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时间:2019-05-13 03:2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第一篇: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富民强市 和谐宜居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奋斗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优化经济结构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说,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123亿元,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

5年来,我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喜人;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等五大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87.1%,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700亿元;金融、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服务业项目相继建成,三次产业比例从2005年的11.7∶45∶43.3调整为2010年的9∶44.9∶46.1。县域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南北两翼快速崛起,两翼四县(市)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相继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温泉之都,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

提升宜居品质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说,过去5年,市政、交通、环保、水利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成了温福、福厦高速铁路,机场高速、渔平高速以及三环、绕城高速主要路段,地铁一号线全线动建,综合性、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基本形成。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取得进展,东扩南进、沿江向海步伐加快,建成区面积从2005年的158.2平方公里扩展到220平方公里。

5年来,福州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取得重大成就,以最高票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乌山、屏山历史风貌区保护改造基本完成,闽江两岸灯光夜景工程建设、城区内河整治广受社会各界好评。生态建设持续加强,“四绿”工程深入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在2010年中国环境规划院公布的宜居城市监测评价结果中位居榜首。城乡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农村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达85.5%,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54.5%提高到2010年的62%。

致力先行先试 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说,过去5年,我市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全面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和公用事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稳步开展。

过去5年里,我市对外开放持续扩大,5年实际利用外资达45.8亿美元,新引进了3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榕投资或设立办事处,外贸出口实现翻番。榕台交流合作不断取得突破,率先实施中央惠台政策,率先开通两岸海上直航,率先推动两岸双向投资,“5·18”海交会、海峡两岸合唱节、“两马”同春闹元宵等影响日益扩大。全力做好平潭综合实验区基础设施

和规划前期工作,积极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

注重传承创新 文化建设卓有成效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说,5年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扎实推进,荣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过去5年,闽都文化得到有效挖掘、传承和弘扬,三坊七巷、船政、昙石山、寿山石等文化品牌效应持续凸显,寿山石雕等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保护名录。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茉莉花文艺奖评选活动广泛开展,闽剧《红豆缘》等一批文艺精品获得全国性大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健全,“激情广场大家唱”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取得新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居全省首位。

切实改善民生 和谐福州加速构建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说,过去的5年,我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有效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双高普九”,公共教育满意度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位。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基本建立,居民健康主要指标在全省领先。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5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47万人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铺开,在全省率先开展城镇居民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各类特困群体得到有效帮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建成保障性住房6.8万套。推出了公园、公厕免费开放和公交车免收空调费等惠民举措。5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9.5%和64.4%。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依法治市进程加快,“平安福州”建设持续深化,社会治安满意率从2005年的90.48%提高到2010年的94.97%。人口计生、体育、广电、新闻出版、老龄工作、残疾人事业、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

提升领导能力 党建保障更加有力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说,过去5年,我市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持续提升。

探索建立了市委工作协调会制度和学习、调研、决策“三位一体”的科学决策链,常委会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全国率先对团职军转干部安置办法进行改革,探索试行了市委全会差额票决市政府组成部门新任正职人选等举措,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不断增强,组织工作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均居全省九个设区市前列。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全覆盖,组建异地商会党组织、构建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开展“楼宇党建”和“党员诚信店”等做法得到中组部肯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主题教育、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网上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平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健全,5年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4045件,其中县处级干部60件。人才强市工作扎实推进,老干部工作切实加强。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发展,群团等工作有效开展,党管武装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着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物质基础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今后5年,要着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增活力,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

要持续壮大闽江口发展区。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构筑“一核引领、两翼崛起、三带并进”的闽江口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各县(市)区要从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要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富含闽都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工业集群化,做大做强6个千亿产业集群,培育15家以上百亿企业,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坚持陆海统筹、开发联动,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要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引进和建设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福州软件园、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等园区创新发展,打造一流高新技术园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促进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集聚。

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准入范围和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大力营造与国际贸易规则相适应的法制、政务和市场环境,使各方投资者引得来、留得住。

