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强十种意识做到十个坚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指出:建设高素质的政法队伍,是做好政法工作的组织保证。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干部队伍。我感到,作为履行国家审判职责的各级法院,必须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把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把培养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司法队伍作
为活动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具体说来,要在活动中教育和引导法院广大干警增强十种意识,做到十个坚持。
1.增强党的领导意识,始终坚持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党,始终忠于党,永远跟着党,是法院干警讲政治的基本体现,也是法院建设不断进步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很多复杂、疑难案件的审理和执行都是在党委的领导协调下办结的,不少棘手的涉诉信访案件也是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有效化解的,法院干警的工作条件和政治待遇的改善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得以实现的。历史昭示我们,事实启发我们,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形势如何发展,法院干警都要始终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做到与党同心、与党同向、与党同步。
2.增强人大监督意识,始终坚持公正司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是宪法和法院组织法对人民法院正确履行职责提出的法律义务,也是人民法院保持公正司法的重要制度保证。法院全体干警要牢固树立监督是工作上的支持、监督是政治上的关爱、监督是思想上的教育的理念,重大案件、重要工作要主动报告、经常沟通、欢迎监督。要在接受监督中倾听人民呼声,把握社会反映,领悟法律精神,实现公正司法。
3.增强解放思想意识,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是人民司法事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法院各项工作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源泉。当前,第三次解放思想的号角已经吹响,省委组织的“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正在深入进行。法院全体干警要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把工作观念从陈旧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从“司法独立”的思维误区中解放出来,从一时一域的狭隘观念从中解放出来,力求开阔视野,力求放眼全局,力求有所作为。做到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难而怕为,不因事杂而乱为,保持头脑清醒,保持与时俱进。
4.增强司法为民意识,始终坚持服务民生。司法为民是党的宗旨在司法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体现,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体干警要从思想上进一步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法院干警的根本职责。依法解决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认真落实各项司法利民便民措施,营造人性化司法环境;关注和同情弱势群体,让困难群众打得起打得赢官司;着力加强执行工作,努力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继续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愿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5.增强服务大局意识,始终坚持准确定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服务工作大局,是人民法院发挥职能作用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司法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力量源泉。两级法院干警要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正确处理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与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司法权的有限性与群众诉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司法程序的严格性与处理群体性事件紧急性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追求法律效果与坚持社会效果相一致的关系,既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司法、公正司法、文明司法,又要胸怀全局,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保持和谐,不断强化服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措施,为建设魅力信阳、平安信阳、和谐信阳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6.增强案件质量意识,始终坚持忠于法律。案件质量是司法实践活动的生命线,是党和人民评价法院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检验广大法院干警能否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实现公平正义职责的直接体现。确保案件优质高效,是人民法院全部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每一名法院工作人员尤其是直接承担审判执行任务法官的根本责任。全体法院干警必须牢固树立铁案意识,无论是刑事审判还是民事审判,无论是行政审判还是执行工作,无论是技术鉴定还是国家赔偿,都要尊重事实,严格依法,即便是法律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也要慎之又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放在法律框架中去考量,切忌凭感情、凭经验、凭想当然下结论。要通过不断提高案件质量,树立人民法院的公正形象。为此,要继续加大案件评查、通报,责任倒查,错案追究,流程管理,绩效考评等事关提高案件质量工作的力度,保证所有案件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经得起社会和舆论的评说。
