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课课后反思及体会
首先我需要在上课前发动同学们为我的授课做一些简单的准备。当天下午放学前,我便在全班同学面前发出了倡议,希望同学们能够配合我的上课,可无奈的是,同学们都是应和的多,行动的少。也许是因为次日要进行的三天两夜拓展活动吸引了同学们的所有注意力,当天仅有五六位同学响应了我的号召。都说“万事开头难”,我现在可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这种感受了,我只好寄希望于能在拓展活动的空余时间说服同学们来帮助我了。
可是我这一份希望不久后也落空了。内务整理、体能训练、篝火晚会、观看电影……一项接着一项的活动使同学们疲惫不堪,仅有的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我怎么好意思让大家放弃这段“大好时光”来帮助我做课前准备呢?怎么办?我一时没了主意。拓展训练之后就是双休日,要怎么请同学们帮助我做课前准备呢?我苦思不得其解,这一想就到了周一。
周一这天我早早的到了学校,放下书包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来一个个说服同学们。我想上过课的同学应该更能体会我需要帮助的感受、更容易被说服,所以我首先找到了已经讲过课的小z。“小z,我明天要上课,需要用一些资料,你能不能帮我写下你的挫折经历和应对方法?”我对小Z说道。“啊?班长我不会写啊!”没想到小Z一脸苦瓜相。“啊……”我万万没有想到小Z会这样说。“小Z你帮帮忙啦!只是写一下挫折经历和应对方法而已啦,很简单的!帮帮忙吧!”我不甘就此放弃,发动三寸不烂之舌老说服小Z。这招果然有效,小Z很快就同意了。呼!我在心里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然后又凭借这种方法说服了好几位同学,为我的讲课收集了足够的资料。随即我利用这些资料备好了课,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了相关的ppT。
转眼就到了周二的下午,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走上了讲台。我用投影仪放出做好的ppT,同学们都感到很新奇,教室里也格外的安静,我不仅在心里偷笑着:真是“旗开得胜“啊!随后我利用王老师给我提的建议:将整个课堂学习设计为知识竞赛的形式,向大家说明了游戏要求。紧接着我配合ppT的内容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回想你在成长过程中的挫折经历和应对方法,然后来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教室里静得出奇。一分钟过后,我对大家说道:“有没有同学已经想好了?”教室里依旧鸦雀无声,我不禁冒了一身的冷汗,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冷场了!我有些慌乱,但还是镇静下来。“大家好好想想看,你有没有考试失利的挫折?你又是怎么样解决的呢?”我尝试着引导大家回忆起有关的挫折经历。可还是没有任何同学举手。这下我沉不住气了,只好点同学回答。“小y,你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挫折经历吗?”我点起了一位平常在我的印象中能说会道的同学。只见他一脸惊愕,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心中暗叫不好,但我还是努力微笑着问他:“请问你有没有什么战胜挫折的经历呢?”“额 ……这个嘛……额……”看到他一脸不知所云的样子,我的心一点点的沉了下去。有没有人来救场啊!我在心里呐喊着。这时我看见有小L正看着我。难不成他是想回答但又没有胆量举手?我心中的希望又燃烧了起来。果不其然,小L没有辜负我的期望,顺利地回答出了问题。我转过身,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加分。同学们一看别的组已经有了加分,多少都有了一些斗志,慢慢的就有同学开始举手了。我提到嗓子眼的心也平平安安的落回了肚子里。
后来我又引导大家将同学所举出的事例与课本上的概念进行一一配对。不过由于我在安排环节时考虑得并不周全,以至于我需要一次次的提醒同学们有关的事例,但所幸的是进行的还算顺利。意外是在小Y 同学回答时发生的。一看平时极少举手的小Y 腼腆地举起了手,我毫不犹豫的点起了他。“我觉得这个事例属于合理发泄法”小Y 如是说道。啊?合理发泄法?等一下,我记得这个事例应该属于注意转移法呀!我一下懵了。我必须纠正小Y的这个错误,可我又不想让小Y 感到难堪。怎么办?我的大脑飞速运转着。对了!我灵光一现。先让小Y 坐下,然后对大家说道:“同学们同意小Y 的意见吗?又没有不同的意见呢?”这样一来同学们就发现了问题所在,马上纠正了过来。真是好险啊!我不禁感叹道:当好一位老师真是不容易啊!
