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填空1
三年级数学下册填空题
1.当夜晚你站在星空下,你面向北极星,那么你的左边是()方,右边是()。
2.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的方向,在生活中是指从()吹向()。3.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填空练习
三年级下册填空练习姓名
:
1、我()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穿行在大地,(),()。
2、北起(),南到(),京杭大运河()的诗篇。是谁创造了这(),是我们()。
3、南沙是祖国巨大的()。她拥有难以计数的(),蕴藏着(),贮存了用之不竭的()。、远望(),翡翠和()合璧,蔚为()。俯看(),龙虾、燕鱼、()五彩缤纷,令人()。碧波浩渺的(),连()都是美的,每一个()都托起(),(),一簇簇,仿佛是()在()。可以肯定将来的()会是一个()的()。
5、()的庐山,有(),有(),有(),有溪流,那()的云雾,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
6、庐山的云雾()。那些()的云雾,就像是(); 那些()的云雾,又像是()。云雾弥漫山谷,它是();云雾(),它是()。
7、庐山的云雾()。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8、辽吉___蒙,冀晋陕___。___皖 ____浙,渝沪________。
9、啊,我为雪儿()!你看它()被春风高高地(),在蓝天中划出()弧线。
10、雪儿又(),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望着它那()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我把雪儿(),雪儿望望我,似乎在(),然后向蓝天飞去。、远处,(),水连着天,()。一只()正披着()余晖缓缓地飞翔,()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12、王勃(),突然回转身来,()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 这句时,竟()地():“奇才!真是奇才!”
13、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的,像一个个()。()在这些()出来。有的()。有的(),露出()。有的还是(),看起来()得马上要()。
14、一阵微风吹来,我就(),雪白的衣裳()。
15、风过了,我停止(),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
16、保护环境,()。(),空气清新。绿了大地,()。(),造福子孙。山上树木光,()。治山治水不栽树,()。植树造林镇风沙,()。
17、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似(),一片()。有的槐花(),远看像();有的槐花(),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嗡嗡嗡„„”()飞来了,采走了(),酿出了()。“啪啪啪„„”()跑来了,(),()。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醇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整个槐乡都浸在()。
18、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只要(),他呀,准会被(),槐乡孩子就会把他(),请他美美地吃上()。吃咸的,浇上()、()、陈醋;吃甜的,撒上()、拌上()。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外加一小罐()。
19、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了,她们的衣襟上(),发辫上(),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小小子呢,衣裤的(),()还是槐花。他们(),不时就朝嘴里(),()、(),可真有()呢。
20、《明日歌》:明日复明日,(),(),()。()若被明日累,(),朝看(),暮看(),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21、时间像一条小河,()。流过每个人的身边,一直流到()。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懒惰的人,只能捞起()。
22、《夏日田园杂兴》(),(),(),()。
23、《清明》(唐代:杜牧)(),(),(),()。
24、《望庐山瀑布》()代()(),()。(),()。
25、《绝句》()代()(),()。(),()。
26、《塞下曲》()代()(),()。(),()。
27、《滁州西涧(),()。(),()。
28、《剪枝的学问》这一课,启示我们:()
29、《争论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30《揠苗助长》告诉我们:()《鹬蚌相争》告诉我们:()
31、《狼和鹿》这篇课文告诫人们:()
32、《“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教育我们:()
33、《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34、我还知道课文以外的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35、我们这儿春节的习俗有()()()()
36、我们祖先创造了长城和运河,还创造了()()()等人间奇迹。
37、本学期通过学习我认识了()的朱德,()的王勃,()的(“ ”)李广,()的萧伯纳,()的娜塔莎,()的雪儿,()的摘花瓣的小姑娘,()的小骆驼,()的水上飞机,()的卫星,知道了()的长城,()的运河,()的南沙群岛,()的庐山云雾,()的日月潭,()的大海,()的海底世界,()的恐龙,()的荷花,()的槐乡。
课文内容填空(1)《长城和运河》这首诗是作者驾驶着飞机(),看到了两大人间奇迹()和()。并采用打比方的手法把长城比作(),突出长城的(),把运河比作(),突出运河的()诗中均以(?。)这一()句结尾,自然引出人间奇迹的创造者()。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等人间奇迹。(2)我()在祖国的蓝天,()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伸向天边。
北起(),南到(),京杭大运河()。
(3)长城东起,西到,像
在大地上,(1)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她是祖国巨大的,她也是个 的世界。课文介绍了南沙群岛
()和()
(2)茫茫南沙,汇入了();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3)南沙是祖国巨大的()。他拥有()的珍贵的()蕴藏着(),贮存了()。课文就是从()()和()来写南沙的物产的丰富的。(1)庐山位于我国的 省九江市境内,这个省的简称是。庐山的云雾是 的,课文中就按()的顺序,写出了庐山不同方位的姿态,庐山的云雾也是 的。
(2)“庐山的景色十分()“漫步山道,常常会又一种()、()的感觉。”
(1)我国共有()省、市、自治区。有()个直辖市分别是()()()()并依次写出简称()、()、()、()。有()个自治区,请依次写出简称()、()、()、()、()。有()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我的家乡在(),它所在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是()。
(2)学习了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我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湘江”应在我国的()省,“滇池”应在我国的()省,“京沪铁路”指的是连接()和()两地之间的铁路。
(3)我知道描写夏日田园风光的诗()代()写的《
》全诗()
(1)终于有一天,(),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2)信鸽是不怕任何(),它能飞越(),忠实地为人们(),所以人们称它是()。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望着它那()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地方。”我把雪儿(),()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然后向蓝天飞去。
(1)课文描写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的孩子。作者也从中体会到要()。(1)4月5日就是我国传统的 节,又称()这是人们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由此我想到了唐代诗人()的一首诗《 》,其中我记得这样的两句:(。。)我还知道他写的诗《
》,并默写:(。。)
