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投名状影评
“兔死狗烹”下的兄弟情
——《投名状》影评
初闻“投名状”一词,是读《水浒》中林冲投奔梁山一段,当家王伦要其纳了投名状方能入伙。而影片中“谓兄弟义,纳投名状”,可谓是含泪忍痛看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乱世兄弟情,《水浒》的投名状与电影的有所不同,它是入匪的凭证,而影片讲的是结义的凭证,电影里的“投名状”也不是一颗忠心,它是一颗野心。庞青云与赵二虎、姜午阳拜把子,并没有一颗头颅来作牺牲。如果有,也是兄弟的头颅。
我对这部片子的关注从舒城一战开始„„舒城,800比5000的险胜,是战术的高超,还是兄弟的配合?姜午阳振臂一呼便成了敢死先锋,弓箭对枪炮,何等的惨烈,又是何等的悲壮!二虎等待上前援助兄弟的急迫,庞青云挥戈止马的镇定,战场上的死生相博,人生何等残忍,胜了便是阳世的皮骨,败了便是阴间的鬼魂。三兄弟被围困在人群中相互依托的时候,可曾料到过五年苏州之战,可曾料到过官椅、权柄之前的手足相残,痛哉,冥冥中可恶的安排!
《投名状》通过对这些农民兄弟的刻画,写实的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破败,也只有在动荡的年代,土匪才会被国家重用,变成护国英雄。从三人结义,立投名状,到最后庞青云被杀,这是一个定数。三人的情谊也如同晚清的政坛一样,充满变数,从开始的情同手足到最后的互相残杀,无疑这是可悲的,但阶级的存在使这一切又显得那么必然。大哥和现实纠缠斗争,二哥和大哥纠缠斗争,姜午阳和投名状的誓约纠缠斗争。但姜午阳不明白,就算没有投名状,庞青云和赵二虎也会死在相同的理想和命运手里,所以只有他是死在投名状上。
庞青云这个人物是陈可辛在影片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一个充满了政治野心的人,在他的名字中就可读出“青云直上”之意。自始至终他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与赵二虎、姜午阳的结义只是他为重归军营的阶梯,他野心上的急功近利从他以少敌多赌战舒城,违令攻苏州,抢攻南京可见一斑。政治的伪善是可以从他杀两个强暴民女的小兵和他向死对头魁字营借粮许诺二事中清楚见到,他一脸正气的面具下是一腔谎言,政治从来都是讲究能屈能伸、兵不厌诈。而赵二虎与姜午阳二人自始至终只是出身草莽,两人仍旧是义字当头,凡事不可违背江湖道义,这也是越到后来赵二虎与庞青云渐行渐远,但仍旧放不下一个义字,入套被杀。而姜午阳的身上更多出一份单纯,以为大哥是为了女人才杀二哥,白白牺牲了二嫂的命。
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侠客梦,乱世枭雄,跨马横刀,啸聚山林。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份兄弟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生死同当。两个梦几乎成了一种公众的道德标准。一边是手足情深、一边是仕途大路,庞青云仿佛从一开始站在一个悖论的岔口,陷入道德的困境,虽然赵二虎、姜午阳死了,但“道德”没死,他们的血性故事还会被后人传颂膜拜,而庞青云在生命和道德上被双双判了死刑。
兄弟情是真的,感动天地,但现实也是真的,不会因为个人情义改变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惯例。一群农民为活命,走过家乡大道上的一排排牌坊,成为杀人者,何等的悲壮和残酷!这流血遍地,狼烟四起的修罗场果然把这些人的理想统统埋葬,然后再一场大雨,冲个干净。
第二篇:《投名状》观后感
