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听证会听证报告
关于《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听证会听证报告
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的意见和建议,按照石林县重大决策听证计划安排,根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石林县国土资源局于2010年7月27日下午在县国土资源局二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听证会,现将听证会情况报告如下:
一、听证会的基本情况
本次听证会设听证委员3人,由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苏健康、法制办主任段顺波、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张汶担任;听证监察人3人,由县第五纪工委书记赵文平、县监察局副局长李立宏、县政府法制办干部时间担任;听证记录人由石林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资桂平、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保秀萍担任;听证代表17人(县人大副主任徐梅芬,县政协副主席周和祥,石林管理局副局长、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高云华,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洪正富,县水务局副局长、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桂明,县司法局局长李永华,县财政局副局长尹桂华,县建设局局长冯正清,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赵智红,昆明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万棚元,各乡(镇)人民政府分管副乡(镇)长,鹿阜镇小乐台旧村委会书记、主任杨云春,鹿阜镇堡子村委会书记沈家彬), 1
国土局各科室负责人及各国土所所长等14人旁听人员参加了本次听证会。
二、听证会参加人对听证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听证会由石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苏建康同志主持,昆明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技术人员介绍了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成果。会上,各位听证代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充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1.在本次听证会上,听证会代表普遍认为:科学编制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非常重要,十分必要;
2、在本次听证会上,部分听证代表认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偏少,无法满足石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3、在本次听证会上,部分听证代表认为:规划要突出石资源保护,特别是旅游资源保护工作,协调好建设用地与石资源保护、耕地保护的矛盾;
4、在本次听证会上,部分听证代表认为:新农村建设村庄发展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矛盾突出,难于解决。
三、决策发言人的陈述和答辩
针对听证代表的意见,决策发言人石林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张汶同志简要回顾了规划修编过程,答辩陈述如下: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管理,建设用地总规模、耕地保有量指标、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数是从中央到地方人民政府逐级分解控制的,是刚性指标,不可能协调增加或减少。对于指标少的问题,我们要多争取大项目,重点项目,争取省以上国家立项,使用省级用地指标和国家指标,以节约县级指标。
2、规划修编工作从2009年4月30日至2010年3月30日期间广泛收集资料及征求意见,与有关部门多次对接,经县委、县政府讨论和审定,力求“多规合一”。
3、为缓解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局面,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应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力度,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中不再单列新增用地指标(但具体建设要纳入年度计划指标管理),从推进“三项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存量挖潜增效。实施建设新村、置换旧村,迁村并点等措施来规划满足农村建设用地需求。对村庄、集镇发展确须占用的耕地不再划为基本农田,已经为村庄规划和集镇规划的实施预留了拓展空间。
四、听证机关听证情况评说
在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当中,受到全市保昆明主城区发展、保呈贡新区发展的政策调控,昆明市政府下达给石林县2006年至2020年建设用地指标996.756公顷难以满足石林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经过调研分析,总量平衡、部门协调和上
下对接,规划重点解决我县“十二五”期间四大方面用地:一是保红线、二是保增长、三是保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保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重点保障:
1、县城主城区建设用地、小集镇建设用地,2、旅游服务区发展用地,3、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用地,4、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用地,5、生态环境建设安置用地。因此,这次规划还没有彻底解决好的一些问题只能靠规划实施当中,通过中期调整再逐步完善。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实施办法》的规定举行这次听证会,充分体现了“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 的工作方针。听证会代表普遍认为我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非常重要;同时也认为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基本符合石林县实际,具有指导作用。
五、听证代表意见的采纳情况及理由
听证会采纳了部分听证代表提出的列举规划中期数据指标的建议,针对部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预测,建设年期不详,建设规模偏小等问题,我局将认真核实更正。结合本次听证会代表意见、建议,我局将进一步修改完善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
石林彝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
二○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要点
一、文本内容审查:《规划大纲》及《说明》内容是否齐备,结构是否合理,表达是否规范、简练、准确,是否突出了地方特色。
《大纲》内容:1.对现行规划评估;2.规划背景与供需形势分析;3.土地利用战略;4.规划主要目标的落实(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安排等);5.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节约集约用地的优化方案;6.规划实施的措施等。
二、规划指标落实情况审查: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是否与市级规划下达的指标一致,空间上是否得到衔接协调,并把指标进行了分解落实。
三、用地结构及布局的落实情况:耕地及基本农田的布局调整及落实情况;建设用地的结构及布局情况。
四、城镇用地安排:中心城区的合理规模;中心镇的用地安排;合理确定城镇用地扩展边界(扩展边界大小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与能调出基本农田的数量相适应;与农村居民点相适应;与城市的发展方向相适应)。
五、产业集聚区的用地安排:各类重点项目的数量及布局考虑。
六、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体现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及整合。
七、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规模控制及各类项目都要体现节约集约。
八、按国土资发〔2009〕10号文,合理转换基数。
九、图件审查:图件要素表达是否齐全,主次是否分明,编绘方法是否正确;图面是否整洁清晰,图件比例尺是否适当。
图件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图、土地规划整理复垦开发图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其它专题及分析图。
第三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各级行政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今后一段时期内(通常为15年)土地利用的总安排。
