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03:5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篇: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口腔内科考试重点

一、解释

1.口腔流行病学:口腔流行病学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健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病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口腔健康目标和规划,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的科学。

2.氟牙症:又称斑釉牙。是牙在发育期间,长期接受过量的氟,使成釉细胞受到损害,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

3.指数:表明某种现象变动的程度。是起到指标作用或指示作用的标识用一组数值说明龋病在个体或群体中的临床表现,用数量等级和标准方法来阐明和比较龋病的范围及严重程度。

4.恒牙龋失补指数(DMFT、DMFS):龋-已龋坏未充填的牙、失-因龋丧失的牙、补(Filled)-因龋已充填的牙

5.乳牙龋失补指数(dmft、dmfs):龋-已龋坏未充填的牙、失(missing)-因龋丧失的牙、补(filled)-因龋已充填的牙

6.龋均: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

7.龋面均: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龋均和龋面均 : 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

8.患龋率(caries prevalence rate):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9.龋齿发病率: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

10.菌斑指数PLI:根据牙面菌斑的厚度记分而不根据菌斑覆盖面积记分。用于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和衡量牙周病防治效果。

11.牙龈指数GI:该指数只观察牙龈情况,检查牙龈颜色和质的改变,以及出血倾向。

1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包括简化软垢指数DI-S和简化牙石指数CI-S。可以用于个人,但主要用于人群口腔卫生状况评价。

13.社区牙周指数CPI:其特点是不仅反映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也反映牙周的治疗需要情况,且操作简便,WHO推荐作为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指数。

14.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1~2天或1~2周。对特定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又称全面调查。

15.抽样:从目标地区的总体人群中,按统计学随机抽样原则抽取部分人作为调查对象。被抽到的人群称为样本人群。抽样调查是用样本人群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人群的现况。前提条件是抽取的数量足够大,调查的数据可靠。

16.随机误差:是在抽样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变异,能通过抽样设计和扩大样本来加以控制,做到减少抽样误差。

17.偏倚:又称偏性-偏倚则是一种错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属于系统误差,应该而且可以设法防止。

18.选择性偏倚:在调查过程中样本人群的选择如果是随意选择,则样本的代表性很差,破坏了同质性,使调查结果与总体人群患病情况之间产生的误差,称为选择性偏倚。

19.无应答偏倚:无应答偏倚(漏查)在随机抽样时,属于样本人群中的受检者,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接受检查,如果应答率仅有70%,结果就难以用来估计总体的现患率。

20.信息偏倚:在调查中虽然应答率很高,但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出现各种误差,结果产生了偏倚,称信息偏倚。

21.龋活性试验:以致龋菌及酸性产物为指标,检测龋发生危险因素的试验称龋活性实验。

22.窝沟封闭:又称点隙裂沟封闭。指不去除牙体组织。在牙牙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黏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窝沟封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称为窝沟封闭剂。

23.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T):指使用手用器械清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粘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将龋病充填。

24.牙侵蚀症:是一种化学侵蚀与溶解。由于电解或化学过程引起牙体硬组织表面的逐渐破坏的过程。为一种慢性病理性局限性无疼痛的牙体硬组织缺损的自然结果是一种不可逆的进展性牙体硬组织缺损,是牙面受到外源性或内源性化学侵蚀的过程。

25.平衡膳食:是指由各种食物以一定数量一定关系彼此组合而成,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

26.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组成部分。WHO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以及没有口腔疾病。

27.健康教育:目的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的一切;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

28.健康促进:为改善环境使之适合于保护健康或使行为有利于健康所采取的各种行政干预、经济支持和组织保证等措施。

29.口腔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如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会教育活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

30.口腔健康促进:是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包括保证和维护口腔健康所必须的条例、制度与法律等。也包括专业人员建议与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支持把口腔预防保健措施纳入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和组织培训等促进工作。

31.社区口腔卫生保健:又称社区口腔保健,是以一定社区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改善与提高为目标,以生物心理社区三维结构的医学模式概念为基础,以社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为背景,从社区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三级医疗保健网为依托,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本途径,以社区群体预防为主要策略,建立并逐步发展县、乡、村或区、街道、委员会,或与之相应的三级口腔卫生保健网,并通过社区试点研究,建立、发展和完善一个社区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系统,实现社区人人享有最基本的口腔卫生保健目标。

32.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AI: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33.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即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二、填空

34.刷牙的方法包括 旋转 拂刷与颤动 3种基本方式

35.口腔癌的高危患者:40岁以上、长期吸烟、吸烟量 > 20 支 / 日、吸烟伴饮酒、口腔已有白斑、长期嚼槟榔

36.口腔健康教育的四种教育方法个别交谈、组织小型讨论会、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组织社区活动

37.AIDS 危险人群:使用静脉注射毒品者、同性恋、感染HIV的异性恋、母亲为AIDS的子女

38.AIDS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9.感染的三个条件:感染源、感染媒介、感染途径

40.感染源包括:急性传染病患者、潜伏期感染者、已知和未知的携带病原者

41.龋病常用指数:龋失补指数、患病率、龋病发病率、根龋指数

42.牙周健康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内出血指数、社区牙周指数。

43.冠龋的诊断标准:牙的沟或光滑面有底部发软的病损,釉质有潜在损害或沟壁软化者即诊断为龋

44.根龋的诊断标准:用CPI探针在牙根面探及软的或皮革样损害。

45.牙周病流行病学诊断标准:使用CPI指数,判断牙龈出血、牙石积聚和牙周袋深度。

46.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

47.Dentocule试验的目的:主要观察乳杆菌在唾液的数量。

48.刃天青纸片法:用颜色显色法,观察唾液内变形链球菌的数量

49.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饮水氟化、食盐氟化、牛奶氟化

50.氟化物的局部应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局部涂氟、含氟涂料、含氟凝胶与含氟泡沫

51.窝沟封闭剂的组成:树脂基质、稀释剂、引发剂。

52.光固化封闭剂目前常用光源:430~490nm,时间:20~40s

53.牙釉质经酸蚀后有三种酸蚀模式:蜂窝状、鱼鳞状、花斑状

54.恒压酸蚀时间一般为20~30s,乳牙酸蚀60s。自凝固化封闭剂固化时间一般1~2分钟。

55.窝沟封闭的操作步骤:清洁牙面、酸蚀、冲洗和干燥、涂布封闭剂、固化、检查

56.早期牙龈炎的指征:牙龈探针出血

57.保持牙周健康的最主要方法:有效刷牙

58.牙周病是主要针对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种慢性疾病。

59.专业性牙周健康的主要内容:洁治

60.刷牙效果取决于:刷牙次数、刷牙方法、牙刷设计

61.致龋性:蔗糖>葡萄糖>乳糖、果糖>山梨糖

62.特殊人群:妇幼、中小学生、老年人、残疾人

63.奶瓶龋:6岁以下儿童的dmfs大于等于1,特点,上前牙首先快速受累,然后波及6

64.学龄前儿童(3~6岁)口腔保健的方法:家庭口腔保健、幼儿园口腔保健、营养和饮食习惯、氟化物的应用

65.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特点:根面龋较多

66.口腔健康教育的4种方法:个别交谈、组织小型讨论会、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组织社区活动

67.口腔健康具体4要素:特定人群、具体指向、可衡量的尺度、实现目标的预期时间

68.健康促进包括:三级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保护

69.感染HIV的口腔病损: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毛状粘膜白斑、卡波济氏肉瘤————这些是HIV感染早期最常见症状

70.口腔临床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经污染器械伤害传播、经术者手部伤口传播、空气飞

71.溅传播

72.老年人功能评价:穿衣、室内走动、进食、洗澡、大小便控制、上厕所

73.老年人口腔组织老化的特征:牙龈萎缩与牙周附着水平丧失明显,牙缝增宽、牙根外露

74.我国的残疾人5类标准:视力、听力语言、智力、肢体、精神病

三、问答

75.龋病的三级预防:㈠一级预防①进行口腔健康教育②控制及消除危险因素;㈡二级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括定期检查,X线片等辅助诊断,在检查诊断基础上做早期充填等治疗

㈢三级预防①防止龋病的并发症:阻止炎症向牙槽骨、颌骨深部扩展,防止牙槽脓肿及颌面化脓感染及全身感染②恢复功能。

76.氟的生理作用:氟防龋的作用、参与骨骼的代谢、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其他功能:氟与生殖功能有关。

77.氟化物的防龋机制:㈠降低釉质溶解度和促进釉质再矿化㈡对微生物的作用 ①抑酶作用②抑制细菌摄取葡萄糖③抑制细菌产酸㈢影响牙体形态学结构

78.自来水氟化的原则 :㈠饮水的适宜氟浓度一般应保持在0.7~1.0mg/L之内。㈡饮水氟浓度在0.5mg/L以下,氟牙症指数在0.6以下。㈢饮水氟浓度在0.5mg/L以下,氟牙症指数低于0.6时,以儿童的龋均为标准可酌情适当增加饮水氟浓度,如 DMFT很低,则可考虑其他预防措施。㈣饮水氟含量超过1.5mg/L,则应采取措施消除过量的氟。㈤饮水含氟量应按季节、气温的变化进行调整。㈥自来水加氟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检测系统,保证安全有效。

79.窝沟封闭的适应症:㈠窝沟深,特别是可以插入和卡住探针㈡病人其他牙,特别是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

