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取关键词的答题方法
提取关键词的答题方法
山东临沭一中朱孔玉
提取关键词的题型初次出现在2005年全国高考试卷(1)中,原题目如下:
1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分析] 什么是“关键词”?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此是这样解释的“(1)指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词语。(2)指检索资料时所查内容中必须有的词语。”依照这里的解释不难理解,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是一种压缩信息类的题型,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解题方法] 做这类题目,首先要分清语段的类型,看是记叙性语段,还是议论性语段,还是说明性语段。
如果是记叙性语段,首先要找出叙述的对象是什么,文段围绕这个对象说了什么事,最后的结果如何或者影响如何,然后在这基础上再提取关键词;如果是议论性语段,首先要找出语段的观点是什么,围绕此观点分别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提取关键词;如果是说明性语段,就要首先找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文章对此说明对象说明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在这基础上再提取关键词。
提取完成后要检验,方法是把提取到的关键词连结成句,如果能够体现短文的主要内容,就可以认定是符合要求。
上面2005年全国高考试卷(1)中文段可以看作说明性语段,说明的对象不难看出,前面是说“古籍”,后面是“人才”,围绕“古籍”说的是它的“修复”,围绕“人才”说的是其“不足”,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连接成:(馆藏)古籍(亟待)修复,(但这方面)人才(严重)不足。这一句子基本能概括选段的内容,所以按照要求答案就可以表述为:古籍 修复 人才 不足。
另外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先压缩语段再提取关键词。拿过一个语段先压缩概括其内容,这应不是什么难事,平时语文课堂中的压缩概括文段内容、提炼文段观点、归纳段落大意等,都是我们经常做的。还是上面所给的材料,一共两句话。第一句话又分为两个层次:先说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足;再说各地图书馆、博物馆同样面临古籍修复人才不足的问题,其中“不足百人”,表明这方面专业人才奇缺。第二句话是算了一笔账,同样说明了古籍修复人才不足的问题。
这段话的中心可以压缩概括为“馆藏古籍亟待修复,但这方面人才严重不足”。然后再进行提取,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古籍、修复、人才、不足(缺乏)”这四个关键词。
2006年,提取关键词又一次出现在广东高考卷中。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4分)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的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像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按照上面的解题步骤,很容易找出书法、意象、舍貌取神三个词来,由于题目要求是四个,所以可将“舍貌取神”替换为“体味”和“神髓”。
[巩固训练]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新华网西昌10月24日电(记者贾永、白瑞雪、孙彦新)“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
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着“月亮城”之称。火箭升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阳和火箭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18时29分,嫦娥一号离开托举她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开始了100多万公里的奔月之旅。未来两周内,卫星将经过4次变轨、2次-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最终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环月轨道,对月球开展科学探测。在这个与地球最近的星球上,至今还没有中国人的足迹,却有一座以人类飞天第一人——明朝人万户命名的环形山。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答案: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深空探测启动
第二篇:公务员面试:如何提取答题关键词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关键词”法,就是考生在列举提纲的时候,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以简短的词语列出答案要点,进入角色,快速反应,从容应对,轻重缓急,先公后私,迅速形成答案的方法。此法是解决情境应变题的高分法宝,具有快速、精准、干练、高效的特点,深受考官的喜欢和推崇。
下面以这道真题为例,共同探讨“关键词”法的高效之处。
【问题】
有家企业排污不达标,现要关闭,但工人反对,政府派你去解决,你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企业排污不达标,对其关闭,体现了政府贯彻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力度和决心。但现在有工人反对,说明我们前期的宣传教育没有做好,对于出现的这一意外情况,我会高度重视,立即着手处理。
