是在三十四年前的上世纪中叶,人们仍然可以看到乡村山间泉水叮咚,河水荡漾,鸟鸣山涧,果压枝头,绿染遍野。然而,当我们xxx在由传统的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和经济强市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付出了沉痛的环境代价,极大地妨碍了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发展经济,对我们这个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来说,完全是正确的,但片面理解小康,而忽略前面“全面”这个特有的限定词无疑是不可取的。这里,仅以刚结束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结果来说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受到来自环境保护方面的严竣挑战。
首先是国土安全问题。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森林草地是我们悦目的风景,现在正承受着水土流失、土壤污染、草地退化等多方面的威胁。据统计,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8456平方公顷,占总面积的59.63%;每年土壤侵蚀总量4110.6万吨,地表土平均每年损失1.6毫米;农药施用量为6860吨,施用农药面积占全部耕地的77.9%,农药污染面积约为23公顷;草地(与森林一起被称为地球之肺)面积呈减少趋势,1999年草地面积为20.7公顷,比1986年减少了2000公顷;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面积1999年为116496公顷,1996年为176666.7公顷,相对减少了60170公顷。由此可知,全市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其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下降,因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导致人民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恶化,有效生存空间逐年减少,过去的风景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
其次是水安全问题。山西省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在全国排倒数第二,而我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省最低的。一方面全市地表水量逐年减少,汾河、涑水河断流现象逐年严重。汾河从1972年开始有了断流记载,一般每年断流4~5次,每次断流时间为4~17天不等。1990年至2000年,每年有4次断流,但间隔却长达2个月。涑水河在1956年以前无断流记录,1957年断流2次,共32天,以后断流天数逐年增加,自1992年以来全年断流。另一方面,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44445.1万m3,可开采量为122485.3万m3,实际可采量为80700万m2,占到67.7%,严重超采(超采率达115%)面积逐年扩大。随着我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工业和城镇用水呈快速上升趋势,缺水现象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的主要因素。在缺水的同时水又脏,涑水河水质级别劣于五类,汾河水质级别也劣于五类,而地表水一般超过三类的水质对农业和工业用水都失去了任何使用功能,更谈不上人畜饮用。更为严重的是,全市地下水污染严重。据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数据表明,xxx市城区地下水从1991年至2002年间,硝酸盐10年有7年超标,氟化物12年有11年超标。另据卫生防疫部门调查,全市供给人畜饮用的地下水有84%是不合格的。地下水污染与滥施农药化肥、水土流失和地表水污染都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超采和水污染挤占了生态平衡所必须的生态用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植被破坏,水生生物灭绝。
第三是环境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仍处于相当高的排放水平,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要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则分别需消减40%和60%。我们更要看到,随着一批规模企业的相续建设和投产,全市排污总量正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全市的污染总量控制工作就显得更为严竣,环保工作就显得更为艰巨。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我市的环境已经遭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一般和较差的县(市、区)已占全市的总县(市、区)数的53%,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的健康,阻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限制着绿色农业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初步估算,2000年全市仅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经济损失总计为87.73亿元,约占全市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50.89%。由此可知,加强环境保护不再是可有可无,可重可轻,可紧可松的事情,而是必须高度重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为保障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我们只有把优美的环境资源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把环境保护放到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相适应的位置,立足于建设,着眼于发展,从基础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大力强化环境意识,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为此,我建议:
一是加强环境警示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宣传教育,重点抓好环境市情、国策和生态破坏警示教育,广泛宣传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为建设优美的河东大地而奋斗。
二是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之所在。我们需要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切实纳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之中,实行严格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同时,建立起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组织各类专家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重大开发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和评估,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全面实施分区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战略。就需要对黄河小浪底水库、涑水河源头区、中条山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护重点预防区及重点监控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行严格保护下的适度利用和科学恢复制度,尽快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对重点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管辖区,要认真做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范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同时,加强全市各类生态示范区、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科学研究投入,健全生态环境保~制机构和科研机构建设,为逐步建立高标准、高质
量的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提供必要的保障。
四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生态保护投入机制。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对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实行承包到户,确定林草权属,及时足额兑现补助政策;按照“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环境效益补偿制度,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同时,市县两级政府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向环境保护投资。
五是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和城镇环境管理。农村环境整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农业污染和城镇污染是全市环保工作的难点。我们需要开展认真的城镇和农村污染调查,加强环境管理,通过发展无公害农作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倡导绿色消费,转变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立起节约型和循环型社会,因地制宜地加强城镇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流域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综合整治,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环境保护是21世纪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是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让我们加强合作,尽快行动,为建设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绿色xxx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
位置
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市委一届四次全委会议讨论通过的全面建设xxx小康社会是我们市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我认为,建设xxx小康社会,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