80.窝沟封闭的非适应症:㈠牙牙合面无深的沟裂点隙、自洁作用好;㈡患较多邻面龋损者;㈢病人不合作,不能配合正常操作;㈣牙齿尚未完全萌出,被牙龈覆盖。

81.预防性树脂充填的适应症:(1)窝沟有龋损,能卡住探针;(2)深的点隙窝沟有患龋倾向沟裂有早期龋迹象,釉质混浊或呈白垩色;(3)无邻面龋损。

82.预防性树脂充填的操作步骤㈠.手机去除点隙窝沟龋坏组织,圆钻的大小视龋坏范围而定,不作预防性的扩展㈡.清洁牙面,彻底冲洗干燥,隔湿㈢.C型酸蚀前将暴露的牙本质用氢氧化钙垫底㈣.酸蚀面及窝洞㈤.C型在窝洞内涂布一层牙釉质粘接剂后用后牙复合树脂充填。B型用稀释的树脂材料 或加有填料的封闭剂充填,固化后在合面涂布一层封闭剂。A型仅用封闭剂涂布合面 窝洞及窝沟。㈥.术后检查充填及固化情况,有无漏涂,有无咬合高点。

83.牙周病致病因素:㈠始动因素:①牙菌斑:龈下菌斑:非附着菌斑、特异菌斑②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的抗原成分、酶、毒素、代谢产物;细菌本身㈡局部促进因素:牙周组织的解剖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牙石、咬合创伤、食物嵌塞、牙列不齐、不良修复体、吸烟㈢全身影响因素:内分泌异常、营养不良、血液疾患、药物、放射线、精神紧张、增龄性变化、遗传因素、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

84.牙周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病损发生之前 ;口腔卫生指导+清除菌斑。二级预防:龈炎、早期牙周病;口腔卫生指导+清除菌斑+洁治。三级预防:牙周病晚期;口腔卫生指导+清除菌斑+洁治+刮治手术

85.专业性口腔保健:(1)机械性清除牙菌斑(2)预防性清洁术(3)洁治(4)牙线(5)去除促进牙周疾病发生的局部因素:如食物嵌塞、咬合创伤、不良修复体、牙颌畸形等(6)牙周治疗:刮治、手术及治疗后维护

86.自我口腔保健:(1).菌斑显示(2)菌斑控制的临床评估(3)自我保健(4)一生中不断地彻底地清除牙菌斑:刷牙、牙线、牙签(5)有效刷牙:1)牙齿的各个部位都刷到:方法、顺序 2)早晚刷牙 3)每次刷3 分钟 4)保健牙刷、药物牙膏:三氯羟本醚(6).掌握判断牙龈是否健康的标准:牙龈出血(7)定期检查,接受教育,发现疾病,及时治疗(8)认识吸烟对牙周健康的影响(9)增加营养,增强体质,积极治疗和控制全身疾病

87.保健牙刷的特点:㈠刷头小,刷毛排列合理㈡刷毛软㈢刷毛顶端磨圆㈣刷柄便于把握

88.有效刷牙的要点:⑴.牙齿的各个部位都刷到(2).每次三分钟:一般每个区域要刷5-10下,每次刷牙的时间大约需要3分钟。(3).早晚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特别是晚上睡觉前刷牙更重要(4)合理使用牙膏

89..巴斯刷牙法:㈠刷毛放于龈缘处,使刷毛与牙长轴呈45度,轻压刷毛进入牙龈沟。㈡

作短距离(2~3mm)水平颤动。㈢每个部位振动至少10次后再移至邻近区域。

90.Fones刷牙法:㈠是在闭下牙刷进入口腔前庭,刷毛轻度接触上颌最后磨牙的牙龈区,用较快,较宽的圆弧动作,很少的压力从上颌牙龈拖拉至下颌牙龈㈡前牙切缘对切缘接触,作连续的圆弧颤动,舌侧面与腭侧面需往返颤动,由上颌牙弓到下颌牙弓

91.牙侵蚀症特点:㈠与细菌作用无关;㈡由于酸或螯合物引起的化学性侵蚀方面;㈢有侵蚀作用的酸来自膳食、职业性接触、体内来源;㈣牙侵蚀症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加。

92.口腔癌的危险因素:㈠不良生活习惯①吸烟;与吸烟方式、吸烟数量、咀嚼烟草有关②嚼槟榔 ③饮酒:与口腔癌发生成正相关④营养不良: 维生素缺乏,铁缺乏;㈡环境因素①光辐射②核辐射㈢生物因素①口腔感染与局部刺激②病毒与梅毒.吸烟、饮酒、咀嚼槟榔是其主要致病因素

93.口腔癌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㈠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㈡注意对光辐射的保护;㈢平衡膳食营养;㈣避免过热饮食;㈤避免口腔不良刺激;㈥保护良好的口腔卫生。

94.口腔癌的警告标志:㈠口腔内的溃疡,2周以上尚未愈合;㈡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和发暗的斑;㈢口腔与颈部有不正常的肿胀和淋巴结肿大;㈣口腔反复出血原因不明;㈤面部、口腔、咽部和颈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与疼痛。

95.口腔癌的自我检查:㈠对头颈部进行对称性观察;㈡手食指触摸面部;㈢触摸颈部;㈣检查上下唇;㈤检查牙龈与颊部;㈥检查舌与口底;㈦检查上腭部。

96.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㈠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①刷牙②洁牙③剔牙④漱口⑤纠正不良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⑥保护基牙;㈡改善膳食营养状态㈢定期口腔健康检查㈣康复口腔基本功能。

97.控制感染的个人保护:㈠个人防护屏障 ①手套;②口罩,保护口鼻部不受碎片污染、防止吸入污染的飞沫。最有效的口罩在高湿度环境下只能用1小时,通常使用20分钟后,口罩就会被污染;③眼睛保护④保护性工作服⑤其他减少感染危险的预防措施㈡避免刺伤,防旋转器械、尖锐器械的划伤、刺伤。

98.口腔医务人员被感染主要可能发生于:㈠直接接触感染的血及分泌物或感染性病损;㈡接触含有感染原的飞沫微滴;㈢接触受感染的没有适当消毒的尖锐器械的边缘

99.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3)用于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4)用于口腔疾病监测。5)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规划并评价其发展

100.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1)描述性流行病学:1)横断面研究,2)纵向研究,3)常规资料分析。(2)分析性流行病学: 1)病例-对照研究,2)群组研究。(3)实验流行病学:1)

101.明确实验目的。2)确定试验现场。3)确定试验现象。4)确定试验样本量。5)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6)开放试验与盲法试验。7)措施标准化。8)确定试验观察期限

102.常见的偏倚种类和控制方法:(1)选着性偏倚。(2)无应答偏倚(3)信息偏倚,主要来自三方面,1)因检查器械等造成的测量偏倚,2)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3)因检查者引起的偏倚。防止检查偏性的方法是:1)疾病的诊断标准要明确。2)调查前要认真培训,对于诊断标准要统一认识。3)调查前要做标准一致试验。

103.龋病的致病因素:(1)细菌因素:1)致龋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2)致龋毒性:黏附、产酸、耐酸。(2)宿主因素:牙、唾液、行为和生活。(3)食物因素

104.龋病危险因素:(1)宿主因素:1)牙与口腔:牙发育缺陷、口腔医院性因素、局部病理性因素。2)唾液分泌障碍。3)既往史与环境状况。(2)饮食因素:过多过频的糖摄取、酸性饮料、不良饮食习惯、氟牙症。(3)细菌因素:1)唾液内变形链球菌比例增加。2)唾液乳杆菌比例增加。3)牙菌斑呈酸性。4)牙表面菌斑致龋菌及产酸菌数量增加。

105.在口腔医疗保健中可能经由接触和空气传播的主要疾病:1)HIV与艾滋病。2)乙型肝炎。

3)结核。4)梅毒

第二篇: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儿科学是儿科主治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儿科主治考试中占着比较大的比分,很多考生感觉儿科学的考题很容易出错,为了帮助考生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儿科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科学考试需要知道的知识点:

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婴儿期:出生至1岁。幼儿期:1岁至满3岁。学龄前期:3岁至6~7岁。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青春期:10~20岁。

2.儿科学知识点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出生时:3kg,50cm。

<6个月:体重=3+月龄×0.7,身高=50+月龄×2.5。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身高=65+(月龄-6)×1.5。

1岁:10kg,75cm。

2~12岁:体重=年龄×2+8,身高=年龄×7+75。

4.儿科学知识点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出生时34cm,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各增6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乳头下缘绕胸一周,出生时32cm,1岁时46cm,以后=头围+年龄-1。

6.前囟1.5岁闭合(过早:头小畸形,过迟:佝偻病、甲减、脑积水),后囟6~8周闭合。

7.3个月抬头时颈椎前凸(第1个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时胸椎后凸(第2个生理弯曲),1岁站立行走时腰椎前凸(第3个生理弯曲)。

8.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岁数+1,10岁出全10个。

9.乳牙共20个,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为延迟,2.5岁出齐,2岁内=月龄-(4~6)。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

10.粗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www.xiexiebang.com

语言发育(发音、理解、表达):哭叫阶段:1~2个月;咿呀阶段:3~4个月;单音阶段:5~10个月;单词阶段:1~2岁;成语阶段:3岁以后。

11.五苗防七病: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出生乙肝(出、1、6)卡介苗,二月(2、3、4)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12.糖类、脂类、蛋白质分别供能4、9、4kcal/g。

13.1岁以内总能量需求95-100kcal/(kg·d),每3岁减10。消耗量:基础代谢率BMR(50%,婴儿55),食物热力作用TEF,活动消耗,排泄消耗,生长所需(特有)。

14.矿物质和维生素不提供能量,缺VitA最多→夜盲症。

15.婴儿需水150ml/(kg·d),年龄越小需水越多。

8%糖牛奶100ml/(kg·d)。

计算:婴儿每天应予8%糖牛奶=100×体重,另给水分=50×体重。

16.母乳:含磷少,酪蛋白/乳清蛋白=1:4(易消化吸收),乳糖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多,电解质浓度低,钙磷比例适当2:1,VitD、VitK含量低,缓冲力小,SIgA、乳铁蛋白丰富。

