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时间:2019-05-13 04:2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旧的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的弊端,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无论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公开课、观摩课中都是一个亮点。因此我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的1、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2)学会讨论;(3)学会表达;(4)学会组织;

(5)学会评价

(四)、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

课题组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学,投向了教师的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手段、有效教学评价等直接关系学生成长的关健要素。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堂课的效果如何,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的教师教学行为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二)研究意义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师只要在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各种组合和发展方法的可能性,我们就会发现课堂教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许这正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

学生的主体性即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积极能动的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的内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也是有效教学的价值体现。当下,教育应该为我们的民族培养具有鲜活特性和创新意识的个体。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的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是我校数学教学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3、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能够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4、学水平。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为了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关注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很强,但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我国学者相对于课程改革以前来说,现在更加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有效教学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等。这些研究特点是:①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②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③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的摒弃。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缺乏学科针对性,未能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缺乏具体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尤其缺乏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积累起来的具有切身体会的课堂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县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紧扣牢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主阵地,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和更新教育观念、深刻自我反思等方面的教师的行动研究,来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构建小学数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

三、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一)课题的界定

1.有效教学: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指导下追求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2.策略: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

3.有效数学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备有为发展学生一切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课题的假设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2、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3、通过研究,使学校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特色。

4、通过研究,取得了全校推广研究的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通过收集并整理有效课堂教学案例,剖析影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特征,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新课改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做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建构有效教学的课堂,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具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

(1)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转变数学教师教学方式,养成反思习惯,形成学校有效教学特色。

(2)是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人才。

(二)研究的内容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研究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其中,科学性对应的是与学生的发展规律相适应的问题,先进性对应的是创新和特色的问题,实践性对应的是结合本校师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水平现状的问题。通过此课题研究实验使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我校数学教研工作,促进我校数学教学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层面向纵深发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策略?”结合我校实际初步探索:

1、“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基本模式。

2、实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3、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评价体系。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对该课题全面展开研究。

(1)文献研究法: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对课题研究有理论支撑和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文献资料。

(2)调查访谈法:调查访谈分析目前小学六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现状。

(3)行动研究法: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定期邀请专家诊断指导。

(4)经验总结法:定期反思经验,形成论文或研究报告,科学概括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方案准备阶段(2011年3月初至2011年4月初)

(1)确定课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结合我校数学学科教学实际,拟定《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

(2)理论学习。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明确进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案例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有效教学的策略。

(3)制定方案。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

(4)开题报告。召开课题组成员和参与讨论课题活动的教师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方案实施阶段(2011年4月中旬至2011年11月底)

(1)案例分析。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月开展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2)交流小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3)撰写论文。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总结验收和结题(2011年12月)

(1)论文交流。对已撰写的论文进行充实、完善和交流。

(2)总结经验。探讨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总结经验,准备结题工作,并为后继研究做准备。

(3)研究结题。召开课题阶段性成果报告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对研究课题进行现场评审,鉴定和验收。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课题论证报告、阶段性报告和结题报告。

2、收集有效教学的典型案例,并把它整理成案例集。

3、撰写论文,总结影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征。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为我们课题组购置了《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教学》等理论书籍,有先进的现代学习理论作支撑,有可能借鉴的成功经验,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研究视角,尽快获得成果。

2、课题组成员老师长期在教学实践和科研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个人能力和集体攻关能力强。

3、我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学校有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愿意提供可靠的政策、经费及物质保障。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一)人员组成:

1、课题主持人

李凌娟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数学一级教师,课题报告执笔人。

2、课题组组长、副组长

陈宝根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参与计划制定

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

蔡华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小学一级教师,参与计划制定

3、课题组成员

袁卫兵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

马翠萍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

朱健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问卷调查

黄美琴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设计访谈提纲撰写论文

史忠余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数据收集整理撰写论文

(二)课题分工:

