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太原市古交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模版]
关于太原市古交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
复
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
领导组办公室文件
晋煤重组办发(2009)79 号
关于太原市古交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太原市人民政府、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
你们《关于申报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请示》(并政请〔2009〕22号)、《关于上报太原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修改方案的函》(并政函〔2009〕46号)、《关于古交市煤矿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方案的意见》(并政函〔2009〕84号)、和《关于拟整合太原市古交市煤矿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方案中十座煤矿的请示》(同煤董字〔2009〕260号)、《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参与太原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调整情况的报告》(晋煤销项目字〔2009〕308号)收悉。《古交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已于2009年6月19日和10月30日经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审查通过。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太原市人民政府和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古交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
同意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10处煤矿整合为7处,产能由255万吨/年增加到420万吨/年;
同意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2处煤矿单独保留,产能由60万吨/年增加到150万吨/年;
同意山西古交煤焦集团有限公司兼并重组4处整合为3处,产能由75万吨/年增加到150万吨/年;
同意古交市千峰精煤有限公司整合保留为1处煤矿,产能由66万吨/年增加到120万吨/年;同意古交市矾石沟煤焦有限公司矾石沟煤矿整合保留为1处,产能由45万吨/年增加到90万吨/年;
同意古交市矾石沟煤焦有限公司大川河煤矿单独保留,产能由21万吨/年增加到45万吨/年;同意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古交原相煤矿单独保留,产能由120万吨/年调整为90万吨/年。
同意山西石鑫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保留1处,产能由84万吨/年增加到90万吨/年。重组整合后矿井名单为:
1、大同煤矿集团太原新桃园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90万吨/年);
2、大同煤矿集团太原鸿福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60万吨/年);
3、大同煤矿集团太原福巨源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60万吨/年);
4、大同煤矿集团太原鸿雁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45万吨/年);
5、大同煤矿集团太原铁鑫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60万吨/年);
6、大同煤矿集团太原银宇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60万吨/年);
7、大同煤矿集团太原台城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45万吨/年);
8、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古交鑫峰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90万吨/年);
9、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古交辽源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60万吨/年);
10、古交市矾石沟煤焦有限公司矾石沟煤矿(暂定名,矿井能力90万吨/年);
11、古交市矾石沟煤焦有限公司大川河煤矿(暂定名,矿井能力45万吨/年);
12、古交市千峰精煤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120万吨/年);
13、山西古交煤焦集团平定窑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60万吨/年);
14、山西古交煤焦集团星星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45万吨/年);
15、山西古交煤焦集团玉峁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45万吨/年);
16、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古交原相煤矿(暂定名,矿井能力90万吨/年);
17、山西石鑫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矿井能力90万吨/年)。
二、关闭以下8处矿井:
1、古交市东曲第三煤矿
2、古交市杨家坪煤矿
3、古交市福鑫煤业有限公司
4、古交市河口镇碾沟煤矿
5、古交半沟煤矿有限公司
6、山西古交加乐泉永顺煤矿有限公司
7、古交市东曲千树坪煤矿
8、古交市阁上乡大山煤矿
《方案》批复后,省有关部门立即吊销以上8处矿井的相关证照,在整合后改造建设矿井中明确不利用的井筒,2009年底前古交市人民政府按“六条标准”实施关闭到位。
三、对列入“十关闭”的煤矿,按照晋政办发〔2008〕60号文要求,省有关部门立即吊销相关证照,2009年底前古交市人民政府按“六条标准”实施关闭到位。
四、本《方案》确定的矿区范围、矿区面积和开采煤层原则上不予变动,如遇特殊情况确需要调整,以《采矿许可证》载明为准。国有大集团、大公司(5+3)重组整合保留矿井变更为其他企业重组整合的,新增井田面积和资源/储量应重新核实调整。
