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德行》读后感(写写帮整理)
读《中国人德行》
米舒先生:
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14天,在《“立此存照”(三)》一文中希望有人将《中国人德行》译出来,并把此书当作一面镜子。现在新世界出版社最新出版了《中国人德行》,请您谈谈对此书出版的意义。复旦大学 肖立
肖立书友:
读了你的来信,我便去书店买来了美国人亚瑟·史密斯著的《中国人德行》(张梦阳、王丽娟译)。书前有唐弢先生1988年写的序《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唐先生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谈到《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又谈到鲁迅先生先前认为史密斯对中国人的批评“错误亦多”,但同时对“有些意见表示首肯,也有同感”。时间已经过去了70多年,今天重读新版此书,对我们又有什么启迪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先来讲讲史密斯其人,史密斯生于1845年,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1872年来中国从事传教与救灾工作,中文名明恩溥。1906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接见史密斯,史密斯建议美国退还庚款予中国,他的申述为罗斯福所感动,庚款退还的议案顺利在美国国会通过,以此款创办了清华大学,促进了中美邦交。史密斯在《中国人德行》一书中分析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比如忍耐、坚韧、节俭、勤劳,也指出中国国民存在的问题:要面子、守旧、好猜疑、缺乏时间观念与公共精神,等等。这些问题,讲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人,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有的问题如“轻视外国人”早已不存在了。新中国与旧中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中国国民中的陋习是不是一扫而光了呢?译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张梦阳在“再版后记”中谈到“中国人的种种毛病并没有得到根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倡“七不”已经多少年了,但乱穿马路,乱扔脏物的事还是天天发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要求每个中国人根治国民性中不和谐的行为是多么需要反省。在此时,重读鲁迅先生的教导,“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同时,再读一读史密斯的书,我想也是有其必要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米舒
第二篇:《德行潇湘》读后感
《德行潇湘》读后感
这几天来,本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地拜读了《德行潇**》这本书。全书共分五个篇章,即:助人为乐篇、见义勇为篇、诚实守信篇、敬业奉献篇、孝老爱亲篇,掩卷沉思,颇有收获,现就读“敬业奉献篇”谈几点感受,愿与诸君共勉:
感受之一:对事业要有忠贞不渝的坚守精神
盘晓红: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师。“这位年轻的老师,自第一天走上讲台起,就抱定了一个信念:要把毕生心血献给山区农村的教育事业,献给那些渴求知识的孩子们”。
沈国初:一位普通的交通民警。“23个冬去春来,当年的小沈变成了今天的老沈。从意气风发到面染风霜,岁月改变了他的容颜,却从不曾更改他的坚守。”
马恭志: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农村电影放映员。“23载寒来暑往,他拖着残疾的双腿跋山涉水,不知摔了多少跤,磨破了多少鞋,走过了20万公里山路,他与家人用扁担挑起'流动电影院',共为群众送去11000场电影。”
蒋冬林:一位默默无闻的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1988年,通过招干考试迈进了检察院的大门。从控告申诉科到驻所检察室,从反贪局到反渎局再到民行科,20多载寒暑春秋,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坚守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信条。”
这些普通而又平凡的道德模范,他们自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就立下了一心为民、坚守岗位、献身事业的信念,他们用默默无闻、忠贞不渝的的坚守精神,谱写了一曲曲人生的精彩华章。
本人作为一名人口计生工作者,虽然在计生工作岗位上奋斗了十多个春秋,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加,长年单一的在办公室从事文字综合工作,也曾产生过动摇和放弃的念头。与这些道德模范人物的精神境界相比,我感到汗颜。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认为,学习道德模范,首先就要树立对事业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我要以这些道德模范人物为榜样,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坚持不懈,为党的人口计生事业奋斗终身。在平凡的计生工作岗位上,履好职,尽好责。
感受之二:对事业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马恭志,在多年的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中,“他利用农村办红白喜事的时机经营起了市场电影;”“他采用规模放映法,承包了除柏林镇之外的其它5个乡镇的电影放映,使受众面增至11万人”;“他采取以影养影的方式,将单一下乡放映向开办影厅、出售出租影碟等多元方向发展,满足观众多层次的电影娱乐文化需求”。