去看《投名状》(blog)之前,颇为忐忑,“战神”(the warlords)的英文名名让我不由担心,这会不会又是一部嗜血的电影,是对杀人英雄的高声歌颂,是血肉横飞之后的江山稳固天下一统。而我对陈可辛这个浪漫主义者一直心存敬意,他的《甜蜜蜜》,至今仍是我心中的经典。若是在他的镜头下看到冰冷的暴力顶着明亮的光环,那无疑是一种幻灭。
影片开场就是一场令人心惊的杀戮,慢镜之下,大刀长矛乱舞,片刻之后尸横遍野,在此过程中,镜头没有给任何人特别的眷顾,只是呈现了一幅灰暗残酷的乱世景象。一个黑场之后,李连杰(blog)饰演的庞青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丧家犬般的蹒跚而行,之后在他和徐静蕾(听歌,blog)饰演的大嫂莲生的谈话中,观众可以得知,他得以保全性命不是因为武艺超群,而是因为装死。显然,这不是一个以往古装大片中暴力英雄应有的“光辉形象”。至此我的忐忑稍稍平息,我已经可以判断,这不可能是一部歌颂所谓暴力英雄的电影,因为我已经看到了人的卑微和惊恐,而以往所见的古装大片里的英雄,是无所畏惧无所不能的。
影片以这样一个基调开始,但在随后的情节进展中,又在相反的方向给出了一系列错觉。庞云龙遇见金城武(听歌)饰演的姜午阳、刘德华(听歌)饰演的赵二虎,他们江湖兄弟的义气,劫富济贫的义举,仿佛在宣扬暴力的浪漫和人道,让人觉得影片又落入了传统武侠片的俗套。继续看下去,才知道这是欲抑先扬的妙招。很快,比庞青云更具草莽英雄气质的赵二虎便被官兵头子以马鞭抽脸,虽然日后此仇得报,但当时他竟然低头忍了。至此,第二个英雄形象宣告破灭。而姜午阳,在影片中是理想主义者,为了兄弟情义和革命理想,把暴力视为天经地义的方式,他的俊朗外形和单纯内心,都会让人对他行使的暴力有美和正义的错觉,但在影片的最后,他内心的幻灭又是最彻底的,他奉为信仰的信念轰然坍塌,以至于他在崩溃之后,亲手杀死了曾经视作偶像的大哥庞青云。
给出一个虚假到似真的壮美幻象,再一步步的撕去层层伪装,露出底下刺眼惊心的阴谋和残酷,是《投名状》的表达策略,也是它展现主题的方式。庞青云貌似一个知耻后勇坚忍果断的革命领袖,结果却是那样一个不堪的阴谋家,哪怕阴谋得逞高位在即,却又成了风云涌动的晚清宫廷权力角逐中的一个可笑的牺牲品。在草莽兄弟面前,他无疑是老谋深算,在那些更老谋深算的当权者面前,他却幼稚的可悲可叹。赵二虎有情有义,以一个劫富济贫的英雄面目出现,却被自己为之卖命的“大哥”蒙蔽,先是承受了情变,最后被暗算而死,至死都活在一个谎言里,成为影片里最悲情人物,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痛心之余,不得不判赵二虎一个“傻”字。姜午阳天真单纯,对兄弟情谊和“革命理想”都深信不疑,但却因此是非不分,懵懂之中助纣为虐暴行累累,虽然最后手刃庞青云可作为一种赎罪,但他已经为自己的幼稚付出了太多代价,也是一个可悲可恨之人。因此,《投名状》里没有英雄,只有乱世之下卑微的人;没有完美的江湖义气,只有欺骗和利用,以及醒悟后的自相残杀;没有“为天下谋”的合理战争,一切只是处心积虑的权谋。所有在以往的古装大片里激荡人心的东西,在《投名状》里要么是可笑的偏执,要么就是可耻的欺骗。直面历史和人性的~是需要勇气的,不得不说,《投名状》是陈可辛的一次冒险。
《投名状》的译名虽然是“战神”,但事实上却不遗余力的宣扬反战主题。因此在影片的战争戏段落里,陈可辛的做法迥异于张艺谋式的暴力美学,他没有铺陈炫目的色彩,而是选用青灰色调,极力烘托战争的残酷和恐怖。在动作设计上,也不是飞来飞去,把武力美化为舞蹈,而是力求写实,不避血腥,黄沙狼烟,血肉横飞,直观展现暴力的刺眼和惊心,让人产生对暴力的本能厌恶。陈可辛直言,中国电影已经习惯把暴力场面拍得很美很浪漫,杀人场面是美的,战争场面也是美的,而这些并不是他追求的,如果把《投名状》战争场面拍得很浪漫的话,观众对战争不会有恐惧感。所以,陈可辛认为《投名状》里的血腥和暴力都是必须的,但也仅仅是让观众了解战争残酷的一种方式。
