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技术应用分析
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汽车让人们体会到工业时代的好处,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汽车使用的增加,汽车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而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对发动机的故障维修技术分析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提出了几项具体的发动机故障维修方法,对于汽车发动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技术
一、引言
随着汽车的增多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应用,GPS车辆定位,自动技术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发动机不断改善的同时,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使用使得汽车故障诊断变得越来越复杂,汽车发动机维修和保养工作逐渐受到关注,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汽车最重要的部件的是发动机,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直接为汽车提供动力,不管发动机如何发展,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其他能量转化为动能,使汽车能运行,为了更好的对汽车发动机做好维护工作,首先应该了解这些发动机的常见故障。因此,传统的发动机维修工作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必须提高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
传统发动机工作原理是将油液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火花塞产生火星,然后在发动机内产生爆炸,爆炸产生的能量来驱动发动机,通常发动机的能量爆炸利用率很低,一般在40%以下,大多数的能量转化为热能,随着汽车尾气排放到大气中,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对发动机造成磨损,从而降低发动机性能,加之发动机本身比较复杂,一个组件出现故障,都会对发动机的整体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燃油供应,机械零件的问题,可能导致发动机无法运转。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汽车,汽车生产厂家越来越多,不同的制造商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发动机的结构将有小的变化,如果维修人员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而一味依靠经验和仪器,它可能导致诸多修复问题。
二、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过程中的问题
随着汽车的行驶时间的增加,发动机就会被磨损,使其性能逐渐下降,这一过程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如果能够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就能够延缓这个过程的发生。所以依靠检测维修人员的经验和采取相关的仪器和检测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到发动机零件出现的故障,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修复。通常情况下,汽车发动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状况:
(一)发动机零件或电路老化
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发动机是一个损失极为严重的部件,其运行条件往往处于高温等条件下,加上汽车长时间驾驶而可能会导致发动机的超负荷运行,从而极易出现和形成短路现
象,对发动机的点火控制器而产生异常影响,同时,因为当发动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后期修复,高温和长时间工作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和老化。此外,再加上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受到收缩强度以及热膨胀机等的变化,将会出现加速老化现象的发生。
(二)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
发动机发动不起来汽车运行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由于发动机结构复杂,所以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发动机内的蓄电池存电不足,以及电路保险丝熔断以及点火开关失灵等,遇到这种情况,可根据汽车运行的实际经验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
(三)发动机失速现象
发动机内部的进气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会经常存在泄漏或者密闭不严的状况,导致空气流量工作不正常,进而造成油箱燃油过少而引起发动机的整体压力不稳定,影响到冷起喷油器和温度开关等设备部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发动机的转动不灵活,以及不均匀的旋转,存在转动快与慢不一致的状况,进而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三、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技术的应用措施
一般而言,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部件老化的维修技术应用
发动机缸体部件老化是一种常见的故障,部件老化通常表现为气缸内的活塞环发生故障,导致的原因有很多,如发动机过热或发动机内部不干净,可能会出现拉缸现象,在维修过程中,必须首先了解发动机的具体类型,通常新活塞的置换,必须熟悉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和类型,这因为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发动机内部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而如果不能完全理解,可能是在组装的过程会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活塞环是提供动力的重要引擎,如果发生故障或者老化,会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电力供应不足,严重的甚至导致卡死,同时在更换过程中,应注意新活塞环的选择,要选择一些高温耐磨材料的活塞环,以保证最长的使用寿命。
(二)针对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的维修技术应用
针对发动机启动困难这一汽车发动机最常见的故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动机会出现这些问题,相对而言,发动机启动困难的修复是比较简单的,如电池电力不足,只需要更换一个新的电池,如果是油管断裂,通过加固和新的油管接头,更换,使发动机能正常起动;所以遇到这类状况,应首先考虑发动机的蓄电池的正常状况,然后是检查自动点火是否正常,如果都没有这样的现象,可以进而考虑发动机油管接头是否出现堵塞,另外,如果汽车动力明显不足,提高油门后,汽车动力仍然没有显著的改善,可能是因为发动机供油不足所致,需要启动加浓装置进行调节,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油喷射量,以提高功率的引擎提供。
(三)针对发动机失速的维修技术应用
结合发动机失速产生的原因,这类问题的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相对简单,即确保好发动机整体的密闭性,正常使用和更换润滑油,应根据车辆类型选择相关的润滑油,需要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滤清器,以避免阻塞。同时,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清洗曲轴箱,合理使用相关故障检测工具,可以更准确的进行故障定位,进而大大提高故障诊断效率,有效降低汽车维修时间,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汽车作为一种机械产品,在发动机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问题,汽车维修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维修的技术有很多,需要汽车维修人员根据维修经验,加上先进的汽车维修设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准确的确定故障点并使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凤,王洪益,王海珠.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维修分析[J].湖南农机,2013(09):136,138.[2]杨鹏飞.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5).:293.[3]林志强.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6).[4]蒋文娉.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探究[J].学园(教育科
研),2012(09):174,175.
