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的汇报
2010年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的汇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市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主线,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家示范社行动”为抓手,以规范化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展了宣传培训,积极推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落实了各项优惠政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较快发展和规范化建设。现将一年来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通报如下。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全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75个,比去年新增438个,增长130%,完成市政府下达新增200个任务的219%。按照产业类型分,畜牧业232个,占30%;蔬菜96个,占12.4%;粮油93个,占12%;经济作物76个,占9.8%;果业75个,占9.7%;林业66个,占8.5%;农机服务53个,占6.8%;渔业43个,占5.6%;农产品加工12个,占1.5%;其他29个,占3.7%。合作社现有社员24279人,比去年增加5085人;社员出资额达60108.97万元,比去年增加41713.75万元;带动农户224365户,比去年增加116857户。
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措施
1、加强宣传培训,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一是多形式开展了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市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将3月份作为全市的宣传活动月,市、县、乡三级联动,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动态。利用农村集市,通过科技下乡、宣传栏、宣传车、宣传资料、张贴标语和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政策、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使广大合作社社员和农民进一步了解了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的扶持政策。一年来全市悬挂宣传横幅68幅,张贴标语1660条,出动宣传车45车次,开展送法下乡活动49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9.2万份,接受群众咨询1.13万人次。二是大范围开展了培训。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我局加大了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县(市、区)农业局分管领导、农经站长、合作社辅导员、合作社理事长或财务人员等686人次,同时,各县(市、区)也积极举办了培训班,培训2375人次。三是组织开展了“千题万人”知识大赛。按照省农业厅《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千题万人”大赛活动方案》的要求,我局组织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等积极参加全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千题万人”知识大赛,参加答题人员达1089人,并组队到省农业厅参加了现场比赛,获得三等奖。
2、多措并举,加快了合作社的发展步伐。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十分重视和支持,于7月份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吉府办发[2010]35号),具体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制定了财政扶持、项目倾斜、税收优惠、办证登记、信贷支持等五个方面的扶持政策,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和支持方式。《意见》下发后,各县(市、区)高度重视,结合各自实际,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有10个县(市、区)下发了文件,有7个县、区财政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经费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奖励资金62.5万元,尤其是永新县政府更是重视,对贯彻落实吉府办发[2010]35号文件认真、及时、到位,于7月份就解决了1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经费,有力地推动了该县合作社的发展,2010年比2008年新增合作社50家。吉安县已经安排经费23万
元,吉水县安排了15万元。二是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县、乡农经站都指定了一名农经人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制定了具体工作职责,加强了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在引导合作社发展上,要求他们把重点放在农业产业特色明显和“一村一品”的地方,加强对村干部、种养大户和农产品经纪人的宣传,积极引导,帮助和指导他们创建合作社并规范运行。全市现有合作社辅导员226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三是实行了通报制度。为了全面掌握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我局加强了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互相通报情况,认真查对核实,于7月份对全市上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通报。通过实行通报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对发展合作社的思想认识,认清了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了解了与省内各地市的差距,与兄弟县(市、区)的差距,由此,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强了组织领导,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3、开展百家示范社行动,促进了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合作社成立后,是否有凝聚力、生命力,是否能发展壮大自身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其规范运作是关键,因而,我市在发展合作社时,始终坚持数量与质量并举,以规范运行为重的原则。为进一步指导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合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把合作社培育成为有规模、有效益、有实力、有品牌、有影响、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质量安全优、社会效果好、产权关系明、分配机制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济组织,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家示范社”行动。为此,我局制定并下发了《吉安市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家示范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目的意义、总体要求和建设内容。各地按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参加示范行动的对象,开展了以规范财务管理,完善章程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为重点的“百家示范社行动”。通过这一行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合作社运行机制,带动了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合作程度、层次和水平,全面推进了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2010年,全市有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到了全省财政支持专项资金项目,项目资金195万元,有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受到省政府表彰,有6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受到市政府表彰。
