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能动司法,积极构建社会因法而和谐的司法价值体系

时间:2019-05-13 04:1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思维,能动司法,积极构建社会因法而和谐的司法价值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思维,能动司法,积极构建社会因法而和谐的司法价值体系》。

第一篇:创新思维,能动司法,积极构建社会因法而和谐的司法价值体系

创新法治思维 强化能动司法

积极构建社会因法而和谐的司法价值体系

滦县人民法院院长 李建翔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变化和发展,以及我国经济转型期间社会矛盾纠纷现状,人民法院在尊重司法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创新法治思维,强化能动司法,通过运用法律智慧、政治智慧,深刻分析社会动态,敏锐观察发展趋

势,妥善处理新生问题,通过审判职能作用的发挥,积极构建社会因法而和谐的司法价值体系,努力使人民法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服务者、捍卫者。

——思维创新。2500多年前,兵法大师孙武有云:“将者,智、信、仁、勇、严。”排名第一位的“智”,就是学习和创新能力。又如著名将军拿破仑说:“世界上有两种武器最为强大,一是宝剑、二是思维,后者的力量永远大于前者。”可以说,思维创新永远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的灵魂。思路决定出路。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机关,如果不去锐意创新,就很难有新的进步和发展。笔者认为,推动法院工作创新,一要靠勇气,二要靠智慧。勇气和智慧,都是法治思维创新的必需要素。失去创新的勇气,缺乏创新的智慧,就不可能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不可能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结果就会使人民法院工作形成发展的瓶颈而停滞不前。可以说,只有思维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司法审判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才有可能,各项工作才会有新突破。没有创新思维的“牵引”,很容易导致审判实践工作与社会需要脱节,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相适应。思维创新必须要来源于实践。思维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既有对既有思维定势的痛苦突破,又有对全新思路的艰苦探索。可以说,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没有良好的大局观,没有扎实的基层经验,创新就没有根基,也不会成功。因此,法院干警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掌握理论武器,增强辨别能力,提高思想境界,同时自觉地把审判执行工作放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放在当地党委对辖区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进行深刻思考,并真正地深入到工作中,去研究一些东西,探讨一些东西,发现一些东西,让思维不断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升华和完善。创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强调思维创新不能走入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全盘否定原来经验的误区。创新的本质是对事物发展内在规律的进一步揭示,符合规律的,有利于工作的,必须要继续“扬”下去,不符合规律的,不利于发展的,就不必再坚持,大胆地“弃”掉。要辩证地看待以往的经验,以正确的方法学习他人经验,以科学的态度借鉴过去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扬弃、补充和完善。要善于用全新的视角观察、思考和认识法院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确定新思路,干出新事业。只有善于在继承的基础上谋创新,人民法院工作才能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能动司法。能动司法是什么?笔者认为,能动司法,就是在法律内在精神的框架内,对司法工作的创新,对司法职能的拓展,其本质仍然是思维的创新,工作方法的创新。能动司法,是构建“社会因法而和谐”司法价值体系的必由之路。从形式上看,和谐社会表现为社会的各个群体实现良性的互动,整个社会能够表现出一种公正的状态,社会能够实现安全的运行和健康的发展。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法治既是其首要内容,也是其内在要求。实现法治基础上的和谐,人民法院担负着重要任务。而在目前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中,机械司法、僵化司法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实行灵活的能动司法。要在服务大局上实现能动司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在服务大局上能动司法,就是要贯彻好、执行好当地党委的决策部署,全力为辖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秉承法律价值理念,遵循法律规则,并充分运用法律知识、司法经验和政治智慧,创造性地适用法律,积极而理性地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予以科学处理。要在保障民生上实现能动司法。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司法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解民忧、排民难、维民权、保平安,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院的优质服务、人文关怀和亲和力,提高法院的社会公信力。要在促进和谐上实现能动司法。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各地不同程度地遭遇到经济寒流,经济发展遇到困难。随之而来,由于利益分配的变化和各种矛盾的显现,就要求法院必须要审判实践中更加注重案结事了,力求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要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既要依法办案,也要充分考虑案件的特殊性,尽可能寻求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尽可能找到有利于当事人共赢的处理办法,积极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要健全完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利用综合调控手段,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等多种方法,通过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多