要拓展榕台交流合作领域。加强榕台产业深度对接,加快完善直接“三通”的基础设施,扩大富有特色的文化交流品牌影响力,推进榕台文化交流常态化。全力支持和融入平潭开放开发,借助平潭开放开发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实验区优惠政策辐射周边地区,积极对接、互动联动,促进福清江阴、长乐松下等新区发展。

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今后5年,要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福州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要促进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政策措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巩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要健全社会保障。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巩固发展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大病救助制度,完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健全被征地用海农民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加快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慈善事业。加强食品安全和价格调控监管,稳定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

要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明显提高财政教育投入,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建立城乡区域布局合理的优质教育体系,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重视发展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积极发展老龄事业。

要建设文化强市,不断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优势,积极创作生产一批优秀作品,扩大闽都文化品牌影响力。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创新,鼓励发展各类民间文艺团队,着力培育一批民间艺术精品。

着力打造福州大都市区发挥省会龙头带动作用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今后5年,要着力打造福州大都市区,发展壮大城市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省会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

要优化空间布局。以提升品质为重点,全力推动南台新城、晋安新城建设,努力打造大都市核心区;以快速交通为纽带,把福清、长乐、闽侯、连江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各具魅力的次中心城市;以资源禀赋和地域优势为依托,把闽清、罗源、永泰培育成为大都市特色功能承载区。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加强与宁德、莆田等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逐步推进城市联盟和同城化进程。

要建设马尾新城,全面提升马尾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实现由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宜居宜业、开放现代的新市区转变。加快打通连接琅岐的过江通道,高强度、快速度推进快安、马江、长安、琅岐等组团开发,着力打造滨海滨江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城区。

要完善承载功能。整合提升福州港功能,加快形成“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大产业、大腹地”港口经济发展新格局。加快完善供气、供水、供电以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立健全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城市公用系统服务保障能力。要加强“数字福州”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构建一流的基础信息网络。

要提升宜居品质。突出抓好三山两塔核心区的整体保护开发,启动实施烟台山、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着力显山露水,全面做好中心城区山体保护和内河综合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四绿”工程,多拆少建,增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加快建设山水相连的绿色廊道和慢行系统,持续抓好景观整治和市容保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化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产业污染治理。

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善农村供电、通讯、广电等设施建设,持续深化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把社会事业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大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深化山海协作。

着力推进和谐福州建设建成平安和谐福地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今后5年,要着力推进和谐福州建设,坚持发展民主惠及于民,创新管理服务于民,联系群众致力为民,努力把福州建设成为平安和谐的福地。

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廉洁司法,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组织实施“六五”普法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要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源头防范、关口前移,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大力抓好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基层维稳工作队、维稳信息员、网络舆情引导员等三支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工作网络,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加大和谐社区建设力度,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做好特殊人群的教育矫治和帮扶工作。

要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致力培育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坚持正确导向,加强舆论引导,净化网络环境。把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作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抓手,使文明成为省会福州的重要标志和靓丽名片。

要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多做察民情、知民意、暖民心的工作,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健全服务群众和联系群众制度,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使群众工作更加科学、更有活力、更富实效。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党的领导是推进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要坚持不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开阔视野、开阔胸襟,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思想的大解放开创工作新局面,引领科学发展新跨越。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实把学习成效体现在攻坚克难、解决问题、推动落实上,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能力。

要坚持不懈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那些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上来,合理使用起来,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积极作用。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培养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专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优化人才创业创新发展环境。

要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模式,整合利用区域党建资源,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重视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基层党建一项经常性工作,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

要坚持不懈加强制度建设。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发挥全委会对任用重要干部票决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

要坚持不懈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反腐倡廉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优良传统,全面增强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快而有力推进,确保决策部署第一时间落实;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增强高效服务、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责任考核,严肃工作纪律,治庸治懒治散,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第二篇:学习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信息

街道党工委认真学习贯彻 中共福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福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26日上午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下渡街道党工委迅速行动,掀起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街道结合实际,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各项工作,并扎实抓好今后五年的工作,为实现“富民强市、和谐宜居”,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奋斗,努力推进和谐建设,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上来,全面落实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用智慧和激情建设新福州,齐心协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一、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综合实力。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海西建设重大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好地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在更高起点上渐快富民强市、和谐宜居进程,率先完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街道也以发展经济作为中心工作,每年都紧紧围绕经济这一中心工作不放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指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认真落实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确保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健康、稳定、有效增长,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优化企业发展的方法措施,增加街道的财税收入。

