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阶教案
《台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3.把握课文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4.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5.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曾透过饱含作者对父亲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体会到父亲对儿女那深沉而厚实的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体会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去感受父辈那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为了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都,父亲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父亲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三、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
理解课文时解决。
学生的感知可能有:
(1)小说以农民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
(2)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安排材料的详略。“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3)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
(4)课文的关键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5)新台阶砌好后放鞭时,文亲喜悦的神情描写是非常个性的,很有特色。
四、合作研讨。
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麽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不对劲。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
色?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6)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7)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五、教师引导分析父亲形象的意蕴。
父亲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为了造出像人家一样有高台阶的新屋,也叫人羡慕,竞花了大半辈子去准备,才盖起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新屋落成了,父亲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同学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从如下方面加以引导:
(1)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视野的范围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
(2)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父亲造的新屋,规格并不很高,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但是他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年轻时,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气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六、变换人称练习。
请学生速读全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教师示例:
XX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却老了,身子也垮了。
七、说话延伸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八、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九、课堂练习
十、板书设计: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对高”
三级台阶 老屋九级台阶 新屋
要求:地位尊重
父亲:要强 老实厚道
愚公移山的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
第二篇:台阶教案
从旧台阶到新台阶的落成,父亲用了多长的时间?父亲有什么变化呢? 4请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
”为话题说一句话。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 主备人:景文霞
优秀次备:李锐
审核人:
时间: 2015.10.15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8.《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读懂人物,感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读懂作者,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及寄予的希望
读懂自己,学会关心父母,聆听心声。
教学重点:分析父亲的形象,感悟父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对父亲的刻画寄予的感情及希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做好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本中的生字难词;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解大意。
教学步骤:
总第23课时
导学
一、播放课件,解说图片台阶中的含义。
1.天坛祈年殿: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坛建筑群。台阶的级数用的是阳数,即九的倍数,符合古代九五之尊的说法,表示天子的权威。巍巍中山陵:共392级台阶,暗喻了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香港宝莲寺大佛: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释迦摩尼青铜像。上去参拜需爬上268级台阶,而且台阶很陡,这样设计体现了大佛的威严,也考验人们的虔诚。
风景名胜中的台阶的级数都有丰富的意义,普通老百姓家的住房也有台阶,它有什么意义呢?下面让我们随着当代作家李森祥老师的步伐,踏上又一个《台阶》。
二、检查预习情况: 给生字词注音。
凹()
凼()
硌()唿()嗒
涎()水
揩()
嘎()熬()住
筹()划
黏()
撬()憋()住
尴尬()
过瘾()门槛()2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方法指导:人物+事件经过+结果)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幸劳,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互动
三、圈点评议,细读课文,读懂人物。
1讨论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几十级,自己家的台阶只有3级,被人家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觉得自己没有地位”,想有地位却没有地位,所以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父亲为了台阶做了哪些事情?
拣砖 拣瓦 拣石头
存角票
种田
砍柴
编草鞋
踏黄泥 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语句分析。6 总结父亲的形象:敢想敢做、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朴实厚道、和善谦卑、倔强
五、深入探究,读懂作者。面对这样的一位父亲,作者的用意何在,作者在父亲身上倾注了怎样的感情呢?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六、情感升华,读出自己。1 导入: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孩子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刻苦学习,拼搏奋进。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得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可在你跌倒时,他会扶起你来,教会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鼓励你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在无言的大海中,与我们一起分享失败与成功。所以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2 重温经典,感受父亲的艰辛。想想你的背影
听听你的叮嘱 我感受了坚韧
我接过了自信 抚摸你的双手
凝望你的目光 我摸到了艰辛
我看到了爱心 不知不觉你鬓角露出了白发
有老有小你手里捧着孝顺 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
再苦再累你脸上挂着温馨 我的老父亲
我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
我最疼爱的人 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
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3、与父亲对话:父亲,我想对您说„„
七、总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达标
八、完成语文练习课堂练习部分。
教学反思
第三篇:台阶教案
《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性格和品质;在写“父亲”的过程中增添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教学重点:
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写自己父亲的一个侧面。教学难点:感受文中父亲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二、踏上台阶认识父亲
1、投影出示,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2、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吗?
三、品读经典,赏析人物形象
(一)走进父亲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如何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样了?