陈可辛此言不虚,《投名状》在对战争和暴力的态度上,彻底颠覆了以往古装大片的模式,第一次从人性出发,对战争和暴力投以怀疑的审视。中国观众已经看惯了漂亮的谎言,陈可辛能在这样一个古装大片里继续自己的人文关怀,诚实的面对历史和人性,让我心生敬佩。当然,《投名状》的颠覆不止于此,它对中国武侠片中“兄弟义气”这一主题的挑战,更是勇气之举,在《投名状》里,欲望压倒了承诺,冠冕堂皇的理想,原来只是肮脏的阴谋,“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口号,在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事实面前显得苍白而可笑。这样一来,以往武侠片极力营造的“江湖乌托邦”,在《投名状》里就轰然坍塌了。对此,陈可辛自己的说法很精辟:“《投名状》力求颠覆以往古代大片的基调,特别直白、赤裸裸地展现人性。因为我一直认为,古代人的道德绝不比现代人高尚。在一个没有饭吃的年代,古代人的道德底线可能比现代人更薄弱。”《投名状》的这种诚实,也许让人难受,它显得过于决绝,以一个彻底的悲剧,使战争神话,暴力神话,江湖神话一一幻灭。但应该看到,幻灭之后,看到~之后,才可以产生真正的思考,才可以生出真正的希望。
转自:新浪
第三篇:影评---《投名状》你看懂了吗?
影评:《投名状》你看懂了吗?
黄景能
引言
2007年12月上映的电影《投名状》,由陈可辛执导,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主演,讲述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庞青云三兄弟的故事。除了电影本身获得的诸多殊荣和电影带来的视觉震撼外,作为一个“读者”,你是否读懂了看懂了《投名状》呢?
投名状
兄弟结义同甘共苦共谋大业,这是古往今来常有的佳话。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结义、隋唐英雄贾家楼结义等,都是结义兄弟义薄云天的好故事。
可以说,《投名状》里,三兄弟成也投名状败也投名状。“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天地作证,山河为盟,有违此誓,天地诛之。”
以生死相誓,使得三兄弟敢以八百散兵傲斗五千敌军在仕途上勇往直前,也是此誓,使得三兄弟功成名就后自相残杀没能善终。
三角关系
三兄弟中,大哥庞青云,是整个团体的拳头和大脑,他有军情才能有韬晦谋略有远大的志向,是他带领大家完成了从土匪到官军的转变,是他让大家过上了虽然刀光剑影却能吃饱喝足的日子。
二哥赵二虎,是整个军队的精神领袖,他能振臂一呼群起百应。他既能号召大家奋勇杀敌,也能单枪匹马不战而屈人之兵,就连对死去的兄弟也是情义不绝。
三弟姜午阳,是三人中的协调者,使得萍水相逢的兄弟关系得以维持下去。遇到矛盾时,他是润滑剂,让这辆“三驱战车”能够开足马力一路向前。他又有一点固执和不知转变,以投名状之约为二哥打抱不平以致和大哥兵刀相见,但是,他有他难言的苦衷和可歌可泣的忠诚正义。
美人关
莲生,一个乱世中的美人,饱经乱世的纷争和生命的漂泊无依,美丽却备受人事艰辛,善良却让丈夫和兄弟都走上了不归路。
红颜是否是祸水,不能一言以蔽之。一方面她对赵二虎有感激之恩依靠之念,另一方面对庞青云有着不可抑制的原始却又危险的情感需要:她对两个男人都有情,她既愿意爱两个男人又不忍心伤害任何一个人。乱世之中做女人难,她有些身不由己。很难说,兄弟结义时庞青云有没有想借此接近莲生,但是,三人的感情纠葛却确确实实导致了最后的自相残杀。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男人,到底是王者,还是俘虏?
