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到杜郎口中学学习情况介绍
到杜郎口中学学习情况介绍
10月11日—10月15日,在史局长的带领下,初中教研室和初中校长一行33人到山东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
杜郎口中学是鲁西北的一个普通农村初中,校长崔其升从1999年开始了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一个濒于撤并的薄弱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教改名校。我们到杜郎口中学后,就迫不及待地深入教室听、看、谈、记、照。经过一天的活动,我们每人听课5节,听报告会1节,收集到了大量的课堂实录、教案和照片,从中对杜朗口中学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一、自始至终坚持一个理念
解放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开放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形成了成熟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整整一天的听课,我们发现杜郎口中学各个学科都采取同一种教学模式,他们称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以上述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杜朗口中学逐步形成了科学、完备、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如:
课堂布置的变化:讲台砸掉、讲桌搬走;教室三面、楼道一面全是黑板,并把黑板全部划分给每位学生;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学生对面而坐。
班容量的变化: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需要,各班的班容量很小,大约30-40人。
学校事事以学生为本,处处给学生展示、互评的空间。如,课间操完成后同学之间有互评,报告厅前的甬道是同学们展示书法的场地,黑板不够用,几个同学就蹲在地上演算起来„„
学校用制度推进教学改革,建立了一整套对教师、对小组、对学生的量化管理措施。有周检查和查课制度。我们看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展示、张贴着每位教师一周的班工作、教学工作的反思。能够感受到杜朗口中学的管理是扎实有效的,也可以折射出学校各级领导是真抓实干的。
三、我们的几点思考
1.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切都来自于实践,却又与当今的课程改革理念不谋而合。比如:
每个知识单元的学习都通过“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来完成,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能够有话可说,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全员的展示,能把优点与成果、不足与困惑公之于众,通过交流能完成生生、师生的知识传递;通过巩固反馈把知识内化成能力和情感。
2.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既有实践性,也有时代性。它解决的不单纯是“本土”升学率、农村教师素养较低的问题,也提升了学习能力、生存和成长以及师生相长等一系列问题。
3.杜郎口中学的成功证明素质教育不完全是硬件问题,因为当初杜郎口什么都没有,却走出了一条路。由此看来,素质教育关键不在于学校的硬件,还在于人的理念。
4.要真正相信学生,重新估量学生的潜能。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习,不怕考试,考试能得高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兴趣,有了自信。他们的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都会远远优于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他们实现了素质教育的一些本质要求。
四、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对教师的知识广度,思维深度,课堂调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各地初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如果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动与静如何把握的问题。
3.杜朗口中学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团体合作与个人探究相互结合的问题。
4.不同学科特点怎样发挥和体现。
五、学习后的工作设想
我县的初中教育已经在全市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我们学习杜朗口中学的经验要在继承中发展,要学一得一。
杜郎口中学经过8年的时间,一点一点走向成功,说明任何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搞一刀切,要在其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各校的实际稳步试行。
乐亭县教育局初中教研室
2008.10
第二篇:杜郎口中学学习总结
杜郎口中学学习总结
茌平三中
吴正广
2011年6月20日—24日,在韩校长和教研室张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高三任课教师一行50人赴杜郎口中学参观取经,一住五天。虽然之前学校已经派出几批老师赴杜郎口学习,但这却是我第一次来杜郎口中学,所以心情非常激动。我们通过参观学习、听报告、与师生交流,深深被该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所震憾,也充分认识到我们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学习交流之外,韩校长还交给了我一项特殊任务——照相,把杜郎口中学的特色之处留下影像。