最后我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当面对挫折时是‘孤军奋战’地战胜挫折还是在老师、家人、朋友的帮助下‘众志成城’战胜挫折更胜一筹“的讨论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看着教室里齐刷刷举起的十几双手我的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同学们都踊跃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他们的回答也让我啧啧称奇,稍加总结后我的授课就结束了。
最后同学们和王老师对我的授课进行了评价,有的同学说我的讲课方式新颖,采用了知识竞赛的形式(当然这是得益于王老师提的建议),有的同学说我做的ppT效果很不错,还有的同学觉得我的准备非常充分等等,最后王老师指出了我的问题:环节设置的顺序有所颠倒,并告诉我了具体的解决方法。这些评价我都认真的牢记于心。
通过这次当小老师的经历,让我感到了做好一位优秀的老师的艰辛,也让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让我从这次课中看清了我自己,明白了我的优势和劣势,让我明确了今后学习奋斗的方向。感谢王老师能给我这一次机会和对我的淳淳教导,因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此授课都将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得、难忘的经历。
第二篇:初中政治课教学体会
初中政治课教学体会
摘要:初中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是不相同的,因为它本身具有严肃性、敏锐性和它独特的时代性,所以政治课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常备常新。如何教好这门学科笔者通过实践有以下四点体会:一要经常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二要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三要摆脱“应试”教学,开拓新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上的尝试。
关键词:学生
教育者
教学方法
初中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是不相同的,因为它本身具有严肃性、敏锐性和它独特的时代性,所以政治课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常备常新。如何教好这门学科笔者通过实践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经常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
经常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经常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是搞好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前提,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原则,是把德育工作寓教于本科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教学中的重要发源。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就能了解学生在各个不同时期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我们阜阳市既是淮北的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京九铁路交通运输大站,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日趋活跃的一个大市。由于受这种大环境、大气候的影响,又受小市民意识和小农经济的制约,部分学生误认为学点东西用处也不大,“只要能搞到钱就是本事”,真善美,假恶丑难以辨别,是非难以分清,人生价值难以平衡。我在二年级教<社会发展简史>时,讲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时,就碰到学生提出: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那么多优越性,那么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那么发达?我们的香港、台湾为什么那样富?我们的国家为什么那么穷?” “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还有几个?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到底在哪里?”由此可见,真是人小心中存疑大。还宥同学对我国在改革大潮中出现的一些失误,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分析,乱责怪。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要经常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成为他们的知己,只有这样做,在政治课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空谈和说教。
二、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是一种无声的育人方式。要有丰
富的科学知识,有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居高临下,侃侃而谈。
丰富的知识,在于勤学、勤思、勤写。作为政治教师要比较系统地学马、列著作,毛泽东选集。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的论著,坚持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经常不断地看报纸,如<人民日报>社论,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决定和意见,做读报摘要,搜集有关资 料并积累起来备用。
三、摆脱“应试”教学,开拓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不固定的,其核心内容是要教活。要活而不能离本,不能“放野马”,活不离准,不能“乱弹琴”。要改变那种死记硬背的传统式的思维方式,要开拓学生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路。政治教师,要敢于自我牺牲,大胆地抛弃那种“应试教学”的紧箍咒,创造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的指导下去观察,了解实际;在实际中去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采取的方法是:利用第二课堂,搞社会调查,如讲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一节时,采取先调查后上课的方法。调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城乡人民生活的变化;特别是自己家庭的变化,要求实事求是写好调查报告。不少学生通过调查,写出的调查报告,有血有肉,有性有理,有论有据,生动有趣,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不少同学十分感概地写道:“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在调查的基础上再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比从课本到课本实际得多,生动得多,有效得多。拟好提纲,搞点民意测验。如讲“公民的基本权利”时,事先拟出几个方面的问题,布置给学生,当作一次作业来完成。结果学生对“公民享有平等权”中的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持否定态度的占班级人数的70%多;对“选举权”的行使持怀疑态度的占班级学生的41﹪强。通过测验,告诉教师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二是学生持这种态度的缘由何在;掌握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课堂教学就会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现实性,才能使学生口服心服。抓住时机,搞些课堂辩论。在课堂辩论时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学生在写“质疑条”中暴露出的一些模糊认识,就可把它们归类整理成带有普遍性的认识问题,放到课堂上去展开辩论。
四、教学方法上的尝试
2006年的中考政治试卷突出体现了知识性,综合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它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还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迁移,灵活应用和创新能力。它克服了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拿到高分的倾向,代之以具体材料或情境为载体,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并且紧密的联系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为了使学生适应开卷考试这种形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教师怎样“教”的同时还应研究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下面,我就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提问,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思维从问题始”,提问既包括教师的提问,也包括学生的提问。1.教师提问
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贯彻分层教学,分层要求的教学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特别要积极诱导和鼓励“差生”发言,对他们发言中的正确部分或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们发言的自信心。例如:在讲“垄断资本的对外掠夺”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1)。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必然表现?(3)。早期的资本主义殖民掠夺和进入垄断阶段后对外掠夺有何不同?(4)。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能否说明整个世界已天下太平?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2.学生提问
古人云:“不耻下问”,自古以来,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知的丰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问,善问。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后,先由其他学生或集体讨论来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来点拨。例如,在讲“祖国统一和民族大团结”这一内容时,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就提出了如下问题:(1),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那国家通过什么政策来维护这一关系呢?具体措施有那些?(2),也有同学提出:既然各民族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那么为什么直到近年才去开发 3
