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阶》教案
第8课《台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故事情节,把握父亲的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学习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父亲这一农民形象背后勤劳、节俭、富于追求的优秀品质,体会乡土农民自身的生存困境、命运悲哀。
二、教学重点
1、把握父亲的形象
2、解读小说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
1、感悟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内涵与意义
2、理解小说背后的深刻主题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问答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一生清贫,清贫到让人不愿在别人面前提起,他是平凡的,平凡到你难以在人群中将他辨别,他也是卑微的,他一生的追求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不值一提,但正是这样一位父亲带给我们深沉的感动与思考,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台阶》,走进这位平凡而感人的农民父亲。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把握父亲的形象
2、解读小说的主题
(三)检查生字词预习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准确诵读,教师解说部分生字词含义。
凹凼(āo)(dàng)
门槛(kǎn)
尴尬(gān)(gà)
黏(nián)
撬(qi.......ào)涎水(xián)
揩(kāi)
嘎叽(gā)
晌午(shǎng)
愣住(lâng)
很倔(juâ)......(教师强调揩的读音、字义,倔的读音,涎水的词义)(学生齐读两遍)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1、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建造高台阶的房屋
教师:父亲为什么要建造高台阶的房屋呢?
学生:台阶高,地位高。
教师总结:台阶有着丰富的象征,它象征一种有地位的富足的生活,房屋台阶高,身份地位才高,才能被人尊重、看得起。所以,父亲追求的不仅仅是高台阶的房屋,而是一种高地位的富足的受人尊重的生活。
(板书:富足、被人尊重)
【过渡语:由此可见父亲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父亲】
2、除此之外,他是一个怎样的父亲?(要求:结合课文中的细节内容进行分析)
学生:①父亲洗脚、父亲砍柴卖柴等,看出父亲勤劳、吃苦耐劳、生活艰辛等。
②父亲建好九级台阶,不好意思坐上去,看出父亲老实厚道、谦卑。
③父亲挑水不利索,我连忙帮他却遭他粗暴阻拦,看出父亲很要强。
(教师详细讲要强一点,结合第27段,及破折号)
(板书:父亲:勤劳、要强)
学生:父亲劳动是都穿着草鞋,看出父亲的节俭。
(板书:父亲:节俭)
【过渡语:从刚才同学们的细节分析中,我们了解同学们心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要强、节俭的父亲,但父亲的身上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再读课文,品析精美的段落,深入父亲的内心世界去看一看。老师从文中选出三个片段,大家快速在文中找出来。】
(五)再读课文,深入解读
(要求:学生研讨精美段落,深入解读人物形象)
1、准备之时(文中19、20段):
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
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 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 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 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
和豆浆,颜色似玉米,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1)学生齐读该段。
(2)揣摩父亲当时的心理,试写三四句父亲的心理活动。
学生发言,讲述其所写内容。教师点评,从同学们的补写内容可看出父亲的迫不及待、急切地想将台阶造好。
(3)从文中的哪些细节可以推测出父亲这种内心情感呢?
学生:①迫不及待:“天没亮”“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②专注:“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 大的露珠”父亲无暇顾及头上的雾水、汗水。
③喜悦:黄泥“红中透着白”“亮亮的,红得很耀眼”,显得美丽,即父 亲心情的美丽。
教师总结:准备砌台阶之时,父亲有着改变生活现状与命运的强烈渴望。
(板书:父亲:渴望)
2、砌成之时(文中21段):
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 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 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本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父亲怎样一种心理?
学生:①动作描写,”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表现其高兴而无奈
②神态描写,“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表现其内心自卑
教师提示:
结合第9段分析,“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父亲背驼惯了,挺不起腰,显得尴尬并不仅仅是因为生活的艰辛与重压,还有别人的看不起,还有他低眉顺眼、谦卑的做人态度,而这根源则在于两个字——贫穷,正是由于贫穷,父亲才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改变自己的地位与命运。从这里我们读出了父亲内心深深的自卑。
(板书:父亲:自卑)
3、砌成之后(文中30、31、32段):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
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1)认真朗读这三段,并说说哪些词语应该重读。(学生自由朗读)
(2)“这人怎么了?”“怎么了?父亲老了”两句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和情感?