简介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进行合理配置,首先是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进行配置,其次在农业与农业内部进行配置,如在农业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配置。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还明确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因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所作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根据我国行政区划,规划分为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和乡(镇)五级,即五个层次。上下级规划必须紧密衔接,上一级规划是下级规划的依据,并指导下一级规划,下级规划是上级规划的基础和落实。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件、规划图件及相应的附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相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了土地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2、在2009年1月国土资源部会议审议通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还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规划内容、审查和报批等项作出明确规定。
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
第九条 依照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科学论证。
详细介绍 概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各级行政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今后一段时期内(通常为15年)土地利用的总安排。其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的部门间的时空分配(数量、质量、区位),具体借助于土地利用结构加以实现。
土地资源配置是指对土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部门之间(用途之间)数量、质量、区位的分布状态。时间、空间、用途和数量是构成土地资源配置的四项基本要素。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一章第四条和第三章的规定,我国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省、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别由各级人民政府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手段。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全局的和长远的利益出发,以区域内全部土地为对象,对土地利用、开发、整治、保护等方面所作的统筹安排。圈内: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大多数建设项目必须使用圈内土地。
圈外: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能源、交通、水利、军事项目可以使用圈外土地。
审批权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①省级、省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②除此之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其中,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省政府授权设区市的市政府批准;③浙江省省级及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等长三角城市均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报国务院批准,其他市级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报批土地占用基本农田的乡镇规划报省批准,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报本级地级市批准);④设区的城市郊区的乡镇(包括街道办事处、农场)、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和省政府确定的中心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的批准,其他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的内容
1.是否充分体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要求。
2.上级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控制指标是否落实。3.各类用地协调较好,布局合理,土地利用结果调整依据是否充分,调控措施是否可行。
4.土地利用分区是否科学,合理。
5.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分解与各类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是否紧密衔接,控制到位。
6.耕地占补平衡挂钩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7.规划文本,说明和专题研究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8.规划图内容是否全面,编绘方法是否正确,图面是否清晰。
9.采用基础资料是否准确,可靠。局部修改
局部修改规划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国务院和省政府已批准行政区划调整的;B、国家和重大能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及国家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基本农田的;C、国防、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环保、城市和省级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农副产品出口加工、重大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但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D、建设项目已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指标已预留,但由于选址未确定、没有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或已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但实际位置需作调整的;E、建设项目符合符合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机动指标条件的;F、建设项目用地符合国家供地政策(与产业政策基本相符),全部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非耕地的;G、对市、县(市、区)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城镇建设项目,确实无法在现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在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完成后,可以申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一般一年只能提一至两个项目,项目类型没有限制);H、国家和省重大基础建设的拆迁安置、抢险避灾安置和下山脱贫安置用地,确定无法在现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的(先用后批)。
规划组成
(一)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二)规划背景与土地供需形势分析;
(三)土地利用战略;
(四)规划主要目标的确定,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总规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安排等;
(五)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分区、建设用地管制和节约集约用地的优化方案;
(六)土地利用的差别化政策;
(七)规划实施的责任与保障措施。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前款规定的内容。
规划目标 1)总目标 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即三个效益的统一。
2)具体目标
是总体目标下的子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体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土地资源的供给状况、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和土地利用战略的研究成果,提出规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
规划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供给量预测 3.土地需求量预测 4.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 5.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6.土地利用分区
7.确定实施规划的措施。规划任务
①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是土地利用宏观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组要依据。
