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练习题
合同成立时间与地点练习题
2、甲公司与一香港公司就购买一批文化用具进行磋商,甲公司在传真中言明如达成协议则以最终签订售货确认书为准。香港公司在接到甲公司的最后一份传真时认为双方已就该笔买卖的价格、期限等主要问题达成一致,遂于1996年9月1日向甲公司开出信用证,但甲公司以信用证上注明的价格条件不能接受为由拒绝发货。依照法律,下列有关该案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买卖合同不成立,甲公司有权拒绝发货
B.买卖合同不成立,甲公司有权拒绝发货,但应补偿香港公司相应的损失 C.买卖合同已成立,甲公司应履行合同
D.买卖合同已成立,但因未发生实际损失,故甲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
3、甲超市向乙电器厂洽谈购买一批电暖气,双方已达成书面协议,尚未盖章。随后乙电器厂按照约定向甲超市发货,甲超市收到货物后即摆放在柜台上销售。一个月后,因销售不理想甲超市要求退货,为此形成纠纷。此案应认定为()。A.合同因未盖章尚不成立B.合同因未盖章无效C.合同因有书面协议所以成立,但未盖章合同关系无效
D.合同因乙电器厂已经履行供货义务,甲超市接受供货,该合同成立
4、甲于2月14日向乙发出签订合同的要约,乙于2月28日承诺同意,甲、乙双方在3月13日签订合同,合同中约定该合同于3月25日生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该合同的成立时间是()。
A.2月14日B.2月28日C.3月13日D.3月25日
5、下列关于合同成立地点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B.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C.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发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D.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成立地点有特别约定的,其约定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6、甲乙准备签订一个买卖合同,双方2009年6月1日约定在2009年6月15日在北京饭店在合同书上签字的时候合同成立,但是甲由于想腾出自己的仓库,在2009年6月10日把货物运至乙处,甲和乙按照约定在北京饭店签订了合同,甲当天在合同上签字盖章,乙将合同带回总部后第二天在合同上签字并盖章,以上情况下,合同成立的时间为()。
A.2009年6月15日B.2009年6月1日C.2009年6月10日D.2009年6月16日
7、甲、乙两公司拟签订一份书面买卖合同,甲公司签字盖章后尚未将书面合同邮寄给乙公司时,即接到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发来的货物,甲公司经清点后将该批货物入库。次日将签字盖章后的书面合同发给乙公司。乙公司收到后,即在合同上签字盖章。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该买卖合同的成立时间是()。
A.甲公司签字盖章时B.乙公司签字盖章时
C.甲公司接受乙公司发来的货物时D.甲公司将签字盖章后的合同发给乙公司时
8、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合同成立的情形有()。
A.甲向乙发出要约,乙做出承诺,该承诺除对履行地点提出异议外,其余内容均与要约一致
B.甲、乙约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在签订书面合同之前甲已履行主要义务,乙接受了履行
C.甲、乙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一合同,但在双方签章之前,甲履行了主要义务,乙接受了履行
D.甲于5月10日向乙发出要约,要约规定承诺期限截止至5月20日,乙于5月18日发出承诺信函,该信函5月21日到达甲
9、甲公司拟购买乙企业的加工设备,双方约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一分买卖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该合同自双方约定一致时成立
B.该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
C.在签字、盖章之前,乙企业将货物送到,甲公司接收了货物,该合同成立 D.在签字、盖章之前,乙企业将货物送到,无论甲公司是否接收货物,该合同成立
10、北京碧溪公司与上海浦东公司订立了一份书面合同,碧溪公司签字、盖章后邮寄给浦东公司签字、盖章。该合同于何时成立?()
A.自碧溪公司与浦东公司口头协商一致并签订备忘录时成立B.自碧溪公司签字、盖章时成立
C.自碧溪公司将签字、盖章的合同交付邮寄时成立 D.自浦东公司签字、盖章时成立
11、甲与乙订立了一份合同,约定甲供给乙狐皮围脖200条,总价6万元,但合同未规定狐皮围脖的质量标准和等级,也未封存样品。甲如期发货,乙验收后支付了贷款。后乙因有20条围脖未能销出,便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向法院起诉,其诉讼代理人在审理过程中又主张合同无效。本案中,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合同不具备质量条款,合同未成立 B.合同不具备质量条款,合同无效 C.合同有效,但甲应承担违约责任 D.合同有效,甲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12、依照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合同成立的表述中,是正确的。()A、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盖章之前,当事人已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B、法律、行政法规定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C、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没有采用书面形式,而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另一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D、承诺合同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13、下列关于合同成立地点的论述中,正确的有()。A、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B、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C、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发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D、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成立地点有特别约定的,其约定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14、下列关于合同成立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B.承诺人收到要约时合同成立C.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D.采用合同书形式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第二篇:合同成立时间地点
合同成立时间地点
1、合同成立时间是由承诺实际生效的时间所决定的。
2、承诺在什么时候生效,当事人就应当在什么时候受合同关系的拘束,享受合同上的权利和承担合同上的义务。
3、承诺生效的时间以承诺到达要约人的时间为准,即承诺何时到达于要约人,则承诺便在何时生效。
4、在确定承诺生效时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同法第29条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2)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如果要约人指定了特定系统接受数据电文的,则受要约人的承诺的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
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要约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3)以直接对话方式作出承诺,应以收到承诺通知的时间为承诺生效时间,如果承诺不需要通知的,则受要约人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
以行为的方式作出承诺,一旦实施承诺的行为,则应视为承诺的生效时间。
4)合同法第33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5、合同法第34条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6、承诺生效地就是合同成立地,由于合同的成立地有可能成为确定法院管辖权及选择法律的适用等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确合同成立的地点十分重要。
7、承诺生效的地点就是合同成立的地点,但也要根据合同为不要式或要式而有所区别。
8、不要式合同应以承诺发生效力的地点为合同成立地点,而要式合同则应以完成法定或约定形式的地点为合同成立地点。
9、合同法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合同法第35条)。
10、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11、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12、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深圳律师:黄华(12年律师经验)
律师咨询:132,4296,6417(免费)
执业律所:广东蛇口律师事务所(中国首家律所)律所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创业路海王大厦A座14层
第三篇:全国代表大会时间地点及内容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起草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明确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大会初步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发表了宣言,讨论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案;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在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同时坚持要通过民主革命进一步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提出建立联合战线的主张,决定加入共产国际;制定通过了第一部党章。
党的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文件;确定国共合作,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修订了党章,进一步完善了党的各项组织制度;制定了中央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党中央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