五、《方案》批复后,古交市人民政府和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应按照省政府晋政办函[2008]168号及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的规定,尽快办理名称预核准和资产评估,各类许可证、照变更等工作。各类许可证、照变更以工商登记的企业预核准名称为准。
六、对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会议已审查,涉及电力企业办矿等尚需省政府审定的,另行批复。
七、你市要根据省政府晋政发〔2008〕23号和晋政发〔2009〕10号文精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按批复落实好《方案》。
特此批复
二00九年十一月六日
第二篇: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协议书
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意向协议书
甲方:
地址:营业执照号: 法定代表人(或投资人):
乙方:
地址:营业执照号: 法定代表人(或投资人):
丙方:
地址:营业执照号: 法定代表人(或投资人):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3]15号)精神有关要求,经协议各方平等协商,达成以下重组意向协议书:
一、重组各方基本情况
(一)甲方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企业住址:
企业经济类型:
法定代表人(或投资合伙人):
注册资本:
矿井性质、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矿区面积…km、开采煤层…、…,开采深度…。矿井保有资源储量…万吨、瓦2斯等级、开拓方式等。
(二)乙方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企业住址:
企业经济类型:
法定代表人(或投资合伙人):
注册资本:
矿井性质、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矿区面积…km2、开采煤层…、…,开采深度…。矿井保有资源储量…万吨、瓦斯等级、开拓方式等
(三)丙方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企业住址:
企业经济类型:
法定代表人(或投资合伙人):
注册资本:
矿井性质、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矿区面积…km2、开采煤层…、…,开采深度…。矿井保有资源储量…万吨、瓦斯等级、开拓方式等
二、重组方式
(一)协议各方同意以A或B方式进行兼并重组
A方式:以甲方为兼并重组主体企业,与乙方、丙方兼并重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资源、资本、生产、技术、安全、经营、组织经及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方面的同一责任主体。
B方式: 甲方、乙方、丙方联合重组,新设立***煤业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资源、资本、生产、技术、安全、经营、组织经及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方面的同一责任主体。
以上两种方式,符合条件可采取集团公司形式。
(二)重组后企业生产能力万吨/年。
三、协议各方同意兼并重组中涉及的资产按照合法程序,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评估结果为基础,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由协议各方协商确定。
四、本意向协议书经双方协商达成,签字盖章后生效。具体事项经充分协商、修改、补充后,签订正式兼并重组协议书。
五、本意向协议一式 份,双方各执贰份,并报当地煤矿兼并重组办公室备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法定代表人签字:乙方法定代表人签字:
日期:
日期:
第三篇: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意向性协议书
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意向性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丙方:
丁方:
戊方:
己方:
庚方:
按照《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意见》(号)要求,为提高煤炭生产集约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甲、乙、丙、丁、戊、己、庚七方经充分酝酿协商,同意对甲、乙、丙、丁、戊、己、庚七方进行兼并重组,成立重庆联合矿业集团公司(需要初步确定公司名称,最终以工商局核准的名称为准),达成协议如下,各方共同遵守:
一、由七方共同以实物、现金等净资产方式投入,对甲、乙、丙、丁、戊、己、庚七方进行兼并重组,组建成立重庆联合矿业集团公司。
二、期限:长期。
三、方式:各方同意选择第(1)种方式。
1、组建集团公司。共4页第1页
2、新设合并。
3、吸收合并。
四、公司名称:
五、出资方式为:
1、甲方出资方式为:煤矿净资产,出资额以协商确认或评估机构评估的金额为准。
2、乙方出资方式为:煤矿净资产,出资额以协商确认或评估机构评估的金额为准。
3、丙方出资方式为:煤矿净资产,出资额以协商确认或评估机构评估的金额为准。
4、丁方出资方式为:煤矿净资产,出资额以协商确认或评估机构评估的金额为准。
5、戊方出资方式为:煤矿净资产,出资额以协商确认或评估机构评估的金额为准。
6、己方出资方式为:己方为甲方的子公司,以公司净资产出资,出资额以协商确认或评估机构评估的金额为准。
7、庚方出资方式为:己方为甲方的子公司,以公司净资产出资,出资额以协商确认或评估机构评估的金额为准。
六、由甲、乙、丙、丁、戊、己、庚七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组建重庆联合矿业集团公司,公司股东的权利、义务、公司的设置、管理、解散及清算事宜在公司章程中具体明确,并报请国家工商行政主管机关备案并登记注册。
七、由甲、乙、丙、丁、戊、己、庚七方组建重庆联合矿业集
团公司的章程为本协议附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八、重庆联合矿业集团公司组建完成后,甲、乙、丙、丁、戊、己、庚各方仍然按照国家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的税务登记证属地纳税。
九、重庆联合矿业集团公司成立后,各方同意按照市、县政府有关要求在公司设立安监部门,生产技术部门和办公室,并配置人员,对公司所属煤矿履行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职能。
十、各方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召开全体股东大会,民主推行。