(1)“菩萨兵”是藏民们称呼()带领的()战士,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2)全文按照()顺序,记叙了(),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赢得了藏族同胞的(),表达了军民之间()。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朱德同志是一个()的好司令。(1)有一位诗人将李广射虎的经过写了一首诗,他就是()代()。试默写这首《塞下曲》()诗中“夜引弓”的将军是被人们称为(“
”)的李广。其中“没”的读音是(),意思是()。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1)《 》的作者是()代(),其中名句是“()与孤鹜(),共长()。”请你用文中语言写一写它的意思:
我能用()、()、()等成语来形容王勃的才气。他与()、()、()被成为“初唐四杰”。我还知道他写的名句()。滕王阁与()、()、()并成为南方三大名楼(1)事后,萧伯纳()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永远()。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她是我的()。”其中“她”指的是()的小姑娘(),“我”指的是()的()。称她是我的老师是因为()。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萧伯纳是一个()的人。你能写一句表示谦虚的名言()。文中的小姑娘也十分()。1勤劳的人从(),懒惰的人()。你还能写一句表示珍惜时间的名言()。(1)课文《赶海》写了“我”童年赶海时()、()、()、()等趣事,表达了作者对(),对()的热爱。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引用歌词(),使全文()(1)白荷花在这些()冒出来。有的()。有的(),露出嫩黄色的()。有的还是(),看起来()。(2)《荷花》的作者是(),他以()的顺序写了(。)赞美了()以及()。荷花又名()。不禁令我想到描写荷花的诗句()。(3)风过了,我停止舞蹈()。(),()。(),()......请仿照后两句的结构,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句话().(1)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李杜就是分别指的是《望庐山瀑布》的作者(),《绝句》的作者(),他们一个被称为(),另一个被成为()。还有“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2)《望庐山瀑布》描绘了()的景色,《绝句》通过对()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心情。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等景物,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其中描写颜色的词有()()()()等。我知道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诗()代()写的(),全诗如下:()。我还知道描写春天的诗()(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写的《_ 》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的思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默写《滁州西涧》(。)(。)作者是()代的(),滁州就在现在的()简称(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班级共有学生34名,总体看经过2年的管理,学生纪律普遍较好,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但也有少部分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发言不积极,作业不认真,有些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错不能主动改。
经过两年半的数学学习,本班学生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他们已经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思考问题,能熟练地运用
一、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对表内乘法也比较熟练了,有了计算乘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经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和思考问题。在合作学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本班学生由于年龄、家庭环境等差异,导致本班学生差异较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注重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充分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质疑精神,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三、教学目标与任务: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2、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4、结合生活经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
5、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实施措施:
1、先由学生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并试着独立解决。
2、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小数和面积的意义。
3、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位置与方向。
4、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四边形变换的奇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帮助与辅导
个体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老师应善于指
导学生动手操作,把形象的动作思维和抽象的计算思维结合起来,把讨论与交流结合起来,实现内化,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效率,在教学中我们应关注不同程度的学生,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灵魂,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由于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得特别优秀,而有的孩子则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针对本班孩子的特点,有选择的进行帮助与辅导。
辅导目标和措施:通过辅导让后进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比较牢固,成绩有所提高,基础好、智商高的学生更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措施:面批作业,及时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多与家长联系;利用课余时间辅导。
六、教学检查与评价
评价是为学生服务,本着“让每一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原则,我从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方法多元化,优化数学课评价过程入手,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7、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8、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1课堂实录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T:老师知道同学们最爱动脑筋了,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S:愿意。
T:请看大屏幕:(PPT)
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呢? S:外婆 妈妈 女儿
在课件中出现具体人物(外婆 妈妈 女儿)
女儿
T:听出来了,妈妈有两个身份,妈妈她既是外婆的女儿,又是女儿的妈妈。
T: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请学生充分的说)T:那外婆在这个脑筋急转弯中几个身份? S:1种!