西部?这对少数民族来讲好象是不平等的?(3),少数民族的自治制度和香港澳门的自治有什么区别吗?可以看出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提问的问题还是有一定深度的,也说明他们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学生通过讨论后,第一个问题基本能明确,知道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区。第二,第三个问题涉及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和“一国两制”的构想,学生掌握的知识较模糊,教师应作讲解和区别。通过双向提问使学生在理解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
1、《政治理论课“结构整体式教学法”探析》(《教育与职业》孙云2004 第23期)
2、《初中政治课教学模式刍议》(《青海教育》吕静海2006 第3期)
3、《政治课教学的揣摩•反思•增效》(卞国美《吉林教育》 2008 第2期)
第三篇:思想品德教学课后反思的体会
思想品德教学课后反思的体会
麻栗坡县八布中学罗治发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追求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和知识,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而反思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仅仅把学生理解和接受系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知识、观点作为核心目标,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心理方面的发展指导,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的理解、体验与感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思想品德课课堂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打通课堂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让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构建“体验—探究—感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探寻,在探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一、提高认识,制定具体的措施
1、认真组织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研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重点要围绕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改革进行,要组织教师多看有光盘和有关资料,让学校骨干教师多上示范课、观摩课,多研讨,多作课改教学反思。
2、根据实际制定出实施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具体要求,抓好细节。教师的备课、课堂导学案、学生的讨论交流、展示提升、教师的点拨拓展和达标测评作出具体的要求,形成文字材料发给每一位教师。
3、课前要准备充分,抓好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坚持集体备课,发挥备课组的智慧,不仅要有教学目标和练习题,要有具体的预习方法的指导、问题的设置、讨论展示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疑问、提出疑问、分析和解决疑问。
4、积极指导、引导学生展示。展示是课堂上关键的一个环节。学生的展示仅是展示怎样?关键还要展示为什么这样做?根据是什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多进行追问、质疑、补充。
二、认真总结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1、学会反思,成就自己。这给长期立足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触动原先的固有的一些观念,引发我更多的思考。我学会了反思,并且知道教学中要善于反思。
2、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一名教师,知识的储备是必须的,就好比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不储备足够的弹药,根本就无法冲锋。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一桶水要是放时间长了,虽还是一桶,却已经臭不可闻。如若一名教师只满足于储备一桶水,而不在意自己储备的一桶水是否已过了保质期,那结果,学生自然是受害者。做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我们常常发现,知识更新的速度往往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就好比数码产品,今天刚买来,一觉睡醒,第二天就变成跳楼价产品!因此,要储备知识,并及时更换知识,是每位老师必做的功课。要学会学习,不断的学习,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3、教师的价值是自己努力争取的。如果一位老师的讲课缺乏了专业知识的支撑,变成谁都可以评论,那教师的价值就如同沙子一样廉价。因此,教师的发展必须追求专业化,只有专业,才有价值。因此,教师有没有价值,不是社会给予的,而是自身努力创造争取的。
4、在合作中共同提高。三人行必有我师,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和分享,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知识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需要不断地总结,能力需要不断地锻炼。有付出必定有收获。在教学过程中,写作业,发评论,参加研讨,忙得不亦乐乎,保持高涨的热情和不懈地追求知识的精神。讨论直击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困惑,切合教学实际,给我们指引了课改的方向,让我们深受启发,引起深层次的反思。
三、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1、课堂上,学生小组讨论没有落到实处,走过场。一是没有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刚刚开始讨论就被教师中止了。二是学生讨论教师没有方法指导、没有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不能设置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分析和解决疑问,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集体智慧得不到体现。
2、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没有发挥好,兵教兵、兵练兵、生生互动没有得到体现,还只是停留在师生互动、一问一答的层面上。
3、小组活动时,任务分工不明确,有时只注重了少数几个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如每小组派一到二人写黑板时,其他同学无事可做;一个小组在展示时,其他小组的同学没有认真思考,所以,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来,不能质疑。相当一部分课堂成了少数精英学生的展示舞台,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到锻炼,有的学生即使展示了,也只是看着学习资料念一遍,并不是自己思考或小组讨论的结论。
4、学习展示不够,展示不能深入,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对练习的核对答案上。学生进行点评、追问、质疑、补充的比较少。
5、教师点拨太多。新的课改课要求教师只是在学生展示不到位、达不到深度和广度时,才进行精析精评、查漏补缺和归纳总结。
总之,通过反思活动,不仅使我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水平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增进了学校老师之间的感情,收益很大。当然也使我看到了与优秀老师们比较自己所存在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向优秀老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加大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研究,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第四篇:政治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政治这门课,往往被认为只要读读背背成绩就上去了,因此有些学生课堂上就少了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便成了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成绩,非让学生产生兴趣不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若要学生乐学,教师必须做到乐教。因为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即“亲其师,才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自身做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会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优者不偏爱,学习差者不歧视,了解学生,理解差生,关心差生,多鼓励,少批评,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的自卑感逐渐消失,激发起他们勤奋好学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多提问,多鼓励,多辅导,让他们在点滴的进步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从教师那里受到鼓舞、鼓励,从而尊重教师,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他们在听课过程中,就能全神贯注,听得投入,学得扎实,记得牢固,理解得透彻,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
