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级救护培训总结
2010-2011第二学期初级救护培训总结
本学期由红会组织的初级救护培训于5月3日下午1点在2号楼306教室如期举行。现场教授同学们包括心肺复苏,三角巾包扎,止血,骨折固定等救护项目。通过活动前期的宣传此次共有47位同学来到现场参加了培训。
一、培训过程
培训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由于是这次把两个部分放在同一天上课,工作人员很早就来到教室,将活动所需材料,如假人模型,三角巾,止血带等搬运到现场,宣传部的同学做好签到工作,并把三角巾等分派给每一位同学。下午1点,培训正式开始。
首先是理论课,这次由外联部的秦奇同学主讲,为同学们讲解了一些血管的位置,如颈部动脉等等,并向大家示范了若动脉出血该如何处理。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跟着学习,也适当的做些笔记。接着,讲到关于心肺复苏的急救常识,秦奇同学对人体模型进行了心肺复苏,使得现场气氛更为活跃,大家都跃跃欲试,同学们也与小老师形成了互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紧接着是实践课,由两位培训过的小老师,宣传部的苏鹏同学及外联部的华亦凡同学给大家上课。教学内容有关三角巾包扎、止血等部分。小老师们耐心地演示每一步动作,台下同学们两人为一组,认真地学习学习如何用三角巾分别对头部、眼部、手部、双肩、膝盖等受伤部位进行包扎,让每位同学动手实践的同时也让大家充分了解到包扎是救护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及时与正确的包扎才可以更好的保护伤口,减少疼痛。
二、总结与需改进之处
1.此次培训现场总体上来看有条不紊,十分有序,参加培训的同学们也十分配合,整个活动在下午2点45分左右完满结束。
2.首次采用理论与实践课放在一起上,发现这样使整个活动时间更为紧凑。也能使来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更好安排时间,避免了一部分同学能上理论课却因为别的原因上不了实践课等的特殊情况。(参加人数不超过60人时可采用)
3.不足之处是在实践课最后的考核环节,由于名单分开来有2张,造成一些同学的名单在另一张纸上,为考核时确认名单增添了一些小麻烦。此外,由于只有2个小老师要一下子检查50位同学,有点忙不过来,建议以后名单可打印在一张大纸上,并多打印几份分派给每位小老师,方便检查时用。还可以安排签到人员参与一起检查考核情况或分组考核,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总的来说,此次初级救护培训顺利结束。而参与其中的干事们协调互助,共同配合完成,我们会不断总结每一次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把红十字会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商院学子。我们会做得更好更出色。
第二篇:初级救护员培训试题
镇江市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
单位名称: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1.5分 共60分)
1、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 工作的 团体,她以 为宗旨。
2、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 外的环境下,由 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措施以争取有利的 救治时间,减少。
3、“第一目击者”是指、的人。
4、救命的黄金时刻为 分钟之内。
5、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通常用
法打开气道,对成人打 开气道时,要使
与
连线垂直于地面。
6、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
次,每分钟呼吸
次。
7、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超过 分钟,脑 功能即不能恢复。
8、气道梗塞施以海氏手法时,腹部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 的脐上方
横指处;胸部冲击的部位是。
9、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成人及儿童在 ; 胸外按压次数为每分钟 次,按压深度成人至少为 厘 米、婴儿大约为 厘米。
10、单人心肺复苏时吹气与按压之比成人为。
11、心肺复苏ABC中,A为、B为、为。
12、创伤救护包括
、、和
四项技术。
13、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主要有
、和
等。
14、大动脉出血时,其表现是、、。
15、出现骨折的伤病员一般表现特征为、、、和。
二、判断题:(每题2分 共20分)
1、刀伤的急救处理时首先要拔出刺入体内的刀具。()
2、使用止血带者应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并每隔1.5小时放松一次。()
3、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
4、为避免损伤桡神经,上肢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臂的上1/3。()
5、腹部开放性损伤后肠管外露,原则上要回纳肠管后再行包扎。()
6、口对口吹气时用力要适当,过度通气不必要,而且有害。()
7、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松开的时间相等,松开时手掌应抬起 离开胸壁。()
8、按最新规定,非专业救护售货员在施行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 比,单人操作为15:2,双人操作为5:1。()
9、救护人员在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前,不应对断骨进行复位。()
10、肢体断离后,离体肢体应清洗干净后随伤病员一起转送。()
三、简答题:(共20分)
1、凡遇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着重告知对方哪些情况?(8分)
2、气道异物梗塞时伤病员有哪些表现?(3、骨折固定的目的是什么?(6分)
6分)
第三篇:初级知识救护培训小结
初级知识救护培训小结
活动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收获,首先,我们知道了很多以前从未听过,或者知之甚少的东西,比如说红会的标志还有其他形状,比如说红会的创始人是某某某,比如红会的创立时间及发展历程。这些对从前的我们来说都是很遥远的事情,基本不太去关注或者说不太有印象,但经过这样系统的讲解,我们有了很深的感触。原来以前的自己真的很无知。
后来的一些基本救护知识的讲解,更是让我们觉得非常有用,比如很现实的问题:遇到溺水者怎样急救,遇到火灾怎样自救,遇到一些自然灾害怎样将伤害降到最低„„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打急救电话还有那么多的讲究。印象里,急救电话谁都能打,没想到如果不像这样上一次培训课根本不了解怎样正确的将伤者的情况讲清楚,为其争取到更大的生存机会。
活动中主讲者首先示范了几种基本的包扎方法,包括头部、胸部、手臂、手掌。其中头部包扎,重点是“齐眉露耳”并且三角巾的两端要在枕部交叉,这样才能保证很好的固定。此外还强调了遇见突发情况的应变方法等。每演示完一项,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地上台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来明确动作要领。这样下来更有利于同学们掌握好方法。压轴的可谓是心肺复苏了。主讲者详细地讲述了从唤起昏迷人的意识到人工呼吸再到最后的摁住胸部。整个过程虽然复杂,但同学们的热情不减,依然踊跃上台进行练习。
这次活动所讲所授的救护知识虽简单,但却是非常地实用。同学们通过听讲﹑参与实践,很好地了解了红十字会。同时,也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学到了切实由用的基本救护知识,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增添了一份保障。总的来说,本次活动积极有益!同学们获益匪浅!