李凌娟 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全面工作,承担课题研究总报告 陈宝根 负责参与计划制定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蔡华 负责参与计划制定

袁卫兵 负责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 马翠萍 负责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 朱健 负责参与问卷调查 黄美琴 负责参与设计访谈提纲 史忠余 负责参与数据收集整理撰写论文。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_4(范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 课题组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学,投向了教师的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手段、有效教学评价等直接关系学生成长的关健要素。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堂课的效果如何,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的教师教学行为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二)研究意义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师只要在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各种组合和发展方法的可能性,我们就会发现课堂教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许这正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

学生的主体性即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积极能动的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的内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也是有效教学的价值体现。当下,教育应该为我们的民族培养具有鲜活特性和创新意识的个体。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的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是我校数学教学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3、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能够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4、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为了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关注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很强,但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我国学者相对于课程改革以前来说,现在更加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有效教学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等。这些研究特点是:①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②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③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的摒弃。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缺乏学科针对性,未能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缺乏具体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尤其缺乏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积累起来的具有切身体会的课堂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县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紧扣牢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主阵地,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和更新教育观念、深刻自我反思等方面的教师的行动研究,来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构建小学数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

三、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一)课题的界定

1.有效教学: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指导下追求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2.策略: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

3.有效数学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备有为发展学生一切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课题的假设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2、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3、通过研究,使学校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特色。

4、通过研究,取得了全校推广研究的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通过收集并整理有效课堂教学案例,剖析影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特征,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新课改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做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建构有效教学的课堂,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具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

(1)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转变数学教师教学方式,养成反思习惯,形成学校有效教学特色。

(2)是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人才。

(二)研究的内容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研究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其中,科学性对应的是与学生的发展规律相适应的问题,先进性对应的是创新和特色的问题,实践性对应的是结合本校师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水平现状的问题。通过此课题研究实验使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我校数学教研工作,促进我校数学教学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层面向纵深发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策略?”结合我校实际初步探索:

1、“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基本模式。

2、实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3、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评价体系。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对该课题全面展开研究。

(1)文献研究法: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对课题研究有理论支撑和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文献资料。

(2)调查访谈法:调查访谈分析目前小学六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现状。(3)行动研究法: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定期邀请专家诊断指导。(4)经验总结法:定期反思经验,形成论文或研究报告,科学概括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方案准备阶段(2011年3月初至2011年4月初)(1)确定课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结合我校数学学科教学实际,拟定《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

(2)理论学习。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明确进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案例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有效教学的策略。

(3)制定方案。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

(4)开题报告。召开课题组成员和参与讨论课题活动的教师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方案实施阶段(2011年4月中旬至2011年11月底)(1)案例分析。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月开展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2)交流小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3)撰写论文。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总结验收和结题(2011年12月)(1)论文交流。对已撰写的论文进行充实、完善和交流。

(2)总结经验。探讨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总结经验,准备结题工作,并为后继研究做准备。

(3)研究结题。召开课题阶段性成果报告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对研究课题进行现场评审,鉴定和验收。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课题论证报告、阶段性报告和结题报告。

2、收集有效教学的典型案例,并把它整理成案例集。

3、撰写论文,总结影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征。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为我们课题组购置了《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教学》等理论书籍,有先进的现代学习理论作支撑,有可能借鉴的成功经验,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研究视角,尽快获得成果。

2、课题组成员老师长期在教学实践和科研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个人能力和集体攻关能力强。

3、我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学校有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愿意提供可靠的政策、经费及物质保障。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一)人员组成:

1、课题主持人

李凌娟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数学一级教师,课题报告执笔人。

2、课题组组长、副组长

陈宝根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参与计划制定 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

蔡华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小学一级教师,参与计划制定

3、课题组成员

袁卫兵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

马翠萍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 朱健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问卷调查

黄美琴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设计访谈提纲撰写论文 史忠余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数据收集整理撰写论文

(二)课题分工:

李凌娟 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全面工作,承担课题研究总报告 陈宝根 负责参与计划制定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蔡华 负责参与计划制定

袁卫兵 负责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 马翠萍 负责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 朱健 负责参与问卷调查 黄美琴 负责参与设计访谈提纲

史忠余 负责参与数据收集整理撰写论文。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上集镇北塘小学:赵红阁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发展需要数学教育改革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我们之前的数学教育中,数学在某些方面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只有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数学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

2.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其有效性势在必行。

3.我校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时需要改变

目前我校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低效、无效现象还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有部分教师缺乏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拿着新教材,唱着老歌谣。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不能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照搬照抄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不管本地实际,不研究学生特征,教学时心中无学生,满足于是否把教案完成了,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一种教学形式化的趋向。

(3)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的作业量增加。大量的作业,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同时也使得教师陷于繁重的批改任务之中,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一种教师越忙、学生越苦的现象。

综上所述,开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揭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

基于新课程理念、教育的建构主义及教育实际情况三大理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引导,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性的研究,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实施的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提倡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紧密结合,积极参与。

2.科学性原则。研究中所探索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必须是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方法。

3.整合性原则。新课改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必须对各种先进的教学理论进行整合、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等。

4.主体性原则。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5.可操作性原则。有效教学策略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概念的界定:

教学:按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活动,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活动;一种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互作用,是师生双方的矛盾和依赖的过程。我们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引起的、学生主动学习的师生双方的交互过程。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首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其次关注教学效益;第三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第四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最后,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性教学必须为实现这个理念服务,是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理念而采取的教学措施。

2.研究的内容:

(1)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2)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3)有效的活动教学策略(4)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5)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实验的现实基础。

2.文献法:查找已有的与有效教学策略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进行验证和实践。

3.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习产生的变化作出客观的评价。

4.行动研究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变一定的教学方法模式,其目的是把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落实在新课程优化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

5.对比法:设定实验班级,进行过程性与终结性的对比。

6.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来构建开放的、多元化的、有效的课堂实施和经验。策略,并推出一批有推广价值的实施方案。7.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构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探索出有价值的研究经验。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第一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提出课题,设计方案阶段

阅读有关资料,提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写成课题设计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第二阶段:(2011年5月~2012年4月)进行研究,具体实施阶段

1.理论学习阶段。

实验教师以研究方案为蓝本学习分析理论,互相交流。2.课堂实践阶段。

(1)根据数学教材分版块从课题五个研究方向进行教学研究。(2)整理课堂实录,撰写案例,汇总交流。(3)组织观摩课活动。3.撰写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成果汇报,总结阶段。

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集,全面检测评估研究效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鉴定工作。

七、成果表现形式

1.结题报告;

2.教师论文、教学案例;

3.教师教学随笔;

4.展示课。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实验负责人:

陈智敏(温州市教坛新秀、副教导)负责课题实施与管理

主要成员:

黄冷霜(温州市教坛新秀、二年级教研组长)执笔,具体负责前期有关资料准备、收集工作及后期资料的汇总、积累工作。

郑建英(乐清市教坛新秀、六年级教研组长)负责课题相关研究。

蔡赛景(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一年级教研组长)负责课题相关研究。徐旭艳(乐清市学科骨干教师、三年级教研组长)负责课题相关研究。

九、完成课题条件和保证

本课题成员分别是乐清市、温州市的教坛新秀,以及市学科骨干教师并分别担任年级组的教研组长,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实践案例和教学研究经验,为我们能很好的进行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保证。另外根据《校教科研制度》规定,学校有课题研究专项资金保障。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情境创设