沈国初,在长年的道路交通执勤中,“他的执法理念”三不原则、纠违三步法、执勤三心工作法,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核心就是两个字---和谐,处罚的目的是达到人、车、路及执法环境的最佳境界---交通和谐、警民关系和谐“;”这23年来,他纠正和处罚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达10万余起,没有发生一起纠纷和被投诉事件“。
盘晓红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一种教育方法更不可能万能。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找到通向学生的心灵之路“;”她到楠市中心小学工作后,学校有一千多师生,但校纪校风较差,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县36个中心小学、完小中,排名倒数第二“;”她思索再三,决定举办一个德育帮扶班“;”德育帮扶班办了半年,13名学生戴着大红花的照片都上了宣传窗,学校的校纪校风有了明显好转。“
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道德模范,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结合工作特点,立足工作实际,满怀工作激情,不断创新工作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需要我们去破解。本人作为一名在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的干部,就要有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跳出**看**,跳出计生看计生。我要象以上这些道德模范人物一样,在平常的工作中,多思考,多总结,多创新,为领导多提供一些有价值、有份量的建议和措施,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为实现**人口计生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感受之三:对事业要有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杨兴刚,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为了修通巴斗山村出山的公路,让全村的父老乡亲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小康路,他真是豁出去了:
”没有修路启动资金,他就带头从家里拿出了3万元“;”公路要占用五里坪村12.3亩农田,必须补偿15.2万元,他与村主任一起签字画押,拿自家的房子和耕牛作担保“;”到了年底,兑现村民补偿款最后期限已到,村里仍然未筹够资金。山村里杀猪过年一片热闹,杨兴刚却落到了牵牛抵债的境地。“
自2003年3月至今,杨兴刚在巴斗山村支书的岗位上,已经干了8年,先后多次荣获省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人物“等称号,”他将这些荣誉所获得的奖金3.5万多元,全部拿出来,又投入到了新修巴斗山村至凤凰县城公路和村里的建设之中。“
盘晓红,”自2003年上学期,就开始关注农村贫困学生“;”2004年10月,盘晓红不顾家境清贫,又义无反顾地把谭准、李佳丽、程运姣、曾娟、黄珍五个孤儿带在身边,成了孩子们的妈妈“;”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因为工资不过千元的盘晓红家境并不富裕。平时自己的生活已是很拮据,再加上五个孩子,显然雪上加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丈夫和女儿的工作,一方面一如既往地关爱五个孩子,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他们。三口之家变成了八口之家,热闹、幸福而又艰难的大家庭慢慢形成了。“
1993年9月21日,马恭志在外面正准备给乡亲们放电影,邻居告诉他爱人谭凤英临产的消息,”但当他看着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乡亲,最终还是坚持放完电影,到半夜才赶到医院看望谭凤英和刚刚出生的女儿“。
蒋冬林,”自己生活过得清苦,可对别人却很大方。2009年10月,蒋冬林被评为**市道德模范,市里奖励他5000元,他将这些钱与市、区有关单位给他女儿治病的捐款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区委、区政府拨给他两万元帮困资助款,蒋冬林至今也没有领取。他说:现在,有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
这几位道德模范,心中常怀大爱,为了村里的发展,为了贫困孤儿的生活,为了父老乡亲看上电影,为了更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敢于牺牲自我,舍弃小我,用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谱写了一曲曲爱之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和认可。他们无愧于是当今时代最可爱的人。
本人作为一名计生工作者,在平时的加班加点中,也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怨言;在实际工作中也经常与一些贫困育龄群众打交道,看到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其实,有些小困难,只要通过努力也是能够解决的,但本人还是没有做好,对照这些道德模范的奉献精神,我是深感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伟大导师毛泽东同志曾讲:”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牢固树立坚守、创新和奉献精神,”学先进,当先进,超先进",立志做一名无愧于时代的优秀的人口计生工作者。我将为此而努力奋进。
第三篇:《德行天下》读后感
《德行天下》读后感
《德行天下》读后感
读完《德行天下》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内容让我感触很深。
一、与德同行