17.初乳:4~5天,球蛋白、SIgA丰富。过度乳:5~14天,脂肪多。成熟乳:14天以后,量最多。

18.人工喂养15~20min/次。牛乳缺乏各种免疫因子为最大区别。

19.添加辅食:1~3月汁状,4~6月泥状,7~9月末状,10~12月碎食物。

20.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Ca、P代谢紊乱,好发于小婴儿。病因:围生期VitD不足,日照不足,需要量增加,食物补充不足,疾病影响。(冬季出生、牛乳喂养提示缺VitD)

21.儿科学知识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早期):神经兴奋性增高,骨骼X片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钙血磷均↓,碱性磷酸酶稍高。

活动期(激期):初期+骨骼改变+运动功能发育迟缓,骨骼X片毛刷样,骺软骨盘增宽,血钙稍低、血磷显著↓,碱性磷酸酶显著↑。

22.颅骨软化(枕、顶)<6个月。方颅7~8个月。胸部畸形(肋骨串珠、鸡胸、肋膈沟赫氏沟、漏斗胸)1岁。手镯、足镯。O形、X形、K形腿。

23.25-(OH)D3和1,25-(OH)2D3初期即明显降低,为最可靠早期诊断。血生化与骨骼X线检查为金标准。口服VitD,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2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好发于6个月以内婴儿,血钙下降(<1.75~1.8mmol/L)而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临表:无热惊厥(最常见,四肢抽动、神志不清、醒后活

www.xiexiebang.com 泼如常),手足搐搦,喉痉挛(婴儿多见)。隐匿体征: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地西泮静注+钙剂静滴。

25.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Ⅰ度(轻度):体重<正常值15~25%,腹部皮褶厚度0.8~0.4cm;Ⅱ度(中度):<25~40%,0.4cm以下;Ⅲ度(重度):<40%以上,消失。Ⅰ度热卡60~80→120~170,Ⅱ、Ⅲ度40~55→120~170。

26.最早症状:体重不增。皮下脂肪最先累及腹部,最后面颊部。并发症:营养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最常见),维生素缺乏(最常VitA),锌缺乏,自发性低血糖(突然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无抽搐)。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

27.超低出生体重儿<1000g,极低<1500g,低<2500g,2500g≤正常≤4000g,巨大儿>4000g。

28.儿科学知识点早产儿:皮肤绛红、水肿、毳毛多,头更大占全身1/3,头发细乱,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乳腺无结节或<4mm,睾丸未降,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指(趾)甲未达指(趾)端,足纹少。

足月儿:皮肤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头大占1/4,头发分条清楚,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直挺,结节>4mm平均7mm,睾丸降至阴囊,大阴唇遮盖小阴唇,指(趾)甲达超指(趾)端,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29.1/3肺液由口鼻排出,2/3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

30.呼吸频率足月儿1h内达60~80次/分,1h后降至40~50次/分,以后安静时40次/分。

31.足月儿:心率90~160次/分,血压70/50mmHg。早产儿:心率120~140次/分,血压较低。

32.足月儿需钠量1~2mmol/(kg·d)。

33.中性温度:出生体重1.0kg:10天内35℃,10天后34℃,3周后33℃,5周后32℃。

1.5kg:10天内34℃,10天后33℃,4周后32℃。

2.0kg:2天内34℃,2天后33℃,3周后32℃。

>2.5kg:2天内33℃,2天后32℃。

34.新生儿需保暖。筛查:先天性甲减、苯丙酮尿症。

35.宫内窒息:早期胎动增加(频率),晚期胎动减少、羊水粪染。

36.复苏方案:A清理呼吸道(基本),B建立呼吸(关键),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动态评价(贯穿)。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是窒息复苏评估的三大指标。

3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轻度:意识兴奋,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正常,可有

www.xiexiebang.com 肌阵挛,瞳孔正常或扩大,症状72h内消失,预后好。中度:嗜睡,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减弱,常有惊厥,瞳孔常缩小,对光反射迟钝,症状14天内消失,可有后遗症。重度:昏迷,肌张力松软,原始反射消失,频繁惊厥,瞳孔不对称或扩大,症状维持数周,病死率高。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静滴。

38.新生儿胆红素代谢:胆红素生成相对过多(RBC数量过剩、寿命较短,旁路胆红素来源较多),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差,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胎粪排泄胆红素,多种因素加重黄疸。

39.儿科学知识点生理性黄疸:足月儿:2~3天出现,4~5天高峰,5~7天消退(最迟2周),血清胆红素<221μmmol/L,每日升高<85μmmol/L。早产儿:3~5天出现,5~7天高峰,7~9天消退(最迟3~4周),<257μmmol/L,<85μmmol/L。(μmmol/L=17.1×mg/dl)

病理性黄疸:24h内出现,足月儿:>2周,>221μmmol/L,>85μmmol/L。早产儿:>4周,>257μmmol/L,>85μmmol/L。黄疸退而复现,结合胆红素>34μmmol/L。

40.核黄疸(胆红素脑病):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可发生,生后4~7天,足月儿>342μmmol/L,早产儿>257μmmol/L。四联征: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

41.ABO溶血病:最常见,2~3天出现黄疸。Rh溶血病:24h内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警告期(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12~24h),痉挛期(抽搐、角弓反张、发热,12~48h),恢复期(2周),后遗症期(最严重并发症胆红素脑病)。首选检查血型,改良Coombs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可确诊。药物、产前治疗可用苯巴比妥。光照疗法:总胆红素>205μmmol/L。换血疗法:总胆红素≥342μmmol/L,Rh同母亲ABO同患儿,换血量为患儿血量2倍。

42.新生儿败血症:葡萄球菌最常见。出生前(宫内)感染:胎盘+生殖道上行;出生时感染:产道;出生后感染:母子亲密接触。临表:黄疸退而复现,肝脾大,出血倾向,休克(皮肤大理石样花纹),五不一低下(不吃、不哭、不动、体重不增、体温不升、反应低下)。血培养确诊。

43.新生儿易低体温和皮肤硬肿原因: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对失热耐受力差,缺乏寒战产热(棕色脂肪少),皮下脂肪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44.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低体温(<35℃,轻症30~35℃,重症<30℃),皮肤硬肿(橡皮样感,凹陷性水肿,对称性,下肢最先,轻症硬肿范围<50%,重症>50%),五不一低下。复温为治疗关键。

www.xiexiebang.com

45.儿科学知识点21-三体(唐氏)综合征:贯穿手,无皮肤粗糙,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眼裂小,眼距宽,双眼外眦上斜,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窄小,常张口伸舌,流涎多,头小圆,颈短宽),生长发育迟缓,畸形。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

46.标准型:47,XX(或XY),+21。

易位型:D/G易位:46,XY(或XX),-14,+t(14q21q)。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45,XY(或XX),-14,-21,+t(14q21q)。G/G易位:46,XY(或XX),-21,+t(21q21q)或46,XY(或XX),-22,+t(21q22q)。

嵌合体型。

47.苯丙酮尿症PKU:常隐遗传,经典型(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非经典型(四氢生物蝶呤缺乏)。临表:智能发育落后(神经系统最突出),癫痫小发作,头发黄皮肤白(黑色素合成不足),鼠尿臭味(特有体征)。低苯丙氨酸饮食。

48.确诊:血浆苯丙氨酸测定。新生儿期初筛: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较大儿童筛查:尿三氯化铁试验,尿2,4-二硝基苯肼试验。生化诊断:尿液有机酸分析。鉴别三种非典型PKU:尿蝶呤图谱分析。产前诊断:DNA分析。

4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在4~6天、4~6岁时相等。吞噬功能暂时性低下。

50.B细胞发育迟缓,略高于正常。2岁后扁桃体增大。51.3~6个月补体达成人水平,3岁以后IFN-r、IL-4达成人水平。

52.IgG唯一通过胎盘。胎儿期即可产生IgM。三个月后产生有效抗体,5~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抗体开始消失。

53.风湿热:链球菌感染,Ⅲ型变态反应,发病前有1~5周有链球菌咽峡炎病史。临表:发热(最常见,但是次要表现),心肌炎,心内膜炎(二尖瓣受累最常见,二闭、主闭),心包炎,关节炎(游走性多关节炎,膝踝肘腕大关节最常见,愈后不留畸形),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关节伸面)。次要表现: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CRP阳性,PR间期延长。感染证据:咽拭子培养阳性,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

54.首选卧床休息(急性期2周,心脏炎无心衰4周,伴心衰8周,伴严重心衰8~12周)。清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抗风湿:有心脏炎用泼尼松8~12周,无心脏炎用阿司匹林4~8周。预防:肌注长效青霉素120U至少5年。

55.川崎病: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球结膜充血(无脓),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草莓舌,多形性皮斑,颈淋巴结肿大,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治疗:阿司匹林,静注丙种球蛋白(迅速退热,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糖皮

www.xiexiebang.com 质(不宜单独应用)。

56.麻疹:麻疹病毒。潜伏期(6~18天,平均10天),前驱期(3~4天,卡他症状,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Koplik斑),出疹期(3~4天),恢复期(7~10天)。发热后3~4天出疹,先上后下(耳后发际→额面颈→躯干四肢→手掌足底)、先小后大(小的斑丘疹→片状融合)、先红后暗(红色→颜色加深→暗红)。疹退后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最常并发肺炎。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至出疹后10天。

57.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期10~21天,平均14天。发热后1天出疹,头面躯干→四肢→四肢末端稀少,向心性分布。红色斑丘疹→水疱→清亮变浑浊→结痂。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出现。黏膜皮疹,明显痒感。继发皮肤感染最常见。首选阿昔洛韦,不宜糖皮质。隔离至全部结痂,检疫3周。

58.儿科学知识点风疹:风疹病毒。发热第2天出疹,1天内出齐,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呈猩红热样斑疹。全身症状轻,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压痛。隔离至出疹后5天。

59.幼儿急疹:人类疱疹病毒6型。持续性高热3~5天体温骤退,热退出疹,见于躯干、颈部、上肢。

60.猩红热: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前驱期:高热,咽痛、头痛、腹痛,白草莓舌、红草莓舌。发病24h出疹,先为颈部、腋下、腹股沟,24h内遍及全身。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密集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鸡皮样,沙纸感,面部潮红,口唇发白,皮肤褶皱处皮疹密集有帕氏线。疹退后大片状脱皮。首选青霉素。