初进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楼,感觉很“乱”,走廊里、教室里有很多观摩学习的老师,再加上杜郎口中学特有的“生生”互动学习方式,每堂课都有学生大批的从座位上离开,到周围黑板前或展示、讲解或认真倾听,老师很少说话,一般都是对学生的鼓励或表扬的话语,基本上什么也不讲。初进这样的课堂,让我有些怀疑:教师怎么备课,他们是如何组织教学的,学生能安心学习吗?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无论我走进哪个教室,认真的听课之后,我都能感受到,活跃的氛围之下,课堂是活而有序的。下面就这五天的学习所得总结如下:
一、杜郎口中学与众不同的亮点
(1)、每个教师的教学反思,以及各教研组、年级组的总结、安排写在小黑板上,放在最南边教学楼一楼大厅,公之于众,每周一换。
(2)、处处是张扬个性的标语:比如“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创造之人”,“努力,拼搏,我最棒”“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等等,所有能利用的空间都有教育,就连脚下的楼梯上也布满了地理、历史知识。(3)、每位同学每人每学科都准备一本纠错本,把易错题及规律总结用双色笔记录得一清二楚。
(4)、上课像赶集,老师简单的几句引导便引来学生热烈的讨论,有时是小组内讨论,有时是全班人都参与,发言者积极踊跃,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说,有时呼啦站起来好几个;老师在同学们之间走来走去,时不时地提个问题,出个难题,引来的又是新一轮的热烈讨论„„
二、对杜郎口中学课改成功的思考
1、新型的课改理念――解放学生,相信学生
为了落实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杜郎口中学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填鸭式”向“主动获取式”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性,学生要从哪些学习材料中学习,学习什么,要自己有主意、自己能作主,这一转变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习惯;教师教学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使课堂成为“快乐享受的地方,而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价值观”转变。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正是这个自主学习模式的成功运行,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默契,造就了活跃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合作学习问题、学生主体地位问题以及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
3、杜郎口中学精细化的学校管理
杜郎口中学精细的教学管理主要体现在:权利下放,责任上移,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严,细,实,不留空间;勤反思;打造了一个敬业、读书的教师学习群体;有一个敬业、会干、敢于负责、严于律己的领导集体。
4、杜郎口中学最成功的两点
(1)、落实到位。在教学中他们的每节课都有专门人员检查督促,在管理中任何事都能找到责任人,出现任何问题都能及时解决落实。我觉得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
(2)、相信学生。多让学生预习、交流,让学生合作学习,而做到这些的前提必须是相信学生。我们的老师的注意力在课堂的“教”上,而杜郎口中学的教师的精力用在了课堂教学的“导”上,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还给学生之后,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要想充分发挥孩子的智慧,更好的驾驭课堂,教师们必须不断充电、学习来提升自己。
三、参观了杜郎口中学,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努力挖掘教材,研究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预习设计、小组讨论展示、课上提问答疑等环节上,对小组讨论决不流于形式,把时间还给学生,老师不该讲的一定不讲,给学生恰到好处的点拨,提供让学生参与和自我表现的平台,让学生敢问、敢说、敢讨论,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创设快乐课堂。
(2)建立高效课堂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每一节课都做到精益求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虚心向同学科和不同学科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力争使每一节课都能对外开放。同时,对自己上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写好自己的教学反思,以指导今后的教学。
(3)、借鉴经验,取长补短。杜郎口中学的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但别人的经验,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的加以运用,而是要根据我们的实际,借鉴符合我们教学实际的成功经验,摒弃那些与我们实际脱节的做法,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通过五天的学习与思考,我感觉我们应该学习杜郎口老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对事业的真诚、对孩子们的挚爱;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唤醒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体。这是我在杜郎口中学学习后的一点体会,需要学习、总结和思考的地方还很多,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第三篇:杜郎口中学学习感受