在本章里,我更了解了家乡--洛阳涧西。洛阳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有105为帝王定鼎九州。这里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这里是“最早的中国”———洛阳。涧西有着近5000年的文明史,是一片历史文化浸透极深的皇天厚土,也是资源丰富、文化发达、交通便利、科技实力雄厚的新兴工业城区。
在本章里,还讲了做美德少年的几个方面:爱祖国、孝父母、敬师长、立壮志、勤发奋。用一个个小故事来讲述大道理,“马革裹尸——爱祖国”、“卧冰求鲤——孝父母”、“程门立雪——敬师长”、“鱼跃龙门——立壮志”、“悬梁刺股——勤发奋”。这样让人更容易理解、印象更深刻。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卧冰求鲤——孝父母”中的一句话: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当父母亲对我们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得可贵。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当父母百般疼爱我们的时候,我们孝敬父母,十分容易;而父母过于严厉对待我们的时候,还能像疼爱时那样的孝敬,那才是极为可贵的。我们孝敬父母要永远抱着一种态度——真诚,不求任何回报。
二、养成教育
在本章里,首先讲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质疑请教﹑思考创新。其次是要热爱劳动,勤俭朴素:家务劳动﹑珍惜粮食﹑爱惜物品﹑合理消费。还要学会自理自立,科学生活:科学饮食﹑个人卫生﹑强身健体﹑珍惜时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句话是毛泽东爷爷说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个人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也要有健康的体魄。没有丰富的知识,做事情只能干瞪眼,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只能是空想。
三、礼仪文化
在本章里,讲的礼仪分为三种:中国传统礼仪﹑小学生文明礼仪﹑少先队礼仪。中国传统礼仪主要讲生活中的礼仪;小学生文明礼仪从各方面讲述;少先队礼仪就讲少先队的礼仪。在中国传统礼仪中,我最感兴趣的一句话是“没酒不成礼仪。”原本我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酒就不能太礼貌。但当我看了后面的故事,才知道,原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餐桌上没有酒就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也就是说,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失了礼仪。
四、国学经典
在本章里,主要讲的是各种文学经典以及内容详解。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广博精微,而国学经典中更是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其中在容讲了《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的部分篇章。我最受启发的一句是《增广贤文》中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小羊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小乌鸦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的喂养给年老的父母。这句话让我懂得:当父母年老的时候,我们担当起最大的责任,去照顾父母,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读完《德行天下》这本书后,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接下来,我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一点。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阅读完这本书,并且付诸于行动。让我们大家都德行天下吧!!
第四篇:德行教育读后感
德行教育读后感
爱心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爱心,培养出爱人如已的人,培养出自觉地无私地施爱于人、施爱于所有存在的人。知识的传授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施爱的工具。本文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从认识爱、知道爱、发现爱、学会施爱这几个方面对教育之爱进行了论述。
就广义的教育而言,从本质上来说,教育就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只要存在着,就与外界发生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在交换过程的中,就发生着教育。而还不止于此,还有人自身信息的处理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人只要存在着,就存在于教育之中。每个人都是教育行为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就狭义的教育而言,教育仅指学校教育。但这种狭义的教育,更多地忽视了教育的背景,这种忽视的结果,就是过分地夸大了学校教育的作用,而忽视甚至无视学校之外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着教育的作用。这样就会把学校教育神圣化,以为学校教育是万能的。而结果是,离开了其他教育因素而空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就成了万万不能的了。这是教育的悲哀呀!这些姑且不谈,就让我们来看看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吧。教育,就其本质而言,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管如何界定教育的目的与方针,其实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而进行教育,教育为什么而进行的问题,也就是培养什么的人,培养出这些人是为什么的问题。