61.中毒性菌痢:福氏最常见,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夏秋季节。潜伏期1~2天,起病急,高热,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休克型(感染性休克),脑型(反复惊厥、昏迷、呼吸衰竭),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混合型。粪便镜检确诊。头孢菌素类抗菌。

62.结核杆菌:需氧,革兰阳性,抗酸染色呈红色,人型。初次感染后4~8周结核菌素试验阳性。PPD0.1ml(5个结核菌素单位)于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处注射,48~72h观察硬结直径。<5mm(-),5~9mm(+),10~19mm(++),≥20mm(+++),有水肿、破溃、淋巴管炎、双圈反应(++++)。年长儿无症状阳性→曾感染。未接种卡介苗阳性→有新的结核病灶。强阳性→活动性。阴转阳,或从<10mm增至>10mm且增幅>6mm→新近有感染。重症结核、急性传染病、糖皮质治疗时、免疫缺陷病可假阴性反应。

63.原发性肺结核:小儿最常见结核病。有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X片哑铃状双极影。过敏状态有眼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压迫气管

www.xiexiebang.com 分叉处→类似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压迫阻塞支气管→喘鸣。压迫喉返神经→声嘶。压迫颈静脉→怒张。

64.结核性脑膜炎:小儿最严重结核病。脑神经损害:面(最常见)、舌下、动眼、外展。早期:性格改变,头痛。中期:脑膜刺激征,脑神经受损。晚期:昏迷,惊厥频繁。脑脊液检查确诊。强化治疗:INH+RFP+PZA+SM;巩固治疗:INH、RFP或EMB。

65.儿童脑脊液正常值:压力:0.69~1.96kPa。细胞数:(0~10)×10^6/L。蛋白质:0.2~0.4g/L。糖:2.8~4.5mmol/L。氯化物:117~127mmol/L。

化脓性脑膜炎:米汤样,压力↑↑↑,蛋白质↑↑↑,糖↓↓↓,氯化物↓,WBC>1000×10^6/L,多为中性粒。

结核性脑膜炎:毛玻璃样,压力↑↑,蛋白质↑↑(1~3)g/L,糖↓↓,氯化物↓↓,WBC(50~500)×10^6/L,多为淋巴。

病毒性脑膜炎:压力↑,蛋白质↑<1g/L,糖、氯化物正常,WBC↑,多为淋巴。

乙脑:压力↑,蛋白质↑,糖、氯化物正常,WBC↑,早期中性粒晚期淋巴。

66.母乳喂养肠道优势菌群:乳酸杆菌。

67.儿科学知识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喷射性呕吐,不含胆汁,胃蠕动波,右上腹肿块(特有体征)。B超:幽门肌厚度≥4mm、幽门前后径≥13mm、幽门管长≥17mm。X线钡餐:幽门胃窦呈鸟嘴状改变,管腔狭窄如线状。

68.先天性巨结肠:胎便排出延缓、顽固性便秘和腹胀,生后2~3天可低位肠梗阻,直肠指检恶臭。钡剂灌肠检查。

69.腹泻病: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好发于6个月~2岁。易感因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肠道负担重,胃酸偏低,IgM、IgA、SIgA较低,防御功能较差,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人工喂养感染率高。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最常见;细菌性肠炎:致腹泻大肠杆菌最常见。

70.急性腹泻<2周,迁延性2周~2个月,慢性>2个月。轻型:饮食、肠道外感染,无脱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全身症状;重型:肠道内感染,有脱水、代酸低钾低钙低镁、全身症状。

71.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6~24个月,前驱发热、上感,先吐后泻,蛋花汤样便,常伴脱水。

72.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黏冻状脓血便,腥臭味,有里急后重,严重中毒症状。

73.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多继发于使用大量抗生素后。

www.xiexiebang.com

74.生理性腹泻:常有湿疹,食欲好。

75.轻度脱水:失水量30~50ml/kg,占3~5%,精神稍差,皮肤稍干燥,前囟眼窝稍凹陷,哭时有泪,尿量稍减少。

中度脱水:失水量50~100ml/kg,占5~10%,精神萎靡,皮肤苍白干燥弹性差,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尿量明显减少。

重度脱水:失水量100~120ml/kg,>10%,极度萎靡,皮肤极度干燥发灰有花纹,弹性极差,前囟眼窝深度凹陷,眼睑不能闭合,哭时无泪,四肢厥冷,血压降低有休克,无尿。

76.儿科学知识点等渗性脱水:血钠130~150mmol/L。低渗性脱水:血钠<130mmol/L。高渗性脱水:血钠>150mmol/L。

77.预防脱水、轻中度:口服补液盐ORS。轻度50~80ml/kg,中度80~100ml/kg,8~12h补完。

中度以上、吐泻、腹胀:静脉补液。

78.第一天补液=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快速判断范围:轻度:90~120ml/kg,中度:120~150ml/kg,重度:150~180ml/kg。

重度脱水伴明显周围循环障碍首先快速扩容:20ml/kg等渗液,30~60min补完。

累计损失量:轻度:30~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20ml/kg。8~10ml/(kg·h),8~12h补完。

生理需要量:体重≤10kg:100ml/kg。11~20kg:1000+(体重-10)×50ml/kg。>20kg:1500+(体重-20)×20ml/kg。

生理需要量+继续损失量:5ml/(kg·h),12~16h补完。

第二天及以后补液=生理需要量+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1/3~1/5张含钠液。继续损失量:1/2~1/3张含钠液。12~24h均匀静滴。

79.儿科学知识点扩容:等张2:1=2份0.9%NaCl+1份1.4%NaHCO3或1.87%乳酸钠。

低渗:2/3张4:3:2=4份0.9%NaCl+3份5%或10%GS+2份1.4%NaHCO3或1.87%乳酸钠。

等渗:1/2张2:3:1=2份0.9%NaCl+3份5%或10%GS+1份1.4%NaHCO3或1.87%乳酸钠。

高渗:1/3张1:2=1份0.9%NaCl+2份5%或10%GS。

口服补液盐ORS:2/3张。

80.婴儿咽鼓管宽直短,水平位,故鼻咽炎易致中耳炎。

81.婴幼儿左支细长、右支短粗,呼吸道黏膜缺少SIgA,易感染,胸廓呈桶状,肋骨水

www.xiexiebang.com平位。

82.儿科学知识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最多,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以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

83.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A组病毒,夏秋季,疱疹→周围红晕→小溃疡。

咽结合膜热:腺病毒3、7型,春夏季,发热、咽炎、结膜炎。

84.咳嗽变异型哮喘: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抗生素无效,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缓解诊断。

85.婴幼儿哮喘最基本治疗:局部糖皮质。长期控制、最有效:吸入型糖皮质。急性发作首选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若β2激或茶碱类无效用全身性糖皮质静脉给药。严重哮喘发作、哮喘持续状态首选全身性糖皮质静脉给药。病情恶化、呼吸音减弱:紧急机械通气。

86.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急性<1个月,迁延性1~3个月,慢性>3个月。

87.支气管肺炎:小儿最常见肺炎,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发病前上感,发热,咳嗽,气促,全身症状,呼吸增快(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支气管炎干湿啰音不固定)。

88.肺炎可合并心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时腹胀。最常见紊乱:混合性酸中毒。金葡菌最易并发脓胸(浊音)、脓气胸(突发呼困加重,积液上方鼓音)、肺大泡。

89.肺炎链球菌:青霉素,阿莫西林。金葡菌:苯唑西林。衣原体、支原体:红霉素。病毒:利巴韦林。

90.普通细菌性肺炎:疗程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药。

金葡菌肺炎:体温正常后2~3周停药,总疗程≥6周。

支原体肺炎:疗程2~3周。

91.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0.5~1L/min,氧浓度≤40%。

面罩给氧: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60%。

92.儿科学知识点糖皮质指征:严重喘憋或呼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脑水肿。

肺炎合并心衰:吸氧,镇静,强心(地高辛)利尿扩血管(酚妥拉明)。

93.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中细湿啰音,X片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肺气肿。

腺病毒肺炎:发热2~3周频繁咳嗽、阵发性喘憋、嗜睡,X片大小不等片状阴影或融

www.xiexiebang.com 合成大病灶。

金葡菌肺炎:可有败血症、迁徙性化脓灶。

肺炎支原体肺炎:刺激性咳嗽,剧烈咳嗽与轻微体征不符,X片云雾状阴影。

94.儿科学知识点胎儿营养和气体通过脐血管和胎盘与母体弥散方式交换,只有体循环没有肺循环,混合血(肝纯动脉血),静脉导管、卵圆孔、动脉导管是特殊通道,脑、心、肝、上肢血氧含量较下半身高,右心室更大容量负荷。

95.脐静脉→肝圆韧带,脐动脉→膀胱脐韧带。动静脉内径比:新生儿1:1,成人1:2。年龄增长心率减慢。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收缩压×2/3。

96.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

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艾森格曼综合征。

无分流型(无青紫型):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

97.房缺:右房、右室增大,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无震颤,P2亢进、固定分裂。最常并发支气管肺炎。剧哭、肺炎时暂时性青紫,晚期持续性青紫。3~5岁手术。

98.室缺:左室、右室增大,胸骨左缘3~4肋间全收缩期粗糙杂音,有震颤,P2亢进。肺动脉压迫喉返致声嘶。小型室缺称Roger病,直径<5mm,面积<0.5。学龄前手术。

99.动脉导管未闭:左房、左室增大,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连续性机械样杂音,有震颤,P2亢进。肺动脉高压,血氧含量>右室,右室亦增大,主动脉弓增大。主动脉血液分流到肺动脉,使动脉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出现周围血管征。差异性发绀: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学龄前手术。