4、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工作。农超对接有利于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有利于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拓展销售渠道,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树立产品品牌,为此,我局和市经贸委联合开展了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积极指导协调江西国光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水乌江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以及永丰县蔬菜发展有限公司与永丰县景辉叶菜专业合作社加强联系,加强合作,帮助他们申报并争取到了国家级农超对接项目,目前,项目已经实施完成,通过了省商务厅、农业厅组织的验收。同时,我们积极向超市推介合作社生产的优质农产品,使更多合作社的产品进入超市。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取得了明显成效
1、农民专业合作社上了层次。一是组建方式多样,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从牵头主体看,有农村致富能人和专业大户牵头,有龙头企业和市场经纪人带动,有科技人员和村干部引领,有专业市场拉动,在我市775个合作社中,农民牵头组建的有685个(其中村组干部牵头的有244个),企业牵头的有33个,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的有12个,其他的有45个;从合作领域看,涉及到种植、畜牧、渔业以及加工、储运、技术信息和农机服务等行业;从合作区域看,已从村内合作发展到跨村、跨乡、跨县合作。二是服务层次逐步提高。从组织形态看,由单纯的服务型向实体型、产业型转变,集产、加、销于一体,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经济组织形式;从合作方式看,由简单的劳动合作向资本合作、生产要素和技术合作发展;从市场经营看,由农民单个进入市场,自产自销向合作社带领社员整体进入市场,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批量销售转变。据
统计,全市统一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比例达80%以上的合作社有458家,统一销售农产品比例达80%以上的合作社有243家。三是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日益紧密。多数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积极引导社员以资金、土地和技术等入股,通过实行生产资料统一购买、产品统一销售、盈余返还等方式把农民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四是合作社实力逐渐壮大,凝聚力不断增强。合作社在为社员提供服务,组织产品销售,还利于民的同时,自身的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壮大,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凝聚力不断增强,要求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2、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我市77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后,把同类生产经营的2.43万农户组织起来,同时,带动22.44万户农户共同进行生产经营,整体进入市场,有计划地安排生产的品种和数量,有组织地收购和销售产品,共同抵御和防范了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加了农民收入。比如新干县永安香菇合作社,在成立合作社前,农民种植香菇没有技术人员指导,产量低、成本高,遇上病害损失就更大,在农产品销售上是一家一户自产自销,一些商贩上门收购时压级压价,遇到市场不景气,产品销不出去,农民更是无可奈何。2007年成立合作社后,有48人加入,现发展到116人,合作社统一为社员供应香菇生产原材料,统一供应菌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购销香菇,并从江西省农科院、浙江、福建等地聘请专家讲课,传授技术。同时,引进了8家客商,在销售上由合作社与客商具体商谈,统一了价格,保护了社员利益,合作社还建立了12座冷库,总面积660㎡。2010年合作社社员生产香菇501.8万斤,合作社以高出市场价0.8元/斤的价格向社员收购,总产值达2187.8万元,获纯利1036万元,平均每个社员纯收入达8.65万元,合作社盈余返还社员36.2万元,平均每个社员返还3120元。
3、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围绕着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由农民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的,它通过组织规模生产,提供服务,统一购销,与龙头企业联结或自办加工企业,提升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进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如万安四海水产专业合作社,由最初的30人发展到现在的126人,2010年合作社社员建有鮰鱼养殖网箱1500箱,罗非鱼养殖网箱300箱,鮰鱼苗种培育基地池塘养殖560亩,网箱养殖4000㎡,培育大规格鮰鱼冬片鱼种500万尾,生产鮰鱼1800吨,罗非鱼400吨,产值2260万元,合作社与万安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社员生产的成鱼统一由合作社销售给该公司进行加工。同时,合作社还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养殖水面1600亩,网箱养殖2000箱,成鱼生产量达3500吨,有力地推动了万安水产业的发展。吉安县横江葡萄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53人,分布五个乡镇,2010年社员种植面积8100余亩,总产量10125吨,产值6075万元。合作社还带动全县6200余户农户种植葡萄,种植面积1.59万亩,总产量达到19875吨,产值119250万元。吉安县横江葡萄专业合作社与南昌步步高超市和江西国光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等签订了长期的供销协议,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畅通了销售渠道。合作社的成立,进一步加快了吉安横江葡萄产业的发展,其正在以每年1000亩的速度递增,横江葡萄也已成为吉安县一个特色非常明显的产业,是农民的摇钱树。
4、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树立了产品品牌。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注重发展产品的品牌战略,因为他们深知这是合作社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做强做大产业的有效手段和强有力的措施。因此,他们积极申报无公害基地和绿色食品标志,注册商标,争创名牌。据统计,目前,我市执行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的专业合作社有35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有11个,拥有注册商标的有89个,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有40个,认定无公害基地或无公害农产品的专业合作社43个,拥有绿色食品标志的11个,有机食品的5个。比如吉州凤凰生猪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润竹”牌商
标,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2010年该社与香港农业专区有限公司签订了年供港生猪1万头的供销合同,且价格要比内地同期生猪价格高出2元/斤,显示出了品牌效应。
5、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销售价格,保护了农民利益。合作社通过为社员统一购买生产资料,降低了社员的生产成本。同时,合作社实行了农产品统一销售机制,外地客商来收购产品直接与合作社商洽,由合作社向社员收购后统一销售,且收购价比市场价相对要高,保护了农民的产品价格。如吉州凤凰生猪专业合作社统一为社员供应饲料,平均每包饲料比市场价低5—6元。新干惠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以高出市场价10%的价格向社员收购生猪。安福彭坊油桐专业合作社以高出市场价0.2元/斤的价格向社员收购油桐籽,增加了农民收入。