安抚情绪,讲明道理。我会安抚大家激动的情绪,向工人们说明关闭企业的原因,并耐心讲解污水排放的危害。企业排
污不仅危害环境,更重要的是威胁生活在周围的群众的生命健康,从长远考虑,水遭受到污染,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全市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影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赢得工人们的理解。
了解原因,解决问题。我会深入了解工人反对的原因,对大家关心的失业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向工人讲明企业关闭后可以通过排污整改,待符合国家标准后可继续生产,并耐心地讲解国家的政策、相关文件精神和解决方案,争取赢得工人的理解、信任。另外,如若有个别工人生活上确实有困难,我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与企业领导一起商量给予适当的补助。
竭尽全力,圆满解决。节能减排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执行政策时要做好宣传、教育、解释、处理等工作,把这家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好,坚决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在解答这道面试题目时,需要明确角色意识,更需要明确具体措施,采取“关键词”法,缩短思考时间,只要能够组词造句,自成一段就行了。
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表明处理此事的态度;其次,以谦
和负责的态度与工人进行沟通,争取达成共识;再次,从工人的角度考虑其反对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升华。本题的解决重在沟通,这是处理冲突性事件的基本方法。在沟通的过程中,建立起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三篇:提取关键词
压 缩 语 段
之提取关键词
“关键词”概说
关键词这一概念在撰写正规论文时经常涉及,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关键词又是网络中经常提及的词语,指的是人们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也就是让搜索引擎寻找的东西。可以说寻找关键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摘取恰当的词语来表达中心内容。它不仅仅是在语用题中考察,其实也关系到阅读和作文的审题,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提取关键词本质上是对语段关键、主要、核心信息的集中。
★提取关键词本质上是压缩的压缩,精练的精练,关键的关键。解题方法
一、核心话题法:抓语段核心话题词语
任何文体性质的语段都得围绕某个核心话题展开,这个话题词语在语段中出现的频率一般较多,承载语段核心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寻找中心话题小秘笈:
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叙述的对象(人、事)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 以说明为主的文章——说明对象
以描写为主的文章——描写对象(景、物)以抒情为主的文章——情感倾向的词 解题基本流程:
明确话题—寻找谓语—连缀成句—提取关键词 例: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2005年高考全国卷)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1.明确陈述的话题(对象):“古籍”、“人才”
2.寻找与陈述对象(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寻找和明确与主要话题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如“修复”、“缺乏”就是对陈述的对象的陈述。3.将几个词语连缀成句(主谓结构)。话题和谓语等词句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连缀成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馆藏)古籍(亟待)修复,(但这方面)人才(非常)缺乏。(一般可以表述为:“谁或什么怎么样了”这样一种主谓结构)。
4.筛选,提炼出关键词。
最后,我们把连缀成的句子放入文段中检验,如能基本表达出文段的中心内容,即可筛选并敲定关键词——古籍、修复、人才、缺乏(不足)。
二、关键语句法:筛选语段中的关键句
有的语段中会有针对核心话题的核心陈述句,有的语段中有或总领或总结的概括性中心句,这些句子,或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我们要特别关注。在筛选时,我们可抓住这个句子,顺藤摸瓜找到关键词。寻找中心句小秘笈:
除了段首句之外,还要留意文中的转折句、因果句、结论句,这些往往是作者有意强调的内容,关键词常常就隐含于其中。解题基本流程:
确定中心句——仔细琢磨——提取关键词
例: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2006年高考广东卷)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解析:最后一个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而“舍貌取神”又是这个句子的核心。只要我们抓住这个句子,找出“貌”“取”“神”三字的各自所指,就能轻易套牢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意象”“体味”“神髓”。再用“话题法”,找出本语段的核心话题对象——“书法”,另一关键词也便找出来了。
三、结构层次法:任何语段都表现为一定的思路层次