7.增强求真务实意识,始终坚持取信于民。实事求是是我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坚持办实事,求实效,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我党的司法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探索走向成熟的根本原因。全体法院干警务必清醒认识我
第二篇:增强“十种意识”,坚持做到“十多十少”
增强“十种意识”,坚持做到“十多十少”
通过学习“基层干部八大精神有所缺失 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这篇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对当前我们基层干部的思想状态进行了深刻分析,击中了要害。作风一名机关干部首先必须在思想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在自我完善与提高上做文章,真正把上为分忧、下为百姓解难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从------街道来讲,稳定和发展是当前的两大重点,作为一名干部尤其要有能打“硬仗”的作风,切实增强“十种意识”,坚持做到“十多十少”,努力促进和谐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增强职责意识,在工作中多一份担当精神,少一点推诿态度。我们干部无论处在哪个岗位工作,都有一份责任和担子。正所谓有位必有责,有为必尽责。要把的事情做好,作为干部要有职责意识,要有“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的精神,把化解社会矛盾、维持 稳定作为自己的应尽之责,以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结穷亲、三进三同等活动为契机,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进村入户了解群众诉求,体察基层呼声,不回避矛盾,不推脱责任,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只为成事找方法,不为难事找理由。人人出力,个个攒劲,千方百计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为创建和谐平安 作贡献。
二是要增强大局意识,遇事要多考虑集体利益,少计较个人得失。要把 的事情做好,没有大局意识是不行的。要围绕中心工作,要围绕 各项工作大局,敢于作出一些奉献和牺牲,多做一些默默无闻的工作。同样,工作的好坏,形象的好坏,取决于我们 的干部是否有大局意识。如果大家多为集体着想,舍得吃苦吃亏,时时处处想着城关的稳定和发展,时时处处注意维护街道的良好形象,少考虑自己的一己私利,少计较自己的点滴得
失,真正做到以大局为重,以街道为家,以奉献为乐,就一定能够开创街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要增强学习意识,多花一点时间研究工作,少浪费一点时间吃喝玩乐。正如学习材料中提到了有的党员干部认为改革开放后“市民变刁民”,觉得“现在的群众工作难做”。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从主观上来,与我们花在研究工作上的时间不多有很大关系。因为疏于学习,因为花在吃喝玩乐上的时间多了,自然缺乏应对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群众工作的方法与手段,一遇到棘手问题,无法“应招”,就只能败下阵来。作为------街道,工作上的矛盾与问题肯定比其它乡镇要多一些,这就需要我们的干部更注重学习,切实增强学习意识,努力“充电”,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少在吃喝玩乐上浪费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农业农村工作的本领。
四是要增强实干意识,多深入基层做实事,少浮在面上光说不练。俗话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化解基层矛盾,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搞好街道发展,需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基层干部不深入基层,不扑下身子搞工作,什么事也干不成,更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夸夸其谈,光说不练,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耍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群众不会买帐。------街道维稳和发展的任务很重,化解矛盾的压力很大,如果我们不在实干上下功夫,我们就难以突破“重围”,就会辜负县委政府的期望和人民的期盼。
五是要增强节俭意识,多注意勤俭节约,少搞一点铺张浪费。勤俭兴国,奢侈败家。------街道目前正处于爬坡上坎的阶段,需要投入财力的地方很多,群众生活也不十分宽裕,过紧日子的传统不能丢,艰苦奋斗要成为全体干部的自觉行动和制度要求。从控制机关日常开支做起,作为干部要从自己做起,努力做到节
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顿饭,努力防止用公款大吃大喝现象。通过开源节流,实现强街富民的目标。
六是要增强效率意识,在作风上多一点雷厉风行,少一点消极拖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街道的工作比其它乡镇要更为繁杂一些,不讲效率就完不成工作任务。全体干部要养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能老牛拉破车——慢慢来,遇事拖拖拉拉,在空耗时间中贻误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高效率、快节奏,尤其在为群众办事上,能办的事要马上去办,当天能办好的事就绝不能拖到第二天。
七是要增强公仆意识,多为群众办事,少让百姓为难。当干部就要干事。要当公仆,为老百姓办实事。作为基层干部,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更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全体干部对上门办事的群众,要热情接待,努力防止和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真正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腔热情服务,一片真情相待,一声再见相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八是要增强团结意识,多讲同志加兄弟情谊,少在背后说长道短。“同船过渡,三百年所修。”能在------街道一起共事是缘分也是情分,同是还是组织的安排和需要。------街道的干部比其它乡镇都要多,要合作共事搞好工作,就要讲团结,讲同志与兄弟情谊,珍惜缘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多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相互之间谦让一点、大度一点、宽容一点、和气一点,有意见当面提,少在背后说长道短、飞短流长、传播是非。
九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多在创新性开展工作上下功夫,少在陈规陋习因循守旧上转圈子。工作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就不会有新的起色。作为在------街道工作的干部,工作上要有高标准、高要求,对得起------街道工作的评价,对工作不能“只求过得
