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思想品德打印
《2013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思想品德》
第二部分课标考点自学问题
成长中的我A、认识自我:P4
一、青春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2.如何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3.如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烦恼?七上课本37页
4.怎样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5.青春期心理过渡主要表现有哪些?青春期会产生哪些心理矛盾?
二、情绪
6.最常见的情绪分成哪四类?
7.情绪的作用?
8.怎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如何正确表达情绪?七上课本68页
三、挫折
10.产生挫折感的原因?
11.挫折的作用?
12.应对挫折的关键是什么?
13.战胜挫折的方法?七下课本第五课67-69(关键词:目标、方法、热情、疏导)
四、意志、情操、情趣
14.为什么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
15.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什么?
16.坚强意志的作用?七下课本第六课75-77
17.如何磨砺坚强意志?
18.高雅的生活情趣来源于什么?
19.高雅生活情趣的含义和作用?七上第七课73页
20.庸俗生活情趣的特征和危害?七上第七课74页
21.如何陶冶情操,培养高雅情趣?
22.为什么要培养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
23.高尚情操的表现?
五、自我评价
24.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25.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26.如何全面认识自己?七上第五课45-48页
27.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七上第五课49-50页
B、自尊自强:P6
一、生命
28.29.30.31.32.33.34.35.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因?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突出的表现在哪个方面?七上第三课28页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更多的表现在哪些方面?七上第三课28页 如何发挥自身的独特性?七上第三课28页 如何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如何理解生命的涵义? 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七上第三课32页 怎样实现人生的意义? 1
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36.自尊的定义和重要意义?
37.知耻与自尊的关系七下第一课第六页
38.虚荣的含义和特点七下第一课第八页
39.自傲的含义
40.怎样尊重他人?七下第一课15页
41.如何维护自尊?
42.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43.自负、自卑与自信的区别?
44.为什么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七下25页乐观、进去、专注)
45.如何增强自信心?
46.自立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47.自立的表现?七下第三课:35页(学习自立、生活自立、处理社会问题自立)
48.依赖思想的危害?七下第三课40页
49.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50.自强的含义、主要表现和重要意义?
51.如何锻炼自强能力?
三、负责、正直
52.行为和后果的联系?
53.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54.为什么要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做出正确选择?
55.如何分辨是非,做出正确选择?
C、学法、用法P8
一、法律
56.法律的显著特征和最显著特征是什么?
57.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
58.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和联系?
59.法律的功能?
60.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特殊保护
61.为什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特殊关爱、特殊保护?
62.国家制定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
63.《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
64.四大保护的基本内容?
65.为什么要加强自我保护?七上第九课92页
66.青少年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七上第九课94页-96页
三、违法与犯罪
67.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
68.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
69.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70.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71.人们行为的底线?
7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73.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七下第七课第三框99-100页
四、诱惑、自我保护
74.不良诱惑的危害?
75.未成年人为什么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
76.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77.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78.已满多少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79.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八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
80.青少年如何增强防范意识?
我与他人的关系
A、交往与沟通:P12
一、父母
81、子女与父母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82、为什么要学会与父母沟通?
83、子女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84、作为子女,解决与父母冲突的方法?
二、闭锁
85、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含义及危害?
86、如何正确看待逆反心理?(八上P21)
87、逆反心理的危害?(八上P22)
88、闭锁心理的危害?(八上P31)
89、如何消除闭锁心理?
90、如何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91、交友原则有哪些?(八上P33-35)
三、男生女生
92、如何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
93、如何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94、为什么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有利有弊?
95、在和异性交往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八上P41)
四、老师
96、教师工作的特点?
97、新型师生关系 ?(八上P48)
98、师生交往产生隔阂的原因?
99、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100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八上P52)
五、礼貌
101、什么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102、讲文明、有礼貌的重要性?
103、如何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六、竞争、合作
104、竞争、合作的含义?
105、竞争的目的?(八上P92)
106、为什么竞争是把双刃剑?
107、合作的重要性?
108、团队精神的内涵、核心及体现?(八上P99)
109、竞争与合作关系?
110、怎样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
B、交往的品德:P14
一、孝敬父母
111、什么是做人的根本?