历史与人生
那时三兄弟的命运以至千万人的命运都和当时积贫积弱内外交困急剧动荡的清朝社会紧密相连。一己之力难以对抗社会,个人的命运也逃不脱历史的变迁掌控。
他们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大败太平军,却救不了风雨飘摇的清政府;
他们快意恩仇敢以命搏天地,却逃脱不了爱情与兄弟之义的捉弄纠缠;
他们故事的点点滴滴,都讲述着乱世之中生命的脆弱与卑微、厚重历史的变迁与不可逆转、人情的伟大坚强与险恶卑劣、以及后人的几多感慨。
(黄景能,2014年2月11日,于成都西南民族大学)
第四篇:《投名状》失败总结
《投名状》失败总结
看完《投名状》之后,我最大的感慨就是结尾太悲凉了。一路拼搏打杀换来的富贵生活,却在利益矛盾的冲突之间飞灰湮灭!不禁令人感到惋惜,同时也让我对于剧中的结局有一些反思和领悟。
现在,假设由剧中兄弟三人为核心构成的山字营,为一个公司的话。那么剧中人物庞青云就是该公司的领导者,而赵二虎和姜午阳则是公司的骨干成员。起初庞青云因为一次战役失败,而失魂落魄到处流浪。恰巧遇上并结识了正准备去劫军粮的土匪赵二虎和姜午阳,于是他们便一起打劫了军粮。当他们兴高采烈的押着抢来的军粮回到村子里庆祝时,清兵却又抢去了他们抢来的粮食。而且还打伤了村子里的老弱妇孺,赵二虎也被为首的魁字营士兵抽了两鞭。村子里是一片嚎啕,大家都是怨声载道。这时出身为将军的庞青云,给赵二虎他们提出了投军的建议。因为曾在朝廷做官,所以对于朝廷中的利害关系也都非常了解。于是,庞青云对赵二虎这样说道:魁字营嚣张,势大力强,人少不被看起!倒是军机处的陈公正缺人手,且他的绿营兵在军中常被魁字营欺负,一直想壮大实力,抓住这个机会,让今天的事永远不要再发生。短短几句话,就把朝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的非常透彻。同时也给他们投军的想法吃了一课定心丸。这是对于一个领导者想要成立一个公司的基本要求。要能够善于抓住时机,冷静的对市场需求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庞青云他做到了。这是一个很好地开始。接着他们就纳了投名状。即:兄弟结义,各杀一个外人,断绝后路,以示忠诚。从此兄弟的命是命,其他的皆可杀!今有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死生相托,凶吉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天地作证,山河为盟。有违此誓,天地诛之。这便为公司的成立初,制定了一条统一的规矩。
当然,公司的成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兄弟三人为了证明自己,庞青云作为大哥依然与朝中几位大臣下军令状,十日之内攻下舒城,足显一个领导者的胆识和魄力。在谈到与太平军交战的对策时,庞青云显得足智多谋,对于战争的打法了如指掌。在战场上,赵二虎看到自己的兄弟一个个的倒在敌人的枪口下时,焦急而安奈不住,不停向大哥催促时。庞青云则向赵二虎厉声说道:你给我记住喽,战场上只有一个是头。这足见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公司里的具有的威严所在。他们成功打败了太平军,成就了自己也给他们这个团队赢得了一个好的开头。从此以后,由他们三个人带领的山字营开始经历大大小小的战役,胜利和捷报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在成功拿下一个城的过程中,两个不懂事的小兵强暴了两个弱女子,被庞青云他们碰个正着。庞青云依然决定要处决两个小兵以正军规,赵二虎则是强烈为两个小兵求情。庞青云则对赵二虎说:从前我做官的时候,在街上看见一个捕快。抓住一个穷,见着就打。打得遍体鳞伤,浑身是血。没有任何原因,就是因为他穷。而这个穷人没有一句怨言,好像一切都是天公地道的。从那天起我就发誓,如果我做主,这种事就绝不能再发生。