教育的核心是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这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也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而培养人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而存在”。面对如三鹿奶粉一样的社会事件,如果要从教育上来反思,我们就会看到教育的效果是多么苍白无力!问题在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严重的社会问题呢?因为人的爱心的缺失,人在自己的存在过程中,只把他人作为自己存在的手段,而不是把他们作为自己存在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无爱人这心。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如已,这是很高的境界了,而在此之上,还有一种超高的境界,那就是爱人无已。
人的爱心不是天生而来的,需要培养与养成。就学校而言教育(下面的教育都是指学校教育),从学生幼小抓起,注重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将此系统化,使整个教育过程构成严密的爱的工程,使学生养成爱人如已之心。这是解决人类和-谐存在的根本途径。因此,爱心教育的核心就是一个字“爱”。教育就是一种爱的行为,通过这种爱的行为,给学生以爱,在学生接受爱的过程中,学生感受着爱。知识的传授,是让学生由认识爱,到发现爱,由受爱到施爱,由施爱到爱的自觉。这是一项爱的工程。
一、认识爱
教师与学生一起生活与学习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行为,但仅限于,自然非常不够。淄博修文外国语学校的一条原则就是“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孩子”。有没有自觉的爱学生的意识,教育的行为与结果是不一样的。爱的程度的深浅也决定着教师爱的行为的达成效果。要教育学生认识爱,教师要给孩子十二分地爱,教师的爱的行为要像活泉一样,喷涌不断。教师认真备课,爱一分,就会有一分的努力,爱三分就会有三分的努力,爱几分就会有几分的努力。这些努力的效果在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有的会明显地感觉到,有些是通过潜移默化而起作用的。爱得越深,教师的工作就会越努力,教育的过程就会越优化与美化,而不同的过程所达到的效果是绝对不一样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心灵会感受到教师的爱的程度。因此孩子们最直接的认识爱的途径就是教师与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过程。柔声细雨与严厉训斥所起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教育行为本身所起的认识爱的作用。为师者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先把养成一个爱人如已的人,无论是在教育行为当中,还是在其他社会生活之中,都应该是一致的。教育内容中的爱就更直接一些了。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爱,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爱,甚至有些课文更有意思,以童话的形式写了自然景物之间的爱。李白的《静夜思》,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对家乡的爱,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对亲人的爱。陆游的《示儿》,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对祖国的爱。《爱如茉莉》《花瓣飘香》让学生认识到亲人之间的爱。《灰雀》《雪儿》《燕子专列》让学生认识到人对动物的爱。其他还有的课文表现了人对自身的爱,对自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体罚的比例不断地下降。但是孩子童年时代受到家庭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小学阶段对孩子的体罚对孩子会造成伤害。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①考试成绩不好或学习不够认真、作业未按时完成是孩子受到体罚的主要原因;②玩游戏,不听父母的话,和别的小孩打架等也是孩子被体罚的原因。
通过对部分家长追踪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家长都是出于对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龙的心理,而孩子在学校和生活中的表现让他们感到失望,从而采取体罚的教育方法。听到的最多的话是“都是自己的孩子,哪真的忍心打他呀,但是孩子不争气、不听话,不打不行,别人都是这么教育孩子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办”。可见,家长们都是 “恨铁不成钢”地很心疼地体罚孩子。虽然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孩子们又是怎么想的呢?从调查结果中得知:40%孩子是“不服气,内心抵制”、21%的孩子表示“没办法,只好忍受着”,只有22%孩子感到“自责,努力改正”。更值得父母警觉的是,受到体罚后有15%孩子“真想离开这个家”,这与父母教育孩子的初衷大相径庭。
二、体罚的危害
体罚在我国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还广泛存在。社会在发展、进步,但我们的许多父母却仍坚守着传统家长制下的体罚方式教育子女,不主动了解子女,缺乏与子女沟通的态度和方法,对传统的体罚不假思索地沿用。一般家庭中的体罚虽然没有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但是,体罚行为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是很严重的。