种途径,尽可能地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以我院来讲,特别要充分发挥调解助理员的作用,利用他们身处基层、威望较高等优势,积极引导当事人以和谐的方式解决纠纷,把矛盾处理在诉讼之前。对于成诉的案件,要坚持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综合运用判后答疑、思想教育、司法听证、司法救助等方式,依法妥善处理各类涉诉信访案件,实现息诉罢访。要处

理好严格执法和弹性司法的关系。实施能动司法,就不能固守法律的刚性规定,而要灵活地运用法律的基本内涵,来解决矛盾纠纷。这就需要法官在处理案件的时候,要结合具体情况,充分考虑特殊案件的特殊背景,正确解读法律原则和政策精神,慎重把握审判尺度,充分运用弹性司法手段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但必须强调的是,能动司法绝不等同于随意司法,不规范司法。在能动司法的同时,但必须要处理好严格执法与弹性司法的关系,坚守法理和法治精神,把握好弹性的尺度,杜绝违法违规操作,防止因处理不当而破坏法律的严肃性、统一性。要处理好能动司法与党的领导、人大监督的关系。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并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取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协同配合,是人民法院能动司法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防止能动司法偏离社会治理需要的现实基础。同时,由于司法能动性对法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法律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防止司法权的异化和私化,必须要自觉主动地接受人大的监督,防止出现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问题。要处理好主动司法与司法被动性的关系。能动司法在一定意义上包含着主动司法。按照法律原则,人民法院从事司法活动,应当遵守司法权的被动性。笔者认为,主动司法与司法的被动性并不矛盾。司法的被动性,是法院“不诉不理”原则的另一表述,主要是案件发动方面;而主动司法,是指人民法院在成诉前即提前介入,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等多种方式,来化解矛盾纠纷,与法律的根本性原则并不相悖,也符合社会和谐的要求。同时,在案件审理执行阶段,法院不应陷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是要强化司法的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做当事人的工作,去做法律的宣传者,去做裁判的答疑者,从而更好地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第二篇:关于能动司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专题报告

关于能动司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专题报告

能动一词由两个词素或者说两个语素组成,能,指的是才干、能力,也就是某一方面的素质;动,指的是改变原有的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两个词素合成一个词叫能动。200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能动司法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能是动的基础和前提,动是能的旋律和灵魂。能动司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就在于“服务”,即服务于大局,服务于人民,使司法权的行使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有作为。这就要求人民法院行之有效开展自身审判活动,通过法院的审判活动加强对经济社会的管理。我院牢固树立能动司法理念,不断深化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司法服务水平,搭建社会管理服务新平台,落实社会管理服务新举措。按照能动司法的要求,主动服务,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依托基层组织综合调控,把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化解在诉外,在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我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国家司法机关,也是专门的审判机关,是我党进行经济社会管理和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变迁和新类型的权益纠纷,作为经

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保障者,人民法院应以积极的姿态主动介入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加强对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司法者不能一味地恪守司法被动的原则,应当在司法过程中发挥司法能动性,充分运用司法经验,合理行使裁判权,以利于解决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秩序,力求以司法方法达到有效化解和预防纠纷,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如何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在进行司法活动的同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法院工作的重点。在这种大背景下,我院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加强和改进对审判活动的管理,树立科学的裁判观和政绩观,不断加强对各类案件审判质量的管理,真正做到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二、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维护公平正义,创新社会管理 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永恒主题,是法律永恒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民商事审判工作必须从程序到实体,达到公平、正义、合理、合法,通过法律的解释和适用,公正地认定事实,通过利益衡平,起着公平、正义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司法体系在借鉴西方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模式。这种模式有益于提高司法效率,防止权力滥用。但是这种模式偏重于实现法律效果,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当今,全国各地法院都强化了诉调对接工作,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业已形成,多

元纠纷化解模式在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日益显现,能动司法已渐渐成为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法宝。我院真正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和执行全过程,加强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行政案件协调以及执行和解工作,彻底化解矛盾与纠纷。能动司法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能动司法的应有之义。

三、采取有力措施,改进司法作风,体现司法为民

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直接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司法有服务职能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是司法职能深化进步的结果。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审判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法院队伍的司法能力,确保能动司法的规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实现审判工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更好地体现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我院在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同时,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题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以“公正、廉洁、为民”为主题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法院工作做的好不好,如何让人民群众客观、真实评判,只有通过司法公开,通过广泛的司法宣传活动,才能树立人民法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充分提升人民法院的社会公信力。我院积极主动地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厂房,进行法律宣传,以案说法、答疑释理,从而增加群众法律意识,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也是能动司法的体现。