学生1朗读(重读:很倔、半晌、灰白而失去生机);教师:为什么要重读这些词?
学生1:突出父亲生命的老去,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学生2朗读最后两句;教师:为什么这么读?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2:因为父亲老了,没以前能干活,他无奈、沮丧、懊恼。
教师:“父亲老了”是谁说的?学生:作者“我”。
教师:那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学生:伤感、遗憾
教师:为什么伤感遗憾?父亲付出了毕生精力与心血,得到他想要的生活了吗?
没有,他得到的只是一座房子。
(板书:父亲:无奈)
【过渡语:父亲的形象到这里,便在我们心中丰满了起来。这是一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故事是生活的比喻,那作者仅仅是在写一个父亲的形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森祥说的一段话。】
(六)总结深化,延伸拓展
1、PPT展示:
成长在农村的李森祥曾说:“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 教师:那么作者不仅仅在写一个父亲的形象,还在写谁呢? 学生:中国农民。
教师:文中的父亲是中国亿万农民的缩影,他们贫穷,他们承担着生活的重担,但却有着最优秀的品质,勤劳、节俭、谦卑。作者通过父亲的形象表达的是什么心愿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是的,作者通过父亲的形象、通过台阶这个意象表达了他的希望,希望所有像父亲一样的农民走出贫穷走向富裕,由被漠视走向被尊重、由自卑走向自尊!
2、推荐阅读:《默读父亲》许钦文;《父亲的花园》邓皓
第二篇:台阶教案
《台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3.把握课文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4.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5.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曾透过饱含作者对父亲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体会到父亲对儿女那深沉而厚实的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体会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去感受父辈那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为了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都,父亲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父亲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三、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
理解课文时解决。
学生的感知可能有:
(1)小说以农民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
(2)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安排材料的详略。“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3)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
(4)课文的关键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5)新台阶砌好后放鞭时,文亲喜悦的神情描写是非常个性的,很有特色。
四、合作研讨。
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麽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不对劲。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
色?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6)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7)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五、教师引导分析父亲形象的意蕴。
父亲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为了造出像人家一样有高台阶的新屋,也叫人羡慕,竞花了大半辈子去准备,才盖起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新屋落成了,父亲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同学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从如下方面加以引导:
(1)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视野的范围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
(2)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父亲造的新屋,规格并不很高,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但是他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年轻时,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气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六、变换人称练习。
请学生速读全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教师示例:
XX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却老了,身子也垮了。
七、说话延伸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八、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九、课堂练习
十、板书设计: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对高”
三级台阶 老屋九级台阶 新屋
要求:地位尊重
父亲:要强 老实厚道
愚公移山的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
第三篇:台阶教案
《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性格和品质;在写“父亲”的过程中增添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教学重点:
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写自己父亲的一个侧面。教学难点:感受文中父亲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二、踏上台阶认识父亲
1、投影出示,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2、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吗?
三、品读经典,赏析人物形象
(一)走进父亲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如何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样了?
(二)感悟父亲
请同学们用“父亲是_________的人,由_________可以看出”的句式谈谈你的理解。请谈谈“台阶是父亲的”。
请谈谈“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
四、自主讨论
1、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3、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谈谈你自己的父亲
想想你的父亲,学完这篇文章,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你的父亲说吧,请用笔记下你最想对你父亲说的话!
2、读完课文后你有很多感受吧,请说说你的感受吧!