杜郎口中学学习感受
2011年5月26日,我校第二批外出进行课改学习的教师一行6人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学习他们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感觉学生常规管理非常到位,课堂活而不乱,整个校园整洁有序,7点40分,反思会开始,最先发言的是两位新老师,他们并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甚至有一位老师还记不住发言的内容和组织的话语,一度紧张得满脸通红,而在杜郎口中学多待几年的教师就不一样,一位年级组长随机抽了本年级三位老师对昨天一个教育讲座中的一个细节问题谈感受,三位老师的发言很有水准,层次分明,观点新颖,说明一个问题:分到杜郎口中学的新老师并不是百里挑一,素质非常高的大学生,师资和大家都是一样,但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学习,变化一定很大,杜郎口中学这种非常实际、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培养老师的这种方式值得我们深思。张副校长在说到老师佩戴校卡的问题时,因为没有管理到位而自认扣除了1000元,三位年级组长每人交200元的“学习费用”而没有半点怨言,从中我感受学校管理的严格,执行力的过硬。教师进行反思会的同时,学生们在做什么呢,我第二天在教师反思会的时候悄悄的跑到教室里进行了观察,很多教室里没有老师,偶尔有值勤的老师路过教室门口,教室里有的很安静,学生们都在安静的预习,有的很热闹,学生们大声的朗读课文、背诵英语单词,或是认真的进行讨论,一圈下来,我没有发现一个趁老师不在而偷偷玩耍、打闹的学生。我想,这就是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真实体现吧
8点10分,第一节课开始
为没有老师讲,课照样上;也没有不学习,违反纪律的学生而惊讶。其实细想起来,联系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不足为怪了。首先是互助。这种合作讨论式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平等讨论解决问题,疑惑得到及时解决,使学生的成绩不会有大的差距,都能学得会、听得懂。其次是自由。他们上课讨论,坐、站均可,听讲都集中到前面,蹲、坐、站均可,使他们的好动得到渲泄。再次是轻松。上课学得会,气氛和谐,不是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被动地听,这样就不会感觉乏味和疲惫,而是一种愉快学习。基于以上三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存在不学习的学生了。
第四篇:杜郎口中学学习反思(范文)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物理组:张继福
从杜郎口中学学习回来,心中感慨颇多,收获颇大,觉得不虚此行,体会如下: 一.注重文化氛围的培养。
杜郎口中学的文化氛围特别好,从校园外到校园内,从教室到操场,从走廊到教室屋顶,他们利用一切空间,张贴激励性标语,张贴优秀学生作业,把一切优秀的都呈现给全体学生和全体老师,充分给予学生一切表现机会,为他们尽可能的搭建一切平台。看到他们的优秀标语,感慨颇多“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二.灵活多变的课堂。
改革带来变化,变化带来一片欢笑声: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热烈讨论,激烈辩论;争问抢答,欢声雀跃;多种角度,实践创新;笑逐眼开,欢乐课堂。课堂学生活动面达80%“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观,他们的课堂以学生为主,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三 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化,任务分工具体。
他们的教师就是一节课的总导演,别看他们上课轻松,可他们的努力和辛劳都在背后付出,他们要想很好地控制课堂,需要在课前做各种设想,需要备课、需要设计新颖的课堂练习、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调控者,而不是主讲者,解答者、操作者。他们的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合作性特别强,他们的学生预习能力特别强。每个同学、每个小组都有具体的学习任务需要完成,因此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在日常练习中得到了提高和训练。四.令人佩服的学生素质。
走进他们的课堂,观看学生的表现,环视他们的教室,你不得不赞叹他们的学生。无论是你看到的学生的作业,还是他们课堂的板书,没有一个不是规规矩矩、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更是让你由衷的赞叹,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他们落落大方的进行表演,他们激烈的争论,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出来的。他们面对那么多的听课教师,无一能够妨碍他们听课、辩论和演讲。然而课后他们的礼让和表现更是让你刮目相看。五.别具一格的课间操。