6、加速了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合作社在组织农民生产过程中,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操作规程、统一防病灭虫等措施,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速度,扩大了应用面积,提高了科技含量。如遂川堆子前鄢背金桔产业化专业合作社通过推广应用金桔留树保鲜技术,2010年金桔销售价格达4元/斤以上,比正常销售最高价高出4倍。横江葡萄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京亚、红富士、红地球、青皮、黑皮等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既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又解决了品种单一,上市过于集中的问题,使得品种结构趋于合理,丰富了市场需求,确保了横江葡萄旺盛的销势和较高的价格,农民受益,消费者欢迎。
四、存在的问题
1、部分地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视不够。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吉府办发[2010]35号)下发后,多数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下发了文件,然而有少数地方政府未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对发展合作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如吉州区、安福县、遂川县至今还未制定出相关政策,未下发专门文件,也没有召开相关专业会议。有些地方尽管出台了好的政策,却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从而使得合作社发展缺乏力度,缺少措施,缺失政策环境。吉州区、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井冈山市等地未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工作经费,严重制约了业务部门对合作社发展的引导和指导,导致合作社发展缓慢,阻碍了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同时,有些职能部门对合作社的服务不及时、不到位,如遂川县工商局对农民组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认为没有法律和政策明确规定,不好办理,在申请登记时,不予注册登记,类似情况在其他一些县也存在,这就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
2、合作社发展速度不快。尽管我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75个,比上年增加了438个,增长130%,与自己相比,的确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从全省情况来看,我市合作社发展不快,数量偏少,到2010年12月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8416个,我市只占全省的9.2%,仅排在全省第6位。在数量发展上与兄弟地市相比,差距太大,全省已有四个市的合作社数量过千,南昌市已达1577个、宜春市1190个、赣州市1087个、九江市1015个、上饶市984个。
3、县(市、区)间发展不平衡。到2010年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数量最多的是永丰县99个,其次是遂川县92个、新干县89个。最少的是吉州区17个,其次是青原区27个、井冈山市29个。2010年新增合作社最多的是吉水县56个,其次是吉安县53个、遂川县51个、永新县50个,最少的是吉州区11个,其次是青原区16个、万安县20个。
4、合作社运行不够规范。一是章程不规范。有的合作社章程不是按法律规定和结合自身实际,经全体社员讨论出来的,而是照搬照抄农业部示范章程,没有实质性内容。二是制度不完善。合作社制度建设没有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导致合作社制度既不完整又不能落到实处,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形式。三是在出资入股方面过于随意,不合理。没有征得全体成员同意,只是理事会几个成员一商量即实行,有的单股
金额放得过高,条件好点的一人购上好几股,条件差的几人购一股;有的没有规定股金的具体金额和每个社员购买股份数,随便认购。四是管理不太民主。合作社领办人往往在能力、见识等方面较一般农民强,在处理问题上依自己意志办事成份多,因而“遇事大家协商,重大问题票决,定期开会通报,议事遵循原则”的民主决策原则得不到有效执行。五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未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成员账户记录不全,合作社经营活动中的资金往来不经过银行账户,还有的合作社将财务做成流水账,甚至有的合作社根本就没有建立财务会计账目,也未到金融部门办理银行结算账户。六是利益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合作社统一购买生产资料,虽以低于市场价销给社员,但价格差形成的盈余没有按社员购买量进行返还。合作社在决算后的可分配盈余中,多数是按照股本金分红,而未考虑到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使得认购股份较少的社员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对交售合作社产品量多,贡献大的社员的利益也没有体现出来。七是有的合作社虽已注册登记,但没有开展有效活动,徒有虚名。
5、部分农民的合作意识不强。部分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及作用认识不够,虽然加入了合作社,只是跟跟风而已,没想在合作社中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也没想从中能够得到多大益处,消极等待,缺乏诚信思想,缺少主体意识,没有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合作社之中,有利则合,无利则散。
6、合作层次不深,水平不高。多数合作社目前只处于初级合作阶段,只为社员提供一些技术、信息等服务,而在产品销售方面仍是一些贩运户单个活动,其经营活动与合作社无任何关系,合作社与社员关系松散,没有利益联结,缺乏凝聚力和生命力。多数合作社规模小,只是简单的组织生产和销售,缺少订单式购销服务和产品的深层次加工开发。品牌意识不强,没有积极的申报无公害生产基地和产品、绿色食品标志,没有注册商标,没有设计和制作包装,粗放经营,产品竞争力弱。产品的推介不够,市场拓展不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
五、下一步打算
1、提高认识,加快合作社发展步伐。“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这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针,各地要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中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数量较少、规范化程度不高与兄弟地市差距较大等现状,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规定和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克服一切困难,切实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确保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在新的一年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加。
2、加强指导,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在合作社数量增加的同时,各地要以开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家示范社行动”和全省示范社创建为标志,全面启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的作用,重点帮助和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章程、健全制度、建立财务会计账目、正确使用会计核算科目和核算方法、实行民主管理等,着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全面提升合作社的合作水平和管理水平