每个语段的构成都有自身的特点,或总分,或分总,或并列,或偏正,或解证,或承接,等等。不同的构成,就意味着关键词的位置不同。比如,联合关系语段的关键词就常常分布在并列的各个层次中,而偏正关系语段的关键词一般是在正句之中,即“但”等转折连词所领起的后半部分。前面我们所讲的要寻找中心句,如何寻找,首先就必须分析语段的结构层次。如段落由一正一反两层意思组成,那么,被衬托的那层意思就是中心句;段落由总分关系的句子组成的,总句就是中心句;因果关系的段落,表果的句子往往是中心句;转折关系的段落,表转折的部分就是语义的中心所在。从构段关系找关键词小秘笈:
联合结构(包括并列、承接、递进、选择等):兼顾并存,切忌偏废 偏正结构(包括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等):以“正”为主,舍偏取正。例:提取下面一段文字的关键词,把它们组合成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话,作为这段文字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完全秉承商业电影模式的《指环王》成功地“加冕”了奥斯卡。商业电影,是当代流行的“快餐文化”的一种形式。听通俗歌曲、玩电子游戏、看美国大片、网上谈情说爱等都成了快餐文化的“经典”。快餐文化充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它对于面临工作压力和个人空间日益狭小的现代人,有缓解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作用,虚弱的江湖恩怨和匪夷所思的打斗场面,着实让处在生存压力下的现代人放松了一把。但是,快餐文化的文化含量稀薄,蓄意炒作、相互复制是其特征。粗糙低俗的快餐文化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引起的“精神沙化”已经显现:形形色色的文化赝品,大面积地侵占了我们的精神领域,把我们的精神文化空间堵塞得水泄不通,“繁华的荒芜”成为现代人的精神病根,人们在接受快餐文化的同时,逐渐失去了高雅的品位,导致价值取向的迷失。
从内容上看,这个语段前后两个层次是分别就“快餐文化”的优点和缺点作分析,但前后是一个转折关系,属偏正结构,表意自然在后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又以冒号为界分为两层。冒号后是具体列举“精神沙化”的表现。再结合话题“快餐文化”和题目中的“比喻手法”“一句话”“作标题”三个具体要求,就不难得出答案:快餐文化引起“精神沙化”。
四、注意用词频率
有时,词语出现的频率也可作为我们答题的一个参考依据,因为有些时候,作者要对重要的内容或反复强调,或多方论述,或全面介绍,这就必然导致相关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我们要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这些多次出现的词语往往就是需要提炼的关键词。
例: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十五”期间,全国妇联与政府部门联手加强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推动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完成了三个目标,即培训200万下岗失业妇女,为200万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多渠道帮助200万妇女实现再就业。同时建立了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组织了妇女创业师资培训班,发放了妇女创业循环资金,总结推广妇女创业孵化器、小额贷款助创业等经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拓展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层次和创业领域。本段中“妇女”“就业”是两个高频词,极有可能是关键词,而事实上,它们的确是本语段的陈述话题。而语段的中心是介绍全国妇联与政府有关部门在“帮助”妇女就业方面所作的具体工作及产生的效果。当然,后两个关键词——“帮助”“拓展”,我们还得借助其他的方法,比如层次分析、语意概括等,才能捕捉得到。
强化演练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10年高考江苏卷)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转辗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 —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与水生植物体内。
吸碳 略施魔法 光合作用
2.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15个字)(08年高考江苏)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应用于决策(或“应用”、“应用于决策之中”)
3.阅读下面文段,从中提取出三个关键词(2008年福建卷)
美国卡地夫大学的科学家近日起程,前往调查大西注深处地壳失踪之谜。
通常情况下,地幔由数公里厚的地壳所覆盖,但科学家发现,在大西洋中部约有数千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壳似乎大面积失踪,地幔直接暴露在水下3000米左右的海底。卡地夫大学地球、海洋与行星科学学院的海洋地质学家克里斯认为,这有如发现了地球表面的伤口。他表示,该处虽不是地壳失踪的唯一之处,但可能是最有意义的一处。一般来说,当板块断裂后,地幔将涌出,形成岩浆。而这种通常的情况没有发生,说明一定存在某种原因。科学家希望了解该处的地壳是否从来就不存在,还是因为发生大规模地层断裂所致。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科学家希望搞清楚,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克里斯将参加由特勒姆大学海洋地球物理系教授罗杰?塞尔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搭乘库克号科学考察船,前往佛得角群岛和加勒比之间的区域通行考察。科学家将利用声纳技术形成海底声纳图像,并利用海下机器人钻取岩芯样本。科学家认为,这次考察将为深入研究和了解地幔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并可能加深对板块构造的理解。