第二篇: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论文1分析解析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1.引言……………………………………………………………………………1 2.汽车发动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 2.1发动机结构组成…………………………………………………………1 2.2发动机工作原理…………………………………………………………4 3.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设备及诊断基本方法…………………………………5 3.1发动机故障诊断设备……………………………………………………5 3.2发动机故障诊断基本方法………………………………………………6 4.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6 4.1发动机无法启动原因与分析……………………………………………6 4.2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排除方法…………………………………………9 5.结束语…………………………………………………………………………9 6.致谢……………………………………………………………………………9 7.参考文献………………………………………………………………………9 8.附录……………………………………………………………………………9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X班 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的概况,叙述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组成,工作原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分析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关键词】汽车发动机 结构原理 故障诊断排除
1.引言
随着汽车越来越多的走入寻常百姓家中,为我们出行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汽车故障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麻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提供动力,当汽车发动机出现故障时,我们要先根据现象将故障归纳到某一系或机构中。然后再从中找到具体的故障部位。最后进行修复或更换,将故障排除。因此发动机故障分析与排除的关键是要弄清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要想找出发动机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故障,首先必须了解熟悉发动机的构造组成和工作原理。
2.汽车发动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发动机结构组成
汽车发动机主要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两大机构”是指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分别是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启动系统。① 2.1.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1)机体组:气缸体、气缸垫、气缸盖、曲轴箱、汽缸套及油底壳。(2)活塞连杆组: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3)曲轴飞轮组:曲轴、飞轮、扭转减振器、平衡轴。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提供燃烧场所,把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作用在活塞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顶上的膨胀压力转变为曲轴旋转的转矩,不断输出动力。(1)将气体的压力变为曲轴的转矩。
(2)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把燃烧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以向工作机械输出机械能。如图2.1.1
图2.1.1 2.1.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主要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
(1)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及气门弹簧等零件。有的进气门还设有气门旋转机构,气门组应保证气门对汽缸的密封性。
(2)气门传动组主要包括凸轮轴、正时齿轮、挺柱及其导杆,推杆、摇臂臂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和摇臂轴等,其作用是使进排气门按配气相位规定的时刻进行开闭,并保证有足够的开度。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充量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在压缩与膨胀行程中,保证燃烧室的密封。如图2.1.2
