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播种希望,收获成功
<播种希望,收获成功>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6周朱其贵2011.3.28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播种希望,收获成功>。
在春光明媚的飘香季节里,我们走近了初三中考(含今天在内)82天倒计时。
春天是美丽的,2011年的春天更加美丽,我坚信我们初三同学的春天尤其美丽!
我要对同学们说:中考是我们人生旅途的第一个加油站,它意味着我们的希望、前途和未来。挑战初三就是挑战未来,我们将用飞扬的青春、跳动的热情来填充我们生命的颜色。
中考,是同学们成长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我觉得,对待中考要有一种平常心。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对困难些。我知道同学们在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有着相当大的压力,尽管每个同学的感受不尽相同,但压力是肯定存在的。我也知道,有的同学甚至有很大的苦衷:
——我觉得不能做到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就好像是十恶不赦。家长天天在我面前唠叨学习成绩不好的可怕前景:高中没你的份,大学没你的份,今后你就永远是低收入的打工仔,高学历、就业、住房、婚姻、医疗等都没有更好的保证,看你以后怎么生活?要么去扫马路吧!不行,扫马路也机械化了,至少要懂技术„„这么悲惨的未来,1
好象就是我今后的生活„„
——我总是一次次品尝失败的滋味:小学时,95分,我觉得很满意了,但父母不满意,我失败;中学了,拼死拼活弄了个85分,父母一声“唉”,又让我无言以表„„“失败”这个家伙像鬼魂一样缠着我,伴着它一起来的还有“粗心”“大意”“毛毛糙糙”,还有“懊恼”“灰心”“无可奈何”„„我多么盼望“成功”啊,但成功似乎总离我很远很远„„
同学们,我理解你们的苦衷,并且非常理解你们的内心的彷徨。三年里,你们或许有过欢畅的笑,更多的或许是有过痛痛的哭、默默的伤心、忧忧的无助。但是三年里,你们也有了很多的变化:你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幼稚天真,因为你们的血液里多了几分成熟;你们不再像从前那样依赖父母,因为你们的思想里多了几分自信;你们不再像从前那样无知任性,因为你们的心灵里多了几分坚强;你们不再像从前那样我行我素,因为你们的肩膀了多了几分责任。因此,我说,你们长大了!老师们也常不由自主地感叹道:“初三后,同学们确实长大了”。是的,三年后,女同学都变得亭亭玉立了,男同学长成潇洒少年了!你们才情满怀,斗志昂扬,接受着人生的挑战。
请你记住:是羊街中学的老师伴同学们长大的,同学们是在羊街中学长大的!
在这里,同学们不仅长了身体,也长了智慧。语数外课上,你知道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你还知道了由一条直线画到一个圆,你更知道了26个字母的奇妙组合。理化生的学习,让你能透过眼花缭乱的霓虹灯清晰地看清其中的线路,你还能自制氢气、氧气等许多新玩艺,你更明白了生物界的丰富多彩。学了政史地,你懂得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你还了解到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当然,你还了解了信息高速公路把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你还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和外空间。还有,音体美劳等课程更使你享受到了美的熏陶、创造的乐趣和锻炼的快乐,心智正在茁壮成长。
校园里弥漫着你们的欢声笑语,操场上布满了你们深深的足迹,照片上储存着你们稚气的笑脸,教室里留下了你们求知的眼神。
同学们,羊街中学记下了你们2011届全体同学,同学们的心灵深处也打上了羊街中学 的烙印。羊街中学为有刻苦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你们而骄傲!羊街中学 为有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你们而自豪!同学们,爱之深,恨之切。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三年中,老师也许逼你们交作业,老师也许有过激的言语,那是恨铁不成钢啊!我们相信长大后的你会理解的。因为我们只想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教给你们,并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学们,难忘课堂的上配合默契,难忘校园里的促膝谈心,难忘运动场上的拼搏身影,难忘考前的众志成城。然而时光易逝,初中三年的生活将成了美好的回忆,如果说这回忆是一阵微风,那么当微风吹过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幸福,是温馨,是甜蜜„„
现在我们离中考只有82天了,离你们离开羊街中学只有82天了!相对于同学们从读一年级到现在9年的光景来说,这最后的82天无疑是马拉松比赛的最后200米的冲刺。82天,会发生什么?我说,会有奇迹发生!没有到终点撞线的那一刻,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可发生!人生本来如赛场,中考是我们人生路上第一场考试,面对中考这场比赛,我们比的不仅是速度和力量,甚至不是天赋和灵感,我们比的还有韧性、耐力,还有面对压力“舍我其谁”的勇气和从容淡定的风度。一路的领跑并不算什么,真正的冠军产生于最后的角逐,只有那些正视前路、讲究效率、运用策略、放手一搏、永不言败的选手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同学们,春天播撒的希望将在初夏萌芽,春天孕育的理想将在六月绽放。让我们一起努力酝酿,一起努力奔跑,让六月的花儿绽放得异常鲜艳,让我们在强手竞技的赛场上率先撞线。
同学们,我还要告诉你们,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相信你们一定懂得“功到自然成”的道理,没有“功”的积累,“成”永远会离我们很遥远。我还要告诉你们,上高中、考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只要努力了,上高职、大专、中专、技校、职高,干各行各业都能获得成功,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都能为家乡、为祖国作贡献。我还要告诫同学们,每个年龄都有自己的主题,花开花落都有季节的定数,开错季节的花儿虽然可能艳丽,但注定如昙花一现。我们现在的主题是让2011年的春天过得更加充实,不辜负美好的春光,不辜负自己的青春!我永远坚信同学们一定能让青春更加绚丽!
