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2篇)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十七届五中全会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作出的这个战略判断,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十二五”宏伟蓝图确立了战略方位,为我们满怀信心迈向“十二五”提供了奋斗坐标。
放眼世界,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大的趋势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是我国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挑战中又孕育着大好机遇。我们必须要审时度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奠定我国
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
立足国内,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提升了发展本领、创新了发展理念,我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群众发展的热情与愿望十分强烈,这些为我们再上新台阶奠定了信心和实力的基础,蓄积了强劲的发展势能。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些决定了我们再上新台阶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这是我国发展存在的内部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存,不利条件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历史一再表明,能否抓住机遇,决定了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抓住了机遇,后发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丧失了机遇,强盛的国家也可能停滞不前,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立足点,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我们每一位干部职工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朝着既定奋斗目标迈进。
机遇在前,我们可以大有作为,应当奋发有为。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我们就一定能够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不断向前。
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在喜获丰收的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今年是冲刺“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承接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工作。高度评价“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勾画出蓝图。发展目标令人鼓舞,措施催人奋进。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同时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坚持发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求,顺应党心民意,符合时代潮流。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在转变中谋发展,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学好全会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实际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好全会精神,加深理解,要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展望未来五年,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为标
志,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整装待发,启程远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将掀开崭新一页。
第二篇: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模版)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七届五中全会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作出的这个战略判断,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十二五”宏伟蓝图确立了战略方位和奋斗坐标。
从国际大势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是我国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有机遇也有挑战,挑战中又孕育着机遇。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奠定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
立足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提升了发展本领、创新了发展理念,我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城乡、区域、以及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些决定了我们再上新台阶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这是我国发展存在的内部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存,不利条件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立足本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决定了我们企业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只有抓住了机遇,企业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丧失了机遇,强盛的企业也可能停滞不前,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企业在“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立足点,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员及企业员工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朝着既定奋斗目标迈进。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生产管理中的矛盾,我们就一定能够显著提高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使企业的航船不断向前迈进。
2010年11月24日
第三篇: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市委组织部机关总支第三支部龚 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李源潮同志提出要“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 我们组工干部由于身处特殊位置,有运用自身学习成果指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上,走在前列、作好表率,在全市组织系统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在此,浅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要在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做到“三表率” 一是认真学习,做全会精神的明白者。当前,全国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组工干部必须先学一步,真正掌握精神实质。要对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阐述的新要求、新观点和新论断吃深、吃透,要通过会议、报刊杂志、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采取自学、集中学、交流学等多种形式抓好学习,切实提高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知晓度和熟悉度。只有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精神学习好、研讨深,才能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精心组织,做全会精神宣传引导者。一要当好讲师,对党员群众要借助会议、活动等人员较易集中的时间,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讲
1解,当好老师角色,以自身的学习带动促进身边党员干部的学习。二要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发放学习读本和举行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三要讲究工作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党员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一方面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做到以理以实服人;一方面掌握工作技巧,做到以情动人,真正把灌输和引导相结合,渗透和管理相结合。
三是找好结合,做全会精神落实者。学习贯彻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结合工作、指导工作、促进工作。组工干部要带头找准结合点,推动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一要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二要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带动全社会创先争优,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十二五”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要研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办法措施,研究进一步选好班子,配好干部的办法措施,切实把五中全会精神体现到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
要在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做到“四坚持”
一是坚持学习贯彻争抢时效。组织系统要迅速行动开展学习活动,先后组织全体组工干部进行集中学习,并采取个人自学、集中研讨、理论辅导、学习论坛、学习座谈会等学习方式组织全体组工干部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同时,还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纳入党员五年轮训和大规模干部培训内容,对广大党员、科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等进行轮训。
二是坚持学习贯彻灵活多样。组工干部要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
成宣讲小分队深入乡镇、村(社区)宣讲,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送进村、社区、企业、学校,扩大学习覆盖面。同时,通过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介的相关报道,进一步精读报告、深学文件、广阅评论、勤写笔记,加大对全会精神的了解。
三是坚持学习贯彻把握精髓。坚持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吃透五中全会精神。通过专题辅导讲座,重点领会全会精神内涵,通过带着问题去研读和边学边思考等方法,进一步明确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目标任务,努力做到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四是坚持学习贯彻务求实效。按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组建调研组对全县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提出今后组织工作的思路、措施。
要在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做到“四创新”