二、提升宜居品质,加强市容管理。报告会中提出福州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我街道也紧跟创建文明城市步伐,大力宣传,耐心劝导。结合卫生整治,定期出卫生宣传专刊、健康教育、环保专刊,努力形成户户皆知,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定期在辖区开展了清理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清除、发放除“四害”药物等,整治辖区环境的爱卫工作,辖区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观。同时,加强对占道经营和流动摊点的管理、疏导。三条主干道沿街路面店外店占道经营和流动摊点、摊车,由街道城管办和区城管下放小组队员齐心协力,进行定时和不定时整治,及时处理市容违法现象。

三、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杨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要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下渡街道从以下几点做好民生工作:一是全国文明城市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街道紧紧围绕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根据上级创建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创建活动。二是社区服务进一步提升,不但加大了社区救助服务力度,而且积极推进社区就业服务,办理申请廉租房、经适房工作。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组织,严格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以防为主,着力维护辖区治安持续稳定。四是推进数字信息化建设,设立了法e网,及时更新各类信息,建立街道与社区、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五是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实施了“责任到人、分块管理”的原则,成立以街道主任为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街道各办、各社区全力参与的组织机构。

四、提升领导能力,推进党建工作。我市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持续提升。为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五年来,街道党工委积极开展以十六大、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创先争优”等,有效地增进了街道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丰富了党建内涵,夯实党建工作。并在今后继续加强街道及社区党建,使街居干部做到廉洁从政、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将社区党建工作同发展社区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结合起来,明确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5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福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和中共福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富民强市、和谐宜居进城,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福州,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杨岳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福州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富强为民和谐宜居,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3个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杨岳说,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下,九届市委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推动科学发展,打造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福州,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福州发展的精彩华章。主要体现在:优化经济结构,强化创业支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着力完善功能,提升宜居品质,城乡面貌深刻变化;致力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注重传承创新,彰显区域特色,文化建设卓有成效;始终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和谐福州加速构建;夯实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党建保障更加有力。杨岳总结了过去5年工作实践积累的经验和启示: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致力先行先试,创新工作理念,提升工作境界,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抓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提高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省会、港口、侨台、生态和文化优势,积极探索具有福州特色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路子;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新增财力、公共资源、工作力量向民生倾斜,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努力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当的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市各套领导班子的积极性,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求实效。

杨岳指出,今后5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海西建设重大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三群”联动为抓手,持续壮大闽江口发展区,全力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更好地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在更高起点上渐快富民强市、和谐宜居进程,率先完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今后5年,全市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城乡更加宜居,人民更加幸福,党建更加科学。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今后5年我们要扎实抓好的工作有:着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着力打造福州大都市区;着力推进和谐福州建设。

杨岳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坚持不懈加强思想整治建设,要坚持不懈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不懈加强制度建设,要坚持不懈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全市各界迅速行动,掀起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市第十次党代会是在福州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上来,全面落实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用智慧和激情建设新福州,齐心协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为庆祝建党90周年,引导基层党员全面回顾党的历史、系统学习党的知识,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下渡街道结合“双创双争”活动,组织街道机关人员、社区工作者及社区老党员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电视报道,在聆听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报告讲话后,大家纷纷发表意见。

在收看学习杨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上代表九届市委作的报告后,下渡街道结合实际,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各项工作,并扎实抓好今后五年的工作。为实现“富民强市、和谐宜居”,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奋斗,努力推进和谐建设,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第三篇:第十次党代会

在热烈的掌声中,袁纯清同志代表九届省委向大会作题为 《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九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坚定转型跨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三、抢抓机遇,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四、“四化”引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