同学们,初三快毕业了,你们就要扬帆启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前进的道路上,当你们面对比初中更多的疑问、更多的辛苦、更多的磨难、更多的坎坷的时候,回来再听听老师的唠叨,叙叙你们的心
事,母校的老师会做你们的坚强后盾。记住,无论你走多远,最牵挂你的,是我们;最关注你的,还是我们。
同学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今天你们是桃李芬芳,明天你们是国家的栋梁。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希望你们发扬“求真、立善、尚美、创新”的精神,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再创佳绩,为自己争光,为父母争光,为母校争光!
在母校的最后82天里,愿同学们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勤奋刻苦,乐学好问,快乐成长。最后,真诚地祝愿同学们在这82天里过得充实而美好,并在中考中创造佳绩!谢谢!
第二篇:播种绿色,收获希望
“洁净家园”植树节
策划书
姓名:班级:
王祥
卓越机电
一、指导思想
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在全校同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主题
播种绿色,收获希望。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3月
地点:省劳技长清校区
四、组织领导
指导老师:丁宁
学生负责人:刘强
五、参与人员
电气及自动化系全体学生
六、活动内容、形式
1、活动宣传
(1)通过支部大会下达活动通知。
(2)板报宣传,向同学们宣传“保护环境,爱护树木”。
2、准备工作
(1)向当地林业局申请树苗,向院团委借用植树工具;(2)在省劳技长清校区选取植树区;(3)联系记者进行报道;
3、具体流程
(1)各班团支书统计各班人数,向团总支申请树苗数;
(2)根据各班申请的树苗数在植树区为各班划分植树区域;
(3)团总支安排植树时间,组织各班统一植树;
(4)各班班长领取植树工具,在植树结束后统一归还;
(5)以班级为单位,为小树命名,并做好收尾工作(如:浇水,施肥等)保证成活率,并拍照留念;
(6)通过“执行讲坛”活动让现代大学生了解植树节的意义和所种植的树木对于环境的重要性;
(7)评选出活动积极的班级,在支部大会上表扬。
七、注意事项:
1、在植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植树工具专人负责管理;
2、由专人携带创可贴和纱布等医疗用品,以备应急处理。
八、其他事宜
协办部门:
组织部:布置活动人员;
社会实践部:维持现场秩序;
宣传部:展报,板报等;
秘书部:拍照,做好活动记录。
承办方:电气及自动化系团总支
2012年3月15日
第三篇:播种文明,收获希望
播种文明,收获希望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特别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以体验教育为载体,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参与《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深入开展了小公民社会道德行为“五小”行动及争做合格“小公民” 的“我是五小公民”系列宣传教育、实践创新和评选展示活动,通过活动使全体学生知“五小”、做“五小”、评“五小”,培养少年儿童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自身社会道德观念,培养做文明人、做社会人,做现代人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习惯,真正成为小公民建设的主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一、宣传“五小”,提高学生文明意识。
实施“五小”行动,即在家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主、勇于创新的“小主人”。为了将“五小”行动深入细致地开展起来,学校德育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开展“五小”行动,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方案》,并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内容及“五小”行动具体内容印发给全校各班,并通过主题班队会、夕会、小白鸽广播站、电视台以及橱窗、黑板报等多种宣传渠道对全校近两千名学生进行宣传。此外,我们还及时开展了家长学校专题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家长认真学习“小公民”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并联合周边社区开展了“争做合格小公民”系列宣传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通过一系列的专题宣传活动,使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了解了“五小”行动的有关内容,懂得了实施“五小”行动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文明意识,为开展“五小”公民教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五小”,促进学生文明养成。
在广泛宣传“五小”行动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了倡议,号召队员们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做合格小公民,并适时开展了以“争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的“三个一”实践活动:办一期“我是五小公民”手抄报,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五小”好公民的故事。活动中,队员们将自己在“争做合格小公民” 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体会及实践体验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主动向家长学习做家务,要求自己每天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队会上,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先进事迹。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让队员们明确的意识到“五小”就在身边,“五小”就是自己,从而形成了学“五小”、做“五小”的良好文明之风。