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1-8月汽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2012年1-8月汽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8月,全国汽车产量150.14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同),环比增长4.48%,同比增长8.26%。其中,乘用车产量122.82万辆,同比增长10.00%;销量121.89万辆,同比增长11.30%。商用车产量27.29万辆,同比下降1.19%;销量27.63万辆,同比下降3.35%。1-8月,汽车产量1247.03万辆,同比增长5.19%;销量1247.47万辆,同比增长4.10%。其中:乘用车产量1001.42万辆,同比增长8.73%;销量995.40万辆,同比增长7.98%;商用车产销分别为245.61万辆和252.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15%和8.85%。
运行特点:
一、乘用车保持增长,商用车产销降幅收窄
1-8月,乘用车各车型累计增速均比1-7月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产销增速超过30%。商用车产销依然低迷,但累计同比降幅略有收窄;与1-7月相比,产销降幅分别缩小0.6和0.5个百分点。
二、市场集中度继续提升
1-8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1099.35万辆,同比增长5.5%;高于全行业增速1.4个百分点;销量占汽车销售总量88.1%,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三、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继续下滑。
1-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00.82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3%,占有率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181.70万辆,占轿车总销量26.4%,占有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四、汽车出口保持增长
8月份,汽车企业出口9.54万辆,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10.7%。1-8月累计出口67.54万辆,同比增长25.1%。
五、行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平稳
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1-7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2万亿元,同比增长8.0%;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9万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利税总额2371.36亿元,同比增长11.9%。
第二篇:2012 1-7月 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
2012年1-7月份全区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一、1-7月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宏观环境的不利影响,积极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
(一)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农作物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1.08亿亩,同比增长1.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503万亩,增长1.9%。今年全区大部分地区降水普遍偏多,农作物长势好于往年。畜牧业稳步发展。牧业牲畜存栏11263万头(只),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上半年肉类产量99万吨,增长5.7%;牛奶产量329万吨,增长0.5%,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有色工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实现快速发展。1-7月份,有色工业增长26.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2.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20.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6.5个百分点。能源、钢铁和化工等传统产业增速放缓。能源工业增长12.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钢铁工业增长8%,回落6.2个百分点;化工增长14.1%,回落10.6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压力有所缓解,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98%。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1-7月份,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29.5亿元,增长2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其中,有色、化工、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均超过50%,三个行业累计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3%,比上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能源工业投资增长6.2%,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9.5%,比上年同期下降8个百分点。截至7月底,全区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60项,增长40.4%。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沿黄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前7个月沿黄沿线的22个重点工业园区、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050亿元,增长15.5%,占西部地区工业园区的81%。东部地区加快发展,1-7月份东部五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比全区平均高5.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2%,高于全区平均4.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3.6%,高于全区平均13.2个百分点。
(五)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7元,增长14.2%;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5241元,增长15.1%。就业形势基本稳定,1-7月份城镇新增就业19.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5万人,安置“就业困难对象”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各项社会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提高幅度均在1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推进,截至7月底,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7万套,开工率61.2%。
(六)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7月1日起正式实施,鄂尔多斯市成为自治区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区域协作取得新进展,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81项,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1513.8亿元,增长14.8%。“走出去”战略稳步推进,新批准境外企业29家,对外投资达到10.9亿美元。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我区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多数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