你们投军是为了不让别人欺负。现在我告诉你,不光是你们,全天下的百姓都不能让人欺负!我们要做的是这样的大事!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庞青云早已构建了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也是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者,应该具有的东西。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灵魂所在。
然而接下来的苏州战役,让我开始对庞青云这个领导者产生了怀疑。同时也对姜午阳一味的支持和赞同大哥表示反感。赵二虎孤身一人进入苏州城内,劝守城的太平军将领投降。太平军不战而降,但条件是让守城的四千名士兵回家务农。赵二虎答应了守城将领的请求。可是当庞青云带着他的士兵进城以后,却把四千名士兵困在城墙以内准备将他们全部杀死。赵二虎百般的求情,庞青云也不改杀他们的决心。而姜午阳则始终认为大哥是对的。四千名放下武器的士兵,不愿意被收编,也是穷人。庞青云曾经声称自己要为穷人做主,要让穷人 1 吃饱饭,不受欺负。可是现在却要杀掉四千名手无寸铁的穷人。理由是他们是兵,是兵就要死。他们有四千人,拿起枪来就是一个军队。我们没有粮食给他们吃,给他们粮食吃了我们的士兵就要挨饿。所以庞青云杀了他们。而赵二虎被锁进了祠堂,成了背信弃义的小人,姜午阳则成了杀人的侩子手。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既然四千人不愿意被收编,那为何还要担心他们会成为自己的敌人呢?倘若现在我们做到对他们仁至义尽,即使他们日后会成为自己的敌人。我想他们也会对你感恩戴德,有所顾忌。另外从公司的角度去看,庞青云这个大哥显得有些独断专行,丝毫听不进团队中成员的意见,而且违背了自己曾经的誓言。而姜午阳只是一味的认为领导说的话就是对的,没一点自我意识,没有自己的思想。赵二虎则开始对庞青云产生了不满和看不惯。所以这个团队开始出现了矛盾,注定公司的运营不会太长久。赵二虎因为四千士兵被杀,对战争失去了信心。本来打仗是因为穷,为了能有口饭吃。后来大哥又告诉他,打仗是为了让天下的穷人不再受欺负,都能吃饱穿暖。可是现在,面对着四千多名无辜士兵因自己失信而惨死。赵二虎开始心灰意冷和迷茫了。所以想要回家,想要带着兄弟们一起回家。这让姜午阳和庞青云都没想到!后来经过庞青云的一番劝解和姜午阳的极力挽留,才让赵二虎留了下来。其主要是因为庞青云对赵二虎提及南京城里有上万个穷人百姓等着他去解救以及他若走了就是兵变,山字营的兄弟就会自相残杀。或许庞青云正是抓住了赵二虎这一弱点才把他留了下来。虽然赵二虎愿意留下来了,但是他对于对于庞青云杀了四千士兵的事,还是不能原谅的。所以他对庞青云说道:进南京,我看着你。你对,我跪还给你。你错,我就杀了你。
南京攻陷以后,赵二虎像过去当土匪时一样,为死去的兄弟摆上酒祭奠。同时私自将攻下南京所得的军饷,分发给所有的士兵。庞青云气愤的告诉赵二虎私分朝廷军饷是重罪。赵二虎则告诉庞青云,进了南京城有一半是军饷。你不发,我帮你发。而且还告诉所有的士兵,军队里只有一个是头。那就是庞大人庞将军。由此可以看出,赵二虎对于庞青云进入南京城后的所作所为并不满意。之后赵二虎在酒楼喝酒,看见唱戏的正在说着自己弟兄三人的事迹,不禁大笑着流了泪。也许是他想到了过去兄弟三人在一起,为了生活拼杀的场景。那时,虽然生活没有现在富裕,但是兄弟在一起相处很和谐,也很温暖。可是一切都变了。魁字营的何魁痛恨庞青云,想杀了他。所以想把赵二虎拉到自己的一边。在酒楼里,他对赵二虎说:赵大人,仗是你打的,功劳让别人独吞。你恨吗?赵二虎:怎样?何魁:这戏里唱的是兄弟情,既是兄弟,他为什么把你锁进祠堂?让你背信弃义,任天下人耻笑。割了这把草,你我联手,一了百了,你我公用南京。而赵二虎最后只对何魁狠狠的说了一句:何大人!可见赵二虎,尽管对庞青云的种种行为不满,但是骨子里的兄弟情义还在。