此外,家庭“小帮手”现场技能比赛、“小伙伴”交友联谊会、“小手拉大手,文明进万家”、“争当小白鸽使者”、“童心系社区”等系列教育活动也相继开始:家庭“小帮手”技能比赛是学生们展示劳动技能的大好舞台,参赛选手将从家长那里学来的洗衣、钉扣子、拖地、抹桌子等劳动技能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大家在趣味中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小伙伴”交友联谊会是同学之间相互沟通、增进友谊的桥梁;“小手拉大手,文明进万家”主题活动更是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与父母互相影响,一同向不文明言行和不良生活、卫生习惯告别,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使“文明”走进千家万户。学生们也正是在行动中学习着道德知识,在参与中开阔着眼界,在“五小”的实践中体验着道德进步的快乐,道德规范正在点点滴滴内化为他们的道德素养,小公民的道德实践在影响着周围的大公民,与成人的道德建设相互影响,共同提高,进而促进着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学生们在校园内、家庭中、社区里时时处处以“小公民”社会道德行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讲文明、讲卫生的“小白鸽使者”,做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小伙伴”,做家长、邻居和同学的能干“小帮手”、做“爱绿”、“护绿”的环境“小卫士”„„这些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加强了文明意识、公德意识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促进了学生文明素质的养成。
三、评选“五小”,表彰学生文明行为。
“五小”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推进了校园文明建设,一批又一批的合格小公民涌现而出,为我校的文明教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自我校开展“争做合格小公民”的“五小”活动以来,学生们的道德水准明显有所提高。有些同学说,以前自己的书包都是爸爸妈妈整理的,这下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最近学会了自己整理书包。有个同学说以前在家里什么活都不会干,后来逐渐学会了洗碗、扫地、擦桌子等事情,终于打破了爸爸妈妈独包家务的“铁饭碗”,打破了每月自己拿零用钱的“铁工资”,打破了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铁交椅”。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同学们体验到如何做一个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学生家长们纷纷反映,“小帮手”活动开展才几个月,发现孩子就有变化了,开始知道关心人了。四(5)中队的同学们围绕“小伙伴”这一主题召开了主题队会,少先队员们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对“小伙伴”丰富内涵的理解。一个同学说,他因为没有当上大队委,好几天心里不平衡,见了当上大队委的同学不愿理睬,而大队委却主动和他说话,使他受到教育,后来和大队委成为好朋友。他得出的体会是,“小伙伴”之间心理应当是健康的,要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有些儿童以前答应别人的事情不努力去做,常常马马虎虎甚至忘记,自从参加“五小”活动以后,知道说了就得去做,从小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小标兵”。2003年4月,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知“五小”、评“五小”、学“五小”的评优活动,各班将在“五小”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评选出来,并将这些同学选送到区里参加区“五小公民标兵”的评比,我校潘雨婷等一百多名同学被光荣的评为了黄石港区“五小公民标兵”,学校“小白鸽”广播站和电视台系列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号召全体学生向他们学习。
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将对提高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深信,在大家的共同不懈努力下,“五小”行动将会继续深入细致的开展下去,一代“四有”新人也将脱颖而出,为建设伟大的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播种文明,收获希望。我们现在培养的是一批讲文明、有道德的高素质 “五小”公民,将来他们必将会成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栋梁。
第四篇:用心播种 收获成功
用心播种
收获成功
——班主任工作体会与反思
濮阳市第一中学 刘庆禹
我有幸参加了2011年“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教师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很受启发,也收获了很多,对于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与感悟。
一、制定计划、用心安排,才能沉着应对、忙而有序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只有从事教育并且担任一线教师,而且有过担任班主任经历的人才能深切的体会的到。“上面千根线,班主任一根针”学校的工作大部分最终落实到班级,最终落到班主任的肩上。班级的卫生、纪律、学习、体育(两操)„„,班级的大小事情无不需要班主任老身学生(尤其是寄宿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班主任操心,班主任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异常琐碎。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制定合理的计划,用心安排好班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工作中的忙乱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沉着应对、忙而有序;只有这样才能使班主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二、打造富有特色的班集体,培养优秀班团干部