地壳 失踪 考察(调查)
4.下面是一篇科技论文的摘要,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2009年四川卷)
本文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成本的关键。聚乳酸;合成;新进展;复合应用
5.请从下面论文简介中提取3个反应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2009年天津卷)
这篇文章对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士”在先秦时期的演进做了全景式的追寻,有助于人们对“士”的源起及早期衍变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士、先秦、演进
第四篇:贵州银行招聘网之银行面试如何提取答题关键词
贵州银行考试交流群1:374223709;每日一练,真题共享
贵州银行招聘网之银行面试如何提取答题关键词
贵州中公金融人为您提供最新银行招聘信息及免费备考资料、备考视频、试题真题等资料,欢迎大家收藏(ctrl+D),贵州中公金融人预祝众考生考试成功!
“关键词”法,就是考生在列举提纲的时候,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以简短的词语列出答案要点,进入角色,快速反应,从容应对,轻重缓急,先公后私,迅速形成答案的方法。此法是解决情境应变题的高分法宝,具有快速、精准、干练、高效的特点,深受考官的喜欢和推崇。
下面以这道真题为例,共同探讨“关键词”法的高效之处。【问题】
有家企业排污不达标,现要关闭,但工人反对,政府派你去解决,你该怎么办? 【中公点拨】
企业排污不达标,对其关闭,体现了政府贯彻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力度和决心。但现在有工人反对,说明我们前期的宣传教育没有做好,对于出现的这一意外情况,我会高度重视,立即着手处理。
安抚情绪,讲明道理。我会 安抚大家激动的情绪,向工人们说明关闭企业的原因,并耐心讲解污水排放的危害。企业排污不仅危害环境,更重要的是威胁生活在周围的群众的生命健康,从长远 考虑,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延安东路117号友谊大楼3楼
电话:0851-5805808
http://gz.jinrongren.net/
贵州银行考试交流群1:374223709;每日一练,真题共享
水遭受到污染,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全市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影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赢得工人们的理解.中公金融人版权。了解原因,解决问题。我会 深入了解工人反对的原因,对大家关心的失业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向工人讲明企业关闭后可以通过排污整改,待符合国家标准后可继续生产,并耐心地讲解国家 的政策、相关文件精神和解决方案,争取赢得工人的理解、信任。另外,如若有个别工人生活上确实有困难,我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与企业领导一起商量给予适当 的补助。
竭尽全力,圆满解决。节能减排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执行政策时要做好宣传、教育、解释、处理等工作,把这家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好,坚决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中公金融人版权。在解答这道面试题目时,需要明确角色意识,更需要明确具体措施,采取“关键词”法,缩短思考时间,只要能够组词造句,自成一段就行了。
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表明处理此事的态度;其次,以谦和负责的态度与工人进行沟通,争取达成共识;再次,从工人的角度考虑其反对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最后,中公金融人总结升华。本题的解决重在沟通,这是处理冲突性事件的基本方法。在沟通的过程中,建立起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小编推荐:
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延安东路117号友谊大楼3楼
电话:0851-5805808
http://gz.jinrongren.net/
贵州银行考试交流群1:374223709;每日一练,真题共享
一、贵州中公教育金融人官方微博:http://weibo.com/u/5096611985
二、贵州银行考试学习群1:374223709
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延安东路117号友谊大楼3楼
电话:0851-5805808
http://gz.jinrongren.net/
第五篇:社科类文章如何提取关键词
【原题重现】
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卷第12小题。(文章略)
12.统观全文,从中摘取最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5个关键词。(5分)
【分析】分值5分,很高。此题考查的摘取关键词。考点实则为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5分的分值是很高的。一般来说,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因为这个能力会涉及到阅读、语用、作文审题等等,是一个影响学生高考成绩的很重要的能力。
一、【方法解读】
【高考真题】:(2010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转辗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与水生植物体内。