(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1-7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5.4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降低6.9个百分点;货运量增长11.4%,降低
6.1个百分点。
(二)企业效益增长大幅下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87.5亿元,增长3.4%,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51.1个百分点。主要工业行业中,煤炭行业利润增长4.4%,回落38.1个百分点;有色行业增长0.3%,回落79个百分点;钢铁行业下降50.3%;化工行业下降24.2%。
工业品价格下降是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8月初秦皇岛港口优质动力煤价格每吨620元,同比降低220元;螺纹钢3780元,降低1390元;电解铝1.54万元,降低2410元;聚氯乙稀6300元,降低1200元。
(三)财政收入增长持续减缓。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1543亿元,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5.3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8亿元,增长12.3%,回落20个百分点。受经济增长放缓和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税收收入增长较大幅度回落。实现地方税收收入687.5亿元,增长10.8%,增幅回落26.6个百分点。
(四)需求增长速度显著回落。消费方面,1-7月份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83.3亿元,增长12%,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17.7个百分点。家电、汽车和住房消费都呈下降态势,家电类消费品零售额下降8.7%,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下降6.1%,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1%。进出口方面,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6.8亿美元,同比下降1%,比上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3.7亿美元,下降12.4%,回落65.8个百分点;进口43.1亿美元,增长6.7%,回落36.4个百分点。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一些经济指标在经过5-6月份的短暂回升后,7月份开始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7月份当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比上半年降低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比上半年降低5.6个百分点。一些经济指标呈持续回落的态势。1-7月份,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比1-5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率比上半年回落5.7个百分点。
三、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建议
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建议下一阶段要把保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落实第五次党政联席会议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防止经济增长由短期回落演变为趋势性下滑,确保完成年初预期的各项目标。
(一)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快项目审批进度,突出抓好新开工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努力扩大新开工规模。1-7月份,全区累计新开工项目总规模7478.8亿元,后几个月争取新开工规模达到8000亿元以上。工业方面,突出抓好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基地、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等重点领域的重点项目,力争工业领域新开工规模达到400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抓好公路铁路重点项目、城网农网改造项目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争取新开工规模达到1500亿元以上。社会和民生方面,加快基础教育、基层卫生、保障性住房和农村牧区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开工规模达到1500亿元以上。
加紧盯办上报国家重大项目。截至7月底已上报国家待批的项目总规模达到7000亿元左右,要积极争取国家核准巴彦淖尔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上都电厂四期、托电五期等电力项目,新街矿区红庆河年产1500万吨煤矿等煤炭项目,鄂尔多斯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示范和兴安盟煤化电热一体化等煤炭深加工试验示范项目,神华和大唐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阿拉善通勤航空试点、呼准东铁路、呼张客专、尼尔基水利灌区等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国家核准和出具路条的项目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
加快自治区权限内项目审核进度。1-7月份,自治区累计审批核准备案项目总规模9000亿元以上,后几个月要进一步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争取批复8000亿元左右。对于备案类项目,要做到即收即办,原则上要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于核准类项目,要大幅度压缩中间环节,原则上在一周以内办结;对于使用中央和自治区投资补助的一般社会公益性项目,只核定投资补助额度。进一步加强项目调度,对自治区各部门和盟市批复的项目实行按月调度制度。
(二)加大建设资金筹措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努力增加银行贷款。按照自治区第五次党政联席会议要求,完成了对在建、新建重点项目信贷需求的摸底调查,初步统计信贷资金缺口在3000亿元左右,已组织开展了银企对接活
动,要督促各大金融机构尽快落实贷款承诺。
引导扩大民间投资。认真贯彻落实各部委出台的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文件和自治区《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策划一批适合民间投资、成熟度高的中小项目,做好项目推介和对接工作,引导促进民间资金规范有序进入实体经济,实现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一是尽快出台《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管理办法》,抓紧设立内蒙古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创业投资基金。二是加强债券融资。积极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做好债券发行的前期准备和争取工作,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联合发行集合债券。争取内蒙古高等级公路、赤峰市城投、准格尔国有资产投资等企业债券获得国家批准。三是推动自治区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推进大中矿业、赛飞亚集团、凌志马铃薯等企业通过审批首发上市,加大对蒙西水泥、小尾羊、满世煤炭等企业的上市辅导力度,推动其尽快进入审核阶段。
增加财政性资金投入。加快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下达进度,将规划明年实施的保障性住房、重点公路、水利基础设施、地方医院、建筑节能和城市管网改造、中小学标准化校舍等项目提前到今年启动。尽快确定内蒙古交通投资公司筹建方案。
