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台阶教案

时间:2019-05-15 10:5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文台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文台阶教案》。

第一篇:课文台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

2、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3、抓住全文线索,学习如何选材。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三、策略和方法:

教师导读,学生合作探究。(析读法、讨论法)

四、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字词,思考课后问题,了解课文内容。

老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语:我们学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深深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看到了在困顿中前行的身影,在我们的眼中,父亲是含蓄的、坚韧的,默默承担家庭的重任,压弯了腰板……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位父亲。

简介作者,明确学习目标。

李森祥(1956一):衢州人。作家。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小学老师》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编剧之一,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二)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速读课文,简略概述故事内容(提示:谁干什么?)

2.提示思考:

a、父亲为何要造一间有台阶的房子?

b、父亲是如何造起一间有台阶的新屋?

c、新屋造好后,父亲变得怎样了?

3、学生表述:本文讲述的是一个……的故事。

(三)研读赏析,领悟人物形象

1.再读课文,看看作者还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父亲,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分析一下。

学生细读、思考、交流。

2.提示思考:

a、造屋原因的关键一句话是什么?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文眼)。(分析本句,感知父亲形象。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我们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b、从那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

c、作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

d、品味下列语句,谈出你的感受:

①“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e、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3、学生表述:在我心中父亲是一个……的人。

4、小结主旨: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学生表述:台阶是父亲的……

为了台阶,父亲……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父亲是这样一个老实厚道、谦卑而又要强的农民,那么你认为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房子仅仅是为了显示地位吗?若不是,那又是为了什么?(生:a、实现自我价值

b、追求人生目标c、为了子孙后代……)

2、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宏愿劳苦了一生,但是,当新屋真的建成了,父亲却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吗?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学生表述:父亲,我想对你说……

(五)、布置作业

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选一个角度写下来。

*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感人故事,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文章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楚与辛酸。我们在探究本文的文学魅力的同时,更应关注一下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现状。我们应将亿万农民的希望铭记在心,发愤图强才是!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课后记:

教案的设计旨在通过教师的导读,学生的自主探究,完成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人物形象的分析。本教案的特点在于通过问题组,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故事的特色,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学法的指导贯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之中。

板书设计:

台阶高,老屋:三级台阶 拼命硬干

主人的地位 父亲 坚韧不拔

就 相应的 高 新屋:九级台阶 艰苦创业

第二篇:课文《台阶》教案

课文《台阶》教案

一、新课导入

【筷子兄弟—父亲】这首歌曲特别红火,一首歌曲能红火,首先是他的脍炙人口,最重要的还是这首歌曲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我们常说——父亲是平凡的,同时也是伟大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讴歌父亲的文章——《台阶》

二、走进作者【放映相关PPT】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主要有《十八里营房》《小学老师》《塌鼻大娘》。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小学老师》、《抒情年代》《情世诗文》等。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李森祥是73届高中毕业生,那个时代没有大学可考,毕业后他只能回家务农。没有机会上大学,在李森祥看来,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了。然而,父亲却极力反对,原因很简单,李森祥是家里的长子,一旦离家,就少了一个健壮的劳动力。然而,第一年报名计划的失败,并没有动摇李森祥的决心,第二年,他瞒着父亲,偷偷报了名。18岁的他,第一次出门远行,当了兵,那时候的李森祥,满心想着的就是当一名职业军人。他是某军校的首届学生,毕业后在基层连队带过兵。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年他经过三个月的“魔鬼”训练,使一群大山深处瘦骨嶙峋的兵每人平均增加了10公斤体重。或许,在整个军旅生涯中,这让李森祥觉得是最“军人”的一幕。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森祥,他的生活相对都比较“文气”,做过书记员、管理员、机关后勤,尽管工作也相当出色,但在李森祥内心,他离原本的目标越来越远了。“心里多少有些失落感。”正是在这份失落感的催化下,直到1986年,开始写短篇小说,1988年,他的第四个短篇小说《台阶》发表在《上海文学》,这篇小说入选了八年级的语文课本。那时,他32岁。】

三、感知课文

1.全班读全文【我一段学生一段】(正音正字)凹凼 尴尬 烦躁

嵌着 黏性 很倔 门槛

磕烟灰 涎水 揩

2.讲述故事情节(简要概括主要情节,理清思路)