100.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胸骨左缘第2~4肋间Ⅱ~Ⅲ级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响度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程度),一般无震颤,P2减低。临表:青紫(最早,与肺狭程度有关,见于唇、甲床、球结膜),蹲踞,杵状指(趾),阵发性呼困。X片靴形心,超声心动图骑跨征。并发症:脑血栓、脑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胸膝位吸氧,生后6~12个月手术。

101.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淤血多,肺野充血,有肺门舞蹈征,肺动脉段凸出。

法洛四联症:肺淤血少,肺野清晰,无肺门舞蹈征,肺动脉段凹陷。

102.婴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重位置越低,膀胱位置高,输尿管长而弯、易受压和扭曲。

103.生后24h内排尿,48h为1~3ml/(kg·h),婴儿400~500ml/d,幼儿500~600ml/d,学龄前600~800ml/d,学龄800~1400ml/d。

www.xiexiebang.com

无尿:新生儿<0.5ml/(kg·h),以后<50ml/d。

少尿:新生儿<1.0ml/(kg·h),婴幼儿<200ml/d,学龄前<300ml/d,学龄<400ml/d。

104.尿蛋白≤100mg/(m2·24h)为阴性,>150mg/d或4mg/(m2·h)或100mg/L为阳性。

正常: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偶见管型。12h尿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管型<5000个。

105.急性肾小球肾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前驱感染:咽炎6~12天(平均10天),皮肤感染14~28天(平均20天)。典型表现:非凹陷性水肿(眼睑及颜面开始)、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尿量减少。严重表现:2周内严重循环充血(首选呋塞米)、高血压脑病(首选硝普钠)、急性肾功能不全(首选血液透析)。最重要肾活检,ASO↑,C3↓。休息2~3周。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正常→下床活动。血沉正常→恢复上学。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Addis计数)正常→可参加体育活动。

106.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50mg/(kg·d),低蛋白血症<30g/L,高脂血症,明显凹陷性水肿(最早最常见,眼睑开始)。前二必备。并发症:感染(上呼吸道最常见),低钠低钾低钙,低血容量,血栓形成(肾静脉最常见),急性肾衰。首选泼尼松。

107.肾静脉血栓形成:突发腰痛,出现血尿或血尿加重、少尿甚至肾衰。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下肢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108.单纯型肾病:三高一低。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

肾炎型肾病:单纯型+尿RBC≥10个/HP、血压学龄儿童≥130/90mmHg学龄前≥120/80mmHg、C3↓、BUN≥10.7mmol/L。

109.胚胎3周:卵黄囊造血,6周后减退。

胚胎6~8周:肝脏造血,6个月后减退。

胚胎8周:脾脏造血,5个月后减退。

胚胎16周:骨髓造血,生后2~5周成唯一造血场所。

110.生理性贫血:生后2~3个月。

111.白细胞8岁达成人水平。

112.贫血:血红蛋白新生儿<145g/L,1~4个月<90g/L,4~6个月<100g/L。

低限值:6个月~6岁:110g/L,6~14岁:120g/L。

新生儿:轻度144~120g/L;中度~90g/L;重度~60g/L;极重度<60g/L。

婴幼儿:轻度~90g/L;中度~60g/L;重度~30g/L;极重度<30g/L。

11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好发于6个月~2岁。病因:婴幼儿铁摄入

www.xiexiebang.com 不足,男性痔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临表:皮肤苍白,肝脾肿大(年龄越小越明显),食欲减退,异食癖,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减退,心率加快,免疫功能下降,常合并感染。MCV<80fl,MCH<26pg,MCHC<0.31,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减少明显,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血清铁蛋白SF<12μg/L,骨髓可染铁↓,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口服铁剂Fe2++VitC。网织红细胞2~3天↑,5~7天高峰,2~3周降至正常。血红蛋白1~2周↑,3~4周正常,继续铁剂6~8周。早产儿2个月开始铁剂预防。

114.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大细胞性,好发于6个月~2岁。临表:虚胖,毛发纤细稀疏黄色,皮肤蜡黄色,肝脾肿大,精神神经症状(严重者不规则性震颤、手足无意识运动、共济失调、踝阵挛、Babinski+),消化系统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MCV>94fl,MCH>32pg,MCHC32%~38%,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细胞数减少比血红蛋白降低更明显,VitB12<100ng/L,叶酸<3μg/L。肌注VitB12,口服叶酸。

115.原始反射:吸吮,吞咽,觅食,握持,拥抱。

116.热性惊厥:多在6个月~3岁,有家族史,诱因: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首选静注地西泮。新生儿惊厥首选苯巴比妥。惊厥持续状态首选苯妥英钠。仍不止用硫喷妥钠。

117.单纯性:全身性,短暂,5~15min,1次热程仅1~2次,复发≤4次,多发生在热性疾病体温骤升时,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时间短恢复快,发作后一切恢复如常,50%患儿今后发热时易再发,直至学龄期。

复杂性:局限性或不对称性,长时间,≥15min,24h内反复多次,复发≥5次。

118.化脓性脑膜炎:多<5岁。新生儿、<2个月:大肠杆菌;2个月~12岁:脑膜炎球菌;>12岁:肺炎链球菌。临表: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脑脊液脓性改变(确诊)。病原菌未明用第三代头孢。

119.硬脑膜下积液:最常见并发症,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体温退而复升,症状好转后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前囟隆起、颅内高压。首选头颅透光试验,硬膜下穿刺确诊。少量无需处理,大量硬脑膜穿刺放出<15ml。

120.先天性甲减:散发性(甲状腺不发育、发育不全或异位最主要,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TSH、TRH缺乏,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低下,母亲因素),地方性(饮食缺碘)。临表:智能落后,生长发育迟缓,生理功能低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期延长,特殊面容(眼睑浮肿,眼距宽,鼻梁低平,舌宽大常伸出口外,头大颈短,皮肤粗糙,身材矮小,躯干长四肢短,腹部膨隆)。TSH筛查,T4↓、TSH明显↑确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L-甲状腺素钠),过量表现:烦躁、多汗、消瘦、腹痛、腹泻、发热。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内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内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1.交替脉为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为左室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水冲脉是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出现脉压增大,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2.脉搏短绌见于心房颤动,出现脉率少于心率的现象。

3.病人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奇脉,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速脉指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生理情况下见于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等;病理情况下见于发热、贫血、心力衰竭、休克、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5.缓脉指脉率少于60次/分,生理情况下见于老年人、运动员等;病理情况下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6.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呼吸有大蒜味;尿毒症者有尿味(氨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有烂苹果味;肝性脑病者有肝腥(肝臭)味;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者有恶臭味。

7.体温低于35℃称为体温过低,见于体温中枢未发育成熟、休克、急性大出血、极度衰竭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等。体温高于37.2℃称为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

8.潮式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变为浅慢,继之暂停,随后又重复上述节律。

9.间停呼吸表现为呼吸次数明显减少且每隔一段时间即有呼吸暂停数秒钟,随后又重复上述节律。

10.库斯莫尔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呼吸深大,频率可快可慢。

11.嗜睡可被唤醒,醒后尚能保持短时期的醒觉状态,但反应迟钝,一旦刺激去除则又迅速入睡。

12.昏睡病人强烈刺激下可勉强被唤醒但答话含糊,所答非所问,答后很快又再入睡。13.昏迷病人的运动和感觉完全丧失,任何刺激都不能将其唤醒。

14.急性病容:面颊潮红、兴奋不安、呼吸急促、痛苦呻吟等,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15.慢性病容:面容憔悴、面色苍白或灰暗、精神萎靡、瘦弱无力,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16.贫血面容:病人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17.二尖瓣面容:病人双颊紫红、口唇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18.病危面容:面容枯槁,面色苍白或铅灰,表情淡漠,目光无神,眼眶凹陷,见于大出血、严重休克、脱水等病人。

19.发育状态通常以年龄与智力、体格成长状态(如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的关系进行综合判断。

20.成年人的体形可分为瘦长型、矮胖型和匀称型三种。

21.杵状指(趾),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先天性心脏病病人。22.出血点直径小于2mm称为瘀点,直径3~5mm称为紫癜,直径5mm以上称为瘀斑,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

23.黄染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过高引起的,早期或轻微黄染见于巩膜及软腭黏膜。24.发绀主要是由于单位容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餐增高而引起的。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可出现发绀,常见于口唇、面颊、肢端、甲床、耳廓等。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和某些中毒等。严重贫血病人如血红蛋白量少于50g/L,即使全部血红蛋白处

于还原状态,也不出现发绀。

25.蜘蛛痣的产生与体内雌激素增高有关,常见于慢性肝病病人。

26.扁桃体肿大一般分为三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Ⅰ度,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扁桃体达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27.肺癌多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窝淋巴结群转移;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28,桶状胸,胸廓呈桶形,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加宽,多见于肺气肿病人。

29.扁平胸,胸廓扁平,前后径小于左右径的一半,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病人。30.大量胸膜腔积液、气胸或纵隔肿瘤可将气管推向健侧。31.广泛胸膜粘连、肺不张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32.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的病人。33.语颤增强见于肺组织炎症或肺实变的病人。

34.胸部叩诊为过清音多见于肺气肿病人。胸部叩诊为鼓音多见于气胸病人。

35.慌张步态指起步后小步急速前行,身体前倾,有难以止步之势,见于震颤麻痹。醉酒步态指走路时躯干重心不稳,步态紊乱,如醉酒状,见于小脑疾患。

36.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若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见于肺实变。37.急性肺水肿病人可闻及两肺满布湿哕音。38.肺炎病人可闻及局部湿哕音。39.肺淤血病人可闻及两肺底湿哕音。

40.颈静脉怒张,提示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常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纵隔肿瘤等病人。

41.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为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征象之一。

42.心脏听诊有五个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43.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为右心室增大的表现;如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则为左心室增大的表现。

