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研究1

时间:2019-05-13 04:4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研究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研究1》。

第一篇: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研究1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研究》

成果

吉安市青原区值夏中心小学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范文模版]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摘 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城乡发展的现实差距及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让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与此相对应,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学生”问题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学业方面。

(1)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

不少留守儿童把父母的奖励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因为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沟的存在使他们倍感孤独,而学校里有很多同龄儿童和伙伴,他们希望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那里得到温暖和关怀。总之,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外在动机往往多于提高自身的内在动机,而且儿童的学习动机往往难以持久,因此部分留守儿童往往因缺少父母经常性的监督指导,会因为贪玩或畏惧学习困难而失去学习的动机、信心和兴趣。

(2)部分留守儿童所受的学习督导不力

部分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不强,有些儿童还有各种学习困难,因此,除了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引导外,家长或亲人的督导对其学习也十分重要。但是,留守儿童所能受到的这方面的督导比较少。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后,除了偶尔电话、书信联系外,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督导;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时间安排、行为方式的不同,学习督导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隔代监护人往往年龄太大,身体虚弱,没有精力管理孩子的学习,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监督和指导。

(3)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在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向委托监护人求得帮助的比例很低。这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严重,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父母外出务工尤其对年幼儿童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2.品德方面。

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违反校纪,小偷小摸,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

[1]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

3.心理方面。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

[2]的心理。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再加上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的问题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社会上的“金钱至上”、“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己开始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蔓延。对于自制力弱、学习成绩又不理想的孩子们来说,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无疑是他们消遣时光的最佳去处。一些原来在学习、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还不错的学生,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督,就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开始逃学、旷课、不交作业,以至于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

2.学校因素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他们在学校表现出好动、调皮,大胆放肆,在受管理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顶撞,有些调皮的孩子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只能采取劝其退学的办法或干脆对调皮捣蛋的“留守儿童”放任不管,有的或严厉管理,迫使其自动提出退学的要求,使“留守儿童”流入社会,成为“街角青少年”。另一类学生产生失落心理不爱说话,不爱交流,自卑、孤僻,给教师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3.家庭内部因素

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缺损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不完整或者缺失,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亲情

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长期在外,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疏远,亲情的教育功能几乎丧失,这样缺乏沟通和亲情的关爱,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2)隔代监护的不妥之处

隔代监护即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的监护方式。这种监护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隔代家庭祖辈对孙辈的抚养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大于理智,对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和认知,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化孩子,加之农村大多老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有时家中农活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因为长期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更多的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二)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保证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不为”,而非不能。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制度机制上不断创新[3],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城市中小学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校愿意接收农村儿童。

(三)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父母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4因为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许多人人认为,除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机会缺乏外,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

1、要求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班主任加强沟通。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2、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

(四)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1)是在留守子女较多的农村地区,开办寄宿制学校。

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让留守儿童在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2)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对班集体产生归宿感

除了家庭之外,班集体是留守儿童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除睡觉时间之外,他们约有6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所以,有一个温暖团结的班集体对于留守儿童非常重要。学校应该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集体生活,这样既可以转移他们思念家长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在集体中成长进步,养成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良好作风。

(3)充分发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用爱点亮留守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和代课教师是学生在校园中接触最频繁也是最重要的人。让他们感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作为教师,一定要给他们送去慈母般的温暖。留守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教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5]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一起玩,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老师学校带给他们的温暖,幼小的心灵不再迷茫孤独,这样便有利于他们正常或是更好地完成学业。

我们相信通过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的努力,互相配合,积极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方法措施得当,这些问题是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留守儿童也能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2] 常青.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7-23.

[3] 王璠.统筹城乡发展与体制创新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19-24.

[4] 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5):52.

[5]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2008-10-19 19:38:40)转载杂谈 ▼

标签:

分类: 学生家长的体会文章

龙山县兴隆街乡小学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我校作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接纳的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明显感觉到问题较多。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我们计划对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出专题研究。

二、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情况: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是近几年才有的。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正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

三、研究目的: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四、研究的内容:

1、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2、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

3、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4、龙山县兴隆街乡小学留守儿童个案研究

5、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

了解我校、周边部分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教育实验法

对我校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实验研究,以便发现、验证因果规律。4、经验总结法

对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5、案例研究法

选择恰当的学生样本,通过跟踪调查、教育引导,摸索留守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六、研究的组织实施

1、研究的组织

学校教科室负责课题有关理论的组织学习,学校教导处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研究方法引导,督促指导以及课题有关开展工作。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开展有关实验研究并共同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由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理论指导专家:王学万(县教科所副所长 中学高级教师)

何孝清(县教科所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

杨光胜(城郊联合学区业务专干 小学高级教师)课题组组长:

卢桂荣(兴隆小学校长,小学一级教师,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课题组成员:

马如果(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张清宏、张 毅(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工作)