去,不求过得硬”。无论是对全街道的工作还是份内的工作,任何时候都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并且争取干出新成绩。不能被老规矩、老套路束缚手脚,要以开拓创新、敢闯敢干的勇气,昂扬向上、争创一流的锐气,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十是要增强自律意识,多一些严格要求,少一点自由散漫。------街道干部要做党风廉政建设的表率。按照县委要求,带头抵制“赌博风,吃喝风、玩乐风”,带头做到“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通过严格要求,防止和克服自由散漫、放任自流的行为,树立起严于律己、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做到“对待工作有热心、对待群众有爱心、对待党有忠心”、在工作理念上有前瞻性、工作方法上有创造性、对个人的要求一定要讲党性,弘扬“奉献精神、拚搏精神、团队精神、龙马精神、钉子精神、科学精神” 做好做活基层工作。
第三篇:增强十种意识 争做优秀干部[范文模版]
增强十种意识 争做优秀干部
---张香民
经过近一段时期的“一创双优”集中学习,就如何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圆满完成上级和领导布臵的各项任务,成为一个优秀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建议强化如下十种意识:
一是压力意识。压力意识来自于这样一种思想观念,国家是一个履行发展、管理、组织、服务、监督等职能的现代化机器,各个单位和部门是这个机器的一个部件,每一个工作人员则是部件上的一个螺丝钉。同样我们工作的单位,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满足社会人民群众需要的一部机器,每个科室每个部门则是这个机器的一个部件,每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则是单位这个大机器的螺丝钉。这样要求遵守规章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作用,来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转。否则,就是出故障。大家都知道一旦机器出了故障,就要进行检修,对那些不能用的螺丝钉都要修理和换掉,就是对这个岗位上不能胜任的同志拿出处理意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不想被调整下来或待岗,除非工作优秀被领导提拔任用到更加重要的岗位。这样,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组织和领导布臵的各项任务。有这样一个意识,一定产生压力意识。另
外压力意识还来自组织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岗位职责的规定。
二是学习意识。学习是增长才干、做好工作的基础。人非生而知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掌握胜任岗位职责的业务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通过书本学习,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通过向老同志、新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提高自己,少走弯路;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使自己少犯错误和不犯错误。俗话说,“不知者不为过”,我们应该改为“不知者就是错”。
三是团队意识。我们每一项工作顺利完成,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现代化大生产的今天,我们每一个同志的工作,只是工作程序中的一个环节,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够把任务顺利完成。有句名言,叫同舟共济,实际上每一个大的单位就像一条有外出运输任务或扑捞任务的船,完成任务要求每一个水手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否则就难以完成任务。战场上还要分战斗小组,有冲锋的,有掩护的,否则完不成任务还要被敌人消灭。一样,单位的每一位同志,既要求完成好本职工作,又要求听从统一调遣;既要求积极干好本职工作,又要积极协助需要帮助的同志。为大局为单位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是廉洁意识。廉生威!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工作人员,要树立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受到大家尊重和爱戴,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做到廉洁。从古到今,历朝历代,人们痛恨贪官,当局惩处贪官,在当今党的领导下更不允许官贪。近几年来,多个高官落马,小贪成千上万被惩处,显示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有廉洁意识,这也是避免自己违犯规定犯错误的根本要求。
五是效率意识。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工作时间更短,无论是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效率。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进行精心的研究和计划,制定出科学的方案,再进行实施落实,不打无准备之杖。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行成合力,用最小的投入、最少的人力、最短的时间把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是争先意识。争先意识就是在同样的条件下,把工作做得更好。在上一世纪九十年代有句口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句激励人争先的口号什么时代都不过时。别人做到的为什么自己不能做到,别人能做好,为什么自己不能做的更好。争先,我们往往和有关的激励机制联系起来,没有激励机制,我们仍然要挑战自我,自我加压,体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有句名言:“成功是为有努力而准备的”。
无论社会还是单位对争先的人士是肯定的,赞赏的。我们应该有争先意识。
七是创新意识。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都离不开创新。党和政府也提倡、鼓励、激励创新,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不断的创新中进步、发展。创新并不神秘,我们的本职工作也孕育着创新。要提高工作效率,要争先,根本的就是要有办法和措施。你想出的办法和措施对提高效率和争先有帮助,其他单位和部门可以借鉴,你的做法就是创新。创新是建立在借鉴成功的做法之上改进,需要学习和结合本职工作的探索,搞好创新才是自身价值的真正体现。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八是形象意识。一个人的形象,在外既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形象,在单位还代表着单位的形象,更代表自身的形象。因此,每一个同志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始终要有做一位优秀社会成员和优秀单位成员的意识,这样才能受到单位和社会人员的尊重。首先要从仪表穿着上,不一定穿名牌带名表显得高贵,只要你穿着整洁朴素,同样获得公正评价,而是应从言谈举止上,要丰富自己的语言,戒掉粗话,多一些“谢谢”“请”,降低不了你的身份。来往接待过程中,文明的行为,不仅为单位树形象,也为自己提高威信,给家庭,给单位,给社会增加一些和谐。