初中生仍不减好动、爱玩的特性,好胜心、自尊心也强。教学中采取多种有趣的手段,寓教于乐,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感知清晰,乐此不疲,思维主动、活泼,记忆也比较牢固。例如,有时练习课,教师往往布置完要求掌握的内容后,就让学生默记,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这种老方法,对于一小部分意志力强的同学,能自觉主动地去记、去背;而大一部分同学则不专心,记不住。我便采取一系列活泼有趣的游戏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之感兴趣,愿意去背。一会儿我点名让学生回答;一会儿我让会的同学提问别的同学,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紧张而愉快地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以上这些,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尝试,这样做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
第五篇:政治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1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深感初中思想品德课难上,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的体会是政治课没有新意,枯燥无味,这极大地影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我觉得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无论从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上都应该深深反思,找出应对之策。针对目前思想品德课出现的新情况,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提出几点反思。
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的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
二、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责任了。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学生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
兴趣活动和小论文比赛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二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进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团结和友谊。兴趣活动和论文比赛的组织简单易行,我想值得每一个政治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
四、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第一源泉,新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活动,这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讲《合作、竞争》时,我组织学生做“绑腿双人跑”的游戏,学生通过体验、比较、思考、感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如教学《文明交往礼为先》时,让学生以小品表演的形式,模拟星期日同学来我家做客的情景,学生在观察小品的同时,思考这两位表演者用了哪些礼貌用语,在观察、思考、反思中使学生懂得了在交往中要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无定法,但要改变目前的现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只有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利弊,在课后进行认真的反思,分析课堂上的所得所失,才能为我们今后的思想品德课提供宝贵的经验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2
我在经历了多年的思想品德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后,渐渐认识到,在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上好思想品德课。
一、充分树立政治教学新理念,多多运用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的本质看作是学习者调适心理的过程,这种心理,既包括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系统的、可以从多种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在具体情景中所形成、与具体情景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要求师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生活世界的多元理解,并通过合作性探讨建构起世界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习者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或支架式教学的模式,主动创设开放的、充满着意义解释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二、注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
在情景教学中,运用各种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诚然,在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不过,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还得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下深工夫。
1、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
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特别是在实施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较好的启发性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
(1)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
(2)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
(3)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穿插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很重要。因为思想品德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觉
得,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如此,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动机与兴趣。不过,要贯彻这一原则,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把握它在不同教学阶段上的不同要求。
(1)在阐明教材理论知识阶段,也就是新教材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材料使学生感知与理解教材。这时我们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动具体形象的、又能准确反映教材理论知识的实质的实际事例进行教学。
(2)在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阶段,即课本知识的应用。这时,我们要着重联系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重大社会实际,以及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行为问题应用知识,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比如,在进行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教育时,我联系到2013年6月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重大时事政治,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视,以及这一事件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比如,在讲到坚持真理、反对谬误、破除迷信这一知识点时,我联系到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的邪教组织“全能神”2014年策划的5-28山东省招远市麦当劳快餐店命案的社会实际进行教学,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迷信思想的重大破坏作用,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倡导研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始终,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要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以便获得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与技能。这显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要能解决问题,始终是学习的中心任务。思想品德课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我们可以主导学生自己去通过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出提纲(搭起知识的支架),分析探索问题,寻求问题的最终解决,自主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和世界的意义;而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我自己先行为学生理订好知识学习提纲(即知识支架),让学生带着所列问题去预习教材,并试着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带着尚未解决的问题参与课堂学习,以最终解决“所有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理解和世界意义的建构。
另外,研究性地完成作业也很重要,要正确发挥作业本后面的参考答案的作用。时下,大部分思想品德教师都是把思想品德作业本中的参考答案直接撕掉的,这当然有一定道理。而我的做法,是保留这个参考答案,让学生根据课内、课外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首先试着做完作业,再行对照订正,并在错误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者也可以直接参考解答作完题目,但要求必须在作业本上分析清楚作答理由与过程。这种做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