欣山镇中心小学 古金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 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 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缺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结合自身的 教学实践,就如何创设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趣味情境----开启学生的乐学大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推动力。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的创设趣味情境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使 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记得教六年级数学中的“鸡兔同笼”应用题的时候,我利用视屏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画面:很多美丽的大公鸡和不同 颜色的兔子在草地上来回不停地跑,画面上看到的是满地的脚,还能听到咯咯咯的鸡叫声,学生看了这动画就哈哈大笑,我接着出示条件和问题:这里有鸡和兔一共 是50只,但脚呢却有108只,请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呢?学生立即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学生很感兴趣地投入到这条题目的思考过程中去了,很快正确结果就出 来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多媒体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等,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给学生创设的是形象生动的有趣的问题,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探求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效果,把学生引进“乐学”的大门,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 ”的康庄大道,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之 一。

二、创设情感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白居易在《与之九书》中说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就是说最能感动 人心的首先是人的真情。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师生关系好,彼此心里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

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事先知晓有两个学生当天过生日,我先去蛋糕房买了盒蛋糕,从电脑里下载了生日快乐歌。上课 了,我打开音乐,带领学生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歌,让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在指定学生按小组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的时候,学生很活跃,完全沉浸于幸福快乐 中。这节课上,学生的注意力是那么的集中;回答问题是那么的投入,手总是举得老高老高;讨论问题的时候是那么的热烈。可以说是全身心地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之 中。下课后教室里还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有学生还冲着我喊:“谢谢您,王老师!”课后,我认真想: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非常和蔼温馨的合作交流的氛围,带给 了学生热情,学生也就能带着强烈求知欲和无限的感动积极地参与 到学习中来,发挥着他们的自主性,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这样的课堂取得的效果是很明显 的,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三、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悬念具有很强的诱惑力,悬念设置于课的开 头,可以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悬念设置于课的结尾,则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悬念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小学生好动好奇又好 胜,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来诱发学生产生揭开问题秘密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在教 “年、月、日”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设置这样一个悬念:有一位老爷爷,他到2008年才过他的第18个生日,你知道他到2008年有多大吗?全班 一下子讨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老爷爷为什么只过18个生日的原因时,老师向学生出示课题“年、月、日”,并解释说如果学完这部分知识,你就会明白了.这种悬念的设置,令学生兴趣大增,急切地想第一个了解原因,使学生带着炙热的追求随教师进入了认识过程情境之中。

四、创设问题情境——拨动 学生的思维之弦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创设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不仅会激 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出示 一组数:“8,80,800”。教师问:“谁能用‘=’把这三个数连起来?”问题一出来,学生就感到很新奇:800比80和8大,怎么能用“=”连起来 呢?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8米=80分 米=800厘米。”有的说:“分别加上元、角、分”等等。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 地说:“8米=8.0米=8.00米„„”教师接着说:“像8,8.0,8.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小数的性质。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在活动中萌发创新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 维。

五、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 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话很富有哲理。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 不会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 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例如在“利息税的计算” 的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自己到附近的银行调查了解当前各种期限存款的利息,在银行里,学生向银行工作人 员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交利息税,交利息税的意义是什么,不同存款年限的利息之间差别,存款本金的利息和利税有什么样的关系以及怎样求存款到期利息税等 等问题。我还布置了回家后帮助爸爸妈妈或邻居计算家中存款所得利息、利税和到期后的取款额的课外作业。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 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提出各种疑问,还能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小开始用数学眼光 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对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 诱思。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学习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也不必每节课都去联系实际,都去创设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为此,课堂教学的 情境创设要以真实性前提,并要以“发展性”作为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让数学课堂教学在适度改变其枯燥乏味面孔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最终折服并受益于数学的理 性思维。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教学内容而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乐学、爱学,并被数学本身的魅力所吸引,从而真正提 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方式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方式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方式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方式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简介课题由来:《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枣碧乡中心学校 陈劲松 如今的有效教学真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发展需要数学教育改革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海岛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总结 2008年3月—2008年8月 “有效教学”是一切教学的基本追求,所谓有效教学,简言之,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从学生的角度,探讨了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问题,这些策略包括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白驹镇中心小学 丁玲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收集资料、组织讨论、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