44.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严重贫血等。45.心包摩擦感提示心包膜的炎症。

46.左心室增大,心左界向左下扩大,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47.右心室轻度增大时叩诊心界变化不大,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增大明显,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病人。

48.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二尖瓣狭窄的特性。49.心尖区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常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50.心尖区柔和而高调的吹风样杂音常为功能性杂音。51.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52.极度消瘦或严重脱水者腹部凹陷,重者呈“舟状腹”。

53.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是腹膜炎症病变的体征,临床上称腹膜刺激征。54.炎症累及腹膜壁层是腹部反跳痛发生的机制。55.正常人肠鸣音4~5次/分,无明显增强或减弱。

56.腹壁静脉曲张常见于门静脉高压所致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有侧支循环形成时。

57.急性胃肠道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如木板,称板状腹。

58.急性肠胃炎时,肠鸣音活跃;肠麻痹时,肠鸣音可减弱或消失。59.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巴比妥类、吗啡等药物中毒。60.瞳孔散大见于视神经萎缩、阿托品药物中毒及深昏迷病人。61.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颅内病变,如颅内出血、脑肿瘤及脑疝等。62.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63.椎体束受损时,病人可出现病理反射,即可出现巴宾斯基征、奥本海姆征、戈登征、查多克征阳性。

64.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为脑膜刺激征。65.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为浅反射。

66.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为深反射。67.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68.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败血症等。

69.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如流感、麻疹。70.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结核感染以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71.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72.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前应指导病人避免服铁剂、动物血、肝类、瘦肉及大量绿叶蔬菜3天,勿咽下血性唾液,以防假阳性。

73.柏油样便黑色富有光泽,呈柏油样,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74.鲜血便见于肠道下段出血性疾病,如痢疾、结肠癌、痔疮等。75.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76.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水样,内含黏液块,量多见于霍乱和副霍乱。

77.各种黄疸时总胆红素均可升高:17~34.2μmol/L,临床上称为隐性黄疸;>34.2μmol/L为显性黄疸。

78.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为1.5~2.5:1。

79.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广泛存在于肝、心、脑、肾、肠等组织细胞中,以肝细胞中含量最高。

80.黏液、脓样或脓血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8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引起Ⅱ型呼吸衰竭。82.肺炎球菌性肺炎典型的痰液呈铁锈色。83.慢性肺心病早期表现为右室肥大。

84.支气管扩张病人痰液的特点是大量脓痰,久置分三层。85.吸人糖皮质激素后应漱口,以防口咽部感染。

86.Ⅱ型呼吸衰竭(呼衰)特征性的表现主要由二氧化碳滞留引起血管扩张所致,表现为皮肤红润、温暖多汗及球结膜水肿。

87.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8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典型的体征为:桶状胸,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肝上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89.肺癌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

90.气管内吸痰时,每次插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l5秒,以防引起或加重低氧血症。91.对痰液过多且无力咳嗽者,每次翻身前后应注意拍背、吸痰,以免口腔分泌物进入支气管造成窒息。

92.呼气性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病因是小气道痉挛,常见于COPD及支气管哮喘。

93.指导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进行腹式呼吸时,呼气与吸气时间之比为2~3:1,即深吸慢呼。

94.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阻塞性肺气肿。95.结核菌素试验判断结果的时间是注射后48~72小时。

96.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皮肤硬结的直径小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不足20mm但出现水泡、坏死为强阳性。

97.链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聋和肾功能损害。

98.缩唇呼气和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减低呼吸阻力,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闭合,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提高呼吸效率。

99.气管切开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采取各种措施保持气道的通畅,如湿化气道、气道内吸痰等。

100.支气管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101.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疾病是感染。

102.大量咯血,一次咯血量>300ml或每日咯血量>500ml。若突然出现咯血减少、情绪紧张、胸闷气促、面色灰暗提示窒息先兆。若出现表情恐怖、张口瞪眼、两手乱抓、抽搐、大汗淋漓、意识丧失提示发生窒息。咯血窒息处理首先应清除呼吸道内血块。103.与肺癌发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长期吸烟。104.呼吸衰竭病人最早、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困难。105.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引起Ⅱ型呼衰。106.缩唇呼吸的重要性是避免小气道塌陷。107.X线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提示肺气肿。

108.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应鼓励病人饮水,水量>2500mud,以补充丢失的水分,稀释痰液,重症者应给予静脉补液。

109.肺结核病人痰中有结核菌时,最简便有效的处理痰的方法是焚烧。110.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引起。111.自发性气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一侧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的症状,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112.肺炎链球菌肺炎血象变化典型的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高,>1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113.大量胸腔积液的体征为气管向左侧移位、右侧胸廓饱满、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114.肺炎的临床表现,常见发热、咳嗽、咳痰,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查体可见肺实变的体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出现支气管呼吸音等)。115.判断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时,应测量皮肤硬结的直径。116.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常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117.利福平可出现黄疸、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及变态反应。118.Ⅱ型呼吸衰竭氧疗原则应为持续低流量吸氧。

119.心得安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使支气管痉挛加重,故哮喘患者禁用。120.Ⅱ型呼吸衰竭病人不可随意使用镇静、安眠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121.对氨基水杨酸可有胃肠道刺激、变态反应。

12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常见的并发症是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及肺不张等。123.呼吸衰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及心血管系统症状。124.痰菌阳性的病人是肺结核主要的传染源。

125.呼衰最主要的治疗在于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代谢功能紊乱,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126.肺结核患者在排除其传染性之前,在病室内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127.痰结核菌检查是确定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的主要方法。

128.大咯血病人应取患侧卧位,以利于健侧通气并防止病灶扩散至健侧。129.咯血的并发症主要是休克和窒息,其中窒息是大咯血患者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130.大咯血患者首选的止血药为垂体后叶素。13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0A~80%由病毒引起。

132.结核性胸膜炎胸痛病人取侧卧位,以减少局部胸壁的活动,从而缓解疼痛。133.休克型肺炎病人应取平卧位,以保证胸部的供血。134.成人继发性肺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浸润型肺结核。135.胸水中分离出抗酸杆菌可初步确定存在结核性胸膜炎。

136.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在肺内形成的病灶加上肿大的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合称为原发综合征或原发型肺结核。

137.鳞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138.肺癌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是细胞未分化癌。139:肺癌手术切除机会最多的类型是鳞癌。140.阻塞性肺气肿主要引起Ⅱ型呼衰。

141.肺癌对化疗最敏感的类型是小细胞未分化癌。142.乙胺丁醇可以引起球后视神经炎。143.异烟肼可有周围神经炎、中毒性反应。

144.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呼吸衰竭的标准是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0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7kPa(50mmHg)。

145.常见的引起咯血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肺癌及肺栓塞等。146.对慢性肺心病患者采取低流量持续给氧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既防止严重缺氧引起的组织损伤,又可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147.肺结核患者高热、中毒症状明显及咯血者应卧床休息,而轻症及恢复期患者,不必限制活动。

148.抗结核药正确的使用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和全程治疗。

149.慢性肺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期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负担加重,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扩张,最后导致右心衰竭。

150.肺实变时表现为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甚至实音,叩诊出现支气管呼吸音。

151.哮喘患者应坚强夜间和凌晨的监护。152.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

153.哮喘患者病室布置力求简洁,应避免花草等过敏原。154.呼吸衰竭确诊的依据是血气分析。

155.肺癌患者疼痛控制应按时给药,而不是在病人疼痛已发作或加重时才给药。156.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最轻、出现最早的呼吸困难。157.通气功能障碍主要引起Ⅱ型呼吸衰竭。158.感染是COPD发生和加重的最主要原因。159.肺结核诊断最可靠的依据是痰结核菌检查。

160.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在典型症状上的比较,疼痛部位和性质相似。161.疼痛是心肌梗死最早出现、最为突出的症状。

162.心肌梗死疼痛程度较心绞痛更剧烈,且伴烦躁、出冷汗、恐惧或濒死感,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而心绞痛含服硝 酸甘油可很快缓解。

163.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

164.二尖瓣狭窄病人易发生血管栓塞的原因是伴房颤后所致的血栓形成。

165.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脉压增大可产生周围血管征、水冲脉、大动脉枪击音。166.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表现为剧烈的气喘、端坐呼吸、极度焦虑和咳含泡沫的黏液痰,典型为粉红色泡沫样痰。

167.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端坐位的目的是减轻肺 淤血。

168.心电图检查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能够确定有无心肌梗死,而且还可确定梗死的病变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对房室增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能够帮 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作用。169.心电图检查不能反映心脏瓣膜的病变,这可由超声心动检查明确。

17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应该注意减轻心肌耗氧量,因此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不能从事任何可增加心肌耗氧量的活动,病人由急诊室送到心电监护室应由担架车护送。171.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发病机制是溶血性链球菌变态反应。

172.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年龄>40岁、糖耐量异常、脑力活动紧张、饮食不当、遗传、缺少体力活动。

173.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增高则对心脏具有保护意义。

174.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健康指导时,关键措施是积极防治链球菌感染,可以通过积极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措施实现。

175.硝酸酯类药物为最有效的抗心绞痛药物之一,作用迅速,通过扩张全身的小静脉和小动脉,减少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心肌的耗氧量而缓解心绞痛。

176.洋地黄药物中毒的常见毒性反应有:①胃肠道反应;②心血管系统反应;③神经系统反应。

177.洋地黄药物较严重的毒性反应是心律失常。178.洋地黄中毒致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最常见。

179.长期心房颤动病人使用洋地黄后心律变得规则,心电图ST段出现鱼钩样改变,应注意有发生洋地黄中毒危险。

180.胃肠道症状中厌食是洋地黄中毒最早的表现,继而恶心、呕吐,属于中枢性.常为中毒的先兆,也是中毒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

181.洋地黄中毒导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应该给予阿托品治疗。

182.洋地黄中毒导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首选应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治疗。183.洋地黄应避免与钙剂同时应用,如有必要至少应间隔4小时。184.洋地黄不宜与肾上腺素合用,以免增加洋地黄毒性。