这个在他临死之前嘴里还念叨着大哥的安危,也可以体现出来。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杀他的人正是他念叨的大哥。另外他也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他知道何魁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拒绝了何魁的不良用意。然而对于庞青云来说,兄弟情义在他那却表现的无足轻重。在进京面见太后受封加官后,又为自己的管理的辖区内百姓免除了三年的赋税。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表现得太过于急切,很容易让掌权者感到不满。之后见了狄公和陈公两位大人。陈公暗示庞青云,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先好好活着,不然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狄公则是对庞青云施压,不光是卸了他的兵权,而且还让他对赵二虎下手。等到庞青云回去以后,当他走在结满冰的河流上,手下的副将劝他危险时,他转身说道: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我想他是在感叹,他现在所得到的一切来之不易,所以回去很快就安排人去杀赵二虎。当然,这其中可能还有女人的因素。一个名为赵二虎的妻子,实则是庞青云的情人。赵二虎不死,他们永远只能偷偷摸摸的不能见光。所以说红颜还是祸水。最后,赵二虎被庞青云暗杀。姜午阳以为大哥要杀二哥是因为女人,所以他把女人给杀了。结果还是没能救下二哥。为了投名状,姜午阳刺杀庞青云。同时朝廷也安排了枪手暗杀庞青云。庞青云死了,姜午阳被凌迟处死。
总结《投名状》这个团队之所以会失败,其主要原因是:(1)、庞青云是一个野心十足的将军,有理想有抱负,从不在乎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独断专行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不惜放弃和牺牲一切。包括尊严、信誉和兄弟等等。或许还有点刚正不阿,也许是因为桀骜不驯看不清楚官场上的形式变化,因而不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的发展。结果把自己置于众矢之的,被朝廷所丢弃。就像那三个老头说的一样,庞青云是个人才,可不懂为官之道。南京是重镇,太后想安定天下,怎会依仗一个外人。庞青云正是看不清这一点,才会把自己逼上了绝路。最后只落了个兄弟和太后都要杀他的结局。
(2)、赵二虎重情重义、刚正不阿,有着一副体恤平民百姓疾苦的菩萨心肠。空有一心想解救天下穷苦百姓的热血,却处处不得已而无可奈何。他的想法始终得不到大哥庞青云的支持与采纳。就像那两个不懂事强暴弱女的小兵,他像救他们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可是没有得到大哥的支持。就像在苏州四千名放下武器的士兵,他想放他们回家种田安稳过日子。可是大哥却下令杀了他们,而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去却无能为力。所以在南京,没有经过大哥的允许就私自给士兵分发了军饷。也算是利用自己仅存的一点能力,为兄弟们做了一件好事吧。
(3)、姜午阳一个直率、憨厚、忠实、兄弟情深,把大哥和而二哥视为自己的生命,不管哪一个受到了生命危险都愿意豁出去保护他们的一个人。他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不管大哥做什么决定,他都认为是对的。如果说他没脑子的话,但是在发现大哥和赵夫人有一腿的事情上以及意识到大哥要对二哥下手的事。又表现得非常的机智灵敏!从头到尾,他都是一个杀人的侩子手,大哥的杀人武器!