古河东山明水秀、鸟语花香、自然和谐、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即便是在三十四年前的上世纪中叶,人们仍然可以看到乡村山间泉水叮咚,河水荡漾,鸟鸣山涧,果压枝头,绿染遍野。然而,当我们xxx在由传统的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和经济强市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付出了沉痛的环境代价,极大地妨碍了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发展经济,对我们这个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来说,完全是正确的,但片面理解小康,而忽略前面“全面”这个特有的限定词无疑是不可取的。这里,仅以刚结束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结果来说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受到来自环境保护方面的严竣挑战。
首先是国土安全问题。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森林草地是我们悦目的风景,现在正承受着水土流失、土壤污染、草地退化等多方面的威胁。据统计,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8456平方公顷,占总面积的%;每年土壤侵蚀总量万吨,地表土平均每年损失毫米;农药施用量为6860吨,施用农药面积占全部耕地的%,农药污染面积约为23公顷;草地(与森林一起被称为地球之肺)面积呈减少趋势,1999年草地面积为公顷,比1986年减少了XX公顷;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面积1999年为116496公顷,1996年为公顷,相对减少了60170公顷。由此可知,全市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其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下降,因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导致人民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恶化,有效生存空间逐年减少,过去的风景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
其次是水安全问题。山西省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在全国排倒数第二,而我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省最低的。一方面全市地表水量逐年减少,汾河、涑水河断流现象逐年严重。汾河从1972年开始有了断流记载,一般每年断流4~5次,每次断流时间为4~17天不等。1990年至XX年,每年有4次断流,但间隔却长达2个月。涑水河在1956年以前无断流记录,1957年断流2次,共32天,以后断流天数逐年增加,自1992年以来全年断流。另一方面,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万m3,可开采量为万m3,实际可采量为80700万m2,占到%,严重超采(超采率达115%)面积逐年扩大。随着我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工业和城镇用水呈快速上升趋势,缺水现象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的主要因素。在缺水的同时水又脏,涑水河水质级别劣于五类,汾河水质级别也劣于五类,而地表水一般超过三类的水质对农业和工业用水都失去了任何使用功能,更谈不上人畜饮用。更为严重的是,全市地下水污染严重。据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数据表明,xxx市城区地下水从1991年至XX年间,硝酸盐10年有7年超标,氟化物12年有11年超标。另据卫生防疫部门调查,全市供给人畜饮用的地下水有84%是不合格的。地下水污染与滥施农药化肥、水土流失和地表水污染都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超采和水污染挤占了生态平衡所必须的生态用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植被破坏,水生生物灭绝。
第三是环境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仍处于相当高的排放水平,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要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则分别需消减40%和60%。我们更要看到,随着一批规模企业的相续建设和投产,全市排污总量正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全市的污染总量控制工作就显得更为严竣,环保工作就显得更为艰巨。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我市的环境已经遭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一般和较差的县(市、区)已占全市的总县(市、区)数的53%,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的健康,阻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限制着绿色农业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初步估算,XX年全市仅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经济损失总计为亿元,约占全市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由此可知,加强环境保护不再是可有可无,可重可轻,可紧可松的事情,而是必须高度重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为保障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我们只有把优美的环境资源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把环境保护放到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相适应的位置,立足于建设,着眼于发展,从基础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大力强化环境意识,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为此,我建议:
一是加强环境警示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宣传教育,重点抓好环境市情、国策和生态破坏警示教育,广泛宣传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为建设优美的河东大地而奋斗。
二是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之所在。我们需要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切实纳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之中,实行严格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同时,建立起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组织各类专家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重大开发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和评估,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全面实施分区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战略。就需要对黄河小浪底水库、涑水河源头区、中条山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护重点预防区及重点监控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行严格保护下的适度利用和科学恢复制度,尽快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对重点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管辖区,要认真做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范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同时,加强全市各类生态示范区、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科学研究投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制机构和科研机构建设,为逐步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提供必要的保障。
四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生态保护投入机制。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对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实行承包到户,确定林草权属,及时足额兑现补助政策;按照“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环境效益补偿制度,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同时,市县两级政府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向环境保护投资。
五是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和城镇环境管理。农村环境整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农业污染和城镇污染是全市环保工作的难点。我们需要开展认真的城镇和农村污染调查,加强环境管理,通过发展无公害农作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倡导绿色消费,转变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立起节约型和循环型社会,因地制宜地加强城镇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流域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综合整治,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环境保护是21世纪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是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让我们加强合作,尽快行动,为建设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绿色xxx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