185.由于洋地黄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易发生中毒。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的情况有:缺氧、心肌严重受损、低钾、肾功能不全、老年人用药等情况。186.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不宜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187.冠心病患者需保持大便通畅,但便秘时忌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导泻。

18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内应给予心电、血压、呼吸监护,故宜人住CCU病房。189.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用药物治疗,一般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不能在血压控制正常范围内后随意停药,一旦停药,血压还会再次升高。

190.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的是:使血压下降,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19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收缩力减弱和不协调。192.左心功能不全所致呼吸困难是由于肺淤血所致。

193.急性左心衰会导致肺水肿的发生,从而影响肺泡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及妨碍肺的扩张与收缩,引起通气与换气功能的障碍,刺激和兴奋呼吸中枢,病人感觉呼吸费力。194.窦性心动过速大多属生理现象,常见原因为吸烟、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在某些疾病时也可发生(发热、贫血、甲亢等)。195.硝酸甘油宜舌下含服,不要吞服,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196.硝酸甘油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很明显,服药后往往会出现面色潮红、头痛,站立时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而导致晕厥,故宜坐位或卧位服药。

197.心绞痛发作患者若服硝酸甘油后5分钟疼痛仍不缓解应再次含服1片,可连续含服3片,仍不缓解应及时至医院就诊。

198.1999年WH0/ISH对1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99mmHg。

199.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早期常见并发症是房颤。

200.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血栓栓塞多发生于存在房颤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右心衰竭为晚期并发症。

201.由于左心衰竭导致的肺循环淤血而致患者出现典型的心源性呼吸困难,端坐位可以减少回心血量,使肺循环的淤血得以减轻。

20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人院后第一周绝对卧床是为了避免增加心脏负担,防止病情加重。一切日常生活均由护士协助完成(如洗脸、刷牙、吃饭、大小便、翻身等)。

203.急性肺水肿患者氧疗应给予高流量(6~8L/min)酒精湿化(氧气流经30%~50%酒精)吸氧。

204.急性肺水肿患者经酒精湿化吸氧可使肺泡泡沫的表面张力减低而破裂,有利于改善通气。

205.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心肌酶以肌酸磷酸激酶出现最早、恢复最早。206.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诊断价值的心肌酶是CK-MB。207.治疗高血压药物硝苯地平主要副作用有颜面潮红、头痛。208.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可出现颈前水肿。

209.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充血性心力衰竭。210.风湿性心脏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211.对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行健康指导时,关键措施是积极防治链球菌感染。因此,坚持锻炼,防止呼吸道感染是预防链球菌感染的关键有效的措施。

212.按照1999年WH0给出的高血压的分级标准,血压l60/100mmHg属于2级高血压。

213.房颤的听诊特点是心率和脉搏不等,且心率大于脉率,为脉搏短绌的表现,同时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

214.二尖瓣狭窄的诊断要点是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215.二尖瓣狭窄患者尚未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时,不需要卧床休息及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但要注意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

216.发生心室纤颤应立即给予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217.β受体阻滞剂可对抗代偿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这一效应,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死亡率,且提高运动耐量。

218.高血压病人应限制的含钠高的饮食是腌制品、味精、发酵面食、啤酒、罐头食品,该类食品均属于含钠较高的食物,为增加食物的口味,可适当添加食醋、糖等调味。219.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如高血压脑病,降压治疗应首选具有动静脉扩张作用的药物硝普钠。220.洋地黄药物中毒后的处理措施包括: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停用排钾利尿剂;补充钾盐;纠正心律失常。

221.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胸痛症状、心电图ST段抬高等典型心肌缺血及坏死表现和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

222.心肌梗死患者中50%~80%发病前有先兆症状,即初发或恶化性心绞痛。223.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的常见诱因包括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

224.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病后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也最危险。

225.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小于6小时,年龄≤70岁,而无近期(<2周)活动性出血、脑卒中、出血倾向。

226.溶栓治疗的禁忌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未能控制(血压>160/110mmHg)和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

227.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活动期或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要绝对卧床休息4周至2~3个月,待症状消失且心肌酶、病毒中和抗体、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等化验及体征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起床增加活动量。

228.使用排钾利尿剂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特别注意观察血钾的变化。

229.终止心绞痛的发作性胸痛的方法,正确的做法应是含服硝酸甘油l片后心绞痛仍不缓解,可间隔5分钟后再服一片。若如此连续服用3次疼痛仍不缓解,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230.房颤病人的转复需使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231.左心衰竭由于存在肺循环淤血,因而肺底可满布湿哕音,且部分病人出现交替脉,是左心衰竭的特征性体征。

232.二尖瓣狭窄病人不断咯血的原因是肺淤血严重。

233.急性肺水肿特征性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40次/分,咳嗽、咳痰和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等;病人被追采取坐位,两腿下垂,双臂支撑以助呼吸。查体可见心率和脉率增快,两肺满布湿哕音和哮鸣音。

234.心绞痛胸痛常为压迫感、发闷、紧缩感也可为烧灼感,偶可伴有濒死感。病人可因疼痛而被迫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多在1~5分钟内,一般不超过15分钟。235.典型心绞痛疼痛部位以胸骨体中断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约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整个前胸,边界不清。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可达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向上放射可至颈、咽部和下颊部。

236.急性左心衰竭应立即给予患者两腿下垂坐位或半坐位,并给予高流量的吸氧(最好是经酒精湿化),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缺氧,减轻急性肺淤血症状。

237.幽门梗阻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管溃疡引起,特征性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频繁呕吐宿食。

238.柏油样粪便是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后,血红蛋白的铁质经肠道内硫化物的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混有肠道黏液,使排出的粪便漆黑发亮。病因以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为最常见。

239.严重呕血病人需禁食,如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可在止血后24小时给予温流质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需禁食时间较长,一般于出血停止48~72小时后可先试给半量冷流质饮食。

240.消化性溃疡小量出血,一般不需禁食,可摄入少量流质饮食,以中和胃酸,减少饥饿性胃肠蠕动,有利止血。

241.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溃疡的形成和再活动有关,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避免口服泼尼松(糖皮质激素)。

242.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除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外,还能抑制前列腺素和依前列醇的合成,从而损伤黏膜的保护作用。

243.铋剂(如三钾二橼络合铋)在酸性环境中,可与溃疡面渗出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一层防止酸和胃蛋白酶侵袭的保护屏障。此外,还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244.消化性溃疡癌变时可有疼痛节律的改变或消失。

245.消化性溃疡患者宜定时进餐,少量多餐,溃疡活动期可每天进餐5~6顿,不但可减轻胃肠道的负担,还可中和胃酸。

246.肉汤可刺激胃酸允泌,不适宜消化性溃疡患者。247.抗酸药应在餐后l~2小时服用。

248.H2受体拮抗剂(如西眯替丁)能阻止组胺与其H2受体相结合,使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249.质子泵阻滞剂(如奥美拉唑)是已知的作用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这类药物可以抑制壁细胞分泌H+的最后环节H+-K+-ATP酶(质子泵),有效地减少胃酸分泌。

250.双气囊三腔管适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一般不用于单纯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

251.慢性、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疼痛的特点,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上腹痛节律性的特点为疼痛一进食一缓解,是临床初步诊断的重要依据。

252.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腹痛多在餐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进食后可减轻或缓解。有时可在半夜发生疼痛称“夜间痛”,一般溃疡疼痛可经服制酸剂、休息、用手按压腹部或呕吐而减轻。

253.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侧,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剑突下正中或偏左,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缓解。

254.纤维胃镜检查是消化性溃疡确诊的重要依据。镜下可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平整,边缘整齐,深浅不一,早期病变限于黏膜下层,晚期可深达基层。

255.幽门螺杆菌为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破坏了胃的黏膜屏障,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256.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疡(DU)比胃溃疡(GU)易发生。少数患者可以出血为首发症状。

257.消化性溃疡病人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及板样强直,表明有穿孔。穿孔为消化性溃疡较常见的并发症,急性胃穿孔患者可出现典型的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

258.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穿孔应早期发现,立即禁食,置胃管予胃肠减压,补血,补液,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争取6~12小时内紧急手术。其中,首要的护理措施为禁食和胃肠减压。

259.癌变是胃溃疡较少见的并发症。中老年患者,症状顽固,疼痛持久,失去原来的规律性,厌食,消瘦,胃酸缺乏,粪便隐血实验持续阳性,经内科积极治疗无效,应考虑癌变的可能性。

260.消化性溃疡患者抑制胃酸分泌药(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应在餐后l~2小时及睡前服用1次,胃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及胃动力药(如吗丁啉)应在餐前l小时及睡前l小时服用。261.长期大量酗酒,乙醇、乙醛(酒精中间代谢物)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是引起酒精肝硬化的病因。

262.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0%以上有腹水。

263.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脾因门脉压力增高肿大,常伴有脾功能亢进,从而加速血细胞破坏,并抑制血细胞的成熟,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减少。

264.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可导致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其中可致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此类患者进食粗糙坚硬食品导致机械损伤后,可出现呕血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症状。265.肝硬化患者若在短期内出现肝增大,且表现发现肿块,持续肝疼痛或腹水呈血性,应想到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266.肝性脑病为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又是最常见死亡原因。

267.肝硬化患者使用稀醋酸溶液灌肠,可酸化肠道,减少肠道氨的吸收,预防肝性脑病。268.上消化道出血是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液淤积在胃肠道内,经细菌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后者可经肠壁扩散入血引起血氨升高,从而促发肝性脑病。26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时,由于出

血量大。出血速度快,患者最有可能首先出现失血性休克。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液、输血,以求在短期内输人足量的液体,维持有效血循环。

第四篇:环境监测考试重点总结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环境监测按照监测目的分为: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检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检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环境污染的特点。

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环境监测技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类。

筛选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标准化: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效果,并适当考虑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