下课铃声刚一响,上课的老师立即放下学习,老师和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在教室门口排好队,一边从兜里掏出雪白的手套迅速戴上。本身师生都穿小服,又戴上统一的白手套,精气神全出来了。这时广播里响起了激昂的歌曲,催人热血沸腾。全校师生一个班接一个班在偌大的操场跑道上奔驰,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丝毫不动摇每个人的意志,他们的步伐整齐,口号响亮。这首曲子节奏鲜明,欢快活泼,动感十足。师生门跳起来非常忘我,步伐整齐,动作统一,远远看去,就像是在欣赏一段优美的集体舞。此情此景,只有在子弟兵训练的时候能够看到。舞蹈结束后,负责老师上台进行点评。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同学们还要进行班级之间的点评,他们的点评细致到个别同学身上,详细的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我想,只是这一个小小的环节,就能反应出他们的严谨的做事风格。接下来的内容更是我没有想到的。同学们上到台上开始了有声有色的诗歌朗诵表演。他们表演的内容据说都是同学们自己的原创作品,内容 丰富多彩,都是青春励志的题材。就连我听过后都很受鼓舞,就是这样的二十分钟,同学们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段音乐加舞蹈,还有他们铿锵有力的诗歌朗诵。也是这二十分钟,同学们的身体得到了锻 炼,他们的思想得到了教育,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得到了考验,从他们整齐的队伍,我们似乎悟出了杜郎口人的执着和冲劲,杜郎口中学的全体师生把自己融入了这个集体,他们的举动,似乎在向人昭示一种团队的精诚,一个团队的毅力,一个团队的生命蓬勃!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杜郎口一天的学习中,我感觉他们也有不足之处,在英语课堂中,他们的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老师没有及时纠正,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英语句子出现明显的错误,老师置之不理。另外,在与他们学生进行交流时,他们表示没有自由时间、没有玩乐时间,他们的课外时间几乎全部用于预习、编排节目,一切为课堂做准备,我认为应该还给孩子们一点自由的时间。当然他们学校也处于发展中,相信以后他们会更加完善、更加美丽。第三,为了让学生接受他们的教学模式,新生入学初他们一节课会花费两周的时间,这样的话他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
我们确实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学习杜郎口中学人的那种教育理念和教学宗旨,学习他们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我会好好利用这次学习机会,我会把我所得到的精华运用于我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为自己成为一名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奠定基础。
第五篇: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报告
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报告
走进杜郎口中学,“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等横幅标语“涌入”笔者的眼帘,几名带有“农村”特征的学生正在清理垃圾筒,不远处一名同学很自然地捡起了一个烟头„„不乏“尘土”但依然整洁的校园,让笔者很难想像这就是8年前面临撤并的一所农村学校。
“专家型”的教师和“实干型”的干部
杜郎口中学现有教师105人,其构成情况是:从年龄结构上来看,35岁及以下79人(占75%),36-45岁12人,46-54岁14人;从职称结构来看,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24人,初级职称教师72人(占68%),无职称员工6人;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13人,专科89人(85%),中专、高中3人。又据谢老先生介绍,其实他们的教师队伍整体构成并不理想,教师的原始学历中没有一个是本科毕业的,就是师范专科、中师和电大、教育学院毕业的也仅占教师人数的40%。面对这样的一个师资现状,杜郎口人深刻地认识到:“外得于人”并不能保证教师的发展,发展要靠“内得于己”。为此,杜郎口中学一方面采取了即时、有效的四层管理(校委、学科、年级、班级)模式:之所以即时,是因为每次听课后,学校都会对讲课老师打分,并进行简评、反馈;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杜郎口的管理是以班级为基础,直接指向课堂教学的,问题一经发现,立即分析原因所在,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特别是班主任的最后的考核,就是对这个班所有任课老师教学过程、教学成绩综合的评价,“班主任有聘任老师、管理老师甚至辞退老师的权利”;另一方面,坚持“日清周结”的点评反思——学校领导班子每天要对老师的工作进行反馈。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分别由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代表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做点评;下午第一节课前,由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三个综合学科的老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解剖、分析。这样的点评反思我们随时都能看到,每口教室外的“小黑板”上有每位教师的反思展示,每个办公室外的“小黑板”上有每个学科组的反思展示。据说这样的展示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到现在的“每周两次”;第三就是杜郎口的教师“业务论坛”了,在每周六下午,全体老师要一一登台演讲,结合自己的工作,谈经验、谈教训、谈措施、谈方法,老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据悉,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业务论坛已经组织了70多个专题,稿子如果堆积起来,已经有两米多高了。