第四篇:现场初级救护培训心得体会
现场初级救护培训心得体会
你;某一天,也许被困在失灵的电梯里;某一晚,你的亲人朋友突然晕到;某一刻,居住的地方突发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此刻你能做什么?你会做什么?为自己,为家人,为身边的人?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奉贤区红十字会举办的“迎世博学急救”现场初级救护培训,使我感触颇深。当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节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类的交往日趋频繁,人们的生活空间在不断扩大,各种灾难和意外伤害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因而人们对保护身体健康和掌握急救技术的要求极为迫切。作为一名工作十余年的医务工作者,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接触到了和医院临床工作不尽相同的医疗观念,它主要立足于现场,侧重于现场急救包括现场的心肺复苏术,主要通过简单易行有效的急救护理技术:有现场创伤,止血,骨折固定,搬运等手段,来挽救伤病员的生命,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所以它主要有两个并重的内容:既“救”和“护”。.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入了解了当今现场救护的最新理念,现场救护是指事发现场,救护者对伤病者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和心理救助的活动。它是院前急救的组成部分,是急救的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把有效的初级急救措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伤病者身边,维护他们的生命。也知道了它是建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加强和巩固了心肺复苏知识及创伤现场救护技术,掌握了对意外伤害,常见急性中毒救护,灾害逃生与救护等知识。
生活中挑战多多,灾难多多,如何在危急的关头挽救脆弱的生命?懂得急救知识技能,在危 急的时刻就能挺身而出打开一个生命的通道,这就是我对这次培训最深的体会!
20015-9-27
第五篇:初级卫生救护知识培训复习题
初级救护员培训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 人道主义 工作的 社会救助团体,她以 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2、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 危重急症、意外伤害 外环境下,由第一目击者。
3、“第一目击者”是指 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
4、救命的黄金时刻为4-6分钟之内。
5、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通常用 仰头抬颌 法打开气道,对成人打开气道时,要使 下颌尖 与
6、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 60-100 次,每分钟呼吸 20次。
7、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超过 10 分钟,脑功能即不能恢复。
8、气道梗塞施以海氏手法时,腹部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的脐上方 2 横指处;胸部冲击的部位是 气道。
9、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成人及儿童在 胸骨中下1/2段(两乳头连线);胸外按压次数为每分钟 54 厘米。
10、单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之吹气比成人为 30:2,儿童婴儿双人操作时为15:2。
11、心肺复苏ABC中,A为 打开气道、B为 人工呼吸、C为 胸外心脏按压。
12、创伤救护包括 止血、包扎、固定 和搬运 四项技术。
13、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主要有包扎止血、加压止血、指压
14、大动脉出血时,其表现是 血液鲜红、喷射状、量多。
15、出现骨折的伤病员一般表现特征为 疼痛、肿胀、畸形 和功能障碍。
二、是非题:
1、刀伤的急救处理时首先要拔出刺入体内的刀具。(×)
2、使用止血带者应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并每隔1.5小时放松一次。(√)
3、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
4、为避免损伤桡神经,上肢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臂的上1/3。(√)
5、腹部开放性损伤后肠管外露,原则上要回纳肠管后再行包扎。(×)
6、口对口吹气时用力要适当,过度通气不必要,而且有害。(√)
7、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松开的时间相等,松开时手掌应抬起离开胸壁。(×)
8、按最新规定,非专业救护售货员在施行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为15:2,双人操作为5:1。(×)
9、救护人员在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前,不应对断骨进行复位。(√)
10、肢体断离后,离体肢体应清洗干净后随伤病员一起转送。(×)
三、简答题:
1、凡遇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着重告知对方哪些情况?
答:
1、报告人的电话号码及姓名;
2、伤病员所在的准确位置(尽可能指出附近的显著标志);
3、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4、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受伤人数;
5、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2、气道异物梗塞时伤病员有哪些表现?
答: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呛咳,反射性呕吐,呼吸困难,紫绀,有的出现特殊表现等。
3、骨折固定的目的是什么?
答:
1、制动,减少伤病员的疼痛;
2、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
3、减少出血和肿胀;
3、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
4、便于搬运伤病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