结果是庞青云的独断专行,不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发展;赵二虎空有想法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对庞青云的不满导致兄弟不和;姜午阳的一味迎合庞青云的决定,缺少自主意识,也是助长大哥越来越自我的原因之一。加之团队之中模糊不清的关系存在,迟早会激发兄弟之间的矛盾!所以导致了《投名状》失败的这样一个结局。
假如,假如是我;
(1)、我会在最早的时间里告诉赵二虎,自己和莲生的感情。有些事,你越是藏着掖着越是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还不如敞亮的把事情说出来,寻求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2)、作为一个领导者有清晰的头脑、做事果断固然好,但不能独断专行,要学会听取他人一些好的见解。一个人做决定,不可能永远是对的。
(3)、苏州战役中,投降的士兵让他们吃饱后放他们回家种田,充分做好善后工作。做到仁至义尽,也不失信他们。对得起死去的太平军将领,也对得起兄弟。同时也能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4)、最后打下南京后,兄弟共享富贵。(5)、对于当前的局势要有一个合理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这关系到团队未来的发展和生死存亡。
(6)、要坚持心中的目标和理想,使团队目标能够达到一致。但切不可急于求成,做到循序渐进。
(7)、要搞好团队的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团队,就像一盘散沙什么也做不了。(8)、要充分发觉团队中成员的智慧,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及作用。
人的一生总有许多的不完美和欠缺,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不完美和欠缺并一点一点的去填补完善它,让它接近完美!
第五篇:纪录片欣赏——请投我一票影评
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论文
《请投我一票》影评 所在学院专业
年级姓名学号
2013年5月21日
《请投我一票》影评
《请投我一票》记录了一小学三年级一班的一次班长民主选举。班上同学将
从老师们选出的三名候选人中投票选出下一任班长。这三位候选人分别是:许晓菲,一名乖顺、不善言辞而不具威胁力的女学生;成成,一个天性活泼、颇具煽动力和领导潜质的挑战者;罗雷,以暴力管理班级的现任班长。其竞选活动包括:才艺表演、相互辩论和公开演讲。
这群戴着红领巾的小三学生,并不了解民主和投票等名词,对于班长的职位
诠释仅为:“班长就有权力,让他站着、他就得站着,让他坐下、他就得坐下。”不过,真竞选起来,全套运作可不输政坛选举:候选人们为了争夺同学选票,不仅卖力准备,而且使出了在成人世界里常见的拉票手段;而家长们为了让自家孩子成功赢得竞选,也纷纷出谋划策、斗智斗勇,只是其中的幕后操作以更为稚嫩而直接的形式,展现在了荧幕前。
无疑,这是对我们民主现状的一种真实反映,并且还是在许多条件可控的情
况之下。但是在这里我想要探讨的不是政治,而是教育。当教育者面临类似的问题,他该如何处理?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究竟应以纯洁高尚还是功利实用为价值取向?在这样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竞争社会之中,我们的孩子到底应该接
受并遵循怎样的观念和法则?影片中的一段情节典型地反映了当前这种困境:选举初期,现任班长罗雷自恃在任优势,拒绝父母亲的协助,甚至不打算有
任何“亲民举措”,而是希望同学们“自己想投谁就投谁”。但很快他发现自负并不现实,因为他的对手一直在暗中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成成像个老练的政客,先是在班上大声起哄道“罗雷罗雷,最爱打人!罗雷罗雷,威胁别人!”再授意竞选助手帮腔造势、形成舆论,而且私下许以副班长、学习委员等未来“官职”承诺,以换取支持。自然,对自己的明显缺点不能做出有力辩护的罗雷支持率显著下跌,甚至使他一度萌生退意。
当罗雷首战失利后,其担任警察的父亲提出邀请全班同学乘坐轻轨,并且特