②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时空上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以保证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对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③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方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监督各部门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
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不同级别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容上有所区别,市以下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明确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国务院批准的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基本方针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通过充分协调和综合平衡,提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即确定规划目标年各类土地面积和布局。其中,耕地面积、基本农田面积、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城镇用地面积5项为控制性指标。
国务院批准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5项控制指标为:到2010年,全市耕地减少量即建设占用耕地量不得超过9333.3公顷;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不得少于9333.3公顷;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2.46万公顷(63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35.67万公顷,占耕地保有量的84%;城镇用地总面积控制在27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合肥市中心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内。
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根据法律法规,制定配套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及措施,保障规划的实施。通常的实施措施包括:制定计划、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严格农用地转用审查、严格城市、镇、村建设规划审查,指导农业结构调整。
编制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要求;
3、土地供给能力;
4、各项建设对土地需求;
5、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程序
1、调查研究
摸清土地家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土地供需分析。
2、编制规划方案,形成规划文本、图件。
3、审批。
国务院审批全国、省级、省会及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省政府批准除国务院审批外的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点
1、整体性
2、长期性
3、战略性(研究用地的供需平衡)
4、控制性(下一级受上一级的指导和控制,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上一级的反馈)
第四篇:石林彝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关于举行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听证会公告
石林彝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关于举行 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听证会
公告
(第2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根据石林彝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关于举行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听证会第1号公告,决定举行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听证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听证会举行的时间、地点
听证会定于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下午三点至五点在石林县国土资源局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举行。
二、听证会参加人员名单
听证主持人:苏健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听证委员:段顺波(县政府法制办主任)
张汶(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决策发言人:张汶(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听证监察人:赵文平(县第五纪工委书记)
李立宏(县监察局副局长)
时间(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干部)
听证记录人:资桂平(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保秀萍(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听证代表:徐梅芬(县人大副主任)
周和祥(县政协副主席)
高云华(石林管理局副局长、旅游区管委
会副主任)
洪正富(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桂明(县水务局副局长、台湾农民创
业园管委会副主任)
李永华(县司法局局长)
尹贵华(县财政局副局长)
冯正清(县建设局局长)
赵智红(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万棚元(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局信息中心)
李萧(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局信息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分管副乡(镇)长
杨云春(鹿阜镇小乐台旧村委会书记、主任)
沈家彬(鹿阜镇堡子村委会书记)
旁听人员:县国土局各科室负责人,各国土所所长。
三、其他事项
(一)听证会参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支持本单位经确定的人员按时参加听证会。
(二)请听证会参会人员提前作好准备,按时参会并提前10分钟进入会场。
(三)听证会欢迎新闻媒体参加,并作宣传报道。特此公告
石林彝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
2010年7月16日2
第五篇:汕头市南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简介
汕头市南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简介
(公众参与公示稿)
《汕头市南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简称《规划大纲》)已形成送审稿,按有关规定进行公众咨询。现将大纲简介公布,如对《规划大纲》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2009年9月10日以前用书面或电子邮件送南澳县国土资源局。
前言
南澳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海面,地处闽、粤、台三省海面的交叉点,东距台湾省高雄162海里,北距厦门78海里,南距香港170海里,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现辖后宅镇、深澳镇、云澳镇三个镇,2007年全县总人口为7.24万人。
南澳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求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及汕头市人民政府的部署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大纲》以“切实保护耕地”为主线,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为手段。主要规划指标与汕头市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衔接,《规划大纲》以2005年为规划基年,规划期为2006—2020年。
一、规划指导思想、编制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主线,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为重点,以合理、高效利用有限土地资源为目的,为实现汕头崛起和全面振兴提供用地保障。
(二)规划编制原则
1、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原则
2、统筹各业、各区域用地原则
3、节约集约用地原则
4、生态优先原则
5、与相关规划协调原则
二、规划控制主要指标
1、耕地与基本农田
至2010年、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分别为444公顷、443公顷,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77公顷。
2、建设用地
