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课评课教学研究制度
听课评课教学研究制度
听课、评课是教师之间切磋业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教学信息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形式.一、听课数量
(1)园长听课每学期16节
(2)三年以上教师每学期不少于3节
(3)1—3年新教师每学期不少于8节
(4)组织教师听园外优秀课,每学期一节以上
二、听课要求:
参加听课人员均应认真做好课后评估工作。
每次听课后,应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通过授课教师的反思和听课教师对听课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研究,促进教师群体的行为跟进和专业发展。
三、评课要求
1、评课时先有执教教师自我评价找出不足和成功之处,是执教者加强对自己课堂的反思,激发教学的内在动力。
2、听课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善于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点,充分肯定,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要有深度和针对性。
第二篇:听课、评课制度
听课、评课制度
1、教师要互相听课,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听课要做好记录。要求各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5节;教研组长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校领导每学期至少听课25节,听课后要写好评课意见,认真开展评课并做好记录。
3、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研究课,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经验,做研究型的老师。
4、每学期学校领导处检查教师听课记录至少一次,并写好检查时间和负责人,期末由学校收集入各人业务档案袋。
第三篇:听课评课制度
南张庄乡中心小学听课评课制度
为优化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特制定听评课制度:
一、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50节,教学负责人听课不少于3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切忌照抄与弄虚作假,检查情况计入个人考核。
二、每次听课前,授课教师要提供备课,不能提供备课或备课达不到要求的酌情扣分,总评成绩计入个人考核。
三、听课之后要及时评课。评课要求客观公正,合理记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合理意见与建议,促进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四、学校领导听课分调研课和推门课两种形式,推门课不少于学期听课总数的50%,以督促教师自觉提高施教水平,缩小公开教学和日常教学的差距。听课完毕,可结合教学内容随堂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随堂考查由教导处负责组织并进行评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考查结果优秀率低于80%的,视为不合格;达到80-90%的,视为合格,达到90%以上的,视为优秀。凡随堂考查不合格的,要重新上课并再次评定,直至合格,并计入考核。
五、如上几项,要求各组教师必须做到。未尽事宜,将另行补充。
2011.3
第四篇:听课评课制度
听课评课制度
(一)学校领导听课要求
第一、领导听课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听课形式分为个人听课、集体听课等。
第二、听课前要有充分准备,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听课方法分为一般性听课、检查性听课、总结性听课、研究性听课。
第三、学校领导和中层领导要按各自工作职责要求的听课节数完成听课任务。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业务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90节。
第四、学校领导听课要有记录,听完课后要及时评课或反馈指导。第五、学校领导安排听课时也要重视小科和非考试科目。
(二)教师听课要求
第一、教师应积极参加听课活动,不仅要听本年级、任教学科的课,还应跨年级、跨学科听课,并认真记好听课记录。
第二、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师听课节数,一般每人每学期不少于16节。
第三、积极参加评课活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第五篇:听课评课制度
听课、评课制度(试行)
听课、评课制度(试行)
为了提高每位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达到取长补短,共同切磋教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制定听课、评课制度。
1、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务科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在不耽误自己上课的情况下,要求每学期同科目的必须听4节,不同科目的听2节。教龄在三年内的教师必须听15节以上,并做好听课记录,课后参加评课活动。
2、每次听课必须有记录,注明班级、科别、课题,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听课记录填写不完整、不参加评课活动的,不计听课。
3、听课时间,要认真听课,严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说话、不评价,不中途离场,关掉手机。否则除不记听课外,扣除津贴10.00元。
4、评课时,要根据学科特点、课堂教学特点,实事求是的公正的评价每一节课。做到畅所欲言,指出优点、不足、改进意见和建议,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贬低,并能对以后教学有指导意义。
5、学校领导成员应不断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及时了解教师授课情况。
6、把听课评课工作纳入考评,分阶段进行总结,检查情况记入教师期末量化考评成绩之中
7、评课结束后听课、评课记录一并交教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