(1)体罚会影响孩子自信和自尊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伤害子女的自尊心,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有相当数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本来可能有十分的干劲,也只剩下五六分甚至更少了。经常挨打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性格上显得孤独。长此以往,很难振作起来,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那将是很可怕的。如李晓敏,女,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小学六年均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父母的掌上明珠。进入重点中学以后,晓敏不像小学那样优秀突出,父母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她和颜悦色了,抱怨她不如别人有出息,碰上父母心情不好还会被打。晓敏不再像以前那样开心
了,渐渐地她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再爱说爱笑,怕和同学交往,不敢表现自己,怕出错,遇到困难不敢面对。
(2)过于频繁地体罚孩子最常见的后果是把孩子“打疲了”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开始使用体罚时效果很好,可是,逐渐地孩子脸皮越来越厚,越来越不听话,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成了“老油条”了,只有不断地加强体罚的强度才能有效果,但也收效甚微。家长没有意识到,体罚有可能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对孩子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过分地严格特别是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非但达不到要求,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几年,由于家庭伤害、尤其是暴-力伤害致使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正在逐年增多。究其原因,只要是一些家长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动辄发火、非打即骂,置孩子的自尊、感情于不顾,使他们得不到家庭的理解、尊重和温暖,以致走上背离家庭、背离社会的犯罪道路。聪明的家长和老师都懂得,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耐心尤为重要。孩子们不可能用好的行为去回报粗暴的态度。严厉的惩罚不会解决任何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制止错误的行为,通常还会使问题变得更糟。
(3)体罚易导致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
每个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就说谎,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欲望,如逃避惩罚、取得父母老师的欢心、获得某些奖励、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等。有的父母一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为了避免挨打,孩子会抱着能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减少一次“灾难”的心理。李兰小学三年级之前的时候是个很乖的孩子,可是因为特别喜欢喝饮料但她妈妈不让她多喝,她就偷着喝,然后把瓶子藏起来,大人很奇怪,因为偷喝饮料的事,她没少挨打,为什么她还会做出这样的事。当笔者问她时,她说:“我喜欢喝,可妈妈不让,又怕妈妈发现,她发现了会把我的手打肿到不能写字的!所以我就藏在衣橱里了。”她甚至悄悄说:“我都藏了很久了妈妈才发现!”其实,她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就是因为怕被妈妈打才这样做的。
(4)孩子常挨打可能导致智商低
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研究员报告称,从小经常挨打骂的小孩在智商测验中平均得分98,不常挨打骂的可得102。他们认为,原因是不打骂孩子的父母花较多时间讲道理。加拿大儿童健康研究所同意这个看法,认为小孩受到支持时心智发展比较健全,责打后必定只存“拚或逃”两种反应。这都不利于儿童坚定地思索解决麻烦的办法,发挥不出创造力,只存硬拚或一走了事的念头。所以,重要的是诱导孩子正视当前问题,设法解决,不是让孩子失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一走了之。
综上所述,体罚给一个孩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体罚只会让您的孩子和您产生隔阂。家庭教育中不能动不动就采用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小孩,将其当成教育小孩的一个法宝,而是应该更多的去和小孩沟通,充分的了解小孩的心理,更多去鼓励小孩,必要时适度体罚,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小孩。
第五篇:《中国人》读后感
实话讲,很久以来我就对林语堂的书充满好奇,渴望拜读之心已久,想知道这样一位能用英文来写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国家。毕竟用并非母语的语言来写一个国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我们读翻译过来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相对于英文原著永远是驴唇不对马嘴一样,巨大的文化差异再加上不同的语言,这种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样一位似乎能克服这种难度的作家,的确令我对他的作品吊足了胃口。