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七、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八、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九、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报告说,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省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先后召开十三次全体会议,就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省委作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促进了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描绘了科学发展新蓝图,全省呈现出人心思上、干事创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是思想大解放,积极探索山西科学发展新路的五年,是全省人民同舟共济、经受考验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的五年,是赢得发展大机遇、打造建设大平台的五年。五年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强省之要、富民之本,必须把解决发展不足问题摆在工作首位,紧紧扭住不放;科学发展观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必须从资源型地区实际出发,走山西特色科学发展之路;解放思想是先导,必须不停歇地推动观念创新,通过打开思想的大门,进而打开发展的大门;改革开放是活力之源,必须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以大开放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民生为本是我们党的宗旨之要,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热忱关心群众,全力造福群众,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统筹兼顾是科学方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是必备品格,必须弘扬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精神,在顽强拼搏中加快改变山西面貌;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用党的建设新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新发展。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总体战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龙头,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创业,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大有可为、加快发展的黄金期,转型跨越的机遇期,改革开放的攻坚期,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能不能尽快缩小发展差距,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现实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全省人民面前。我们要凝心聚力,奋勇前行,唱响转型跨越主旋律,打好实现全面小康攻坚战。要在解放思想中打开视野,在坚定信心中激发动力,在奋力赶超中争先进位,到2016年有一批市县实现全面小康,全省总体实现程度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做到经济总量有新提升,产业发展有新体系,区域发展有新格局,民生福祉有新水准,社会管理有新作为,生态环保有新局面,发展环境有新气象。

报告指出,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是富民、强省、利国之举,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核心在转型,根本在改革,关键在实践。要用好转型综改试验区这个大平台、大政策、大机遇,在生产力层面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生产关系层面深化配套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使山西经济形态、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发生显著变化。要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确保今后五年实现转型综改试验的重大突破,在全国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

报告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完善党建工作格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转型跨越中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袁纯清在报告中说,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们要办好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力争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一件是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鼓起时不我待、先行先试的勇气,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激发负重爬坡、敢创一流的胆气,必须增强创新意识,保持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锐气,必须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敢于担当、成事创业的志气,想大发展、谋大发展、干大发展,努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袁纯清最后强调,转型跨越使命光荣,全面小康前景灿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团结带领3500万三晋儿女,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第四篇:第十次党代会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4月28日在贵阳举行。

石宗源受省第十次党代会主席团的委托,主持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结束前,省委书记石宗源作了题为《肩负历史使命,造福贵州人民》的重要讲话。会议结束前,省委书记石宗源作了题为《肩负历史使命,造福贵州人民》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代表十届省委常委会衷心感谢全委会同志们的信任。他说,今后五年,是我省构建“和谐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新一届省委班子赋予了新的重大使命,对每位省委委员的思想、作风、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省委特别是常委会的自身建设,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石宗源强调,要加强学习,着力提高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体省委委员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多读书、多思考、多钻研,努力在推进学习化、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作出表率、走在前列。一是要深入学习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要注意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真正学懂弄通,提高理论素养,不断加强工作中的理论自觉和理论指导。二是要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紧围绕构建“和谐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三是要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通过加强学习,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石宗源强调,要艰苦奋斗,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对贵州来说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新一届省委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为改变欠发达、欠开发的面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而奋力拼搏。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和要求,立足于我省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和突破重点、攻克难点、解决薄弱点上下功夫,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石宗源强调,要牢记宗旨,着力提高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每一位省委委员都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宗旨,首要的就是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高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一是要切实解决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决策、定政策、部署工作,都要始终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在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能够逐步得到提高。二是要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只有真正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地使民生问题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三是要切实解决对民生的态度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责任意识,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对这次党代会所提出的各项利民、惠民政策措施,必须一件一件地认真加以落实,务求取得实效,真正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石宗源强调,要维护团结,着力提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维护团结,首要的是要维护省委领导班子的团结,切实增强省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严格按照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办事。维护团结,要注意把充分发挥省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大力支持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等各方面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总揽而不包揽、协调而不替代,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积极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积极支持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积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发挥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团结,还要注意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石宗源强调,要清正廉洁,着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一要严于律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操守、讲品行、讲人格,克己慎行,保持正派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二要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秉公用权、正确用权、谨慎用权,防止权力的商品化、市场化和庸俗化,决不能以权谋私、因私损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自觉接受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要求,把反腐倡廉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石宗源强调,当前,要以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做好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要认真抓好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当作头等大事,摆上重要议程,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在全省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热潮。二是要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发展。三是要认真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四是要扎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五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石宗源最后强调,新的任务繁重艰巨,新的使命催人奋进。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苦干实干,为完成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不懈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全会在雄壮的《国际歌》歌声中闭幕。

