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祥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析大全
吉祥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析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理论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内容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个鲜明特点
①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两次党的代表大会所提出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对党的十六大目标的充实、完善和深化,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
②增强针对性,不求面面俱到。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要求是党的十七大对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重要特点。我国发展已经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新的成就,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矛盾。我们党必须从全局出发,准确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才能顺利突破发展的阶段性瓶颈制约,推动我国发展跃升到新水平。
③从基本国情出发,使目标具有可行性。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要从实际出发,提出的要求必须实现。这体现了战略导向性和实际可行性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的紧密结合。
二、吉祥街的基本情况
吉祥街也称为“吉祥商贸区”,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吉祥街道区域内,东侧为洮昌街,南侧为东北大马路,西侧临河路,北侧吉祥二路,吉祥二路与临河路之间为该区域的二期北区工程。吉祥街南起东北大马路、北至联合路,全长 560米、宽28米,总占地面积11公顷。
吉祥街始建于二十世纪初。清代末年,这里是草园子,后来商人们纷纷来此建住宅经商,取名“吉祥里”,以求吉祥如意。由于“吉祥街”是沈阳市北部进出古城的要道,这里便逐渐成为五行八作、商贾云集的繁华商业区。如今的吉祥街,成为继太原街、中街之后,沈阳市又一条“商业步行街”,街道两旁的欧式风格现代化建筑,与街景风格浑然一体,容纳了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等行业。当地,多用“吉祥”命名:吉祥商店、吉祥农贸市场、吉祥一、二、三、四、五路,吉祥里、吉祥胡同等等。“吉祥商贸区”西面是北运河带状公园,即将兴建的大东广场、八王寺湖,景色秀美宜人。
“吉祥商贸区”以“吉祥三路”为分界线,南部为商场、酒店、娱乐中心等大型公建集中区,强调大都市气派;北部则多布置餐饮、商住楼、部分高级住宅,使之在建筑性质、体量上,与南部形成区别。在“吉祥三路”沿线,布置绿化小品,形成休闲观光轴;利用轻轨通道控制用地,重点绿化,形成绿轴,从而将南部大型公建贯穿起来,并利用轴线布置广场,成为人流集散中心。
三、吉祥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认识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街巷商业街在改造之前,这里仅有几十家门面低矮破旧的店铺,自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后,一些商家在吉祥街投资,建设娱乐、休闲等购物中心,政府也鼓励外资,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在2008年6月,沈阳锦联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42102.7m2,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发展的协调性,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努力实现居民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为在2020年之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据了解吉祥街在进行二期北区工程改造时,政府严格监制,要求建筑施工场地周围必须设置统一的围档,目的是为减少对东侧吉祥市场和医院的影响,靠东侧原有建筑应最后拆除,围档要高而严密,拆除和土方阶段要加强覆盖防尘网和喷洒水,最大限度降低扬尘污染等,这一切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党和国家更好的保障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如今的吉祥街是沈阳市又一条“商业步行街”,这里容纳了餐饮、娱乐、购物等多行业,在以前这里经常会有一
些商家为了各自的一点小利发生争执现象,但现在,这种现象很少发生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社会平的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体公民各尽所能,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努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各级政府增强社会医疗保险服务体系,努力去解决因贫困而看不起病、看病难等各类问题,在吉祥街商业区的两边也建立了多家社会医疗服务工作室、多家药店,急救室、医疗诊所室等,这些主要服务于吉祥街附近的居民,加强文化教育,改善居民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不断地改善。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08年吉祥商业区在进行总体改造规划后,在施工建设时,我们会发现工地都有严格的规定:施工污水泥浆不得溢流到临街路面和施工现场外;施工期间及时处理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要注意搞好疏导、设备等污水经沉淀后可循环利用,以减少清水的用量;增加街两侧的绿化带,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我们必须处理好资源和能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做到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保证我们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条件基础。
第二篇: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词]:联系,发展,矛盾,规律,社会全面发展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致贯穿于其中,对人类实践和认识影响最大、最深、最广泛。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提出的科学的目标。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深刻分析,依据对我们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把握而提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哲学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发挥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促进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实现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目的的过程。我们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的主观世界,提高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因此,我们要自觉地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现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主观因素。
我们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最根本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体现了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并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的,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主观方面,特别需要艰苦奋斗。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全体人民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重视内外因的作用,并要对外因作具体分析,做到趋利避害,才能保证全面的小康建设。
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也各有特点。具体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全国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东西部结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奋斗。在党的领导下,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党、全国人民经过努力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蕴涵了发展与联系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树立整体和全局思想,又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弄清事物在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促进新事物的成长。科学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全局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运动的物质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自身矛盾运动中前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在自身矛盾运动中发展前进。
参考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怎样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11秋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711961480015 代士杰
摘要:本文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目标的确立,进一步阐述小康社会对我国人民的深远影响,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国现实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康社会
目标
经济
发展
富强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结合20实际中后期世界的发展状态及其趋势,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并吸取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子的基础上,根据“三步走”战略和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经验等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一步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蓝图,并且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的前进方向。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正确实施这一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小康”。所谓“小康”,是与“大同”对应的社会发展状态,意味着居民生活无忧,安居乐业。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指的是财产丰富、生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尽管这种社会理想从来没有实现过,但在中国老百姓中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想为老百姓创造的一种幸福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和中国特色,并包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催人奋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强国富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这一美好的愿望实现起来并不是那么轻易而举,特别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家而言就更加困难,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制度上、体制方面的特色主要是:公有制为主体多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及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基层民主等基本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的法制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全民共享的国民教育体系。这些特殊存在于小康社会的全过程,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这些制度和体制也随之日臻完善,达到成熟。