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时期农村中学生后进生转化工作
浅谈新时期农村中学生后进生转化工作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使广大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正逐步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据调查统计,许多农村地区有50%到80%的富余劳动力在外打工或经商,他们大部分把自己的子女寄居到老父母或亲戚朋友身边吗,这些孩子少则一年,多则几年才能见到父母的面,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从而导致看农村中小学的后进生呈上升趋势,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令人沮丧的普遍而严重的问题。为此,我就近几年来当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经历,有些拙见,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充分人生转化后进生的意义
1、转化后进生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需要。班集体的形式要靠每一个学生的积极行动起来实现,在好的班集体中,学生的集体目标是靠大家所认可并为之奋斗;但是,后进生的言行常常阻碍目标的实现,从而引起学生内部分歧,给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造成困难。
2、转化后进生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后进生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磨课堂”,抄别人作业、拒绝学习等待不良现象。原意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学的过程出现了问题。所以,做好后进生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后进生学习心理,疏通学生学的过程通道,进而反思教师教的过程通道。以便更好服务于教学,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而且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还对于最大限度地
减少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数量,提高教育的效益,多出人才,出号人才也有重大的意义。
二、摸底调查、把握病根
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了解是否全面深入。只有了解了后进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生活的环境以及欢呼声的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与教学。
就当前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后进生情况,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许多后进生由于长期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抚、教育,导致性格孤僻、自暴自弃、自甘落后,对学习不感兴趣。
2、部分家长和监护人不懂得教育方法,粗暴无知,施行打骂。
3、少数家长和监护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包庇纵容,听之任之。
4、许多教师违背教育规律,不懂教育艺术,认为后进生是“朽木不可雕也”。
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尊和得不到自尊的矛盾。
2、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
3、有上进心的愿望和意志薄弱的矛盾。
三、找准方法,对症下药
1、用爱心启迪后进生。爱是打开学生的金钥匙,一般后进生都需要老师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他们,因此,在教育后进生时,必须以
爱为基础,使他们感到教师的慈爱于温暖,从而消除师生隔阂与对立情绪,使师生情感逐渐融洽,建立起情感联系,培养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但同时又要出口好爱与严的关系问题,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既尊重他们,又严格要求他们,总之,教师要关心学爱护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才能在学生中交流起威信。威信就是教育力量,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2、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不全缺点,而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发现。要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就要避开偏见,全面地客观地对待学生,并多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长处,利用他们的长处来改变他们。
3、运用集体力量,争取多方支持。做好后进生工作,光靠教师一人孤军奋战,难免力单势薄,要充分运用社会、家庭、教师等有关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合力,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会更有效。
(1)运用班集体的力量。本人的做法是:首先,组织班干部“结对”帮扶后进生,再组织学生在班上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按品德、成绩以好、中、差比例分配学生,各方面发展得好的任组长,负责监督管理好本组学生,遇到难题或矛盾纠纷,先组内解决,无力解决再找班干部,最后再找老师,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间的团结友爱和集体荣誉感。
(2)在校外,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后进生所以会后进,一般都和家长或监护人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或教育不得当等因素有关。因此,为了教育转化后进生,教师应多找家长联系,引导
他们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正确对待自己的子女。同时,还要和周围村民加强联系,阻止、控制影响他们均被的外界诱惑,为后进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坚持不懈地抓好后进生的反复问他
转化后进生并非万事大吉,永久稳固了,对后进生的进步不能自我陶醉,对后进生的旧病复发不能灰心丧气,当学生进步的时候,应该看到他的不足之处,防止旧病复发;当学生旧病复发时,应当确立信心,弄清反复的内在原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才会真正使后进生得以实实在在、稳稳当当地转化。
综上所述,对后进生的转化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一大难题,我们应当牢记党的教育方针,不负人民的重托,为社会、家长、学校分忧,以赤诚之心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第二篇:新时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新时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内容摘要:俗话说得好,“劈柴不看纹,累死劈柴人”。每个后进生都是我们眼中的如“榆木疙瘩”,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榆木疙瘩”都有自己的特性,如果我们能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只要我们肯动脑筋,乐于钻研,就一定会探索出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
关 键 词:新时期后进生转化和谐