九是安全意识。我们每一位同志的安全,不仅关系着单位,还关系着家庭,关系着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我们无论从事什么活动和工作,不仅要关心自身的安全,还要关心和自己一块工作的同志,甚至社会其他人员的安全。这里的安全既包括人身安全,也包括不能违法违纪被依法依纪追究的安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发展就是解决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忽视了安全,人的一切活动都失去了意义。这是我们每一位无论是领导还是同志都必须应有的意识。
十是健康意识。健康的身体是干好工作的条件,没有好的身体,就是拥有再多的知识,再大的本领,再高的水平,都不会发挥作用。有人举了一个很恰当的例子,说一个人的作用很大可以用100分,或1000分,或10000分来表示,但这个人的健康是他价值里面的1,如果健康没有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健康意识,并且始终注意自己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从饮食中寻找健康,从锻炼中寻找健康,从药物治疗中寻找健康,从良好的心理状态中寻找健康。创造好一个胜任工作的健康身体条件。
第四篇:强化十种意识把握十个第一
强化十种意识 把握十个第一
青理东
作为党的干部,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本色。党员干部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从身份和职责上看,它既是党员,又是公务员。为此,要使党员干部永葆先进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务必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最终目标,强化“十种意识”,把握“十个第一”,始终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上不愧对党和国家重托,下不负人民群众的期盼,更好地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一要强化学习意识,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人的需求是很广泛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 新知识如雨后春笋,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党员干部,更多的需求应是知识和能力,学习对干部来说,不单是个人的事情,同时也是工作的需要,是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的需要,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就不能适应繁重的工作需求。广大干部务必 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如饥似渴的学习,通过学习丰富知识,通过实践增长才干。
二要强化政治意识,把理论作为“第一武器”。成熟的干部是以政治成熟为标志的,而政治成熟又是以理论成熟为标志的。理论成熟,才能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明辨是非,永不迷失方向;才能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才能更加自觉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大党员干部务必 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要强化信仰意识,把信念作为 “第一追求”。毛泽东同志提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信仰,就是精神支柱。人总是要信点什么的,作为党员干部,务必信仰共产主义,务必信仰共产党。如果没有信念就不会有追求,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就不会对事业负
责,对人民负责。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坚定信念,信是前提,念是念念不忘,时刻牢记,就是要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负责,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了信念,做工作才会有动力,干事业才会有激情,才能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才能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
四要强化进取意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说,“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同志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可见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发展就不会前进,不发展就不会富强,不发展就不能很好的解决新形势下的问题和矛盾,不发展就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群众就不信服、不拥护,执政根基就不牢固。发展的能力是执政能力的最直接体现,更是党员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务必时刻牢记发展这一要务,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发展,为发展服务,这才是党员干部的真本领。
五要强化敬业意识,把精神状态作为“第一表现”。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是个“定量”,而工作积极性却是个“变量”,受各种因素影响,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即使水平再高,能力再强,如果精神不振,状态不佳,也很难有所作为。党员干部务必 强化敬业精神,增强事业心、责任感,爱岗敬业,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在党的事业上、在为人民谋利益上,永葆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
六要强化责任意识,把工作落实作为“第一能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贯彻执行,上级的工作要求需要落实,本级的工作任务需要完成。即使决策再科学,规划再宏伟,目标再明确,工作再具体,如果没有抓落实的能力,一切都等于零。不抓落实就不会发展进步,不抓落实上级就不会满意,群众也不会满意。党员干部务必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明确工作思路,研究工作方法,制定工作措施,谋事寻求科学方法,做事追求事半功倍,一件事、一件事研究透、抓出头,树立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能者形象。