(二)感悟父亲
请同学们用“父亲是_________的人,由_________可以看出”的句式谈谈你的理解。请谈谈“台阶是父亲的”。
请谈谈“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
四、自主讨论
1、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3、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谈谈你自己的父亲
想想你的父亲,学完这篇文章,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你的父亲说吧,请用笔记下你最想对你父亲说的话!
2、读完课文后你有很多感受吧,请说说你的感受吧!
六、小结
七、作业
1.把《我心中的父亲》写在日记本上。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推荐书目: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
第四篇:《台阶》教案
《台阶》教案
文峰学校陈玉娣
一、导入:理解下列句中“台阶”的含义
1、台阶太陡,车子推不去。(实际生活中的台阶)
2、有人说,我们文峰的台阶有点高(进入文峰学校难度高,要求高,地位高,水平高)
3、我们班的学习再上一个台阶。(学习上有更大进步)
4、给老师一个台阶下。(给我一个机会,给我一个理由)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李森祥的小说《台阶》
二、整体把握
1、全文围绕“台阶”,写了件什么事?
父亲经过了大半辈子的艰辛,终于造起了有九级高台阶的新屋。
2、为了建造一座有九级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并不惜累垮自己的身体,这是为什么呢?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三级石板台阶)。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父亲希望自己有地位。(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3、台阶建好后,父亲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应该尽情地享受他的收获和喜悦了,小说是这样写的吗?
不是,写父亲建完了九级高台阶后身体累垮了,连一桶水都挑不动了,父亲非常难过,他老了。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台阶”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贯穿全文的线索。)
2、但小说主要为了表现台阶吗?
(小说主要为了表现父亲,台阶只是观察和表现父亲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3、小说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成功的使用了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
请大家看屏幕:(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肖像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4、小说使用了第几人称来叙事?这种方式便于描写人物的心理吗?
(第一人称,不便于描写心理,但是便于观察。)
5、请同学们抓住细节体会父亲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大家看要求:(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情感和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圈点标注法分析语段,找到的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例1:父亲在三级青石板台阶上洗脚的细节“┅┅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
上沙啦沙啦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
这里是对父亲洗脚动作和父亲皮肤颜色的描写。我们了解到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板刷刷脚上的泥沙说明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也可以看出父亲生活的贫困和艰辛;“黄几几”是泥土的颜色,更是父亲的肤色,看得出父亲的朴素和敦厚。)(板书:吃苦耐劳、朴素、敦厚)
例2:父亲在准备建台阶时,有这样一段描写:“父亲坐在绿荫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
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这是对父亲神态的描写,父亲虽然忠厚老实,但看到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内心世界还是时时有波澜的。你能发挥想象,说说父亲到底想了些什么吗?
(“我家什么时候也能盖起高台阶的房子呢?不行,光羡慕是不行的还得一步一步的朝 着目标奋斗啊!”)
那么这里可以看出父亲的什么性格特征呢?
(有志气,有理想)
例3:在建好了新房,大家都来给他庆祝时有这样一段描写:“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
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这一段既有对父亲的动作的刻画,又有对父亲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父亲在众人仰慕是的不自在。
父亲应该扬眉吐气才对啊,可为什么不自在呢?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在做怪呢?
结合前文介绍到“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这说明他的谦卑心理是长期存在的,而盖好了新房后一下子受到别人的仰慕,这种心理反差造成了父亲的尴尬。
(谦卑)
小说还有反映父亲这一性格特征的细节吗?
例5:有。“第二次他再坐台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
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
(挪台阶的细节正是父亲谦卑心理的外在表现。)
大家找找有没有典型的语言细节描写?
例6:“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的这句话贯彻了全文。
父亲为什么总是重复这句话?这看出了父亲的什么心理?
因为在家乡有这样的风俗:“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亲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父亲说这句话正是他追求高地位的反映。
在家乡,地位高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会受到乡亲们的尊重。
例7:为了自立于受人尊重的地位,父亲是怎样耗尽一生的心血来准备建造高台阶的新屋的呢?(结合10、11、15、16节)体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呢?