(三)推动产业布局调整。提升西部经济区产业发展竞争力,推动东部经济区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着力提升沿黄沿线经济带竞争力。推动落实《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确定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建设中央补助资金的使用方案,制定并实施《呼包鄂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规划》,推进呼包鄂的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东部经济区发展。认真组织实施自治区关于落实东北地区“十二五”振兴规划的分工方案和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实施方案,研究提出东部地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东部地区产业布局调整。
(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规范税费管理,降低企业负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有效缓解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等突出问题。
加快落实各项减负政策。一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促进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二是制定出台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对小微企业在减免国家规定的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免收项目范围。建议对涉及企业的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现行收费标准的50%征收。三是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对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实行挂钩联系制度,逐户研究制定解决方案,稳定骨干企业生产经营。对产品有市场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允许其缓交各项社保基金。
逐步降低用电价格。一是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部分行业实施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的紧急通知》,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工业企业在现行电价基础上给予补贴,进一步扩大电力多边交易范围,并适时提高电价补贴标准。二是抓紧协调国家批复我区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目前方案已经按照国家要求修改上报,要争取国家尽快批复。三是研究制定降低过网费标准的具体办法,推动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电价形成机制。现有存量发电机组与用电企业联合兼并重组的,按自备电厂管理。
努力降低物流成本。研究提出《自治区降低流通费用综合工作方案》。一是全面清理公路收费。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撤销违规收费站(点)的通知》,继续撤销收费期满的收费项目,取消间距不合规的收费站点,纠正各种违规收费行为。二是清理整顿铁路收费。以国家调整铁路货物运输价格为契机,对铁路收费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三是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对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的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摊位(进场)等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管理;对企业投资修建的农贸市场和超市销售农副产品所收取的高额经营权承包费或摊位(进场)费,要加快清理。
(五)努力扩大消费规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扩大农村牧区消费。加强农村牧区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力争 “农家店”旗县区覆盖率达到97%。巩固和扩展 “建材下乡”、“家电下乡”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支持政策,扩大农村牧区居民消费。
促进住房消费。改善住房消费结构,加快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增加有效供给。通过举办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团购普通商品住房等方式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加快研究制定调整首套房贷政策、减免房地产交易手续费等临时性购房鼓励政策。
培育旅游、文化、体育等消费热点。一是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扩大旅游客源市场,通过举办各种旅游专场推荐会、旅游会展、节庆活动等形式,做好旅游宣传促销,深度拓展“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活动。二是全面推进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实行免费开放,加快为已建成苏木乡镇文化站配备设备,提高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水平和质量。三是强化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启动“百县万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程,广泛开展体育进社区等全民健身活动,支持每个地区重点打造一两项有影响的特色活动项目,促进体育健身消费。
(六)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不断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抓紧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进一步努力提高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做好实施方案审核和工资总量核定工作。保持物价水平稳定。由政府投资或补贴建设农副产品平价商店,50万人以下中心城市建设20家以上,50万人以上中心城市建设40家以上。对政府投资建设或给予补贴的平价商店、超市销售的蔬菜、水果类产品和粮、油、肉、禽、蛋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继续实施居民收入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尽快发放2011年11月到2012年5月份的价格补贴资金。
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今年全区新开工保障性住房任务27.77万套,加上去年结转的31万套,今年在建任务58.77万套,全年计划建成或基本建成13万套。截至7月底,有10.77万套未开工,7.8万套计划建成或基本建成任务未完工。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今年计划新开工任务和基本建成任务按期完成。加快推进水、电、路、气、讯等相关配套工程建设,提高保障房入住使用比例。
(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一是深入推进资源型城市改革。积极争取将鄂尔多斯市列为国家发改委改革联系点,为上升为国家级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奠定基础。推动设立呼伦贝尔市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二是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时推行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加快修订完善煤炭等资源配置管理办法。三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清理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分类工作,加快研究制定《自治区事业单位分类方案》和《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继续扩面提标,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研究制定自治区“十二五”医改规划,出台《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意见》,提出医疗收费调整和补偿政策,加快实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跟踪落实在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签署的91个重点项目协议,以及与东三省、京津冀、江浙沪等省市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签署项目落地建设。二是抓好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满洲里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已获批准,要尽快组织落实,争取国家尽快批复《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措施。近期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就稳定外贸增长政策提出了7