四、研读课文

全文分析 ——(1)统领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A.开端部分——父亲造台阶的原因—— 从第1段到第9段。

我们一起来看第2段,第2段介绍了我们家的台阶是父亲背回来的,是父亲劳动的结晶。——“大约三百来斤重”、“一口气”、“一下子”背了三趟——表现了父亲健壮能干。父亲感到太可惜——可惜什么——麻筋草鞋——父亲自己受累不计较,反而很可惜“一双草鞋”——表明了父亲的简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经济条件非常落后。第3段讲石板不打磨就用,石板那么粗糙也说明了当时经济条件很——落后,很差。我们家的台阶低从哪里体现出来——【第4段——连跳三级——台阶低不低——确实很低。第5段——父亲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上——台阶低。从这里确实可以看出家里台阶确实很低。】第5段讲父亲洗脚的动作描写、皮肤颜色描写体现出父亲吃苦耐劳,朴素。(2)父亲为什么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第8段——(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中心句)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低眉顺眼——表明了父亲因为台阶的原因而觉得自己地位低下而觉得自卑的心理。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日夜盼着——表明父亲对建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愿望强烈不强烈——非常强烈).【放映相关PPT】

B.发展部分——父亲为建有高台阶的新屋做准备——第10段到第16段。

10段——父亲捡砖、瓦、塞角票,第11段——拣卵石,砍柴、编草鞋15段——“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父亲外出了一整天,劳动时间很长;父亲的神态很疲倦——表明父亲劳累的程度。16段——那么父亲劳累大半辈子,劳累准备的结果“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这几段写父亲为建有高台阶的新屋,付出的艰辛的努力。13段——“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颗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是——神态描写,表现出父亲很羡慕,也很向往,他在筹划怎么样加快准备,争取早日建起高台阶的新屋。C.高潮部分——写父亲建造新屋建造九级高台阶。——17段到24段。

真正写造屋的只有第17段,从18段开始到24段都是写造台阶。略写造屋,详写造台阶——因为我们的文章主题是台阶。

19段——“很轻的响进院子里”“露水,水珠”细节描写看出父亲的辛苦劳作且难以抑制的兴奋、强烈的渴望 20段——黄泥颜色的细节描写体现出父亲心情的美好21段——“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在是众人仰慕下的不自在。我们再看22段最后,父亲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父亲年老力衰了,但是又很要强。

D.结局部分——高台阶完成后的父亲。——25段到31段。

那么新台阶修好后,父亲的心情如何——27段,——不自在,为什么新台阶修好了,父亲反而不自在了呢?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因此形成了自卑的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又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不习惯。

父亲怎么样了? 父亲老了——文章用了两个细节,第28段,挑水和母亲给他治病两个细节,我们看挑水这个细节——父亲挑水,身子晃了晃,水泼了,我心疼他,去抢担子,结果父亲怎么样——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再一次表明父亲要强的性格。接下来父亲又闪了腰,让母亲治病,——从父亲的腰里流出好大一滩污黑的血。【对比前文,父亲那时候身强体壮】“三百来斤的青石板一口气背到家,还背了三趟。对比发现——新台阶修好了,父亲的身体——累垮了。

29段——父亲身子累垮了,于是我们不让他做活了,父亲没事干很烦躁,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如有所失的样子——为什么?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他的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劳动就是收获,就是创造,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30段——“头颅埋在膝盖里”表明父亲离开劳动而痛苦不堪,短发“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父亲不能干活,他的生命就失去了一切。

31段——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表明此事父亲的心理很沮丧,很困惑。

32段——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故事的结局:父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结尾以我的口吻结束,体现作者的伤感、遗憾。【父亲辛苦一辈子,却没有得到要他想要的,只是得到一座房。】 ——李森祥是用了逗号与句号。他为什么要用逗号与句号呢? 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做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李森祥

五、文本探究

1、“台阶”的深刻内涵——希望所有像父亲一样的农民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被漠视走向被尊重、由自卑走向自尊。

2、“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同时,他们身上承载着最沉重的负担,生活艰难困苦,根源在于经济落后。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第三篇:台阶教案

《台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3.把握课文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4.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5.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曾透过饱含作者对父亲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体会到父亲对儿女那深沉而厚实的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体会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去感受父辈那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为了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都,父亲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父亲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三、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