3、落实政策,扶持合作社又快又好发展。近年来,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政策,但在有些地方,有的政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因此,各地要积极主动向县(市、区)委、政府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争取他们的重视,经常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互通情况、互相合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真正把中央、省、市的政策落到实处。一是还未制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出台相关文件的安福县、吉州区、遂川县要尽快的制定出来,为合作社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还未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工作经费的吉州区、安福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井冈山市,要尽快向县(市、区)委、政府领导汇报,尽早解决工作经费,并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培育和指导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各地要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三是整合项目,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农田基本建设、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基地建设、“一村一品”、水利基本建设等项目有计划地整合安排给有基础、有规模、有条件的合作社来承担,以加强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四是相关职能部门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优惠的政策和及时、优良的服务,推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二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汇报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汇报
近年来我们以市政府提出的打造西咸一体化为引领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目标,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依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为此,我站从抓宣传引导、转变观念入手,采取印发材料、宣传典型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知识和重大意义,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组织化意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和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是制定激励政策。为了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我区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出台了具体的政策、资金优惠办法。一是在工商局办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免收一切费用;二是在全区选择发展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作为试点,实行重点扶持。培育出了马庄莽原红、鑫农果友、钓台万盛和双照秦北果业等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
三是强化服务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陕西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全区合作社发展实际,制定了秦都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程序,首先要求合作社在注册成立前由各合作社筹建小组向我站提出指导申请,并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提供包括合作社章程、组织机构、合作社制度及合作社社员名单等详细资料,其次是我站进行实际考察,经查合格后上报农林局研究下发批准成立合作社的批复。
四是注重培育特色品牌。在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重视量的增加,更重视质的提高,积极帮助他们完善章程和内部规章制度,提高组织化、规范化程度和标准化生产能力,引导他们增强质量意识、打造特色品牌,提高比较效益。合作社成立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申报无公害水果,注册果品商标。同时,充分利用“莽原红”的品牌优势,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产品等级、统一销售,通过在农业信息网上发布信息、参加产品推介会等形式,迅速打开了市场。马庄莽原红以西安为主,远销至北京、甘肃西宁等地。该产品已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产品,10000亩莽原红产地被陕西省农业厅认证。
二、下步打算
一是放手发展,全面建立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区将突
出抓好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等服务组织的规范工作,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步伐。二是延伸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引导广大农民有序进入市场、增加收入的载体和主力军。三是全力扶持,积极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宽松环境。我区将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在工商、税收、土地、资金、项目审批和信息服务、媒体宣传和吸纳社会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四是统筹协调,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纳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把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列入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落实、同步到位。
尽管我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限于资金缺乏、合作社建设起步较晚等条件制约,与兄弟县区相比,在合作社的规模上、资金投入上、投资收益上等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充分借鉴兄弟县区的经验,再接再厉,把我区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第三篇:2012农民专业合作社汇报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辖*镇*社区*个行政村,人口*万。*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优势,典型带动,大力发展苹果、粮食、畜牧、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实施“粮食稳产增量、果业提质增效、畜牧规模扩张、蔬菜增效增收、劳动力转移培训”五大工程,狠抓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和“一村一品”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我县始终把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引导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截止目前,全县已注册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个,涉及粮、畜、果、菜、农机五大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员人数达到*多人,辐射带动农户*多户,注册资金*万元,固定资产*万元,年,为农户增加收入3071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为全县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宣传培训,全面提高认识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我们采取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开辟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组织送法下乡、开辟电视专题讲座栏目等有效措施,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陕西省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增强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据统计,自*以来,先后举办电视专题讲座*期,下发法律单行本2*册,宣传资料*万多份,出动宣传车辆*多辆/次,赶科技普法集30次,先后组织参加了省3期、市5期、县4期的农村经纪人和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县有53人取得了农村经纪人资格证书,*人获得了农民高级技师职称。