个方面的具体意见,要尽快出台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意见,加大对口岸经济的支持力度。四是减轻进出口企业税费负担。组织开展一次对外贸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调查工作,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要确保外贸企业政策性税费优惠政策执行到位,保证出口退税资金及时足额退还。
(八)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结合国家近期出台的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挖掘《意见》支持政策内涵,拓展政策外延,创造性地用足用好中央政策,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
继续抓好政策争取和接用工作。目前我区已与26个部委签署了合作协议或落实了支持政策文件,还有20多个部委尚未出台支持意见,要加大沟通衔接力度,力争年底前争取到这些部委的具体支持政策。要对照《意见》和国家部委提出的各项支持政策,抓紧完善自身配套政策,制定完成《贯彻落实<意见>工作实施方案》,突出抓好政策细化和项目落地。要编制完善已列入《意见》的一系列重大规划,争取将我区的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相关规划。
加大对国家支持项目的跟踪落实力度。对于已上报国家的重大项目,要有专人跟踪盯办,争取尽快得到批复;对于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国家支持项目,要落实相关支持性文件,做好项目上报审批准备。对于国家已批复但未开工项目,要尽快开工;对已开工和续建项目,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尽快投产达效。
加强《意见》落实的组织领导。在8月底之前全面建立完善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领导小组会议和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与盟市间的沟通协调,及时将国家部委和自治区贯彻落实《意见》的支持政策和工作进展传达给盟市,切实帮助盟市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篇:2008年1-5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08年1-5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http://.cn2008年07月26日 01:29《中国投资》成品油价格调整对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对物价变动的影响,油价上调可能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对需求的影响,油价上调可能产生的对高油耗产业及产品市场需求的冲击及影响,如汽车消费市场文/杨萍
当前4大经济形势
消费增长状况较好。从反映消费状况的统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状况看,2008年1-5月,除了因遭遇特大雪灾增速较低的2月份,其他各月的消费实际增长速度都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2008年5月(当月)实际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2008年1-5月累计实际增速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下降。尽管从名义增速看,2008年2-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额同比增速与去年同期水平相近,两者相距始终不到1个百分点,但从实际增速看,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至少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由于国家统计局尚未按月公布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这里只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2008年1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及2008年1-5月其他分类价格指数数据做大致估计。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状态,但顺差规模下降。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08年1-5月,各月进口同比增速(当月)分别为27.5%、35.1%、24.6%、26.3%和40%,增长强劲,尽管国际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使2008年的进口价格水平高于去年同期,但由于2008年的进口增速显著高于2007年水平,所以扣除价格影响后的进口增长依然表现强势;各月出口同比增速(当月)分别为26.6%、6.5%、30.6%、21.8%和28.1%,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背景下,出口依然实现了较快增长;另外,除了3月份,其他各月的当月进口增速高于当月出口增速。在累计增速上,2008年1-5月,进口增速均高于出口增速(见图3)。由于进口增长加快,2008年1-5月实现的贸易顺差规模为780.27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75.13亿美元,降幅为8.8%。
生产者价格指数逐月上升。2008年以来,生产者价格指数不仅高位运行,而且持续走高,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更是连续3月以两位数的同比增速上升。2008年5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1.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8.2,消费价格指数为107.7。
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持续上升,不仅压缩了下游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带来消费价格指数进一步上涨的压力。
四川汶川大地震对2008年国民经济走势的影响
1.粗略估计固定资产损失规模在4500亿元以内。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甘肃、陕西、重庆、贵州、云南、湖北、河南等省市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四川损失程度最大。
四川省受灾最严重的市县有(排名不分先后):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江油、安县、北川、平武、青川、汶川等,历史数据显示,上述市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份额在5%左右。1997-2007年,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27026.7亿元。粗略估计,1997-2007年,上述受灾最重县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400亿元左右。
1997-2007年,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27026.7亿元,占同期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1%;分看,四川省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份额的间变化不大,始终保持在4%左右(见表2)。由于1997年以前重庆市属于四川省的统计范围,我们用1997-2007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份额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估算