图2.1.2 2.1.3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点火系统的性能良好与否对发动机的功率、油耗和排气污染等影响很大。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统”。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2.1.4润滑系统
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由油底壳,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集滤器,主油道,限压阀,机油泵吸油管,曲轴箱通风装置等组成。
润滑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2.1.5冷却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主要由冷却液,节温器,水泵,散热器,散热风扇,水温传感器,储液罐,采暖装置等组成。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发动机的冷却系有风冷和水冷之分。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称为风冷系;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称为水冷系。2.1.6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任务是将汽油经过雾化和蒸发(汽化)并和空气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成可燃混合气,再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向发动机气缸内供给不同质(即不同浓度)和不同量的可燃混合气,以便在临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烧而放出热量燃气膨胀作功,最后将气缸内废气排至大气中。2.1.7启动系统
发动机启动系统,由蓄电池、启动机和启动控制电路组成。启动控制电路包括启动按钮或开关、启动继电器等。
起动系统的作用就是供给发动机曲轴转动转矩,使发动机达到必须的起动转速,以便使发动机进入自行运转状态。当发动机进入自由运转状态后,便结束任务立即停止工作。
2.2发动机工作原理
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 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四冲
②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如图2.2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图2.2 3.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设备及诊断基本方法
3.1发动机故障诊断设备
汽车故障诊断仪:车辆故障自检终端、汽车故障诊断仪(又称汽车解码器)是用于检测汽车故障的便携式智能汽车故障自检仪,用户可以利用它迅速地读取汽车电控系统中的故障,并通过 液晶显示屏显示故障信息,迅速查明发生故障的部位及原因。汽车故障诊断仪是维修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一般具有如下几项或全部的功能:①读取故障码。②清除故障码。③读取发动机动态数据流。④示波功能。⑤元件动作测试。⑥匹配、设定和编码等功能。⑦英汉辞典、计算器及其他辅助功能。故障诊断仪大都随机带有使用手册,按照说明极易操作。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步:在车上找到诊断座;选用相应的诊断接口;根据车型,进入相应诊断系统;读取故障码;查看数据流;诊断维修之后清除故障码。
(1)原理:诊断电子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状态以及ECU的工作是否正常。通过判断ECU的输入、输出电压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可以判断电子控制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当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某一电路出现超出规定的信号时,该电路及相关的传感器反映的故障信息以故障代码的形式存储到ECU内部的存储器中,维修人员可利用该诊断仪来读取故障码,使其显示出来。
(2)主要功能:① 通过CAN、LIN通信模块可以实现与车载内各电子控制装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置ECU之间的对话,传送故障代码以及发动机的状态信息。② 通过单片机的同步/异步收发器可以与PC机进行串行通信从而完成数据交换,下载程序,以及诊断仪升级等功能。③通过液晶显示器来显示汽车运行的状态数据及故障信息。④通过键盘电路来执行不同的诊断功能。⑤通过一种具有串行接口的大容量FLASH存储器来保存大量的故障代码及其测量数据。如图3.1