李勇祥(小学高级教师,主要负责周边学校留守儿童资料的收集)

周冬梅、向春亚(小学一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六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肖慧玲、鲁小艳、吴艳艳(小学高级/小学高级/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五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滕树英、周萍(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四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田华、张桂花(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三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杨仕萍、全蓉燕(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二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欧冬秀、周桂珍(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一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2、研究的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课题申报和理论建构阶段

主要目标:召开课题组活动预备会议,开题论证会议,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

(2)第二阶段:2008年2月——2008年6月为全面铺开阶段

主要目标:各种资料的收集、各项研究实验、案例的开展,摸索积累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3)第三阶段:2008年7月——2009年1月为验收结题阶段

主要目标:摸清我校留守儿童现状,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模式或有效方法,反思、完善实验研究,完成课题的结题。

七、研究的成果预期:

1、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现状的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一套

2、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验论文、案例研究成果

3、给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建议

4、给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

5、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明显好转

八、开题结论: 专 家 论 证

签名:

年 月 日 自 我 论 证

签名:

年 月 日

九、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姓 名 职 称 任 务 签 名 卢桂荣 小学一级教师 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

马如果 小学高级教师 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张清宏

张 毅 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工作

李勇祥 小学高级教师 主要负责周边学校留守儿童资料的收集 周冬梅

向春亚 小学一级教师 负责收集本校六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肖慧玲 鲁小艳

吴艳艳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五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滕树英

周 萍 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负责收集本校四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田 华

张桂花 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三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杨仕萍

全蓉燕 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二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欧冬秀

周桂珍 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一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龙山县兴隆街乡小学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概述1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综合性实验项目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概述

一、分析课题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他们无法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交流和呵护,缺少了童年该有的教育和训练。使之留守儿童极易在认识、价值观上产生的偏差和个性、心理发展的扭曲。因此,从教育方面入手,分析探讨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发动各方力量重视、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的问题,对于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还给儿童一个高质量的童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要检索的目标内容:儿童成长发展的特殊性、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内专家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以及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所提供的建议对策、目前解决这些问题所面临的障碍和局限性。课题涉及到教育学、社会学、心里学等学科。拟对上述学科近十年来的中文期刊、学术论文、网络文章、新闻资料等进行全面的搜集,以完成研究课题。

二、检索系统

百度搜索引擎

CNKI-跨库检索平台

万方---学位论文

三、检索方式与检索策略

1.百度搜索引擎

在搜索项中输入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获得各网站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含义、“留守儿童”问题起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及新闻调查数据等相关知识。

2.CNKI-跨库检索平台

检索方式:

①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页面,点击“中心站”,进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②在标准检索项下的“搜索时间范围项”内输入从“2002-01-01”到“2011-12-01”,在“关键词”项中输入“农村留守儿童”并含“教育”;

③点击“搜索”。

获得文献:共有记录61条

3.万方---学位论文

①点击“高级搜索”,在“标题”中输入“农村留守儿童”,并含“关键词”中输入“教育”;

②时间为:2002年到2011年;

③点击“搜索”。

获得文献:共有记录15条

四、检索结果列表

[1] 马瑞娟,王秀丽.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J].警官文苑,2010(3):46-49.[2] 武慧娟.当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7):103-105.[3] 孟茜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间题探析一一以河南省孟津县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09.[4] 康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个案研究——以陕西省径阳县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5] 项玉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6] 陈桂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状况调查研究——以广西兴业县高峰镇新村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8.[7]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8]胡雪梅.留守儿童,农村教师心中的恨与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1(102):113-114.[9] 马伟华.丹阳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8.[10] 井军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向导,201

1(30):113,287.[11] 江容眉,叶祖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5):70-73,89.五、文献信息分析

在上述检索范围内,共获得相关文献11篇,其中相关期刊论文5篇,优秀硕士论文6篇。

经过对上述相关文献的比较、分析得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引发的社会问题已受到来自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不仅有理论的探讨还有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建议,主要体现在: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文献[1]中指出我国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现状:据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学龄前(0~5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总体留守儿童比例为27.05%,小学学龄(6~11岁)的留守儿童的比例为34.85%,初中学龄(12~14岁)的留守儿童的比例为20.84%,大龄(15~17岁)的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7.27%。1各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构成情况基本相似。但农村留守儿童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四川、江西、安徽、湖南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而且数量上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文献[2]提到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留守儿童道德意志薄弱、心理问题突出。受父母的影响,留守儿童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最后,片面追求短期利益,价观念扭曲。“一切向钱看”观念,追求短期利益,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文献

[3]提到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留守儿童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存在安全隐患、学生学习滞后、有不良习惯及产生一定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初中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自制力差、学习令人担忧、辍学情况严重及有心理问题。