七要强化大局意识,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发展是政绩,稳定更是一种政绩。没有稳定的发展是不长久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最终将是一事无成,更谈不上发展。没有稳定,改革发展的成果就会葬送。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增强大局意识,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慎重对待,确保发现得早、化解得早、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八要强化公仆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一切工作,都要增强群众观念,走群众路线,时刻从群众的利益着想。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拥不拥护、答不答应、赞不赞成、满不满意上来,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评判工作的成败得失。
九要强化务实意识,把调查研究当作“第一方法”。调查研究是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群众路线,实现科学决策、科学执政、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江泽民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实践证明,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往往思路开阔,措施得力,工作有活力、有特色、有针对性。反之,工作就缺乏生机,很难开创新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广大党员干部就务必要强化务实意识,加强调查研究,避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工作寻求最佳方法,做事追求最佳效果。才难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十要强化廉洁意识,把清正廉洁当作“第一纪律”。党员干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掌握着这样那样的权力。把人民赋予的这些权力,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体现为人民服务上,还是把权利作为工具谋私利,这是判断 党员干部 是否廉洁从政的重要标志。透视一个个腐化堕落的轨迹,给我这样一个启示,一个党员干部放松警惕,放宽要求,为政不廉,行为不轨,必然
走上歧途。因此,广大党员干部 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常除非分之想,不为名所思,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小节,经得住考验,切实树立起共产党人的自警、自励、自醒、自律的光辉形象。
第五篇:侨务工作者要增强十种意识
侨务工作领导者必须着力增强十种意识
江苏省侨办吴新华
李海峰主任一再强调,侨务工作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创新。笔者认为:新形势下,侨务工作领导者应针对侨务工作的性质特点,必须增强十种意识。
一、针对侨务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必须增强战略意识。数千万海外华侨华人和国内归侨侨眷,是我国独特的国情和重要的资源。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侨务工作担负着凝聚侨心、发挥侨力的重要任务,把广大侨胞的积极性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祖国统一和发展同为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至关重要。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认清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做好这一工作使命光荣,任务重要,责任重大。要胸怀全局,着眼长远,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针对侨务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必须增强政治意识。侨务工作的对象是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其中华侨是定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华人是住在国的公民,他们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归侨是回国定居的华侨,侨眷是华侨和归侨在国内的眷属,他们与海外侨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侨华人问题是影响我国
1与一些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因素,决定了侨务工作的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侨务工作和对台工作、港澳工作紧密相联,其政治性政策性更加突出。华侨华人游离性强,可控性差,侨务政策产生误差后可供调整的余地很小,易造成国际影响。必须针对侨务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充分认清侨务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把握全局,牢固树立侨务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善于从政治上思考问题,严格贯彻执行党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积极稳妥开展工作。
三、针对侨务工作内容的综合性,必须增强联动意识。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化,侨办作为主管侨务事务的职能部门,工作职能已不是单纯的侨务事务,许多工作已扩展延伸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单靠侨办自身力量孤军奋战确实难于胜任。必须增强联动意识,走出自我发展的小天地,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在努力加强对涉侨部门的组织协调的同时,敢于由“部门侨务”向“社会侨务”拓展,把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资源都调动起来,积极依靠上级领导的力量,努力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广泛运用社会组织的力量,妥善依托民间个人的力量,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四、针对侨务领导关系的多重性,必须增强全局意识。在长期的侨务工作实践中,我国形成了统战、侨办、致公党、侨联、人大侨委、政协港澳台侨委等多重涉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制,各方在相关领域领导和展开工作,很好地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是新形势下实现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增强全局意识,从大局出发,坚持围绕国家的总体外交,加强对各领域的协调,领导和谋划好工作,实现合作共赢。建立侨务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实施对各涉侨机构和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可有效防止和克服工作口径不统一、步调不一致或者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效率低下问题。各涉侨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加强信息沟通,互相支持,防止无序竞争等问题的发生。