正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我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人民安居乐业。现信的农民也不再满足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进城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大批农民工的入城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让教师头疼的就是后进生的问题。
“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个团体中,个体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对一批后进生,他们一般是指在品德的发展过程中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应用等方面差的学生,多表现为有的学习吃力,有的纪律松散,有的粗暴不讲礼貌,经常搞恶作剧,骂人打架,顶撞老师等。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可以这样说:“没有后进生的进步就没有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下面我就针对后进生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
一、教师必须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虽然这些后进生在诸多方面确实让人头痛,可不管怎样这些后进生未完全丧失学习的希望,都未完全丧失进取的信心,只是由于外界的或自身的不良因素制约着他们的发展。很多优秀的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有着大量的经验,这就充分说明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再说,任何一个学生甚至成年人的进步也是螺旋式上升的。后进生在转变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反复,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后进生既要有信心,又要要韧性。
二、转化后进生要符合科学性。
俗话说得好,“劈柴不看纹,累死劈柴人”。每个后进生都是我们眼中的如“榆木疙瘩”,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榆木疙瘩”都有自己的特性,如果我们能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只要我们肯动脑筋,乐
于钻研,就一定会探索出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在具体的工作中,我是进行转化的。
1、尊重后进生的人格,是转化工作的开始。
后进生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 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 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让我们一起来重新温故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 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2、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变被动为主动。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 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 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 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排 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 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 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3、赏识优点,点燃希望。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 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 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 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 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 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 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 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4、激发兴趣,快乐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 点对
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 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 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5、“善意的谎言”。
有人认为现在的教育制度允许学生可以对老师无礼,却不允许老师对学生无礼,所以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确是无可奈何。成年人有法律可以制裁,学生却没有任何的约束,我们找不到坚强的后盾,若他们执意不听,你能把他们怎样呢?在当班主任的实践中我似乎也有同感。没办法,我只好采用哄骗法了。骗一骗、吓一吓,多少有一点效果,开除什么的我都不讲了,因为吓不到他们,后来我就用一种他们看不见的东西吓他们——档案。我说学校设立教务处、政教处、保卫科有个作用,那就是把好的表现记入档案中也把坏的表现记入档案中,每次张贴出来的红榜白榜上的内容都会一辈子跟着你,这样既激励了表现好的同学也吓到了那些表现不好的同学。例如熊心波性格暴躁爱惹是非,有一次被保卫科记过处分,我就对他讲了上面的话,他后来真的有所改变甚至很主动的当了劳动委员想拿到优秀班干的称号将功补过。当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有很多的哄骗他们的办法,相信他们能原谅老师这些善意的谎言的,当然这些话都得有一定的根据,否则会使得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那就不好了,所以一定得拿准了。
6、暂时的放弃是为了更好的教育。
有些学生实在是不听话,似乎你的话对他也没作用了,你可以有几天故意对他置之不理,任其所为,让他有个错觉——老师对他失望了、懒得理他了,这时你得坚信他们其实是非常在乎老师对他们的管束的,非常想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的,一般而言他们会自己找老师认个错,或者老师可以找个机会主动与他搭讪,相信他们不会拒绝且会有所触动。
7、有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合理的利用家长资源对于转化后进生很重要。家长的素质也是有高有低的,所以开发家长资源之前要对家长有个了解,有的家长可以很好的与之合作,有的家长只能是作为吓唬学生的力量,没有必要请他亲自来校的。还要注意对家长说的话也要有技巧,很多家长都有种“敝帚自珍”的心理,他的小孩在别人眼里再不好,他也认为是好的,甚至只相信孩子的话而不相信老师的话。所以这里就要注意一个原则:让家长充分相信老师并且在无论情况如何不好、小孩犯了再大的错误时都要使家长看到孩子的希望,没有希望的事有谁愿意做呢?坚
持认为老师要与家长一同转化孩子而不是打击孩子。如杨进的父亲几次被孩子气得要放弃甚至有一次还叫来孩子的爷爷一起硬要把孩子抓回家不让他再读书,我知道孩子还是想呆在学校读书的,家长也是在气头上才出此下策,还是我多次给他做不能放弃孩子的工作,才走向与我较好的合作的,后来我与该家长、孩子合作的都挺愉快。
8、耐心等待,铁树开花。
转化后进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教育活动、一项措施往往收效甚微,对问题严重的后进生更是如此。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有做不成功决不罢休的意志。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要像医生看病一样,时时观察病情,根据病情变化,开处方,对症下药,持之以恒,直到病情全愈为止。如果做事半途而废,只会前功尽弃。