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求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目前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推进到更高水平、更全面和发展更平衡的小康,无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质上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的、逻辑的统一。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从而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并取得胜利,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无疑也是一个符合国情而又顺应时代,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又体现了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业发展的需要,实事求是而又充满创新精神的奋斗目标,它必将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总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思想新世纪阶段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第四篇:浅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浅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曾是多少代人追求的梦想,今天人们在衣食住行中感受到小康生活的到来。人们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梦想变成现实,让亿万人民为之无比自豪和骄傲。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邓小平同志在继承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小康社会概念新的内涵。他指出小康社会思想是同“中国式的现代化”相联系的,并用“小康水平、小康状态、小康生活、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小康的中国”等概念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在21世纪前20年,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全面的小康。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它的表现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生态更加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小康社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基本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处于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小康社会的高级阶段,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它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更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是人的全面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 1
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其目标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0年,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个小康是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较高标准的小康是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共同富裕的小康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在消除城乡差距方面,农村劳动力比重将从2002年的50%下降到30%。精神文明的小康特别注重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所以说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指标。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
党的十七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党和政府更重视民生,更符合科学发展观,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沛县位于江苏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面积1576平方公里,人口127万,是刘邦故里、煤电之都、肉鸭之乡、园林县城、文
明城市,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以大汉之源著称四海。因此在全国率先实现小康社会是沛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全县120多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历史赋予全县人民的光荣使命。近几年来,沛县县委、县政府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结合沛县的实际描绘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带领全县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创新,努力拼搏,使得我县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2010年成功跨入全国百强县之列。
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1.6亿元、增长14.8%;实现财政总收入43.7亿元、增长43.8%,全面进入小康进社会进程加快,江苏省定25项指标22项提前达标,2010年首次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列第84位。2011年1~6月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增长14.3%;实现财政总收入31.25亿元、增长38.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89亿元,增长4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67元,增长16.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075元,增长19.6%。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3个转化50%”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突出“壮大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着力实施支柱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倍增、创新型经济突破、特色园区成长“四大推进计划”,全力打造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一是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生态肉鸭、特色蔬菜、优质稻米三大农业特色产业日益壮大,高效农业面积达到89.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9%;特色蔬菜面积突破10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6万亩;生态肉鸭年孵化、饲养、加工量
均超过2亿羽,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形成了集规模养殖、精深加工、饲料禽药于一体、10万人从业的百亿元产业。建成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江苏省首家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被授予中国生态肉鸭之乡称号。二是特色文化旅游业快速突破。依托汉刘邦、微山湖、大沙河“一帝一湖一河”独特优势,大力实施汉文化景区、沿湖生态旅游带、大沙河农业观光带“一区两带”开发工程,微山湖开发实现重大突破。投资15亿元的千岛湿地景区及旅游配套项目启动建设;投资25亿元的“中华汉城”及生态园项目与夏岩集团成功签约。微山湖千岛湿地景区被批准为江苏微山湖湖滨省级湿地公园。被评为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四是特色园区快速提升。县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被评为中国十大诚信开发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首选开发区。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完成汉之源公园、滨湖路、沿河生态整治等绿化工程建设,城区每年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1%。实施沿湖开发战略,打造沿湖文化旅游产业带。依托汉刘邦、微山湖、大沙河“一帝一湖一河”独特优势,大力实施汉文化景区、沿湖生态旅游带、大沙河农业观光带“一区两带”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工程,为旅游注入文化内涵,为文化插上旅游翅膀,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加快建设千万吨级港口和临港产业园,加大千岛湿地开发和微山湖度假区建设力度,拓展大旅游,发展大物流,集聚大产业,带动大商贸,着力打造沿微山湖文化旅游产业带。沛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打造
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龙城水乡新沛县”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全面小康徐州当先、综合实力苏北领先、文化旅游业江北创先、农业现代化江苏率先、基本竞争力全国争先“五先”奋斗目标。只要全县上下同心协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全县人民共谋发展,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五篇:20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战略机遇期及其政策选择
1.判断战略机遇期的依据
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的关键所在。我们对我国目前所处的战略机遇期作出判断的基本依据是: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发展的持续性与阶段性
新世纪的发展前景
2.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
尽管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还在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所面临的国家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主要体现在:
第一,大国关系相对和缓,“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第二,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国际经济结构重组加速进行。
第三,当今世界日趋复杂,矛盾交织,我们具有比较广阔的战略回旋余地。• 改革开放以来的良好发展基础主要表现在:
第一,我国经济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第二,经济发展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第四,具备了支持经济发展的广泛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
第五,已经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形成了一整套被实践证明的富民强国的正确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目标 1.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依据是:
第一,至20世纪末,人民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第二,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第三,根据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主要任务。
2.提出全面建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是:
•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个基本视角
• 之所以称为全面,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范围”的全面,即不仅有东部地区的发展,而且有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不仅有沿海地区的发展,而且有内陆地区的发展;不仅有城市地区的发展,而且有农村地区的发展。
4.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个基本视角
二是“内涵”的全面,即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体为:
1.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2.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3.第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4.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