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坚忍不拔)总结父亲形象:
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
他是一个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他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他是一个谦卑的人,有着中国农民所共有的谦卑的特点,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
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四、尝试写作
总结过渡:小说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完成了对父亲性格的刻画。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内的细胞,人失去了细胞,将失去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也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我们领会了细节描写的神韵,我们也来尝试一段描写怎么样,大家有没有信心写好!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
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作者写到这里,没有将我和母亲展开描写,留下了一段空白。
请大家看要求:(出示屏幕):请你发挥想象,给小说补充一段情节,对母亲看到父亲闪腰时的心理、动作或神态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50字左右。
(学生写,教师巡视)学生写作展示,师生共评:
五、研读小说,探求父亲形象的深刻意义。
过渡:“小说的任务是通过塑造人物来反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同学们,大家结合小说写作的背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来研究一下,作者塑造“父亲”(典型的农民)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我们分组来讨论一下,小组形成统一的意见,然后派代表来发言。(小组讨论3分钟)
归纳结论:
1、歌颂和赞美父亲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有理想,敢于去追求的精神。让我们去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
2、是为了表现父亲对受人尊敬的精神要求,这比旧时代的农民有了大的进步。比闰土的麻木求生和祥子的忍辱负重而谋生要进步的多。
3、要引起我们对父辈的艰辛的同情,引起我们对父辈命运的关注。
我们如何来改变父辈的这种命运,让他们尽快过上好日子呢?
(发展农村的经济,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父亲的命运。)让我们共同关注农村,关注农民。
(赞美、同情、关注)
总结升华:文中写了一个父亲,可他又是许许多多个上世纪农民父亲的代表,他们耗尽一生的心血只是为了盖一座新房,给儿女成家立业。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精神,恰是撑起我们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成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板书:
第五篇:台阶教案
《台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3、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4、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交流预习情况
预习设置
1、注音
凹凼(dàng)揩(kāi)黏(nián)尴尬(gān gà)硌(gâ)烦
躁(zào)
2、释义
揩:擦、抹。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烦躁:烦闷急躁。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3、学生通感全文,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4、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填空
(1)小说以_______为故事叙述者,采用_____人称的写法。
(2)课文围绕_______命题立意,安排材料的详略。_______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3)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________形象。
(4)课文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______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_________的思想性格。
5、简答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4)“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6)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7)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归纳。
三、小组展示各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合作探究n对于展示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解决,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从新讨论,加以解决。
五、拓展延伸,变换人称练习。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六、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七、课堂检测完成基础训练一至四题
六、课下练习完成基础训练五至八题,其中第八题为选做题。
九、板书设计
《台阶》
三级台阶————————老屋父亲:要强、老实厚道地位尊重
九级台阶————————新屋
坚韧不拔的毅力愚公移山的精神
附:教学反思
在学校教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做了一堂课,在这堂课上,我严格按照课改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上课前五分钟,小组交流,归纳本组在预习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然后展示不会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接下来是课堂检测、作业布置。
本文在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在单元提示中有这样的内容:这个单元是以爱为主题,诉说对普通人特别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课文中感悟“爱”的博大,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台阶》是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他家的台阶很低,所以感觉地位也低人一等,是一个卑微的角色,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他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面对困难时,他会教你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在人生的风雨面前,父亲的坚忍可能使你无法想象的强大,他用行动教育孩子,什么是人 生,什么是生活。由此看来,我们应报有对父亲博爱的情感去学习这篇小说,挖掘父亲内心深处可爱的可贵的品质。
父亲有许多可爱之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为了造九层台阶的新房子,而赢得别人的尊重,让别人说他有地位,同时也让自己觉得自己有地位的人,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进行着漫长的准备工作,今天捡一块砖,明天捡一块石头,后天捡一块瓦,再就是往一个瓦罐里面塞角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父亲做的极其认真。父亲的三百六十五天是是怎样过的呢?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余
下的半个月用来编草鞋。这也就是说父亲把节假日都用在了劳动上,连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父亲也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可以说父亲对新房子企盼的快乐远远的超过了新年的快乐。父亲具有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这种品质不仅值得我们称颂而且值得我们学习。
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他勤劳、谦卑、执着,有理想,有追求,他理应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
在讲授的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问题,也是这节课不足的地方:
一、预习问题太多太杂。虽然课改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是还是担心学生不能把课文吃透,总是想把所有的问题都让学生搞明白,结果是繁而杂,虽然作业很多,层次不是很清楚,致使教学重难点不明确,同时由于设计问题太多,还导致了对课文太过拔高,使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不能完全消化。
二、在讲授中,一部分学生不能脱离教学参考书,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反而会完全依赖于教参,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基于以上两点不足,给我的启示是,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好课程内容,还要包括备好预习,就像王主任所说: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每一分钟都要高效,每一环节都要高效。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堂课,有失也有得,最大的收获那就是我在课改中又有了新的提高、新的认识。我想我会在课改中更加坚定地走下去,直到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