【解析】属“提取关键词”题型。解题步骤:1.读题,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2.分层次,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题中要求“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接着”、“最终”提示我们这一过程可分三层次,三个层次的核心动词便是“吸碳”、“施魔法”、“光合作用”。答案:吸碳 略施魔法光合作用
二、【考点明析】:
关键词这一概念在撰写正规论文时经常涉及,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关键词又是网络中经常提及的词语,指的是人们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也就是让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搜索)寻找的东西。关键词的内容大多为人名、术语、网站、新闻、软件等。例如,就今天我们学习的探讨的内容,我们可以搜索[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关键词],那么这四个词就可称为关键词了。
三、【火眼金睛】
方法一:步步为营法(从语段中心话题入手)
解题基本流程:明确话题——寻找谓语——连缀成句——提取关键词 具体阐释:我们以2005年全国卷为例。
例①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
椐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分析步骤]
1.明确陈述的话题(对象)。
任何语段,无论是记叙、议论或说明,它总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展开的,体现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那么,我们就要根据不同文体来寻找语段话题(重要信息)寻找中心话题小秘笈:
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叙述的对象(人、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说明对象
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描写对象(景、物)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情感倾向的词
例②这个语段的主要表述对象(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古籍”(“馆藏古籍”)、“人才”,两个都是主题词,都要筛选出来。
2.寻找与陈述对象(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
在这一步,我们主要是寻找和明确与主要话题(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如“修复”、“缺乏”就是对陈述的对象的陈述,不可不取。3.将几个词语连缀成句(主谓结构)。
话题和谓语等词句选定后,我们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成一个谓结构的句子。本题可连缀成:(馆藏)古籍(亟待)修复,(但这方面)人才(非常)缺乏。(一般可以表述为:“谁或什么怎么样了”这样一种主谓结构)。4.筛选,提炼出关键词。
最后,我们把连缀成的句子放入文段中检验,如能基本表达出文段的中心内容,即可筛选并敲定关键词——古籍、修复、人才、缺乏(不足)。
方法二:顺藤摸瓜法(寻找中心句入手)
具体阐释:把握语段的中心,关键是找到中心句。中心句往往是语段中表示中心语义的句子,是语段的核心。中心句有时是起始句,有时是终止句,有时又可能在展开部分。这些句子,或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我们要特别关注。在筛选时,我们可抓住这个句子,顺藤摸瓜找到相关关键词。
解题基本流程:确定中心句——仔细琢磨-——提取关键词 我们以2006年广东题为例:
例②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简析]最后一个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而“舍貌取神”又是这个句子的核心。只要我们抓住这个句子,找出“貌”“取”“神”三字的各自所指,就能轻易套牢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意象”“体味”“神髓”,再用上面所讲的话题法,找出本语段的话题对象——“书法”,另一关键词也便找出来了。
寻找中心句小秘笈:
除了段首句之外,我们还要留意文中的转折句、因果句、结论句,这些往往是作者有意强调的内容,同学们在筛选信息时千万不能视而不见,因为关键词常常就隐含于其中。
四、【总结方法】:
1.明确中心词
2.关注高频词
3.寻找中心句
4.明确具体要求
五、【挑战高考】
练1.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15个字)(3分)(08年福建)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你的答案】
练2.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
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决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_____________。(2)人学的史学观: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答案】
【参考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应用于决策(或“应用”、“应用于决策之中”)(1)冰冷、必然性(或“历史必然性”)、逻辑;(2)慈悲、戏剧性、生灵(或“命运”或“生命的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