党的三大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统一战线问题的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促进了国民党的改组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革命发展的新局面,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围绕“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革命高潮”的议题,通过了一系列议决案,对中国革命的对象作了更加明确、全面的规定,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强调了工农联盟问题的重要性。
党的四大全面总结了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为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大会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土地问题决议案》;批判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党内右倾错误,提出要争取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大会首次明确提出“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党的五大是在大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党的理论和组织建设有一定贡献,但没能切实回答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因此,大会未能在危急时刻为全党指明出路,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
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前后的经验教训,提出反对“左”、右倾两种错误倾向;正确分析革命形势,确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方针和任务;通过了《政治议决案》等16个文件和经过修改的党章,成为民主革命时期历次代表大会中形成文件最多的一次代表大会。
党的六大是党在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关头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议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大会讨论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修改了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会议历时50天,制定了党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党的七大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0 多年的历史经验,提出建立新中国的宏伟目标,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基础。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的决议和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教训,宣告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明确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是把全党的工作重心适时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上来。通过了新党章,决定实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
党的八大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方针和政策,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写进总纲。党的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继续肯定九大路线,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尽管大会在批判极左思潮上有一些积极成果,但大会总的指导方针是错误的,并没有完成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政治报告宣布,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但仍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大通过新党章,重申了在20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但没能承担起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以及为实现历史转折制定正确路线方针的任务。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大会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经济建设的目标,同时也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确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制定了新的完善的党章,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篇章。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三大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概括和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四大是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它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21世纪前50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科学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的世纪。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13年的基本经验,阐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党的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大会科学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以其成功而鲜明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载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史册。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强调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保证,作出了全面部署。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科学总结了过去5年工作和10年历程;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召开,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各方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实践时间地点目的范文
一、实践时间
2014年7月20日至8月20日
二、实践地点
桐庐恒通铸业有限公司
三、实践目的
本专业认识实习是以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运作及管理为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一次认识性活动,是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直接知识,巩固所学理论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现状有所了解,以增强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问题方面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本专业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管理知识对管理工作及管理效果的作用的认识,以激发学生对后续管理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四、实践内容
担任实习工的职务,对企业工作进行新人的学习实践。
第五篇:历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与地点
历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与地点
一大是: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召开的二大是: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的;
三大是: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的;四大是: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的;五大是: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的;六大是: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的;七大是: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的;八大是: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的;九大是: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大是: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一大是: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二大是: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的;
十三大是: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四大是: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五大是: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六大是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七大是: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八大是: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