2.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所反映的事实

文献[4]指出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国内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整体系统化研究较少,且大多概念界定不全,研究对象缺乏代表性;缺少以留守儿童本人、家庭、学校和农村社区等为调查对象的综合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突出,解决这类问题意义重大。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文献[5]提到农村留守儿童诸多问题形成的根源是:缺乏正常、完整的家庭教育;父母以外的人抚养孩子,难尽教育管理责任;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政策法规滞后。文献[6]提到,农村留守儿童不良教育习惯产生的原因是:①年迈的临时监护人缺乏教育能力②“物质补偿”使得部分留守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的坏习惯。③学校在留守儿童的管理方面,处于被动和尴尬的困境中。④隔代教育和单亲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学生在新的条件下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和需求。⑤留守儿童的自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已成为一大不容忽视的隐患。⑥自小缺乏亲情关爱,自理能力常差。文献[7]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受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缺乏完善的留守儿童教育机制;学校不能全面有效地履行教育职能,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没有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农村学校基础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学校和教师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不重视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培养等;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如留守儿童父母没有真正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临时监护人没有能力教育留守儿童;农村社会环境不利于留守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村干部不关心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农村缺乏专职的留守儿童教育机构等。

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对策

文献[8]指出要更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观念,把“留守”当作一种教育资源;把家庭当作一个发展的系统,正确看待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家长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必须到位;优化学校教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理性认识老师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媒体要理性对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加快制度层面的改革。进一步发挥当地政府在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农村社区育人环境等对策措施。文献[9]和文献[10]从家庭、学校、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家庭方面要加强亲子沟通与交流、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与老师定期联系和选择有先进教

育理念,有一定文化基础,且有教育心的委托人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学校方面要促进学校教育家庭化,如可以通过设立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实行教师“代管家长制”等;社会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营造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等;留守儿童自身要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文献[11]也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建好寄宿制学校;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兴办有特色的普职渗透的农村教育,让留守儿童升学有门发展有望等措施。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但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大,分布较广且地区差异较大,致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还有很多困难和障碍,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际研究还有待加强。

第五篇:广西农村留守学教育问题的研究

《广西农村留守学教育问题的研究》课题第一阶段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6月)

1.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4.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争取立项。

一、成立课题组机构以及明确成员分工 课题理论指导专家:

梁和礼(钦州市教科所所 长 中学高级教师)李小薇(钦州市教科所副所长 中学高级教师)苏联胜(钦南区教研室主 任 中学高级教师)

李贤光(钦南区教研室副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韦福发(本校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副 组 长:莫怡发(本校副校长 中学一级教师)裴欢廷(科研处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苏赞聪(德育处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成 员:全体参研教师(具体见课题组栏)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

吴鹏飞(中学一级教师,课题论证报告、调研报告、结题报告等的书写;博客的管理;《爱心园地》的编辑、排版等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课题组成员: 莫怡发(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负责区外区内学习的组织、领导;“爱心爸妈“爱心家庭”的策划、组织、实施)

苏赞聪(德育处主任,中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学校留守学生资料的收集;留守学生宿舍的安排;留守学生周末娱乐室的策划、实施)

裴欢廷(科研处主任,中学一级教师,负责留守学生档案的建立、管理;“留守孩子之家”博客或网站的创建、管理)

余智慧(中学一级教师,负责收集七年级学生资料;《爱心园地》的编辑,开展个案研究)

方礼先(中学一级教师,负责收集七年级学生资料;《爱心园地》的编辑,开展个案研究)

李恋华(中学一级教师,负责收集八年级学生资料;《爱心园地》的编辑,开展个案研究)

陆勉基(中学一级教师,负责收集八年级学生资料;《爱心园地》的编辑,开展个案研究)

符 育(中学一级教师,负责收集九年级学生资料;《爱心园地》的编辑,开展个案研究)

吴鹏远(中学二级教师,主要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入档;资料录入,开展个案研究)

陈桂梅(中学二级教师,主要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入档;资料录入,开展个案研究)

吴菊珍(中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课题财务的管理;资料录入,开展个案研究)李梁才(中学二级教师,主要负责课题财务的管理;资料录入,开展个案研究)

二、留守学生调查

吴鹏飞负责制作留守学生生活、学习现状调查表,各调研人员负责调研并填写调查表,吴鹏飞负责撰写调查报告。

三、申请立项

吴鹏飞负责撰写立项申请。

下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研究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研究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杉木桥中学课题组 一、教育科研组织及职责 成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 (一)科研课题领导小组:负责......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含5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一、选题依据(选题研究的背景、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论断在我们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中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不同的经济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农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经济学的思维与应用》期末论文 任课教师:王超 课时:周三5—6节 学院班级:管理(2)班 姓名:薛天骄 学号:P09231476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提纲) 一、 分......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乡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日益增加,很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照......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金堂县隆盛镇石佛学校李丹 内容摘要:农村教育中“留守儿童”一直被视为教育的真空,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给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外国语学院2011级2班彭丹20110541138 前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