六、小结
七、作业
1.把《我心中的父亲》写在日记本上。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推荐书目: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
第四篇:《台阶》教案
《台阶》课堂学习活动单(教师用)包玉美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明确行文线索。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了解中国农民勤俭和坚韧的性格,领悟作者对土地家园和父老乡亲的深厚感情。
3体会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作用。【课前预习】
1.作者及背景
李森祥,浙江省作协专业作家。1987年开始文字创作,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情世诗文》等,《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贫穷,经济落后。2.词语积累 给加点字注音
凹凼()gāngā()门槛()嵌着()fānzāo()........ Zāogāo()晌午()倔强()话荏()撬开().........3.初步感知父亲形象。抄写两处细节描写的语句,批注分析人物形象。
细节1: 批注:
细节2:
批注: 【活动方案】
▲ 导语:《父亲》的旋律响起在耳畔,激荡在心里,我曾无数次的被这动人的歌声所震撼,因为它唱出了天下父亲的辛劳与坚韧,诉说了世间儿女的爱戴与感激。今天,我们随作家李森祥一起踏上高高的台阶,走进一位父亲的世界,感受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板书课题、作者)
预习展示
1.自由朗读“作者及背景”
2. 默词检测(课代表抽报词语,生默写→组内推磨互阅)
▲《台阶》是一篇小说,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只有理顺了情节,才能把握文脉,理清线索,从而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
活动1:复述情节,理清线索。
(浏览课文→将情节复述给组员听→每组选一位代表→全班展示,明确线索。)
提示:。①情节:建造台阶的愿望——建造台阶的准备——台阶建成后 ②线索:可以分为以人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事情发展为线索、以感情变化为线索 情节提示:建造台阶的愿望——建造台阶的准备——建成后 我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父亲眼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我家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父亲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线索:台阶
▲通过刚才的复述,我们了解到父亲有一个美好而强烈的心愿——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层,父亲为什么要造这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层呢?为此父亲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同学们进行“活动二”的学习
活动2:读懂父亲,读懂台阶。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独立思考→自由抢答)
为此父亲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原因:“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不甘心低人一等,渴望受人尊重。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准备:捡砖、捡 瓦、捡石头、存角票、种田、砍柴、编草鞋、踏黄泥
▲一砖一瓦,一沙一石,点点滴滴,林林总总,凝聚着父亲无尽的心血,垒筑着父亲辉煌的梦想。从父亲艰辛的准备过程和新屋造好后的表现,可发看出这是一位有着怎样个性的父亲?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三”的第二个环节(2)品味细节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这是一位 ——————的父亲,从文中—————————————看出来(组内交流课前的批注→小组选定一处细节,细致品析→全班展示,归纳性格。)洗脚:家庭贫困,辛劳不止 磨破草鞋:吃苦 耐劳,坚忍不拔 托青石板闪了腰: 顽强
踏黄泥:艰难辛苦,充满活力
远望人家高高的台阶:忠厚老实,对高台阶的向往执著 抽烟磕烟:小心谨慎,对新台阶爱护备至 放鞭炮的动作与神态:老实谦卑
坐新台阶时的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挑水受伤:倔强、不服老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小结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
他是一个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他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他是一个谦卑的人,有着中国农民所共有的谦卑的特点,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 好意思坐上去。
▲鲁迅说;“我门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他们堪称中国的脊梁。由不得我们不敬佩,那么,文中的“我”在父亲身上倾注了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三”的(1)
活动3:体会感情,获取感悟。
(1)这样一位父亲,“我”在他身上倾注了什么样的情感?
“我”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独立思考→自由抢答)
▲“我”对父亲的感情是复杂的,除了敬仰赞叹外,还渗透着悲悯与同情,那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同学们,回想一你的父亲,也许他不够高大英俊,但他坚毅刚强,也许他不够才华横溢,但他朴实厚道,同学们,你读懂了你的父亲了吗?请拿起手中的笔用文字抒写你对父亲的感情。
(2)回想一下你的父亲,他可能没有抚摸过你,在你跌倒时也可能没有安慰 过你,甚至没有说过一句关怀爱护你的话„„你觉得你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你读懂了他吗?
可以是片段再现,可以是深情告白:父亲,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对父亲的感情也可以)
▲ 父亲,如山一样巍峨挺拔,如海一样深邃博大,再美的文字也无法诠释“父亲”这两个字的内涵,让我们再产次聆听音乐,在动人的旋律中感受父辈,感受父爱!