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可以通过制定催人奋进的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拟定富有感染力与号召力的班级宣言,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全力打造富有个性、富有朝气、具有特色的班集体,发挥集体教育与人功能。
选配好得力班团干部,建设好具有号召力、战斗力班团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自我教育的功能,能使班主任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讲究艺术性的工作方法,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人说“有魅力的班主任,常常把批评变长学生喜欢的阳光雨露”。这说明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值得终生学习学问。同时也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讲究方法,注意工作的艺术性。
班主任要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理解、尊重、感恩每一位任课老师,经常与各科任课老师沟通交流,及时解决班级出现的各种问题,努力打造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有力推进班级工作。
四、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班主任工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班主任应经常性的与家长沟通,开好家长会,寻求、调动学生家长参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班主任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五、“天道酬勤,思者常新”,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有人说:“不变的老师,流水的学生。”我认为当今时代老师也要变,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天道酬勤,思者常新”,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行之有效的路子、方法。
第五篇:课题播种爱心 收获希望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研究”子课题
播种爱心 收获希望
——《关爱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教育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关爱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教育实践与研究 承担单位 四川省雷波县五里村悟宿苗圃希望小学 课题组长
邓长荣
成 员 邓长荣 喻 伟 樊 燕
摘要: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贫困地区的学生和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尤其是贫困地区未来脱贫致富的主力军,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只有付出爱,尊重、宽容学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取得预计的效果,实现教育目的,使贫困地区的学生和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起来。
关键词: 教育 关爱 贫困学生 留守儿童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四川省雷波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我校是香港苗圃行动修建的学校,现有学生196人,学生们都是来自本乡的五里村、盐店村和海湾乡深堰村的农村孩子。由于家庭贫困,居住环境十分恶劣,不少学生家长选择外出务工作为脱贫的出路,导致农村留守孩子不断增多,他们小小的年纪,缺乏家庭关爱,缺少亲情教育,导致行为习惯差,文明意识弱,更无心学习。尽管国家免除了学生的学杂费,但很多贫困学生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很难保证。学生家庭的贫困程度与生存环境让我们触目惊心:有的父母长期外出,杳无音讯,家徒四壁;有外地搬迁到本村居住,但没有田土,靠打工为生的;有的父母因病返贫,一贫如洗的„„留守孩子有的寄住在亲戚家,有的小小年纪就撑起了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校,作为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为孩子们心灵上的倚靠,教育、关心、爱护这些贫困留守孩子成为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贫困学生需要资助,留守孩子更需要关爱。经过反复论证,我们决定把关爱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作为课题来研究。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关爱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关爱学生的前提下开展研讨工作,在研讨工作中深入开展送关爱活动,以达到以研助学,以研助教,以研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效果与目的。
由于我们这个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008年被确定为县级课题,2009年申报为凉山州首批教育小专题研究课题,2010年确定为雷波县县级科技计划项目。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理论和实践证明,一个教师只有真心实意地爱着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育教学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效果。
夏沔尊先生在翻译世界名著《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关爱学生不仅能教育学生,而且能教育那些正在教育别人的人。
课题确定后,课题组成员首先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学习,将《21世纪教育改革理论与实务全书》、《学校科研指南》、《做最好的老师》、《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等教育理论书籍和学习资料作为课题组成员的必读教材,深入进行学习与研讨,广泛吸收先进理论与信息,为即将开始的课题作好理论铺垫。