T:外婆在这里只是妈妈!那这位小孩在这里——只是女儿!T:刚才我们所说的妈妈有两个身份,既是外婆的女儿又是女儿的妈妈。(板书:既„又„)这样的情况在数学中我们称之为重叠。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研究这个重叠问题。(板书: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出示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T: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S: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有9人。T: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S:(预设)参加语文和数学课外小组一共有多少人?(17人?14人?或8+9-3=14)
S: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比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多几人?(1人)T:为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呢? S:因为有些人是重复的 T:重复是什么意思?
S:有些同学既参加了语文课外小组,又参加了数学课外小组。T:谁重复了?有几个人重复了?(圈出重复的名字)T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 S:14人。
T:算出一共是17人,数出来是14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S:因为有3人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
2、引出集合图
T:如果还用两个圈来表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人数你认为下面哪幅图能代表你们的意思? S:图2。因为图2有重复的部分。T:谁来说说重复的部分是什么意思? S:重复部分就是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T:同意吗? S:同意。
T: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给你们的练习纸,把表格里的名字填到相应的圈里。
T:完成的同学请以做好的方式告诉老师。
中间两个圈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
S:既参加语文课外小组又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人。有哪些同学呢? T:左边部分表示什么?
S:只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人。分别是......T:右边的部分表示什么呢?
S:只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人。分别是......T:红色圈表示什么? S: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人。T:蓝色圈表示什么呢? S: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人。
T:这个图真是了不起呀!既能表示重叠的部分,又能方便统计总数。你能用算式来计算参加数学课外小组和语文课外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吗?
S:8+9-3=14(人)T:为什么减去3?
S:因为这3人既参加参加数学课外小组又参加语文课外小组,是重复的,因此要去掉。
T:还可以怎样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S:5+3+6=14(种)
只参加篮球赛的5人和只参加足球赛的6人与既参加篮球赛又参加足球赛的3人 S:9-3+8=14(种)
9-3表示只参加足球赛,再加上参加篮球赛的8人。
T: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算法,今后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注意:不管采用的是哪种方法,重复部分都不能少数或多数,只能算一次。
3、认识韦恩图
T:同学们想知道这个图叫什么名字吗?在二百多年前,英国的数学家约翰.韦恩第一个提出使用这样的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们把这样的图用他的名字命名,叫韦恩图,也叫文氏图。
4、说说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师:谁来说说韦恩图和统计表,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生1:我最欣赏韦恩图,因为它让我看得更清楚。
生2:我也比较欣赏韦恩图,因为能让我看明白哪些人重复了。我们把这么多的东西变成一个简单的图,让人一看就明白了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解题的方法就是“数形结合”,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集合问题”。
5、用韦恩图表示“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的问题。
师:今天学的里面出现了重复,数学里叫集合问题。脑筋急转弯外婆、妈妈、女儿属于重叠问题吗?重叠的是谁?外婆和妈妈是一个妈妈一个女儿,妈妈和女儿是一个妈妈一个女儿,所以重叠的是妈妈。她既是女儿又是妈妈。
四、回归生活,实际运用
T:同学们真聪明,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数学欢乐岛”-数学欢乐岛 快乐少不了
T:首先,先带大家去大自然看看,你们都认识吗? S:认识。
T:请大家一起说一遍。学生齐认读一遍。
T:在这些动物当中有会飞的,会游泳的。找找哪些是会飞的,哪些是会游泳的,你能把它们的序号填到图中合适的位置上吗?【练习二十四,第1题】
师:左边这个圈表示会游泳的,右边这个圈表示会飞的,那中间的这一部分表示什么?