一是创新载体,宣传好全会精神。组织部充分发挥宣传载体的优势,开辟专栏,积极营造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氛围。组成了理论小组,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为学习理念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学习,确保全会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创新形式,学习好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纳入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及时召开干部职工会议和支部大会,学习传达十七届五中会全精神。在学习过程中,部机关要采取集中传达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文章等多种形式,深刻理解、系统把握
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带头学深、学透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三是创新思路,贯彻好全会精神。围绕主题,部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党组织部实地调研,寻找对策,把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决策部署上来。全体干部职工用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真正贯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推动全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中。
四是创新方法,落实好全会精神。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居民自治;与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和培训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深入创先争优活动中,围绕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切实解决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要求党员干部学以致用,用全会精神指导实际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
第四篇: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万宁市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材料
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推进万宁科学发展
同志们: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去年十月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为“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未来五年指导我国推进改革与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我认为,要领会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把握好“十二五”规划的内容。下面,我就结合万宁实际,谈一谈对十二五规划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经济发展举世公认
十一五期间,也就是2005年到2010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1.2%,2006年时,我国确立GDP的增长目标是7.5%,结果大大超过了这个目标,达到了12.7%。2008年,汶川地震,我国进入了困难的一年,但是,这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0万亿元,比上年增速回落到9.6%。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深受影响,仅广东就有几万家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温家宝总理说,2009年是中国最为困难的一年,但是这一年,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为33万亿元,增速达到9.2%。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39万亿元,超过了日本,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财政收入从2005年3.16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8.13万亿元。回想“十一五”初期的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8万多亿人民币,去年我们达到了39万亿人民币,增加了一倍多,对比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十一五”这五年就等于再造一个中国。1957年时,中国人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这在当时看来,的确是一种冒进的思想,但如果我们将时间的跨度延伸到2010年,那就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远见了。过去五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奇迹。现在,国际上议论“中国奇迹”、“中国模式”,其核心不外乎就是对我们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惊讶与赞叹。“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赋予“十二五”一个特殊的意义,它使“十二五”成为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之后追赶美国的起点。
2、民生问题明显改善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且还建立了农业补贴制度。老百姓上缴皇粮国税,在中国已经有2600年历史了。史书上记载,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强盛的时期有三个,分别称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些时期,老百姓种田,同样也要纳税,只有到了我们今天,才取消农业税,这是前无古人之举,惠及亿万农民之举。不但种田用不着缴公粮,咱们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还固定有几十块钱领。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确实做到了对涉及到民生问题的硬性指标,都能较好的完成。例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
数,新型农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都实现或者接近实现预期目标,尤其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这九年,全面实现了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
3、工业化、城镇化得到快速推进
“十一五”结束时,我国工业化从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从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随着我国工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例,服装、鞋子、水泥、钢铁、手机、彩电等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我国生产了200亿件服装,我们只有13亿人,全世界60多亿人,平均每人多少?去年中国制造了60亿双鞋,7亿吨钢铁,16.5亿吨水泥,6.2亿部手机,1.8亿台电脑,1亿台彩电,到去年年底,我国汽车的产能已经达到1800万辆。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城镇化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了47.5%,城镇化率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今天,中国13亿人口是这样分布的,6亿在城镇,7亿在农村。当今世界经济大国都有世界级的城市群支撑,美国有纽约等都市圈、日本有东京等都市圈、英国有伦敦等都市圈,美日两个国家的都市圈的经济总量占各自国家经济总量的2/3。“十一五”期间,我国正在形成了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为核心的18个都市圈。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它们的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2.6%,但2008年GDP总量却占全国的1/3,财政收入占全国的40%。
过去五年,同样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特大洪涝灾害,我市紧紧扭住科学发展不放松,全力抢抓发展机遇,务实拼搏,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一是经济实力在加速发展中显著提升。生产总值累计完成31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1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倍。
二是重点项目在创优环境中顺利推进。我市先后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推进年”、“优质服务年”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实施“一带两区”发展战略,引进中信泰富、华润、中信国安、南山集团、中城建集团、奥特莱斯公司等一批大型知名企业落户我市。重点项目累计投资16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9倍。
三是基础设施在扩大投入中日趋完善。我市累计投入43亿元,完成城乡电网改造,改建农村公路686公里,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用户突破8万户,东环铁路建成通车,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广电网覆盖全市城乡。
四是民生社会事业在统筹协调中和谐发展。我市累计投入29亿元用于改善民生,是“十五”时期的4倍,其中投入6.1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107套。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发放“两免一补”资金1.6亿元,创办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147所农村学校改造,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偿还拖欠工程款,投入4000多万元解决工商、质量监督系统体制改革遗留问题;投入9000多万元,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和偿还历年拖欠教师工资。
二、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对于我们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可以用二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成绩和问题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这次全会,既讲成绩,也讲问题;既强调机遇,也指出挑战。特别是强调指出目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认为这句话完整地表达了中央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判断。这个论断最初是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提出来的,至今已有9年了,但到现在仍然管用。从国内来看,问题确实不少,但成绩是第一位。既然有问题,我们就不能回避,就应该敢于实事求是的面对,这才是共产党人的态度。这里我把我们存在的问题叫做五大挑战:一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富人一顿饭等穷人10年粮这种地步了,前几年有一则报道说农民工到城里打工,拿不到工钱,最后竟然由总理出面才讨到了工钱,看了这报道后,心里有各种滋味,我们的总理日理万机,还要亲自为农民工讨工钱,农民工挣钱也太不容易了。万都大酒店对面,每天早上都蹲着一大堆农民工,等待着工作机会的到来;二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前些年有报道说,外国人到中国到来旅游,感觉到在中国,城市越来越像欧洲,农村越越像非洲;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据统计,东部发达地区的GDP是西部落后地区GDP的10倍以上,一个国家可分为四个世界:北京、上海是第一世界,长三角、珠三角是第二世界,中部地区是第三世界,西部落后地区是第四世界;四是四个不起,居不起、学不起、病不起、死不起。居住方面,现在买一套房得花几十万,普通人买不起;教育方面,孩子读大学一年也得几万块,读不起;医疗方面,病了需要住院,一个晚上至少