1987-1996年的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按照上述方法,1987-1996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104255.2亿元,四川省在其中所占比重为4%,受灾最重市县在四川省的份额为5%,那么,同期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4170.2亿元,同期受灾最重市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208.5亿元。
将1987-1996、1997-2007年两阶段的估算值相加,可知,1987-2007年,四川省受灾最重市县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1610亿元左右。考虑折旧因素后,估计四川省受灾最重市县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左右。
在上述重灾区损失估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四川省其他市县、其他省市的受灾损失以及不分地区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损失,估计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4500亿元以内。
2.灾后重建将使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根据四川省政府汶川大地震第20次新闻发布会提供的信息,正在制定的四川省灾后重建规划实施的时序分为两个阶段:近3年(2008—2010年)以恢复重建为主,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突出可操作性;后5年(2011—2015年)以发展提高为主,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要求,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表3给出了不同灾后重建规模对当前投资形势的可能影响估计。总体上看,灾后重建会使2008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
其一,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成品油价格调整对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物价变动的影响——油价上调可能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对需求的影响——油价上调可能产生的对高油耗产业及产品市场需求的冲击及影响,如汽车消费市场。
第二个方面,成品油价格调整对物价走势的影响,两种不同逻辑,导致两种结果。
1)国内市场上下游产业或产品之间的价格传导
从国内生产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性入手,认为成品油价格上调将直接推高生产者价格指数,而生产者价格的上涨无论如何会带来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因为,在无法依靠自身生产率的提高全部消化上游投入品价格上升的影响时,生产者将不得不通过提高其产成品价格的方法转移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正是基于上述逻辑判断,在提高成品油价格的同时,我国政府决定:
——为控制调价连锁反应,这次成品油调价后,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出租车、液化气、天然气价格均不得提高。
——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采取增加财政补贴、进一步清理不合理负担解决。铁路货运价格、民航燃油附加标准以及公路客运价格允许适当疏导,但必须从严控制,由企业自行消化一部分成品油提价带来的成本增支因素,防止价格水平不合理上涨。同时各地要继续加大减免政府规费、减轻经营者不合理负担的工作力度。对已经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公路货运和水运价格,各地要加强监测,防止不合理涨价。对整车运输的蔬菜、生猪等鲜活农产品(17.73,0.28,1.60%,吧)过路过桥费一律予以免除。各地要切实做好粮食、食用油、猪肉、蔬菜等副食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努力稳定价格总水平。
尽管中央政府试图通过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努力减小成品油价格调整所可能产生的物价上涨压力,但是只要上述逻辑关系存在,就无法完全消除其影响。在全球能源和资源品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上调其通货膨胀预期,就是上述逻辑关系在现实生活的反映。
另外,即使全球石油价格只是维持目前的高价格,我国也将不得不择机再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因为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按照2007年11月确定的成品油价格,生产商收支平衡的石油价格大约是每桶人民币540元,亦即大约每桶78美元,而当前国际石油价格是每桶130美元左右,相差40%左右。
2)全球市场及一般均衡条件下价格变动
从全球石油市场供求状况和一般均衡关系出发,认为我国成品油价格上调将弱化全球原油价格上升的预期,遏制全球原油价格的上升势头,并可缓解粮食价格上升的压力和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形势的好转,反过来又有助于减轻我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首先,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价格发现,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价格不断走高的部分原因是投资者越来越担心产油国无法在今后10年时间里生产足够的石油来满足市场需求。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2007年全球原油消费量增长1.1%,略低于10年平均水平。2007年,我国净进口原油15928万吨,同比增长14.7%;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 约3.46亿吨,同比增长7.3%,达历史高位;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6.05%。由于我国原油消费量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外依存度较高,在全球原油产出基本平稳略有下降的市场条件下,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无法不看重中国的原油需求变动。
众所周知,低油价政策一定会激励石油消费,而油价上调则能对石油消费的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在油价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国际能源署(IEA)在其发布的2008年6月份月度原油市场报告中下调了2008年全球对石油需求的预测。由此可知,我国上调成品油价格将一定承担抑制国内原油消费的增长。
作为国际原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的放慢有助于缓解国际市场对未来国际原油供求关系的担心,原油期货价格因此走低。
第二,原油供求紧张预期的减弱,也会淡化生物质能源生产的迫切性,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有助于粮价的稳定。
第三,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9日在美联储波士顿经济年会上发表题为“通货膨胀分析中的突出问题”的讲话,指出,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是造成近年来我们经历的较高通货膨胀率的主要原因。那么,如果我国成品油价格上调能够一定程度抑制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上涨,将有助于减轻全球通货膨胀压力。
第四,2003年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期的特征之一是国内需求始终小于产出,2007年外部需求占GDP的份额达到11%。在此背景下出现的物价不断上涨,很难归因于需求推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的流动性过剩和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则难脱干系。因我国成品油价格上调而下降的国际贸易品价格将反过来有助于缓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
第四篇:2012经济形势分析
一、国际经济形势
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不容乐观,目前主要经济机构的预期多低于2011年。从债务缠身、复苏缓慢的美欧,到通胀高企、增速放缓的新兴经济体及,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全球经济似乎同步走到了在震荡减速中寻求转型的一年,世界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低迷。