2010年、2020年各项建设用地控制规模2557公顷、2936公顷,与2005年相比,新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183公顷、562公顷;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1696公顷、2015公顷;规划至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为68公顷。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做到规划期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三、严格保护耕地及基本农田
确保至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44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77公顷。必须做到:
(1)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落实到镇,并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对耕地保护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问责;
(2)核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加强与相关规划协调;
(3)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禁止一般项目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少占优质耕地,并实现占补平衡;
(4)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制度,确保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专项资金落实,完成占补平衡任务;
(5)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建设现代标准农田;
(6)做好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工作,编制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7)严肃查处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及破坏耕地行为。
四、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一)有保有压,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
确保重点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主要民生工程用地。规划期内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城乡用地规模,优先保障南澳大桥、引韩工程等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城镇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和其他民生工程,以及军事、国防的用地需求。
(二)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提高用地效益。为了充分挖掘南澳县建设用地潜力,改善城镇面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规划期内采取片区统一规划、重点更新的方式,全面推进旧城镇、旧村居、旧厂房(简称“三旧”)的改造,计划至2012年,全县共改造“三旧”用地9公顷。
(三)优化配置城乡用地
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促使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加快中心镇的建设,推动向中心镇的发展。
(四)创新机制,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加强对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政策引导,因地制宜,促进低丘山坡地、滩涂开发,增加城镇建设用地。
五、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一)交通运输体系工程
规划期内,重点加快南澳跨海大桥的建设,并进一步完善现状路网的改造与整合,做好隆澳至云澳路段、隆云路段的改建工程,构建“一环一横二纵”的公路网络;优化港口布局,引导规模集聚,推进烟墩港、猴鼻尖码头、云澳渔港、后江渔港和布袋澳油气码头的建设,完善南澳港国家一类口岸的建设,构建生态环保、功能完善、快捷发达、极具海岛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二)能源保障工程
规划期内,重点推进风力发电场的扩容和续建,加快南澳东站和西站两座220千伏变电站和6座11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三)水利建设工程
规划期内,重点推进南澳引韩供水工程、饮用水安全工程和双坑嘴水库的建设,加快风动石水库和青澳水库的改扩建工程。抓好县城防洪工程、深澳海堤工程、云澳海堤工程和全县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争取续建前江海堤,全面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
(四)环保工程
规划期内,重点建设后宅、云澳、青澳、深澳等污水处理厂,控制水体污染,逐步优化南澳
岛生态环境。
六、强化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一)禁止建设区
主要有: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南澳候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南澳南彭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顶园墩水库、果老山水库、云澳水库、青澳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南澳地质灾害危险区等。规划面积为23.39平方公里。
(二)允许建设区
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围的范围,是规划基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后宅、云澳、深澳等镇区及青澳湾度假区。规划面积为20.15平方公里。
(三)限制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与禁止建设区以外的土地,主要分布于适度发展区域和农业发展区域。规划面积为67.68平方公里。
七、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一)严格保护基础生态用地
加强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严格控制滩涂、裸土地等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积极培育人工林地,防止流域性土地生态破坏,预期到2020年全县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水库水面、河流等地类的总面积约为75.98平方公里。
(二)构建“一轴两带三区”的土地利用生态格局
加大沿西黄路及后青公路,由黄花山金交椅至果老山雄镇关的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建立一道位于海岛中部东西向的生态功能轴;严格近海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沿海防护林的营造,构建海岛南侧与海岛东侧的两条海滨生态带;重点加强黄花山、果老山和东部金山等三个生态保育区的保护,逐步营造“山青、水绿、乡美、海蓝”的良好生态环境,构建环境优美的生态岛。
(三)因势利导发挥土地生态功能
坚持“以绿色产品加工推动第一产业,以风力发电发展带动第二产业,以生态旅游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方针,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农田生态建设,鼓励运用生物防治技术,增施有机肥,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努力构建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可持续利用的农田生态系统。
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体,建设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
(四)积极积极推进土地生态环境整治
积极推进黄花山森林公园、南澳候鸟自然保护区、南澳南彭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等的保护与建设。科学做好青澳湾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适当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合理发展生态旅游业。
积极推进后宅、云澳、青澳、深澳等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的建设,综合整治土壤环境,加强全县污染土地的治理,增强土地的生态功能。
支持封山育林、育草,鼓励荒坡地植树造林种草,提高区域水土涵养能力,加强对全县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维持生态平衡。
严格控制排海污染物总量,保护好海岸带的原生生境,科学对海水增养殖水域滩涂进行规划,全面推行海水生态养殖模式,重点加强对青澳湾水污染的控制,有效保护近海生态环境。
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树立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保持规划的稳定性。
(二)完善规划实施的管理制度,加强规划执法力度。
(三)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规划有效实施。
(四)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五)加强规划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促使全社会重视土地利用规划,自觉执行规划。
南澳县国土资源局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