理解课文时解决。

学生的感知可能有:

(1)小说以农民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

(2)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安排材料的详略。“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3)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

(4)课文的关键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5)新台阶砌好后放鞭时,文亲喜悦的神情描写是非常个性的,很有特色。

四、合作研讨。

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麽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不对劲。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

色?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6)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7)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五、教师引导分析父亲形象的意蕴。

父亲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为了造出像人家一样有高台阶的新屋,也叫人羡慕,竞花了大半辈子去准备,才盖起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新屋落成了,父亲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同学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从如下方面加以引导:

(1)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视野的范围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

(2)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父亲造的新屋,规格并不很高,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但是他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年轻时,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气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六、变换人称练习。

请学生速读全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教师示例:

XX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却老了,身子也垮了。

七、说话延伸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八、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九、课堂练习

十、板书设计: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对高”

三级台阶 老屋九级台阶 新屋

要求:地位尊重

父亲:要强 老实厚道

愚公移山的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

第四篇:台阶教案

《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性格和品质;在写“父亲”的过程中增添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教学重点:

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写自己父亲的一个侧面。教学难点:感受文中父亲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二、踏上台阶认识父亲

1、投影出示,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2、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吗?

三、品读经典,赏析人物形象

(一)走进父亲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如何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样了?

(二)感悟父亲

请同学们用“父亲是_________的人,由_________可以看出”的句式谈谈你的理解。请谈谈“台阶是父亲的”。

请谈谈“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

四、自主讨论

1、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3、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谈谈你自己的父亲

想想你的父亲,学完这篇文章,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你的父亲说吧,请用笔记下你最想对你父亲说的话!

2、读完课文后你有很多感受吧,请说说你的感受吧!

六、小结

七、作业

1.把《我心中的父亲》写在日记本上。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推荐书目: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

第五篇:《台阶》教案

第8课《台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故事情节,把握父亲的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学习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父亲这一农民形象背后勤劳、节俭、富于追求的优秀品质,体会乡土农民自身的生存困境、命运悲哀。

二、教学重点

1、把握父亲的形象

2、解读小说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

1、感悟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内涵与意义

2、理解小说背后的深刻主题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问答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一生清贫,清贫到让人不愿在别人面前提起,他是平凡的,平凡到你难以在人群中将他辨别,他也是卑微的,他一生的追求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不值一提,但正是这样一位父亲带给我们深沉的感动与思考,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台阶》,走进这位平凡而感人的农民父亲。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把握父亲的形象

2、解读小说的主题

(三)检查生字词预习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准确诵读,教师解说部分生字词含义。

凹凼(āo)(dàng)

门槛(kǎn)

尴尬(gān)(gà)

黏(nián)

撬(qi.......ào)涎水(xián)

揩(kāi)

嘎叽(gā)

晌午(shǎng)

愣住(lâng)

很倔(juâ)......(教师强调揩的读音、字义,倔的读音,涎水的词义)(学生齐读两遍)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1、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建造高台阶的房屋

教师:父亲为什么要建造高台阶的房屋呢?

学生:台阶高,地位高。

教师总结:台阶有着丰富的象征,它象征一种有地位的富足的生活,房屋台阶高,身份地位才高,才能被人尊重、看得起。所以,父亲追求的不仅仅是高台阶的房屋,而是一种高地位的富足的受人尊重的生活。

(板书:富足、被人尊重)

【过渡语:由此可见父亲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父亲】

2、除此之外,他是一个怎样的父亲?(要求:结合课文中的细节内容进行分析)

学生:①父亲洗脚、父亲砍柴卖柴等,看出父亲勤劳、吃苦耐劳、生活艰辛等。

②父亲建好九级台阶,不好意思坐上去,看出父亲老实厚道、谦卑。

③父亲挑水不利索,我连忙帮他却遭他粗暴阻拦,看出父亲很要强。

(教师详细讲要强一点,结合第27段,及破折号)

(板书:父亲:勤劳、要强)

学生:父亲劳动是都穿着草鞋,看出父亲的节俭。

(板书:父亲:节俭)

【过渡语:从刚才同学们的细节分析中,我们了解同学们心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要强、节俭的父亲,但父亲的身上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再读课文,品析精美的段落,深入父亲的内心世界去看一看。老师从文中选出三个片段,大家快速在文中找出来。】

(五)再读课文,深入解读

(要求:学生研讨精美段落,深入解读人物形象)

1、准备之时(文中19、20段):

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

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 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 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 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

和豆浆,颜色似玉米,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1)学生齐读该段。

(2)揣摩父亲当时的心理,试写三四句父亲的心理活动。

学生发言,讲述其所写内容。教师点评,从同学们的补写内容可看出父亲的迫不及待、急切地想将台阶造好。

(3)从文中的哪些细节可以推测出父亲这种内心情感呢?