也得1千块,病不起。现在安葬费也很高,有人讽刺地说,就是想死也死不起啊;五是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我看过一个报道,说东部沿海有一些地方,这几年家家有别墅,个个有汽车,可是人的寿命平均只有60—70岁,青年人当兵是不经过体检的,因为一体检就肯定通不过,报道里面把这种现代化叫做狗屁现代化。前两年,市委办安排我和市四套班子成员上一个课,在谈到咱们万宁发展存在的问题时,我特别指出了一点,就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要引起注意,当时我列举了三个例子;一是上个世纪90年代时期,东澳、礼纪、北坡一带的钛矿开采,由于存在无序、非法、重复,造成了钛资源大量浪费和海防林的大量毁坏;二是龙滚、山根一带大面积种植菠萝,使大量的荒山野岭变成光秃秃,地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三是长丰一带槟榔土加工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水,使一些村庄整天被烟雾笼罩,居住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的确,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加快万宁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我市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运行质量不高;二是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三是征地拆迁安置难度大,开发建设成本增高,重点项目推进速度不够快;四是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效率不高,为政不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依法办事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时期,我们万宁的发展,既面临以上这些挑战,更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而且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的机遇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二是来自于海南国际旅游岛
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三是来自于“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有力支撑;四是来自于“一带两区”战略的大力实施。
三、“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十二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抓手,以“一带两区”为重点,着力发展经济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把万宁建成海南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和万宁人民的幸福家园。
2、“十二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经济总量大幅度提升。到2015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三是滨海城市的形象基本树立。四是旅游目的地基本形成。神州半岛、石梅湾、山钦湾基本建成集旅游度假、休闲疗养、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兴隆旅游区形成集温泉疗养、咖啡美食、归侨文化、演艺娱乐、科普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培植起高尔夫、冲浪、海钓、游艇、水上飞机等旅游新业态。五是民生事业进一步改善。实现以“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为目标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全覆盖。六是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土地遗留问题及时全面清理,政府拖欠债务基本还清,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和国企下岗职工等得到妥善安置。
七是人文环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党风、政风、民风有根本好转。
四、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实现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因而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努力提高党的领导的科学化水平:一是切实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二是注重在复杂环境、关键岗位对干部进行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四是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强核心工程”和开展“三联三问三帮”活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五是善于用新的信息技术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工作效率,具体的说,要办好万宁党建网站,建立全市党员信息库,推进各级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六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政意识,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
2011年3月12日
第五篇: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解读“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的提出
“十二五”规划是指从2011年至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在2010年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即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二、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即一个坚持、两个时期、三个重点、四个更加、五个坚持、五个要、五种意识。
一个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两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三个重点: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个更加: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个要: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种意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一是党的意识。首先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的意识,要求我们提高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其次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意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再次要树立依法治国的意识,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推动走和平发展和祖国的统一。
二是宗旨意识。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如何实现好为人民服务,归根结底就是要千方百计发展经济和文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进程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就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
三是执政意识。这是党的意识、宗旨意识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他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就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使党的执政基础更牢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紧密。
四是大局意识。这是立党为公的要求,国际国内形式的深刻变化,可预见不可预见的困难机遇同在,要充分利用好机遇,抓好发展,大局意识必不可少,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党中央就是从大局出发,出台了有效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今后大局意识还是我们有效应对各种困难的不可或缺的,尤其是面对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地区差距悬殊,国际环境的挑战,大局意识是我 们团结取胜的基础。
五是责任意识,全会是这样告诫的,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要做到责任落实,就需要有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到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相结合,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把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促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的早日形成,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一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全会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增强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三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四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四、“十二五”规划的内容
“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容如下: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3、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改造提升制造业。
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加快发展服务业。
4、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5、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6、发展海洋经济。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3、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4、加强城镇化管理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4、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5、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3、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4、建设人才强国。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3、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2、推进文化创新。
3、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2、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3、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4、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5、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6、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2、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3、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4、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1、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4、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5、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6、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7、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四、三个新提法