谢老先生说“业务论坛是杜郎口校本研究的一大优势,对老师业务理论的提高,对课堂技能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确实是这样的,在我们满足于校本教研中集体备课的“复备”之时,杜郎口已经由课堂中的“学生互动”过渡到校本研究中的“教师互动”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教师群体,经过几年的“教改洗礼”,如今的杜郎口教师个个都是“专家型”的,这并非笔者夸张,例证有三:其一是笔者所见,在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安排了学科组教师与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专业的对口交流活动,数学组的讲解教师是一位非常年轻的教师,他非常从容地介绍了“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型的授课程序,还结合具体的课例谈个人的体会,他说“展示课中的问题都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将之收集、整理、分类后写在活页纸上,教师还要提出一些可预见性的问题、可拓展的部分、学生的易错点等,看似松散的课堂,其实正像放风筝一样,‘线’在教师手上”,就是新课程的专家又有几个能有如此的实践经验呢?其二是笔者所闻,曾经有一次杜郎口中学与同属农村教育取得典型性经验的我省洋思中学的教师同台展示观摩课,在千人观摩的大会上,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很快就将“陌生”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并使得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就是特级教师又有几个能达到如此境界呢;其三是笔者所听,从谢老先生口中得知,杜郎口中学2005年新分配一个大专生,来校工作仅一年,工作就非常出色,习得“杜郎口精神”之精髓,被聊城市一所有名的中学看好,学校也非常大方地主动“输送”,提出的条件是要对方学校派两个教师到杜郎口任教,这就是“一个换两个”的神话,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普通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究竟有多长的路要走。打造一支德高业精、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层干部当属教师范围,限于篇幅自不多说,在此仅实录该校干部的任课情况与一天的工作概括,以此来引起大家的思考。“业务校长李吉涛任初二两个班的语文,后勤校长陈爱波任初一4个班的地理,初三年级主任李维博任初三两个班的语文,初二年级主任张代英任初二4个班的地理,初一年级主任李守明任8个班的体育。教务主任崔海军任初三两个班的物理,副主任时静任初三两个班的数学。他们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承担着学校的管理工作。早上5点起床,查学生到班情况,班主任签到,宿舍卫生,上操,开晨会,上、下午指导教师常规工作,听课,评课,查学生的纪律,学习,生活,与师生座谈,鼓劲,协调师与师,生与生,师与生等各种关系,晚上坚持到师生入睡后,至10:30才回家休息。他们在事与事之间穿梭,在人与人之间驻足。业务校长李吉涛家离学校60里,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都已60多岁,却因忙于工作,麦秋时没给家里帮过一把,父母十几次电话把他催回家,他只能双膝跪地,流下惭愧的热泪。新婚的张代英,为把工作干好,多次做丈夫工作,发誓3年不要孩子。工作狂李守明每天工作坚持15小时,3年如一日,没喊过一声苦,没叫过一声怨。总务副主任刘峰夏天每晚背药桶,喷打厕所,没嫌过味。有一次修电动大门,把手上的肉挤掉一块,也没休过一天班,没报过一分钱。后勤校长陈爱波晚上回家(他家在温陈中学,离学校近60里地),早5点便按时赶回。学校领导班子,没有一次集体到饭店吃喝,没有一人多沾过一分钱。”
见识“乱”的课堂和领略好课的“特征”
从校长室出来,上午的第二节课正在进行中,按常规的想法,此时课已经上到一半,是不好再走进课堂听课的。当我们来到教学楼内时,真的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说这里的课堂教学是“超市”,真的一点都不过分,虽然我们心理有点准备,但还是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全校24个班级的课堂全部对外开放——名副其实的开放,每口教室的前后门都开着,听课教师可以任意“穿梭”于其间。笔者最先来到的是初三(1)班的教室,正在上英语课,教室中的课桌一改传统的“秧田”式为“小组独立”式,每一小组6—8人,相对而坐,“散乱”的室内摆放,“三个面向”的黑板,“零乱”的各具特色的坐姿,“随意”地夹杂着方言味的插话。一会儿,教室更“乱”了,一位“小先生”走到北面的那块黑板前很大胆地讲了起了,所有学生就“忽拉”一下“动”了,全部围在那块黑板前,最前面的同学基本是“蹲”着的,后面的同学大都是站着,甚至有的是“趴”在前一个同学的身上。前面“小先生”在“煞有介事”地讲着,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有人“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个“小先生”讲完后另一个又主动地出来讲另一题,不仅有题意的分析,还有解题的思路,同时还要相关知识点的回顾,更使笔者感到“惊诧”的是还有本题的易错点及解题的方法归纳,让我感觉他“俨然”就是一位“老师”,彼时我却不知道这节课真正的老师在哪里。第三节课,一种割舍不掉的“数学情结”促使笔者想完整地听一节数学课,可是走遍了初三和初一两个年级的所有教室都没有发现有数学课,于是乎决定“走听”。在初三的一节化学课上,上课伊始,所有的学生就都在“各自”的黑板前默写化学方程式,教室内的三块黑板很快就被“占领”,教室外的一面“白板”也“爬满”了学生(这部分学生可能是前天内容没有默对的同学,有人在检查默写的情况),没有黑板可“爬”的学生干脆就“趴”在地板上写了起来„„不到10分钟的时间四块大黑板已经被写得满满的了。随后笔者来到了另一个班级,也是一节化学课,看到所有学生都围在了一起,中间是两个学生在做实验,只有一套实验器材,最外层的学生干脆站到了凳子上,甚至有的还站到了课桌上,笔者没有挤到跟前,不知做的是哪个实验。接着笔者来到了初一的一口教室,这是一节历史课,看到这样的景象:教室里“人声嘈杂”,有的站着,在很认真地背书,有的坐着,在“交头接耳”,有的在黑板前边背边写,有的是“你提我答”。走出初三和初一的教学楼,笔者来到了初二的教学楼上,进入初二(3)班的教室,这是一节地理课,教室的一块黑板上写满了填空题,一位“小先生”正在提问,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实录。