人民法院作为司法机关,担负着化解社会矛盾、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能,其中每一项工作都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都是推进社会管理的重要实践。为此,人民法院要结合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在能动司法中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在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中彰显法院地位和作用,为社会经济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第三篇:“法院能动司法维护社会和谐计划”司法工作计划

编者按:去年,我院工作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距党和人民的期待和要求还存在差距:一些法官的思想观念、司法理念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服务大局和司法为民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少数法官的司法能力和审判水平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涉诉信访问题、“执行难”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个别干警职业道德素质不高,违法违纪现象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年法院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进步,确保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更加注重为大局服务。坚持能动司法,为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大力加强民商事审判工作,妥善审理涉农案件,切实转变不适应新形势的司法理念、工作方法和办案习惯,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新晨范文网

(二)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坚持以民为本,认真审理好涉及民生的案件;切实解决好涉诉信访问题,按照“事要解决”的要求,努力解决当事人的合法、合理诉求;进一步落实好便民服务措施,加大对困难企业和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真正做到司法为了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

(三)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努力维护全县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在案结事了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展调解领域,注重调解质量,提高调解效率,努力从根本上化解矛盾。

(四)下大力破解“执行难”问题。建立立案、审判、执行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大调解力度,为化解“执行难”打好基础;进一步拓宽执行思路,改进执行方法,加大执行力度;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各界配合的执行工作新格局,动员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解决“执行难”问题。

(五)更加注重加强审判管理。结合全省法院开展的“深化审判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审判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调解工作考评机制,将调解案件的自动履行率、申诉信访率纳入考评体系,将案结事了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强化执行工作考评机制,加大执行标的到位率、执行申诉率在执行考评中的权重;在健全涉诉信访工作机制上取得新进展,严格落实“两错”及瑕疵案件追究制度和信访案件责任倒查制度,确保办案质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问题。

(六)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按照建设学习型法院的要求,健全制度,不断改进学风;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地抓好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强全院干警的群众观念,不断改进审判作风。新晨范文网

在新的一年里,我院将在县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和政府、政协的支持下,更加自觉地围绕县委工作大局履行职责,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及各方面的监督,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为实现富民强县和建设**市总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

第四篇:在能动司法中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在能动执法中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在中央政法委第十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级政法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和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细化实化各项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三项重点工作的提出,为公安工作全面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也对公安进一步坚持能动执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管理创新是动力,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要措施,基层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要把提高社会管理效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履行和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革故鼎新,转变观念,忠于法律,敢试敢闯,找准突破口,抓住关节点,突出实效性。

一、以政策法律为准绳,为社会管理创新打牢基础

执法自身的规律性决定了能动执法的必然性,执法的基本任务是充分运用其职能,根据政策和法律,明是非、断责任、解纠纷,打击违法犯罪。公安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是凭借国家赋予公安机关的特殊行政权力去实现依法管理的目的,因此公安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活动具有法律的严肃性、强制性和法制性。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必须在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大前提和大原则下进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创新而忽视或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正因为公安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具有强烈的法制性,所以,就必须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执行法律,坚决依法进行管理。在社会管理创新工

作中,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把学好法律用好法律作为行动创新的先决条件。在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领导者是关键,起着领导、组织、决策的重要作用。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吃透精神实质,树立正确的创新工作法制理念,并切实运用好法律。公安民警要认真研读涉及公安工作的法律法规,练好社会管理工作执法基本功。其次,要遵守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作为创新工作的有力支撑。无论是对社会治安面的管理,还是对行业场所的管理等,都只能在法律法规的大原则下讲工作创新,决不能以超越或凌驾于法律之上搞创新工作。再次,要依法管理、依法开拓创新。创新是一项活动,也是一场革命,必须依法抓创新,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工作中,要用好法律这个武器,活学活用,讲法律、讲政策、讲实效。

二、以维护稳定为目标,找准创新工作的突破口。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的重要政治责任。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有效地着眼全局、正视现状、谋划发展、找准突破口,是创新工作的关键所在。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政法等部门的共同任务。基层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要与时俱进,从维护社会持续稳定的目标中,极力寻求和突破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因此,基层公安机关应从社会管理的规律性中寻找工作的突破口。而公安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在于:一是从现有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整体机制和制度创新上求突破,全面而客观准确地掌握社会治安以及社会成员的具体状况为基础和前提,用改革的精神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大胆废