二、国内经济形势
在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大的背景下,2012年中国将面临实体经济加速放缓、虚拟经济扭曲加剧和风险上扬、结构问题持续恶化的问题,面临增速下行、通胀上行与经济转型等短期与长期问题叠加的多重压力,同时还要应对欧债危机恶化的外部冲击和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复杂局面。
2011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为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定下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这个总基调下,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产业政策都围绕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这也是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总之、2012年国内经济总体会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
三、煤炭行业形势
2012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单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煤炭新增产能仍将逐步释放,煤炭产量能够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受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放慢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如果国际煤价能够在目前基础上保持相对平稳运行的话,国内煤价本身上涨动力并不足。
预计2012年我国煤炭可供利用量将进一步增长,达到37.93亿吨至38.48亿吨。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大行业的用煤量占我国原煤年消耗量的90%左右火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不会有明显下降(75%至77%),电煤消费量将达到18.79亿吨至19.29亿吨。钢铁行业2012年煤炭消费量将会达到4.81亿吨。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将达到1.66亿吨。
在煤炭需求增速放缓的同时,煤炭行业产能已经出现过剩,这将使煤炭价格难以继续上扬。此外,高耗能行业的开工率下降,继而减少焦炭、电力消费,将加剧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可能会导致煤炭价格下行。
第五篇:经济形势分析
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在宏观调控引导和市场机制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工业结构加快调整,钢铁、有色等产业集中度提高,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产量成倍增加,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大,落后生产能力淘汰步伐加快,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林牧渔、涉农产品加工、设备制造、运输等行业投资增幅扩大。特别是,针对房地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加强市场引导和调控,使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地方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今年各级政府对社会事业领域特别是农村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增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进展顺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家启动了在两年内解决2120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的应急工程建设。“两免一补”资助目标基本完成,中央免费教科书资助的贫困学生扩大到3000万人。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推进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取得新进展,中部各省也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东部地区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些资源加工和制造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全社会更加重视土地、淡水、能源、资源等的节约使用和集约利用,循环经济发展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取得初步成效。
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当前,应从两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一是要处理好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的关系。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
与此同时,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必须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一方面,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信贷增速逐步降下来,为稳定价格总水平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二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当前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采取有效措施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第一,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努力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当前,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力争使物价涨幅在后几个月降得多一些,为今后一个时期稳定物价创造条件。第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内需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经济增长速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经济自主增长力量,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鼓励发展新兴消费领域和消费业态,促进民间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同时,要高度重视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采取措施稳定外需,避免出口大幅回落对工业生产、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第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力求取得更大进展。调整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先决条件。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等突出困难,改善小企业发展环境。要遏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第四,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积极构建居民收入和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机制。
目前经济生活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从根本上说,这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问题,完全可以驾驭中国经济航船胜利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