图3.1 3.2发动机故障诊断基本方法
(1)询问用户:故障产生的时间、现象、当时的情况,发生故障时的原因以及是否经过检修、拆卸等。
(2)初步确定出故障范围及部位。(3)调出故障码,并查出故障的内容。
(4)按故障码显示的故障范围,进行检修,尤其注意接头是否松动、脱落,导线联接是否正确。
(5)检修完毕,应验证故障是否确已排除。
(6)如调不出故障码,或者调出后查不出故障内容,则根据故障现象,大致判断出故障范围,采用逐个检查元件工作性能的方法加以排除。
(7)检查完后对车进行维修,然后进行试车。
4.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
4.1发动机无法启动原因与分析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起动机不转动或转动缓慢:①检查蓄电池电压。②检查蓄电池极柱、导线联接等是否松动。③检查启动系,包括点火开关、启动开关、空档启动开关及起动机情况,各部线路是否连接松动。
(2)起动机转动正常,但发动机不能启动:①调出故障码。②检查油箱是否有燃油、油路是否通畅、燃油泵工作情况。③检查油路电压是否过低。④检查怠速系统是否工作正常(若怠速系统工作不正常,踏下加速踏板时发动机能启动)⑤检查点火系统,包括高压火花、点火正时情况、火花塞等。⑥检查进气系统有无漏气。⑦检查空气流量计或空气压力传感器是否工作不良。⑧检查喷油器、低温启动喷油器是否工作正常。⑨检查正时皮带是否过松或断裂⑩检查EFI系统电路,包括ECU连接器有关端子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是否损坏。
(3)中央控制单元ECU 一般来说,ECU比较可靠,不易出现故障,正常使用情况下,10万千米的故障率不高于千分之一,但当发动机工作时间过长(行驶里程超过15万千米)时,ECU的故障率就明显增加,故障的原因主要是: ①焊点松脱; ②电容元件失效; ③集成块损坏; ④电控单元固定脚螺栓松动; ⑤电子元件损坏。ECU一旦出现故障,会造成发动机不能启动或难以启动、无高速、耗油量大等现象。
(4)传感器
车用传感器一般分为热敏电阻式、真空压力式、机械传动式和压电式等几种,相对而言,传感器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易出现故障,故障原因主要是: ①弹性元器件失效; ②真空膜片破损; ③接触部位磨损或烧蚀; ④外围线路故障等。传感器负责向ECU提供发动机工况,因此,一般出现故障时,将直接影响ECU准确信息的来源,对发动机的控制也将失控或控制不正常。
(5)接插连接件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具有众多的接插连接件,由于其工作在一个振动、多灰尘、高温、易潮的环境中,时间一长,就易产生故障。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造成的: ①接插件老化失效; ②接头松动; ③接头接触不良。接插连接件出现故障时,发动机工作不稳定,时好时坏,一般可用故障征兆模拟试验法来诊断。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6)真空软管及其他管道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有大量的真空管及其他管道,由于其大多是橡胶制品,受热、沾油和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老化。其故障主要表现在: ①胶管老化; ②管口破裂; ③卡子未卡紧; ④接口松动。其最终表现为漏气,使混合气过稀、发动机启动困难或怠速不良、加速无力等。
(7)燃油压力调节器
燃油压力调节器用于调节喷油压力,出现故障时会明显影响发动机的供油量,使发动机供油不稳、启动困难、加速无力等。通道堵塞和压力调节器内的膜片损坏,都会造成燃油压力调节器故障。
(8)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及机油滤清器的堵塞都会造成发动机故障。(9)发动机正时带、曲轴断裂,或者发动机其他结构断裂会影响汽车启动。(10)检查发动机机油泵、汽油泵、发动起水泵是否工作正常。
4.2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排除方法
(1)检查电池是否有电,若是电池已经损坏直接更换电池。
(2)如果发现汽车起动机有问题更换或维修起动机。
(3)曲轴位置传感器在发动机里很重要,它是确定发动机点火时间以及启动的重要传感器,如果曲轴位置传感器发生故障汽车就难以启动,若确定是传感器的问题应直接更换传感器。另外汽车的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等传感器都有可能引起汽车的无法启动,因此要逐一进行排查,确定故障原因,更换或维修相应传感器。
(4)喷油器和冷启动喷油器故障。
喷油器和冷启动喷油器是易损件之一,特别是由于国内汽油油质相对较差,更易出现堵塞和卡死等现象。正常情况下,喷油器一年应至少清洗一次。喷油器的故障主要表现在: ①电磁线圈工作不良; ②喷油嘴卡死; ③堵塞; ④滴漏; ⑤雾化状况不好; ⑥外围电路。喷油器故障主要会造成发动机某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另外,各缸喷油器喷油量相差太大(15秒钟超过8~10ml),也会造成整个发动机工作不稳等故障。若有故障应对其进行清洗更换等措施。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5)检查接插连接件是否有接触不良现象,如果有直接安装结实即可。(6)检查汽车空气滤清器、汽油和机油滤清器是否因为时间过长,产生堵塞,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应立即更换即可。