弃不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管理陈旧机制,切实建立健全管用的新机制。二是从创新工作的实效性上求突破,充分依托于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机制的支撑,不断丰富和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社会面的管理,尤其是加强有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重点部位、行业场所以及网络安全等精细化管理。三是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上求突破,充分依托基层公安机关的职能,组织民警和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创新管理工作手段,实现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转变。

三、以职能延伸推动社会管理,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抓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又滞后于社会建设,由此带来了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规模大、流动快、范围广,城市化进程快,人员管理和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精神病患者、刑释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数量大、管控难,恶性报复社会事件接连发生,人民群众安全感下降;外贸、互联网、通讯、交通等技术的进步发展,与贸易、网络、信息、交通道路相关的新类型案件比例不断上升,不稳定的社会隐患不断增多。公安机关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既是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又是社会管理的推动者,面对社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公安机关更应勇于担责,主动应对。

以能动执法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着力点,一是要加大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力度。在办案中注意区分案件类型对案件情况进行综合研究,以对社会稳定与治安状况作出准确判断;积极参与治安重点地区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大法制宣传、以案说法,做

到“查处一案、解决一串、教育一片”,从而达到处罚的最大社会化效果。二是探索建立特殊人群管理机制。规范减刑假释工作,加强缓刑人员帮教工作,完善社区矫正对接机制,加强青少年犯罪的思想引导,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再犯罪率。四是加强执法建议。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苗头性、典型性、源头性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供党委政府参考。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安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活动具有法律的严肃性、强制性和法制性。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必须在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大前提和大原则下进行。基层公安机关在能动执法中,应从社会管理的规律性中寻找工作的突破口,在整体机制和制度创新上求突破,在实效性上求突破,在理念上求突破。

第五篇:创新司法行政工作社会和谐社会基础

苏家屯区创新“三位一体”司法行政工作新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苏家屯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建立健全了宣教、调解、援助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2007年全面实现了“民转刑”案件为零、公证投诉案件为零、法律援助案件无作为为零、当年重新违法犯罪为零、法律宣传死角为零的刚性指标,为苏家屯区成功获得省级平安区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全市正在开展的信访稳定“百日会战”和“三大战役”提供了有力支持。区法律援助中心荣获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了司法部和民政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大淑村、省级先进司法所八一司法所等先进单位。

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构建和谐苏家屯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普法宣传教育的创新,不仅使法制宣传覆盖面得以扩大,而且使全民法制意识得以增强,为构建和谐创造出良好的法治环境。

1、构建普法宣传大格局。全区有专兼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1000人,常年为基层法制实践活动提供法律服务。在区乡机关健全普法领导机构,在乡村建普法专栏,为每户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在社区建普法长(画)廊;在学校建普法园地和法制校长;在企业培训普法骨干;在城乡集贸市场开

设普法宣传栏。今年上半年,结合沈阳市委、市政府开展的信访稳定百日会战和三大战役活动,深入开展了“法律下乡进村入户”“人文奥运.法治同行”、处置蚁力神,浑河大市场问题等维护稳定宣传活动;共举办法制讲座56场,大型专项法制宣传活动5次,涉及法律法规20多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000多份,受教育达2万多人。

2、建立普法宣传新载体。针对农村常发生的婚姻家庭纠纷、土地承包纠纷、征地拆迁纠纷、计划生育纠纷等诸多问题,把欣赏性和法律性、宣传性和常识性、纪念性和服务性融为一体,设计印制了图文并貌、涵盖21部涉农法律法规内容的精美普法年画7万张,免费送入农户家,这一全国首创的做法使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既欣赏了年画,又足不出户学到了法律知识。精选、编撰了学生自己动手创作的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内容的213幅连环漫画,免费发给青少年,改变了单纯说教的惯例,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制教育。

3、创新普法宣传新形式。举办了全国首家县区以“弘扬法制理念,构建和谐新城”为主题的法制专题大型文艺汇演,讴歌法治精神,宣传法制文化,深受百姓喜爱。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教活动,发放“北京奥运、市民法律知识手册”1500本,各种宣传资料2万份,解答法律咨询3000人次。法制宣传教育摆

脱了过去死气沉沉的被动局面,法制宣传的覆盖率、普及率、受教育率明显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氛围日臻浓厚,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二、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为构建平安苏家屯创建稳定的社会环境