“目不斜视”的学生和“毫不留情”的同事
之所以说这里的学生“目不斜视”,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其“定力”如此巨大,是成人也难达到的。24口教室全部开放,每天参观的人数达到近千人,这样多的教师如果平均分到每口教室的话,每口教室中也有40—50人,何况流动或穿梭在每口教室之间呢,不要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像“超市”,这么多的观摩教师不更像农村集市中的“赶集者”吗?同时,穿梭于教室间的教师们还不时地“窃窃私语”,有时受学生感染还不免激动地“大声议论”一番。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一定无法想象是怎么样的一种热闹非凡的“景象”!你一定会担心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并且是日复一日,有可能还是年复一年的情况下,学生能安心学习吗,笔者来这里之前也是有这样担心的,来此之后才发现这样的担心是多余,或者说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这里的学生学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无视于听课教师的存在”,真正的是“我的课堂我主宰”!笔者很好奇也很想检验一下学生是否真能做到这样,有意地问身边的正在上课的一位同学,想了解一下情况,这位同学根本就“不理会”我问的是什么问题,而是小声地对我说了五个字“老师,我在上课”!我当时从这“掷地有声”的五个字中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环境造就出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心中不免再一次地被“震撼”撞击。
与学生们的学习“定力”一样让笔者感受到震撼的还有来自教师管理上的“毫不留情”。试想想,全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如此地“高度一致”,一定是有外界巨大的推动力存在!是的,据资料显示,在课改初期,“许多教师依然心存疑惑:我们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杜郎口人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杜郎口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新的课堂教学还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幻影。”他们在反思,“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改革课,若没有引领与实践,恐怕依然在教师的心里难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为此,崔其升校长通过上好示范课、过关课和跟踪课这“三课”,让全校教师一步一步向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逼近”。他们一方面上好示范课。首先,是学校领导班子上好示范课。从崔其升到其他学校领导,全部走上课堂,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其次,便是各科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崔其升有意在各科教师中培养课堂教学改革的骨干,旨在通过他们的示范课,引导更多的教师走向课改之路。看到自己同事的大胆尝试以及获得的成功,老师们也有了一试为快的积极愿望;另一方面是上好过关课,之所以称之为“过关”课,崔其升校长认为“一是说明这一关并不好过,从而引起所有教师的高度重视;二是此关必过,不过则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第三方面是上好跟踪课。起初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水平不一,个体素质也有差异,所以,仍有个别教师被阻隔在“关”外。于是,“由学校领导或骨干教师对这些教师跟踪听课,有的放矢地指导,直到他们真正过关为止。”应该说这“三课”对于全国大部分学校来说都会做到,并且也都在做,而杜郎口人没有停止在这“三课”上,而是采取了与此配套的“一谈二警三停”的相应惩戒措施。从谢局长给我们的材料上看到“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崔其升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老师的课,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由业务主任作专题辅导等。”谢局长在给我们介绍时就特地讲了这是“动真格”的,他们没有玩虚的。另据谢局长介绍,这里的教师听课分成四级:第一级是学校的5人考评组,每天听3位教师的课,要求必须指出一个毛病,还要给出改进建议,不仅如此,还将听课情况进行量化,于第二天公布出来;第二级是年级组听课;第三级是教研组听课;第四级是班主任组织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听课。并且与考评组听课一样,都要给被听课者打出具体的“分数”并予以公布。同时,学科之间还相互评价,每周要将所有学科排出“名次”来!如果说这是耳闻的话,那么笔者目睹的却是真实的。你无论是在教室外,还是在办公室外靠墙根的地面上,都能看到及时更新的很多的“小黑板”(其实是白板)。每口教室外的放在墙根上的“小白板”就是该班每个任课教师的“反思板”,据说原来是每天一更新,现在是每周两次更新,其内容有“成功之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等三个栏目,写得非常实在;而每个办公室外的墙根上摆放的“小白板”则是每个学科组的工作反思,其栏目设置同教师的“反思板”。透过这些“很不起眼”的“小白板”,我们可以看到该校抓教学常规的实在性。我们深知教师的工作环节是“备、教、改、辅、考、评、析”,但往往知道却未必躬行,而躬行却未必坚持,有时就是做做样子,这也应该是杜郎口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