[学报告 谋发展]省委宣传部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巩固社会和谐共识

2007-06-14 09:11:35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省委宣传部理论中心组召开学习会,传达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在会上就如何理解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全省宣传文化战线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好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谈了体会和意见。

林雄强调,认真做好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各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学习工作,加强对党代会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形成全省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浓烈舆论氛围。三是要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共同思想基础。四是要加快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文化权益。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党建工作,不断提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五篇: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构建 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

—— 中共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报告

李鸿忠

(2012年6月9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上下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现在,我代表中共湖北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砥砺奋进、蓄势勃发的五年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明显加快,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这五年,我们继续深化省情认识、逐步完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湖北的战略支点功能稳步提升。注重从湖北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省情的新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发展战略。坚持以构建重要战略支点为统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打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重要载体,适时把各市州关系全局的发展战略纳入省级战略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统筹集成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战略支点建设迈出新步伐,支点构架不断完善、实力不断增强、功能有效发挥、作用更加彰显。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湖北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显着提升。全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生产总值继2008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11年接近2万亿关口,达到19594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7年的3.51%提高到2011年的4.16%,在全国的排序由12位上升至第10位,跨入全国第一方阵。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四年翻番。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千亿元产业由3个增加到9个,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在全国率先进入“高铁时代”。武汉市经济规模和效益成倍增长,城市建设强力推进,龙头作用更加突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这五年,我们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湖北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提升。注重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总体谋划,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国企改制任务如期完成,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成效显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省份之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先导战略,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硕果累累,进出口总额、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量均居中部首位。

这五年,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坚持每年为全省人民办10件实事,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大幅增加,一大批富民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饮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有较大缓解。城乡就业稳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臵工作如期完成,扶贫开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零的突破,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这五年,我们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政治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基层民主稳步推进、活力增强。《法治湖北建设纲要》颁布实施,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网格化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

这五年,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思想理论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各级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提高。市县乡三级换届圆满完成,“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顺利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显着增强。“三万”活动、治庸问责和“三抓一促”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党群干群关系显着改善。坚持反腐倡廉与改革发展“力度统一论”,积极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

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感慨万千、豪情满怀。这五年,是湖北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民主团结氛围最浓、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显着提升的时期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历届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归功于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同时,也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团结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鄂部队和武警官兵鼎力相助的结果,是中央各部委、各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热情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第九届湖北省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湖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有效地继承历届省委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有效举措,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

——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围绕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深入解放思想,用好发展机遇。既善于抢抓机遇、创造机遇,又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不失机遇的历史性惠顾。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改革创新中凝聚发展动力、集聚发展资源、开拓发展空间。

——必须坚持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自觉坚持科学发展的标准“一步到位”,努力实现好中求快。既重视抓当前又积极谋长远,既重视发展速度又注重发展质量,既重视改善硬环境又大力提升软环境,努力在加快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在壮大规模中调整优化结构,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富民强省。

——必须坚持把抓发展与惠民生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民生为纲统筹各项工作。自觉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坚持“人民至上”,牢记“六民要旨”,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为党的“生命工程”,通过“三万”活动等行之有效的载体,推动各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必须坚持把凝聚内在力量与争取外力支持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省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好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着力营造团结一心、和谐共事、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工作氛围。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排忧解难、分类指导,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市州县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加强部省合作、主动对接央企、广泛争取兄弟省区市支持、加强海内外交流合作,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湖北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国际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内区域竞争更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自身改革发展和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总体上表现为“四个不相适应”:一是经济实力与富民强省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不够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实际、最突出的矛盾。体制机制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壮规模、调结构、转方式任重道远。二是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较多,社会管理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三是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存在诸多困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四是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面对经济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新形势,干部能力严重不足。干部队伍中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和官僚主义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从严治党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面对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与挑战,面对全省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没有任何资格盲目乐观,没有任何理由停滞不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用我们的心灵和双手,努力把湖北的事情办好,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与期待!