十一、重庆联合矿业集团公司组建完成后,由甲、乙、丙、丁、戊、己、庚七方以各方的投资额度分配承担公司机构的各项运行费用,按预先缴纳公司统一管理、支配、年底结算,多余的结转下年,不足部分补足。
十二、保证与承诺条款:对兼并重组前各煤矿企业的债权、债务,由各煤矿自行清理、了结;兼并重组后的煤矿企业不承担兼并重组前各煤矿企业的债权、债务;各方承诺兼并重组时已结清各自的债权、债务,否则追究相关出资的的违约责任并赔偿由此给兼并重组后成立的新公司造成的损失。
十三、成立重庆联合矿业集团公司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十四、兼并重组所产生的费用分摊条款:按出资比例进行分摊。
十五、违约责任: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均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伍拾万元;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赔偿;各方均有过错的,按过错大小确定赔偿金额。
十六、争议的解决:各方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若各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对方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七、本协议书未尽事宜,各方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八、本协议一式捌份,协议各方和办理注册登记等主管部门各执一份,经甲、乙、丙、丁、戊、己、庚七方的法定代表人(业主)或授权代表签名并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丙方:(盖章)丁方:(盖章)
戊方:(盖章)己方:(盖章)
庚方:(盖章)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六日
第四篇: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情况
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情况
汇报材料
山西焦煤集团岚县正利煤业有限公司
根据省政府2009年5月6日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有关精神,山西省焦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山西省焦炭集团全资子公司岚县煤焦有限公司开始战略重组,并于2009年8月21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09年8月17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下发了晋煤重组办发[2009]17号文,明确了重组后企业名称为山西省焦炭集团岚县煤焦有限公司。2009年9月4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晋国资改革函[2009]360号文件批复了双方合作重组事宜,重组后的山西省焦炭集团岚县煤焦有限公司葛铺煤矿是山西焦煤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与山西省焦炭集团岚县煤焦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股份制新建项目,山西焦煤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占51%股份控股山西省焦炭集团岚县煤焦有限公司,山西省焦炭集团岚县煤焦有限公司占49%股份。2009年11月20日,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晋)名称变核内【2009】第001419号《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予以核准更名。2009年12月8日换发了采矿许可证。
岚县正利煤业有限公司建设的葛铺矿井,2009年8月份签署合作协议开始整合筹备,11月3日带队进驻,通过一系列前期准备和对各生产系统的隐患排查,矿井在2009年12月25日主通风机投入运行,于2010元月1日正式复工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矿井取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焦煤集团及投资公司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一、矿井基本概况
葛铺煤矿位于吕梁市岚县社科乡葛铺村,原为山西省焦炭集团全资企业。2009年9月,根据省政府5月6日省属企业改革座谈会会议精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吕梁市岚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17号)和省国资委《关于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公司与山西省焦炭集团有限公司资产重组有关事宜的批复》(晋国资改革函[2009]360号)文件精神,由山西焦煤集团投资公司控股51%,山西省焦炭集团参股49%,组建新股份制企业,企业名称变更为山西焦煤集团岚县正利煤业公司(省工商局以(晋)名称变核内[2009]第001419号文予以变更核准)。
第五篇:广西省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广西省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发表于:2013-01-05来源:广西新闻网
近日,广西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广西将逐步形成以百色、河池、来宾地区为主的煤炭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期末,形成1-2家规模在50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企业,2-3家规模在20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企业,广西全区煤炭工业年产能1500万吨左右。兼并重组将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方式,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形式,开展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广西将鼓励跨区域兼并重组,鼓励有管理经验、拥有先进技术的煤矿企业参与区内煤矿兼并重组;同时也鼓励电力、冶金、有色、化工等行业的优势企业以入股的方式参与。为了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广西将给予实施煤矿兼并重组的煤矿企业在财政资金、资源配置等方面政策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