(7)检查真空软管及其他管道看看有没有破裂或者堵塞的地方。若是存在故障进行更换即可。
(8)如果是发动机的各种泵发生损坏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
(9)对于汽车中央控制单元ECU来说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因此排查完其他故障后再考虑它的故障,如果经过检查排除确定是ECU的问题也只能进行更换(如果是ECU内部开焊可以进行维修)。
5.结束语
本次毕业设计,查阅了许多汽车类的书籍,在网上寻找了许多相关的文章和内容,以对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做了简单的介绍说明,对发动机无法启动的故障原因以及故障排除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阐述。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的制作使我对发动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增长了不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拓宽了视野,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致谢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坚华老师,在本次毕业设计制作上给予我的帮助,同时也感谢我实习单位的同事和带领我的师傅,在我不懂的地方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最后感谢所有给予过我帮助的同学和老师们,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让我拥有了一技之长,让我更好的踏上社会面对生活。
7.参考文献
[1]刘建东/汽车是什么:200个汽车名词术语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1.2 [2] 徐兆坤 张珏成 李聪 汽车发动机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3] 杨智勇 余建辉/汽车维修1080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5 [4]祖国海 张小云 汽车修理工(中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2 [5]张子波 汽车修理工(高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9 9
第三篇:玉柴欧Ⅲ发动机故障维修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发动机无法起动
一、处理方式:
按照常规,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最多的是电路和油路问题。
二、检查方法:
(一)电路方面:
1、顺利连上DTS诊断仪,说明发动机的ECU已经上电。读故障码,没有故障码显示。
2、起动发动机,检测同步信号为1(1表示同步,0表示不同步),说明发动机曲轴、凸轮轴传 感器信号同步。初步判定不是同步信号引起不能起动。
3、检查水温、燃油温度、进气温度值都正常,说明发动机并没有进入热保护的运行模式。
通过以上检查,基本排除了发动机电路方面。
※如果开钥匙时连不上诊断仪,发动机ECU没有电到,我们应该按如下方法排查:
第一步:找到给发动机ECU送电的主继电器。
第二步:检查继电器的送电情况。
1、将点火钥匙开到“ON”档,此时可用万用表检查点火信号线是否有24伏的电源电压,即测量16端接口的第14针脚(也可以拔开ECU的J3接插件,测量J3-44针脚)。如有24伏左右电压,说明点火信号线没有问题;如没有24伏左右电压,则检查从钥匙开关到16端接口第14针脚线间的线 路(重点检查该线路上的保险丝)情况。
2、如点火信号没有问题,则检查主继电器:用万用表测量主继电器的85号线,该处应该有24伏左右电压,如没有,则检查85号线至电瓶之间的线路,在这之间有一保险丝,看保险是否烧坏;如该处有24伏左右电压,接着测量86、87号线,如86、87号线均有24伏左右电压,则故障应该在主继电器至ECU供电的电源线上;如87号线没有24伏左右电压,这时很可能是主继电器坏而不能吸 合,更换一主继电器试验。
※应急方法:
如果是由于发动机给ECU的2根电源线出现故障而造成ECU无电,这时可以直接用一根导线在主继电器处将87号线与电源正极相连(与30连接也行),然后起动发动机,以保证发动机暂时运行。如果是发动机的点火信号线没电造成的不能起动,这时可以从ECU电源线上直接连一根线并与ECU点火线连接,然后打起动机让发动机起动,熄火时,应先断掉此处的连接线,然后再断电源总开关。
以 下是YC6G240-30的部分电路图
当然我们这次维修没有遇见连不上诊断仪的现象。以后我们遇见发动机不能起动,是属于ECU没 电造成的,不妨按以上方法排查。
(二)油路方面
1、检查低压油路。油管没有打折现象、油路没有空气、起动时手油泵没有被吸瘪的现象,检查 溢流阀完好。公司反映说精滤、粗滤都已经换过,排除低压油路问题。
2、检查高压油路。用扳手拧松高压油管和喷油器连接螺母,泵手油泵应该无空气(气泡冒出)为正常。
从上面的检查步骤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发动机的电控系统是工作正常的,不能起动应该另外找 原因。