二、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来鄂视察指导工作时,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二字责重如山,这是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我们只有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加快”的要求、担当起建设支点的重任。我们理解的战略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就是湖北应当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为此,我们必须把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经过努力,尽快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奋力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不断增强湖北作为战略支点应当发挥的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和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卓越成就和综合竞争力,承担起构建战略支点的崇高使命,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当前,我省已跨入中等收入门槛,进入实现全面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加快发展面临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湖北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为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提供了十分难得的重大机遇;我国进入科学发展时代,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为充分发挥我省在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实现后发跨越、弯道超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省拥有优越的政策条件,既享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优惠,部分地区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政策优惠,还有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政策优惠,这些都将为全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望形成我国新的重要增长极,将为湖北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近年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成长,将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不懈努力,湖北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发展潜能进一步释放,形成了激情奋进、共促跨越的强大气场,展示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呈现出蓄势勃发、“中气十足”的强劲态势。所有这一切,都为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综观各方面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应该是我们奋发有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增长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高远的目标、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谋划未来的发展。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紧紧抓住“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坚持主题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而努力奋斗。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的具体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省经济总量实现由2万亿元向3万亿元以上的跨越,并继续向更高水平迈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前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改革开放创新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成为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地区。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取得更大成效。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居民收入翻番、生活大幅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显着增强。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省人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着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创新社会管理步伐加快,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实现上述目标要求,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更有信心。面对时代赋予的千钧重任,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千万不可麻木和懈怠,绝不能留下千古遗憾,必须千方百计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必须顺势而为、逆势而进、乘势而上,在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共同创造湖北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是全省发展之要。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提升计划”,推动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建设智慧企业、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大力培育品牌,打造“湖北原产”,壮大“湖北创造”,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行业领军型企业;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提升集约发展水平。推进工业园区提质扩容,拓展“飞地经济”、“一区多园”等发展模式,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

(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继续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板块基地建设,发展多功能农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强市、强县。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继续加快推进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等分层分类试点示范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着力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幕阜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扎实做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增产同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要素组织化水平。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

(三)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用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思路,构建以“一主两副”为龙头、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现代城镇体系。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大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市政公用设施,重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貌保护,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进程,加快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强省之基。继续实施“一主三化”方针,大力提升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县(市、区)和试点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全国百强县(市)、全国千强镇,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四)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三化”同步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支柱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比重提升,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积极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投资的支撑作用。投资既关乎当前,更关乎长远。要把做大做实做强投资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强力扩大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强化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做大做强支撑湖北长远发展的“底盘”。充分开发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长江中游快速通道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把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放到更加重要的位臵,加快推进汉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坚持不懈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武汉新港、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大力加强能源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同志们!建设富强湖北必须依靠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重振“大武汉”的雄风;支持襄阳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支持十堰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支持荆州大力实施“壮腰工程”,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推进和支持荆门“中国农谷”建设,高水平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鼓励和支持鄂州成为全省地级市综合改革的示范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支持孝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支持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支持和推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和“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支持随州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支持恩施加快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支持仙桃、潜江、天门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成为全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区;支持神农架林区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着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武汉、襄阳和宜昌、其余各市州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各占三分之一的布局,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奋斗,上述目标一定会实现,一个繁荣富强的湖北一定会在中部地区崛起!