11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13、孝敬父母的含义?
114、孝敬父母是不是盲目顺从?(八上P17)
二、诚信
115、诚信的基本要求?
116、诚信的含义?
117、诚实与守信关系?
118、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因?
119、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120、诚信与隐私、说谎的关系?(八上P122-123)
三、尊重
1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122、“将心比心”的意思?
123、“将心比心”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
124、善待他人的具体要求?
四、平等
125、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126、平等的含义?
127、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五、相互尊重、宽容
128、为什么要相互尊重?
129、宽容的重要性?(八上P102-104)
130、如何做到宽容?
131、为什么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六、文化多样性
132、如何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33、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的意义?
134、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做到和谐相处?
135、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怎么办?(八上P64)
C、权利与义务:P17
一、权利、义务
136、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含义? 137、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有哪些?
138、怎样保障公民的权利?(八下P6-7)
139、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关系?(八下P17)
140、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41、公民如何增强权利观念?
142、依法享有权利的含义?
143、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144、为什么要尊重他人权利?
145、如何自觉履行义务?
二、受教育权
146、教育、受教育权的含义?
147、为什么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148、为什么要着力普及义务教育?
149、义务教育的含义?
150、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
151、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有哪些?
152、如何捍卫自己的受教育权?
三、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
153、人身自由权的含义?
154、人身自由的地位?
155、生命健康权的组成、生命权的地位,健康权包括内容、地位?
156、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157、如何保护生命健康权?
四、人格尊严权、隐私权
158、人格尊严含义和地位?
159、人格尊严权包括内容?
160、当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61、名誉权的含义、侵权表现及后果?(八下P36)
162、肖像权的含义、侵权表现及维权途径?(八下P441)
163、姓名权的含义、侵权表现及维权途径?(八下P43)
164、隐私、隐私权的含义?
165、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的意义?
166、如何理解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五、财产权
167、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168、什么是合法财产?
169、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意义、如何保护?
170、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171、作为遗产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172、依据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哪两种?
173、遗赠含义?
174、如果我们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怎么办?
六、智力成果权
175、智力成果权的含义、包括内容?
176、我国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智力成果权?
177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到非法侵害,怎么办?
七、消费者权益
178、我国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
179、作为消费者,我们为什么需要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
180、当我们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如果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如何维权? 181、消费者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八下P92)
第二篇:2018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word版)
2018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物理内容)
一、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物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题量
(1)考试题型分为五类,总题量21道,总分为70分:填空题6道,占1 4分;选择题8道,占1 6分;作图题2道,占4分;实验探究题3道,占1 9分;综合应用题2道,占1 7分。
(2)填空4道题为两空,2道题为三空;选择题第7~ 12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3~14题为双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3)总分值70分,实验探究题18分,综合应用题18分。
3、知识板块内容比例:试卷中各部分物理知识所占分数的比例为:力学约占40%,电磁学约占40%,热学、光学、声学共约占20%。
4、试题难度及难易比例:试题整体难度系数为0.6~0.7,其中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所占分数的比例控制在4:3:2:1左右。
二、2016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一、科学探究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人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常,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只涉及部分要素。
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问题: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二)猜想与假设
·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猜想。·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三)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了解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能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证据。·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实验,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了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五)分析与论证
·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归类及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了解分析与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六)评估
·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了解评估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七)交流与合作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了解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二、科学内容
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为了便于广大师生复习,结合我省教学情况,将科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整合细化为18个知识板块,具体要求如下:
1.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简单应用等。
2.光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6)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7)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8)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9)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及简单应用。(10)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3.质量和密度
(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及其简单应用。4.物体的运动
(1)知道机械运动,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时间,会用钟表、秒表测量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读数。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5)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5.运动和力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了解重力及重力的方向。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会应用公式G=mg计算物体的重力。