2010年3月29日,在县教研室、教育片区领导的指导与关怀下,课题正式开题,课题组成员分别作了题为《关爱学生、放飞希望》、《让爱延续》的专题发言。之后,为了充分掌握贫困、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课题组深入学生家庭家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及家庭状况,组建爱心QQ群,发起把关爱送给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的“爱心工程”倡议,精心策划并开展爱心教育和爱心活动,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将贫困学生家庭现状和学生的照片发到爱心QQ群中,寻求社会各界对贫困及留守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资助。
从2010年4月开始,学校建立并完善了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档案。通过爱心QQ群,学校陆续收到来自福建、成都、连云港、香港、三峡公司溪洛渡建设部等地的爱心人士的捐赠,与贫困留守孩子形成长久的帮扶关系,共收到爱心捐赠资金达4万余元,捐赠衣服学习用品等价值2万余元,捐赠的物品有学习用品、衣服、开水器、电脑、少先队鼓号器材等。捐赠者来自企业管理者、国家干部、打工仔和农民。通过多方奔走努力,还为特困学生家庭争取到民政建房补助3000元。学校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学校公开了所有教师的联系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教育沟通渠道,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家长明确,除了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外,作为家庭,应该更多地给子女以家庭亲情和温暖,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协同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与管理。近5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没有出现学生结队逃学、打架等不良行为。我们又在校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利用大课间期间教会学生跳集体舞、感恩手语,组织开展美术、朗读、舞蹈、体育、音乐等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每年在六一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贫困留守儿童一起过节,在新年春节为他们送节日礼物,让这些平时缺少关爱的孩子真切感受到学校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为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学校还开展了挫折教育与逆境成才教育,邀请县内成功人士到校作成才专题讲座,鼓励孩子们克服困难,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观看我国著名演讲家邹越《让生命充满爱》的专场演讲,让全校师生感动万分,增强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生命(自己)的意识。
与此同时,学校加强了以感恩教育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精心组织受助学生为资助者写感谢信,寄贺年片,教会他们懂得知恩回报的道理,激励学生们勤奋学习,长大后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以此为契机,广泛实施 “爱心传递”工程。课题组成员加强与爱心人士的联系,通过对结对帮扶的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的了解,远方的爱心人士也不断地通过电话和网络的形式,为孩子们送生活及学习用品,关注他们的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受助的孩子穿上邮寄来的新衣服,照了照片再回传到爱心人士的手中,进一步密切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让爱心捐赠彰显出大爱,在心与心之间得到永久的延续。
六年级有个叫吴全兴的孩子曾经显得有些怪异,左手总放在衣兜里,回答问题时有些结巴,几乎不参加班级任何活动。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他的父亲去世早,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也过得十分拮据,小时候由于无人看管,左手曾被烧坏,手背全是烧伤,食指还短了一截,因此很是自卑。得知这一情况后,班主任让同学们主动和他接触、交往,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再找一些反映身残志坚人物的书让他看。上课时常表扬他,鼓励他积极回答问题,并为他申请到了“爱心资助款”。慢慢地,他开始变得活泼,逐步地找到了自信,左手也不再藏藏捏捏了,成绩也提高了许多,甚至愿意去帮助那些成绩差的同学了。毕业考试时,他取得了全校数学第一的优异成绩,和正常的孩子一样顺利开始了他人生的转折。
五里村一个叫石绍蕤的小姑娘,由于家庭十分困难,每天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但她学习十分刻苦。实施爱心教育工程以来,作为首批受益的贫困学生,石绍蕤十分珍视难得的学习机会。资助她的是山东的一位名叫迟美香的阿姨,每年寄给她200元,解决她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为了报答这位好心的阿姨,石绍蕤把迟美香的名字写在床前的墙上,提醒自己好好学习,知恩回报。天道酬勤,在小学毕业考试中,石绍蕤以优秀的成绩荣获当年全县小学优秀毕业生的桂冠,被誉为“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
爱是教育的起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课题组的影响下,全校师生都得到了潜影默化的感染,每个教师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对学生的关爱不胜枚举,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都高度地关注学生。每年的“六一”节,老师都自己掏钱给学生买礼物,看到贫困学生的衣服破了或者是鞋坏了,老师们会自己掏钱为他们买,或把家里适合学生的衣物或用具给孩子们穿用。学生生病了,老师会背着他们去看医生,再送回家,关怀备至,像妈妈一样„„校园内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氛围,学校的教学成绩也是节节上升。