初次拿到中国人的时候着实令我有点头大。三百余页的厚度的确不少,况且是密密麻麻的小字,通篇找不到几幅图片,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失望。当然不是因为觉得读起来有多么费劲,而是觉得不能把它当做一本闲书来慢慢品读,却是当做任务来完成有些可惜。毕竟有作业在身,读起来不乏走马观花的感觉。果真,到目前动笔,惭愧的讲,我并没有完全读完它。但是即便如此,其中作者各种对我们这个民族细腻的刻画还是令我颇有感触。尤其是那些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深度剖析,更是畅快淋漓。
翻开这本书,匆匆看过几眼,不觉有些奇怪,难道那些“懦弱”、“腐化”、“虚伪”的词汇是来描写中国人的?!那个我们每天称颂的民族吗?那个我们印象中一直冠以坚强、伟大的民族吗?好像不是吧,我这样安慰着自己。毕竟这是一本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书本。我们的历史书中那个时候的中国就该如此,贫病交加,积弱不堪。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我错了,林语堂先生毕竟是一代大师,看似写的是中国的昨天,实际上他写的就是今天的中国!那些不是只存在于所谓“旧社会”中国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劣根性,是形成于长久的封建思想,并扎根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东西。说到对封建思想的毒害,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同一个时代的鲁迅。他同样以畅快淋漓的文字扁他了封建思想吃人的本性,但是,她却没有看到这种思想对人性的扼杀。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鲁迅先生所说的现象在当今的中国人身上几乎没有体现,可是,林语堂先生所指出的那种缺乏社会责任感、无集体意识、好安逸、好享受的弊病却依然存在,而且似乎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加重。这不得不令我们这些中日高喊民族复兴口号的政客与文人感到羞愧。
举个子来说。在“背景”这一章节中,作者写道了中国人在长期的老庄思想熏陶下,形成了“超脱老猾”的性格。中国人是生来的现实主义者,那种圆滑的本性已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渐渐失去斗志。而奇怪的是,这种软弱无为的性格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是一种经历世事、超凡脱俗的表现,是人生态度的最高理想与追求。“麻木不仁与实利主义的态度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精明看法之上的,这是只有老年人和古老的民族才会有的态度。”正是这种做事不拘小节的态度,使得中国的改革分外难以实行。回顾历史确实如此。辛亥革命如火如荼,推翻了皇帝却没能打破人民心中的封建思想,三民主义的构想也是一纸空文,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推翻了国民党,克社会主义的道路却似乎异常的漫长,以至于“共同富裕”的目标如今成了“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社会现状。莫非真的要用政策和执法力量消灭所有穷人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么?其实,并不是我们领导的阶级不好,也不是领导的革命纲领有什么致命的问题,问题出在执行这些政策的下级
官僚们。正是这种麻木不仁,消极态度的影响,大家总是在逃避。分析下去,人们似乎没什么必要去逃避,也许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逃避,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响应改革的人便越来越少。更何况中国人历来是一个易于满足的群体,只要能填饱肚子,革命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换个年号而已。而在革命的决策者中间也不乏这种思想。辛亥革命在牺牲了无数革命党人的生命之后终于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眼看革命胜利在即,面对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孙中山却选定了袁世凯来做推翻它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袁世凯的各种无理要求,孙中山更是尽数满足,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才使得民国的民主政治名存实亡。正是这种“丢卒保车”的思想葬送了革命的前程。话题拉到今天的中国,半个世纪过去了,封建制度与思想已经消亡殆尽,可封建思想带给中国人的劣根性却依旧存在,并无改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人们对受伤者频频采取冷漠的态度,见义勇为虽然仍被称颂,但对于“精明”的人来说,见死不救私会成为一种聪明的举动,人民总是在逃避责任,害怕引火烧身。大多数人总把这种行为归咎于道德的缺失,却忽略了封建思想蚕食下人性的泯灭。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实利心态与消极避世的态度,致使中国人极度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群体意识,冷漠、固执。从前如此,如今亦如此。
封建制度的灭亡并没有让封建思想彻底的消亡,表面上的隐退却带不走内心深处的劣根性质。这一点林语堂先生给出了深度的解读。当然,作者生活的年代较如今的确有着很大的差异。那是个沉睡中的中国,一个病态下的中国,但是,那也是个值得庆幸的中国,因为她拥有一批清醒的儿女,即使大多是人都沉睡这,但有这样一批人,就想林语堂先生,他们敢于站出来,把自己放在镜子面前细细的端详,敢于说出实话与真相。如今的中国仍需要这样一批人,更需要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不会简单的把敢于讲话的人冠以“五毛”和“愤青”的社会。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的复兴,也就真的不远了。
《中国人》读书笔记
赵越
广告一班
102403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