三、掌握原则,主次分明。
1、让智慧的结晶变为鲜艳的花朵。
教育有法,法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像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根据后进生特长大胆使用后进生等,都可以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寻找规律。想对头了之后就要做,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当然,做的过程也同时要思考原方案的利弊,随时调整、丰富和完善。转化后进生可以说是个与后进生“斗智斗勇”的过程,没有一定的方法,是很难取得成绩的,有了办法后还要坚持用于实践,做个长远的打算。
2、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粗与细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一方面这种粗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把班集体当作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但“粗”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细,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对粗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后进生往往都是较有个性的人,你若认识到了他的某个特点,就会便于与他们沟通,你若帮助他们把优势发挥出来,有可能会塑造出个在某方面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3、当严则严,当松则松。
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一种爱,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种爱,一种深沉的爱。所以班主任
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不迁就,不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指教师提出要求时要有严厉的面孔,而是指要求应严格,并做到切实可行,坚持不渝地贯彻到底,而且要严在理中,严中有爱。但在管理方法上要活。这是因为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学生,由于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也不会“不变速”前进。所以班主任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变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4、有先有后,井然有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心态,做到缓得适时,急得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个性倔强、自尊心强的学生应采劝延长教育法,循序渐进,让他们自我思索、自我对比、自我反省,以达到激发他们“内在驱动力”的目的。如果操之过急往往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但强调缓的作用,并不是说时时处处以缓为好。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比如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时,他迫切想得到班主任的表扬,如果班主任不能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即使后来再补上,效果也不够理想。
国家要求社会科学发展、和谐进步,我们的教育事业更要百花齐放全面进步。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待后进生,我们要努力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赞美,促使他们消除心理的不平衡,克服自卑感,树立起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让他们在学习上、纪律上、思想品质上都取得进步。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他们不是不可救药,而是要对症下药。作为老师,我们要用爱、宽容、赏识和目标为突破口,帮助和指导 “顽石”般的学生。精诚所至,顽石可开,相信只要我们老师积极想办法,做工作,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以更大的向心力去吸引他们,后进生这一朵朵迟开的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
第三篇:新时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最终版)
新时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张靖
一、教师要树立新的优秀学生观念
过去对优秀学生的评价体制下,使得许多教师不自觉地形成一种错误的优秀生观,即每次考试考的好的学生是优秀生,考低分的是后进生,认为智力是优秀生的全部素质。教师这种错误的人才观直接影响着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又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和个体的自我评价。现实社会上许多高分低能,以及在校考低分的学生走出社会后反而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事例,足以证明,智力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时代所需求的人才应该具有多种素质。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应该主动转变人才观,为社会培养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实践能力强、会做人的有用人才。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后进生学习后进、思想后进、表现后进并不是天生的,多数是因为家长、教师认为他们不可救药,而放任自流造成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清楚地表现,如果教师具有一颗挚爱的心,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向上的信心,也必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帮助后进生在实践中重塑自己的形象
有不少后进生经过教育,提高了认识,能分辨是非,甚至能讲出一大堆道理,但仍然禁不住又犯错误,不能改变过去的形象,这都是因为他们缺乏意志和正确方法的缘故。对这些后进生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帮助,他们经过努力又不能获得成功,很快就会泄气,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因此帮助他们重塑形象很关键。教师可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做法,如对勤奋刻苦而无法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传授给学习方法;对毅力差的后进生,采用榜样事迹教育或同学带动的方法;对有特长而信心不足的学生,可采用扬长带短的方法。
四、教师要反复、持之以恒地教育,不要急功近利
后进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自卑和一些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过来的。他们在心理上、行为上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都是不容易的,也是很不稳定的。他们的进步需要教师、同学们反复认同,也需要他们自己反复体验和自我接受,才能逐步稳固下来。如果教师稍一松懈,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可能会使他们感觉上当受骗而变本加厉,教师再回头教育就更难了。
总之,不管从心理上,还是从行为上来看,后进生都是一些特殊的学生,教师做后进生的工作需要特别细心,还要有耐心,更需要富有爱心。
第四篇: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
理化生教研组:王青平