(三)发动机进气管路方面
由于电路、油路都没有检查处问题,建议修理厂拆开汽缸盖罩,先对配气凸轮轴进行检查,找不出问题就要揭缸盖检查了。最后,修理师傅拆开汽缸盖罩发现:该发动机的配气凸轮轴不转、门导杆打弯、配气凸轮轴断裂,属于进气系统问题。至此,这一台车修了几天,现在终于找出问题根源,解决过程中我们对电路、油路、气路都作了详细检查,很有代表性。接下来更换配件等问题不再详述。
二、处理方式:更换凸轮轴。
◆案例2:半路自动熄火后无法起动
一、处理过程:
发动机有如下故障码:
检查水温传感器接插件,清除故障码后,冷却水温信号超高限故障不再出现,但是用检测仪检测到故障码:“256指示灯1驱动线路故障”频繁出现,发动机还是经常自动熄火,检查发动机线束,发现线束42接插件进水,针脚已严重腐蚀(见图5)。
经检查140号线(点火线接触不良),点火线时断时续,相当于给发动机ECU供电时断时续,发 动机怎不熄火?由于该接插件很难买到,我们分线过去,起动发动机顺利起动,故障解除。
该故障属于我们日常保养不到位导致,我们平时不要给发动机冲水,尤其是发动机进气侧,电控 元件较多,不能冲水,行车遇到积水路面也要减速行使。
6G系列发动机的16针整车接头和6J系列42针整车接头是故障高发区,维修中可以当做重点。
二、处理方式:
更换相关插针或者飞线(另接一根导线)。
◆案例3:发动机在达到最高转速后自动下降1700转左右,有时自动熄灭火
一、处理过程:
采集了相关数据分析如下图6示:
在数据分析的同时,我们从诊断仪上面还读出故障码P1011。
从数据分析的曲线图可以看出,踩着油门踏板不放,发动机的转速上升到最高转速后就下降到1700转/分,同时轨压也下降,这说明发动机转速下降是由于轨压的下降引起的,故初步怀疑是油路 问题引起的。
在发动机转速下降的同时报出故障码:“轨压闭环控制模式故障0——轨压低于目标值”。从这个故障我们立即就应该想到这是油路的问题,油路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高压部分泄露,另一方面 是低压油路堵塞。
1、高压部分泄露:由于高压部分检查不是很方便,且从理论上说,高压部分出现问题的机率要 小很多,常规的做法是先检查低压油路。
2、低压油路堵塞:低压油路一般我们只能通过肉眼来检查,(当然有专门的压力检测工具更加方便)。这台车我们在检查低压油路的时候,发现从手油泵到燃油分配器的油管(燃油分配器端的)接头的孔径过小的问题(正常的应该不小于10mm)。图7示:
二、处理方式:逐让改装厂更换油管,故障排除。
第四篇:汽车发动机维修修理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修修理论文
浅谈排除发动机窜烧机油故障的体会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汽车发动机大修镶新丝套后,出现了窜油故障,但检测有关部件的密封配合,以及用量缸表测量气缸体圆度、圆柱度偏差,均符合技术要求。后经拆检分析发现,窜油故障是由气缸体承孔加工不符合标准要求,精度偏差超过极限所致。
关键词:窜烧机油;气缸体承孔加工精度低;外径配合不良
前言
发动机燃烧机油是汽车的一种常见故障,而故障通常由活塞连杆组、配气机构、汽缸体等部件的密封配合不良,或机油加注过量等造成的。但在修理过程中,如没有注意零件材料质量的优劣,或者维修加工工艺不规范、不标准,技术精度达不到要求,同样会引起发动机窜油的故障。
目录
(一)发动机窜烧机油的故障现象
(二)造成发动机窜机油故障的原因分析(三)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一)发动机窜烧机油的故障现象
我曾对一台东风车用的发动机进行大修,该车大修后不久,就出现了窜油现象,表现为:汽车行驶时,低、中、高速都有蓝烟,且机油压力低,起动困难,行驶乏力。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大大下降,燃油和机油损耗增加,机油约5天时间补加一次,废气排放超标。打开机油加注口察看,有一定的脉动烟雾冒出;检查曲轴和进气口,有刺激气味烟雾窜出;看排气管口,有油湿现象,检查火嘴,积炭明显。以上特征表明发动机窜油现象突出。(二)造成发动机窜机油故障的原因分析
发动机在正常温度下运转,要取得动力性和经济性,工作时就必须要使进入燃烧室的混合气的压缩力符合设计要求,而且保证进气充分并且燃烧彻底,因为只有压缩压力达到最大要求和进气充分,才能保证发动机做功时能产生足够的爆破力,从而产生足够的动力,带动发动机曲轴高速运转。而要保证发动机气缸压缩力达到最大要求,则要求发动机配气机构以及曲轴连杆机构等各配合部件密封配合良好。保证密封配合良好,则要求各配合间隙符合技术要求。一旦发动机各密封配合件磨损过大,将会影响其密封性,使发动机出现窜烧机油的故障,最终令其输出功率下降且不能正常行驶。造成发动机窜烧机油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由配气机构引起
配气机构的气门、气门杆、气门导管的磨损,令其配合间隙增大。当气门杆和气门导管由于修理工艺及磨损不均匀时,会造成密封配合不良,产生漏油现象。配气机构出现上述故障,将使机油窜入燃烧室燃烧,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由曲柄连杆机构引起
(1)活塞环磨损或失效、各环环口对口。
活塞环是活塞连杆组中磨损最快的零件,尤其是第一道活塞环的磨损更为剧烈。在燃烧的作用下,环背产生很大的压力,当然大的环背压力有助于密封,但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环背的磨损。活塞环磨损或失效后,弹力减弱,开口间隙、边隙以及背隙增大,令活塞环与气缸体的配合间隙增大,使气缸内密封性变差而出现窜油,造成发动机的动力性能降低,机油消耗升高,引致通风系统严重冒烟,排气冒蓝烟和燃烧室表面积炭。