学生:①迫不及待:“天没亮”“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②专注:“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 大的露珠”父亲无暇顾及头上的雾水、汗水。

③喜悦:黄泥“红中透着白”“亮亮的,红得很耀眼”,显得美丽,即父 亲心情的美丽。

教师总结:准备砌台阶之时,父亲有着改变生活现状与命运的强烈渴望。

(板书:父亲:渴望)

2、砌成之时(文中21段):

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 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 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本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父亲怎样一种心理?

学生:①动作描写,”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表现其高兴而无奈

②神态描写,“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表现其内心自卑

教师提示:

结合第9段分析,“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父亲背驼惯了,挺不起腰,显得尴尬并不仅仅是因为生活的艰辛与重压,还有别人的看不起,还有他低眉顺眼、谦卑的做人态度,而这根源则在于两个字——贫穷,正是由于贫穷,父亲才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改变自己的地位与命运。从这里我们读出了父亲内心深深的自卑。

(板书:父亲:自卑)

3、砌成之后(文中30、31、32段):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

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1)认真朗读这三段,并说说哪些词语应该重读。(学生自由朗读)

(2)“这人怎么了?”“怎么了?父亲老了”两句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和情感?

学生1朗读(重读:很倔、半晌、灰白而失去生机);教师:为什么要重读这些词?

学生1:突出父亲生命的老去,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学生2朗读最后两句;教师:为什么这么读?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2:因为父亲老了,没以前能干活,他无奈、沮丧、懊恼。

教师:“父亲老了”是谁说的?学生:作者“我”。

教师:那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学生:伤感、遗憾

教师:为什么伤感遗憾?父亲付出了毕生精力与心血,得到他想要的生活了吗?

没有,他得到的只是一座房子。

(板书:父亲:无奈)

【过渡语:父亲的形象到这里,便在我们心中丰满了起来。这是一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故事是生活的比喻,那作者仅仅是在写一个父亲的形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森祥说的一段话。】

(六)总结深化,延伸拓展

1、PPT展示:

成长在农村的李森祥曾说:“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 教师:那么作者不仅仅在写一个父亲的形象,还在写谁呢? 学生:中国农民。

教师:文中的父亲是中国亿万农民的缩影,他们贫穷,他们承担着生活的重担,但却有着最优秀的品质,勤劳、节俭、谦卑。作者通过父亲的形象表达的是什么心愿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是的,作者通过父亲的形象、通过台阶这个意象表达了他的希望,希望所有像父亲一样的农民走出贫穷走向富裕,由被漠视走向被尊重、由自卑走向自尊!

2、推荐阅读:《默读父亲》许钦文;《父亲的花园》邓皓

下载课文台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文台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台阶》教案

    《台阶》课堂学习活动单(教师用) 包玉美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明确行文线索。 2. 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了解中国农民勤俭和坚韧的性格,领悟作者对土地......

    《台阶》教案

    台 阶 初中语文 涂明琴 奉新二中 *** 86862221@qq.com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3、理解课文......

    台阶教案linhui

    8、《台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课文复述,进一步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法。 4、培养学生热爱父......

    台阶-优质教案

    6.台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领悟父亲的情感,把握父亲的形象特点; 2.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学习过程 一、 导入,板题,示标(2分钟) 有首歌是这样唱的:“人生是一级一......

    《台阶》获奖教案

    台阶 教学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重点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

    《台阶》公开课教案

    台阶 教学目标 1.能谈谈父亲形象的含义。 2.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3.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

    《台阶》详细教案

    《台阶》 ——李森祥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 2、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感受到中国农民创业的艰难困苦及......

    《台阶》优秀教案

    《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1、 积累生字:涎水 揩 嘎 筹划 黏 撬 尴尬 过瘾 唿嗒 熬住 成语: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2、 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品味文中描写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