四、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

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湖北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必须把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促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一)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开阔发展视野、培育发展文化、优化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彻底破除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方法谋求发展、破解难题;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坚决破除封闭意识和保守思想,牢固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坚决破除求稳守成意识,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理念,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担当、敢于担难、敢于担险;坚决破除坐而论道、知行不一的不良风气,牢固树立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理念,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落实到实际成效上。

(二)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城乡统筹等重要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示范。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和创新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加大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优良环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健全土地、技术、资本、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推进要素配臵市场化改革,促进高端要素汇聚湖北。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广鄂州、随州和黄石等地“大部制”、“扁平化”改革经验,着力建设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服务型政府。

(三)坚持开放先导,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学习借鉴沿海地区敢闯敢干、先行先试的开放经验,加快形成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刻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高水准、全方位地谋划对外开放工作。立足于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实现与国际规则有效对接。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国际高端人才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力引进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市场开放度,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提升襄阳、宜昌等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进一步稳定和拓展外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实行外资、外贸、外经、外包、外智“五外”联动,积极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出口基地建设,支持省内优势企业“走出去”,努力实现世界为湖北用、湖北为世界用,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全面深化对内开放与合作。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扩大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央企、央院、央校、金融机构总部和知名民营企业的战略合作,努力把湖北建成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教强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在教育、关键靠人才、核心是产业化。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引领湖北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建设科教强省,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教实力转化为发展竞争力。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发展,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的作用,树立以用为本的科研导向和评价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开辟科技与金融、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绿色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就地转化,让更多的科技人、学术人敢于乐于善于做“经济人”、当企业家。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发展,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各地高新区加快发展,加快形成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格局,使湖北真正成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作为科教实力大省、人才资源大省,我们完全应当立下这样的雄心壮志!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途径,努力扩大人民民主,加快建设法治湖北,着力构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良好民主法治环境。(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健全适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特点、充满活力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支持和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使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选举任免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服务全省大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主动谋事、认真干事、努力成事,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坚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全面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聚力、聚才、聚心、聚智,共筑发展统一战线,同心建支点、同行促跨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法依章履行职能。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支持国防和驻鄂部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扩大基层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深入推进“五议五公开”,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政权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互联网民意表达,积极推行网络问政。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推进政府行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二)加快依法治省进程。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本在于法治。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实施《法治湖北建设纲要》,推进全省各项工作法治化。切实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坚持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抓好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在维护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力求体现湖北特色,突出实施、实用、实效,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以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维护群众权益为着力点,推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加强司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坚持公正司法。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司法的公正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证困难群众平等享受法律服务。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切实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问责追责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涉诉问题,严肃惩处徇私枉法、执法犯法、以权压法行为,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受追究,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作为事关湖北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全省人民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守法定行止,养成依法维护权益、理性表达诉求、履行法定义务的良好习惯。所有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市场主体都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监督,切实做到所有管理和服务行为合乎法、循于规。大力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模范践行者。必须郑重指出,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不论涉及到谁,不论职务多高,不论贡献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六、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培育现代文明,是富民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在加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精神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和生态承载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的力量在于凝聚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凝炼荆楚人文精神,构筑促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高地”,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充分发挥“湖北群星”的示范效应,用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召力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升湖北的美誉度和湖北人民的文明形象。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思想、理论、舆论传播阵地建设,构建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二)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精品纷呈、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发展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强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努力形成“荆楚文化长江系”品牌,实现湖北文化军团建设的新跨越;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争取举办综合性文体赛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植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着眼于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臵中的积极作用,扩大文化领域开放,优化文化资源配臵,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文化领域,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坚持生态立省。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绿化和生态安全体系,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沿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林区、大别山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加快推进营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积极打造重点生态示范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强化长江、汉江、清江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推进重点湖泊湿地自然修复,促进人水和谐。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解决饮用水不安全、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水、呼吸清新空气、享受优美环境。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循环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环保的良好氛围。健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环评等长效机制,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让人民群众不但能够享受“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生活、也能品味“万家烟树满晴川”的田园牧歌。

文化承载历史,文明昭示未来。建设文明湖北,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爱国守法、崇德守信的湖北人,做一个和善开明、务实敬业的湖北人,做一个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湖北人,做一个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湖北人,让现代文明之花在荆楚大地绚丽绽放!