用于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其他方法。

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象色谱-质谱法、其他方法。河流、琥珀监测断面的布设: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P43

水样类型:瞬时水样(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综合水样(把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

地表水流量测量:流速-面积法、浮标法。

废水流量监测:流量计法、容积法、溢流堰法。

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HgCl2,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CuSO4,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水样的消解:湿氏消解法、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

富集与分离:气提、顶空和蒸馏法(常压蒸馏法、减压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分馏法);萃取法(溶剂萃取法、固相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水温测量:水温计法、颠倒温度计法、热敏电阻温度计法。

浊度:反映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

浊度测量:目视比浊法、分光光度法、浊度仪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分子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峰值波长、吸收峰数目及形状与物质的分子结构紧密相关;吸收峰峰值波长处的吸光度与被测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成线性关系。以双硫腙为螯合剂,使之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带色物质,而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金属离子的方法。水样在酸性介质中于95℃用高锰酸钾溶液和过硫酸钾(氧化剂)溶液消解,将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化为二价汞后,用盐酸羟胺溶液还原过剩的氧化剂,加入双硫腙溶液,与汞离子反应生成橙色螯合物,用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再加入碱液洗去萃取液中过量的双硫腙,于485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以标准曲线法定量。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基于单质汞在室温下,不加热的条件下,就可以挥发成汞原子蒸气,并对波长253.7nm的紫外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汞原子蒸气的浓度与吸收值成正比,符合比尔定律。通常水样在高锰酸钾-硝酸-硫酸消化体系中,被氧化、分解,使其中含汞元素的各种成分,经消解都转变成无机的可溶态二价汞离(Hg2+)后,加SnCl2,把水样中的Hg2+还原成单质汞(Hg),用载气将汞蒸气带入冷原子测汞仪的吸收池内,测量其吸光强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0.1~0.5微克/L

溶解氧: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

溶解氧测定方法:碘量法、修正的碘量法、氧电极法。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在经絮凝沉淀或蒸馏法预处理的水样中,加入碘化汞和碘化钾的强碱溶液(纳氏试剂),测与氨反应生成黄棕色胶体化合物,在410~425nm波长范围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的情况下,氨与次氯酸反应生成氯胺,氯胺与水杨酸反应生成氨基水杨酸,氨基水杨酸经氧化、缩合,合成靛酚蓝,于其最大吸收波长697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重铬酸钾法: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Ag2SO4)存在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馏水作空白试验,按同法测定空白溶液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0.25mol/L测定COD>50mg/L,0.025mol/L测定5~5050mg/L。

生化需氧量: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稀释法:BOD5(mg/L)=[(ρ1-ρ2)-(ρ3-ρ4)×f1]/f2

其中ρ1:水样培养前DO的质量浓度;ρ2:水样五日培养后剩余DO的质量浓度;ρ3:空白水洋培养前DO浓度;ρ4:空白水洋培养后DO浓度;f1: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f2:原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的比例。

总有机碳(TOC):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污泥沉降比(SV):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入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30min,沉降污泥与所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体积之比。

污泥浓度(MLSS):1L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所含干污泥的质量。

污泥容积指数(SVI):简称污泥指数,指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ml)。

颗粒物的测定项目: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降尘量及其组分、总悬浮颗粒物中污染组分。

粒子状态污染物:分散在空气中的微小液体或固体颗粒,粒径多为0.01~100μm,是一个复杂的非均相体系。根据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分为降尘和总悬浮颗粒物。根据粒径的不同,将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用PM10表示,也称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10μm,大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以PM2.5~10表示;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以PM2.5表示。烟的粒径一般为0.01~1μm。

Ψ=ρ×22.4/M

Ψ——标况下气体体积分数,ml/m3

Ρ——气体质量浓度,mg/m3

M——气体的摩尔质量,g/ mol

22.4——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 mol

布设采样点的方法: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空气中的SO2被甲醛缓冲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O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7μm,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空气污染指数(API):将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地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配制低浓度标准气的方法: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

固体废物: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危险废物有害特性:急性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毒性试验分类: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

土壤的基本性质:吸附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消解土壤样品,使待测元素全部进入溶液,同时,所有铬都被氧化成Cr2O72-形态。在消解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消除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后定容,喷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化器的富燃型空气-乙炔火焰中进行原子化,产生的基态铬原子蒸气对铬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光进行选择性吸收,测其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称取土壤样品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硝酸-硫酸-氢氟酸体系消解,消解产物加水溶解并定容。去一定量溶液,加入磷酸和高锰酸钾溶液,继续加热氧化,将土样中的铬完全氧化成Cr2O72-形态,用叠氮化钠溶液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溶液,与Cr2O72-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计于54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生物监测方法按生物学层次分为:生态监测、生物测试、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的测定。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污水生物系统法、生物群落监测方法(水污染指示生物法(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微生物)、生物指数监测法、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生物测试法、叶绿素a的测定、微囊藻毒素的测定、细菌学检验法。

PFU法:微型生物是指水生生态系统中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等。它们彼此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的生境中构成特定的群落,其群落结构特征与高等生物群落相似。当水环境受到污染后,群落的平衡被破坏,种类数减少,多样性指数下降,随之结构、功能参数发生变化。该方法以聚氨酯泡沫塑料块(PFU)作为人工基质沉入水体中,经一定时间后,水体中大部分微型生物种类均可群集到PFU内,达到种类数的平衡,通过观察和测定该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各种参数来评价水质状况。

细菌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CFU)总数,是判断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污染程度的标志。

总大肠菌群:指那些能在35℃、48h内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的无芽孢杆菌,以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表示。

环境噪声的来源: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升功率(W):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单位w 声强(I):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W/㎡ 声压(p):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强增值,单位Pa

I=p²/(ρ×c),ρ——空气密度;ρ×c标压,20℃等于408Pa·s/m。声能量可以代数相加,声压不能直接相加。

两噪声源叠加的声压级曲线P350.C=f·λ

第五篇:机械制造总结—考试重点

1、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p

切削用量选择原则: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根据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刀杆刚度等限制条件或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据切削用量手册查或计算切削速度

2、前刀面:切屑延其流出的刀具表面

主后刀面:刀具上与工件过度表面相对的表面

副后刀面:刀具上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主切削刃:前刀面和主后刀面的交线,完成主要的切削任务

基面pr:通过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 切削平面ps:通过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

正交平面po:通过点,同时垂直于

前角ro: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后脚ao;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

刃倾角入s: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

主偏角kr: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夹角 副偏角kr’: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夹角。

3、刀具材料:(工具钢、硬质合金——常用)、陶瓷、(立方氮化硼、金刚石)

4、金属切削过程:将工件上多余的金属层,通过切削加工切除成为切屑,从

而得到所需要的零件几何形状的过程。

5、积屑瘤:切削加工时,切屑与前刀面发生强烈摩擦而形成新鲜表面接触。

当接触面具有适当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是就会产生粘结(冷焊)。于是,切屑底层金属与前刀面冷焊而滞留扎起前刀面上。联系流动的切屑从粘在倒霉的底层上流过时,在温度压力适当的情况下,也会被阻滞在底层上,使粘接层在逐层在前一层上积聚,最后长成积屑瘤。

6、影响切削变形因素:工件材料(工件材料强度越高,切削变形越小;塑性

大,大),刀具前角{大、小},切削速度(大、小),切削厚度(增加、小)

7、刀具寿命:刃磨好的刀具字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净切

削时间。

8、机床组成:执行机构,动力源,传动装置

9、六点定位:按一定要求分布的的六个支撑点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使

工件在夹具中得到正确的位置的原理。

10、不完全定位:根据工件被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有事需要限制的自由

度少于6个。

欠定位:根据工件被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需要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得到完全限制

过定位:工件的某自由度被夹具上两个或以上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

短V块限制2自由度,长411、定位误差: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

基准位移误差△j: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及其配合间隙引起的定位误差,即定位基准的相对位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基准不重合误差△b: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即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12、加工精度:零件经机械加工后,其几何参数(尺寸、形状、位置)的实际

值与理想值的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实际值与理想值之差。

13、机械加工工艺工程: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

位置已经性能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

14、尺寸链:互相联系且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尺寸组。

15、提高生产力:缩短基本时间(提高切削用量,合并工步,减少工件加长长

度,多件加工,改变加工方法),缩短辅助时间,缩短布置工作地时间,缩短准备与终结时间,进行高效及自动化。

16、工序能力系数:Cp=T/6&

17、△d<δ/3

外圆、V型:基准不重合:△b=δd/2,上母线去正,下母线取负

圆柱孔:a、定位心轴过盈配合△j=0;工序基准在孔母线上,△b=δd/2:在外圆母线上,△b=δD/2(外圆上偏差)

b、间隙配合(水平放置):基准若重合:△b=0,△j=(δd+δD)/2

下载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

    1. 《针经》是指《灵枢》 2. 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 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足臂十一炙经》《阴阳十一脉炙经》 4. 三大总结:《灵枢》又称为〈针经〉,魏晋.皇莆......

    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1等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低渗性缺水常见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3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4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第一部官修本草为《新修本草》。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四气:......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放射痛(radiating pain):又叫牵涉痛,内脏疼痛引起身体体表的疼痛,内脏痛觉信号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该节段支配的身体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特点是疼痛明显,有压痛、感......

    SCM考试重点总结

    供应链管理 1.21世纪竞争环境的“纵向一体化”特点 在20世纪40-60年代,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这时的“纵向一体化”模式是有效的。此时“纵向一体化”的优点显现出来......

    药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作用:指药物在治疗时,机体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

    桥梁工程考试重点总结

    1. 桥梁分类:①受力特点: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悬索桥、斜拉桥、组合体系桥梁②用途:公路桥、铁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农桥、人行桥、运水桥等。③大小:特大桥、大桥、中桥......

    公共关系考试重点总结

    公共关系考试重点总结 1.公共关系的概念P4 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