通过这一系列的爱心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是校园的天使,学校是天使的乐园”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让学生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健康快乐成长,学生们在勤奋学习的同时,心智得到健康的成长,学校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浓郁,教学成效十分明显。
三、成果主要内容
通过实施“爱心教育”与“感恩教育”的特色教育活动,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1、通过实施爱心教育,教师师德师风得到提高,敬业精神更强,多名教师荣获县级以上表彰,荣获的称号有“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县级智力支教教师”“教育宣传先进个人”等,在业务上多名教师荣获教育教学评估奖、优质课竞赛奖、演讲比赛奖。学校教育教学成绩得到提升,学校进入全县班级前10位的教师就有18人次。其中有两名教师学科成绩还位居全县第一名。由于爱心教育的推行,课题组成员邓长荣当选为中国教育新闻网四川频道主办的“四川省2011阳光教师”,课题组成员樊艳被评为雷波县优秀德育工作者,课题组成员喻伟老师还获得锦城教育片区举办的优质课竞赛三等奖,教学成绩也在全县名列前茅。
2、学生的健康文明风尚得到提高,尊师守纪、团结奋进的氛围逐步养成,多个班集体荣获县级先进班集体,多名学生荣获县级“三好学生”,并在州级、省级、国家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在爱的阳光沐浴下,全体学生尊敬师长,勤学奋进,诚信懂礼,懂得谦让。学生尊敬老师蔚然成风,不论在什么地方见到老师,都会向老师问好,老师的口袋里常常会有学生塞进的从家里带来的水果、土特产等。得知老师生病了,他们不顾路途遥远不约而同地前去探望。母亲节、教师节时,他们制作爱心卡片,送给妈妈和老师。有一天,有位教师到教室上课,看到黑板上写着祝老师生日快乐的字样,才记起当天是自己的生日,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学校梁冰老师父亲因病去世,几十个学生闻讯后,顶着烈日上山去采摘鲜花,做成花篮送到殡仪馆,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追悼会上,在众多的花圈中,学生们送的花篮成了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在前来吊唁的宾客中传为佳话。
3、通过德育工作的蓬勃开展,学校成功举办了“迎奥运、庆六一”,“红歌启动优秀节目”、“童心向党快乐成长文艺汇演”等大型文艺活动。在今年建党90周年红歌启动仪式上,我校精心编排的节目《闪闪的红星》作为全县仅有的两个节目之一送州上参评。
4、文体活动及爱心教育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两届全乡运动会场上,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一个班级还囊括了全部项目的第一名,在全乡引起巨大的震动。运动会期间,还出现了许多感人的场面,为担心学生路途遥远体力不支,各班教师为学生免费带午餐。竞技场上,全校师生竭尽所能为运动员加油,喊破了嗓子。
学校努力争取家庭、社会的力量,在世界土地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进行环境整治,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大地震时积极捐款,实行爱心接力,让学生懂得爱,懂得感恩,获得社会及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誉。近年来学校声名鹊起,《山村飞出金凤凰》、《爱心托起希望的太阳》等节目在雷波县电视台校园风景线栏目播出,《雷波 社会各界为五里苗圃希望小学送温暖》在凉山新闻联播播出,《播种爱心与希望的五里》在凉山电视台民生栏目播出,《远方礼物贺新春 真情暖透学子心》、《爱心助学 回馈母校》在凉山电视台今晚8 00节目中播出,《与留守儿童一起过中秋》还在四川新闻联播中播出。
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归宿。通过开展关爱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教育实践课题研究,学生在校园里得以快乐地生活,拥有了幸福的童年;教师得到了专业成长,品味到了精彩的人生;让学校得到了和谐发展,正在向县内村级学校第一,州内知名学校的目标奋进。
“让学生拥有幸福童年、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办和谐发展的育人事业”──这是我校开展爱心教育和实施感恩教育的一贯宗旨,也是开展关爱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实践证明,在学校教育中,从校长到教师在其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上时时、处处、事事都体现着爱,就能促使学校教育办成真正造就具有时代精神的,个性和谐发展的育人事业。
四、问题与思考
对贫困留守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让他们在校园内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但由于他们的贫困现状是长期的,家庭的贫困现状一时还得不到根本的转变,致使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小学毕业后被迫辍学打工,缺少继续学习的条件;还有不少留守孩子长期留守,缺乏家庭关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家长带着读书的孩子四处游走,结果学习环境不变更换,导致学业延误或荒废。而这些,凭我们一所学校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长效机制,为他们的成长、成人、成才提供切实的保障。所以我们呼吁并祈求各级政府和更多的相关部门与我们一起来关注贫困留守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问题。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姓名 邓长荣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dcr330311@163.com QQ号 35026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