[内容提要]: 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难度越来越大,后进学生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如何教育、转化后进学生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课题。后进生也就是指那些不愿学习,道德品质比较差的学生。出现后进生现象当然与学生自身的因素分不开,但也和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有关。我们不断呼唤时代需要理解,希望别人理解自己,那么我们有没有去理解后进生呢?通过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本文就新形式下后进生的心理和教育方法做了一点尝试性的研究,浅略地提出来共同探讨。
[关键词]:浅析
后进生
转化
一、科学地界定“后进生”的概念,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在教育实践中,“后进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并又令人头疼的问题。后进生俗称“差生”,是教育学、社会学上的概念,系指在同龄人、同一集体中,与“先进者”和“一般者”相比较,其社会化进程落了伍的人。而在教育心理学则把后进生叫做“品德不良学生”,指在其心理发展方面,与同龄人相比、与同一集体的其他成员相比,其品德结构不够完善,有所缺损的学生。在苏联教育学中把后进生叫“个别生”,西方国家则叫做“问题学生”或“难教学生”。我们从字面上理解“后进”,则是“后来进步”之意。
综上所述,后进生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第一,它是相对概念,是与同龄人、同集体其他成员相比较而言的;第二,它是个别的,即集体中的绝对少数;第三,它的特征是品德不良,即有较严重的问题行为的;第四,它是暂时的现象,是可以通过教育加以转化的。
在教育实践中,正确地界定“后进生”的概念非常重要,否则,把不该划入“后进”的划了,不仅委屈了被错划者,而且教育者的“公平”形象会在群众中丧失殆尽;过宽,把该划入“后进”的漏掉了,不仅失去了对应该教育的后进生的教育机会,而且教育的责任感还要经受挑战。
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于从以下两个方面给“后进生”定性,一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划线,这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二是背离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以衡量成人的尺度去衡量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即衡量指标成人化。其实,大雁起飞有先有后,花儿开放有早有迟。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先进、中间和后进存在,这是客观现实。“后进生”只是在品德的发展方面,像后飞的雁或迟开的花一样,迟了一步或几步而已。况且,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这正是教师和家长进行教育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只要教育引导得法,后进生是完全可以向积极方面转化的。
二、依据后进生的心理结构,对其进行心理矫正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构成后进生后进的内因,是其不良的心理结构。在不良心理结构的诸多因素中,认识贫乏是基因,不良情感是动因,意志薄弱是催化剂,三位一体,形成锁链。我们鉴定一个人是否后进,应从其心理结构的整体进行全面考察;同样,要转化一个后进生,亦应就其心理结构进行整体性的矫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知和游手好闲一对孪生子”,后进生队伍,知识的贫乏相当惊人。而知识的贫乏,必然导致认识上的模糊,也必然导致独立意向的错误,甚至导致对道德和法制的无知,有的简直成了道德盲和法盲。他们是非曲直不分,善恶美丑颠倒,有的还呈现“反社会性”的逆反心理。所以,我们要使品德不良的中学生转化,防止他们向犯罪发展,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对他们进行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再教育。首先,教育者应持拯救宗旨,竭尽精诚,言传身教,消除其疑惧心理和对抗情绪,避免产生“意义障碍”。其次,由于后进生大多是文盲、道德盲和法盲,要形成他们的是非观念,必须从其现有原认识水平出发,从启蒙教育开始,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讲后进的危害,讲改过的前途,避免空洞说教,搞形式主义。
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认识为基础。后进生的不良认识结构,势必导致其情感朝不良方向发展;反之,已形成的不良情感结构又反过来强化其不良的认识结构。因此,我们在矫正后进生的不良认识结构的同时,必须辅之矫正不良的情感结构,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感、美感、法制感等。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父母外出打工谋生的多,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多,因此学生需要爱,后进生更需要爱。一般来说,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师爱的付出和流露过程。师爱作为爱学生的行为,是贯穿教师工作始终的。在学生思想有疙瘩、学生之间产生争吵、学生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学生受挫折、犯错误时,更需要爱的“及时雨”。
马克思曾经说过:青少年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我们应当以这种上帝的心肠,关心他们,从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怎样才能动之以情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点燃其自尊心的火种。马斯洛曾说:自尊和受人尊重是人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同志说:“没有水就不会有鱼。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赞美是学生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满足,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人的许多潜能和情感便会奇迹般地激发出来。所以,凡是聪明的教师,都不会吝惜对学生的赞美。如果教师不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学生,没有父母般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那么就很难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尤其是这样。对此,我们也可以从著名的“罗申塔尔效应”这一现象获得充分证明。总之,教师的爱,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奋进的动力,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交融的催化剂。我们只有热爱、尊重和信任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才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收获后的喜悦,不断强化其成功意识,增强自尊和自信,以达自立和自强。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认识、情感、意志是三位一体的。是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动力,以意志为调节仪,三者共同参与,互相促进。因此,我们在矫正后进生不良的认识、情感结构的同时,必须矫正其不良的意志结构—意志薄弱。而意志薄弱是制约后进生前进的重大的心理障碍。因此,矫正后进生不良的意志结构,既要着意改变其内部错误观念,还要尽量控制不良诱因的影响以及培养其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能力,同时还必须通过新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加强来实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转化后进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况且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规律告诉我们,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呈现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特点,是前进中的曲折,曲折中的前进。因此,要想作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仅有爱心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耐心、信心、诚心、恒心和责任心,以及不折不挠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总之,矫正后进生不良的心理结构,使之发生转化,就必须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辩证的和谐的统一。