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

建设幸福湖北,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要更加关注全省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幸福指数,更加突出共建共享和保障民生的制度性安排,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构建充分就业、体面劳动、合理分配、幸福生活的共建共享新格局。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坚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之源,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收入分配水平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突出做好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工作,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物价总水平,完善并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证贫困家庭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标准。

(二)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健全多层次的社保体系,不断扩大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尽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重大疫病防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改造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和救灾应急体系,统筹做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工作。认真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加强社会管理的总体设计,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创新,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把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措施落实到城乡社区、基层单位、每家每户。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重点工作,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群体的服务和管理。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平安创建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全省人民既是分享幸福成果的主体,更是共建幸福湖北的主体。我们要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卓越的工作,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十个确保”的目标:全面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确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确保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困难群众住上平安房、安居楼;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和城市公交体系,确保群众出行便利;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实现充分就业;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优化教育资源配臵,确保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全省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尽快把湖北建设成为物质生活丰裕、人民精神愉悦、社会平安和谐、生态环境舒适的幸福家园,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八、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坚强领导核心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执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从严治党、质量强党,勇于应对“四大考验”、坚决防范“四大危险”,扎实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努力保持思想、组织、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着眼于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创业,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更加自觉地严守党的纪律,更加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党员干部思想状况调研分析制度,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提高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和在线教育平台作用,切实加强理论培训和国情省情的学习教育,运用“老区精神”等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把强化学习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精神动力和工作能力。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以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心系群众、为民惠民的赤子情怀,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的实际成效,生动展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坚持尚贤任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围绕发展选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实干为要,重用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人,重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人,重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重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人。大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优化选人用人环境,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以提能善政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推进“一把手”工程,加快实施“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分层分类推进“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积极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注重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认真负责、带着感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健全干部德的建设和考察制度,全面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评体系。以关键岗位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统筹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动人才工作重心下移,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努力把我省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

(三)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先争优为总抓手,以增强功能、激发活力为目标,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深化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重点,完善基层党组织设臵形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阵地建设,抓好分类指导,准确把握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政治引领等作用。注重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建设,更好地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从战略的高度加强青年工作,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在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中建功立业。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配、培训、管理、保障等机制,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改进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党员“进口关”;实施基层党员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双育”计划,建立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纯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以明确权责为重点,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党委讨论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健全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探索实行党代会常任制,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民主评议等制度,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多种实现途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保障水平。

(四)弘扬优良作风,扎实推进群众工作这个党的“生命工程”。坚持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为重点,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空谈浮躁,狠治庸懒散软和“文山会海”,防止数字攀比、纸上谈兵和急功近利,推进“三抓一促”、“三短一简”和“治庸问责”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力戒奢侈浪费,坚决制止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行为,严肃查处“三公”消费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力戒党内生活庸俗化,狠治党内生活中好人主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性纯洁。坚持把群众工作作为改进作风的根本着力点,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三万”活动成果,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促使各级党员干部牢记“六民要旨”,既身入群众又心入群众,真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健全纠风工作机制,加大纠风工作力度,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群众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五)坚持“力度统一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创新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核心,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纠风的矫正力和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符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先行,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用科学严密的制度规范用权行为,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大制度执行督查力度。完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严格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完善纪检派驻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深入推进源头治腐工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努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持反腐败“利剑高悬”,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让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反腐倡廉“铁军”。各级党委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坚决贯彻执行《廉政准则》,既干净干事、清廉自守,又带头履责、敢抓敢管,用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民风的进一步好转。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落实就是发展,落实才有希望。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不胜不休的决战气魄,全面推进战略思路的方案化、项目化、具体化,打造雷厉风行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落实链条”,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同志们!万里长江气势恢宏,滚滚向前;荆楚大地生机勃勃,凤鸣九天。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党中央对我们寄予厚望,全省人民对我们充满期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认真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激情奋进、克难求进、扎实推进、与时俱进,为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23

下载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精选]

    本报讯 (记者 张荣妹)在全省上下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

    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5月21日) 张德江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广东省第九......

    济南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济南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天津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而奋斗 ——张高丽在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5月22日) 同志们:......

    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漳州市委书记陈冬 同志们: 现在,我受中国共产党漳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省委的领导下,我们坚持......

    武胜县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合集)

    会上,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段再青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武胜县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加快发展新步伐,率先实现新跨越,为建设富强秀美和谐的新武胜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中共张家口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中共张家口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张家口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踏上“十二五”新征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

    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五篇

    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绘就“十一五”发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