促和谐、保稳定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首要任务,苏家屯区着眼于促进社会和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和优势,加大安置帮教力度,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努力维护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一是加强司法所建设,夯实基层法治基础。通过乡镇党委政府推荐,配齐、配强了司法所工作人员,10个乡镇建立了司法所,全部达到120平方米,四室一卫(所长室、接待室、调解室、档案室、卫生间)相对独立、配套齐全的标准,在接受国家、省、市司法部门验收中受到了高度评价。同时,狠抓乡镇调解中心建设。结合基层法律服务力量较强的实际,把各乡镇法律服务所纳入乡镇调解中心成员单位,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聘为兼职调解员,从而使司法行政力量进一步得到有效整合,增强了调解力量,提高了调解质量。

二是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减少不稳定因素。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全区220个调委会中,规范化调委会达到85%以上,1137名调解员中,人均累积培训时间在15天以上,合格率达到100%,有468名参加了等级评定;加大资金投入,按照人均0。5元的标准,区财政将人民调解工作专项经费纳入专项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了“防、疏、调”三位一体维稳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去年10月,在全省首创开展了“真实案例模拟大比拼”竞赛活动,提高了基层调解人员素质。为进一步做好稳定工作,从2008年2月25日始,在全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以为农户排忧解难为出发点,真诚化解民间纠纷、真心援助弱势群体、真情帮助释解人员、真心提供法律服务、真诚普法为民所需为内容的 “法律下乡进村入户”系列活动。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为做好信访稳定“百日会战”和三大战役工作,集中开展了“迎奥运、保稳定、促和谐”为主题的“万人大调解”活动。采取了逐户排查、预警预报、联合调解、签定责任状等四项新措施,全区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98件,调解成功292件,矛盾纠纷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8%以上,防止矛盾激化4件7人、群体性械斗1件、群体性上访8件213人,有效避免了6起命案的发生。

三是抓好安置帮教工作,控制重新违法犯罪。建立健全区、乡镇、社区(村)帮教安置工作组织网络,形成了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层层有人抓,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工作局面。采取社会帮教和家庭帮教相结合,把帮教工作延伸至大墙内。春节前夕,对全区三年内886名释解人员

开展“一封信”活动。组织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走访和谈话教育工作,特别是对蚂蚁养殖户的排查、走访,重新确定帮教重点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结合奥运防恐维稳工作,帮教小组在做好帮教工作的同时,及时了解帮教对象的思想动态、生活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避免问题的严重化。为7户劳教服刑人员家庭办理低保,为9户解决帮扶资金4万余元,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就业67人,安置率达91.8%。

三、拓展法律服务,推进区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律师公证和法律援助工作,是引导和促进社会矛盾的依法解决,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苏家屯区围绕大局坚持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积极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保障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拓展律师服务工作。实施律师事务所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战略,推动律师业的跨越式发展。积极发挥律师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引导律师为区政府、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当好法律顾问,从源头遏制领导决策的失误,避免风险,解答法律咨询1050人次,参与司法行政工作200余人次,避免企业经济损失200余万元。根据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实际,成立了“个体私营经济维权服务中心”,有力地保证我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信访百日会

战和三大战役活动中,指派律师参加区内重大信访问题联席会,有效解决了一批涉法涉诉问题。

二是延伸公证工作领域。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在污水处理厂等到6项大型招商项目中,从项目的谈判到合同的拟定起草提供全程法律咨询及公证服务,为全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积极服务处置蚁力神工作,免费为养殖户办理继承、代理、委托等13件公证事项,接待法律咨询500余人次,涉及金额160余万元,为区“蚁力神”清算小组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并得到采纳。同时提前介入全区重点热点问题,特别是对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积极主动的做好证据保全等项工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正确处理提供了法律服务。

三是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把法律援助工作作为政府的“民心工程”来抓,成立法律援助大厅,建立健全了法律援助信息资料库,围绕农民工、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以及突发性灾害等群众和政府关注、社会影响大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法律援助知识进万家和“双百”活动(百家律师司务所与百个社区对接),成立接待、审查、审批、指派一条龙农民工讨薪援助团。上半年,共受理农民工援助案件15件,为农民讨回工资20余万元;创新开展了非诉讼法律援助工作,通过非诉讼解决21件,为最需要法律帮助的困难群体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下载创新思维,能动司法,积极构建社会因法而和谐的司法价值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思维,能动司法,积极构建社会因法而和谐的司法价值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