三、优化后进生的成长环境,重视德性养成
教育世界上没有无因的果,亦没有无果的因。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并不是什么天生劣质使然,而是因为他们经受着不良的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交往影响的结果。一般来说,家庭是土壤,学校是气候,交往是催化剂,三者缺一不可。优化后进生的成长环境,就是要改善其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创造一种和谐、愉悦、宽松的气氛,使他的心理向积极方面转化。
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领域内“片追”之风盛行,不仅依据升学率把普通中学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世界,而且依据分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结果导致一部分学生厌恶学习,逃避学习,也造成了一部分教师水平低劣、偏离教育宗旨。又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四二一综合症”的影响,家长普遍存在着“四过”(过分宠爱、过度保护、过多照顾、过高期望)和“四怕”(怕孩子学坏、怕孩子不成才、怕孩子不孝顺、怕孩子早逝)心理,由此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据研究,后进生的家庭教育,大致有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粗暴专制、重分轻德四种类型。这些,都给后进的后进提供了土壤和气候。同时,伙伴因素也是后进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总之,社会风气之于人,犹如染缸染物,松烟熏室,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为使“后进”变“先进”,除了协调优化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为其提供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外,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犹为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为避免学生接受校外不良因素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较多,如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减少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小气候”,净化后进生的成长环境。但仅仅靠“堵”是不行的。而应将“堵”与“导”结合起来,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通过引导,增强其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养成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而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多民主,少强制”要求我们要平等地对待后进生,充分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由“他律”向“自律”发展。“多激励,少批评”要求我们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善于发现其优点、长处,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好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激励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充满信心,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抱怨教育的特点就是一味指责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一个人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当的。“多引导,少说教”要求克服不单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并尽可能以身试教。“多用情,少用气”要求我们在后进生转化过程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尽量达到“良药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的境地。
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走“素质教育”之路
现代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一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正因为如此,“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已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新的价值观念。许多国家都把开发人才、引进人才和合理地使用人才以及防止人才外流,列入了长远规划并把它作为重要战略措施。同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也必须立足于人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使学校教育真正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要认清“优生”是人才,但并非唯一的人才,升大学、成名成家的人固然是人才,没考上大学、没出什么名、没成什么家的人,只要能对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后进生虽然学习成绩差,但并不可能说明他们一无是处。作为教师应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其身上的长处,以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总之,要当好一名班主任,需要用爱心来滋润学生的心田,用信心来使学生扬眉吐气,用专心来使学生聚精会神,用恒心来激发学生的斗志,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后进生,乐观估计他们的天性,在充分挖掘他们的智商(IQ)和情商(EQ)的同时,促进他们道德智商(MQ)的发展,以使他们成为体、智、德、美、劳、身心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第五篇:后进生转化工作
辛集镇于村小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责任是重大的。教师既要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既担负着培养优秀生的工作,又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后进生的转化