(一)、“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实际上就是民 生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温家宝总理在《建议》(说明)中深刻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即将过去的“十一五”,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规划“十二五”,人民群众期待过上更好生活。党中央审时度势,缜密规划,作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部署。《建议》中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重要阐述,充分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 实惠,顺应了广大人民的新期待。
百姓期待“十二五”期间“十下十起”:房价降下来,居室宽起来;物价降下来,股票涨起来;信访降下来,和谐涌起来;难题降下来,保障建起来;事故降下来,安全多起来;沙尘降下来,天空蓝起来;噪音降下来,城市绿起来;污染降下来,乡村靓起来;折腾降下来,国力强起来;空谈降下来,人民富起来。反映出国人民众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焦虑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期盼。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改革开放3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是走的便宜的路线,靠资源、环境、劳动力便宜,而不是创新,致使资源环境不堪重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早就提出来了,但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 济社会的一场深刻变革”好像是第一次。的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经济变革,而且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因为它涉及到对新发展观的认同,对干部的考核标准,晋升机制,涉及到创新、教育、分配、公平、正义等等,以及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政府与市场的科学定位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以上的深刻变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事业改革发展等。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贫富的差距拉大,拉大了的贫富差距既不利于启动内需,也不利于社会稳定,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没有“民富”就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它涉及到内需能不能成为长效机制,能不能使消费结构不断提升。所有这些,都涉及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果说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已经使国家富裕起来了,那么在今后的时间里,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把富民放在首要位置,否则就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过去30多年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近几年,特别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来,由于始终高度重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2010年以来,这一势头进一步得到延续。从最近公布的一些 重要数据看,“十一五”时期,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生活消费水平稳定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我们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还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和潜力? 一是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六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七五”时期增长14%,“八五”时期增长23.3%,“九五”时期增长10.6%,“十五”时期增长11.8%。其中,“八五”时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最快。那么,“十一五”时期的增长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统计数据表明,“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7.9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万亿元,增长98.3%,年均增长18.1%,消费品市场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成为继“八五”时期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增长最快的时期。与“九五”、“十五”时期相比,“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加快了7.5个和6.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消费品市场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二是消费热点频现,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过去5年,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优化升级,住房、医疗保健、旅游、文化、娱乐教育,以及享受型的汽车、家电、家居建材、电子产品等消费热点频现,成为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比如,2006年至2010年,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主要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年均增速为39%、金银珠宝类年均增速38.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年均增速37.9%、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年均增速20.3%、通讯器材类年均增速15.9%。与此同时,餐饮消费也持续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以2010年为例,全国餐饮收入达1.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1%,对消费品市场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
三是农村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城市商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农村,“十一五”时期,国家大力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逐步形成,不仅大大改善了农村的流通基础设施,而且明显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建设和改造52万个农村超市、2667个配送中心,农村超市覆盖80%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年销售额近3000亿元。在城市,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了“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已建立全国商业示范社区143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600多个,覆盖80多个大中城市,大大提高了商贸服务业的便民利民程度。
四是流通领域进入全面开放阶段,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过去5年,我国商品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各类商品市场空前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商业经营模式比较单一的状况,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少环节、开放式的竞争发展新格局。营销手段的多样化,经营业态的日益完善,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现代流通体系的快速发展,在降低流通成本、扩大消费、引导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流通领域进入全面开放阶段,开放范围由少数类别逐步实现全面开放,大量外资企业开始进入流通领域,众多民营资本也广泛进入流通领域,为流通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五是促消费政策措施成效显著,市场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尤其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充分抓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利时机,大范围、强力度地出台了扩大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耐用消费品为切入点,实施了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直接促进消费的政策,挖掘消费潜力,不仅促进了城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还带动了家电、汽车流通服务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
五、“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农村工作的特殊意义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复杂形势,影响“三农”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连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背后,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大好形势之下,往往潜伏着危机。明年在高起点上延续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难度很大,挑战空前,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减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导向要明确,措施要过硬,行动要坚决。
实践一再证明,越是宏观环境复杂,越是经济发展遇到难处,越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稳增长、控通胀、调结构,哪一样离得开 农业、农村、农民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农业有好收成,农民有好收入,农村有好局面,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底气、有基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整盘棋才能活起来。
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力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有个良好开局。
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二、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三、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 村金融服务,统筹研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作业:
1、怎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2、201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3、如何深刻领会“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农村工作的特殊意义?
4、作为大学生。如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