(2)活塞磨损引起的窜油。
活塞磨损最快的部位,是活塞环槽与活塞销座孔环槽的磨损,其中第一道环槽磨损最严重,由上至下,依此减轻,环槽的磨损,使活塞环槽中配合间隙增大,结果容易引起窜油现象。
3.由气缸磨损引起
气缸的工作表面,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是在活塞环运动的区域形成不均匀的磨损,沿气缸轴线方向磨成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磨损产生圆柱度误差,最大的磨损部位是活塞在上止点位置时,第一道环所对应的缸壁处,而沿横向截面是磨成不规则的椭圆形,磨损产生圆度误差。最大的磨损在进气门对面的气缸壁上,由于此处受新鲜混合气流较强冲袭作用,导致润滑油膜稀释磨料增多,温度降低,使该部位磨损严重。
4.由机油加注过多而造成
由于机油加注过量,发动机高速运转时,飞溅润滑的油多,使气缸壁产生过量机油,而活塞环亦无法把其完全刮掉而窜到燃烧室燃烧。(三)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围绕着发动机出现窜烧机油的问题,本人针对以上得出的可能产生的原因,逐项进行解体检查分析。
首先,拆下气缸盖检查,发现有个别排气门座有灰白的积炭,进气门有油湿。我将有问题的气门进行导管与杆的配合间隙的测量,发觉其配合间隙大于原厂标准0.12mm以上,造成个别进排气门与座的配合密封不良而产生积炭。
显然这是由于维修工艺不规范或材质不佳而造成的。而部分气门杆与导管的配合间隙过大,同样不排除工艺与材质的因素。于是我重新更换气门、气门导管和气门油封。
与此同时,我又重点检查活塞环几个重要数据,没有发现对口现象,我怀疑环的材质有问题,因为目前市面上的正、副厂原件都有,质量参差不齐,而环的工作条件恶劣,受高温、高压的影响。高温达到600K,压力有时会达到5MPa以上。润滑条件差,如环的材质跟不上,会使磨损加快。于是,我又选一副原厂生产、认为质量可靠的活塞环试配,重新装好发动机启动试运转,燃烧机油和动力不足现象有明显改善,但尚有蓝烟从排气管排出。即发动机窜烧机油的故障还未排除。
我又重新用量缸表测量汽缸体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圆度误差为0.05mm,圆柱度误差为0.01mm,且无拉伤痕迹,符合大修标准。但检查汽缸表面的粗糙度时,发现气缸有局部位置与活塞环无接触的痕迹。根据这种情况,估计故障可能是气缸体承孔与气缸套外径配合不良造成,因为如果气缸套与承孔
配合不是过盈,而存在间隙B,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有间隙的部位,在瞬间高温高压作用下,缸套会整体局部变形压紧在承孔上,造成较大S型变形,使活塞环与缸体间产生瞬间密封配合不良。而采用量缸表是不能量出这一变形误差的,原因是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变动量是在受到冲击力时才出现的,而且发生时的变动量为形状误差,当实际圆柱面偏离理论圆柱面时,实际圆柱内各垂直面的直径是相等的,所以用量缸表测量仍得到符合标准的数据。如图所示,实际圆柱面各点直径D数值相等,而缸套与承孔存在公差B。
根据以上分析,我重新压出缸套,经测量,果然是气缸体承孔加工不符合技术要求。我重新搪磨气缸体承孔,配换合标准的新缸套,重新装好机试运行,发动机窜烧机油现象消除。
经过一系列的调试,发动机呈正常运行状态。(四)结论
采取以上的修复方法和步骤,确保了气缸套与缸体承孔的配合间隙,排除了这台车的窜烧机油故障,从而得出结论,这台车窜烧机油故障,是大修时气缸体承孔加工精度低,使发动机工作时密封配合不良所致。
本文所述的故障虽是一般故障,但其隐蔽性强,维修时有一定难度。所以把它写出来,希望同行之间交流。此故障修复表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重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设备、工艺技术水平的迫切性。零件生产厂要严把质量关,不合格产品得坚决烧毁,提高质量,提高竞争力,这样我们的汽车行业才有出路,维修行业才有质的飞跃。
第五篇:汽车发动机缺火故障的总结与分析
汽车发动机缺火故障的总结与分析
2009-05-13 [
字体:大 中 小 ]
来源: 新浪汽车
在检修发动机故障时,特别是检修发动机怠速抖动或废气排放超标的故障时,维修人员经常会遇到故障诊断仪提示发动机缺火,对此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发动机缺火后,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会进入排气系统,造成尾气排放超标。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还会使三元催化器的温度升高,严重时会使三元催化器损坏。下面以丰田车系为例,对发动机缺火故障进行分析。
(1)发动机缺火的监测
为了防止尾气排放超标和三元催化器热损坏,发动机控制单元使用曲轴位置传感器监测发动机转动时速率的偏差来确定缺火,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识别缺火的气缸。当发动机缺火率超过了门限值并有可能导致排放超标时,发动机控制单元开始统计发动机缺火次数。
(2)发动机缺火的分类
发动机缺火可简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缺火也就是没有燃烧,另一种是部分缺火,也就是燃烧不稳定。OBDⅡ定义了A、B、C三种发动机缺火水平。