工作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校根据各班的提名,年级组统一分配,把全校每个后进生的帮教工作落实到每个教师。教师对帮教对象的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形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制定帮教计划,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实施帮教措施。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和总结出了许多好的教育方法,现拟定如下,以便下期工作参考。
一、强化矫正
有些学生从小组织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已成习惯。由于学生自制力差,影响了听课的效果,造成了知识的脱节。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既要诚心又要耐心。在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让他们懂得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并对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可行的具体的要求。教师再根据要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使他们在思想上绷紧遵守纪律这根弦,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不断增强自控能力。如因经常逃课、打架而多次转学后来到我校就读的一部分学生,老师就用强化矫+法规范了他的行为,并让他们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
二、目标激励法
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教师要用切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激发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激励后进学生不断进取。
比如,一部分学生不但学习不努力,还纪律松散,又没有奋斗目标。班主任老师就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帮他确立奋斗目标,并分阶段给他确立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在培养学习习惯上化力气,在指导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师满腔热情地关爱下,这些学生的学习终于有了进步,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及时表扬鼓励,并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在新的目标激励下,这部分学习更刻苦用功了,更遵守纪律了。
三、归因训练法
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归因理论,学会归因训练方法。采用针对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归因方法训练,使学生也掌握归因训练方法,提高自我归因能力。
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品德状况决非一日形成,也常常不是一个因素造成的。如果我们把学生学习差只归因于稳定的能力因素,就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因此,我们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具体分析,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相关因素,并向学生指出不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危害性,使学生既认识自己的问题,又感到成绩差是可以改变的,这样学生就会出现奋发向上的积极变化。比如,我们各年级8名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语、数)进行归因训练。由于过去的多次失败,他们情绪低落,归因于自己智力差,由此帮教教师认真分析他们情况,帮助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努力、意志、方法等与能力无关的因素,改善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争取成功的欲望。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增强,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到学年结束,8名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我们把它归因于主要是交友不慎,没有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同时肯定他们的本质是好的,只要遵纪守法,认真学习,一定能成为好学生。比如,四年级于纪梅同学,原行为上有偏差,通过归因训练,他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断绝了往来,能遵纪守法,进步较快。实践证明,归因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四、心理辅导法
我们根据心理辅导行为治疗法中的厌恶疗法,使用想像一种厌恶性的或惩罚的刺激,帮助学生摆脱某些行为障碍,预防某些问题的发生。每当节假日、双休日之前,我们在法制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违法犯罪的后果、小偷被抓的情景,使他们对这些行为后果产生恐惧,从而预防后进学生在假日里违法犯罪,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我校学生不仅在学校中能遵纪守法,而且在寒暑假中、双休日中也能遵纪守法,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五、榜样展示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后进生的群体中树立榜样更为重要,不仅使后进生看到了希望,而且增强了后进生转化的决心。如在后进生的帮教工作中,我们请原来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而多次处分,但在老师们的帮教下转化过来的学生来讲述自己的成长史,使后进学生懂得人人都是可以转化的。转化不仅要靠老师的帮助,更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同时,我们不断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发现点滴进步,及时鼓励,每当后进生听到原来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受到表扬,他们的心灵总会受到震动,渴望着自己也能得到表扬。到期末了给全国的广大教师整理一些实用的材料,使我们网站的宗旨,坚决反对其他网站而已采集。
六、情感教育法
在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时,我们发现较多的后进生是由于父母的离异、再婚、违法服刑、家庭突变等原因失去家长的关爱而成为后进生的,我校共有10多位这样家庭的学生。为了让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和特困家庭的学生与同龄人一起健康成长,每年我们召开特殊家庭学生和特困家庭学生茶话会。在茶话会上,没有长篇的讲话,更没有训话,而是用身边生动的事例来感化学生。例如,请本校特困生演讲《逆境中奋斗靠自己》,教育他们正确面对家庭变化的现实,鼓励他们在逆境中奋起。同时,通过师生共做游戏融洽师生关系,并对特困家庭的学生在经济上给予援助,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好几位同学激动地说:人间确有真情在,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不辜负学校老师的期望,争做“四有”新人。
总之,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学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讲究制度化、规范化,把此项工作作为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硬性指标加以落实,并与教师年终考核挂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于村小学 教师:郭明亚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