(3)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5)能用力的示意图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6)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7)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6.压强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认识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知道大气压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7.浮力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3)了解浮力的简单应用。能运用物体浮沉的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8.简单机械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及其作用,了解简单的滑轮组(只包括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
9.功和功率
(1)结合实例认识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 Fs,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会用公式P=W/t进行简单计算。
(3)结合实例理解效率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提高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10.机械能
(1)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2)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3)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11.物态变化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4)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5)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12.微观世界与宏观宇宙(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4)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世界的一些重大活动。
13.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它解释某些热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了解热量的概念。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认识燃料的热值。
(6)了解汽油机工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14.简单的电现象和串、并联电路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初步认识电流和电压,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15.欧姆定律
(1)认识电阻。通过探究,了解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作用,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会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5)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和超导体对社会的可能影响,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电功率与安全用电
(1)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会读家用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3)通过实验探究,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了解家庭电路。知道保险丝的作用,会使用测电笔。(5)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17.电与磁
(1)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知道地磁场。(2)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电流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我国交流电网供电频率是50Hz,电压是220V。
(6)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知道光是电磁波。
(7)了解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8.能量与能源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结合实例认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3)知道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简单物理现象的意识。
(4)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5)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6)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7)了解新能源。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提高能量利用率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6)了解能源状况,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物理实验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物理实验通常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在“科学内容”中,凡是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辞陈述的知识内容,都必须通过实验来学习。对于演示实验,要能够明确观察对象,能够描述物理现象的基本特征,并对实验现象所说明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对于学生实验,应当在理解实验方案的前提下,自己选择实验器材,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现列出以下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
第一类:基本操作类实验
基本操作类实验要求对基本的测量仪器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二类:测定性实验
测定性实验通常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测定性实验包括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1.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三类: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不要求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通过经历多个探究性实验,全面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1.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4.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5.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四、能力目标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渗透对能力的考查。初中物理要培养的主要能力 有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这些能力渗透在整个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1.观察能力
(1)明确观察对象与任务。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发现观察对象的主要物理特征。
(3)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物理实验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4)能够表达所观察对象的主要物理特征。2.理解能力
(1)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2)了解和认识物理概念、规律不同的表达形式。(3)能够鉴别和区分关于概念和规律似是而非的说法。(4)能够在具体情景中进行简单的应用。3.推理能力
(1)能够弄清实际问题中的物理情景和物理条件。
(2)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条件,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3)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分析。(4)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4.实验能力
(1)能够灵活地应用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究。(2)能够独立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3)理解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过程与方法。
(4)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物理试题对能力的考查具有综合性和渗透性,每道试题可以通过考查具体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来鉴别不同能力的高低,一道试题涉及的知识是相同的,但解决问题常常需要多种能力。
第三篇:2013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历史
第一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
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中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历史学科2013年的中招考试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精神,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科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考试采取学生可自带参考资料答题的开卷考试形式(开放式题目、开放式答题、开放式评价),使学生更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初中历史教与学更符合新课程理念。
考试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内容)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部分内容)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开卷考试,学生可自带参考资料,考试时间为50分钟。
二、试卷分值
全卷满分50分,其中选择题20题,分值20分。非选择题5题,分值30分。
三、试卷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部分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内容约占60%。
