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交通十二五规划
新疆交通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新疆交通运输至少投资1200亿元人民币,构筑“五横七纵”高速、高等级公路网,建设七大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建成4条东联内地和8条西出国际共计12条通道,也即“57712”工程。
自治区“十二五”(2011—2015年)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概要中强调,要突出“57712”工程和农村富民畅通工程,并实现五大突破。
在“57712”工程中,“5”横分别是:华东→星星峡→乌鲁木齐→霍尔果斯口岸高速公路(区内里程1431公里);华北→明水→克拉玛依→巴克图口岸高速公路(区内里程1520公里);乌鲁木齐→喀什→红其拉甫口岸高速、高等级公路(1760公里);西南→西宁→依吞布拉克→和田→喀什→伊尔克斯坦口岸高速公路(区内里程1895公里);伊宁→托克逊→哈密→西煤东运煤炭基地高等级公路(1254公里)。
“7”纵分别是:阿勒泰→乌鲁木齐→依吞布拉克→西宁→西南高速公路(区内里程1442公里);阿勒泰→奎屯→库车→和田高速、高等级公路(1733公里);喀纳斯口岸→阿拉山口→阿克苏→英吉沙高等级公路(2106公里);阿黑土别克口岸→阿勒泰→木垒→鄯善→西煤东运煤炭基地高等级公路(1210公里);老爷庙口岸→哈密→若羌高等级公路(883公里);轮台→民丰→红土达坂高等级公路(区内里程1146公里);阿克苏→图木舒克→叶城→西藏高速、高等级公路(区内里程1434公里)。
“7”大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包括:乌鲁木齐、伊宁(霍尔果斯)、喀什、哈密、库尔勒、石河子、奎屯。
“12”条东联西出通道包括:4条东联出疆通道:明水(甘肃)、星星峡(甘肃)、依吞布拉克(青海)、界山大坂(西藏);8条西出国际通道: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巴克图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红其拉甫口岸、吐尔尕特口岸、吉木乃口岸、塔克什肯口岸。
实现五大突破:即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15年提前5年实现骨架公路高速化、干线路网高等级化、国边防公路等级化,通乡达村公路黑色化;道路运输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城市公交便捷化、城乡客运一体化、物流服务高效化、国际运输便利化;公路养护和应急保障能力取得重大突破;文化引领、科技进步、人才保障等软实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第二篇:吉水县十二五交通规划
吉水县“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一、概述
(一)工作背景和编制依据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公路水路交通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为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先行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交通运输快速、科学、安全、协调发展。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编报江西省县级“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纲要的通知》(赣交规划字[2009]1号)要求,结合吉水县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前景,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目标和原则
编制本规划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准确判断形势,明确阶段性特征;科学设定发展目标,保持快速发展;合理确定发展重点,促进协调发展;充分体现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科学发展;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政策措施研究,保障规划实施。
二、经济社会及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吉水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迈上新台阶,五年实现新跨越”的发展目标,坚持大开放战略,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一)2010年全县经济发展预期如下:
1、国内生产总值48.33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8.62亿元,第二产业23.82亿元,第三产业15.8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21.7%、17.2%。
2、人均GDP9578元,年均增长14.1%。
3、财政总收入3.75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7亿元,年均增长15%。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年均增长20%。
5、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年均增长8.3%。
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000元,年均增长9.3%。
(二)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1、公路。“十一五”以来,吉水县紧紧抓住国家对公路建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快了公路建设步伐,全县公路交通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到2010年底,全县有公路通车里程1751公里。
(1)按养护类型分:列养公路1335公里,占76 %;其中国道、省道125.8公里,占7%,县道310.52公里,占17.7%;乡村公路898公里,占51%。
(2)按行政等级分:国道一条44.78公里,省道4条81公里,县道13条310.52公里,乡村道290条1315公里。
(3)按技术等级分:一级公路13.565公里,二级公路181公里,三级公路89公里,四级公路1467公里。
(4)按路面铺装类型分:沥青路面120公里,水泥路面1060公里,砂石路面571公里。
(5)“十一五”期间,吉水县完成公路建设投资4.2亿
元,完成吉泰工业走廊105国道快速通道吉水段一级油路13.565公里,完成县通乡公路改造项目5个共62公里,新改建国家农村公路改造工程735公里。构筑起了以省、县道为支撑的“二纵五横两斜”的公路网主骨架,形成了县乡公路、通行政村公路为支线,支干相连、横亘东西、纵跨南北、外通内畅的公路交通网络,依托快捷的公路交通,打造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2、内河。2006年由省航运局投资建设的墨潭作业区内斜坡码头下侧河岸护坡工程,工程造价49万元,护坡工程建一级平台2736平方米。我县现有货运码头4座、客运码头1座。其中县城2座货运码头、1座客运码头因县城规划建设被征用。
3、运输及站场。“十一五”期间,吉水县新建汽车客运站4个,农村客运候车亭105个,货运站场2个。到2010年底,货运车辆达到3924辆32777吨位;道路客运量325万人,道路货运量791万吨。
三、“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努力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能力,突出交通基础设施主战场,以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抓好道路客运站、候车亭和农村渡改桥建设,为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改造吉泰工业走廊105国道快速通道吉水段一级油路31.21公里,县道一级公路改造11公里,省道二级公路改造25公里,农村公路改造1200公里。到2015年底,国道一级比例实现100%,省道二级比例达到100%,农村通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到80%,新建赣江特大桥一座,修建货运码头6个,新建客运站11个,候车亭120个,全面适应和促进我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建设重点
1、公路建设。改造105国道赣江大桥至八都段31.2公里一级油路,省道吉新线25公里;改造县道朱北线二改一油路11公里;新建通农村水泥路1200公里。