第五篇:《台阶》教案
台 阶
初中语文 涂明琴 奉新二中 *** 86862221@qq.com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3、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4、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教学重点:
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和材料的详略安排。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认真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下已安排了朗读,课堂上在阅读中诵读,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研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合作探究,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崔京浩演唱的《父亲》 当时这首歌特别红火,一首歌红火首先是他的脍炙人口,最重要的还是他所唱的内容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但他又是伟大的。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二、交流预习情况 预习设置
1、注音 凹凼(dàng)揩(kāi)黏(nián)尴尬(gān gà)硌(gâ)烦躁(zào)
2、释义
揩:擦、抹。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烦躁:烦闷急躁。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3、学生通感全文,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三、问题研讨——读懂人物 通过复述,我们再次熟悉了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接下来的问题研讨环节中,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让父亲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1、台阶在父亲心中意味着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吗? 明确:地位,受人尊重
延展:为什么父亲造的台阶是九级,而不是其他数字呢?
[明确:从中国传统的建筑物的文化底蕴角度看: “阴阳八卦”的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所以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再如“紫禁城”的建筑物有9999座,标志着最高皇权的象征。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父亲把我家的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就是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引入中国传统建筑的习俗,开阔视野。)
2、父亲为什么觉得我家的台阶低?
[明确:因为家乡有个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从这一点,你能勾勒出父亲的什么形象? [明确:自尊、不甘人后、上进„„]
3、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亲付出了哪些努力来准备?请找到文中具体句子流畅的读出来,如果可能,请同时谈谈由此感知的父亲形象。以下几个问题要求相同。
[明确:节俭、勤劳、有远大目标、吃苦耐劳、用劳动兴家立业、坚忍不拔、辛苦]
4、艰苦的准备后,新屋开工了,父亲无疑是兴奋的、幸福的,尤其对于造台阶,文中如何描写的?父亲是什么形象?
[明确:描写略。为梦想而努力,不怕吃苦,谦卑]
5、造好高台阶,父亲心愿达成,父亲坐在上面什么感受?为什么?
[明确:描写略。极不自在:长期无地位,不受重视,形成的自卑心理,难以消除] 小结: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梳理,相信刚才模糊的父亲形象在你心目中,应该已经是清晰、生动、立体了起来,谁能用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来总结一下父亲的形象?
[明确: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父亲老实厚道,吃苦耐劳,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小结:看来,要想很好的阅读一篇文章,先抓住关键句,然后再细细感知,会比较顺利。这个方法看来同学们有所掌握。(此环节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掌握这种阅读方法。另外对人物形象进行总结展示是考虑到学生在表达时不是很完整、连贯的情况,引导他们会完整、流畅表达。
四、读懂作者
这样一位父亲,作者在他身上倾注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崇敬、同情](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具体思路,方法要具体。
五、交流——读懂自己
这正是读书之境界:读懂人物、读懂作者,当然,还应该读出自己。那么,谁能聊一聊你自己的父亲,或你知道的父亲的品格或胸怀?
(引导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的父亲或所知道的父亲,要求抓住父亲的特点,叙述清楚、生动、突出重点。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读出学问
读书还有一境界:读出学问。我们就从中借鉴本文写作技巧的几个方面,为了便于大家体会,我们通过分析几个问题来学习。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台阶上费了大段笔墨?
2、为什么造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
3、父亲的脚的细节描写与主题有关吗?文章较详细的写了父亲的脚板的泥沙以及洗脚一节,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无关,可以删除吗?
(学生自发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此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系统、完整的印象。
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注意对问题分层次整理,给每个学生机会,以提高其自信心。)
七:作业
同学们总结的好极了!通过李森祥的《台阶》,我们学到了有益的写作技巧,更认识了一位可敬的父亲。今天的作业就与父亲有关。
1、在生活中去认识你的父亲,去关怀和爱戴自己的父亲。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不让学生有作业的压迫感,巧妙完成对父亲的深刻解读。同时,通过课外篇目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视频播放歌曲《父亲》)
(继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感动之中,更深刻的理解父辈人,为本课画上一个感性而圆满的句号。)附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心愿 准备 建造 熬不住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要强 尊重 坚韧 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