五、针对侨办机构设臵的多样性,必须增强协作意识。因政治、经济、历史、地域等因素,各地侨办组织机构的设臵不尽相同。从全国各省(市、区)和地级市的情况看,大致可分二类情况:一类是侨办单独设立,或和外办、旅游等部门合署办公,隶属政府领导;另一类是侨办和台办、侨联、民族、宗教等部门合署办公,隶属党委领导。在县及县以下的基层,侨办组织机构设立不全、隶属关系不一的情况更多一些,且兼职做侨务工作的比较多。对合署办公的单位,必须增强协作意识,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统筹协调和支持配合,规范工作秩序,努力把各方力量科学组织起来,积极性合理调动起来,步调一致展开工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防止各自为重,力量分散,互相牵制,顾此失彼。
六、针对侨务工作效能的潜在性,必须增强敬业意识。侨务工作有很大的弹性,有时很难用具体的指标来量化。很多情况下,其成效是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渐反映出来,不会象“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那样有规律,反应时间有长有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感情的投入可能带来经济的产出,文化的因素可能产生政治的结果。必须增强敬业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持之以恒,从长计议,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到底不动摇。既不能因“大量投入”后自己没回报而无所作为,也不能为意想不到的“一本万利”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出力不讨好”而被动应付。要有乐于替人“打工”、帮人“种田”的胸怀,甘当“无名英雄”作奉献,不求“立竿见影”谋政绩,防止和克服“重回报、轻投入,重眼前、轻长远,重显绩、轻潜绩”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七、针对侨务工作本质的服务性,必须增强质量意识。侨务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从本质上讲是服务两字,服务是侨务工作的根本特征。为侨胞的生存发展服务,为国家的发展大局服务,是侨务部门的两大基本职能。维护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正当合法权益,为他们的生存发展服务,是赢得侨心、凝聚侨智、发挥侨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侨服务是多方面的:有增进友谊、加深理解的思想感染工作,有推进华侨华人与我国经济发展合作交流的中间媒介工作,有侨胞侨企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还有中华文化情感的培养工作等。必须增强质量意识,切
实履行侨办的服务职能,从小事、细事做起,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尽可能满足侨胞的不同需求。要不断打牢对侨胞的感情基础,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积极为侨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服务工作做到侨胞的心坎上,把各级侨办办成真正的“侨胞之家”。
八、针对侨胞思想行为的多样性,必须增强素质意识。华侨华人长期生活在世界各地,思想行为方式复杂多样。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社会变化的复杂性,导致华侨华人固有的中华传统逐步融化减弱。无论是老侨新侨,还是华人华裔的思想行为方式,更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游离性特点。许多侨胞因为受海峡两岸长期分裂带来的影响、受祖国大陆历史上极“左”思潮的伤害、受国外某些媒体负面宣传的误导和受某些住在国排华政策的影响等,心理有压力,感情较复杂。必须增加素质意识,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情商”,增强沟通、说服、联谊能力。善于针对侨胞的不同情况,“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断总结分类别、分层次、分地区做工作的经验,创造性地做好说服引导、情感沟通工作。
九、针对侨胞居住地点的分散性,必须增强文化意识。俗话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侨胞散居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彼此相隔千山万水,联系交流不便。加强与侨胞的沟通联络和互相了解,宣传国家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介绍祖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同住在国人民的友好,中华文化是最
好的载体和形式。必须增加文化意识,发挥好中华文化的“软实力”的作用,要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抓手,通过开办各类寻根夏令营、开展华文教育、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宣传、带特色文化(艺术、餐饮、武术、中医等)团体出访等形式,发挥中华文化的宣传、弘扬、聚合、渗透、辐射、传承等作用,增强散居在世界各地侨胞对祖籍国的凝聚力、向心力,扩大影响,增进感情。
十、针对侨务工作目标的时代性,必须增强创新意识。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是侨务工作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实现侨务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是生生不息的源动力。为有源头活水来,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遵循党的侨务工作总体方针政策原则的前提下,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大胆开拓进取,以思想理念的创新带动机制、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防止和克服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当前,尤其要在三个方面的创新上下功夫:一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创新“猎头”的模式、方法和手段,积极引导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创业;二要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创新侨务对台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为祖国的统一作出贡献;三要围绕国家的“和平崛起”战略,创新“民间外交”的方式方法,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