2、公路客货运输站场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县重点发展货运业和货运物流业,促进货运运力发展,引导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发展信息平台,建设上规模货运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100%乡镇通客车、行政村通客车,扩建村及客运站或简易候车亭,极力方便群众出行需求。“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乡镇客运站11个,农村客运候车亭120个,在县城及八都镇新建货运物流站场3个。
3、公路养护。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十二五”期间,新增农村公路养护里程1200公里,到2015年底,农村公路养护里程达到2130公里。
4、港口码头建设。由于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规划建设,将淹没我县境内全部港口码头设施,码头、站房、货场都将拆迁报废,严重影响水运事业的发展,为尽量降低峡江水利枢纽对水运的影响,经实地勘测,我县港口码头将重新进行如下规划布局。“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旅游客运码头2座,规划建设货运码头4个。
(四)建设项目排序(见附表)
附件:
1、行政区域图
2、区域交通现状图
3、区域交通规划图
4、建设项目排序表
第三篇:新疆十二五规划关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的描述
新疆十二五规划关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的描述
一、加快塔里木、准格尔和吐哈三大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扩大开采规模,确
保油气产量稳步增长。大力推进疆内企业参与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的开发,增加油气资源在疆内的加工量,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石化产业集群。重点建设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哈四大石化基地,抓好大型炼油、大型乙烯、大型芳烃、大型化肥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制品、橡胶制品和精细化学品。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周边国家油气资源开发合作,提高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积极推进独山子、鄯善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国家级成品油储备基地建设。到2015年,原油储量达到3300万吨,天然气450亿立方米,油气量超过65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3800万吨,石油储备库容1300万立方米。
二、煤炭工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
坚持“统筹规划、环保优先、集约高效、有序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实差别化产业政策,大力推进国家煤炭资源转化实施方案,以准东、吐哈、伊犁、库拜四大煤田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规划建设国家第十四个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强化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的调控作用,积极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着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加快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型现代化煤矿,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和转化,延长煤炭产业链。
吐哈煤田以“疆煤东运”为主,适度发展煤电及电力外运;准东煤田重点发展煤电及现代煤化工,参与“疆煤东运”;伊犁煤田以发展现代煤化工为主,适度发展煤电;库拜煤田以供应南疆四地州生产生活用煤为主,适度发展煤电及焦化。准北准南等其它煤田按照经济合理原则,满足当地及邻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煤需要。以准东、准南、吐哈等煤田为主,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建设2-3个煤层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到2015年,新疆煤炭产能达到4亿吨以上,外运5000万吨。
依托优质煤炭资源,以伊犁、准东煤炭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提升传统煤化工,提高技术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焦化产业链,尽快建成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煤化工产业集群。到2015年,建成煤制尿素260万吨、煤制二甲醚80万吨、煤制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100万吨,煤制乙二醇100万吨;“十二五”期间新增煤焦化生产能力800万吨。
第四篇:十二五交通规划铁路增12万公里
十二五交通规划铁路增12万公里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初步形成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达490万公里。按照《规划》目标,铁路运营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达4万公里以上。本文来源 新太阳城:http://
第五篇:鹤壁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交通部分
鹤壁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交通部分2011-5-2
5第五章第三节、构建新型城市骨架
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充分发挥石武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郑州经鹤壁经濮阳至济南客运专线从我市经过的优势,加快推进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鹤壁段铁路专用线、鹤壁东站、鹤壁时丰站等项目建设,改造升级鹤壁火车站,提加快推进鹤辉高速建设,积极做好安林高速与鹤辉高速连接工程前期工作,“十二五”148.6公里。实施107优化客运场站布局,建设石武高铁枢纽汽车客运站、淇县客运总站、浚县客运总站等8个客运场站和17个物流中心,基本形成交通运输无缝隙换乘体系。
完善市内交通体系。完成快速通道北延二期、浚南线改建(鹤浚大道)、葛嘴线改建、善大线升级改造、浚南线东延等市内内联外通的干线公路网络。全面升级改造县乡道路,重点建设出口路、旅游路、产业聚集区路、新农村示范村路和主要县乡道路,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700公里,重要的县乡村道路实现连接循环,桥梁实现维修加固或重建,逐步实现“路通桥畅”。
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优化车辆结构,制订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考核制度和公共交通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管理水平,“十二五”末,城市建成区公交线网密度不低于3公里/平方公里,公交站点300米半径覆盖率不低于70%。鼓励发展大中型高档客车,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客运的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十二五”末,公共交通线网实现全域覆盖,开通到周边城市的公交。推进多式联运,进一步完善由城际快速客运、城乡公交一体化客运、农村客运和旅游客运等组成的多层次客运网络体系。引导营运车辆向标准化、专业化、清洁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集装箱、冷藏、城市配送等专用运输。加强运输市场环境建设,完善市场准入、监管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