S:既会游泳又会飞的动物。
师:左边月牙形这部分表示什么?右边月牙形这一部分表示什么? 生:只会游泳的和只会飞的。
T: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独立完成练习24的第一题。T: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你的答案。S:左边月牙形有1
5
6
9 右边月牙形有2
4
8
10 T:如果又来了一只小猫,应该把它放在哪呢? T:为什么?
S:因为它既不会飞也不会游泳。
T:同学们真了不起,没有被这样的问题迷惑住!T:你还知道什么动物既不会飞也不会游泳么? S1:兔子 S2:老虎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课外知识非常的丰富呀!数学欢乐岛的岛主温馨提醒孩子们在学习好知识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爱护小动物!T:看来有了韦恩图这个朋友的帮忙,真得方便多了。其实啊,像这类数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常常出现,瞧!T:从这个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S:昨天进货有(5)种,今天进货有(5)种。让我们解决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
T:看到这个问题,你首先注意的是什么?你们在观察什么?
S:看有没有重复的。
T:你真棒,思考问题更全面了!T:可以怎么计算?
S:5+5-3=7(种)、2+3+2=7(种)、5-3+5=7(种)
T:有很多的方法,其中的一种可以这样做。反馈5+5-3=7(种)
T:告别了文具店。我们来到小小智慧树-小小智慧树 欢乐多又多!
①文具店昨天、今天批发文具的情况
②观察图,发现了什么?(两天都批发了钢笔、尺、练习本)③两天共批发多少种货?
学生列式:5+5-3=7 5×2-3=7 5-3+5=7 说说怎么想的?
四、总结
T:同学们,今天在“数学广角”里,你有什么收获? S1:我会算重叠问题了。
S2:我知道了有重叠的一定要记得减去重叠的部分。S3:我知道了韦恩图。
T:今天我们遇到的数学问题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S:有重叠的现象。
T:今天我们解决了生活中一些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像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就等着大家去发现去解决。只要大家肯于动脑筋,你也会有所发现,希望大家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知识
T:今天大家的表现非常优秀,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利用重叠现象的图片,请你用心感受重叠之美吧。欣赏生活中的重叠现象,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结束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天天都能遇到它,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我们的同学一定能在数学这块广阔的天地中展翅飞翔。
T:课后调查作业 请你利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的关于重叠的知识,来编一道数学题考考大家,看看谁把重叠知识运用得更巧妙!这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里,下课。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1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一、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教学中心工作
进一步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改革,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点,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认真完成教学内容。同时,积极训练学生的各种数学技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组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探索。
二、教学的实践操作
1、扣紧数学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紧密;
(2)针对数学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进一步学习所必要的代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在教学过程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2、狠抓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教学的质量,教学的生命线,为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试行了如下方法:
(1)抓好旧知识的总结过关,做好新知识与旧知识自然连接。
(2)分化教学难点,以探讨、实践等方法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3)查阅或穿插有关学习资料,做好知识的补充。
3、注重转化中等生和差生的思想。
4、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并且养成了主动复习、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积分制实行过程中,注意分层,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减低问题难度,增强其自信心。通过本学期的实践证明该制度实行后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一部分处于中游的学生积极性提高了,而且逐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一部分成绩不大好甚至平常很调皮的学生,回答出问题加了分或因表现有进步加了分受到了表扬下次就会做得更好。
三、优化教学语言。
语言教学是一种最基础最广泛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在教学语言上好好下一番功夫,教学语言的优化最根本可以从教学内容入手。如何把课文书面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并使之最优化,是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我在教学中能尽量运用导言引趣,重点、难点的设疑,知识的类化,典型事例的引入,情境的宣染等方面探索化的教学语言,做到教学内容的意随心生,情境交融的良好效果。
四、教学成绩与今后努力方向
1、通过该学期的实践教学,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传播效果良好,并培养了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培养了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
2、由于本人教学经验不够,对差生的关注不够,所以班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今后仍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累经验,培养和发展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良好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