别强调是请客。在整个过程中,夫妇俩还提供了矿泉水、大巴接送和导游等免费服务。罗雷这回接受了家长的建议,在旅途中乘机唱歌表现自己,并在同学们玩得开心之际,为自己拉票。这种举动被不少观众斥为“赤裸裸的贿选”,但它无疑是有效的。在陈为军当天进行的“民意调查”中,罗雷的支持率立即回升,并且超过了前些天呼声很高的成成。
简洁明了,或许放在成人的世界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总是令我们百味杂陈而又啼笑皆非。感慨良多,是因为我们多少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那可笑而无奈的影子;哭笑不得,只缘向他们输送这种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恰恰是处在现实世界的自己。
深入一点思考,我们应该先问问,为什么最初罗雷不愿让家长插手自己的竞
选?既然能担任两年多的班长,相信他应该一定是个聪明、能干、学习能力较好并深得老师喜爱的学生,也必定可以对“我的班长我做主”的意图有一定的理解。从书本、老师和家长处获得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能够认识到,说服大家支持自己的应该是个人实力和平时表现,而不是其他的外部力量。作为孩子,他最初的自信何尝不是来自单纯的自尊与骄傲!大概他两年的领袖角色也使他以为自己能够以足够的底气迎接挑战;他两年来受到的称赞与表扬更是他不屑屈尊示好的资本
和原因吧。
然而事实总是与当然的想法有些小小的出入。受到成成的鼓动,小朋友们对罗雷的意见也开始渐渐浮出水面。想必罗雷的心里也一定泛起了一阵涟漪,他再镇定也还只是个八岁大的孩子。该怎么办?片中扮演教导者角色的显然是孩子们的父母。放弃清高、行动救势是他们所给出的答案。画面上,孩子在接受智囊团的计策时还是显得有一点犹豫。不知道这能不能解读为一种心有不甘,或者是已经隐约意识到这种做法已然违背了他所学到的公平理念?然而,事实证明这次旅行是愉快而有益的,坐了轻轨的孩子们纷纷倒戈。再度备受关注和支持的愉悦感觉迅速抹去了罗雷心中那团小小的疑云,此后他没有再坚持自主也不再拒绝“帮助”。
一旦孩子们从一件现实的事情中学到了这些通往成功的“技巧”,不论从前的教育曾给予了他们多少崇高、美好、值得尊崇的信念,都将不再管用了。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事实是残酷的,它会反复证明故事中的高尚只能是故事,理想中的道德只能是理想。因此,在德育中往往会出现“5+2=0”的情况,即:虽然学生在学校接受了五天的正面教育,在周末的两天中却被社会的负面影响消解殆尽。学校灌输在实际生活经验中被轻易否定,品德高尚对获取社会推崇的成就也毫无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怎么能期望教育是富有成效的呢?
学校教育和社会遭遇的巨大反差对我们的理念和制度是一种拷问,对实施德育的人更是一种考验:是帮助孩子们以美德为信仰和目标长大,然后被美德阻挠和磕碰得头破血流?还是抛弃这些无用的教条,给与他们在无情竞争中能真正派上用场的利器?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既能“成才”也能“成人”。他们都将面临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德育,究竟该理想一点还是现实一点?
这种困惑的背后是学与用的矛盾,是认知与实践的矛盾,最终是人类美好德行与整个势利社会的矛盾。资源的稀缺似乎造就了这么一个铁的定律:谁恪守诚信的原则、谁遵循公正的规定,谁就必将会被淘汰。诚然,市场的竞争性要求人们最大地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情景,但这并不能够成为牺牲道德换取胜利的借口。或许当今的社会在利益的冲击下已经有些异化,但是我们决不能让未来也变得以此为自然。我想,作为德育工作者,面对这个两难的处境,“规则意识”的培养是目前最佳的选择。如果我们难以理直气壮地告诉教育对象,一个全德之人绝不可能穷困潦倒而只会无往不胜、无比尊荣;至少我们可以警示和预告,一个不按照基本规则行事的人最终一定会失去全部他梦寐以求的财富与荣耀。也许面对生活,受到同样制约的教育者也无权宣扬纯粹的德性或是功利,但是我们必须要让学生们明确到什么是规则允许的范围。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寻一条中庸之道,是只有规则可以承担的使命。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立下又一个心口不
一、说一套做一套的牌坊,才能以此为基础,守住德育艰难而宝贵的底线。