通过大力宣传和适时培训,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达到了家喻户晓,提高了全县各级干部及广大农民思想认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结合主导产业,鼓励发展
我们根据农村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及农民自愿程度,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不断扩大合作规模和范围,提高市场所占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围绕畜牧业主导产业,发展百万头生猪养殖;围绕果业产业,发展规范化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围绕蔬菜产业,发展万亩标准化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抓典型引路,促辐射带动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期,我们就把抓典型示范作为主要抓手,选定了**、**等四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示范典型,从筹备成立到章程制订,从各项制度健全到起步运作,进行了全程服务指导。2007年6月,在我县*镇召开了全县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大会,为*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授牌,推动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四、抓服务指导,促达效增收
为了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好、发展好,使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真正发挥作用,我们从一开始,就重视和加强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正确引导和规范建制,不断完善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一是不断完善了章程管理机制。我们组织农经人员深入合作社,指导和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促其在自愿民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章程,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依法成立、依法登记的基础上,按照章程规定的范围和约定的责、权、利条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二是不断完善了组织内部利益互补机制和利润返还机制,使农户不仅在生产经营中得到农产品原料上的收益,而且还能在加工和销售环节中通过返还得到部分利润,从而巩固了与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不断完善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了组织内部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
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保障了合作社成员的主人公地位和经济利益。
五、抓扶持政策落实,促逐步繁荣壮大
近年来,我县共从省上为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扶持资金125万元,帮助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规范管理运行。同时,加大国家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注册登记、信贷资金、土地使用、项目申请等方面创建绿色通道、各种规费降低或减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县级财政每年还安排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扶持典型,推动发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更需要加强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帮生、帮长、帮规范”,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通力合作,今后我们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宣传培训,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利用各种方式和场合宣传新形势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吸引更多的部门、更多的人士支持和帮助合作社发展,同时,结合农民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素质高、会管理、善经营的合作社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后劲。
二是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协调有关部门,把党和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落到实处,同时加强扶持资金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指导合作社建立有效地民主管理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以及民主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防范制度,以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四是完善、规范运行机制,尝试多种经营模式,拓展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以保障合作社健康发展,提高经营效益。
五是开辟多样化发展格局。实施同类专业合作社横向联合,整合市场资源,扩大竞争优势。运用土地入股的办法,把土地以契约的形式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农民参与管理,实施规模扩张,提高土地效益。
六是创建多方位服务渠道。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加大服务指导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及措施,降低或减免相关费用。
尽管我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限于资金缺乏、自然条件差等条件制约,与兄弟县市相比,在合作社的规模、资金投入、投资收益上等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充分借鉴兄弟县市的经验,再接再厉,把我县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第四篇:农民专业合作社汇报材料
农民专业合作社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牛、果、菜等重点产业,通过抓宣传培训,示范社和规范化,综合服务,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加快,登记数量增多,带动辐射作用不断加强,规范化程度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市上先后制定出台了5个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文件。2013年3月,认定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0个,制定了《平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管理办法(试行)》,下发各县(区)贯彻落实,进一步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创建工作,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