世界古代史(部分内容)、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内容约占40%。
四、题型比例
选择题(单选)占40%,20分。
非选择题占60%,30分。
五、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40%,稍难题约占40%,中难题约占20%,难度系数为0.6—0.65。
第四篇:2012年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思想品德)
2012年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思想品德)
点击数:93 次录入时间:2012/3/1 10:24:00编辑:walter-75
【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命题应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正确处理信息材料的能力。主要包括识记、理解、运用、观察、评价、比较、分析、鉴赏、归纳、综合、联想、迁移、观点表达、逻辑思维等多种能力。“依据课标、紧扣教材、贴近生活、考察能力、控制难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考命题原则。依据重点教学内容(考点),结合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如漫画、事例、图表、数据等),采用情境式命题的方法,“出活题,考能力,”给能力较强的考生搭建平台,不让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占便宜。通过情境式命题,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该学科的学习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考试范围】
1.命题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删除部分除外,详见附录)
(3)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国内外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时事政治。(另见资料)
2.相关要求
(1)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在“三维目标”的落实方面分层要求。难度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为初级层次;“认识”、“懂得”、“学会”为中级层次;“理解”、“感受”、“掌握”、“活动”为高级层次。按照三级目标的要求,确定试题适宜的难度、合理的区分度、科学的信度和效度。
(2)按照“学生学什么教材,考试考什么教材”的要求,命题依据的教材以现任九年级学生所学的教材为准。
(3)考试试题内容的选定要努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体现思想品德学科课程的特点,努力体现德育特征和思想教育性的功能。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实际,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与“两个实际”和“三个贴近”的内在联系,“迎着热点上”,做到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努力运用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信息元素,创设情境,落实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考查目标。
(4)时事政治,只作中考的背景材料使用,内容以《初中时事政治专题学习材料》为参照。法制、安全(食品卫生)、禁毒、防“艾”、青少年心理健康、廉政文化进校园等内容会根据命题需要有选择的作为考试背景材料出现。
附:2012年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目录
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第一框:我知我家
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第三课第一框:同学、朋友
第四课第一框:我知我师,我爱我师
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
八年级下册:
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
九年级全一册
第六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国家
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七课第一框第一目:三步走战略
第十课第三框:未来道路我选择
文科综合
Ⅰ.考试内容
思想品德
【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命题应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正确处理信息材料的能力。主要包括识记、理解、运用、观察、评价、比较、分析、鉴赏、归纳、综合、联想、迁移、观点表达、逻辑思维等多种能力。“依据课标、紧扣教材、贴近生活、考察能力、控制难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考命题原则。依据重点教学内容(考点),结合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如漫画、事例、图表、数据等),采用情境式命题的方法,“出活题,考能力,”给能力较强的考生搭建平台,不让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占便宜。通过情境式命题,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该学科的学习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考试范围】
1.命题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删除部分除外,详见附录)
(3)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国内外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时事政治。(另见资料)
2.相关要求
(1)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在“三维目标”的落实方面分层要求。难度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为初级层次;“认识”、“懂得”、“学会”为中级层次;“理解”、“感受”、“掌握”、“活动”为高级层次。按照三级目标的要求,确定试题适宜的难度、合理的区分度、科学的信度和效度。
(2)按照“学生学什么教材,考试考什么教材”的要求,命题依据的教材以现任九年级学生所学的教材为准。
(3)考试试题内容的选定要努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体现思想品德学科课程的特点,努力体现德育特征和思想教育性的功能。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实际,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与“两个实际”和“三个贴近”的内在联系,“迎着热点上”,做到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努力运用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信息元素,创设情境,落实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考查目标。
(4)时事政治,只作中考的背景材料使用,内容以《初中时事政治专题学习材料》为参照。法制、安全(食品卫生)、禁毒、防“艾”、青少年心理健康、廉政文化进校园等内容会根据命题需要有选择的作为考试背景材料出现。
附:2012年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目录
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第一框:我知我家
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第三课第一框:同学、朋友
第四课第一框:我知我师,我爱我师
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
八年级下册:
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
九年级全一册
第六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国家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七课第一框第一目:三步走战略 第十课第三框:未来道路我选择
第五篇:2013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考试说明
2013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考试说明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2.坚持课改方向,体现新课程理念。反映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注重双基,全面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符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际,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试题力图做到有利于指导初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有利于初、高中教学衔接。
4.命题坚持科学性、导向性、基础性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命题依据
依据国家教育部2003年5月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一年来重大时事政治命题。
三、命题范围及权重
(一)命题范围:
1.七年级: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2008年3月第3版)教材的第四单元和七年级下册(2008年11月第3版)教材的第四单元的内容命题。
2.八年级: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材(2008年3月第3版)的第四单元和八年级下册(2011年8月第5版)的教材内容命题。
3.九年级: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2008年3月第3版)内容命题。
4.时事政治:以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及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方针、政策作为背景材料命题,不再独立考查
时事知识,不印发时事政治资料。
(二)权重:心理健康约占10%;道德约占10%;法律约占40%;国情教育约占40%。
四、试题类型与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约占50%。包括唯一性选择和组合式选择。2.分析与说明题,约占25%。试题提供文字材料、图表、数据或漫画等,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说明问题。
3.探究与实践题,约占25%。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学以致用,自主探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五、考试形式及难易比例 1.形式:闭卷、笔试。
2.分值:政治卷满分60分。政史共120分,合考不合卷。3.考试时间:政治与历史共120分钟。
4.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题比例约为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