①A型缺火是最严重的缺火,接近损坏三元催化器。如果检测到,发动机故障警告灯会闪烁,提醒驾驶者立即修理,并按第一次行程逻辑存储故障码和数据帧。发动机诊断系统通过统计发动机曲轴200转中的缺火次数来鉴别A型缺火。
②B型缺火出现时,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会增加1.5倍以上。
③C型缺火是程度最轻的缺火,会导致汽车废气排放不达标。
发动机诊断系统通过统计发动机曲轴1000转中的缺火次数来鉴别B、C型缺火,B、C型缺火在两次行程中连续发生,发动机控制单元会存储故障码并点亮发动机故障灯。空燃比正确、点火充足以及机械状况好的发动机就不会发生缺火,如果有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燃烧就会过早结束,从而产生缺火。
(3)发动机缺火的检修
在排除发动机缺火故障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3点,即缸压、点火以及喷油。
①缸压:利用缸压表可以很容易进行检测,在这里不再赘述,但要考虑到,气门弹簧的硬度变化与凸轮轴的磨损程度在量缸压的时候很难检测出来,也要考虑到进气量是否足够(漏气或气门积炭)。
②点火:对于发动机缺火的检修,有时只靠读取发动机数据流是不能发现问题的,还要借助示波器来进一步做出判断。点火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点火正时、火花塞的工作是否正常、高压线的阻值是否在标准值范围、点火线圈的工作是否正常(电源线与信号线是否虚接)以及发动机控制单元的工作是否正常(包括CAN数据提供的信号)。建议尽量使用仪器检测(图1),例如可以用示波器检查凸轮轴传感器与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同步性,能够分析出失火的存在性和点火正时与配气相位的准确性;用示波器检查点火线圈的工作状况与点火时间,同时能够分析出火花塞的好坏;用示波器检查各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线的连接;用兆欧表检测火花塞的电阻;用万用表检测高压线的阻值。
③喷油:一是通过数据流察看喷油脉宽、点火时间以及氧传感器的工作状况,二是用示波器检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与喷油器的同步,检查TPS与氧传感器的同步,再就是检查喷油器与氧传感器的同步(怠速时在进气口喷入清洗剂,检查喷油器和氧传感器的变化),最后检查喷油器的单独波形,分析喷油器的好坏与喷油时间的长短(与标准波形进行对比),最后要考虑使用的汽油标号、爆震传感器以及三元催化器等。
很多维修站喜欢用换件的方法来检查缺火故障,虽然维修人员不推荐这样做,但是有时这样做也能够快速排除故障。如果采用1缸失火,我们可以将2缸的缸线和1缸对换,将3缸喷油器和它调换,火花塞可以与4缸互相调换,这样更换后我们再试车,直到故障再次发生。如果故障成了2缸失火,则是缸线的问题,如是3缸失火则是喷油器的问题,以此类推。如果故障没有转移,则考虑机械故障或其他元件故障。
其实,发动机缺火的故障检修并不复杂,通常是点火系统的故障较多,有时故障点也会出现在机械方面或发动机电控方面。下面,维修人员结合2个具体的故障案例来简要说明缺火故障的检修。
案例1
故障现象:一辆2003年款丰田大霸王多功能车,装备2AZ-FE发动机,用户反映早上着车后发动机怠速抖动。
检查分析:将车留厂观察,停放一夜后,第二天早上着车发动机怠速抖动。使用丰田智能检测仪检测,无发动机故障码存储;查看发动机数据流,发现2缸缺火。互换2缸和3缸点火线圈后,2缸缺火提示消失,3缸出现了缺火。
故障排除:维修人员分析是2缸点火线圈在冷态下工作不良,更换2缸点火线圈后,发动机怠速抖动的现象消失。
案例2
故障现象:一辆2006年款丰田花冠轿车,装备1ZZ-FE发动机。用户反映发动机故障灯点亮,发动机怠速时抖动。
检查分析:使用丰田智能检测仪检测,调取发动机故障码为P0304(检测到发动机第4缸缺火),查看发动机缺火数据帧为:发动机转速724r/min,总点火次数391次,发动机4缸缺火次数4次。
对发动机进行基本检查,但是没有发现问题。替换了点火线圈、火花塞以及喷油器等部件,但是依然显示发动机缺火。怀疑发动机进排气系统有问题,测量气缸压力,测得1缸、2缸以及3缸的缸压接近1.4MPa,4缸的压力1.2MPa,虽然比其他3个缸的缸压小0.2MPa,但也在正常相差范围内。
维修人员决定用废气分析仪进一步检查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为了满足排放法规的严格要求,使HC、CO和NOx等有害气体零排放,现代发动机控制系统必须始终将实际空燃比控制在理论空燃比14.7:1(也就是过量空气系数始终为1)附近。实测该车发动机怠速工作时尾气成分为:CO2为9.94%,O2为8.09%,HC为596×10-6,CO为0.784%,NOx为0×10-6,过量空气系数为1.5。
将发动机转速稳定在3000r/min时,过量空气系数接近1,这表明高速时发动机控制系统对实际空燃比的控制基本正常。维修人员怀疑发动机工作时有未经过空气流量计的空气进入气缸,造成怠速时混合气过稀,使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拆掉气门室盖,检查气门正时正常。检查进排气门间隙,发现4缸2个排气门中,有一个没有间隙,始终顶在凸轮轴上,造成气门无法关闭,一直存在漏气。拆解发动机气缸盖,发现始终漏气的排气门的气门座下沉。
故障排除:对发动机4缸下沉的排气门座进行修复,并更换4缸的2进2排4个气门和气缸盖全部16个气门油封,装复后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