目前,全市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95家,其中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979家,会员总数10.7万户,辐射带动农户17.93万户,会员和辐射带动农户数占全市总农户的66.6%。110个合作社可通过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网上交易农产品,6个合作社获得农产品无公害基地认证,21个合作社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152个合作社中建立党组织,党员1711名。涌现出了静宁格瑞、庄浪强庄、灵台兴农、泾川裕民4个全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24家,全省示范社24家,市级示范社119家,县级示范社80家。其中:静
宁县格瑞苹果专业合作社、庄浪县强庄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受到了农业部的表彰奖励,静宁县格瑞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景永学受到原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亲切接见。
第五篇:蓬勃发展的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模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力的促进了农村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法律颁布实施两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化了法律的贯彻执行。从合作社组织发展情况看,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快、起步好、作用明显。
一、基本情况
咸阳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是咸阳市农业局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成立于1992年,2007年参照公务员管理,原有编制6人,现有职工18人,其中科级干部3人,科员11人,工人4人。站内设置一室二组(办公室、综合组、业务组)。
二、取得成就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为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抓手,全站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在规范和完善现有合作社的基础上,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多形式发展、规范化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大引导、服务和扶持力度,使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规模、功能上取得
突破性进展。截至8月底,全市共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25家,比去年年底的425家增加300家。在所有合作社中,种植业的有438家,占60.4%(其中:果业312家、蔬菜77家、粮食、农副产品、中药材种植等49家);水产、畜牧等养殖业的有252家,占34.8%;用水、果品经纪、农机服务等技术服务业24家,占3.3%;还有土织布、手工艺品等其它行业合作社11个占1.5%。合作社入会户数达17.8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户数近20%,带动农户26.5万户,经营种植、养殖面积 180余万亩。2009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营销额达13亿元。
三、今后打算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从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干部贯彻落实法律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尤其是农业系统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敢于吃苦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要坚持以法律为准绳,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合作社及其成员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此,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深化认识,增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
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和优惠扶持政策,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强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2、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突出农业标准化建设,在服务质量上迅速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内服务、对外竞争”的功能特点,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因此,除了在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信息服务外,要更加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按照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统一制定并实施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完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创造条件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积极帮助合作社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开展绿色农产品、绿色食品等项认证。通过行业协会,加强对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社之间的沟通、协调,尽可能统一产品的销售价格,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规范市场行为,防止相互低价竞争,损害农民利益。
3、搞好培训,提高素质。着力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科技素质、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4、抓好典型,示范带动。市、县、乡三级都要筛选一批产业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组织有活力的合作社进行试点示范,以增强服务带动功能,提高经营发展能力。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探索和掌握合作社在不同条件下的发展规律,不
断完善合作社的运行机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引导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5、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市县农经部门要牵头抓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积极开展培训,及时提供技术推广、市场信息、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和完善章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规范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和积累机制,尽快实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要依据各自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加大扶持力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